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课外诗词鉴赏练习(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语文课外诗词鉴赏练习(含答案)

山中留客(张旭) ‎ ‎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 ‎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 ‎ ‎ ‎ ‎ ‎(2)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 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 ‎ ‎ ‎ ‎ 浪淘沙‧怀旧 (李煜)‎ ‎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1)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 ‎ ‎ ‎ ‎ ‎(2) “天上人间”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 ‎ ‎ ‎ 梅花绝句 (陆游)‎ ‎ 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 ‎ 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 ‎(1)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 ‎ ‎ ‎ ‎ ‎(2)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 ‎ ‎ ‎ ‎ ‎ 绝句 (杜甫)‎ ‎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 ‎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 ‎ ‎ ‎ ‎ ‎(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 ‎ ‎ ‎ ‎ 渡汉江 (宋之问) ‎ ‎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 ‎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 ‎ ‎ ‎ ‎ ‎ (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 ‎ ‎ ‎ 闺怨 (沈如筠) ‎ ‎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 ‎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 ‎(1)诗中“孤”字含义丰厚,请做简要分析。 ‎ ‎ ‎ ‎ ‎ ‎(2)这首诗通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递进表达的?简要回答。的?简要回答。‎ ‎ ‎ ‎ ‎ 除夜作 (高适) ‎ ‎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 ‎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首句作者怎样用“寒”“孤”两字,营造出与除夕欢乐团圆夜 截然不同的意境? ‎ ‎ ‎ ‎ ‎ ‎(2)“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言“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这样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作用?简要分析。‎ ‎ ‎ ‎ ‎ 新晴 (刘攽) ‎ ‎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 ‎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 ‎(1)第二句中“无人”两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 ‎ ‎ ‎ ‎ ‎(2)本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具体赏析其艺术效果。 ‎ ‎ ‎ ‎ ‎ 秋江 (道潜) ‎ ‎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 ‎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 ‎(1)前两句诗充满画意,很有色彩感,请简要分析。 ‎ ‎ ‎ ‎ ‎ ‎(2)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 ‎ ‎ ‎ ‎ 江南春(杜牧)‎ ‎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⑴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 ‎ ‎ ‎ ‎⑵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 ‎ ‎ 题奉晚(周敦颐)‎ ‎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 ‎ ‎ ‎ ‎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 ‎ ‎ ‎ ‎ 早梅(张谓)‎ ‎ 一树寒棒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本诗则侧重写梅的什么特点?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 ‎ ‎ ‎ ‎ ‎(2)本诗主要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品质?‎ ‎ ‎ ‎ ‎ 雨晴(王驾)‎ ‎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 ‎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 ‎ ‎ ‎ ‎(2)后两句写得饶有趣味,请作具体赏析。‎ ‎ ‎ ‎ ‎ 夏意 (苏舜钦)‎ ‎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 ‎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 ‎(1)本诗一反盛夏炎炎的立意,表现了怎样的“夏意”?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 ‎ ‎ ‎ ‎ ‎(2)衬托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请举诗中的一例进行赏析。‎ ‎ ‎ ‎ ‎ 山房春事二首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1)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 ‎ ‎ ‎(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 ‎ ‎ ‎ ‎ ‎ 参考答案 山中留客 ‎ ‎ 答: “弄”字赋予山光物态以胜人,显示蓬勃生机, “山光物态”在春晖沐浴下争妍斗艳,足以景色迷人和诱人,意在留客.‎ 答:之所以会“沾衣”是因为深山中空气新鲜、湿润.“以景诱人”的留客方法,正是诗人高人一筹之处.‎ 浪淘沙‧怀旧 ‎ ‎ 答:上片写春寒愁感.下片写家国恨情 答:流露了词人内心世界生与死的矛盾,是绝望者的希望.‎ 梅花绝句 ‎ ‎ 答:空旷、寂寥、清冷、洁净.‎ 答:高洁而寂寞,无人问津,是罢官而不得起用的陆游自身的写照.‎ 绝句 ‎ 答:景物:江、鸟、山、花. 特点:碧绿、洁白、青葱、火红。‎ 答: “欲”字妙在用拟人手法赋予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 渡汉江 ‎ ‎ 答:从空间的隔离,联络的断绝,时间的久远三个角度来写,强化和加深了作者贬居期间的孤苦情绪.‎ 答:表达作者因等待团聚过久,在团聚即将来临之际,突发不祥之感,深怕出现意外而团聚不得的复杂心理。‎ 闺怨 ‎ 答:既写月影的孤单,也写出了思妇的孤苦心理 答:表达了她对征戍南疆的丈夫的深切怀念。先托鸿雁为信使;再寄希望借助梦境团聚;最后只好变成月光洒泻亲人的身上。 ‎ 除夜作 ‎ ‎ 答:作者通过除夕夜在冰冷的旅馆里,青灯寒光如豆,诗人影只孤孑,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凄然的意境 答:不直写自己思念故乡,却言故乡思我,能把思乡之情表达得更婉曲含蓄。 ‎ 新晴 ‎ ‎ 答:既写出了作者在久雨新晴后,面对青苔满地、绿树浓郁,却无人共享、共语的遗憾心情;也为下联“唯有南风旧相识”铺垫,为上下联之间的枢纽之词。‎ 答:三四句以“南风”为主角,用拟人的手法把这位“旧相识”写得趣味盎然.“偷”显示“南风”的诙谐,似有意与老朋友开玩笑;“开”“翻”写与老朋友的熟识程度,其关切之情可见.可以想象在“无人”的情况下,“南风”将带给作者多少安慰。‎ 秋江 ‎ ‎ 答:第一句将耀眼红枫与青白酒旗相缀,第二句将白沙洲渚与微红夕照相映,而两句之间用火焰般的枫林秋色与绚丽的夕照晚霞相映衬:满天满树的红色,真是绚烂之极,好一幅色彩浓丽、美不胜收的画面。‎ 答:前三句为“实”写,末句为“虚”写。前两句从视觉角度写绚烂的秋江暮景;第三句从听觉角度写苍茫中的柔橹声声,以上三句似画境,胜乐声,但句句写“实”。结句冷然一问,却是凭空想象,是虚笔,但从景联想到人,由实而虚,却使意境更悠远空灵。 ‎ 江南春 ‎ ‎ 答: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或答“表达了诗人对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 题奉晚 ‎ ‎ 答: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象 早梅 ‎ ‎ 答:开放之“早”;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答:表现其凌寒独开的精神品质。‎ 雨晴 ‎ 答:对比。用“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两相对比,表现了作者面对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惜之情。‎ 蜜蜂、蝴蝶见此残景,也大失所望,纷纷绕墙而去,它们相信春色正在邻家院子呢,这也让作者也不由地怀疑“春色在邻家”.作者把原无理性的蜂蝶赋予“人”的智慧,把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 ‎ 夏意 ‎ 答:表现了凉爽、清幽、宁谧的“夏意”.主要通过小院的深幽,竹席的凉爽,正午树阴满地,诗人安然入睡,时有流莺清韵传来,来构成一个别于炎夏的夏意意境。‎ 答:示例:用榴花明丽,红艳如火与庭院绿树,清荫遍地相映衬,既在色彩上红绿相缀,又在光线上明暗相映,能给人流丽而清邃的感觉.用末句“流莺时一声”来衬托前三句所营造的宁谧幽静之境,以有声衬无声;也以动衬静,以莺之流飞,让整个画面陡然灵动丰满起来。 ‎ 山房春事二首 答:三四句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 答:这首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