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中考探究题汇编
2012年浙江中考探究题汇编(一) (杭州 义乌 绍兴 金华 温州 宁波 ) 杭州市 29(6分)我们可以利用如图一所示装置来比较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已知其他条件适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当甲处气体的CO2浓度低于乙处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呼吸作用。(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黑暗时,甲处测到的CO2主要来自 、 等。 (3)装置内,光由暗逐步调亮,测得甲处CO2量下降;光照强度与甲处CO2量的关系如图二,说明在ab段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 。 (4)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如图三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污浊的空气,可有人于黑暗环境中重复他的实验却得出相反的结论:植物和动物同样会使空气变污浊。据他们的实验和学过的知识,你得出的结论是 。 30.(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制备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 ①在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反应结束后过滤。 ②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析出硫酸亚铁晶体。 ③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低温的水洗涤晶体3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步骤①过滤时,所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中,除了漏斗、烧杯外,还需 。 (2)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步骤③中洗涤晶体用的水必须少量且低温,其原因是 (4)为了判断步骤③中晶体表面吸附的硫酸是否洗净,有人向第3次洗涤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得到白色沉淀,以此证明该晶体并未洗净。该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 31.(8分)雨、雪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溶解了空气中SO2及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了pH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请回答下列有关酸雨的问题: (l)要测定某地采集到的雨水是否为酸雨,下列提供的试剂(试纸)中宜取用 A.蓝色石蕊试纸 B.紫色石蕊溶液 C.无色酚酞试剂 D.pH试纸 (2)已知 CO2的饱和溶液常温下pH不小于 5.6。通常空气中CO2的含量大于 SO2的含量,但人们反而将空气中的 SO2 认定为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同学想通过如右图的实验寻找证据,你认为下一步的实验步骤是测定 ,只要出现 的实验结果,就可认定SO2溶于水有形成酸雨的可能。 (3)已知SO2与 CO2有许多化学性质是相似的,亚硫酸钙(CaSO3)是白色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的固体。某同学向一酸雨样品中滴加 CaCl2,溶液本观察到有浑浊现象,继续滴入NaOH溶液后即有白色沉淀产生。在以上实验过程中,下列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 SO2+CaCl2+H2O== CaSO3↓十2HCI B.SO2+2NaOH==Na2SO3+H2O C.Na2SO3+CaCl2= CaSO3↓+2NaCI D.H2SO3 +2NaOH= Na2SO3+2H2O 32(8分)某同学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所用电源电压为6伏,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5伏,他按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实验时,他调节滑动变阻器清片的位置,观察小灯泡发光的情况,并记录电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所示实物图连接完整。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小灯泡L的额定攻率为 _____瓦。 (3)小施同学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后,发现还能求得小灯泡的电阻,于是他分别算出了所给的三种情况下小灯泡的电阻并取平均值。你认为小施同学的做法对吗?清说明理由。 33.(10分)将一些能较好吸收和发射红外线的纳米级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锌等)通过特殊工艺织人纤维,然后用该种纤维制成的内衣,称之为红外保暖内衣。对于红外保暖内衣和普通保暖内衣在人体运动时,通气和散热的效果比较,某人设计如下实验: ①上午某时间穿红外保暖内衣,跳绳前测前胸体表温度,跳绳10分钟,再次测前胸体表温度。 ②下午某时间同一人穿普通保暖内衣(假设普通保暖内衣和红外保暖内衣除材质不同外,其余都相同),在通风状况相同的同一房间里,重复上午相同的实验步骤。 ③比较上、下午跳绳前后的体表温度变化量,得出两种保暖内衣通气散热效果强弱结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涤红外保暖内衣时,不宜选用的洗涤剂是 (选填“ 弱酸性洗涤剂”、“弱碱性洗涤剂”、“中性洗涤剂”) (2)若该人跳绳后腿部发酸,是因为肌肉细胞进行了 (3)有人认为根据该实验得出的结果不可靠,你认为该实验设计中变量控制不严密的地方是 、 (写两点) (4)为了得出更可靠的结论,请写出你认为该实验最需改进的具体方面(写一点) 解析: 29、(1)大于 (2)植物呼吸作用 土壤中微生物呼吸作用 (3)增强 (4)植物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 解析: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生物实验分析。乙处气体成分与空气相同,甲处气体中CO2浓度降低,是因为被植物吸收了,说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增强。 30、(1)玻璃棒 (2)Fe+H2SO4=FeSO4+H2↑ (3)因为晶体易溶于水,温度越低,溶解度越小,用水越少,晶体损失越少. (4)不可靠;不论是否洗干净,洗涤液中一定含有SO42- 解析:考查过滤的基本实验仪器,缺少玻璃棒,引流的作用,步骤①中化学反应为铁和硫酸反应,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因为晶体易溶于水,温度越低,溶解度越小,用水越少,晶体损失越少。不可靠;不论是否洗干净,洗涤液中一定含有SO42-,应该检验H+ ,而不是SO42-。 31、(1)D (2)H2SO3溶液的酸碱性;pH值小于5.6 (3)A 解析:考查pH值的测定方法,基本实验操作和设计以及类比CO2写S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测溶液的酸碱性可用酸碱指示剂,但是测溶液的酸碱度必须用pH试纸;题目中已经告诉我们CO2的饱和溶液常温下pH不小于5.6,即排除CO2溶于水形成酸雨的可能,那么只要证明SO2溶于水生成的溶液是成酸性的即可;CO2不能和CaCl2反应生成盐酸,所以这个反应也不能进行,一般来说,强酸可以制取弱酸,反之则不行。 32、(1)连接C和电流表的0.6A量程(或D和电流表的0.6A量程)(2)0.5 (3)不对,随着电压增大,灯泡功率增大,灯丝温度升高,电阻会变大 解析:(1)由表格中电流数据可知,电流表选择0-0.6A。在电路图中,滑片向右移动时电阻变大,则实际连接时也需要滑片向右移动时电阻变大,所以可以连接C(或)和电流表的0.6量程。(2)电灯的额定电压为2.5V,因此选用表格中的电流0.2A。则P=UI=2.5V ×0.2A=0.5W(3) 灯丝温度不同,电阻阻值也不同。由表格数据得随着电压增大,灯泡功率增大,灯丝温度升高,电阻会变大,因此不能分别求阻值取平均值。本题考查了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为常见高频考题。学生拿分率高,难度适中。 33、(1)弱酸性洗涤剂 (2)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3)实验时间不同;跳绳10分钟 (4)应改为同时在上午测或同时在下午测 解析:考查金属氧化物的性质,无氧呼吸,生物实验分析。红外保暖内衣中含有金属氧化物,会与酸反应,因此不能用弱酸性洗涤剂洗涤。人体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会使肌肉发酸。实验的变量是保暖内衣的种类,因此实验时间必须统一。 义乌市 31.如图是某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所连接电路的一部分。请分析: (1)该同学不可能在做什么实验? ▲ A.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B.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C.研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2)若要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除了图示器材外还需要:电源(恒压)、开关、导线、 ▲ ,同时应将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理由是 ▲ 。 32.如图是八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课题《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研究》的实验装置。本实验通过测定氧化汞分解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是否相等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第32题图 △ 已知:氧化汞分解的反应方程式:2HgO === 2Hg+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组装实验装置时,欲调整试管的倾斜度,应调节[来源:学科网] 图中 A、B、C哪个旋钮? ▲ (2)下列有关本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有哪些? ▲ [来源:学.科.网Z.X.X.K] A.在量筒中加入一些煤油,可以减少氧气在水中的溶解 B.塑料管口放出连续均匀的气泡后才能收集气体 C.氧化汞未分解完全就停止加热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33.中国是礼仪之邦,接待客人时常常会泡上一杯热茶。某同学用热水泡茶时发现茶叶很快就会沉入水底,他想如果用冷水来泡茶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为此他做了用不同温度的水泡茶的实验,并测出了茶叶从加水到下沉所需的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时间(分) 220 130 25 10 4 【现象分析】茶叶吸水膨胀,它的重力增大,浮力 ▲ ,由于重力大于浮力,所以下沉。 【原因解释】由上表可知,温度越高,茶叶从加水到下沉的时间越短,请从微观角度解释 其可能的原因: ▲ 。 【实际应用】夏季到了,又是电蚊香大显身手的时候。使用时,接上电源,使蚊香片温度升 高,香味很快散发到空气中。请你再举出一个上述原理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 。 第34题图 酶 34.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可以用以下两个反应式来表示: 酶 有氧呼吸: 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无氧呼吸: C6H12O6 →2C2H5OH+2CO2 +能量 某兴趣小组成员为了探究酵母菌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气体体积的变化(已知相同条件下,分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体积相同),进行了实验。在装有酵母菌和足量葡萄糖溶液的气球中通入O2和CO2直到饱和,再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后放入装有温水的量筒中(如图所示),记下液面的读数,以后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观察并记录量筒中液面的读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与下列哪种生物有明显的区别? ▲ A.水稻 B.蘑菇 C.西瓜 D.大肠杆菌 (2)若不考虑温度变化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则实验过程中量筒内的液面如何变化? ▲ 。 (3)若将装置中的温水换成冷水,重复以上实验,则量筒内液面变化的速率将 ▲ (选填“加快”、“不变”或“减慢”)。 35.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在用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处理废金属材料(主要是生铁、镀锌铁皮)时,溶液发烫并闻到了刺激性气味,这种反常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从组成物质的元素角度分析,他们猜测气体可能是SO2、CO、C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该气体的成分,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I. SO2、C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CaSO3难溶于水; II. SO2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并使它褪色,上述其它气体不能。 实验探究: (1)甲同学为了验证处理废金属材料产生的气体中是否含有CO2,把它直接通入澄清石灰水,并观察实验现象。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做法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 (2)同学们设计了一套合理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铁架台已略去)。请你从下列试剂中选择所需药品并完成实验(药品可重复选用):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无水硫酸铜,碱石灰 (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 ①写出E装置中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 ▲ 。 ②若观察到 ▲ (填装置序号)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原气体中有CO2; ③若观察到 ▲ 现象, 证明原气体中有H2无CO。 解析: 31.(1)C (漏选得1分,错选、多选、不选均不得分) (2)滑动变阻器 小灯泡电阻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32.(1)B (2)AC(漏选得1分,错选、多选、不选均不得分) 33. 增大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把衣服晒在阳光下容易干(合理即可得分) 34.(1)D (2)先不变后上升 (3)减慢 35.(1)SO2+Ca(OH)2=CaSO3↓+H2O (反应物、生成物写对但沉淀符号漏写给1分) (2)①无水硫酸铜或CuSO4 ②B ③D中黑色氧化铜变红色,E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F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金华市 31.为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丽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A B C D 加入物质 淀粉溶液/毫升[来源:学科网ZXXK] 4[来源:Zxxk.Com] 4[来源:学科网ZXXK] 4[来源:学。科。网Z。X。X。K] 4 蒸馏水/毫升 2 0 0 0 唾液稀释液/毫升 0 2 2 2 保存温度/℃ 37 37 100 0 保存时间/分 10 10 10 10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步骤一:收集唾液并与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制成唾液稀释液; 步骤二: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 入烧杯中,加入99毫升,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1%的淀粉溶液并冷却至室温; 步骤三:取4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按表中物质的量依次加入各试管并振荡,放置在一定温度下的水浴中保存10分钟; 步骤四:取出试管,分别滴加1滴体积分数为0.4%的碘酒溶液,然后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溶液的变化情况如表。 (1)设置A组实验的目的是 ▲ ; (2)收集唾液的方法是 ▲ ; 距离/厘米 时间/秒 实验次数 15 30 45 1 1.00 1.92 2.82 2 0.99 1.94 2.80 3 0.96 1.90 2.78 (3)根据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所支持的实验假设是 ▲ 。 铅笔 纸板 甲 45cm 乙 小磁铁 小重物 32.图甲是教材中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乙是某教师的改进实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到达15厘米、30厘米、45厘米处所用的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32题图 (1)分析表中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 ▲ (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1:V=S/t=0.45米/2.82秒=0.16米/秒 方法2:V=S/t=[0.15米/1.00秒+(0.30-0.15)米/(1.92-1.00)秒+(0.45-0.150)米/(2.82-1.92)秒]÷3=0.21米/秒 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确的是 ▲ 。 (3)在甲实验中,要使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采取的方法有 ▲ (写出一点即可); (4)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 ▲ (写出一点即可); 33.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为避免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某教师对教材中“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了改进与创新,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第33题图甲 【实验原理】 ① B装置是燃烧匙固定在带有A导管的单塞上, 硬质玻璃管透光性好,不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 ② C装置的广口瓶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 二氧化硫气体,避免污染; ③ 打开D装置中的阀门,气体就会从左向右依 次进入装置。 【实验过程】 步骤一:将硫粉放在燃烧匙上,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伸入硬质玻璃管内(如图B装置),打开阀门,观察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第33题图乙 步骤二:将导管a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如图A装置),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交流讨论】 (1)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2气体的反应原 理是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气流能从左向右作定向流动的原因 是 ▲ ; 【拓展应用】 小芳同学认为,运用该装置设计原理,还能进行其它有毒气体的实验,同样能达到避免污染的目的。于是设计了图乙实验装置,用以完成“CO还原氧化铜”实验。 (3)图乙D装置在实验中除了形成气体定向流动外,还有的用途是 ▲ ; (4)实验时,小芳同学先打开止水夹K1和阀门,过一会儿再点燃酒精灯,她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 。 34.小金在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时,所用电源电压为4.5伏,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伏。 (1)按电路图连接成实物图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不动、电压表指针有明显的偏转,则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 ▲ ; (2)故障排除后重新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甲中滑片P向 ▲ (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伏; (3)小金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 瓦。该图像不是直线,主要原因是 ▲ 。 甲 丙 乙 第34题图 解析: 31.(1)对照作用 (2)先用清水漱口,再用舌尖抵住上颌或下颌齿根后,微低头,将试管口紧靠嘴下唇,让唾液流入试管中 (3)在适宜温度下,唾液淀粉酶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32.(1)不是 (2)方法1 (3)增大纸板角度(或增大铅笔放置高度或在更光滑的桌面上实验)(合理均给分) (4)增加玻璃管的长度(或改变小重物的密度或改变液体的密度)(合理均给分) 33.(1)2NaOH+SO2=Na2SO3+H2O (2)水位下降,压强减小,形成内外压强差 (3)储存气体(或收集气体或) (4)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爆炸 34.(1)小灯泡处断路 (2)B (3)0.5 灯丝温度升高,电阻增大(或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温州市 28.大雪过后,人们常在道路上撒大量的融雪剂以加快积雪熔化。为了研究雪水中的融雪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情况,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收集纯雪水(不含融雪剂的雪水)和融雪水(含有融雪剂的雪水)。 (二)测定融雪水中融雪剂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16%。 (三)准备五个相同的洁净培养皿,各铺上一层棉花,并标记为A、B、C、D、E。取200粒大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五组,每组40粒,分别放入上述培养皿中。 (四)用纯雪水和融雪水按下表比例配置溶液,并全部加入相应的培养皿中。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纯雪水质量/克 20 17.5 15 10 0 2.16%的融雪水质量/克 0 2.5 10 20 (五)将各组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适时补充水分,4天后统计各组的种子萌发率。 (1)上表中C组缺少的数据应是 ▲ 。 (2)经过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统计如右图,结合图表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3)老师认为本实验中种子的数量已经足够,但在种子的选择上还存在不足,请提出两点改进建议: ▲ . 29.科学兴趣小组学习了二氧化锰(MnO2)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实验后,进行如下实验。 (一)选择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二)称取0.1克的二氧化锰粉末加入容器中。 (三)量取5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约1%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容器中,记录一定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四)改变二氧化锰的质量,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时间/秒 生成氧气的体积/毫升 0.1克MnO2 0.2克MnO2 0.3克MnO2 0.4克MnO2 40 49 61 75 86 80 77 87 90 92 120 89 92 92 92 160 92 92 92 92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 (2)实验中除了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 ▲ 。 (3)为完成本实验,应选择下图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中的组合是 ▲ 。(选填序号) 30.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导电液体在体积相同时,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于是选取一段可拉伸的乳胶管(乳胶管是绝缘体),灌满某种导电液体,两端用金属塞堵住管口,形成一段长为10厘米的封闭液柱。选择合适的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源等器材连接电路如图,电源电压保持12伏不变。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在 ▲ 端。 实验次数 1 2 3 4 液柱长度L/厘米 10 15 20 25 液柱电阻R/欧 300 670 1204 1870 (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9伏时,记录第1次电流表示数并计算出液柱的电阻。将乳胶管均匀拉长,重复上述实验,数据记录如右表。实验中第1次电流表的示数应是 ▲ 安。 (3)查阅资料得知:当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但是通过多次实验发现,当液柱长度变为原来2倍时,其电阻大大超过原来的2倍。请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 ▲ 。 31.小明想测量大米的密度,但由于大米容易吸水,导致体积明显变化,因此用排水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是不合理的。于是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和思考。 实验一:按图甲和图乙的方法分别测量大米的质量和体积,由此计算出大米的密度。 (1)使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大米。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边(如图甲),接下来小明应如何操作? ▲ 。 (2)由于米粒间存在较大间隙,按图乙的方式用量简直接测量大米体积,则会导致测得的体积值偏 ▲ 。 小明思考:能否用排空气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呢?他设想将大米与空气密封在一个注射器内,只要测出注射器内空气和大米的总体积及空气的体积,其差值就是大米的体积。但如何测出空气的体积呢? 查阅资料得知: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与其压强的乘积是定值。于是进行了实验二:称取5克大米并装入注射器内(如图丙),从注射器的刻度上读出大米和空气的总体积,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出此时注射器内空气压强为P;而后将注射器内的空气缓慢压缩,当空气压强增大为2P时,再读出此时的总体积(压缩过程中大米的体积、空气的温度均不变),整理相关数据记录如表。 注射器内空气压强 注射器内空气和大米的总体积 注射器内空气体积 压缩前 P 23毫升 V 压缩后 2P 13毫升 0. 5V (3)由实验二测得大米的密度为 ▲ 克/厘米3。(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32.科学兴趣小组了解到植物的茎具有背离地面向上生长的特性,查阅资料发现,玉米幼苗能在黑暗中生长较长时间,是一种比较好的实验材料。于是他们利用玉米幼苗、大纸板箱等器材进行实验,以验证玉米的茎具有背地生长的特性。请你按照下表中的实验方案设计要求,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方案设计要求 步骤一 选择10盆长势良好且大小相近的玉米幼苗,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标为A组和B组。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步骤二 (1) ▲ 设置对照实验 步骤三 (2) ▲ 排除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的干扰 步骤四 (3)几天后,观察 ▲ ,并做好记录。 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步骤五 比较A、B两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获取事实和证据并得出结论 解析: 28.(1)5 (2)雪水中融雪剂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对大豆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大 (3)选择饱满且大小相近的种子;选择多种植物种子(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29.(1)二氧化锰的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影响(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2)天平、停表(或秒表) (3)②⑤ 30.(1)A(或左) (2)0. 03 (3)乳胶管被拉长的过程中液柱的横截面积变小,而横截面积变小也会导致液柱电阻变大 31.(1)向左盘中添加大米直至天平平衡 (2)大 (3)1. 67 32.(1)将一组玉米幼苗竖放,另一组玉米幼苗横放(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2)用大纸板箱罩住两组玉米幼苗,放在适宜环境中培养(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3)两组玉米幼苗茎生长的方向 绍兴市 29.材料一:1880年,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 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甲实验。证实了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 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1)材料一中划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_____环节。 (2)图甲的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实验,在胚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当横线左侧间隔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 (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范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一定浓度,表现为 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静置一段时间,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如图丙。图丁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____________。 30.小敏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额定电压2.5V的小灯泡电阻。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V 2.0 2.5 3.O 电流/A 0.26 0.30 0.34 (1)在电路图的○中填入小灯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元件符号。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阻值最大位置,是为了_________。 (3)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记入表中。重复实验三次。计算电阻,发现小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实验过程中,不慎将电压表和电流表位置互换,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为检测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是否含有S042-,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方案 步骤 现象 结论 Ⅰ ①取样品.滴加BaCl2溶液 ②对步骤①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在滤渣中滴加稀盐酸 ①有白色沉淀产生 ②无明显现象 废液中含有S042- Ⅱ ①取样品,滴加过量_____________ ②在步骤①的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①无明显现象 ②有白色沉淀产生 废液中含有SO42- Ⅲ ①取样品,滴加Ba(N03)2溶液 ②对步骤①产生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在滤渣中滴加稀硝酸 ①有白色沉淀产生 ②无明显现象 废液中含有S042- (1)方案Ⅱ的实验结论如果正确,步骤①中滴加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2)方案Ⅰ和Ⅲ中,结论不成立的方案是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案Ⅲ的滤渣中,滴加稀硝酸是为了排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干扰。 32.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让同一辆小车由同一斜面上,分别从A、B、C处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记录在表中,实验重复三次。 表面 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 材料 从A处下滑 从B处下滑 从C处下滑 毛巾 44 45 45 27 28 27 14 13 13 棉布 50 51 50 31 30 31 16 15 16 木板 67 68 68 41 40 41 21 20 21 (1)实验中,要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小车应从斜面的_______处滑下。 (2)比较实验数据发现,小车运动状态改变最慢的是在_______表面上。 (3)实验结果能证明________(选填序号)。 A.物体运动需要力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 29.(1)提出猜想 (2)对照 (3)小于 (4)B 30.(1)电压表与灯并联,电流表串联 (2)保护电路(电器、电表)(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受温度影响 (4)不亮 31.(1)稀盐酸 (2)方案Ⅰ 不能排除Ag+的干扰 (3)CO32- 32.(1)同一高度 (2)木板 (3)B 宁波市 30.一天,小科偶然发现月季茎折断一半后仍能成活(如图甲)。 小科想探究月季茎折断后什么情 况下还能成活。通过查资料知道, 月季茎有韧皮部和木质部,水和无 机盐能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输 送,有机物能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 向下输送。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经思考,小科提出如下猜想:月季茎折断后还能成活可能与折断的位置有关。 为了验证小科的猜想,可将生理状况相似的20株月季分成五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 (处理方法和位置如图乙、图丙所示。云母片能阻断物质的运输。)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处理 方法 A处韧皮 部环割 B处韧皮 部环割 A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 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B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 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不作 处理 (1)月季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 ▲ ,当细胞液的浓度 ▲ 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2)若按以上信息判断,一段时间后月季植株一定死亡的实验组有 ▲ (填组别)。 31.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小科同学发现生成物中有少量黑色固体。黑色固体是镁和什么物质反应所产生的?他提出下列猜想: 猜想一:黑色固体可能是镁和氮气反应的产物; 猜想二:黑色固体可能是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 为了验证上述两个猜想,小科设想: (1)让空气通过A、B装置,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 ▲ ; (2)用C瓶收集通过A、B装置后的气体,并加入足量的红磷燃烧;待C瓶冷却后,再把点燃的镁带放入C瓶中。 经思考发现,由于收集气体时相关气体的密度差异及C瓶冷却后瓶内外的气压差异,达不到预期效果。于是,他在老师的帮助下获得了这种气体,观察到镁带在该气体中燃烧并有淡黄色的固体产生;然后用D瓶收集一瓶 ▲ 气体,把点燃的镁带放入D瓶中,观察到镁带在D瓶中也能燃烧,同时有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生成。 通过以上实验,他得出结论:猜想 ▲ 正确。同时,他对燃烧有了新的认识: ▲ 。 32.小科发现校门口有一块稍有破损的圆形窨井盖,他捡起一小块碎片加以研究。 (1)小科想知道这块窨井盖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通过网上查找资料,他首先了解到某厂生产的不同窨井盖材料的密度(见表一); 窨井盖材料 复合树脂 球墨铸铁 玻璃钢 密度(kg/m3) 1.7×103 7.3×103 2.1×103 然后用天平测量碎片的质量,天平 表一 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 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用量筒 测量碎片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 ▲ 相平。通过计算小科 得出窨井盖的密度为 ▲ 千克/米3,由此他知道了该窨井盖 的制作材料。 厚度(mm) 30 50 70 承载能力(kN) 20 100 400 (2)窨井盖为什么会破损?小科猜想可能是由学校的校车压损的。 小科测得窨井盖的直径为70厘米,再次通过 查找资料发现这种窨井盖由于厚度不同,承载能 表二 力也不同(见表二); 小科测出窨井盖的厚度为50毫米,并了解到校车的质量为12吨。若只从窨井盖的承载能力判断,小科猜想是否正确 ▲ 。 小科对于窨井盖的研究还在继续…… 解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