-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010年—2016年天津中考数学压轴题学生版
20010 年—2016 年天津中考压轴题解析 3.(2010·天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 与 轴交于点 、 (点 在点 的左侧),与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 ,顶点为 . (Ⅰ)若 , ,求此时抛物线顶点 的坐标; (Ⅱ)将(Ⅰ )中 的 抛 物 线 向 下 平 移 ,若 平 移 后 ,在 四 边 形 ABEC 中 满 足 S △BCE = S△ABC,求此 时直线 的解析式; (Ⅲ)将(Ⅰ)中的抛物线作适当的平移,若平移后,在四边形 ABEC 中满足 S△BCE = 2S△AOC,且顶点 恰好落在直线 上,求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 2y x bx c= − + + x A B A B y C E 2b = 3c = E BC E 4 3y x= − + 4.(2011·天津)已知抛物线 : .点 F(1,1). (Ⅰ) 求抛物线 的顶点坐标; (Ⅱ) ①若抛物线 与 y 轴的交点为 A.连接 AF,并延长交抛物线 于点 B,求证: ②抛物线 上任意一点 P( ))( ).连接 PF.并延长交抛物线 于点 Q( ), 试判断 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 (Ⅲ) 将抛物线 作适当的平移.得抛物线 : ,若 时. 恒成立, 求 m 的最大值. 1C 2 1 1 12y x x= − + 1C 1C 1C 1 1 2AF BF + = 1C P Px y, 0 1Px< < 1C Q Qx y, 1 1 2PF QF + = 1C 2C 2 2 1 ( )2y x h= − 2 x m< ≤ 2y x≤ 5.(2012·天津)已知抛物线 y=ax2+bx+c(0<2a<b)的顶点为 P(x0,y0),点 A(1,yA)、B(0,yB)、 C(–1,yC)在该抛物线上. (Ⅰ)当 a=1,b=4,c=10 时,①求顶点 P 的坐标;②求 的值; (Ⅱ)当 y0≥0 恒成立时,求 的最小值. A B C y y y− A B C y y y− 6.(2013·天津)已知抛物线 y1=ax2+bx+c(a≠0)的对称轴是直线 l,顶点为点 M.若自变量 x 和函数值 y1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所示: (Ⅰ)求 y1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Ⅱ)若经过点 T(0,t)作垂直于 y 轴的直线 l′,A 为直线 l′上的动点,线段 AM 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 l 于点 B,点 B 关于直线 AM 的对称点为 P,记 P(x,y2). (1)求 y2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 x 取任意实数时,若对于同一个 x,有 y1<y2 恒成立,求 t 的取值范围. x … –1 0 3 … y1=ax2+bx+c … 0 0 …9 4 A F M E O P x y 1 7.(2014·天津)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原点,直线 l:x=1,点 A(2,0),点 E、点 F、点 M 都在直线 l 上,且点 E 和点 F 关于点 M 对称,直线 EA 与直线 OF 交于点 P. (Ⅰ)若点 M 的坐标为(1,–1). ① 当点 F 的坐标为(1,1)时,如图,求点 P 的坐标; ② 当点 F 为直线 l 上的动点时,记点 P(x,y),求 y 关于 x 的函数解析式; (Ⅱ)若点 M (1,m),点 F(1,t),其中 t ≠0.过点 P 作 PQ⊥l 于点 Q,当 OQ=PQ 时,试用含 t 的式子表示 m. 8.(2015·天津)已知二次函数 y=x2+bx+c(b,c 为常数). (Ⅰ)当 b=2,c= –3 时,求二次函数的最小值; (Ⅱ)当 c=5 时,若在函数值 y=l 的情况下,只有一个自变量 x 的值与其对应,求此时二次函数的解析 式; (Ⅲ)当 c=b2 时,若在自变量 x 的值满足 b≤x≤b+3 的情况下,与其对应的函数值 y 的最小值为 21, 求此时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9.(2016 年)已知抛物线 C: 的顶点为 P,与 y 轴的交点为 Q,点 F(1, ). (Ⅰ)求点 P,Q 的坐标; (Ⅱ)将抛物线 C 向上平移得到抛物线 C′,点 Q 平移后的对应点为 Q′,且 FQ′=OQ′. ① 求抛物线 C′的解析式; ② 若点 P 关于直线 Q′F 的对称点为 K,射线 FK 与抛物线 C′相交于点 A,求点 A 的坐标. 2 2 1y x x= − + 1 2 E y xFBDA O C 1x = 解析版 3.(2010·天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 与 轴交于点 、 (点 在点 的左侧),与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 ,顶点为 . (Ⅰ)若 , ,求此时抛物线顶点 的坐标; (Ⅱ)将(Ⅰ )中 的 抛 物 线 向 下 平 移 ,若 平 移 后 ,在 四 边 形 ABEC 中 满 足 S △BCE = S△ABC,求此 时直线 的解析式; (Ⅲ)将(Ⅰ)中的抛物线作适当的平移,若平移后,在四边形 ABEC 中满足 S△BCE = 2S△AOC,且顶点 恰好落在直线 上,求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 解:(Ⅰ)当 , 时,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即 . ∴ 抛物线顶点 的坐标为(1,4). .................2 分 (Ⅱ)将(Ⅰ)中的抛物线向下平移,则顶点 在对称轴 上,有 ,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 ∴ 此时,抛物线与 轴的交点为 ,顶点为 . ∵ 方程 的两个根为 , , ∴ 此时,抛物线与 轴的交点为 , . 如图,过点 作 EF∥CB 与 轴交于点 ,连接 ,则 S△BCE = S△BCF. ∵ S△BCE = S△ABC, ∴ S△BCF = S△ABC. ∴ . 设对称轴 与 轴交于点 , 则 . 由 EF∥CB,得 . ∴ Rt△EDF∽Rt△COB.有 . ∴ .结合题意,解得 . ∴ 点 , . 设直线 的解析式为 ,则 2y x bx c= − + + x A B A B y C E 2b = 3c = E BC E 4 3y x= − + 2b = 3c = 2 2 3y x x= − + + 2( 1) 4y x= − − + E E 1x = 2b = 2 2y x x c= − + + 0c > y 0( )C c, 1( 1 )E c+, 2 2 0x x c− + + = 1 1 1x c= − + 2 1 1x c= + + x 1 1 0( )A c− + , 1 1 0( )B c+ + , E x F CF 2 1BF AB c= = + 1x = x D 1 3 12DF AB BF c= + = + EFD CBO∠ = ∠ ED CO DF OB = 1 3 1 1 1 c c c c + = + + + 5 4c = 5 4( 0 )C , 5 2( 0)B , BC y mx n= + 解得 ∴ 直线 的解析式为 . .....................6 分 (Ⅲ)根据题意,设抛物线的顶点为 ,( , ) 则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此时,抛物线与 轴的交点为 , 与 轴的交点为 , .( ) 过点 作 EF∥CB 与 轴交于点 ,连接 , 则 S△BCE = S△BCF. 由 S△BCE = 2S△AOC, ∴ S△BCF = 2S△AOC. 得 . 设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与 轴交于点 . 则 . 于是,由 Rt△EDF∽Rt△COB,有 . ∴ ,即 . 结合题意,解得 . ① ∵ 点 在直线 上,有 . ② ∴ 由①②,结合题意,解得 . 有 ,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10 分 4.(2011·天津)已知抛物线 : .点 F(1,1). (Ⅰ) 求抛物线 的顶点坐标; (Ⅱ) ①若抛物线 与 y 轴的交点为 A.连接 AF,并延长交抛物线 于点 B,求证: ②抛物线 上任意一点 P( ))( ).连接 PF.并延长交抛物线 于点 Q( ), 5 ,4 50 .2 n m n = = + 1 ,2 5.4 m n = − = BC 1 5 2 4y x= − + ( )E h k, 0h > 0k > 2( )y x h k= − − + y 2( 0 )C h k− +, x 0( )A h k− , 0( )B h k+ , 0k h> > E x F CF 2 2( )BF AO k h= = − x D 1 3 22DF AB BF k h= + = − ED CO DF OB = 2 3 2 k h k k h h k − += − + 22 5 2 0h kh k− + = 1 2h k= ( )E h k, 4 3y x= − + 4 3k h= − + 1k = 1k = 1 2h = 2 3 4y x x= − + + 1C 2 1 1 12y x x= − + 1C 1C 1C 1 1 2AF BF + = 1C P Px y, 0 1Px< < 1C Q Qx y, A B O Q NF M P x y 试判断 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 (Ⅲ) 将抛物线 作适当的平移.得抛物线 : ,若 时. 恒成立, 求 m 的最大值. 解 (I)∵ , ∴抛物线 的顶点坐标为( ). (II)①根据题意,可得点 A(0,1), ∵F(1,1). ∴AB∥x 轴.得 AF=BF=1, ② 成立. 理由如下: 如图,过点 P( )作 PM⊥AB 于点 M,则 FM= ,PM= ( ) ∴Rt△PMF 中,由勾股定理,得 又点 P( )在抛物线 上, 得 ,即 ∴ 即 . 过点 Q( )作 QN⊥AB,与 AB 的延长线交于点 N, 同理可得 . 图文∠PMF=∠QNF=90°,∠MFP=∠NFQ, ∴△PMF∽△QNF 有 这里 , 1 1 2PF QF + = 1C 2C 2 2 1 ( )2y x h= − 2 x m< ≤ 2y x≤ 2 2 1 1 1 11 ( 1)2 2 2y x x x= − + = − + 1C 11 2 , 1 1 2AF BF + = 1 1 2PF QF + = P Px y, 1 Px− 1 Py− 0 1Px< < 2 2 2 2 2(1 ) (1 )P PPF FM PM x y= + = − + − P Px y, 1C 21 1( 1)2 2P Py x= − + 2( 1) 2 1P Px y− = − 2 2 22 1 (1 )P P PPF y y y= − + − = PPF y= Q Qx y, QQF y= PF PM QF QN = 1 1PPM y PF= − = − 1 1QQN y QF= − = − x0O y3=x C2 2 x y x0′ ∴ 即 (Ⅲ) 令 , 设其图象与抛物线 交点的横坐标为 ,x0′,且 < x0′, ∵抛物线 可以看作是抛物线 左右平移得到的, 观察图象.随着抛物线 向右不断平移, ,x0′ 的值不断增大, ∴当满足 ,. 恒成立时,m 的最大值在 x0′ 处取得. 可得当 时.所对应的 x0′ 即为 m 的最大值. 于是,将 带入 , 有 解得 或 (舍) ∴ 此时, ,得 解得 ,x0′=8 ∴m 的最大值为 8. 5.(2012·天津)已知抛物线 y=ax2+bx+c(0<2a<b)的顶点为 P(x0,y0),点 A(1,yA)、B(0,yB)、 C(–1,yC)在该抛物线上. (Ⅰ)当 a=1,b=4,c=10 时,①求顶点 P 的坐标;②求 的值; (Ⅱ)当 y0≥0 恒成立时,求 的最小值. 解:(Ⅰ)若 a=1,b=4,c=10,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x2+4x+10. ①∵y=x2+4x+10=(x+2)2+6,∴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P(–2,6). ②∵点 A(1,yA)、B(0,yB)、C(–1,yC)在抛物线 y=x2+4x+10 上, 1 1 PF PF QF QF −= − 1 1 2PF QF + = 3y x= 2C 0x 0x 2C 21 2y x= 2C 0x 2 x m< ≤ 2y x≤ 0 2x = 0 2x = 21 ( )2 x h x− = 21 (2 ) 22 h− = 4h = 0h = 2 2 1 ( 4)2y x= − 2 3y y= 21 ( 4)2 x x− = 0 2x = A B C y y y− A B C y y y− xO y A C D E F B G x1x2 A1 –1 1 ∴yA=15,yB=10,yC=7.∴ . (Ⅱ)由 0<2a<b,得 . 由题意,如图过点 A 作 AA1⊥x 轴于点 A1, 则 AA1=yA,OA1=1. 连接 BC,过点 C 作 CD⊥y 轴于点 D, 则 BD=yB-yC,CD=1. 过点 A 作 AF∥BC,交抛物线于点 E(x1,yE), 交 x 轴于点 F(x2,0). 则∠FAA1=∠CBD.∴Rt△AFA1∽Rt△BCD. ∴ ,即 . 过点 E 作 EG⊥AA1 于点 G,易得△AEG∽△BCD. ∴ ,即 =1–x1. ∵点 A(1,yA)、B(0,yB)、C(–1,yC)、E(x1,yE)在抛物线 y=ax2+bx+c 上, ∴yA=a+b+c,yB=c,yC=a–b+c,yE=ax12+bx1+c, ∴ ,化简,得 x12+x1–2=0, 解得 x1= –2(x1=1 舍去).∵y0≥0 恒成立,根据题意,有 x2≤x1<–1. 则 1–x2≥1–x1,即 1–x2≥3.∴ 的最小值为 3. 解法 2: (Ⅱ)解:设 m>0,由于 b>2a>0,令 b=2a+m 当 y0≥0 恒成立时,应有 b2–4ac≤0 ∴(2a+m)2–4ac≤0 ∵a>0 ∴c≥ = –2m+2m= +2m ∵ ≥0 ∴c≥2m 15 510 7 A B C y y y = =− − 0 12 bx a = − −< 1 1AA FA BD CD = 2 2 1 11 A B C y x xy y −= = −− AG EG BD CD = A E B C y y y y − − 2 1 1 1 ( ) ( ) 1( ) a b c ax bx c xc a b c + + − + + = −− − + A B C y y y− 2(2 ) 4 a m a + 2(2 ) 4 a m a + 2(2 ) 4 a m a − 2(2 ) 4 a m a − ∵点 A(1,yA)、B(0,yB)、C(–1,yC)在抛物线 y=ax2+bx+c 上 ∴yA=a+b+c, yB=c, yC= a–b+c ∴ = = 代入 b=2a+m,得 = = = ∵c≥2m, ∴ = ≥ =3 ∴ 的最小值为 3 解法 3: A(1,a+b+c)、B(0,c)、C(–1,a–b+c) 由 B(0,c)、C(–1,a–b+c)得直线 BC 为 y=(b–a)x+c ∵AE∥BC ∴设直线 AE 为 y=(b–a)x+m 将 A(1,a+b+c)代入上式,得 m=2a+c. ∴直线 AE 为 y=(b–a)x+2a+c 由 得 x2+x–2=0. 解得 E 点横坐标为 x1=–2(x1=1 舍去) ∵y0≥0 恒成立,根据题意,有 x2≤x1<-1. 则 1-x2≥1-x1,即 1-x2≥3.∴ 的最小值为 3. 6.(2013·天津)已知抛物线 y1=ax2+bx+c(a≠0)的对称轴是直线 l,顶点为点 M.若自变量 x 和函数值 y1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所示: (Ⅰ)求 y1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Ⅱ)若经过点 T(0,t)作垂直于 y 轴的直线 l′,A 为直线 l′上的动点,线段 AM 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 l 于点 B,点 B 关于直线 AM 的对称点为 P,记 P(x,y2). (1)求 y2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 x 取任意实数时,若对于同一个 x,有 y1<y2 恒成立,求 t 的取值范围. x … –1 0 3 … y1=ax2+bx+c … 0 0 … A B C y y y− ( ) a b c c a b c + + − − + a b c b a + + − A B C y y y− 2 2 a a m c a m a + + + + − 2a m a c a m + + + + 21 a c a m ++ + A B C y y y− 21 a c a m ++ + 2 21 a m a m ++ + A B C y y y− ( ) 2 – 2y b a x a c y ax bx c = + + = + + A B C y y y− 9 4 A B C O T L PQ M l x y l′ A B C O T L PQ M l x y l′ 解:(Ⅰ)∵抛物线经过点(0, ), ∴c= . ∴y1=ax2+bx+ , ∵点(–1,0)、(3,0)在抛物线 y1=ax2+bx+ 上, ∴ ,解得, ∴y1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1= – x2+ x+ ; (II)∵y1= – x2+ x+ , ∴y1= – (x–1)2+3, ∴直线 l 为 x=1,顶点 M(1,3). ①由题意得,t≠3, 如图,记直线 l 与直线 l′交于点 C(1,t),当点 A 与点 C 不重合时, ∵由已知得,AM 与 BP 互相垂直平分, ∴四边形 ANMP 为菱形, ∴PA∥l, 又∵点 P(x,y2), ∴点 A(x,t) (x≠1), ∴PM=PA=|y2–t|, 过点 P 作 PQ⊥l 于点 Q,则点 Q(1,y2), ∴QM=|y2–3|,PQ=AC=|x–1|, 在 Rt△PQM 中, ∵PM2=QM2+PQ2,即(y2–t)2=(y2–3)2+(x–1)2,整理得,y2= (x–1)2+ , 即 y2= x2– x+ , ∵当点 A 与点 C 重合时,点 B 与点 P 重合, ∴P(1, ), ∴P 点坐标也满足上式, 9 4 9 4 9 4 9 4 9 04 99 3 04 a b a b − + = + + = 3 4 3 2 a b = − = 3 4 3 2 9 4 3 4 3 2 9 4 3 4 1 6 2t− 3 2 t + 1 6 2t− 1 3 t− 210 6 2 t t − − 3 2 t + A B C O T L PQ M l x y l′ A F M E O P x y 1 ∴y2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y2= x2– x+ (t≠3); ②根据题意,借助函数图象: 当抛物线 y2 开口方向向上时,6–2t>0,即 t<3 时,抛物线 y1 的顶点 M(1,3),抛物线 y2 的顶点(1, ), ∵3> , ∴不合题意, 当抛物线 y2 开口方向向下时,6–2t<0,即 t>3 时, y1–y2= – (x–1)2+3–[ (x–1)2+ ] = (x–1)2+ , 若 3t–11≠0,要使 y1<y2 恒成立, 只要抛物线 y= (x–1)2+ 开口方向向下,且顶点(1, )在 x 轴下方, ∵3–t<0,只要 3t–11>0,解得 t> ,符合题意; 若 3t–11=0,y1–y2= – <0,即 t= 也符合题意. 综上,可以使 y1<y2 恒成立的 t 的取值范围是 t≥ . 7.(2014·天津)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原点,直线 l:x=1,点 A(2,0),点 E、点 F、点 M 都在直线 l 上,且点 E 和点 F 关于点 M 对称,直线 EA 与直线 OF 交于点 P. (Ⅰ)若点 M 的坐标为(1,–1). ① 当点 F 的坐标为(1,1)时,如图,求点 P 的坐标; ② 当点 F 为直线 l 上的动点时,记点 P(x,y),求 y 关于 x 的函数解析式; (Ⅱ)若点 M (1,m),点 F(1,t),其中 t ≠0.过点 P 作 PQ⊥l 于点 Q,当 OQ=PQ 时,试用含 t 的式子表示 m. 1 6 2t− 1 3 t− 210 6 2 t t − − 3 2 t + 3 2 t + 3 4 1 6 2t− 3 2 t + 3 11 4(3 ) t t − − 3 2 t− 3 11 4(3 ) t t − − 3 2 t− 3 2 t− 11 3 1 3 11 3 11 3 解:(Ⅰ) ①∵点 O(0,0),点 F(1,1). ∴直线 OF 的解析式为 y=x 设直线 EA 的解析式为 y=kx+b 由点 E 和点 F 关于点 M(1,–1)对称,得点 E(1,–3) 又点 A(2,0).点 E 在直线 EA 上. ∴ 解得 ∴直线 EA 的解析式为 y=3x–6 ∵点 P 是直线 OF 与直线 EA 的交点, 有 .解得 ∴点 P 坐标为(3,3) ②由已知,设点 F(1,t) ∴直线 OF 的解析式为 y=tx 设直线 EA 的解析式为 y=kx+b 由点 E 和点 F 关于点 M(1,–1)对称,得点 E(1,–2–t) 又点 A、点 E 在直线 EA 上 ∴ 解得 ∴直线 EA 的解析式为 y=(2+t)x–2(2+t) ∵点 P 为直线 OF 与直线 EA 的交点 ∴tx=(2+t)x–2(2+t),化简,得 t=x–2 有 y=tx=(x–2)x=x2–2x ∴y 关于 x 的函数解析式为 y=x2–2x (Ⅱ)根据题意,同(Ⅰ)可得 直线 OF 的解析式为 y=tx 直线 EA 的解析式为 y=(t–2m)x–2(t–2m) ∵点 P 为直线 OF 与直线 EA 的交点 ∴tx=(t–2m)x–2(t–2m),m≠0 化简,得 . 有 y=tx= ∴点 P 坐标为( , ) 2 0 3 k b k b + = + = − 3 6 k b = = − 3 6 y x y x = = − 3 3 x y = = 2 0 2 k b k b t + = + = − − 2 2(2 ) k t b t = + = − + 2 tx m = − 2 2 tt m − 2 t m − 2 2 tt m − ∵PQ⊥l 于点 Q,点 Q(1, ) ∴OQ2= ,PQ2= ∵OQ=PQ ∴ = 化简,得 t(t–2m)(t2–2mt–1)=0. 又 t≠0 ∴t–2m=0 或 t2–2mt–1=0 ∴m= 或 即为所求. 8.(2015·天津)已知二次函数 y=x2+bx+c(b,c 为常数). (Ⅰ)当 b=2,c= –3 时,求二次函数的最小值; (Ⅱ)当 c=5 时,若在函数值 y=l 的情况下,只有一个自变量 x 的值与其对应,求此时二次函数的解析 式; (Ⅲ)当 c=b2 时,若在自变量 x 的值满足 b≤x≤b+3 的情况下,与其对应的函数值 y 的最小值为 21, 求此时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Ⅰ)当 b=2,c= –3 时,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x2+2x–3=(x+1)2–4, ∴当 x= –1 时,二次函数取得最小值–4; (Ⅱ)当 c=5 时,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x2+bx+5, 由题意得,x2+bx+5=1 有两个相等是实数根, ∴△=b2–16=0, 解得,b1=4,b2= –4, ∴次函数的解析式 y=x2+4x+5,y=x2–4x+5; (Ⅲ)当 c=b2 时,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y=x2+bx+b2, 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 x= – b 2, ①当– b 2<b,即 b>0 时, 在自变量 x 的值满足 b≤x≤b+3 的情况下,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当 x=b 时,y=b2+b•b+b2=3b2 为最小值, ∴3b2=21,解得,b1= – 7(舍去),b2= 7; ②当 b≤– b 2≤b+3 时,即–2≤b≤0, ∴x= – b 2,y= 3 4b2 为最小值, ∴ 3 4b2=21,解得,b1= –2 7(舍去),b2=2 7(舍去); 2 2 tt m − 2 21 (2 )tt m + − 2(1 )t m − 2 21 (2 )tt m + − 2(1 )t m − 2 t 2 1 2 tm t −= ③当– b 2>b+3,即 b<–2, 在自变量 x 的值满足 b≤x≤b+3 的情况下,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故当 x=b+3 时,y=(b+3)2+b(b+3)+b2=3b2+9b+9 为最小值, ∴3b2+9b+9=21.解得,b1=1(舍去),b2=﹣4; ∴b= 7时,解析式为:y=x2+ 7x+7 b= –4 时,解析式为:y=x2–4x+16. 综上可得,此时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x2+ 7x+7 或 y=x2–4x+16.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最值:当 a>0 时,抛物线在对称轴左侧,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少;在对称 轴右侧,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因为图象有最低点,所以函数有最小值,当 x= – b 2a时,y= 4ac–b2 4a ; 当 a<0 时,抛物线在对称轴左侧,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右侧,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少,因 为图象有最高点,所以函数有最大值,当 x= – b 2a时,y= 4ac–b2 4a ;确定一个二次函数的最值,首先看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当自变量取全体实数时,其最值为抛物线顶点坐标的纵坐标;当自变量取某个 范围时,要分别求出顶点和函数端点处的函数值,比较这些函数值,从而获得最值. 9.(2016 年)已知抛物线 C: 的顶点为 P,与 y 轴的交点为 Q,点 F(1, ). (Ⅰ)求点 P,Q 的坐标; (Ⅱ)将抛物线 C 向上平移得到抛物线 C′,点 Q 平移后的对应点为 Q′,且 FQ′=OQ′. ③ 求抛物线 C′的解析式; ④ 若点 P 关于直线 Q′F 的对称点为 K,射线 FK 与抛物线 C′相交于点 A,求点 A 的坐标. 2 2 1y x x= − + 1 2 2.2 2 1.8 1.6 1.4 1.2 1 0.8 0.6 0.4 0.2 0.2 0.4 y 1 0.5 0.5 1 1.5 2 2.5 x N AK Q' F Q O P 由点 N 在直线 Q′F 上,得 ,解得 . 将 代入 ,得 . ∴点 A 的坐标为 (Ⅱ) ②解法二:设 K . 连接 Q′P、Q′K、FP. 由 P、K 关于直线 Q′F 对称,有 Q′K=Q′P,FK=FP,因此,Q′K 2=Q′P 2,FK 2= FP 2. 根据勾股定理,得 . 解方程组,得 ,即点 K 的坐标为 . 设直线 FK 的解析式为 ,代入 F 及 K , 得 ,解方程组得, , 即直线 FK 的解析式为 . 点 A 为射线 FK 与抛物线 C′的交点,把 代入 , 得方程 ,解得 . 此时, , 即点 A 的坐标为 . 0 3 5 04 4x− + = 0 5 3x = 0 5 3x = 2 0 0 0 52 4y x x= − + 0 25 36y = 5 25( )3 36 , 0 0( )x y, 2 2 2 2 0 0 2 2 2 0 0 5 5( ) 1 ( )4 4 1 1( 1) ( ) ( )2 2 x y x y + − = + − + − = 0 0 37 25 16 25 x y = = 37 16( )25 25 , y kx b= + 1(1 )2 , 37 16( )25 25 , 1 2 37 16 25 25 k b k b + = + = 7 24 5 24 k b = = 7 5 24 24y x= + 7 5 24 24y x= + 2 52 4y x x= − + 2 55 25 024 24x x− + = 1 2 5 5 13 8x x= = <, (舍去) 25 36y = 5 25( )3 36 , 2.2 2 1.8 1.6 1.4 1.2 1 0.8 0.6 0.4 0.2 0.2 0.4 y 0.5 0.5 1 1.5 2 2.5 3 x AK Q' F Q O 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