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单元汇编 九下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C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单元汇编 九下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C卷)

九下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C卷)‎ 一、选择题 ‎1.(2018广东23.)读题23表,表格中二战的进程表明( )‎ 时间 概况 ‎1937年7月 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 ‎1941年6月 苏德战争爆发,欧洲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 ‎ ‎1941年12月 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战争。 ‎ ‎1942年1月 ‎《联合国家宣言》发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题23表 A.各国开展局部反法西斯斗争 B.法西斯扩张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 C.二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 D.二战真正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2018广西贵港市)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3米的胡佛水坝宣告竣工。当时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 恢复银行信用 B. 加强政府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 C. 限制主要农产品的生产 D.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和消费能力 ‎3.(2018广西贵港市)“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毛泽东说这番话的历史背景是(  )‎ A. 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B. 美英盟军取得了诺曼底登陆战的胜利 C. 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 D. 美军同苏军在易北河畔胜利会师 ‎4.(2018山东烟台23.)‎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以后“联合国家”在政治上互相协商,军事上互相配合,物资上互相支援,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材料中的“联合国家”指的是(   )‎ A.国际联盟 B.欧洲联盟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D.联合国 ‎5.(2018吉林8.) 美国为应对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采取的措施是( )‎ A. 美国独立战争 B. 美国南北战争 C. 罗斯福新政 D. 马歇尔计划 ‎6.(2018吉林9.) 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莫斯科保卫战 B. 日本偷袭珍珠港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诺曼底登陆 ‎7.(2018福建28.)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为应对经济危机实行了( )‎ 14‎ A. 法西斯专政 B. 罗斯福新政 C. 绥靖政策 D. 马歇尔计划 ‎8.(2018福建29.) 二战中,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腹背受敌的两栖作战行动是( )‎ A. 莫斯科保卫战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诺曼底登陆 D. 柏林战役 ‎9.(2018威海18.) 下表是某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重大事件的整理。其中,关于这些重大事件的影响,不正确的表述是( )‎ A. A B. B C. C D. D ‎10.(2018菏泽19.)“各国政府保证不同敌国缔结单独的停战协定或和约、凡在为战胜希特勒主义而进行的斗争中正在或可能提供物质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均可签署本宣言。”该宣言的签定( )‎ A.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B.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 C.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D.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11.(2018·河南18.)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技的运用(坦克、潜艇和飞机)和军队的数量一样,都在急速增长,战争结果表明,能够在先进装备上花费更多的一方取得了胜利。这段话强调了 ‎( )‎ A.军队数量决定战争成败   B.科技影响战争结果 C.团结是战争决胜的关键   D.战争阻碍社会发展 ‎12.(2018淄博11.)两位同学就某一事件各自发表看法(如下)。他们]讨论中涉及到的主要历史人物是(   )‎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杜鲁门 ‎13.(2018淄博12.)学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诺曼底登陆”“德日法西斯投降”‎ 14‎ 等内容后,王刚同学有些新的认识。其之一就是(   )‎ A.大规模登陆作战是未来战争的主要形式 B.国际合作是谋求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 C.德日法西斯投降后世界永无战争威胁 D.妥协退让会增长国际邪恶势力的气焰 ‎14.(2018山西14.)安娜是1930年毕业的一一名美国大学生,当她迈出校门走向社会时,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A.“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B.“政府无限量免费供应牛奶面包”‎ C.“美国社会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 “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15.(2018龙东20.)20世纪艺术中的珍品,为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的绘画作品是 A.《蒙娜丽莎》 B.《最后的晚餐》 C.《向日葵》 D.《格尔尼卡》‎ ‎16.(2018北京27.)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法规,规定工人的工作时数为每周35小时,最低工资为每小时0.4美元。与这一法规相关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马歇尔计划 D.杜鲁门主义 ‎17.(2018北京28.)以下示意图呈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①应为( )‎ 战争爆发 达到最大规模 战争转折 战争结束 德国闪击波兰 日本偷袭珍珠港 ‎①‎ 日本投降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德国无条件投降 ‎18.(2018青岛39.)(1.00分)斯大林在评价一次战役时说,这是德国法西斯军队覆灭的起点,德国人在大激战以后,已 经不能恢复自己的元气了。这次战役是(  )‎ A.凡尔登战役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战役 ‎19.(2018孝感22.)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不能成立的是 ‎( )‎ 史实 结论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后和平的体系 B 希特勒上台扩军备战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14‎ C 罗斯福新政 维护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D 雅尔塔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新点 A. A B. B C. C D. D ‎20.(2018襄阳9.)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 )‎ A. 诺曼底登陆 B. 苏军攻占柏林 C. 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 斯大林格勒战役 ‎21.(2018百色14.)1933年,美国政府通过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其目的是( )‎ A.放任市场自由竞争 B.放宽政府对经济的控制 C.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D.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22.(2018北部湾14.)“它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点的开始,而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也产生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这场战役是( )‎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诺曼底登陆 D.斯大林格勒战役 ‎23.(2018北部湾15.)下表表现的变化直接反映了( )‎ 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变化表 时期 ‎19世纪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0世纪70年代以后 周期 ‎50年 ‎30年 ‎7年 ‎3-5年 A.新科技革命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 B.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C.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D.新技术 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24.(2018南充17.)(1分)20 世纪 30 年代,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B.1933 年希特勒上台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D.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25.(2018南充18.)“二战”爆发前,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侵略,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标志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是(   )‎ A.德国进攻苏联 B.法国败降 C.慕尼黑阴谋 D.英国遭到空袭 ‎26.(2018南充19.)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表述有误的是(   )‎ A.德国进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B.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C.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D.德国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14‎ ‎27.(2018南充20.)“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这则材料最有可能出自(   )‎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开罗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28.(2018扬州18.)下图为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曲线图。造成A段失业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内战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经济大危机 D.美苏“冷战”‎ ‎29.(2018扬州19.)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是( )‎ A.德国突袭波兰 B.苏德战争的开始 C.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D.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30.(2018衡阳13.)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煤发。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我国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要借鉴了( )‎ A.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戈尔巴乔夫改革 D.马歇尔计划 二.材料题 ‎31.(2018达州15.)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重温中外历史上各国政府在农业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 材料一:建国以来农村政策调整概况表(节选)‎ 实行时间 农村政策 主要内容 重要影响 ‎1950-1952年 进行土地改革 ‎①‎ ‎ ‎ 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 ‎1953-1956年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978年以来 ‎②‎ ‎ ‎ 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14‎ 材料二: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关于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具有人身自由,包括有权离开土地,有权拥有财产,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立约等活动;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奴,不能禁止农奴结婚,也不能干涉农奴的家庭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授与农奴的份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农奴只有“永久使用”权。‎ 材料三:美国政府与农民签订合同,国家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在《农业调整法》(1933年5月通过)生效的头一年,屠宰了二千三百万头牛,六百四十万头猪,减少了三百万公顷小麦播种面积和四百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法案实施后,农产品价格回升到1909-1914年农业繁荣时期的水平。‎ ‎----------摘编自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 ‎(1)仔细阅读建国以来农村政策调整概况表,结合所学知识,写出①处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和②处的农村政策。‎ ‎(2)根据材料二回答:1861年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什么条件?‎ ‎(3)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对农业进行调整采取的措施及特点。‎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所述,你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32.(2018无锡39.)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里说过:“你向后看得越远,就能向前看得更远。”战争让我们居安思危,铭记历史,面向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夹缝中求生存】‎ 材料一 ‎ 14‎ ‎ (一战)在许多难以预料的方面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一战期间,有大量华工在欧洲与协约国并肩战斗……他们的血汗、牺牲和生命为中国外交官在巴黎和会上争取国际承认,为中国登上世界舞台和实现国际化提供了重要凭借……并且在战后和平会议上参与世界新秩序的创建……1919年的中国与1914年的中国有着天壤之别……‎ ‎——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际认同和国际化》‎ ‎(1)结合所学回答“1919年的中国”指的是1919年5月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1分)‎ ‎【抗战中谋发展】‎ 材料二 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东北民谣 材料三 (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成为世界四强之一的大国,中华民族开始了近百年来的伟大复兴。‎ ‎——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2)材料二所说的“苦难十四年”始于哪一历史事件?(1分)请列举一著名战例,说明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1分)‎ ‎(3)二战期间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的标志是什么?(1分)1945年,“成为世界四强之一”的中国参与了哪一国际组织的创建?(1分)‎ ‎【崛起中促和平】‎ 材料四 ‎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4‎ ‎(4)早在1953年,为促进世界和平,周恩来提出了什么外交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分)据上面右边图片说出本世纪初期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的一件大事。(1分)‎ ‎33.(2018沈阳2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世纪,南方各州向英国提供大量的棉花,从英国输入绝大部分的消费品,几乎所有的食物也都在当地的农场里生产。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认为并不需要联邦的其他地区。1861年,南方的一些州联合起来,宣布组成一个独立国家,号称“南部联盟”。南方独立后,北方一家报纸发表社论:如果任何地区都有独立权利的话,那一个国家就会不停地面临内部要求独立的纷争。如此一来,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维持稳定,不可能推动社会发展。因此,联邦体制必须维护,对分裂叛乱活动必须武力镇压。‎ ‎——选自《新全球史》‎ 材料二:明治政府成立伊始,就把教育视为推动近代化的关键所在,提出“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目标。明治政府仿照欧美国家的教育制度,建立基础教育体制,增加自然科学方面的教学内容,在国家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短短数年内兴办了26000所小学校。‎ ‎——选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科学家们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众多发明使化学工业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部门。‎ 时间 事件 ‎1877年 英国赛璐珞制造公司用硝酸纤维素塑料生产台球等塑料制品 ‎1884年 法国人圣·夏尔东发明了人造纤维 ‎1887年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煤在地下气化”和“以化学精炼石油”的主张 ‎1887年 瑞典人诺贝尔改进了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 ‎1898年 德国化学家弗生克和卡罗研制出碳酸氨 14‎ ‎——选自《西方近代文明》‎ 材料四:1932年是美国大萧条时期最残酷的一年,作为重工业关键链条的钢铁工业,开工率只有19.1%,全国劳动力有1/3失业,整个社会陷入极为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中。危机时刻,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总统,他一改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利用国家干预手段,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为美国经济复苏、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罗斯福在施政初期也遇到许多阻碍,最大障碍之一是在最高法院思想保守的首席大法官休斯主持下,最高法院把他的新法取消了11种之多。之后,罗斯福向国会提出加强司法工作的法案,经过斗争,最高法院恢复了被取消的部分新法。‎ ‎——选自《话说世界历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北方对南方独立持什么态度?‎ ‎(2)根据材料二写出明治政府关注的是哪一阶段教育?‎ ‎(3)根据材料三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哪一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4)根据材料四回答,“新的发展道路”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四体现出美国的政治原则是什么?‎ ‎(5)上述材料给我们的社会发展带来了哪些启示?(写出两点即可,‎ ‎34.(2018滨州28.) 历史因创新而生动,创新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它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它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运动指的是哪一事件?请概括该“运动”的历史作用。‎ 14‎ 材料二: (欧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英国革命是建立新政治制度的第一次尝试。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说明在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保障下,经济会飞速发展,……崛起后的英国在与大清王朝的较量中,使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同时也促成了中国人在民族认识上的亟变和探索。‎ ‎——《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英国崛起的因素有哪些,中国人“亟变和探索”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请说出近代中国开启政治领域“亟变和探索”的历史事件。‎ 材料三: 人类科技发展经历了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三次革命,每次革命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把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是影响,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3)第二次“革命”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每次革命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材料四: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 ‎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4)材料反映了列宁在政策上作出了怎样的调整?材料中“新的政策”有什么特点?(不得摘抄材料中的原句)‎ ‎35.(2018湖南常德28.)‎ 14‎ 忘记战争,就意味着背叛和平。一直以来,人们不断反思世界大战的灾难,不断探索防止和消除战争的途径,并作出了不懈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4分)‎ 材料一 下面是教育部新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的部分目录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材料二 罗斯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称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有数据表明,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英美向苏联支援战机18303架,坦克1.3万多辆,反坦克炮5800多门等。‎ 材料三 帝国所以对美英两国宣战,是希求帝国自存自卫与东亚安全而出现,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本意。……敌用残酷之炸弹滥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朕对始终与帝国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联邦,不得不深表遗憾。‎ ‎——《日皇裕仁·停战诏书》‎ 材料四“……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一早,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进入战斗状态,虽然当时人们希望现场解决,但是不久日本方面大规模派兵,国民党政府也立即发布了动员令,此后进入了持续8年的日中战争。……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件,日本也不例外,”‎ ‎——日本2001年版历史教科书 材料五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平取得的伟大胜利。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カ……为了自由、正义、和平,为了人民平安、安宁、幸福,在亚洲,在欧洲,在非洲,在大洋洲,在世界各个战场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和人民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携手跨进同一条战壕,汇聚起挽狂澜于既倒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杭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材料六 14‎ ‎ 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大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1)材料一中目录不完整,请根据所学知识,将目录补充完整,并说明理由。(6分)‎ ‎(2)材料二中罗斯福和斯大林所评价的分别是哪次战役?(2分)‎ ‎(3)从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可以看出日本对这场法西斯战争持什么态度?(2分)‎ ‎(4)根据材料五,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材料中“同心合力”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 ‎(5)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2分)‎ ‎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单元汇编 九下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C卷)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D A C C C B C D C B C B A D 14‎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B C D D D D C D C D C C C B 二.材料题 ‎31.(2018达州15.)【答案】‎ ‎(1)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和广泛的市场、资金。‎ ‎(3)鼓励农民减产并给予补贴;国家干预经济。‎ ‎(4)农业政策的调整要符合国情(或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或要从实际出发;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 ‎32.(2018无锡39.) 【答案】‎ ‎(1)五四运动。‎ ‎(2)九一八事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 ‎(3)发表《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联合国。‎ ‎(4)和平相处五项原则;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3.(2018沈阳20.)【答案】‎ ‎(1)反对 ‎(2)基础教育 ‎(3)化学工业 ‎(4)罗斯福新政;三权分立、加强民主建设等方面回答,语言规范即可。‎ ‎(5)可从维护国家统一、重视教育发展、注重科技创新、加结合所给材料,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34.(2018滨州28.)【答案】‎ ‎(1)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促进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率先完成。摆脱民族危机,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戊戌变法。‎ ‎(3)电气时代。如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由手工工场时代进入到机器大生产时代,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 14‎ ‎(4)由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实行新经济政策。在一定限度内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 ‎35.(2018湖南常德28.)【答案】‎ ‎(1)答: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因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战场分为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成为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 ‎(2)答:罗斯福评价的战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评价的战役是诺曼底登陆战 ‎(3)答:否定战争,认为日本反动的战争是正义性的,是解放亚洲人民;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犯下的屠杀持否定态度,认为自己是战争的受害者。‎ ‎(4)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平取得的伟大胜利。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标志是1942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华盛顿会议,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斯同盟的形成。‎ ‎ (5)答: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抗日战争有力地牵制了日本的力量,有效地支援了亚太战场的作战。‎ 1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