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说明文阅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说明文阅读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20《说明文阅读》‎ ‎【安徽省】‎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 (19分)‎ 冰雪精灵——雾凇 ‎①如果说冰雪是冬天的信使,那么.雾凇一定是信使的精灵。‎ ‎②“寒江晓雾,正冰天、树树松花云叠。昨夜飞琼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冰羽晶莹,霓装窃窕,欲舞高寒阙。烟波照影,翩翩恩与谁约?”‎ ‎③从古至今、赞美雾松的诗词太多了,但好像千言万语都无法描述那种通透灵动的美。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天地间的造化,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天的赠予。‎ ‎④雾凇非冰非雪,是冬季低温环境中,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者是无数0℃以下的过冷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黏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冰品沉积物。‎ ‎⑤形成雾凇的气象条件非常苛刻,要求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甲】其次,雾凇的形成要求天晴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乙】冬季,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间有云时,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丙】若是掀掉了这床被子,热量就更多地散发出去,使得地面温度降低,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必要条件。【丁】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它总能把形成过程中结构松收的冰品吹散,即使簇拥在一起的雾凇也会被吹得无影无踪,微风或静风条件为水汽凝结凝华成雾凇提供保障。‎ ‎⑥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 雾滴碰到冷的地而物体后迅迷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或硬凇),它的结构较紧密;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秋雾淞(或款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⑦由于雾松中雾滴与雾滴间空隙很多,不仅看起来轻盈洁白附着在树米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也具有很多内在的优秀品质。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极的吉林雾松时,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是因为雾松蓬松的结构能够吸附大量空气中的污染颗粒,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 ‎⑧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在有雾松时,负氧离子增多。据测,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每立方米可达上子至数千个,比没有雾凇时的负氧离数量多5倍以上。‎ ⑨此外,雾凇还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雾凇由于具有浓厚、结构疏松,空隙度高的特点,对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在形成雾凇的成排密集的树林里,感到幽静就是这个道理。‎ ‎⑩“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雾凇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馈赠,就像人生一样,只有做好充分准备,觅得良机,才会成就一场繁华。‎ ‎(选自《气象和识》2018年第2路.作者张敏,有改动)‎ ‎5.对画线部分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丁】‎ C.【甲】【乙】//【丙】【丁】 D.【甲】【乙】//【丙】//【丁】‎ ‎6.第6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有何作用? (4分)‎ ‎7.选文从雾凇外表的 美说到雾凇形成的条件,再说到雾凇内在的 ‎ ‎ ,运用了 说明顺序。(3分)‎ ‎8.请用平实的语言概述雾凇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3分)‎ ‎ ‎ ‎ ‎ ‎9.雾凇奇观的形成给你哪些启示? (6分)‎ ‎ ‎ ‎ ‎ ‎5.(3分)B ‎【解析】【甲】句话说明形成雾凇的另一个重要气象条件——雾凇的形成要求天晴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乙】【丙】两句具体说明“要求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这一条件。【丁】句具体说明“雾凇的形成要求天晴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这项内容。据此,答案为B。‎ ‎6.(4分)①分类别、下定义;(2分)②介绍了雾凇的形状及分类,让读者对雾凇的认识更加明晰。(2分)‎ ‎7.(3分)通透灵动;优秀品质;逻辑(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8.(3分)①雾凇是天然的空气“净化器”;‎ ‎②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增加空气中的负氧离子;‎ ‎③雾凇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能让环境变得幽静。(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9.(6分)示例:①雾凇可以带来美丽的自然景观;‎ ‎②雾凇可以改变环境,让环境更加优美、宁静;‎ ‎③雾凇可以让空气变得更加清新。(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重庆(A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8—21题。(18分)‎ 如何成为一个“学霸”‎ ‎  “学霸”有很多含义,其中一种含义是指那些会学习,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虽然学霸在先天方面可能有一些优势,但是,在心理学家眼中,学霸之所以为学霸,正确的努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是最重要要的原因。本文想为各位呈现一些经心理学研究证实普遍有效的学习方法。‎ ‎  一、详尽发问法:连接新知识与旧知识 ‎  研究发现;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思考“为什么”的问题能够非常显著地提升学习成绩。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读憶了,实际上印象并不深刻,也没有真正理解。当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各种“为什么”的发问时,我们会把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联系起来,用旧的知识来解释新的知识,从而让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这样才是真正的“理解”,因而也会记得更牢。所以,我们应打破教条式接受知识的习惯,对学到的每个知识点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  二、心理意象法:用心作画印象深 ‎  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心理意象法的关键就是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在心理学界早就流传一句话:只要能付诸比喻和联想,使其“可见”,就没有记不住理解不了的东西。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抽象的学习内容放到一个心理图像里,这个心理图像可能是一个具体的物品、一幅画面、一个动态的故事。心理意象法把新的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场景联系起来,实现知识整合,提升我们的记忆和理解。‎ ‎  三、习题检测法:从内部主动回忆 ‎  大部分学生都很不喜欢习题测验。但是,习题测验的确能够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记忆。1906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说过:“一般而言,从内部进行主动回忆比从外部吸收的印象要深。”所以,我们能给学生的建议是适量地做高质量的习题,而这种习题最好是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编写。习題测验的过程必然是存在心理煎熬的,然而要看到它对学习的巩固作用。‎ ‎  四、分散学习法:不要“临时抱佛脚 ‎  如果你想在考试中发挥出色并能长期掌握知识,那就要用分散学习法了。对于学习来说有计划有间隔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值得推荐的,因为有些人然可以考前突击去记住大部分内容,但是没有前者来得牢固和持久。从长远的效果考虑,应把“少量多次"作为首要策略。分散学习10小时相比集中学习15或20小时,对长期记忆而言效率更高。而且,研究还发现有意识地进行这种分散学习的效果比偶然出现这样的分散学习要好得多。当然,这种方法的运用还是要考虑所学内容的特点。‎ ‎  五、交叉学习法:促进思维快速转换 ‎ ‎  交叉学习,是在一个学习阶段内学习多个技能,进行穿插练习。如果我们利用交叉学习的方法,会得到比长时间学习同一种内容更好的学习效果。由于进行交叉学习,在做下一类习題的时,前面的知识点和习题种类仍然停留在学生的记忆中,因而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区分不同问题用何种方法来解决。这样,下次遇到这些问题时,学生能够更快更准地把问题归类到不同知识点上。因此,我们不妨把不同类型的学习材料交叉地排在学习计划中,这样能让我们在快速转换思维的过程中对知识系统进行灵活地调整和明确地区分。 ‎ ‎               (选自《百科知识》2014,09A,有删改)‎ ‎ 【链接材料1】‎ ‎  罗马房间记忆法是一种古老的记忆术,当时的政治家为了发表长篇演讲,要记下大量的资料,为方便记忆,便创造了这个方法。其特点就是利用自己的房间作为记忆的“档案柜”,把记忆的对象与熟悉的生活环境连结起来。‎ ‎  【链接材料2】‎ 学霸何晓羽作息时间表(部分)‎ ‎ ‎ ‎6:40—7:00‎ 起床 ‎7:00—7:10‎ 背诵一篇英文短文 ‎7:10—7:30‎ 早餐 ‎7:30—7:50‎ 识记十个英语单词,挑战一道数学易错题 ‎7:50—12:00‎ 上课 ‎12:10—12:20‎ 学习英语语法 ‎12:20—12:40‎ 午餐 ‎12:40—12:50‎ 背诵一首古诗 ‎12:50—14:00‎ 午休 ‎14:00—14:20‎ 阅读名著片段 ‎  18.下列说法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真正的“理解”需让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 ‎  B.习题测验是用内部主动回忆的方式来巩固学习。‎ ‎  C.有意识地分散学习对长期记忆而言效率更高。‎ ‎  D.交叉学习是利用前面的知识来解决后面的问题。‎ ‎  19.“链接材料1”中的“罗马房间记忆法”与选文中哪种学习方法类似?请指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 ‎ ‎ ‎ ‎ ‎ ‎  20.阅读”链接材料2”,具体分析学霸何晓羽用到了选文中哪些学习方法。(5分)‎ ‎ ‎ ‎ ‎ ‎  21.老师要求背通《桃花源记》,小峰大为苦恼,请你根据选文,推荐两种方法帮助他背诵。结合《桃花源记》的内容作简要阐述。(6分)‎ ‎ ‎ ‎ ‎ ‎  18.(3分)D 交叉学习法是在思维转换中对知识进行明确区分 ‎  19.(4分)心理意象法(1分)。相同点:两者都是将记忆的对象与熟悉的事物建立联系(1分)。不同点。心理意象法建立联系的事物范围很广(1分);而罗马房间记忆法建立联系的事物仅限于房间中的事物(1分)。‎ ‎  20.①分散学习法(1分),利用早餐、午餐、午休前后的3个10分钟和2个20分钟的时间来分散学习语文、英语、数学(1分),②交叉学习法(1分),利用早餐后的20分钟,交叉学习了英语和数学(1分),③习题检测法(1分),挑战数学错题(1分)。(意合即可,每点2分,答到3点5分)‎ ‎  21.(6分)①详尽发问法(1分)。通过用“为什么”提问加深对《桃花源记》的结构、思路、关键性语句的理解,背诵起来会记得更牢(2分)。②心理意向法(1分)。想象自己是“桃花源“的游人,将游人的行踪变成一幅幅图画(或变成一个游人探险的故事),把内容串联起来(2分)。③分散学习法(1分)。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又可分散时间来背诵(2分)。(意合即可,每点3分,只需答2点)‎ ‎【福建省】‎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2分)‎ 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之一,其数量惊人,由于电脑键盘不可能为每一个汉字造一个按键,因此,需要替汉字编码,通过敲击多个按键来输入一个汉字。最早的汉字输入法,一般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的拼音输入法,但是,早期的拼音输入法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单字重码率非常高,常常要翻很多页才能找到所需的汉字,输入效率低下。‎ ‎1983年,王永民推出了划时代的五笔字型输入法,该输入法只使用英文字母键中的25个参与编码,极大地解决了输入速度慢这一顽症;一旦背熟了“字根表”,就可以实现“盲打”。尽管五笔字型输入法有诸多好处,但“难学”这个致命弱点让其难以高度普及。反倒是拼音输入法,因为操作最为简单,始终没有被抛弃。‎ ‎21世纪初期,拼音输入法有了长足的改进,特别是2005年以后,以搜狗为代表的新一代拼音输入法异军突起。它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通过自动升级词库等方式,保持词库处于最新状态;嵌入了网络搜索功能,智能化程度较高。随着各种个性化皮肤的涌现,其屏幕展现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 ‎2016年,搜狗CEO王小川提出搜狗拼音输入法将推出智能回复功能。王小川称,未来输入法不只是一个表达工具,它可以理解你的想法,别人向你提问,输入法会自动代替你回复。搜狗已经逐步上线这样的功能,目前大概有5%〜10%的问题可以直接给出答案。‎ 研究现代中国的历史学家汤姆•马拉尼说,中国在打字技术方面正大踏步前进,而西方远远落在后面。马拉尼指出,在电脑键盘上打英文,“是使用键盘的最基本方式”,在键盘上按下“a”键,“a”就会出现在屏幕上,“这不需要使用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和内存”;但是,在连接到一台中文电脑的键盘上键入“a”,计算机将会 “智慧”地推测你可能会打出的汉字,键入一个汉字,本质上是键入一组指令来检索一个特定的汉字,最后, 马拉尼赞扬道:“使用键盘上26个英文字母按键,敲击出数万个繁复美丽的汉字,几代华人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 (摘编自武锐《中文输入法,智慧的代码》)‎ ‎1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汉字数量惊人,而电脑键盘按键数量有限,要输入汉字,就要替汉字编码。‎ B.五笔字型输入法推出的划时代意义,就在于它只使用25个英文字母键。‎ C.搜狗等新一代拼音输入法使用各种个性化的皮肤,屏幕展现形式更丰富。‎ D.王小川称,未来输入法能理解你的想法,会自动代替你回复別人的提问。‎ ‎16.请简要概括拼音输入法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6分)‎ ‎ ‎ ‎ ‎ ‎17.文章最后一段是历史学家汤姆•马拉尼的评价,其中包含几层意思?请简要概括。(3分)‎ ‎ ‎ ‎ ‎ ‎15.(3分)B ‎16.(6分)①操作最简单,但单字重码率高,输入效率低:②‎ 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智能化程度较高;③初步具备智能回复功能。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17.(3分)肯定中国打字技术发展迅速;强调中文输入法的智慧;称赞几代华人的不懈努力。‎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甘肃省兰州市】‎ ‎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3题。(17分)‎ 田鼠不冬眠 乔娟 ‎  ①田鼠离不开田,只要有田,吃喝不愁。可人类不愿意自己辛辛苦苦种的粮食被偷走。田鼠呢,自有对策,它们个个都是建筑高手,像挖掘机一样,走到哪里挖到哪里。它们最喜欢在地下通道、树根、岩石下面的缝隙中做窝。这些地方有个共同特点:地势高,防水淹,既隐蔽又凉爽。‎ ‎  ②把房子建在这里再理想不过了。装修方面,田鼠可是大动了一番脑筋:里面呢,要有卧室、餐厅、卫生间,还要有一个仓库,反正要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建成后的田鼠别墅是这样的:大房套小房,小房挨大房,洞洞相连,功能各异。它们是这样干的:先掏一个1米深的立洞,再平掏一个2米长的主洞,洞口斜通地面,作为运土通道。另有三到四个分洞,一个做卧室,里面铺满了软草;一个斜洞通到地面,作为通气孔;一个是库房,库房里一般有两三个分洞,田鼠把偷来的食物分门别类,存放在不同的库房里,直到装满食物堵住洞口,这样就相当于把门儿锁住了;田鼠窝里还有一个专门的洞,那是厕所专区。‎ ‎  ③盖好房子后,田鼠爱干啥干啥,如果心情好就出去溜达溜达,找点儿点心吃。田鼠的点心很多,各种谷物粮食、瓜子、水果,反正人爱吃什么,它就爱吃什么。如果心情不爽,它会在晚上出去兜兜风,观察观察哪块地里的粮食长得好,做个记号备用。‎ ‎  ④田鼠住在大别墅里,夏天忙着怀孕、产崽、分窝。这时候地里的庄稼还没成熟,青黄不接,窝里的口粮越吃越少,有时为了节省粮食,田鼠会故意少吃或不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 ‎  ⑤秋天到了,所有的作物都沉甸甸地挂在枝头。田鼠见到这样的景象,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它们召集全体成员开会,然后组成偷粮小分队,分头行动,为漫长的冬天储备粮食。田鼠嘴里一边长有一个“袋子”,大豆成熟时,它们日夜在大豆地里忙碌,把长得饱满健壮的豆子挑出来,然后装在“袋子”里,尽管两腮被撑得鼓鼓囊囊的很难受,但它们依然乐此不疲,累并快乐地做着毛贼。‎ ‎  ⑥这些小毛贼,一个月下来,能偷五六十斤粮食。你以为田鼠偷这么多粮食,是为了冬眠?不是的,它可不冬眠,即使满天飘大雪,它们仍然会出洞活动。‎ ‎  ⑦田鼠在偷粮食时,一般都是齐心协力联合作战。不过,当它们的成员多到一定程度时,就表现得不那么团结了。田鼠们靠着丰厚的储存,吃得好、睡得好,小田鼠也个个膘肥体壮,数量越来越庞大。这时,田鼠就会出现肝脏退化和神经错乱等症状,有时甚至会自相残杀。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作种内斗争,看着挺残酷,但对田鼠种群的生存是相当有利的。‎ ‎  ⑧‎ 这些偷粮的小毛贼,是农业、牧业、林业的大害。还好,猫头鹰、狐狸、猫都是它们的天敌。光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季就能捕食1000只田鼠,等于保护了一吨粮食。 ‎ ‎   (有删改)‎ ‎  21.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C.①/②⑧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22.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4分)‎ 生活习性 具体表现 栖息地隐蔽凉爽 ‎①‎ 洞系构造复杂 ‎②‎ ‎③‎ 吃各种谷物、瓜子、水果、豆子等 ‎④‎ 数量庞大时,会出现种内斗争 ‎  23.第⑧段画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 ‎ ‎ ‎ ‎  24.为了准确说明事物,说明文语言很讲究分寸。说一说,如果把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去掉,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3分)‎ ‎   不过,当它们的成员多到一定程度时,就表现得不那么团结了。‎ ‎ ‎ ‎ ‎ ‎  25.文章说:“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作种内斗争,看着挺残酷,但对田鼠种群的生存是相当有利的。”思考这样说有无道理?为什么?(3分)‎ ‎ ‎ ‎ ‎ ‎ ‎ ‎  21.A ‎  22.①最喜欢在地下通道、树根、岩石下面的缝隙中做窝 ‎  ②大房套小房,小房挨大房,洞洞相连,功能各异;里面有卧室、餐厅、卫生间、仓库、厕所专区等 ‎  ③田鼠的点心很多 ‎  ④会自相残杀。‎ ‎  23.列数字,举例子。具体说明了田鼠对庄稼的危害之大。 ‎ ‎  24.“到一定程度”是指达到能容忍的最高限度,具体到多到多少,这要根据田鼠的具体生存环境来判定,生存环境不同,这个“到一定程度”也就不同;去掉了,就不够准确,无从判定“多”的程度。这体现说明文语文的分寸感和准确严密性。‎ ‎  25.有道理。这是生物生存之道的自我调节,符合大自然的规律,符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甘肃省武威市】‎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6分)‎ 古代的私塾教育 ‎①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他用平板电脑向习近平夫妇展示了他的外孙女阿拉贝拉演唱中文歌曲、背《三字经》和中国古诗的视频。看到这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用美式中文有板有眼地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由得感慨中华文化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是学龄儿童的重要启蒙读物,他们在私塾通过吟诵这些经典文本掌握了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为之后通过科举考试、晋升仕途奠定了基础。‎ ‎②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与私塾相对应的“官学”是上层社会的教育组织,而私塾则相应承担了下层社会的教育功能。私塾教育所崇尚的德育之治、小众化授课模式,都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③在私塾里,学龄儿童们学习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据《宋会要·崇儒》记载,宋代小学的要求是:“小学生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字二百”;“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十二岁以上,又加一大经、字二百”。当然,古代检查学生的学业,也靠考试。如宋代,老师会逐日测试学生的学习,这叫“日考”;另外还有“月考”“季考”等。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看来就算穿越回古代,也别想乐得清闲。到了明代,理学家沈鲤记载:“朔望日考试,分等第,行赏罚。”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考试,还要排名次挨鞭子,想想也真是怕怕的。‎ ‎④现代的中小学经常分“特优班”“重点班”“普通班”,其实这种区分古已有之。如宋徽宗政和四年十二月,颁小学条制,实行“三舍升补法”,班级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种。新生皆分在外舍,成绩好的升入内舍;内舍生考得好的,升入上舍。看来从古至今,学校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地方。‎ ‎⑤古代私塾盛行体罚。东汉王充在《论衡·自纪篇》中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到明代,学生逃学,连家长都要跟着受罚。明代《泰泉乡礼·乡校》中规定:“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扑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古人还会直接请家长或长者坐进教室参与班级管理,类似于现在的家长委员会。明代官员叶春及在惠安办学时即如此,其《石洞集·惠安政书》中这样记载:“轮笃实老成者二人,平旦生左右塾,以序出入。”‎ ‎⑥古代私塾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较为严格。如明代有的小学设立“扬善簿”“改过簿”“记过格”,好事坏事均记录在案,作为学生升学录取时的参考。这种“功过簿”并非由老师填写,如明代儒学家刘宗周,其家塾修业课程中,要求学生早上起来第一事就是填“记过格”,上列数百种日常行为,有“微过”“隐过”“显过”“大过”“丛过”“成过”等六项评语,让学生自己评价昨日表现,敦促学生“三省吾身”。‎ ‎⑦看来在古代私垫当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也没那么简单。要背经史子集,还要懂得仁义礼智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确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2.文章③—⑥段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私塾教育?(4分)‎ ‎ ‎ ‎ ‎ ‎13.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6分)‎ ‎ ‎ ‎ ‎ ‎14.下面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片段,也描述了私塾教育,它印证了本文哪一段的内容?请简要分析。(3分)‎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蹬几眼,大声道:“读书!”‎ ‎ ‎ ‎ ‎ ‎15.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在古代,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物,可以培养孩子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B.私塾有民办的,也有官办的。私塾教育崇尚德育之治、大众化授课模式,为我国教育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C.宋代的班级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种,相当于现代的“普通班”“重点班”“特优班”。‎ D.古代私塾不仅注重读书、写字、习经史、学六艺,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比较严格。‎ ‎12.(4分)从学习内容及考试、分班、体罚及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注重德育等方面进行介绍。‎ ‎13.(6分)本文主要运用举例子和引资料(引用)的说明方法。示例:第④段举宋代“三舍升补法”的例子,具体说明古代私塾教育也分“特优班”“重点班”“普通班”。第⑤段引用《论衡•自纪篇》《泰泉乡礼•乡校》中的话,有力地说明了古代私塾盛行体罚。‎ ‎14.(3分)它印证了本文第⑤段的内容。第⑤段讲古代私塾盛行体罚,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片段说到戒尺和罚跪,说明也有体罚。‎ ‎15.(3分)B ‎【广东省】 ‎ ‎(三)(10分)‎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切。‎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 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④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⑤微塑料还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它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⑥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有人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收集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处理、分类、利用等。如果主要靠公益,没有政府资金支持,推广就很困难。‎ ‎⑦面对现在海洋塑料污染和微塑料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完善与塑料污染管控相关的法律,建立良好的废弃塑料回收循环利用机制;另一方面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消费习惯,减少废弃塑料垃圾的产生。例如,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塑料袋、塑料吸管、塑料餐具等的使用,尽量使用耐用品;减少对塑料瓶装饮用水的消费,外出携带水杯;对被过度包装的产品说“不”,提倡简约的生活方式;在购置美妆、个人护理类用品时,阅读产品成分标签,不购买含有塑料微珠的产品等。让我们共同向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宣战!‎ ‎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4月13日,有删改)‎ 链接:‎ 科学家已经在许多视频中发现了微塑料。有研究表明,平均每只海洋生物胎贝中含有1.8个微塑料粒,每公斤食盐中含有1—10个,每瓶啤酒中甚至含有上百个。微塑料对人有危害要考虑剂量。东海每立方的海水中只含有几个甚至不到一个微塑料粒,虽然微塑料可以通过水产品等进入人类食物链,但其对人类健康是否造成危害还未被科学证实。‎ ‎ (选自《南方日报》2018年5月17日;有删改)‎ ‎12.下列对“微塑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体积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的生物相当,能随着洋流流动。‎ B.‎ 微塑料是塑料垃圾经过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从而形成的塑料微珠,进入环境会产生污染。‎ C.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体现在其加速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造成了其他物种的入侵。‎ D.人类食物链中的微塑料来源于水产品,其对人类的健康是否造成危害,还有待科学证实。‎ ‎13.下列对短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先用新闻引出话题,接着介绍微塑料的来源、分布和分类,然后说明其危害及治理面临的困难。‎ B.选文第②段列举的数字,说明海洋塑料垃圾数量多,存留时间长,表明治理海洋塑料污染形势严峻。‎ C.微塑料对海洋的污染表现在它能像小船一样随洋流旅行,进入超深渊带,产生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 D.塑料垃圾的再分类、循环利用和设备的运行管理、推广,是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投入使用后的新课题。‎ ‎14.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分析可能导致海鸟死亡的几种原因。(4分)‎ 英国南极科考队在距离极点1500米的南乔治亚岛考察时,在死亡的海鸟胃中发现了微塑料、包装袋碎片等物。‎ ‎ ‎ ‎ ‎ ‎12.A ‎13.C ‎14.第一种:海鸟胃中的微型塑料使其具有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第二种:微塑料的毒性,吸附的毒物,导致海鸟死亡。 第三种:海鸟食用了含有微塑料的海洋生物而死。(说明:答对了一种1分,2种3分,3种4分)‎ ‎【广西北部湾】‎ 二、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2分,共6分)‎ 炎黄子孙的情意结——中国结 采薇 ‎①中国结作为我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渊源久远,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最初,古人的铜镜背后一般都有绳纽,可以系上绳饰,方便手持。后来,窗帘、帐钩、笛箫、香袋等下方常系有美观的装饰结。几千年来,这些美丽的绳结代代流传,它们从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变成为今天精致的艺术品。因其外观对称精致,符合我国传统装饰的习俗和审美观念,故命名为“中国结”。从《红楼梦》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中的描写来看,中国结在清代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装饰品,而且已经不局限在女性服饰之中。只不过那时不叫“中国结”,而叫“络子”。‎ ‎②‎ 中国结包含着非常多变且丰富的结绳工艺,有同心結、团锦结、双钱结、十字结、吉祥结等,其工艺之精妙令人啧啧称奇。中国结以其独特的东方神韵和丰富多样的变化,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北京申办奥运会的过程中,中国结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深受各国朋友的喜爱。‎ ‎③中国结的编制大致可分为基本结、变化结及组合结三大类,它们具有共通的编结原理,可归纳为基本技法与组合技法。基本技法是以单线条、双线条或多线条来编结,运用线头并行或线头分离的变化,做出多彩多姿的结或结组。而组合技法是利用线头延展、耳翼延展及耳翼勾连的方法,灵活地将各种结组合起来,完成一组组变化万千的结饰。‎ ‎④一件结饰讲究整体美,不仅要用线恰当、线纹平整、结形匀称,结与饰物还要搭配协调。选线时要注意色彩,若为古玉一类的古雅物件配编中国结,应选择含蓄的色调,诸如咖啡色或墨绿色;若为一些色彩单调、深沉的物件编中国结,夹配少许金、银或亮红等色调醒目的细线,会使整个结饰有栩栩如生之感。除了用线,一件结饰还包括镶嵌的圆珠、管珠等坠子,以及各种金银、玉石、珐琅等饰物,如果选配得当,整件结饰会显得更加璀璨夺目。‎ ‎⑤中国结丰富多样的图案样式常常包含着美好的寓意,如最常见的同心结寓意白头偕老、永结同心,团锦结寓意花团锦簇、前程似锦,如意结寓意万事称心、吉祥如意,桂花结寓意高贵清雅、富贵无疆,双喜结寓意双喜临门,双钱结寓意财源广进……那车前窗上挂着的红红的平安结寄托着家人温馨的祈愿,吉字结、馨结、鱼结合成“吉庆有余”的意思。在新婚仪式上装饰的盘长结寓意一对相爱的人永远相随相依,永不分离。烟袋上的蝴蝶结因“蝴”与“福”谐音,寓意福在眼前、福运迭至。一根长长的丝线,曲曲折折中表达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一串中国结就是一串代代相传的祝愿。‎ ‎⑥中国结所展现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的审美内涵。对炎黄子孙而言更有着独特的寓意。绳线曲折回环、紧密相连,正如炎黄子孙紧密团结、心连一处。如今,中国结随着华人的脚步走向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每逢我国传统佳节,都能看到红红火火的中国结。无论是海外游子,还是驻守乡土的亲人,对所有炎黄子孙来说,挂起中国结的地方就是家。‎ ‎9.下列关于“中国结”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结为我国所特有,它是上古时期就已出现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历史悠久。‎ B.中国结得名的原因与其外观对称精致有关,它符合我国传统装饰的习俗和审美观念。‎ C.中国结在编结原理相通的基础上,采用不同技法编结出类型不一、各具特色的结饰。‎ D.中国结在《红楼梦》中有记载,清代称其为“络子”,是当时流行的女性专有饰品。‎ ‎10.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题目点明说明对象,揭示文章内容,指出中国结与炎黄子孙的关联,富有吸引力。‎ B.第①段中加点的词语“一般”,表示绳纽出现的频率,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中国结图案寓意丰富美好。‎ D.本文按逻辑顺序介绍中国结的起源、得名、工艺、编制、搭配及图案寓意等相关 ‎1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 A.中国结以其独特的神韵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唯一象征,北京申奥时深得各国的青睐。‎ B.为达到整体美的效果,古玉一类的物件应配编含蓄色调的结,要讲究搭配的协调性。‎ C.结饰变化万千靠组合技法,此法利用线头并行、耳翼延展及勾连,将各种结灵活组合。‎ D.中国结蕴含炎黄子孙团结一心的独特寓意,所以,挂有中国结的地方就有华人家庭。‎ ‎  9.D (“是当时流行的女性专有饰品”是错的。)‎ ‎  10.C ‎ ‎  11.B (错在A中的“唯一”;C中的“结饰变化万千靠组合技法”;D中的“挂有中国结的地方就有华人家庭”)‎ ‎【广西桂林市】‎ 三、现代文阅读Ⅰ(6分)‎ 阅读《你了解太阳吗?》一文,完成9-11题。(每小题2分,共6分)‎ ‎①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慧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 ‎②天文学家把太阳结构分为内部结构和大气结构两大部分。内部结构由内到外可分为太阳核心、辐射区、对流层3个部分;大气结构由内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 ‎③太阳的核心区域很小,半径只占太阳半径的1/4,但却是产生核聚变反应之处,是太阳的能源所在地。‎ ‎④太阳内部0.25-0.86个太阳半径区域称为太阳的辐射区。辐射区约占太阳体积的一半。太阳核心产生的能量,通过这个区域以辐射的方式向外传输。‎ ‎⑤对流层处于辐射区的外面。由于巨大的温度差引起对流,内部的热量以对流的形式从对流层向太阳表面传输。除了通过对流和辐射传输能量外,对流层的太阳大气湍流还会产生低频声波动,这种声波将机械能传输到太阳外层大气,从而产生加热和其他作用。‎ ‎⑥对流层上面的太阳大气,称为太阳光球层。太阳光球层是一层不透明的气体薄层,厚度均500千米。它确定了太阳非常清晰的边界,几乎所有的可见光都是从这一层发射出来的。‎ ‎⑦色球层位于光球层之上,厚度约2000千米。由于色球层发出的可见光总量不及光球层的1%,因此人们平常看不到它。只有在发生日全食时,即食既之前几秒钟或生光以后几秒钟,当光球所发射的明亮光线被月影完全遮掩的短暂时间内,才能看见在日面边缘呈现出狭窄的玫瑰红色的发光圈层,这就是色球层。‎ ‎⑧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由高温、低密度的等离子体组成。亮度微弱,在白光中的总亮度比太阳圆面亮度的1%还低,相当于满月的亮度,因此只有在日全食时才能展现其光彩,平时观测则要使用日冕仪。日冕的温度高达百万度,其大小和形状与太阳活动有关,在太阳活动极大年时,日冕接近圆形;而在太阳活动宁静年则呈椭圆形。广义的日冕可包括地球轨道以内的范围。‎ ‎⑨从太阳的结构我们了解到,太阳虽然看似一个大火球,实际上它的能量是来源于太阳核心区域的核聚变反应。随着核聚变反应的不断发生,大阳的燃料也在不断地消耗,太阳究竟会不会永久存在呢?‎ ‎⑩其实,太阳只不过是宇宙中不计其数的恒星之一,它有自己的寿命,最终也会死亡。有数据显示,这个生命期开始于大约46亿年前,还将延续45至55‎ 年,之后,它将因耗尽氢燃料和氦燃料,坍缩成一颗白矮星。‎ ‎(新华闻2018—05—27,有改动)‎ ‎9.对全文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10.对下面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列数字)‎ B.太阳的核心区域很小,半径只占太阳半径的1/4。(作比较)‎ C.对流层上面的太阳大气,称为太阳光球层。(下定义)‎ D.在太阳活动极大年时,日冕接近圆形;而在太阳活动宁静年则呈椭圆形。(摹状貌)‎ ‎1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太阳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太阳的核心区域。‎ B.太阳是宇宙中众多的恒星之一,也有寿命,现在的太阳正处在“中年”时期。‎ C.日冕的温度很高,但亮度微弱,因此,即使在日全食时也难展现其光彩。‎ D.“几乎所有的可见光都是从这一层发射出来的。”“几乎”从范围上进行限制说明。‎ ‎9.B 10.C 11.C ‎【广西梧州市】‎ ‎(一)(6分)‎ AI是如何做决策的?‎ 吕之品 ‎  ①最近一段时间,AI(人工智能)被炒得神乎其神,似乎它无所不能。但事实上,据社交网站“脸谱”披露,要想欺骗AI把某个不存在的东西当作真实存在,比你想象的要容易得多。‎ ‎  ②譬如,在一张高清晰度的图片中,随机地降低某些地方的像素。这么一点微不足道的变化,人眼根本难以觉察,也不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但AI却能觉察出来其中的差异,并因此严重干扰了判断,比如说把图中的猫误认作了狗。‎ ‎  ③这个低级错误揭示出当前AI的一个重大缺陷:太拘泥于细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让无谓的细节影响了对整体的判断。如果这个弱点被黑客利用,后果将不堪设想。他们将能够操纵无人驾驶汽车狂奔,无视红绿灯;或者让犯罪嫌疑人轻易躲过AI控制的监控摄像头。‎ ‎  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先去了解AI是如何自我学习,如何做决策的,但这一直是个难题。因为AI在自我学习过程中,经过海量的数据训练之后,会自创一套决策规则,但它最后创立的规则到底是什么,这对于AI的设计者有时候都是一个谜。这一点其实跟人也是相似的。譬如,老师在课堂上向你传授知识,但你是如何把这些知识点组织起来的,他也不见得清楚。‎ ‎  ⑤最近,美国布朗大学的克里斯•‎ 格林和他的同事开发了一个系统,有望突破这个困难。这个系统能够分析,当AI对一个图像做判断时,它是根据图像的哪一部分做出判断的。为开发这个工具,研究小组用数码噪声依次替换图片的一部分,看看这样替换之后,是否会对AI的判断产生影响。如果AI改变判断,那说明图片的这块区域可能正是影响AI判断的关键所在。‎ ‎  ⑥格林在给图片分类的一个AI上测试了他的系统。这个AI被训练把图片分成10个类,包括飞机、鸟、鹿和马等。格林的系统能够暗中查看,当AI对图片进行分类时,什么是它所倚重的,什么是被它忽略不计的。结果表明,AI先是将图片上的物体分解成不同的元素,然后搜索图片中的每一个元素以确定把图片归到哪一类。‎ ‎  ⑦举个例子。当AI观察马的图片时,它首先关注的是其腿部,然后,寻找它的头部。在观察鹿的图片时,它也采用类似的办法,不过在关注了鹿的腿部之后,它接下去搜寻的不是头,而是鹿角,因为鹿角是最能把鹿跟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所以鹿角被置于优先的地位。至于图片的其他地方,则被AI完全忽略了。‎ ‎  ⑧从这里我们看出,AI做决策的过程迥异于我们人类。我们是不会如此拘泥于局部的。面对一张鹿的图,即使把它的角打上马赛克,我们也还是可以根据分叉的蹄子认出鹿来的,但对于“死板”的AI,它很可能就把它认作驴了。‎ ‎  ⑨格林的软件可以帮助我们测试现有的AI,以便确保它们下判断时,关注的是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这对于改进AI有重要的价值。‎ ‎   (选自《大科技•百科新说》2018.05B,有删改)‎ ‎  8.下列不属于本文说明内容的一项是( )‎ ‎  A.AI的重大缺陷  B.AI发展的前景 C.AI决策的过程  D.AI决策的特点 ‎  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AI太拘泥于细节,会一叶障目,影响对整体的判断。‎ ‎  B.除设计者外,AI的决策规则不易被人所知。‎ ‎  C.格林软件的出现才让我们认识到AI有重大缺陷。‎ ‎  D.AI在进行决策时,其决策过程是一成不变的。‎ ‎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介绍AI是如何做决策的。‎ ‎  B.文章是按照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  C.第⑤段加点词“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D.第⑦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和分类别。‎ ‎ 8.B ‎ 9.A ‎ 10.D ‎【贵州省黔东南州】‎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14分)‎ 当蟋蚌不再歌唱 叶子 ‎①蟋蟀是大自然的天然歌手,它们的歌声优美动听。为了吸引异性,公蟋蟀们常常不知疲倦地一展歌喉,唱着优美婉转的小夜曲。公蟋蟀的翅膀就是它们的小提琴。每当需要交配时,它们就会通过弯曲翅膀,用右翼鞘盖在左翼鞘上,利用它们的相互摩擦来发声,以期吸引异性,并与之交配。‎ ‎②突然有一天,在夏威夷考艾岛,蟋蚌们基本沉寂了下来,它们都离开这里了吗?都去了哪里呢?一个生物学研究小组自1991年以来一直在夏威夷考艾岛研究蟋蟀,但直到2003年他们才明白,其实蟋蟀并没有少,而是近九成的公蟋蟀已经不再唱歌了。考艾岛近几代的蟋蟀一直都在经历着重要的遗传改变,它们的翅膀始终平铺着,不能再痛快地唱出求爱的歌曲了。‎ ‎③是什么使公蟋蟀们不再歌唱了呢?原来歌声使它们的生命受到了威胁。在夏威夷考艾岛,被公蟋蟀们的小夜曲吸引来的不仅有异性,还有一种寄生昆虫。这种寄生昆虫常常会循声而至,一旦发现正在唱歌的蟋蟀,就会寄生下来,并把卵产在它身上,而这种卵会钻进蟋蟀的身体里,在那里长大,然后钻出蟋蟀的身体并杀了它。‎ ‎④为了保护自己,公蟋蟀们被迫停止激情的歌唱,沉默了下来。虽然这种安静的转变让公蟋蟀们看起来没有以前的激情,但毕竟也保护了它们免受寄生虫的袭击。‎ ‎⑤但是不唱歌又如何求偶?不求偶又靠什么来繁殖?‎ ‎⑥聪明的蟋蟀们自有办法。科学家发现,公蟋蟀们已经改变了策略,不仅能保住性命而且能成功求偶。在考艾岛,大部分蟋蟀的翅膀都因为长期不摩擦,已经慢慢退化,不能用来唱歌了。但仍有一些蟋蟀拥有正常的翅膀,它们常常如祖先一样在野外快乐地歌唱。每当这时候,它们的附近总会有一些已经不再唱歌的公蟋蟀潜伏着,只要出现母蟋蟀的身影,潜伏的蟋蟀们就会想方设法把母蟋蟀吸引过来,横刀夺爱,成功交配。‎ ‎⑦科学家们认为,大部分蟋蟀放平翅膀不再歌唱,而利用少量保持正常翅膀的“歌唱者”求偶,因而避免了寄生虫的侵袭并能继续繁殖,这应该属于生物进化的一种成功范例。‎ ‎(选自《大科技·科学之谜》有改动)‎ ‎15.请简要说明夏威夷考艾岛上公蟋蟀不再歌唱求偶的原因。(4分)‎ ‎ ‎ ‎ ‎ ‎16.请指出②③④段的说明顺序。(3分)‎ ‎ ‎ ‎ ‎ ‎17.请简析第⑤段两个设问句独立成段的作用。(3分)‎ ‎ ‎ ‎ ‎ ‎ ‎ ‎18.请写出你从末段划线文字得到的启示。(4分)‎ 大部分蟋蟀放平翅膀不再歌唱,而利用少量保持正常翅膀的“歌唱者”求偶,因而避免了寄生虫的侵袭并能继续繁殖,这应该属于生物进化的一种成功范例。‎ ‎ ‎ ‎ ‎ ‎ ‎ ‎15.(4分)保护自己免受寄生虫的袭击(2分) 使本物种(或蟋蟀)得以继续繁衍传承(2分)‎ ‎16.(3分)事理顺序,先果后因。或逻辑顺序,从现象到实质(大意接近,即可给分)‎ ‎17.(3分)结构上承上启下。使用设问,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18.(4分)这是生存的智慧和法则,用小成本换取大利益,用少代价赢得多收获:牺牲小我,保存大我等等(大意接近,即可给分)‎ ‎【贵州省铜仁市】‎ ‎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8分)‎ 塑料袋真的应该抵制吗 ‎  ⑴2008年的一纸“限塑令”施行至今已有十年,其间围绕塑科袋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歇.由于不可降解,塑料袋早已成为多数环保主义者的眼中钉肉中刺,海龟和海鸟误食塑料袋后死亡的图片更激起人们对塑科袋的痛恨。‎ ‎  ⑵但其实,人们对塑料袋的认识,大多是错误的。‎ ‎  ⑶伤害海洋动物的是所有垃圾,而不仅仅是塑料袋。事实上,塑料袋在垃圾整体当中所占比例很低。2008 年,北京每年产生废旧塑料包装垃圾14万吨,仅占整个生活垃圾的3%,在上海,这个数字是7%。‎ ‎  ⑷流行于环保主义者中间的一种说法是,塑料袋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10万只海洋哺乳动物和100万只海鸟的死亡。‎ ‎  ⑸不过这些健康风险并不会发生在所有的海鸟身上,它对于那些通过反刍喂养幼鸟的物种影响比较显著。而且,目前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塑科袋与海洋哺乳动物和海鸟的死亡率有相关关系,来自美国海洋哺乳动物委员会专家的研究表明,塑料袋对于海洋哺乳动物的伤害远没有被遗弃的渔网、渔具,缆繩等严重,‎ ‎  ⑹海洋哺乳动物的生存环境的确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塑料袋定是杀死海洋动物的凶手。一个名叫卡斯卡迪亚的专业动物尸检组织对2010年4月死于美国西稚图海滩的灰鲸进行解制之后发现,在鲸鱼的胃中存在塑料袋、小毛巾、手套、鞋子和其他垃圾,同时这只灰鲸头部还有一个明显的由螺旋浆造成的伤口。‎ ‎  ⑺海洋哺乳类动物误吞塑料袋的比例并不比误食其它垃圾高,靠限制塑料袋保护海洋动物并不比限制鞋子、手套更有效,‎ ‎  ⑻环保组织常用吞下了塑科袋的海龟照片来证明海龟是白色污染的受害者。不可否认,这种情况也许确实存在,但是图片的超强冲击力也不能直接证明塑料袋对海龟的影响。‎ ‎  ⑼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在2008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塑料袋极少是海龟死亡的主要原因。如果要减少对海龟的伤害,禁止钓鱼比限制使用塑料袋更有用。根据美国海洋渔业局的统计,造成海龟非正常死亡最多的人类活动是渔业而非塑料袋制品污染。‎ ‎  ⑽因此,对海洋动物而言,塑料袋并不是环保主义者口中的“冷血杀手”。‎ ‎  ⑾除了伤害海洋动物之外,塑料袋对大气、土壤、水的污染和对石油的消耗也一直为人诟病。然而真相出乎人们意料。‎ ‎  ⑿2005年,苏格兰政府发布了全面评估塑料袋和纸袋对环境影响的报告,结果认为属于环境友好型的纸袋和布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环保,生产时,纸袋要比塑料袋多消耗10%的能量,耗水量更是塑科袋的四倍,生产纸袋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塑科袋的3.3倍。结束使用周期后,纸袋还会造成2.7倍于塑料袋的固体废弃物。‎ ‎  ⒀同时,塑料袋使用的便捷已经让许多家庭主动对塑料袋进行“绿色处理”。他们会把超市和菜市场的塑料袋拿回家储存,在套垃圾桶和装东西时拿出来二次甚至多次使用。‎ ‎  ⒁不可降解性被认为是塑料袋的原罪,然而它的破坏力往往与低回收利用率绑定在一起,“不可降解”四个字听起来十分骇人,但事实上,除了塑料制品外,金属制品和玻璃制品也不可降解,玻璃制品自然腐烂需要1000年左右,是塑料制品的5倍。‎ ‎  ⒂人不可能把这些材料的使用都一并禁止,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不可降解的材料能否被妥善地处理。塑料袋处理的尴尬在于焚烧会污染大气,填埋又污染土地,回收利用就成为它最好的去处。‎ ‎  ⒃原本塑料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成为制塑的原料,发热发电的材料,从此变废为宝,改过自新,然而低回收率却阻碍了这一切。欧洲国家塑料的回收率在45%以上,德国和日本的回收率都在60%以上,可中国的回收率却仅有25%,‎ ‎  ⒄限制塑科袋对环保的作用远不如人们预期的那么大,只要回收利用得当,塑料袋也并非罪大恶极。 ‎ ‎ ——摘自《青年文摘》2018 年第9期(有删改)‎ ‎  19.为什么说“对海洋动物而言,塑料袋并不是环保主义者口中的‘冷血杀手”?请结合选文说明理由。(4分)‎ ‎ ‎ ‎ ‎ ‎  20.文段⑧中加点的“也许确实”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段作简要分析。(4 分)‎ ‎ ‎ ‎ ‎ ‎  21.选文第⑥段和第⑫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选择其中任意两种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6分)‎ ‎ ‎ ‎ ‎ ‎  22.结合选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请你谈谈塑料袋是否可用,为什么?(4 分)‎ ‎ ‎ ‎ ‎ ‎  19.①塑料袋在垃圾整体当中所占比例很低,②被遗弃的渔网、渔具,缆绳等对海洋动物伤害更大,③海洋动物误食其他垃圾更多,④人类渔业活动是最大的杀手。‎ ‎  20.不矛盾。因为,“也许”是表推测,因为作者觉得没有确凿可信的证据证明这是事实,但也知道海龟吞食的垃圾中确有塑料袋,海龟的死塑料袋脱不了干系。所以两词连用表示这样一种事实,就更准确。‎ ‎  21.第⑥段主要用了举例子,第①段主要用了打比方。如第⑥段拿一个名叫卡斯卡迪亚的专业动物尸检组织2010年4月一次解剖的事实来说明本段的中心——海洋生物的死塑料袋作用很小。第①段用“眼中钉肉中刺”来比喻环保人士对塑料的恨。‎ ‎  22.我认为可用。塑料袋方便、便宜,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我认为的可用,也应该加以宣传和引导,一是尽量少用,不用或重复利用;二是做好垃圾分类,让塑料能二次三次,甚至循环利用,三是开发可快速降解的塑料袋。这样,就能化解矛盾,既保护环境,也有利人类生活。‎ ‎【海南省】‎ ‎  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10分)‎ ‎  ①2018年,海南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自贸区(港),万众zhǔ( )目。②作为最新设立也是 前景最为广阔的自贸区(港),海南有着巨大的优势。③首先,海南的地理位置 ‎ (A.独树一帜 B.得天独厚)。④从亚洲范围来看,海南位于东亚和东南亚的中心位置,是泛南海合作的中心,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⑤其次,海南的土地面积最大,即使与新加坡和迪拜等老牌国际知名自贸港相比,未来海南也毫不逊色。⑥再者,海南是 ‎ (A.驰名中外 B.超凡脱俗)的国际旅游岛,环境优美,是镶( )嵌在中国浩瀚( )南海上的一颗明珠。⑦海南空气清新,散发着醉人的芬芳;阳光明媚,绽放着火一般的热情; , 。⑧非常适合居住、度假和开展商贸活动。⑨建立自贸区(港),必将使海南飞速发展,风mǐ( )全球。‎ ‎⑶语段中的第 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 ‎ 。(2分)‎ ‎  ⑶(2 分)示例:‎ ‎  第⑤句 作比较 突出说明了海南是土地面积最大的自贸区(港)。 第⑥句 打比方 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海南岛环境优美。‎ ‎  第⑦句 打比方 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海南岛阳光明媚。‎ ‎  第③—⑧句 分类别 条理清晰地说明了海南作为自贸区(港)有着巨大的优势。‎ ‎  【评分标准:句序和说明方法 1 分,作用 1 分】‎ ‎【河北省】‎ ‎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14题。(9分)‎ 漫话石鼓文 ‎①汉字的演变是由甲骨文到金文,由金文到篆书,由 篆书到隶书,然后才是现在使用的楷书和行书。但事实上,篆书又分大篆和小篆,小篆现在还比较多见,大篆则仅以石鼓文为代表。由于石鼓文的发现早于殷墟甲骨文,曾被当做中国最早的文字,因此,石鼓文极受历代学者们的重视。‎ ‎②什么是石鼓文呢?就是刻在十块鼓形石上的文字,也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石刻文字。作为国宝,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石鼓上刻的都是四言诗,每面石鼓上一首,内容为歌颂国君游猎情况。其字体既不同于金文,又不同于小篆;其字形比金文更整齐,结构又近于小篆,显然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在汉字发展史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而为历代学者所重视。‎ ‎③据史籍记载,石鼓于唐代初年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出土,后被置于陈仓(今宝鸡市附近)之野。当时在凤翔做官的郑余庆移至凤翔夫子庙予以保护。经五代战乱,全部散失。入宋,凤翔太守司马池四处寻访,集得九鼓,至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找到另一鼓。北宋末年移至汴京保存,宋徽宗下令以金涂字,以示贵重。金兵攻占汴京,以为奇物,于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运至燕京(今北京市)。元代又散失于草野之中,后被国子助教成钧发现,由兵部派车运回国子监,这以后就一直保存在北京。到1933年,被运往南京,埋于地下。解放后访得,再运回北京。‎ ‎④关于石鼓文的时代,唐代张怀瓘等人以为周文王时物,韦应物等人以为周宣王时物,至南宋史学家郑樵始提出石鼓文为秦刻石:今人马衡以为秦穆公时物,郭沫若以为秦襄公时物,唐兰则考为秦献公十一年刻。可以认为,石鼓文是春秋时期秦国的石刻文字,是研究汉字发展和石刻艺术的重要文物之一。‎ ‎(选文略有改动)‎ ‎1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石鼓文的发现早于殷墟甲骨文,它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 B.石鼓上刻的都是四言诗,内容为歌颂国君游猎的情况。‎ C.石鼓文字体不同于金文,也不同于小篆,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 D.石鼓文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为历代学者所重视。‎ ‎13.请简要概括选文第③段文字说明的内容。(3分)‎ ‎ ‎ ‎ ‎ ‎14.关于石鼓文的时代,历代学者的考证体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3分)‎ ‎ ‎ ‎ ‎ ‎12.A 解析:根据原文可知,石鼓文“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石刻文字”可知选项A中“‎ 它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去掉了修饰词“现存的”,是错误的。‎ ‎13.第③段主要写了石鼓这一文物自唐代出土以后坎坷的流传过程。‎ ‎14.历代学者对于石鼓文的时代的考证体现了求真求实、敢于质疑、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二)阅读《百合》,回答11—14题(11分)‎ 百合 ‎①百合,是一种从古到今都受人喜爱的世界名花。它原产于中国,鳞叶呈长椭圆形,顶端尖,基部较宽,微波状,向内卷曲。表面白色或淡黄色,光滑半透明,质硬而脆,无气味,味微苦。后人因其鳞茎由许多白色鳞片层环抱而成,状如莲花,因而取“百年好合”之意命名。‎ ‎②百合由野生变成人工栽培已有悠久历史。在公元4世纪时,人们认为百合只有食用和药用的功能。百合的营养价值丰富,它不但含有蛋白质,脂肪、还原糖、淀粉,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还含有一些特殊的营养成分。这些成分综合作用于人体,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之功,而且还对秋季气候干燥而引起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中医上讲鲜百合具有养心安神、镇咳祛痰、滋阴润肺的功效,对病后虚弱的人非常有益。‎ ‎③及至南北朝时代,梁宣帝发现百合花很值得观赏,他曾诗云:“接叶有多重,开花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柳。”赞美它具有超凡脱俗,矜持含蓄的气质。至宋代,种植百合花的人更多。大诗人陆游也利用窗前的土丘种上百合花。他也咏曰:“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④随着时代的进步,欧美园艺专家通过杂交育种途径去创造新的品种。经过近半个世纪后,终于选育出一批统称为“金百合”的新花。其特色是打破了中国百合全是一茎一朵、单纯白色的现状,变成一茎多朵,且花色更多,既有金黄、橙红和淡紫,又有彩斑、条纹等其他图案颜色。例如,由荷兰人改良的“卷丹”,花色橙红,每枝能开花七八朵,比美国人培育的“火黄”色彩更鲜艳,花朵更繁多。另外,与中国百合相比,有些金百合品种更具特色,不但花色多样,而且还蕴含香味,最适宜做厅堂的插花,使人们欣赏起来。不禁生发出“夜深香满屋,疑是酒醒时”的感觉。‎ ‎(综合“百度百科”资料而成,选文有改动)‎ ‎11.百合因何而得名?(2分)‎ ‎ ‎ ‎ ‎ ‎12.百合有哪些用途?(3分)‎ ‎ ‎ ‎ ‎ ‎1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3分)‎ 例如,由荷兰人改良的“卷丹”,花色橙红,每枝能开花七八朵,比美国人培育的“火黄”色彩更鲜艳,花朵更繁多。( )( )( )‎ ‎14.与中国百合相比,金百合有什么特色?(答案连标点在内不超过20个字)(3分)‎ ‎ ‎ ‎ ‎ ‎11.(2分)因其鳞茎由许多白色鳞片层环抱而成,状如莲花,因而取“百年好合”之意命名。‎ ‎12.(3分)可以食用,药用,还值得观赏。‎ ‎13.(3分)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14.(3分)一茎多朵,花色更多,有些还蕴含香味。‎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 ‎(二)阅读《会飞的火车》一文,回答第14—17题。(共8分)‎ 会飞的火车 ‎①我们通常所见到的火车都是有轮子的,但也有一种会“飞”的火车,它不需要轮子就可以在轨道上行进,这就是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的发明者是海曼·肯佩尔。‎ ‎②海曼·肯佩尔出生在位于德国与荷兰边境的下萨克森州的一个小镇拉腾。一天,肯佩尔异想天开,希望火车也可以像天上的飞机一样,没有轮子就能够飞行于地面之上。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钻研电学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从电磁铁的特性中获得了灵感。‎ ‎③大家都非常熟悉磁铁,磁铁具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点。如果是电磁铁,断开电源,铁芯由于没有了电流立即去磁,肯佩尔想,如果把很多电磁铁装在火车上及地面的轨道上,这样火车就会因为它们产生相互排斥的力量而悬浮起来,如果再找到可以令悬浮的火车前进的方法,那火车就可以抛开轮子了,而且这样的行驶速度会远远大于普通火车。‎ ‎④因此,肯佩尔开始在自己家的地窖里创造高速火车模型。他把发动机的部件——转子(转子是电动机的转动部分,由转轴、转子铁芯、转子绕组、风扇等部分组成)和定子线圈(定子是电动机的不动部分,由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机座等构成)平铺在地面上,并且让10万赫兹的振荡电流通过它,果然和预想的一样,电磁力使火车模型悬浮了起来。1934年,肯佩尔申请并获得了磁悬浮列车专利。‎ ‎⑤1969年,第一台磁悬浮列车在德国研制成功。‎ ‎⑥1974年,日本研制出小型碰悬浮列车,并于1985年在国际科学技术博览会上进行现场表演,总计约有11万人次试乘。‎ ‎⑦1994年,世界上第一条从柏林到汉堡的磁悬浮列车铁路正式开始动工修建。运行于其上的列车速度快于高速列车2/3,而票价则与高速列车相差无几。‎ ‎⑧我国已经在上海至杭州建造了一条磁悬浮铁路,全长170千米,列车速度可达500千米/小时。乘客乖超高速磁悬浮列车,仅需20分钟就可从上海到达杭州。‎ ‎⑨‎ 磁悬浮列车的发展前景十分美好,如今,它正期着超导磁悬浮列车和真空隧道磁悬浮飞车方向发展。超导磁悬浮列车用的是没有电阻的超导电磁线圈,即使经过很长时间,电流量也不会衰减,又进一步提高了列车速度。真空隧道磁悬浮飞车是设想修建一条长距离被抽成真空的地铁隧道,由于运行中几乎没有空气阻力,列车速度可达2.3万千米/小时。当理想变成现实以后,磁悬浮列车便会真的飞起来。‎ ‎(摘自《科学百科大讲堂》2018年3月版)‎ ‎14.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要说明。(2分)‎ ‎ ‎ ‎ ‎ ‎15.文章第⑦段画线句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 ‎ ‎ ‎ ‎16.“仅需20分钟就可从上海到达杭州”中的“仅”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 ‎ ‎ ‎ ‎17.你想象的未来交通是什么样的?请将你的设想与大家分享。(2分)‎ ‎ ‎ ‎ ‎ ‎14.示例:时间顺序 本文是按照磁悬浮列车的发明、发展、前景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评分标准:(2分)顺序1分,原因1分。说明顺序不对或不答不给分。‎ ‎15.示例: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将磁悬浮列车与高速列车的速度和票价进行比较,突出准确地说明了磁悬浮列车的省时经济的特点。‎ 评分标准:(2分)答对两种说明方法1分,两个作用得1分。‎ ‎16.示例:“仅”字表示限制,突出强调了高速磁悬浮列车从上海到达杭州所运用的时间之短,运行速度之快。“仅”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评分标准:(2分)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1分(只判断不得分);指出说明文语言准确性1分。‎ ‎17.示例:略。‎ 评分标准:(2分)想像合理即可。答出现实中已存在的交通方式不给分。‎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二)阅读《新的发电形式》一文,回答17—19题。(共7分)‎ ‎①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各国人民非常关心的两件大事。目前,大部分国家的电力生产以利用矿物燃料的火力发电为主。但是,用这种方式发电,效率很低,大量的热能被浪费掉,并且还带来严重的硫污染和热污染。于是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 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pH为7.2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他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 ‎⑤除此,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被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嚣、微型发电机等供电。‎ ‎④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 ‎(有删改)‎ ‎17.选文介绍了哪几种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的形式?(3分)‎ ‎ ‎ ‎ ‎ ‎18.体会第②段中加点词“一些”的表达效果。(2分)‎ ‎ ‎ ‎ ‎ ‎19.选文第⑤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 ‎ ‎ ‎ ‎ ‎ ‎17.利用化学能发电;利用重力势能发电;利用热能发电。‎ 评分说明:(3分)每答出一种1分。‎ ‎18.“一些”的意思是一部分,在数量上加以限制,在这里突出强调了人体中存在着一部分化学物质,而并非全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评分说明:(2分)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1分,指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9.列数字,通过具体的数字准确说明了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化成电能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评分说明:(2分)说明方法1分,作用1分。‎ ‎【黑龙江省绥化市】‎ ‎  (四)阅读说明文《中国墨》,目答23-26题。‎ ‎  ①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墨在“文房四宝”‎ 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好的墨锭常被冠以“金不换”的美名。2007年,乾隆的御墨在拍卖中拍出448万元的天价,“中国墨”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  ②为什么墨的价值如此昂贵呢?这源于它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其实是一种“烟”,是一种以油烟、松烟等为原料纯手工制成的黑色颜料。它的制作,首先要点燃桐油、猪油等各种油类或松木取烟;再在烟中加入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等,和成烟料团;然后将烟料团放入铁臼中捣练三万次左右,或用铁锤锤击一万次左右,制成墨团;最后把墨团放入墨模中,合紧锤砸即可制成松烟墨或油烟墨的成品——“烟墨”。‎ ‎  ③烟墨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神采,由于制作原料的差异,松烟墨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墨,只有着色的画偶尔用松烟墨。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接要素。浓墨书写时行笔实而沉,墨不浮,具有凝重沉稳,神采外耀的效果。淡墨介于黑白之间,呈灰色调,给人以清远淡雅的美感。涨墨是指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这种墨法既保持了笔画的基本形态,又线面交融,富有朦胱的墨趣。‎ ‎  ④由于人们对墨的喜爱,“墨”已经超过了它作为一种书写工具的内涵,成为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从字形上看,“墨”字上“黑”下“土”,表明墨是用黑灰制成的;后来,“墨”因它的颜色而有了“黑色”的意思;“墨”又因用它创作的艺术作品的形式,引申为“诗文或书画”。“墨客”指的就是善于书写作画的文人,他们的作品被称为“墨迹”,珍贵的字画则被称为“墨宝”。‎ ‎  ⑤成语“胸无点墨”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学问。“惜墨如金”形容绘画写作诗文的态度极其严谨,从不轻易落笔,“舞文弄墨“常指玩弄文字技巧,而“孟母三迁”更是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内涵演化到极致了。‎ ‎   (原文有删改)‎ ‎  23.文章开头引用名句有什么作用?(2分)‎ ‎ ‎ ‎ ‎ ‎  24.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 ‎ ‎ ‎ ‎ ‎  2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2分)   ‎ ‎ 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 ‎ ‎ ‎ ‎ ‎  26.阅读全文,说说本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中国墨的?‎ ‎ ‎ ‎ ‎ ‎  ‎ ‎ 23.文中开头引用名句的作用是:①引出说明对象“墨”。②数发读者阅读兴趣。‎ ‎  评分说明:(2分)每点1分。‎ ‎  24.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接要素。‎ ‎  评分说明:(2分》答出说明方法得1分,说明方法的作用得1分 ‎  25.不能删去。“多”表范围,说明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大多数用于绘画,不排除特殊情况。去掉后就成了都用于绘画,太绝对了,与事实不符,“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  评分说明:(2分)能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得1分,说明文语言特点得1分。‎ ‎  26.文章是从墨的制作过程(或墨价值昂贵的原因或墨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的选择和应用、墨的意义的演变(或墨的文化内涵)三个方面来介绍中国墨的。‎ ‎  评分说明:(2分)答对三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1分,只答一点得0.5分。‎ ‎【湖北省恩施州】‎ ‎(三)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16—19题。(11分)‎ ‎①盥洗,这是每个人日常起居最先做的功课。早在西周时期,我们的祖先便已形成了这一习惯。《礼记·内则》云:“鸡初鸣,咸盥漱。”说明古人有早起盥洗、漱口的习惯。那时筷子还没有被广泛使用,就餐时人们往往共用一个盛饭器,以手抓饭,所以饭前也需要洗手。除此之外,盥洗还是古代仪礼之一,用水使手洁净,以示对神对人的恭敬。那么,古人又是怎样盥洗的呢?有哪些细节可值得我们后人借鉴?‎ ‎②古汉语“盥洗”一词,所指的范围较广,当然主要是指洗脸和净手,与我们今天使用的词义相近。不过,古人把盥洗用具归在礼器一类,故具有相应的礼仪性质。这一点,又与我们现在的生活习惯有着很大的不同。“盥”字甲骨文,是一上下结构的会意字。上面,是手的象形,下面,为一有水的盆。两者相合,像一只手放在盆里承水冲洗。造字本意就是在盆里洗手。金文与甲骨文字形相近,但又有所不同。上面,由原一只手变成两只手,而盆里的水则由水滴变成,像有水从上倒下,两手接水冲洗;下面(皿)是接水的容器。‎ ‎③《说文解字》曰:“盥,澡手也。从臼、水,临皿。”徐中舒《甲骨文字典》云:“盥字的甲骨文字形从爪,在皿中,象于皿中澡手之形。”“盥”字初文反映其本义仅指洗手,后来词义扩大,洗脸洗手均称为“盥”,如盥栉指梳洗,盥沐指洗脸,而现代的盥洗室,是既可洗手也可洗脸,爱美女性还可用来化妆的。‎ ‎④从“盥”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我们可大致知道古人是怎样洗手的。那时洗手的器皿主要有两件,且是配套的:一件叫匜(yí),用来往手上浇水;一件是盘,用来接洗手洒下来的水。匜和盘都是盥洗用具,前者注水,后者承水,两者相互配套。先秦时期,匜、盘多以青铜制作,十分精美,这在先秦乃至秦汉的墓葬中常有发现。匜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流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其形制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瓢,底部常铸有三足或四足。青铜器中的盘最早出现于商代早期,到战国时才连渐消失。‎ ‎16.请给上文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 ‎ ‎ ‎ ‎17.第③段中划线部分除了运用作诠 释、举例子外,还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段中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什么?(3分)‎ ‎ ‎ ‎ ‎ ‎18.第段中“那时筷子还没有被广泛使用”中的“广泛”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 ‎ ‎ ‎ ‎19.仿照示例,从“歪、休”两个字中任选一字加以解说。(3分)‎ 示例:“盥”字,上面是手的象形,下面表示有水的盆,意思是在盆里洗手。‎ ‎ ‎ ‎ ‎ ‎16.(2分)示例一:盥洗。示例二:“盥洗”释义。‎ ‎17.(3分)作比较。(1分)突出了“盥”字词义扩大的特征。(2分)‎ ‎18.(3分)不能去掉。(1分)因为用“广泛”一词表明那时筷子已被使用,但是使用范围不广,去掉后政变了原意。(2分)‎ ‎19.(3分)示例一:“歪”字,上面是“不”字,(1分)下面是“正”字,(1分)意思是不正,斜,偏。(1分)示例二:“休”字,左边是“人”字,(1分)右边是“木”字。(1分)意思是人靠着树休息。(1分)‎ ‎【湖北省黄冈市】‎ ‎(一)阅读下则说明文,完成17—18题。(4分)‎ 汽车上的光学 ‎①物理学是一门十分贴近生活的科学,它在生活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最近,我观察了各式各样的汽车,发现汽车上有多处运用了物理学中的光学知识。‎ ‎②例如,汽车的头灯总是安装在汽车前部靠近地面的地方,而不是安装在车顶上。依我们看来,装在车顶上照射的范围会更广些,更可行些。然而,仔细分析一下,觉得头灯靠近地面更有道理。‎ ‎③一般说来,汽车头灯是为晚上照明用的。安装得低一些,在经过崎岖不平的道路时,光照射在路面上,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就会留下长长的影子。这样,影子的阴暗处与其他地方的光亮处就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司机就比较容易选择平坦的道路了。‎ ‎④又如汽车的头灯,它的结构看似与手电筒的灯头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又不难发现它们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⑤手电筒的灯罩使用的是平面玻璃,而汽车头灯的灯罩使用的玻璃却是凸形的,而且上面还有横竖条纹式的棱。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汽车头灯的后面是一个凹面镜,灯丝就装在这个凹面镜的焦点处。这样灯丝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反射后,就平行照射到地面上了。这对于照亮路是很有益的。但是,司机除了要看清路面,还要看清路边的建设。路标等等,灯罩的特殊结构恰恰起了这样的作用。它的带横竖条纹式的棱就好比透镜和多个棱镜,将反射的平行光进行了合理“分配”‎ ‎,分散了一部分到四周去了。这样,既不影响照亮路面,又让司机看清了两旁建筑,岂不是一举两得。‎ ‎⑥再如,小汽车和大汽车的挡风玻璃也是有区别的。不知道你注意了没有,小汽车的挡风玻璃总是略有倾斜,而大汽车的挡风玻璃却是竖直的。原因是挡风玻璃虽是透明的,却也不是绝对不反光。小汽车较矮,如果挡风玻璃安装成竖直的,车内人的影像就正好映在挡风玻璃上,而其高度又和车外的行人差不多,司机就不容易分清哪是像、哪是行人了,容易造成事故。以倾斜的方式安装挡风玻璃,车内的影像就是映在司机观察不到的上方,不会造成司机视觉上的混乱。大汽车较高,以竖直的方式安装挡风玻璃,尽管车内人的影像映在司机前方的玻璃上,但影像比路上行人高,不会给司机的辨认造成麻烦。‎ ‎⑦还有,汽车的反光镜采用凸面镜,而不用平面镜或者凹面镜等。‎ ‎⑧你们看,汽车上的物理学原理是不是很多呀!其实,只要你仔细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学。‎ ‎ 17.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光学知识在汽车上运用,请依次概括另外两个方面的内容。(2分)‎ ‎ ⑴ ——⑵头灯灯罩的特殊结构——⑶ ——⑷反光镜的镜面选择 ‎ 1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A.选文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如文中将汽车头灯的灯罩与手电筒的灯罩进行比较,说明了它们在结构上的区别。‎ ‎ B.选文第③段中加点字“一般”指大部分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符合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 C.选文的说明对象是汽车上的头灯和玻璃,其使用材料的不同特征,逐一介绍,语言平实,通俗易懂。‎ ‎ D.科学在于应用,作者通过观察发现了汽车上有多处运用了物理学中的光学知识,这种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值得肯定。‎ ‎  17.⑴头灯的位置选择 ⑵挡风玻璃的安装方式(一空1分,大意正确即可。共2分)‎ ‎  18.C (2分。C.“说明对象是汽车上的头灯和玻璃”错,说明对象应是“汽车上的光学”)‎ ‎【湖北省江汉地区】‎ ‎  (四)说明文阅读(10分)‎ 给地球降温,别想了 漆文 ‎  ①根据2015年签订的巴黎气候协定,到2020年,我们要将全球气温平均升幅控制在比工业革命之前的气温高2℃以内。如今只剩下不到两年的时间了,我们真的可以做到吗?科学家告诉我们,答案是肯定的,给地球降温并不难,让我们看看科学家有什么妙招。‎ ‎  ②‎ 给地球降温的方法并不少。温室效应的诱因主要是二氧化碳,给地球降温,首先要考虑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固体化起来。那么该如何固碳呢?‎ ‎  ③固碳方法其一,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岩石,也就是碳酸盐矿物。但直接将二氧化碳气体矿化需要千万年的时间,所以需要先将二氧化碳溶解制成碳酸氢钠溶液,再将其注入地下400米到800米深处的玄武岩层中。为什么选择玄武岩呢?因为它常见、分布范围广,并且碳酸氢钠呈酸性,玄武岩中含有大量的钙、镁、铁,在酸性条件下易溶解,与碳酸氢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盐矿物。另外,在地底深处压强大,二氧化碳不会轻易溢出,就像喝碳酸饮料时,如果你不将盖子打开,封存在罐中的二氧化碳是不会溢出的。‎ ‎  ④固碳方法其二,植物来帮忙。绿色植物是碳最好的载体,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将碳固定下来。植物固碳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但是需要大量的树木,如果要解决现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将整个澳大利亚都种满树,或者将海洋表面的10%都种上海藻。‎ ‎  ⑤除了固碳,给地球降温还有其他方法。地球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我们是否能够减少这些能量以达到降温的目的呢?有人提议将街道涂成白色以减少热量的吸收,有人提议在太空中装面大镜子,将光反射回去。科学家又有了新的灵感来源——火山。‎ ‎  ⑥如果仔细观察全球气温变化记录,将每年的气温变化数据制成折线图,它所呈现的并不是一条平滑的直线,而是有升有降,有些地方起伏的幅度还不小。在许多气温急剧下降的数据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火山喷发。‎ ‎  ⑦火山喷发不但会喷出火山灰、岩浆,还会喷出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进入大气中形成气溶胶颗粒,这些气溶胶颗粒像一层罩子,使阳光难以穿透,还会将部分入射光反射回去,从而产生冷却效应。1991年,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向大气中喷洒了将近2000万吨二氧化硫,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由于大量气溶胶的注入使得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下降了约0.5℃。更为突出的例子是1815年印度尼西亚的坦博拉火山爆发后,1816年被称为“没有夏天的一年”。‎ ‎  ⑧如果我们模拟火山喷发,向大气中喷洒大量二氧化硫,不就能够给地球降降温了吗?‎ ‎  ⑨但火山爆发会产生严重的后果,1816年,美国东海岸、欧洲和亚洲大部分地区的农作物都遭到了洪水的侵袭。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火山爆发很突然,大量气溶胶突然进入大气,造成气候突变。如果人为地加入气溶胶,我们可以慢慢来,让飞机全年分散地向地球平流层持续加入少量硫,不集中在某一个地方,这样便不会对某个地区造成剧烈的影响。并且,地球上硫磺储量丰富,足够我们使用了。‎ ‎  ⑩科学家给地球降温的方法如此多,看来全球变暖一点儿也不可怕,我们可以轻松解决。真的是这样吗?这些给地球降温的方法真的能够投入使用?答案是否定的。‎ ‎  ⑪将二氧化碳矿化,耗资巨大,无法大规模使用,并且谁也不能保证地质变化会不会让封存的二氧化碳溢出。植物固碳,暂且不说我们是否能够种足够量的树木,这些树木的成长需要时间,而在它们成长的这段时间里,谁又能确定二氧化碳不会持续增加,超出它们的承受范围呢?‎ ‎  ⑫用硫给大气增加气溶胶的后果更难以预测。气溶胶颗粒也许会抵消一些温室效应,但同时它也会对气候产生其他影响。例如,它不会减缓海水酸化反而可能加剧,因为二氧化硫同样是酸性气体。另外,气溶胶会使热带过度冷却,两极也会降温,造成无法预测的全球性气候变化。气溶胶对降雨的影响比二 氧化碳要大,如果投放能够完全抵消温室效应的气溶胶,会使全球水循环过程加剧。‎ ‎  ⑬其实,地球工程会对地球有怎样具体的影响,我们只是根据模拟实验和经验推测,并不能完全确定,也不知道如果运用了这些方法,造成的后果是否会失控。‎ ‎  ⑭假设这些方法确实有用,也能够大规模投入使用,那么问题解决了吗?并非如此。一旦人们知道了科学家会采取有效措施,可能就会放肆排放二氧化碳,不再担心后果了,这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问题。‎ ‎  ⑮地球工程就像是潘多拉的盒子,诱人却危险。美国地球工程科学家瓦格纳说:“如果今天需要投票决定是否启动地球工程,我会投反对票,我希望地球工程永远也不启动。”如果是你,你会投赞成票还是反对票呢? ‎ ‎   (选自《大科技》2018年第3期,有删改)‎ ‎  14.本文从说明对象上看是一篇 说明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2分)‎ ‎  15.第③、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 ‎ ‎ ‎ ‎  16.科学家为何会想到喷洒二氧化硫给地球降温的方法?(3分)‎ ‎ ‎ ‎ ‎ ‎  17.如果要在“给地球降温,别想了”句末添加一个标点符号,你会加什么呢?请简述理由。(2分)‎ ‎ ‎ ‎ ‎ ‎  14.事理、逻辑顺序。‎ ‎  15.第③、④两段主要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分明地介绍了固碳的两种方法,让读者有清晰的认识。‎ ‎  16.①在气温急剧下降的数据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火山喷发。②火山喷发会喷出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进入大气中形成气溶胶颗粒,这些气溶胶颗粒像一层罩子,使阳光难以穿越,还会将部分入射光反射回去,从而产生冷却效应。④地球上硫磺储量丰富,足够我们使用。‎ ‎  17.①加感叹号。态度鲜明地表达了给地球降温绝不可能的观点。同时以触目惊心的标题吸引读者,引发读者的关切与反思。②加问号。以问号吸引读者注意力,引发人们对能否“给地球降温”的疑虑与思考,让人们对未来“给地球降温”充满期待。‎ ‎【湖北省荆门市】‎ ‎  说明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0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  ⑴按照科学定义,桥是一种架空的人造通道,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一大创举。《说文解字》里说:“果,以木跨水,今之桥也。”‎ 木桥应是最早的桥梁形式之一,由跨河过江而引延到架于悬涯峭壁、楼阁宫殿,乃至城市空间的栈桥、天桥、高架桥等。‎ ‎  ⑵中国自古有“桥的国度”之美誉。史料记载,商周时就有了浮桥;战国时出现了排柱式木桥、伸臂式木桥;南北朝时有木石混合的桥;隋唐时出现形式多样的石拱桥,如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历经多次强烈地震、战争和自然灾害等,途—千五百年而不毁;宋时造桥技术突飞猛进,出现了各式各样新式桥梁,如名画《清明上河图》里雄跨汴河、极富美感的虹桥等,成为经典;明清时期西南地区还出现了藤桥、索桥等,如建于清康照44年(公元1705年)横跨大渡河的泸定桥,就是由13根铁链构成的铁索桥。‎ ‎  ⑶桥作为实用与艺术的融合体,如果桥的平直、索桥的凌空、浮桥的韵味、拱桥的涵形等,无不显示出工程与艺术结合的精妙风采。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说:“没有中国桥是欠美的,并且有很多是特出色的美。”‎ ‎  ⑷许多古桥还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让工程技术与人文精神交相辉映,独具特色:长安灞桥的柳丝、扬州二十四桥的月光、苏州枫桥的钟声、西湖断桥的邂逅,还有钱塘江大桥下的怒涛、卢沟桥边的枪声,或寄寓一个美丽梦想,或承载一段历史伤痛,凭添了一份别样的情怀。‎ ‎  ⑸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桥梁建筑技术日臻完善。桥莱不只建在河江之上,早已延伸到大海上、平原上、高山之间,桥路相连,桥隧相通,跨越更大的空间,连接更远的世界,创造出一个个伟大的工程奇迹,演绎一串串精彩的桥果故事。如杭州湾跨海大桥征服了举世著名的钱塘江大潮;丹昆特大桥长达165千米多,成为世界上最长的高铁桥;而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长达55千米,桥、岛、隧结合,成千上百的技术人员连续攻克了“五大制约性难题”,共同完成了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⑹一座桥,一个传奇,是非凡的人间奇迹!一座桥,一段历史,折射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也成为了创新文化的显来标识! ‎ ‎ (选自《科学24小时》2017年12期,有改动)‎ ‎  14.文章第⑴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2分)‎ ‎ ‎ ‎ ‎ ‎  15.文章第⑸段文字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别列举说明。(2分)‎ ‎ ‎ ‎ ‎ ‎  16.本文⑵ ⑶ ⑷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3分)‎ ‎ ‎ ‎ ‎ ‎ ‎ ‎  17.一座桥,一个传奇;一座桥,一段历史。正如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所说:“没有中国侨是欠美的,并且有很多是特出色的美。”请结合文本,概括中国桥梁的美体现在哪三个方面。(每空不超过七个字)(3分)‎ ‎ 、 、 ‎ ‎  ‎ ‎  14.准确性(严谨性),第①段通过下定义、引用的说明方法,准确指出“桥”的特征,增强了说服力。‎ ‎ 15.①列数字。运用具体的数字对大桥长度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加精准、严密。 ②举例子。通过列举中国著名的大桥,有力证明了中国在桥梁建筑上创造的奇迹。‎ ‎ 16.逻辑顺序。第②段通过介绍史料记载的各种桥梁,突出桥梁的实用性:第②段侧重表现桥梁建造的艺术性:第④段介绍了古桥蕴含的人文精神。由实到虚,层层递进。‎ ‎ 17.建筑美艺术美人文美 ‎【湖北省咸宁市】‎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 生气的成本 ‎①人人都知道生气不好,可事到临头每个人都会不加控制地大生其气。原因何在?还是对生气认识不到位。事实是,你的每一次心理变化,都会在瞬间对你的身体产生巨大影响。‎ ‎②神经为了应对产生的心理变化,会调动身体的全部资源,进入应激状态。由于神经系统连接着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所以,一旦神经启动应激状态,就像一个国家启动战争程序一样,所有相关系统都会投入战斗,正常的生产将停止,所有资源都用来备战。‎ ‎③于是,原来用于生长、修复的内分泌,被改变为用于应激状态的内分泌,其结果就是内分泌系统紊乱;免疫会因为应激需要而受到抑制;循环能力会因为应激而下降;消化功能会因为应激而减弱。机体为了应激,不得不强化心脏的跳动以支持“战争”所需的供养,这就为心脏病的发生累积了条件。为了应激,机体不得不提高血压来保证循环需要,从而引发高血压。血糖也不得不升高,机体还要将肝糖迅速转化为血糖,将组织中的蛋白质也转化为糖,以支持能量的应激供应,这就当然地引起糖尿病!‎ ‎④可悲的是,这场战争是假想出来的。并不是像兔子遇到老虎、猴子遇到蟒蛇那样,必须应激以保护生命,而是由于你自己大脑的思维模式,引起的神经紧张,牵动了机体的系统变更。‎ ‎⑤美国的生理学家爱尔马,为了研究心理状态对人健康的影响,做了一个实验。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就死了。人生气10分钟,所消耗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的赛跑。‎ ‎⑥在导致疾病的五大因素中,营养失衡、毒素积累、损耗过度、自然衰老这四个因素加起来的损害,都没有不良情绪积累所带来的严重。因为,不良情绪的产生,可以像导火索那样导致其他四个因素同时发生。‎ ‎⑦人们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不良情绪,引发坏心情,触动压力导火索的?原来,仔细研究发现,能够触动神经紧张的因素,来自这样几个方面:陷入了不愿意面对的境遇;碰上了让人失望的事情;预期的意愿没有实现。‎ ‎⑧如何避免不良情绪,如何创造好心情,这是养生之道中最关键的部分。道家为此选择闭关;佛家进入深山老林,严格宣布“八戒”‎ ‎;儒家设法约束举止;武术家更是想尽办法让自己入静。数千年来,人们为了摆脱人为的思想压力所引起的生理病变,费尽脑汁。‎ ‎⑨淡定从容、泰然自若、不慌不忙、不卑不亢,这些成语,道出了心智修养的核心,也道出了解决不良情绪伤害的途径。‎ ‎(原文有删改)‎ ‎12.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生气影响人的身体的过程是:生气产生心理变化→神经进入应激状态→正常的生产将停止→机体应激→诱发多种疾病。‎ B.本文运用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先引出说明的对象,说明生气对人体的影响及产生的危害,然后说明生气的引发凶素及应对途径。‎ C.第⑤段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生气对人体造成的严重危害。‎ D.“道家闭关、佛家‘八戒’、儒家约束举止”这些避免不良情绪、创造好心情的方法,只适合他们各自独特的人群,对大众没有作用。‎ ‎13.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相关”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 ‎ ‎ ‎ ‎14.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说你是如何排遣不良情绪的。 (3分)‎ ‎ ‎ ‎ ‎ ‎12.D ‎13.不能删。(1分)“相关”表修饰限定,说明一旦神经启动应激状态,只是有关系统会投入战斗,而不足所有的系统,删去“相关”表意与事实不符。(1分)使用“相关”一词语言更准确。(1分)‎ ‎14.略。(举例1分,排遗方式1分,方式合理健康1分)‎ ‎【湖北省孝感市】‎ ‎5G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⑴2018年,我国多地开展5G试点。以高速率、高可靠、低时延、超大数量终端网络为特点的5G,正在走入我们的生活。5G时代来临,普通用户将收获哪些红利,又需要做好什么准备?‎ ‎⑵5G+上网,超快网速需设备升级。每秒传输10GB,相当于1秒钟能下载一部高清电影,速度是4G网络的100倍……从4G到5G的升级,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意味着用户上网体验的大升级。用户可以轻松在手机上看高清电影,玩VR(虚拟现实)游戏更加流畅真实。‎ ‎⑶铺设5G网络,需要大量基础设施投入。为了获得更快传输速率,需要建设数量更多、密度更大的5G基站,基站设备、天线选址建设、优化调试等方面,都需要比4G高得多的资本投入。‎ ‎⑷对于用户来说,目前的主流手机均不支持5G,用户想“尝鲜”,先得换一台新手机。预计我国将在2019年下半年生产出第一批5G手机。想要升级换代,还得耐心等待。‎ ‎⑸5G+出行,无人驾驶应安全第一。湖北一司机对无人驾驶技术既兴奋又忐忑。一方面,司机变乘客,解放了双手;另一方面,把生命安全拱手交给看不见、摸不着的人工智能,总是不太放心。今年3月,中国电信、中兴通讯、百度公司在雄安新区完成国内首个基于5G网络实况环境下的无人驾驶车测试。测试中,无人车转向、加速、刹车不在话下,未来,无人车还将针对红绿灯信息、天气信息、路面情况处理等接受一系列测试。‎ ‎⑹今年4月,重庆宣布将建立基于分级自动驾驶的智慧交通及自动驾驶演示验证与示范平台。5月17日,工信部相关人士提出将在5G和车联网领域推动人工智能应用。‎ ‎⑺5G+家居,还可以提升智慧生活家居体验。业内人士指出,5G网络地址数量大,允许每个人都拥有很多台物联网设备,5G网络的功耗又相对较低,能保障较长的续航时间,加之网络延迟小、出错概率小,因此为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⑻有网友担心,到了5G时代,很多智能家居由手机操控。如果发生手机丢失、手机信息泄露,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后果不堪设想。‎ ‎ (许晴、张雯,选自2018年5月2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20.阅读全文,说说5G时代来临,普通用户除了收获上网网速更快的红利外,还将收获哪两项红利?(2分)‎ ‎ ‎ ‎ ‎ ‎21.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3分)‎ A.4G网络每秒传输0.1GB,是5G传输速度的1%,从4G到5G的升级,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意味着用户上网体验的大升级。‎ B.对于用户来说,目前的手机均不支持5G,用户想体验5G,得等到2019年下半年换一台新手机才行。‎ C.如果基站数量少,密度小,网络传输速率就慢,网络延迟,很难提升智能家居的使用体验。‎ D.5G时代到来,意味着手机风险增加,文题中“你准备好了吗”,其中包括要保护好手机,防信息泄露。‎ ‎22.5G时代来临,无人驾驶出行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你支持哪个观点?请简述理由。(2分)‎ ‎ ‎ ‎ ‎ ‎20.⑴出行可以实现无人驾驶;⑵提升智慧生活家居体验。‎ ‎21.B ‎22.示例一:赞成。无人驾驶司机变乘客,解放了双手;无人驾驶车转向、加速、刹车都不在话下;可以让特殊人群享受出行的便利;让不会驾驶的人也能轻松出行。‎ 示例二:不赞成。无人车驾驶,有些技术没有完全过关(红绿灯信息、天气信息、路面情况处理等有待进一步测试);基础设施不完善;车子出现故障后的应急反应不够灵敏。‎ ‎【湖南省长沙市】‎ ‎(二)说明文阅读(共8分)‎ 中西礼节的差别 我国传统礼节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礼节,从根本上说是相通的,都强调人际交往要友善,要礼让,举止要文明等。但是,由于传统、信仰、习俗的影响,二者不论是形式还是内涵都有明显差别。‎ 先说见面礼。我国传统礼节,基本上都属于非肢体、非肌肤接触性礼节,如跪拜、作揖、拱手、鞠躬等等。施礼时,双方身体保持一定距离,特别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如果出现男女肢体、肌肤接触,就会有伤风败俗之嫌。西方则不同,不论男女,其礼节多属肢体、肌肤接触性的,如拥抱、吻手、接吻以及握手等。西方人认为,以肢体、肌肤接触对方,更能直接表达自己的亲密、亲热的情感,而我国传统认为,礼、德互为表里,即“礼发诸外”,“德辉动于内”(《礼记》),在人与人交往中,强调礼要发自内心,强调礼是内心敬意的自然流露。‎ 再说座次。我国古代是非常讲究座次的,因为座次要分尊卑。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堂”是举办活动的地方,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室”是用来居住的,一般为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至于“左”与“右”,谁尊谁卑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子,宴饮时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直到明朝建立之后,才固定“左尊右卑”,一直延续到今天。在西方,人们通常把主人右边的座位看成贵宾席,这种习俗的来源很有意思。正好像西方人见面握手总是先伸出右手一样,这些习俗的背后,又常常出于某种具体的需要,在每个人都佩戴武器的时代,伸出右手表明“我不会向你施加武力”,这种朴素的表达友好的方式,久而久之,就成了西方表示礼节的一种习俗。‎ 最后说说用餐。中国餐桌上绝大多数菜是一桌人共享,而西方人习惯“各吃各的、各人一份”。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从倒酒、敬酒到饮酒,都有自己的一套相应的规则和礼仪。其中敬酒是最重要最讲究的一环,规则也是最复杂的。通常,中国人还习惯频繁敬酒以表示热情、尊重等意。对西方人而言,酒是饮食的陪衬,作用在于衬托饮食的美味,什么时候喝,要喝多少都由个人自己决定。频繁敬酒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勉强他人,不尊重他人自主意识的行为。‎ ‎16.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2分)‎ A.中西礼节虽然在形式和内涵上有不同,但都注重人际交往时要友善、礼让、文明。‎ B.西方人习惯在见面时拥抱、吻手、接吻以及握手等,来直接表达自己亲密、亲热的情感。‎ C.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在堂屋举行活动时,一班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 D.中国传统用餐礼仪中,人们常常通过频繁敬酒来表示对客人的热情、尊重之意。‎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礼节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礼节的差别。‎ B.第②段“我国的传统礼节,基本上都属于非肢体、非肌肤接触性礼节,如跪拜、作揖、拱手、鞠躬等等”一句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C.第④段“中国餐桌上绝大多数菜都是一桌人共享”一句中的“绝大多数”删除后,原文意思没有改变。‎ D.本文先总的介绍中西礼节在形式和内涵上有差别,然后分别介绍在见面礼、座次、用餐时礼节的不同。‎ ‎18.请你根据上文有关中西礼节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共4分)‎ ‎【链接材料】旅居海外多年的长沙人孙梅,和她的英国丈夫一起回乡探亲,受邀前往昔日恩师蒋老师夫妇家吃饭,共叙师生情谊。‎ ‎⑴作为主人的蒋老师准备按照西方礼节招待客人,安排座位时,他应该把孙梅的英国丈夫安排在自己的左边还是右边?为什么?(2分)‎ ‎ ‎ ‎ ‎ ‎⑵蒋老师提醒妻子席间不要劝菜劝酒,理由是什么?(2分)‎ ‎ ‎ ‎ ‎ ‎16.C 17.C ‎ ‎18.⑴安排在右边,因为在西方,人们通常把主人右边的座位看成贵宾席。‎ ‎⑵在西方,频繁的劝菜劝酒是一种勉强他人,不尊重他人自主意识的行为。‎ ‎【湖南省郴州市】‎ ‎  【说明性文章阅读】‎ ‎“太空环保”彰显中国担当 张保淑 ‎  ①近日,绕地球飞行6年半的“天宫一号”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再入大气层,绝大部分器件在空中分解并烧蚀销毁。社交网络上有外国网友晒出“天宫一号”残骸进入大气层燃烧的影像:先是有几块闪亮的碎片在空中快速滑行,不久后碎片燃烧起来,在天空拖拽出数道耀眼的光轨。与之前一些外国媒体所担心的完全不同,天宫一号完美谢幕,既没有对地面造成任何威胁,也没有制造太空垃圾。‎ ‎  ②说起太空垃圾,人们可能首先会想起那些从太空坠落的人造飞行物残骸。事实上,几乎每周都有航天器残骸落入大气层,其中大部分都会在再入大气层时燃尽,基本不会对人类构成威胁。真正危害巨大的太空垃圾是那些在地球轨道中掉不下来的废弃物。火箭科学家称之为空间碎片或轨道碎片,指宇宙空间中除正在工作着的航天器以外的人造物体,包括航天器发射过程中产生的碎片、航天器表面脱落的太阳能面板和油漆、火箭和航天器爆炸碰撞产生的碎片,甚至是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失手落下的手套。这些碎片在地球轨道上以3-8‎ 公里每秒的速度高速运动,碰撞时相对速度可达每秒10公里以上。‎ ‎  ③太空碎片的危害早已不再只是一种“担心”而是活生生的“现实”,给世界航天事业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害。1983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与一块直径0.2毫米的涂料块相撞,导致舷窗被损,只好停止飞行。1986年,欧洲空间局的“阿丽亚娜”号火箭进入轨道之后不久便爆炸,爆炸残骸成为太空垃圾,致使两颗日本通信卫星遭到毁坏。1991年9月15日,美国发射的“发现者”号航天飞机差一点与苏联的火箭残骸相撞,当时两者仅仅相距2.74千米,幸亏地球上的指挥系统及时发来警告信号,否则后果不堪设想。2009年2月10日,美国铱星公司的通信卫星“铱星33”与一颗报废的俄罗斯军用卫星相撞,产生2000多片碎片,每个碎片都如同一发炮弹,能够轻易摧毁任何昂贵设备。‎ ‎  ④作为航天后起之秀,中国一直高度重视“太空环保”工作。早在1995年,中国国家航天局就正式加入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从2000年起,中国启动了“空间碎片行动计划”,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提供了空间碎片监测预警技术服务。根据该行动计划,开发了高性能防护材料和先进防护结构,颁布了《空间碎片减缓与防护管理办法》,对现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施末级钝化处置,并多次对废弃卫星实施离轨处理。2004年10月,“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研究中心”成立,并把“积极研发空间目标与碎片的探测、识别等应用技术,建成中国空间目标与碎片的实测和研究基地”列为宗旨之一,建立了管理和数据处理中心,架设了观测设备和数据通信网。2008年12月,“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重点实验室”成立,并在卫星动力学、空间碎片碰撞预警计算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在“神舟”系列空间碎片监测预警任务中得到重要应用。‎ ‎  ⑤2015年,中国国家航天局空间碎片监测与应用中心正式成立。它具备航天器发射预警、空间物体安全再入、航天器解体分析、空间碎片环境评估等能力。其成立有利于推进中国空间碎片技术发展,提升空间碎片管理和服务能力,保障航天器在轨运行安全,维护中国外空发展权益。据统计,该中心成立当年就发出“有碰撞风险”的红色预警达87次。‎ ‎  ⑥2016年6月25日,“太空环保”迎来历史性时刻:“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携带“遨龙一号”空间碎片主动清理飞行器发射成功。“遨龙一号”是世界上首个主动的轨道碎片离轨清除实验项目,它装载了一台机械臂,模拟抓取废弃卫星和太空碎片,并将它们带到大气层烧毁。这是中国在世界航天领域独领风骚的杰作。‎ ‎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  15.选文从叙述“天宫一号完美谢幕”写起,有何妙处?(2分)‎ ‎ ‎ ‎ ‎ ‎  16选文第四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 ‎ ‎ ‎ ‎  17.我国在“太空环保”方面彰显担当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答出两点即可)(2分)‎ ‎ ‎ ‎ ‎ ‎  15.从大家熟知的重大新闻事件“天宫一号完美谢幕”写起,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自然进入下文对太空垃圾等有关情况的说明,同时也以这个事件充分说明了中国政府对太空垃圾的科学处理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  16.举例子。以时间为顺序以翔实的例子说明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太空环保”工作。‎ ‎  17.①从2000年起,中国启动了“空间碎片行动计划”,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提供了空间碎片监测预警技术服务 ‎  ②2008年12月,“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重点实验室”成立,并在卫星动力学、空间碎片碰撞预警计算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  ③“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携带“遨龙一号”空间碎片主动清理飞行器发射成功。‎ ‎【湖南省衡阳市】‎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8分)‎ 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 ‎①雨后,我们常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味儿。这些清香从哪儿来呢?据专家研究,它来自土中一种叫“放线菌”的细菌。‎ ‎②土壤是种类繁多的细菌的乐园。在显微镜下,你会观察到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细菌:别的细菌多是圆形、椭圆形的,而它们看起来却是丝状的。那些丝状细菌有的像一棵树,树上有时还着“果实”;有的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这类细菌生物学上统称为放线菌。‎ ‎③放线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所以你看到它长得像一棵树也好,一根草也罢,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那些奇形怪状的丝,是它的菌丝。菌丝覆盖了很大的空间,这对于寻找食物大有好处。放线菌能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正是这种物质,让我们能闻到一股泥土的清香。‎ ‎④为何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呢?‎ ‎⑤因为放线菌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细菌,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当土壤干旱的时候,它的菌丝就会在头部长出孢子。放线菌渐渐枯死后,留下的这些孢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又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⑥下雨时,雨水冲开了土壤,这些晴天时埋在土中的孢子长成的放就线菌随着空气中的小液滴四下弥漫。当它们被吸入鼻孔,我们就能感觉到一股泥土的清香。土地干旱越久,就有越多的放线菌孢子存在,所以雨后泥土的清香在久旱之后尤其明显。‎ ‎⑦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只是让人闻到清香,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时至今天,人类已经发现了5000多种抗生素,其中就有4000多种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如链霉素就是从土壤中一种叫“灰色链线菌”的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也都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⑧放线菌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我们平常烹饪时调味用的味精,也是通过它们制造的。如今,它们还是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加胞分化的便利材料。‎ ‎13.这篇文章采用了 顺序,主要说明了 和放线菌的作用(2分)‎ ‎14.文章第②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 ‎ ‎ ‎ ‎ ‎ ‎15.文章介绍了放线菌的哪些作用?(2分)‎ ‎ ‎ ‎ ‎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以“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为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读者去探究事物的本质。‎ B.放线菌不管它长得像一棵树,还是像一根草,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 C.放线菌虽然在土壤干旱时会枯死,但过后都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D.“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一句中“一般”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不能删去。‎ ‎13.逻辑 泥土散发清香的原因 ‎14.主要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放线菌菌丝丝状的特点。‎ ‎15.⑴散发清香 ⑵生产抗生素 ⑶制造味精 ⑷是研究生物发良、细胞分化的便利材料 ‎16.C ‎【湖南省怀化市】‎ ‎(三)说明文阅读(12分)‎ 国产航母将使用的国产重型燃气轮机首次曝光 ‎①燃气轮机是现代制造业的“动力之源”,其中的涡轮高温叶片则是燃气轮机的核心部件之一。日前,上海市科委重大专项课题“高温合金叶片制造技术研究”通过专家验收。‎ ‎②燃气轮机是大型客机、特种船舶(重型航母)和民用发电等领域的主要动力源之一,而涡轮高温叶片及其制造技术则是燃气轮机的核心,也是制约我国燃气轮机发展的主要瓶颈。‎ ‎③国外对此严格保密,客观上使我国的大飞机、地面燃机等重大工程均受制于人。2008年上海市科委设立重大研究专项课题,针对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F级256MW重型燃气轮机涡轮高温叶片开展技术研究和攻关,由上海大学为主承担。‎ ‎④涡轮叶片的制造原理,是将镍基金属溶液浇铸在模具,再进行冷却结晶,过程类似于冬天水汽在玻璃窗上遇冷结晶形成“冰花”。涡轮叶片能否耐受高温、是否有足够的强度,和结晶过程中的温度以及晶体形成的数量、甚至方向都有关系。‎ ‎⑤一般来说,晶粒数越少,叶片的耐高温性越好,也越能胜任发电机燃气轮机等高功率设备用途。目前行业内最难的技术,是让整个叶片成为一个晶粒,即“单晶”技术。‎ ‎⑥此外,如果让晶粒有序地向一个方向排列,也能提高叶片强度,避免断裂,此类技术为“定向”技术。通过4年的努力,课题组在上述两种技术路径上均有突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艺路线。‎ ‎⑦该项目的成功,不仅有助于我国在燃气轮机关键部件方面突破国外封锁,对于国内发电厂来说也是重大利好消息。就比如重型燃机的一级涡轮,一共有96片高温合金叶片,如果采用国外厂商的产品,一片叶片的制造成本在40万元左右,市场售价达100万元;但如果采用国产叶片,制造成本仅为国外价格的1/4。‎ ‎⑧中国将会在2015年完成首艘常规动力航空母舰(排水量在5—6万吨)的建造工作,而首艘核动力航母预计将会在2020年下水。‎ ‎(选自《参考消息》略有改动)‎ ‎17.阅读选文,制约我国燃气轮机发展的主要瓶颈是什么?(3分)‎ ‎ ‎ ‎ ‎ ‎18.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一般来说,晶粒数量越少,其耐高温性越差。 ‎ B.涡轮叶片的制造过程类似于冬天水汽在玻璃窗上遇冷结晶形成“冰花”,其强度、耐高温性与结晶过程中的温度以及晶体形成的数量、方向有关系。‎ C.以上海大学为主承担的重大专项课题组在“单晶”技术和“定向”技术两个方面都有突破,有助于我国在燃气轮机关键部位方面突破国外封锁。‎ D.燃气轮机是大型客机、特种船舶(重型航母)和民用发电等领域的主要动力源之一。‎ ‎19.第⑦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3分)‎ ‎ ‎ ‎ ‎ ‎20.第⑤段画线句子“一般来说,晶粒数越少,叶片的耐高温性越好,也越能胜任发电机燃气轮机等高功率设备用途”中的“一般来说”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3分)‎ ‎ ‎ ‎ ‎ ‎17.答案:从文中第②段话中,可以得出涡轮高温叶片及其制造技术是制约我国燃气轮机发展的主要瓶颈。‎ ‎18.A【解析】从第⑤段话中可以得出晶粒数量越少,叶片的耐高温性越好 ‎19.答案: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20.答案:不可以,“一般来说”表明涡轮高温叶片的制造与晶粒数量有关系,晶粒数量越少,叶片的耐高温性越好是一种普遍现象,不排除其特殊性,删掉了就显得过于绝对。体现了说明无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湖南省娄底市】‎ ‎  (三)‎ 神奇的瓦片 ‎  ①瓦,作为中国传统的建筑材料,最早使用于西周早期,迄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随着朝代更迭,瓦被广泛使用,时至今日,我们可以看到故宫奢华的琉璃瓦,也可以看到徽州质朴的粉墙黛瓦。千百年来,瓦的功能除了透风、挡雨、装饰,没有过改变。‎ ‎  ②但,如今,瓦的功能性被扩大化了,这一改变源自薄膜太阳能企业汉能公司推出的新一代产品“汉瓦”。“汉瓦”的神奇之处在于,这种瓦片不仅具有屋顶建材的基本功能,还具有发电的功能,是更符合现代建筑审美需求的新一代屋面瓦,也是现有市场里太阳能产品和传统屋面瓦的升级产品。‎ ‎  ③“汉瓦”之所以能发电,核心技术是,它将柔性薄膜太阳能芯片与屋面瓦融为一体,换言之,就是将轻薄、高效、柔性的铜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芯片通过内外双层的夹胶封装工艺,精密封装在透光度超过91.5%的玻璃内层中,这种太阳能芯片能让瓦片像绿色植物一样直接利用阳光,进行薄膜发电。‎ ‎  ④除了具有发电功能之外,相比传统屋面瓦,“汉瓦”还具有隔热、保温、防火、防渗水、抗冰雹等特性。“汉瓦”具有玻璃材料、U型挡水条、F型卡槽三重防水保护。其中,玻璃材质永久不透水,U型挡水条保证瓦片安装后上下方向不渗水,F型卡槽双扣结构保证瓦片安装后左右方向不渗水。‎ ‎  ⑤为了适应不同使用场景,目前上市销售的“汉瓦”包括三个系列,分别是曲面、平板、倒C型三款。不过这款神奇的瓦片售价也不菲,每平方米售价在千元以上。‎ ‎   (选自《东南快报》)‎ ‎  17.选文中这种神奇的瓦片有哪些功能?‎ ‎ ‎ ‎ ‎ ‎  18.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  ⑴选文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为了适应不同使用场景,目前上市销售的“汉瓦”包括三个系列,分别是曲面、平板、倒C型三款。不过这款神奇的瓦片售价也不菲,每平方米售价在千元以上。‎ ‎ ‎ ‎ ‎ ‎  ⑵选文第①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多”字能否删除?为什么?‎ ‎  瓦,作为中国传统的建筑材料,最早使用于西周早期,迄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 ‎ ‎ ‎ ‎  17.除了基本功能外,还具有发电的功能,还具有隔热、保温、防火、防渗水、抗冰雹等特性。‎ ‎  18.⑴分类别、列数字。非常清晰明白地说明了“汉瓦”和种类和价格,使读者一目了然,快速把握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  ⑵不能删。“多”是概数,准确反应了瓦的历史悠久,但又没有确定、精准的年代数字。这样更能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更符合事物的事实情况。‎ ‎【湖南省湘西州】‎ ‎  (三)阅读《手写比打字有助记忆》一文,完成17—19题(10分)‎ ‎  ①《夜光杯》今年2月7日的一篇《医生的字》的文章提到有一位叫马红霞的医生写的病历单的字迹工整清秀,现今已是非常稀罕。我想起了另外一个关于手写的话题,那就是记(英文)笔记时,是手写好还是打字好?‎ ‎  ②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论,因为不可否认的是打字的速度更快,当然要具有这种速度,必须受过专门的打字训练。但是有美国教授研究后认为,手写笔记有助于学生在教室里集中注意力,习惯于手写笔记的学生学习成绩也较好。较之喜欢用英文速写方法的学生,用普通书法记笔记的学生能学到更多知识,对信息的记忆也更持久,更乐意把握新的思路。和用键盘相比,手写能紧扣人的思维,使获得的信息更有条理。‎ ‎  ③统计显示,听课时用键盘记笔记速度更快,打字和手写每分钟的速度之比大约是33字比22字。在短时期内,打字是有优势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一位教授2012年做过一项调查,上课甫结束立即对学生进行跟踪,结果发现“打字族”能够回忆起更多的上课内容,对上课内容进行测验的成绩也比“手写族”要好一点。‎ ‎  ④问题是这种优势是暂时的,经过24小时,“打字族”对自己记下的东西全忘记了,他们在键盘上敲下的长长的笔记太表面化,也太肤浅了,无助于他们回忆起上课的内容。相反,“手写族”能够持久记忆课堂讲课内容,甚至在一星期以后仍然对课堂上的一些概念有很好的掌握。很显然,手写会把听到的东西更深地记住。用普通书法记笔记更便于温习上课内容,因为它们较之速记法组织得更好。‎ ‎  ⑤人们要问,“打字族”能记下较多的内容,为什么掌握的知识反而少呢?研究证实,打字是一种机械反应,对听到的东西是逐字逐句地记下;“手写族”记下较少的东西,但是在记下的同时也在思索,并且对内容有了一个消化。‎ ‎  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高科技含量的笔记本电脑人见人爱,它可以使打字更快,但恰恰对学习知识是有害的;手写可以增强对知识的记忆,然而有统计说,手写平均只能记下30%左右的内容,为了跟上讲课者的速度,手写会漏掉一些重要的限定词,省略掉一些关键的细节——所以手写还大有改进的余地。‎ ‎  1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3分)‎ ‎  A.本文就手可以增强记忆的持续性进行说明。‎ ‎  B.手写记忆久,紧扣人的思维,使获得的信息更有条理。‎ ‎  C.打字记笔记速度比手写记笔记速度快。‎ ‎  D.手写比打字有助记忆,因此要摒弃打字。‎ ‎  18.第③段划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3分)‎ ‎  A.举例子 B.打比方 C.下定义 D.列数字 ‎  19.生活中,你喜欢打字还是手写,谈谈你的看法。(4分)‎ ‎ ‎ ‎ ‎ ‎ ‎ ‎  17.D ‎ ‎  18.A ‎ ‎  19.当然是以手写为主,因为还处在学习知识的阶段,手写有助帮助记忆,巩固所学知识;但将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打字还必须要学要用,这与工作环境有关。‎ ‎【吉林省】‎ ‎  【乙】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2题。(9分)‎ ‎“四海为家”的微塑料 杨舒 ‎  在距离人类生活圈最远的南极海水中,微塑料的身影再次被科学家“捕获”。科学家们认为:“这基本可以证明,微塑料已遍布于全球海洋,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  塑料在生活中很常见,“微塑料”又是什么?它为何引发科学家频频关注,又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危害?‎ ‎  科学界关注海洋微塑料污染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直到2004年,英国科研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才首次提出“微塑料”的概念——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 ‎  海洋中的微塑料可分为“原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两大来源。“原生”微塑料是指在生产时就是细小的,可直接作为产品或原料使用的塑料微粒,如用于清洁剂、洗面奶,以及工业研磨料、去角质、药物和纺织物的塑料原料等。“次生”微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由大块海洋塑料污染物因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层层分解破碎而成的细小塑料颗粒。‎ ‎  微塑料难降解,除此以外最大的特性就是粒径细小,数量巨大,非常容易被海洋浮游生物所摄入,它的尺寸越小,危害越大,容易堵塞生物食道。微塑料另一个特性就是高疏水性,加之有较大面积,容易吸附海水中的多环芳烃等疏水性污染物,并产生富集作用。而这些疏水性污染物基本都是持久性有机物,大都具有较大生物毒性,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并通过生物食物链进行累积。‎ ‎  最让科学家们担心的是,通过食物链,这些被海洋生物摄取的微塑料最终会进入生物链顶端——人类的体内,威胁人体健康。‎ ‎  科学家们普遍呼吁,世界各国应一道提高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率,并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以降低塑料垃圾对海洋的污染。‎ ‎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  20.请在文中找出一处运用“下定义”说明方法的句子,抄写在下面。(2分)‎ ‎ ‎ ‎ ‎ ‎  21.简要概括微塑料具有哪些特性。(3分)‎ ‎ ‎ ‎ ‎ ‎  22.“微塑料已遍布于全球海洋,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这句话中“可能”一词有什么具体作用?(4分)‎ ‎ ‎ ‎ ‎ ‎  20.以下三处,写出一处即可:‎ ‎  ①“微塑料”的概念——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 ‎  ②“原生”微塑料是指在生产时就是细小的,可直接作为产品或原料使用的塑料微粒。‎ ‎  ③“次生”微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由大块海洋塑料污染物因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 ‎  层层分解破碎而成的细小塑料颗粒。‎ ‎  21.围绕“难降解;粒径细小;数量巨大;容易被海洋浮生物所摄入;高疏水性”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每点1分。‎ ‎  22.围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来具体回答即可。“可能”一词的表达效果2分,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2分。‎ ‎  示例:“可能”一词表示微塑料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推测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江苏省南京市】‎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6题。(14分)‎ ‎“走两步”,认出你 影片《碟中谍5》中有一个场景引起了人们对步态识别技术的关注,戴着面罩的间谍在安保系统的最后一道防线现形了,原来是他的步伐“出卖”了他。知道吗,影片中的步态识别技术如今已走进了现实。‎ 在生物识别技术领域,目标的有效识别距离以步态识别技术最远,可达50米。“步态识别技术”中的“步态”不仅包括体型特征,如高矮、胖瘦等,还包括运动特征,如运动方式、姿态等。‎ 在“走两步”的背后是强大的自动步态识别系统,主要包括监控摄像机、计算机以及步态视频序列处理与识别软件,而建立步态数据库也是非常关键性的工作。这一系统在识别身份的功能基础上,能够存储和跟踪个人信息,关注个人健康发展,在运动员精准训练、疾病筛查、智能家居方面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炫酷新装备 心情杯 这款智能水杯,杯身颜色可以根据你正在经历的事情、你的心情而变化。例如,你支持的球队进球时,水杯内置的LED灯会立刻呈现蓝色,似乎它也在跟你一起为球队助威。‎ ‎“小纽扣” 这款高清智能摄像机外形像纽扣,能通过语音、面部和步态识别,锁定你的拍摄对象,自动选择、录制最精彩的瞬间,并将其编辑成可共享的短视频。‎ 爱牙仪 它是一款智能口腔自测仪,让你的口腔环境清晰可见,还能通过精准定位牙菌斑,准确检出蛀牙、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早期症状,有效预防、诊断各种口腔疾病。‎ 触感屏 这是模拟实物触感的屏幕。当手指在鱼的图像上移动,能充分感受到鱼鳞特有的质感。若是将手指移动到鱼眼位置,你会发现手指的滑动没有丝毫阻力,就好像拨弄一颗小珠子。‎ ‎“大白” 它是一种智能机器人。只要说出“大白”的名字就可以将其唤醒,进而完成你的各项指令。它可以陪着你出去或者在家玩耍,解答你天文、地理等方面的问题,还能预报天气状况,播放投影电影,甚至可以跟你聊天。‎ 砰!音乐来了!‎ 语音识别技术主要解决30厘米到5米范围的语音交互问题,它的代表产品就是智能音箱。让音箱听懂你的语言,需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听见、听准和听懂。从技术角度来看,就是拾音、读音和解音三个关键技术环节。拾音是最为基础的环节,必须保证音箱听见你的声音;读音是将符合要求的声音转换成文字;解音则是识别人类的指令甚至情感。距离音箱3米内,你只有使用普通话发出“播放‘歌手+歌名’”的明确指令,音箱才会精准播放歌曲。如说“播放周杰伦的《青花瓷》”,这首歌浓郁的中国风就会扑面而来。当距离超出5米,识别率就会下降甚至接收不到指令。‎ 在音乐方面,人工智能还有更广泛的应用。如在音乐订制网站,你可以根据所选择的主题、乐器、节奏、氛围和时长等多个元素订制乐曲。当按下“渲染”键后,砰!乐曲就诞生了!人工智能软件不仅完成了谱曲,同时也负责演奏和混音工作。‎ ‎(根据《大众科学》《今日科技》《环球科学》等期刊资料编辑)‎ 轩轩是科技馆的志愿者,小可在她那里看见了以上有趣的资料,对科技馆很好奇,轩轩便带她去玩。‎ ‎14.根据情境完成题目。(7分)‎ ‎⑴输入个人相关信息后,小可开始体验馆内种种新奇的科技产品,她做不到的一项是( )(3分)‎ A.戴上面具,穿上轩轩的外套,步态识别系统仍然准确地“认出”了自己。‎ B.用智能口腔自测仪轻松检测出蛀牙等早期症状,提醒自己注意保护牙齿。‎ C.看到触感屏上鱼的图像,用手指轻轻地滑过,就像真的触摸到鱼鳞一般。‎ D.对着智能音箱说:“来一首周杰伦的中国风!”音箱就播放出《青花瓷》。‎ ‎⑵轩轩带小可走向一扇神奇的门,隔着约十米远,轩轩说:“芝麻开门!”门开了。这里发挥作用的是步态识别技术还是语音识别技术呢?请作出判断,并介绍其工作原理。(4分)‎ ‎ ‎ ‎ ‎ ‎15.小可是个球迷,她想去看世界杯决赛。在科技馆这么多智能产品中,她想携带两件。如果你是轩轩,会推荐哪两件?为什么?(4分)‎ ‎ ‎ ‎ ‎ ‎16.轩轩播放了一首动听的乐曲,她说这是自己的作品,是送给小可的礼物。之前,她在音乐订制网站的主题栏选择了“友谊”,乐器栏选择了“长笛”,节奏栏选择了“舒缓”……按下渲染”键,乐曲就诞生了。小可感谢之余,产生了疑惑:这个作品是轩轩的原创吗?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 ‎ ‎ ‎ ‎14.(7分)⑴D(3分) ⑵示例:运用的是步态识别技术。它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步态识别系统摄入步态和相应的身份信息;然后,系统提取步态特征并存储到步态数据库;当系统再次检测到相同步态的时候,便会从数据库中找出对应的信息,进而确认身份。(4分)‎ ‎15.(4分)示例:推荐“小纽扣”。因为这款高清智能摄像机能锁定小可喜欢的球员,自动选择、录制最精彩的瞬间,并将其编辑成可共享的短视频。推荐“大白”。因为这是一种智能机器人,它可以陪伴小可去看球,解答遇见的各种问题,甚至可以跟小可聊天。‎ ‎16.(3分)示例:我认为是轩轩的原创。尽管乐曲是人工智能软件制作并演奏出来的,但乐曲的主题、乐器、节奏等核心元素都是由轩轩确定的。(言之成理即可)‎ ‎【江苏省苏州市】‎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1~13题。‎ 如果冬天来了,那夏天还会远吗?‎ 莫砺锋 中国地处温带,一年四季分明。我们的祖先发明的二十四节气,便将四季的时间平均分配。从立冬到立春,再到立夏、立秋,都是间隔三个月。从历法的角度来看,春天的法定长度便是三个月,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春”就是指长达三个月的春季。杜荀鹤说得更加明确:“每岁春光九十日。”可是不知从何时开始,春季变得越来越短了。据气象部门统计,2017年南京的春季只有54天,还不足两个月。今年的春姑娘也姗姗来迟,气象部门宣布,南京从3月23日才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比历法上的“立春”(2月4日)晚了47天!但昨天(3月27日)南京的气温迅速升至27度,夏季的脚步声已清晰可闻。看来今年南京的春季会比去年更加短促!《红楼梦》里贾府的四位姑娘,分别取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即迎之,又探之,可见春尚未至,然而紧接着就来了惜之!难道在曹雪芹生活的年代,南京的春季就是如此短促,所以“金陵十二钗”中的四位贾姓姑娘如此取名?‎ 就自然景观而言,春、夏、秋、冬各有千秋。然而人间贫富不均,贵贱有别,人们对四季的感觉也就千差万别。春秋时代的某个严冬,齐景公身穿狐白之裘,对大臣晏婴说:“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中唐的某个酷夏,唐文宗坐在凉爽的殿阁中与诸学士联句,文宗得句云:“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社会下层的普通劳动者对严寒、酷暑有切肤之痛,显然不会有这种闲情逸致。所以普通人更喜爱既不冷也不热的春、秋两季,总是在盛夏酷暑时盼望着凉爽的秋天,在寒冬腊月时盼望着温暖的春天。可惜如今的春季越来越短,自然界中的百草千卉当然也就“春江水暖鸭先知”。至少在南京,春天的花卉似乎不再像从前那样先后有序,而变成扎堆开放。紫金山下的梅花刚谢,桃花、樱花、海棠、紫叶李便争先恐后地纷纷开花。这几天到城东来赏花的人熙熙攘攘,大家都明白“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我曾经十分喜爱英国诗人雪莱的名句:“哦,风啊,如果冬天来了,那春天还会远吗?”但如今的我更想把句中的“春天”改成“夏天”,不知其他地方的读者朋友同意这样改吗?‎ ‎(选自2018 年4月4日《中华读书报》)‎ ‎1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哪一项( )(2分)‎ A.历法上“立春”的日期一般是固定的,而从气象学意义看,春季开始的时间是变化的。‎ B.从气象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今后南京的春天一定会来得更晚,变得更短。‎ C.《红楼梦》里贾府四位姑娘的名字证实了在曹雪芹生活的年代南京的春季就很短促。‎ D.紫金山下的梅花、桃花、樱花、海棠、紫叶李等扎堆开放,是为了满足人们赏花的需求。‎ ‎12.文中引用孟郊和杜荀鹤的诗旬,又引述齐景公和唐文宗对季节的感受,分别有什么作用?(2分)‎ ‎ ‎ ‎ ‎ ‎13.作者想把“如果冬天来了,那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中的“春天” 改成“ 夏天”,有怎样的用意?(2分)‎ ‎ ‎ ‎ ‎ ‎ ‎ ‎11.A(2分)‎ ‎12.引用孟郊和杜荀鹤的诗句表明在古代历法中,春天的法定长度是三个月。引述齐景公和唐文宗对季节的感受,表明由千贫富不均,贵贱有别,人们对四季的感觉也就千差万别,突出了普通人对春、秋两季的喜爱。(2分)‎ ‎13.进一步强调如今的春季越来越短,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春天匆匆离去的惋惜之情。(2分)‎ ‎【江苏省泰州市】‎ ‎  二、(三)阅读《泰州道情》一文,完成12-14题。(8分)‎ ‎  ①道情源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曲。南宋开始用渔鼓和简板作为伴奏乐器,所以也叫“渔鼓”。至清代,道情同各地民间音乐结合,形成了同源异流的多种曲艺形式。‎ ‎  ②明代,道情开始在泰州地区流行。至清代,用当地方言说唱,并吸收了本地民歌的许多曲调,成为泰州地方曲种之一,流传更为广泛。‎ 清道光时期,泰州一带有三位杨姓道情艺人,名噪一时,有“三阳(杨)开泰”之誉。后来逐步以泰州为中心,在江淮地区和沿江农村传布,称为“泰州道情”。新中国成立后,泰州成立了道情协会,有会员300余人。‎ ‎  ③泰州道情唱词雅俗共賞,文人唱此显示高雅,劳动者唱此消愁解闷。曲调易学易记,爱唱者甚多,随着听众增多,出现了大批以此卖艺糊口的职业艺人。表演形式古老简朴,演唱时,渔鼓抓于左手弯内,右手击打鼓面,左手击打简板,打击一阵后便开始演唱,有时夹有道白,有时全是唱歌,无论走街或登台,马上便会引来男女老少驻足细听。‎ ‎   (节选自《泰州曲艺艺术),有删改)‎ ‎  12.结合选文内容完成填空。(3分)‎ ‎  “泰州道情”是泰州地方曲种之, 源于唐代的道曲,吸收了 的许多曲调,用 来说唱,以 为伴奏乐器。‎ ‎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第①段中加点的“同源异流”,形象地说清了全国各地的道情之间的联系。‎ ‎  B.第②段中加点的“之一”和“余”,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C.第②段划线句,列举三位杨姓道情艺人名噪一时的例子,说明当时道情在泰州广泛流传。‎ ‎  D.第①段按时间顺序说明,第②段主要按空间顺序说明。‎ ‎  14.结合第③段内容,说说泰州道情广为流传的原因。(3分)‎ ‎ ‎ ‎ ‎ ‎  12.本地民歌 当地方言 渔鼓、简板 ‎  13.D ‎  14.泰州道情唱词雅俗共賞、曲调易学易记、表演形式古老简朴。‎ ‎【江苏省宿迁市】‎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14分)‎ 鲨鱼是海洋系统的“整容师”‎ 柳静 ‎  ①鲨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也是食肉类的凶猛鱼类,号称“海中狼”。可是,最近它被贴上了“整容师”的标签,因为它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听到这些,你是否感到十分惊讶呢?‎ ‎  ②原来,在海洋系统中,许多小鱼都有着较大的眼睛和有力的尾鳍,帮助它们及时发现并快速躲避鲨鱼的攻击与吞食。尤其在鲨鱼出没捕食的低光环境下更是如此:一定尺寸的尾鳍可以保证鱼类突然加速游动,以此来远离鲨鱼的追捕。但是,在2018年1月,西澳大利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近年来由于人类对鲨鱼的大量猎杀,导致多种鲨鱼濒临灭绝。鲨鱼数量的减少,使得其他鱼类的生存得到了暂时的和平安稳,导致它们的形态也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如眼睛变小,尾鳍变小。因此,鲨鱼就成了海洋系统里的“整容师”。‎ ‎  ③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西北海域罗利沙洲和斯科特礁两个珊瑚礁系统中7种不同的鱼类专门进行了对比分析。这两个珊瑚礁有着相似的自然环境,但不同的是,罗利沙洲禁止捕鱼,鲨鱼数量比较稳定,而斯科特礁允许对鲨鱼进行商业捕捞,且已经特持续了一百多年。研究人员分别在两个珊瑚礁海域进行了采样捕捞,并测量出了所捕捞鱼的体长、体宽、眼部和尾鳍大小。结果发现,与罗利沙洲的鱼类相比,斯科特礁同种鱼类的眼睛尺寸小46%,尾鳍尺寸小40%。‎ ‎  ④研究人员解释说,人类捕捞鯊鱼使其数量减少,会造成一— 系列生态后果,小鱼的的眼睛及尾鳍尺寸等发生变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 ‎  ⑤首先,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那些体弱多病,基因突变导致畸形的鱼,就不会及时被消灭,进化过程中的优胜劣汰也不能更好地延续下去。那些没有被吃掉的弱鱼,病鱼就会一直繁殖下去,直到基因退化,这不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对整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优化性将是一个致命打击。‎ ‎  ⑥其次,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将使海洋生态环境无法正常维持,水质环境会进一步恶化。因为,鲨鱼是海洋系统名副其实的“清道夫”。它可以通过清理腐烂的大型海洋动物尸体,来净化海洋生态环境。‎ ‎  ⑦由此看来,鲨鱼在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称它为海洋系统的“整容师”一点儿也不为过。 ‎ ‎ (选自《知识窗》,2018年第4期,有删改)‎ ‎  11.鲨鱼在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了哪些方面的作用? (3分)‎ ‎   ‎ ‎ ‎ ‎ 12.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分)‎ ‎   ‎ ‎ ‎ ‎ 13.阅读下列句子,按要求作答。(4 分)‎ ‎  ⑴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为什么用“悄悄”一词?)(2分)‎ ‎  ‎ ‎ ‎ ‎  ⑵鲨鱼是海洋系统名副其实的“清道夫”。(“清道夫”一词有何表达效果?)(2分)  ‎ ‎ ‎ ‎ ‎ ‎  14.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内容,写出探究结论。(4分)‎ ‎  [链接材料]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一些鹿,使森林中的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太多,森林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这反过来帮了鹿的忙,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 ‎ (选自专题《狼》,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  ‎ ‎ ‎ ‎  11.⑴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名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⑵维护海洋生态平衡,有利种群的健康发展⑶净化海洋生态环境,改善水质。‎ ‎ 12.作比较,列数字。通过斯科特礁和罗利沙洲的比较和数字,准确地说明了鲨鱼对海洋中许多鱼的眼睛和尼鳍尺寸的影响。‎ ‎ 13.⑴“悄悄”一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鲨鱼数量的减少对其它海洋生物系统的影响缓慢的过程,表明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⑵清道夫原指清扫马路的工人,文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鲨鱼清扫海洋腐烂大型动物尸体,净化海洋环境的作用。‎ ‎ 14.狼捕杀鹿遏制了鹿的大量繁殖对草原森林的破坏,狼捕杀的多数是病鹿,从而避免了传染病在鹿群中传播,让鹿群能健康地繁殖发展,维护了生态平衡。说明人不能破坏生态平衡,否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江苏省徐州市】‎ ‎  二、(四)阅读文章和图表,完成14~17题。 (11分)‎ 当“听书”成为一种时尚 张音 ‎  “读书”这件事,随着数字化阅读的延伸正变得更为多元,比如“听书”。‎ ‎  不久前公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有声阅读也即“听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使用手机APP、微信语音等收听图书相关内容成为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年,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在未成年人群体中,听书频率也相当高,其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达到28.4%。‎ ‎  用耳朵代替眼睛,去占据生活中碎片化的时间。听书的流行,是否证明科技与创意正不断拓展读书的外延,为人们提供了阅读的更多可能性?是否意味着数字化阅读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阅读与生活在数字时代更深融合?种种已知或未知的尝试,都值得探讨。‎ ‎  不难确认的是,听书的流行建立在数字化阅读的潮流之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所做的这项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的68.2%上升了4.8个百分点。同时,有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 ‎  如果说听书还只是一种“前沿”或者说时尚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则几乎已经可以被称为这个时代的一种主流生活方式。君不见,早班地铁里,人手一部手机的“低头族”比比皆是,很多人手拿一张报纸的场景已一去不返。当然,看手机是否就等同于“阅读”,还需要打个问号。某种意义上,包含在这种场景中的数字化阅读,正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如果说这种阅读方式起初只是为了填充人们的“碎片时间”,如今则需进一步发问,阅读是否正在被这种方式“撕成碎片”?‎ ‎  仔细想想,无论何种阅读方式,你现在是否还能沉下心来读完一本书,还是隔几分钟就要拿起手机刷刷微博、流连于朋友圈?当以秒计算的短视频日渐流行,无数转瞬即逝的兴趣点如走马灯般轮转。脑海中的印象就像海浪一遍遍冲刷着沙滩,最终却难留痕迹。“碎片化阅读”带来的“阅读碎片化”,使浅阅读、快阅读大行其道,而深阅读似乎已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奢侈。数字化阅读带来的“双刃剑”效应,需要更多维度、更深层面的观察。‎ ‎  科技演进到今天,阅读方式的变迁早已超越人们以往的想象边界,但是阅读的真正内涵与价值,其实并没有发生多少改变。读书使人进步,科技改变世界,而归根结底,如何让科技的进步服务于人的发展,“读书”这件事本身,已经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选自《人民日报 》2018年5月17日,略有改动)‎ ‎  14.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2分)‎ ‎ ‎ ‎ ‎ ‎  15.作者在文中对“听书”进行了怎样的思考?(2分)‎ ‎ ‎ ‎ ‎ ‎ ‎ ‎  16.“数字化阅读带来的‘双刃剑’效应”中的“双刃剑”在文中具体指什么?(4分)‎ ‎ ‎ ‎ ‎ ‎ ‎ ‎  17.根据文章内容并结合提供的图表资料,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成人纸质图书阅读量(本)‎ 成人电子图书阅读量(本)‎ 城镇居民纸质图书阅读量(本)‎ 农村居民纸质图书阅读量(本)‎ ‎2016年 ‎4.65‎ ‎3.21‎ ‎5.60‎ ‎3.61‎ ‎2017年 ‎4.66‎ ‎3.12‎ ‎5.83‎ ‎3.35‎ ‎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 ‎  A.从选文列举的数据来看,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数字化阅读几乎已经可以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主流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 ‎  B.从图表看,农村居民的阅读量和城镇居民的阅读量相比落后不少,城乡阅读差距明显,而且将会越来越大。‎ ‎  C.目前农村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各地可以通过设立“农民阅读节”,建设“农民书屋”等来改变这种现状,进而提升农民文化素养。‎ ‎  D.成人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增长缓慢昭示我们,培养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更长期的努力,久久为功才会有更明显的成效。‎ ‎ 14.(2分)如何让科技的进步服务于人的读书(阅读)需要。(答出“如何让科技的进步服务于人的发展”得1分)‎ ‎ 15.(2分)是否证明科技与创意正不断拓展读书的外延,为人们提供了阅读的更多可能性?(1‎ 分)是否意味着数字化阅读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阅读与生活在数字时代更深融合?(1分)‎ ‎ 16.(4分)一方面,填充人们的“碎片时间”,成为阅读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碎片化阅读”带业的“阅读碎片化”,使浅阅读、快阅读大行其道,而深阅读似乎已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奢侈。(每个方面2分)‎ ‎ 17.(3分)A ‎【江西省】‎ 三、(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8题。(14分)‎ 廊·亭·桥 陈从周 廊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一千多年前的唐诗,就点出了廊在庭院中的妙用。我国古代建筑的单体与单体之间,必依靠廊来作联系,才能成为一个整体。在园林等风景区,则更是因地制宜,巧于安排,构筑了曲直、高低、爬山、临水等多种式样的廊。‎ 廊在园林中是游览线,又起着分隔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廊引人随,水石其间,移步换影,幅幅成图。像驰名中外的北京颐和园的长廊,漫步其间,得以饱览昆明湖的湖光景色。而苏州拙政园的水廊,则轻盈婉约,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扬州西园前的香影廊,未至其境,名已醉人。‎ 至于苏州沧浪亭的复廊,用花墙分隔,使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令人遐思无限。扬州园林主体建筑用楼,其廊亦作楼式,即复道廊,形成了多层的游览线,寄啸山庄是为佳例。‎ 廊之运用得当与否,有关全局,高下得宜,曲折有度,尤其在可有可无之间,益见功力。即竹廊三折,雅素无华,亦必婉转宜人。至于千步长廊,闿爽平直,则又为别调了。‎ 亭 人们在旅途间,或在游览中,每见一亭,总想小憩片刻,借以恢复暂时的疲劳与观赏四周的景色,即“亭者,停也”。同时,因为它本身形式的丰富多彩,成为点缀风景的主要建筑小品之一。‎ 亭之美,除造型外,还在于所处之景与所对之景,水边亭、山际亭、林间亭、花畔亭、桥上亭、廊中亭,地位不同,景因而异。伫云亭、快雪亭、待霜亭、牡丹亭之类,又因时而殊。可见亭之构筑非孤立的一座建筑物。‎ 亭在园林等风景区中,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月。北京的景山五亭,为城内的最高点,每到北京的人,常为它所吸引,必登高一快,以饱览首都景色。苏州拙政园的扇面亭,亭名“与谁同坐轩”,小亭临流,静观自得。笠亭如盖,半枕山腰。而网师园之月到风来亭又正点出此亭观景之妙。‎ 至于亭的形式,真是变化多端,可分方、圆、多边、海棠、梅花等等多种。按材料的不同,又有饶多野趣的茅亭、雅洁玲珑的竹亭、庄严凝重的石亭与翚飞多姿的木构亭,它在园林建筑中展示了最美丽的一页。‎ 桥 桥,古代称为“河梁”‎ ‎,是架在水上的行道,虽属解决交通问题的一项工程,但是聪敏的我国古代人民,总是设法把它和生活、感情、艺术结合起来,是那么富于诗情画意。“小桥流水”足以令人想望江南水乡景色,而风景区的“断桥残雪”、交通要道的“卢沟晓月”,又使人必与四周的风物人情联系在一起。而园林中的桥,正是建筑艺术中的精品。‎ 北京颐和园十七孔长桥卧波,陆水之间,平分秋色,为该园增添上几许光彩。晶莹如雪的玉带桥,一亭翼然的石桥,轻轻地划破了湖面的平整,淡淡地点醒了山影的静穆,又烘托了四时佳景。‎ 江南园林之桥,以雅洁精巧取胜。玲珑空透的拱桥,崛起空间,人桥倒影,更显得山高水阔,而水平线条的梁板石桥,则贴水而过,观赏游鳞莲蕖,益得情趣。苏州拙政园是以动观为主的园林,曲桥不但使水面分隔空间,更与曲廊一样起着“桥引人随”的作用,其分庭妙运,思致相同。网师园园小而精,以静观为主,廉泉桥小小一拱,横枕涧上,隐处园隅,安排得那么妥帖,游着至此,往往留步。‎ 美丽的中国园林桥梁,形式丰富多姿,有梁式桥、拱桥、浮桥、廊桥、亭桥等,在世界建筑艺术上放出一种独特光彩。‎ ‎(略有改动)‎ ‎16.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8分)‎ ‎⑴园林等风景区中的廊、亭、桥各有怎样的作用?它们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特点?(4分)‎ ‎ ‎ ‎ ‎ ‎⑵廊的运用有哪些原则?亭之美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 ‎ ‎ ‎ ‎17.文章多处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选一处具体分析其作用。(3分)‎ ‎ ‎ ‎ ‎ ‎18.文中大量的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试简要分析。(3分)‎ ‎ ‎ ‎ ‎ ‎16.(8分)‎ ‎⑴作用:廊在园林中是游览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亭在园林等风景区中,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桥将人与四周的风物人情联系在一起,使风景区更具诗情画意。‎ 共同特点:形式多样,富于变化。‎ ‎⑵廊的运用原則:因地制宜,考虑全局,高下得宜,曲折有度;亭之美的体现:造型美,以及与所处之景、所对之景和谐相融之美。‎ ‎17.(3 分)‎ ‎【示例一】在介绍亭时,以北京景山五亭、苏州拙政园的扇面亭为例,具体说明了亭在园林等风景区中的“点景”与“引景”作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示例二】在介绍桥时,以苏州拙政园曲桥为例,具体说明“桥引人随”的作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8.(3分)示例:如介绍廊时,用了“廊引人随,水石其间,移步换影,幅幅成图”等四字短语,准确地概括了廊在园林中所起的作用,用语典雅,富有韵味。‎ ‎【辽宁省丹东市】‎ ‎  三、(三)阅读下面语段,回答30—34 题。(请用0.5m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共13分)‎ 路由器也智能 刘露 ‎  ①随着智能化的普及,我们家中的智能设备越来越多,从PC到手机,从电视到平板电脑,任何一款能称得上智能的设备都需要连接网络,这也促成了路由器的第一次升级,即从有线路由到无线路由,‎ ‎  ②但是,普通无线路由器只是满足了设备上网的需求,却没有很好地实现这些智能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于是,智能路由器逐渐火爆起来,很多厂商纷纷推出智能路由器,像小米路由器、极路由等。‎ ‎  ③智能路由器,即智能化管理的路由器,相比普通路由器,它更像一台个人电脑,其优点很多。首先它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各种应用,自行控制带宽、在线人数、浏览网页、在线时间,其次它拥有强大的USB共享功能。真正做到网络和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此外智能路由器还具有视频监控、远程开关机,脱机下载,USB打印以及实现手机管理等——系列功能。‎ ‎  ④智能路由器正因为具有以上优点,它才更加智能,成为家庭存储中心和数据处理器,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网关设备,还是一个带有智能操作系统的入口平台,作为智能家居的核心,智能路由器将承载着家庭数据存储和处理的功能,控制着家庭的整个网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③通常情况下,一个家庭中所有接入互联网的设备都会与路由器相互连接。在整个家庭网络中,智能路由器处在绝对中心的位置,它有资格成为家庭中“信息的中心,连接的中心、娱乐的中心”。例如,你用手机在网上发现了一部极佳的电影,点击下载后,智能路由器使远程帮你下载并存入路由器中,最终共享至智能电视并呈现出来,供全家人观看。这样的体验是不是十分“智能”呢。‎ ‎  ⑥当然,除了功能上的转变,智能路由器的“智能”还体现在用户体验上,它将一个单一功能性的产品变成了一个平台,除了管理和配置更加简单直观外,在这个平台上还可以安装APP插件来增加新的功能,让用户拥有更加多元化的选择。‎ ‎  ⑦总之,越来越多带有鲜明个性的智能路由器陆续出现,将掀起一场“家庭网络革命”。在WIFI环境下,无论是PC、电视、还是手机、平板电脑,都无法“逃离”‎ 智能路由器的管控。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家居概念日益流行,智能路由器对电视、平板电脑,手机的链接还将向冰箱、空调、热水器领域延展,智能路由器的未来大有可为!‎ ‎ (原文有改动)‎ ‎  30.智能路由器有哪些优点?(3分)‎ ‎ ‎ ‎ ‎ ‎ ‎ ‎  31.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1分)‎ ‎ ‎ ‎ ‎ ‎  32.选文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语“逐渐”不能删掉,为什么?(4分)‎ ‎ ‎ ‎ ‎ ‎  33.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 ‎ ‎ ‎ ‎ ‎ ‎  34.科技改变生活。随着智能化的普及,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请你畅想一下将来还会有哪些智能设备走进你的生活。(2分)‎ ‎ ‎ ‎ ‎ ‎  30.①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各种应用,自行控制带宽、在线人数、浏览网页、在线时间②它拥有强大的USB共享功能。真正做到网络和设备的智能化管理。③智能路由器还具有视频监控、远程开关机,脱机下载,USB打印以及实现手机管理等——系列功能。‎ ‎  31.逻辑顺序。‎ ‎  32.不能去掉。“逐渐”一词,强调智能路由器火爆是有一个过程的,去掉了,则突显不出这一特点,语句的意思和韵味大为改观,显得不够准确。这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  33.举例子。以具体实例说明了智能路由器处在绝对中心的位置,它有资格成为家庭中“信息的中心,连接的中心、娱乐的中心”,非常具有说服力。‎ ‎  34.示例:智能机器人保姆,可以按时打扫家庭卫生、洗衣做饭等。‎ ‎【辽宁省锦州市】‎ 二、(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2—25题。(13分)‎ 食物为何挂在树上 ‎  ①在广阔的非洲大草原上,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死去的长颈鹿和羚羊被挂在树杈上。不过,这些动物的死与人类并无关系,它们是被天敌猎豹捕杀之后挂在树上的。‎ ‎  ②那么,猎豹为什么要把食物挂在树上呢?是为了风干做腊肉?那简直是开玩笑,一头羚羊仅需几天就被猎豹吃完了,不可能放那么久。猎豹选择这种特殊的食物储存方式,原因竟然是为了防止鬣狗偷吃。‎ ‎  ③鬣狗虽然从颜值到爆发力都拼不过猎豹,但是生性凶残,而且贼心不死,总想不劳而获。可以说,鬣狗是猎豹这一草原霸主最头疼的“邻居”。每当猎豹开始捕 猎,鬣狗总会伺机而动,等到猎物死去,鬣狗会迅速围上来分一杯羹。通常情况下,鬣狗群起而上,猎豹防不胜防,也只能任由它们掠夺;有时食物争夺得太过激 烈,鬣狗群甚至会将一只猎豹活活杀死。‎ ‎  ④当然了,并不是每一次猎豹捕食都会遭遇“抢劫”。但是进食时如果不加以防范,还是会被鬣狗发现。鬣狗没有爬树这项技能,为了安静地享用美食,猎豹就将猎物叼到树上,完美避开这些恼人的家伙。‎ ‎  ⑤说起来,猎豹为了运货上树也是蛮拼的。据科学家估算,一只猎豹叼着一只体重约为自身两倍的小长颈鹿爬上树,所花费的力气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举着两千个汉堡一口气上两层楼。‎ ‎  ⑥尽管辛苦,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对于肩负着抚养重任的母豹而言,这一举措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猎物一旦被偷,幼崽的口粮就没了,直接影响小猎豹的成活率,对猎豹种群的延续尤为不利。‎ ‎  ⑦除了猎豹,还有一些野兽也会贮存一时吃不完的猎物,以防其他动物偷吃。例如黄鼬常把捕获的鼠类拖入自己居住的洞中,窖藏起来;老虎和棕熊会用灌木枝条以及枯枝落叶将食物隐藏起来,同时全力保护这片区域,抵御入侵者的掠夺。‎ ‎  ⑧许多鸟类也存在贮食行为,如星鸦为了防止食物被偷吃,会含着松子飞到离巢稍远一些的贮存地点,贮存地点少则一个,多则上千个。它们用喙将松子插入土层中,再以泥土和草掩埋,临走还要压上一个小石块才放心。‎ ‎  ⑨在动物界,小到蚂蚁,大到虎豹,不少动物都有贮食行为。这一做法既是防患于未然,以应对恶劣天气带来的觅食不利和食物短缺,更是为了应对激烈的食物竞争。这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   (选自《读者》2018年第8期)‎ ‎  22.请概括选文第②~⑥段说明的主要内容。(3分)‎ ‎ ‎ ‎ ‎ ‎  23.请分析选文第②段加点词语的作用。(3分)‎ ‎   一头羚羊仅需几天就被猎豹吃完了,不可能放那么久。‎ ‎ ‎ ‎ ‎ ‎  24.选文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 如星鸦为了防止食物被偷吃,会含着松子飞到离巢稍远一些的贮存地点,贮存地点少则一个,多则上千个。‎ ‎ ‎ ‎ ‎ ‎ ‎ ‎  25.选文第⑨段中提到“不少动物都有贮食行为”,“这是一种生存的智慧”。你知道的哪种动物行为也能体现生存智慧?请简要地说一说。(文中提到的除外)(3分)‎ ‎ ‎ ‎ ‎ ‎ ‎ ‎  22.(3分)猎豹把食物挂在树上的原因。‎ ‎  23.(3分)“仅”是“只”的意思,表强调,起修饰限定作用(1分),说明了猎豹吃完一头羚羊所需时间之短(1分),“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1分)。‎ ‎  24.(4分)举例子(1分)、列数字(1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许多鸟类也有贮食习惯(2分)。‎ ‎  25.(3分)示例1:当壁虎被天敌咬住身体时,它会主动断尾,并以此吸引|对方的注意力,从而迅速逃离。‎ ‎  示例2:在一年四季中,雷鸟身体的颜色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对它躲遍敌害或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的。‎ ‎  (语言过于简单,文字过少可酌情扣分,例如“狡兔三窟”)‎ ‎【辽宁省沈阳市】‎ 二、(五)阅读选文,完成19~22题。(13分)‎ 永恒之莲——长生草 ‎①长生草是多肉植物中的一种,在分类学上属于景天科,长生草属。它曾是被忽略的草根阶层,给人摆不上台面的印象。但是,现在它的魅力越来越大,形象越发高大上,已然成为美化环境的生力军。‎ ‎②长生草的形态特征与它的生存环境密不可分。长生草原本生活在欧洲中南部的高山上,那里到处都是贫瘠的碎石,山高风大。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它的叶片肥厚多汁,储存了宝贵的水和营养。叶片轮生,每株8到18枚,排列紧密。整个花株的形态与盛开的莲花相似。它的花是是粉色系、呈星形。它通常侧芽繁殖,有的也通过叶心分裂繁殖。欧洲人见到这种花朵一样的植物冬天也不凋落,而且而且繁殖得越来越多,认为它可以永生。于是取名长生草。‎ ‎③长生草的进化历史要从一百多年前说起。那时欧洲百姓开始把长生草从野外带回家园,用它来美化环境。他们将长生草从石缝中拔下来,粗暴地扔到屋顶上,顽强的长生草就把根扎在在瓦片间,长出一座空中花园。后来园艺家们也关注到这种神奇植物,通过近百年的杂交培育,目前已有400多个园艺品种。除蓝色之外,彩虹中的其他颜色都能在长生草中见到,长生草的家族可谓异彩纷呈!中国早就引进了长生草,但仅限于极少的几个品种。近两年,更多的多肉玩家赴欧洲考察,拍回长生草的各种照片,于是长生草圈粉无数,各种新鲜的园艺品种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走进寻常百姓家。‎ ‎④那么如何养好长生草?‎ ‎⑤长生草在野外是生长在石缝中的,所以它的根喜欢透气。栽培时最好用泥炭、椰土、珍珠岩、剩的蜂窝煤烧碎渣等充分混合的土,这样的土透气透水。南方潮湿,所以大颗粒的比例要多一点;北方干燥,则小颗粒的比例要多一点。‎ ‎⑥长生草的家乡没有大树遮阳,它只能全天暴露在阳光下,又饱受寒风阵阵。家庭栽培时,春季秋冬这三个季节最好把花盆放在有阳光的窗台上,保证长时间日照。在这样的环境中,长生草会呈现出最美的颜色。夏季高温高湿,对长生草是个考验。这个季节要避免它晒到直射阳光,但又不能太暗,需要明亮的散射光。还要少浇水,因为空气湿润,土壤很热,过多的水会把植物闷死。可在凉爽的夜间稍微浇点水。如果长生草是超级大群生长的,就很难在特别潮湿的环境里生长,那么最好忍痛分株,否则容易腐烂。‎ ‎⑦长生草容易染上“根粉蚧”(一种吸食根部汁液的白色小虫),可以用蚧必治、速扑杀或呋喃丹等药物灌根,但这几种药都属于高毒性农药,最好不要轻易使用。最安全的是整盆土倒掉,清洗根部后,将它植入新土中。‎ ‎⑧造景时可以将长生草群植在一起,形成“百花齐放”的壮观美景;也可以利用长生草侧芽繁殖的特点,打造长生草“瀑布”;还可以把它种在墙缝里、砖块间,欣赏它原生的味道。‎ ‎⑨长生草,是欧洲的老明星,中国的小新贵。永恒之莲,魅力无限。‎ ‎(选自《博物》,有删改)‎ ‎19.选文②~⑧段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长生草?(4分)‎ ‎ ‎ ‎ ‎ ‎20.选文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 ‎ ‎ ‎ ‎21.分析选完第⑨段加点词语“小新贵”的妙处,并概括出选文的语言特点。(3分)‎ ‎ ‎ ‎ ‎ ‎22.佳琪的妈妈麦拉了长生草,并细心培植。下列做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春天,妈妈把它放在窗台上,让它享受充足阳光。‎ B.夏天,妈妈担心长生草缺水,每天早晨都给它浇水。‎ C.发现长生草生出白色小虫,妈妈给它清洗根部,更换土壤。‎ D.为提升长生草的观赏性,妈妈买来大花盆,进行群植。‎ ‎19.形态特征,进化历史,培植方法,造景方法。‎ ‎20.列数字、作比较,准确突出地说明了长生草叶片的数量和形态特点。‎ ‎21.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长生草受到国人关注的时间短、喜爱程度深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特点。‎ ‎22.B ‎【内蒙古包头市】‎ 二、(三)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 人工智能时代,天气如何预报 ‎①天气预报的发展,经历了从定性预报、描述性预报向数字化、网格化预报的过程,比如,我国气象部门原来发布的城镇天气预报,内容只包括2400多个城镇的天气现象、高低温和风速风向预报,频次也只是一天三次,预报的时间精度和空间精度不够高。‎ ‎②2012年,国家气象中心推出了一个新的预报产品,即大城市精细化预报,该产品把全国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24小时内的天气预报进行细化,每6小时开展一次预报,降水量可以预报到毫米。‎ ‎③于是,“网格预报”这一概念被引进到我国的精细化预报业务中。如何理解它呢?可以这样形容,就像地球上的经纬网一样,我们可以把中国以及每个城市所在的区域分解成许多个5公里×5公里甚至1公里×1公里的网格,而公众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个网格中,每个网格中的天气情况也会有所差异。与原来的定点预报相比,它在空间上更加精细,也更具针对性。拿北京的预报来说,原来的预报只是以南郊观象台这一个点的气温、降水等来代表整个城市的天气情况,但通过开展网格化预报,北京的天气不再由一个定点来反映,针对北京的气象服务和天气预报可以精细地反映在整座城市每个不同的网格之中。公众随时随地都能了解到自己当前所处的网格未来是什么样的天气,能够清楚地了解气温、降水、风等多个基本气象要素,除了对陆地上的网格进行预报外,气象部门还将我国的责任海区划分为多个10公里×10公里的网格,并进行海上能见度、海上大风等要素的精细化预报。‎ ‎④在原先的预报产品中,公众接触较多的就是气温、风和天气现象这三个要素,而当前的陆地和海洋预报产品就已细化到四大类18个气象要素。第一类是基本要素,即气温、降水、降水相态、风、云量、相对湿度等。第二类是环境气象要素,包含雾、霾、沙尘暴、能见度等。第三类是灾害性天气要素,包含短时强降水、雷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第四类是海上气象要素,在产品中具体体现为海上大风、海上能见度、海上天气现象等。‎ ‎⑤与以前的天气预报相比,网格预报是精细定量的数字化预报。在方便公众获取更精准精细的天气预报之余,还将有助于预报员开展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风险的预报预警工作,同时使地质灾害、暴雨洪涝、高温干旱等方面的预报准确率大大提高。‎ ‎⑥未来,气象部门还将发展结合物理机理与数值预报大数据挖掘应用的智能预报技术。一方面,基于数值预报机理的数理统计形成复杂预报模型、预报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基于气象大数据的挖掘萃取、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将与天气预报更深入地结合。‎ ‎⑦人工智能对预报提出了挑战,但也给人类带来机遇。击败世界围棋排名第一人柯洁的“阿尔法狗”发展到现在,已经脱离了靠大量棋谱来“喂养”的阶段,凭深度学习就能不断进步。气象与围棋有所不同,围棋虽然内部机理比较复杂但规则相对简单,而气象是个更为复杂的系统,受影响的因素太多。比如降雨,即便水汽、湿度条件都满足了,但大气没有抬升,水汽无法凝结,空气中没有“凝结核”,雨滴也不会长大掉落地面。因此,“智能”并不意味着预报员在这一过程中毫无“用武之地”。预报员的优势在于丰富的经验和对关键天气形式的把握,在智能预报发展过程中,预报员多年的预报经验可以用来“喂养”‎ 机器和模型。在灾害天气过程的预报服务中,预报員仍将发挥关键作用。‎ ‎(作者:宗志平薛峰有改动)‎ ‎16.(3分)通读全文,概括“网格预报”的优越性。‎ ‎ ‎ ‎ ‎ ‎17.(3分)第④段画线部分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 ‎ ‎ ‎ ‎18.(2分)第⑦段加点词“喂养”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 ‎ ‎ ‎ ‎19.(3分)简述本文的说明思路。‎ ‎ ‎ ‎ ‎ ‎16.(3分)“网格预报”的时间精度和空间精度高;可以提供更为细致和丰富的预报内容;预报准确率大大提高。‎ ‎17.(3分)列数字、作比较,将当前的预报产品和原先的预报产品的气象要素数目进行比较,突出当前预报产品中气象要素的率富多样。‎ ‎18.(2分)预报员对智能工具无法做出准确判断的天气进行具体分析和把握,以此对智能预报的不足加以补充和完善。‎ ‎19.(3分)首先介绍天气预报的发展过程;然后重点说明网格预报的优越性;最后指出未来天气预报将进一步完善智能预报技术。‎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四、(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7分)‎ 在河南省濮阳市博物馆里,陈列着—条用贝壳砌成的龙。别看它造型粗犷,样子像是蜥蜴,也没有艳丽的色彩,然而却是—件极其珍贵的文物。它是从当地一座五千年前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考古学家称它为“中华第一龙”。‎ ‎“中华第一龙”说明中华民族在形成初期,就把龙作为自己的图腾。图腾,是—个民族认定的标志。古时候,各个民族都会选取某种动物或某种植物作为图腾,以它作为自己民族的象征和希望。‎ 作为中华民族图腾的龙,并不是一种实有的动物,而是一种艺术形象,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 古时候,人们对大自然的许多现象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更没有控制自然的能力。比如,群山连绵,惊涛骇浪,电闪雷鸣,暴风骤雨,都使他们震惊和崇拜。于是,我们的祖先便希望自己的图腾具有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大河那样的雄姿,让它像鸟一样能自由飞翔,像鱼一样可以在水中游弋,像马一样可以飞快奔跑……‎ 因此将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到龙的身上,渐渐形成了驼头、鹿角、蛇颈、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的样子。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能之兽、万能之神。‎ 龙在我们民族的心目中,代表着吉祥,象征着神圣,又是力量的化身。至今,不少建筑物和生活用品,都以龙作为装饰,人们把它雕在房椽上、桥梁上、舟船上,刻在胡琴上、拐杖上、刀剑上。节日里或庆典上,舞龙是最隆重的活动。父母希望孩子有所作为也被称作“望子成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像“生龙活虎”“龙马精神”“龙凤呈祥”等带有“龙”字的词语,都表示赞颂或祝福。“古老的东方有—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我们民族的壮志豪情在世代咏唱。‎ ‎“中华第一龙”的发现,再次证明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17.请你为文章加上标题。(1分)‎ ‎ ‎ ‎18.文中所写的“中华第一龙”是从哪里发掘出来的?请你用最简练的词语说明它的特点。(3分)‎ ‎ ‎ ‎ ‎ ‎19.请你写出我们祖先在自己的图腾龙的身上寄托着怎样的希望。(不超过10个字,2分)‎ ‎ ‎ ‎20.第5自然段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说明龙在我们民族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在说明 。(1分)‎ ‎17.(1分)中华第一龙 ‎18.(3分)从河南省濮阳市一座五千年前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 用贝壳砌成 造型粗犷 没有艳丽的色彩 历史悠久 ‎19.(2分)希望自己是万能的。‎ ‎20.(1分)我们的民族在传承龙的文化 ‎【内蒙古通辽市】‎ ‎ 植物在早晨冒汗 ‎ ①春末、夏日、秋初的清晨,正是气候潮湿、天气凉爽、空气清新的时刻,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个奇妙的现象:许多植物,如栎树、苦楝树、黄果树等高大乔木,水稻、高梁、玉米等禾本农作物,西红柿.辣椒等蔬菜,滴水观音等观赏性植物,它们均“怕热”,从叶尖或叶缘淌下一滴滴“汗珠”来。这些“汗珠”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犹如夏夜里的群星。植物“挥汗如雨”,第一滴“汗珠”从叶子上掉下后,叶尖马上又形成第二滴“汗珠”,体积再逐渐增大、掉落,然后第三滴“汗珠”、第四滴“汗珠”,滴滴答答掉个不停。‎ ‎②许多人会问:这难道不是露珠吗?其实不然,露珠是指凝集在地面及地上物体表面的水珠,通常在晴朗少风的夜晚出现。而那些植物,冒出来的“汗珠”掉落后,马上又会冒出新的“汗珠”,如此反复,显然不是露珠。况且,露珠的水滴很小,一般覆盖于整张叶片的表面,也不会从叶尖滴落。很明显,我们见到的水滴就是从植物体内流出来的“汗珠”。‎ ‎③科学家为此做了实验,发现这些“汗珠”里含有少量的无机盐和其他物质,就跟人类的汗水一样。那么,植物为什么会在凉爽的清晨反其道而行之,如此“怕热”而“汗如雨下”呢?‎ ‎④原来,植物通过根部吸收的水,是需要排出体外的。白天,它们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叶面上的气孔张开,大量水分就通过这些气孔蒸发掉了,所以我们用肉眼看不到它的“汗水”。可到了晚上,气孔“打烊”,全部关闭,而根仍在源源不断地吸水。这样,植物体内的水分就会过剩,需要寻找出口。于是,叶尖叶練上的“水孔”就成了它们的“闸口”。‎ ‎⑤植物生理学上,科学家们把植物“出汗”称为“吐水”。植物“吐水”越多,吸收的水分和养分就越多,根系也就越发达。这说明,吐水是植物健壮的标志,是农作物高产和树木繁茂的基础。据观测,芋头的一片幼叶在适合的条件下,一夜可“吐”出一百五十滴左右的水。被移载不久的农作物,如果开始“吐水”了,就说明它们已经成活了。‎ ‎⑥说来也奇怪,许多植物的“汗水”里竞然含有特定物质。如白桦、棕榈树含糖,一般通过“排汗”的方式来排出,这些“汗水”香甜味美,早在远古时就被人们用来酿酒、熬糖。‎ ‎⑦此外,植物的“汗水”还有利于自身繁衍。有些植物的“香汗”芳香袭人,常引诱某些昆虫前来传粉。植物的“汗水”有相生或相克的特性,如小麦的“汗水”对马铃薯晚疫病就有预防作用,所以马铃薯可以种在刚收割宪小麦的土地上;而在向日葵旁种豌豆,则会两败俱……‎ ‎⑧另外,人们还利用植物的“汗水”为病人服务。如松树的挥发性分泌物可治疗肺结核;五味子对减轻人的疲劳、增强视力、养脾安神等有一定功效;云杉、白桦、椴树的叶片有杀伤白色葡萄球菌的作用。 (选自《知识窗》2017年第7期)17.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植物为什么会在凉爽的清晨“怕热”而“汗如雨下”。(2 分)‎ ‎18.第⑤段中加点词语“左右”能否删去?为什么? (2 分)‎ ‎19.选文④⑤两段的位置能否调换?请说说理由。(3 分)‎ ‎20.第⑦段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 分)‎ ‎18.不能删去。”左右"是大约、大概的意思,表估计推测,这句话是说芋头一夜可“吐”出大约一百五十滴,如果去掉就太绝对了,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9.不能。第4段写植物在早晨冒汗的原因,承接第3段结尾的问句;第5段写植物生理学上"吐水”(或冒汗)的作用。是按逻辑顺序排列的,不能调换。‎ ‎20.举例子。通过举小麦与马铃薯、向日葵与豌豆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植物的"汗水”有相生相克的特性。‎ ‎【山东省德州市】‎ 二、(四)‎ 我国已知之最早的玉器发现于 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属于兴隆洼文化,距今约八千年,器行有斧、匕、玦和小管等。经鉴定,这批玉器的质地都是真玉,即透闪石软玉。有意思的是,除我国外,世界上崇玉的古文化如美洲的玛雅文化、新西兰的毛利文化等,开发利用的主要也是真玉,其他美石则居从属地位;可见人类在审美情趣方面存在着某些不约而同的一致之处。但查海所出玉器的功能为何?一般多认为斧、匕等是工具,玦类是装饰品;实不尽然。璞玉本身虽有韧性,但也可能带裂纹,比如带胎绺的就不少见。用这样的玉料制出成品,再拿来干粗活,则兀兀穷年、苦心磨出的宝物势必毁于一旦。在古代,玉器十分珍贵。秦昭王曾表示愿意用十五城交换和氏璧,虽然他并不打算真的兑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但郑伯用一块璧换取许国的一片土地却是事实(《左传·桓公元年》)。故《越绝书》所称“黄帝之时,以玉为兵,以伐树木为宫室,凿地”之说,良不足信。今人或据此进而主张中国曾经历过一个“玉器时代”,更于理不合。因为这么做有点像《淮南子·说山》中说的“坏塘以取龟,发屋而求狸,掘室而求鼠”,未免得不偿失,也太不考虑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了。所以探讨查海玉器的性质时,不能只看到工具和饰物的表象;它们应是在不寻常的场合中使用的不寻常的器物。也就是说,它们还应包含着更深层的用意;只不过当时尚未能设计出超凡脱俗、“神”气十足的器行而已。‎ ‎(节选自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16.查海出土的玉器 “功能为何”?(3分)‎ ‎ ‎ ‎ ‎ ‎17.具体分析本段文字采用的说明方法。(3分)‎ ‎ ‎ ‎ ‎ ‎16.(3分)查海玉器不是工具,也不是饰品,应是不寻常场合使用的不寻常的“神”器。‎ ‎17.(3分)作比较,拿我国和外国的崇玉情况比较,说明在审美情趣上的一致性——都喜欢真玉;举例子,通过和氏璧和郑伯的例子证明了玉器的珍贵;引资料,通过《越绝书》来说明玉为实用的工具是不足信的。‎ ‎【山东省菏泽市】‎ ‎  二、(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14分)‎ 音乐能使我们更聪明吗 ‎  ①1993 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无意间向大众引入了“莫扎特效应”这一说法。心理 学家弗朗西斯•罗彻对 36 位大学生做实验,让他们在做一些空间推理题之前听 10分钟莫扎特的D小调奏鸣曲;其他的人保持安静。结果,在将一张纸叠几次剪开会是什么形状的测试中,听了莫扎特音 乐的人有明显进步,这一发现被形象地称作“莫扎特效应”。自从“莫扎特效应”提出以来,争论一 直不断。‎ ‎  ②最近,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乐曲的节奏可能是人出现莫扎特效应的关键。聆听莫扎特对大脑有好处,可以观察到新生神经元的增加;聆听反向莫扎特对人和大鼠均有负效应,会使得新生神经元 减少、行为认知能力减退。‎ ‎  ③音乐能让人变得更聪明?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的!无论演奏乐器还是听音乐,对大脑的影响 远比我们想象得多。‎ ‎  ④演奏乐器为何能使人聪明?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座工厂,那么听音乐和演奏乐器对于这座工厂来说,是一项大工程,许多个重要的车间都会 被调动起来。科学家们曾经用核磁共振技术扫描过乐手,发现各个重要的大脑区域,都对音乐产生了强烈反应。比如,对于弹钢琴之类,需要双手进行的乐器演奏,就刺激锻炼了大脑的胼胝体,这个部分连接了大脑左右两侧半球,非常重要,如果长期受到刺激,人的协调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人在演奏乐器或者跳舞时的触觉反应,刺激了大脑中的运动皮层,这个部门专门控制人的肢体运动。除此之外,参与的其他部分还有,负责记忆功能的海马体、负责情绪控制的杏仁核、负责视觉感受和反应的视觉皮层等,这些重要部位在音乐声当中共同运作,产生了和谐的脑电波,使得脑功能达到最优化状态。‎ ‎  ⑤另外,乐器的演奏中,无论是弦乐、管乐还是弹拨乐、打击乐,左手的运动总是要超过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倍,而左手的使用可以促进大脑右半球的发育,对提高整个大脑的储存、传递信息的能力,提高思维速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双手互相配合的运动,对提高整个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极有益处,会使工作的效率提高。‎ ‎  ⑥当然,如果你对学习乐器演奏(A)望而生畏,常常听听音乐,对大脑也是(B)大有裨益。科学家们已经通过实验证明,音乐,尤其是复杂的古典音乐,对大脑各种功能也能产生良性刺激。‎ ‎  ⑦首先,听音乐能增强我们的空间分析能力。举例来说,像解决特别困难的问题,安排复杂的事情,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关联,解答谜题之类的活动,都需要我们的空间信息想象和处理能力。研究表明,进行空间分析的脑力活动和听古典音乐是相同的。所以,当我们欣赏古典音乐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好像在处理空间信息,在不知不觉中,大脑得到了锻炼。‎ ‎  ⑧其次,听音乐能增强我们的听觉处理能力。音乐家们的听觉能力显然比普通人更强,他们的听觉注意力,即区分不同声音的能力及能记住所听见的内容的能力都比常人要好。这是因为音乐改善了大脑功能。普通人如果提高了这些能力,对考试、记住重要的信息、改善语言回忆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  ⑨音乐能让人变得聪明,如果在学习或工作时选择背景音乐,效果是否更好呢?科学家早就发现,音乐可对人的情绪和行为产生微妙影响。但英国伦敦教育学院的专家们通过一项新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背景音乐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影响竟(C)毫无二致。‎ ‎  ⑩专家们将受试儿童分成A、B、C三个组。A 组儿童欣赏阿尔比诺尼轻柔优美的《慢板》,B 组儿童聆听克尔特林的爵士乐《三位一体》,而C组儿童则什么也不听。此后,三组儿童又都接受了阅读理解、记忆单词、背诵课文和四则运算测试,而测试内容完全是刚刚新学的知识。最后的结果显示,平均成绩最优的是A组,其次是C组,最差的是B组。‎ ‎  ⑪专家们的解释是:过分活跃或带有攻击性的背景音乐,不能像轻柔优美的背景音乐那样,对孩子的大脑认知机构起积极作用,相反却只会起消极作用。‎ ‎  ⑫可见,在某种情况下,音乐能帮助你更快完成一些枯燥的任务。如果你要学习复杂的新知识,就需要(D)全神贯注,最好把音乐关了。因为研究表明,音乐会减弱对新知识的认知及学习能力。‎ ‎  14.结合上下文内容揣摩文中加点的四个词语,其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A.望而生畏 B.大有裨益 C.毫无二致 D.全神贳注 ‎ ‎  15.第②段“乐曲的节奏可能是人出现英扎特效应的关键”中加点词“可能”‎ 能否去掉?请简述理由。(只有观点,不阐述理由,不得分)(4分)‎ ‎ ‎ ‎ ‎ ‎ ‎ ‎  16.第④段划线部分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 ‎ ‎ ‎ ‎ ‎ ‎  17.你的同学王冰喜欢在预习新课时听摇滾音乐,请你结合本文知识劝她改掉这个习惯,你会怎么说?(50 宇左右)(4分)‎ ‎ ‎ ‎ ‎ ‎ ‎ ‎  14.C ‎  15.不能去掉。因为“可能”只是表示揣测,不是十分地肯定,去掉了,就变成了肯定的意思,与科学事实不相符合。这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  16.举例子。通过这个实例说明了演奏乐器可以使人聪明的原因:和谐的脑电波使得脑功能达到最优化状态,有很强的说服力。‎ ‎  17.预习新课就是学习新知,过分活跃或带有攻击性的背景音乐会减弱你对新知识的认知及学习能力,起消极作用。(50 宇左右)(4分)‎ ‎【山东省聊城市】‎ 三、(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20题。 ‎ 跳出地球“看”地震 ‎①2018年2月2日,我国首颗地震电磁监测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张衡一号”以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张衡命名,它的发射使我国在卫星地震电磁空间探测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②地球的板块、断层移动引发地震,同时也会在地震前后带来包括地球电磁场变化等很多信息。“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级以上、全球7级以上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实时监测空间电磁环境状态变化,研究地球系统特别是电离层与其他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和效应,初步探测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信息特征及其机理,从而有效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 ‎③“张衡一号”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兼副总设计师、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总工程师申旭辉介绍,受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在地面上,像青藏高原的极寒地区,现有的地震台网并不能完全覆盖,面积广阔的海洋也观测不到。目前我国对以青藏高原为主的近200万平方公里陆地缺乏地震前兆监测能力,在国境线和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地震监测能力也几乎为零。而跳出地球“看”‎ 地震,就能突破一些地震研究的限制,对我国及周边区域开展电离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兆跟踪。‎ ‎④“张衡一号”不仅开辟了我国地震监测研究的新视角,成为我国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地震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里程碑。同时它也集合了多项航天技术创新成果,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卫星电磁洁净度的控制技术。‎ ‎⑤卫星本体磁性对磁场测量的“影响不确定性”需控制在0.5纳特以内,这大约相当于地球表面磁场强度的十万分之一。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卫星平台的各个单机、系统都进行了无磁化的更改。但在这一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如,去掉了有磁的红外地球敏感器,整个飞行程序都要改变;再比如,无磁化要求太阳能帆板不能转动,但为了保证卫星能源供应,又必须让帆板对日。如何找到平衡点?卫星研发团队想了很多办法,最终,科研人员打造出来的“张衡一号”整星,其磁洁净度达到了0.33纳特。‎ ‎⑥“张衡一号”的主要载荷,是用于探测卫星轨道环境空间电场的电场探测仪。这也是目前国际上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功能配置最全的空间电场探测仪器。‎ ‎⑦为了感知空间三维电场,探测仪通过伸杆向“张衡一号”本体外伸出4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如同灵敏的触角一般,每个传感器都能准确感知周围等离子体环境电势,灵敏度极高,可以探测到非常微小的等离子体电势变化,相当于在数千米高的巨浪浪尖,分辨一粒小水珠。‎ ‎⑧在卫星内部,有着探测仪的“大脑”——信号处理单元。这台高灵敏电子学测量设备,能把传感器探测到的微小波动细分成十几个通道,通过进一步精细处理,变成数字量,分成频谱,再传输到地面,供科学家研究。‎ ‎⑨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表示,“张衡一号”卫星的发射和投入使用,使我国首次具备全疆域和全球三维地球物理场动态监测的技术能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在轨运行多载荷、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 ‎10.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我国在卫星探测方面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标志是“张衡一号”的发射。‎ B.“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级以上、全球7级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 C.帆板对日能保证太阳能帆板为“张衡一号”供应能源。‎ D.“张衡一号”传感器灵敏度极高,可以分辨巨浪浪尖的小水珠。‎ ‎11.“张衡一号”集合的航天技术创新成果有哪些?(3分)‎ ‎ ‎ ‎ ‎ ‎12.⑥⑦⑧段顺序不能调换,为什么?(2分)‎ ‎ ‎ ‎ ‎ ‎13.从说明方法角度,分析第⑧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4分)‎ ‎ ‎ ‎ ‎ ‎14.分析第②段加点词语的语言特点。(3分)‎ ‎ ‎ ‎ ‎ ‎10.C 说明:本题2分 ‎11.电磁洁净度高;传感器灵敏度高;信号处理单元处理精细 说明:本题3分 ‎12.第⑥段与第⑦⑧段是总分关系,第⑦⑧段具有从探测信号到处理信号的先后顺序。‎ 说明:本题2分 ‎13.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信号处理单元比喻为“大脑”,生动形象的说明其在探测仪中的重要地位 说明:本题4分 ‎14.“初步”表示开始阶段,说明“张衡一号”对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探测技术尚处于起始阶段,还需进一步发展,语言准确严密。‎ 说明:本题3分 ‎【山东省青岛市】‎ 二、(三)现代文阅读(10 分)‎ ‎“悟空”探“妖”‎ ‎①2015年12月17日8时12分,“悟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它是一只非常勤奋 的“猴子”,每天要绕地球飞行15圈,从不偷懒。‎ ‎②“悟空”是我国第一颗主要用来探测暗物质的人造卫星。其实,它就是一台空间望远 镜,担负着寻找暗物质粒子、研究暗物质特性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等任务。‎ ‎③一般人听到“暗物质”会一脸茫然:这是什么“妖魔鬼怪”?为什么要寻找它?顾名思义,暗物质就是通过人眼和其他设备看不到的物质。天文学家在长期的观测研究中发现:许 多星系中存在额外的、看不见的引力源,宇宙的总质量其实远远大于已知物质的总质量。他们 据此推测,宇宙中应该还存在着一种“暗物质”。我们已知的各种物质基本上都要受电磁力的 影响,要么吸收光,要么反射光,要么就自己发光;但暗物质不与光波发生作用,它对电磁力 无动于衷,所以我们无法看到它。‎ ‎④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对暗物质的研究依然不明朗。目前,能够确定的是,宇宙总能量 的 26.8%由暗物质贡献,普通物质只占 4.9%,暗物质的能量是普通物质的5倍以上。有这样隐形的庞然大物存在于宇宙中,却又看不见摸不着,这的确让科学家心痒难耐。而且,暗物质与我们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科学家发现,所有发光物质提供的引力无法抵消星系内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因此推测,是暗物质在提供额外引力,以阻止星系解体。也就是说,没有暗物质 就没有星系,也就没有人类。而且,作为一种全新的、未知的粒子,暗物质很有可能开创前所 未有的应用空间。‎ ‎⑤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传说中的暗物质呢?“悟空”的任务,就是上天捕捉暗物质粒子碰 撞湮灭时产生的高能电子。简单地说,“悟空”在观测中如果突然发现某一速度的电子射线数量变多了,但这又无法用现有理论来解释,那么这些电子射线很有可能是暗物质湮灭时产生的。‎ ‎⑥全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希望能够第一个观测到这部分电子射线,从而获取暗物质存在的证据。除“悟空”外,目前世界上用以探测暗物质的设备,还有国际空间站的阿尔法磁谱仪 和美国宇航局的费米空间望远镜。而中国的“悟空”,是迄今为止观测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 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⑦2017年末,“悟空”工程团队在世界权威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论文,宣布获得了 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射线能谱,该能谱将有助于发现暗物质存在的蛛丝马迹。接下来 的 2018年,我们希望“悟空”不负众望,用火眼金睛找到更多线索,早日探到“妖”的真容。‎ ‎ (取材于程醉的同名文章)‎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悟空”主要用来寻找暗物质粒子、研究暗物质特性及其空间分布规律。 ‎ B.暗物质不受电磁力的影响,所以不能通过人眼和其他设备看到。 ‎ C.“悟空”可以通过捕捉到的宇宙中的高能电子来探寻暗物质的踪迹。 ‎ D.与其他探测器相比,“悟空”性能更加杰出,已率先发现暗物质。‎ ‎16.下列对文章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全文按照时间顺序说明了“悟空”的任务、暗物质的特性、“悟空”探寻暗物质的方 式及成果。‎ B.“悟空”是一颗人造卫星,“妖”指暗物质,以“‘悟空’探‘妖’”为题,生动形象, 吸引读者。‎ C.选文第③段连用两个设问句,加强语气,引出对“悟空”探“妖”方式的具体说明。‎ D.选文第⑤段中加点词语“很有可能”表明探寻暗物质前景不容乐观,语言表达既准确 又含蓄。‎ ‎17.选文第④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 ‎ 目前,能够确定的是,宇宙总能量的 26.8%由暗物质贡献,普通物质只占 4.9%,暗物质的能量是普通物质的 5 倍以上。‎ ‎ ‎ ‎ ‎ ‎ ‎ ‎15.D ‎ ‎16.A(逻辑顺序) ‎ ‎17.列数字、作比较。准确说明了暗物质在宇宙中的比重以及和普通物质在宇宙中的多少、能量上的大小悬殊与差距,从而让读者对暗物质对有了清楚的了解。‎ ‎【山东省泰安市】‎ 三、(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①日落确实很美,色彩绚丽,变化多端。可是观赏者不会想到吧,这些奇异景象竟然大都是幻觉,夕阳本身没有任何变化。‎ ‎②天文学家早就发现,地球大气会使光线散射。1871年,英国科学家瑞利证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长波光要强得多,所以,阳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红色光强10倍以上(这首先可以解释为什么天空总是蔚蓝色的)。由于日落日出的时候,阳光所穿透的大气层增厚,而黄、红色光穿透能力最大,所以此时太阳看起来深黄、殷红。一般来进,黄昏时空气中的烟尘要比清晨多,因此,落日颜色又不同于旭日。‎ ‎③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都是弯曲的,接近地平线的太阳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其距离远大于高层,所以进入底层的光线迅速衰减,再加上太阳沉入地平线后所造成的地球影子,就在天空中呈现出蓝灰色的暗弧;而高层大气密度小,光散射弱,就产生了暗弧上的亮弧。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随着太阳的下落而升向天顶,随着黑暗的降临而消失。至于美丽的紫光,是因为人眼的叠合效应,使通过大气尘埃的红色光与高层大气中较纯空气的蓝色散射光叠合而产生的。‎ ‎④太阳扁的幻觉,不只出现在日落,太阳跳出地平线时也是如此。这是由于光通过空气时,速度每秒减慢87千米,因而光线折射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当落日下缘接触地平线时,折射使落日的高度和宽度之比为26.5:32,观赏者眼睛里的太阳自然就是扁的。‎ ‎⑤最令人迷惑的幻觉,是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挂天边。但实际上,在大气层外天文学家用各种仪器观测,包括用照相机拍照,已经证明黄昏的太阳与中午的太阳大小是一样的。‎ ‎11.下列对人们看日落时产生的幻觉及幻觉产生的原因,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颜色深黄、股红——光线散射和波光长短原理。‎ B.暗弧上的亮弧——高层大气密度大,光散射弱。‎ C.西方天空出现迷人的紫光——人眼的叠合效应。‎ D.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光线折射原理。‎ ‎12.下列选项中的说明方法在选文④⑤段中运用到的一项是( )‎ ‎①作比较 ②分类别 ③打比方 ④下定义 ⑤列数字 ⑥作诠释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⑥ D.①③⑤⑥‎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选文②④段画波浪线句中“一般来讲”和“不只”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选文重在介绍日落时产生的一些自然现象。文中提及的奇异现象大都是幻觉,而夕阳本身并没有任何变化。‎ C.选文部分的说明顺序体现科学原理的复杂与简单,故说明时从颜色及与颜色有关的暗弧、亮弧,说到太阳的外形和大小。‎ D.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可能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选文部分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 ‎11.B 12.D 13.B ‎【山东省烟台市】‎ ‎  三、(三)现代文阅读Ⅱ(8分)‎ 那些将小水珠玩弄于股掌之上的生物 ‎  ①说起莲,古今中外赞美之辞怕不止万千,但最负盛名的大概就数周敦颐的千古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了。这句话不仅极具文学价值,同时,也还提及了一种科学现象,那就是荷叶所具有的自清洁效应——由于这一效应最早正是发现于荷叶表面,因此也得名为“荷叶效应”。‎ ‎  ②荷叶表面对水非常憎恶,在物理化学中,这一特性被称为“超疏水性”。正由于此,雨打浮萍,水滴会被弹开,散落四周,即使是极小的水珠,未被弹开的,也都是些圆滚滚的小球,不会趴下变扁,更不可能铺展开来化为水膜;也正由于此,荷叶表面既不染淤泥,又不易沾惹灰尘——浮尘总被雨打风吹去。‎ ‎  ③这种神奇的性质,来源于荷叶表面的特殊结构——荷叶表面密密麻麻地分布着无数蜡质乳突。荷叶表面每一个上皮细胞都会长出一个乳突,这些乳突仅有几个微米大,比我们的头发丝还细。不仅如此,再放大看,每个乳突表面还都充满着纳米级的小纤毛,这些多级分形的微纳结构会吸附空气,当水珠滴在荷叶上面的时候,由于强大的表面张力,水会被这层气膜托起来而无法接触其本身。同时,形成这些结构表面还有一层蜡质,从我们生活中的经验来看,苹果、葡萄表面有层白蒙蒙的生物蜡,在清洗水果的时候常会感觉到打滑,这便是蜡质的“功劳”。蜡质本身就是疏水的,源自于其本身的组成——非极性有机分子与极性的水分子极性相异,故难以亲和。‎ ‎  ④荷塘里,就在莲的旁边,还生活着一群不怎么起眼的小虫子,它们叫水黾,也有人管它们叫水蚊子、水蜘蛛等等。“黾”是象形文字,古人用来指代青蛙、蟾蜍等两栖类动物。水黾这种六条腿的小虫子虽长得不像蛙类,但却也像蛙一样生活在水中,也像蛙一样一跳一跳的,甚至,比蛙更厉害。它们能漂浮在水面,能在水面上跳跃,乃至生活,就算是狂风暴雨也难奈它何,比起“水上漂”的轻功,这简直高出天际了。这么一种吃喝拉撒睡乃至繁殖都在水面进行的小虫子,也是玩超疏水的行家里手。它们腿上密集排列着微米级刚毛,刚毛表面是一道道周期排列的纳米沟壑,由此,它们便具有强大的超疏水腿,便能轻易漂浮于水面。‎ ‎  ⑤玫瑰花瓣表面也表现出了超疏水的特性,尽管玫瑰花表面对水也很厌恶,却又能粘上水珠,有种若即若离,有种藕断丝连。这不同于荷叶表面的低粘附——水滴极易滑落,而是另一种疏的状态,是一种高粘附的超疏水,也就像我们在情人节看到粘上露水的玫瑰花,无论是倒扣着,或是直立着,抑或是平躺着,表面的水总会粘在上面。当然了,粘着的大都是一个个小水球,倘若是荷叶的话,这些小球早就东奔西跑,不知所终了。这也和玫瑰花瓣表面的微纳结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的微米级小乳突,却不见了四散枝叉的纳米级纤毛,而是一个个小褶皱,这些由表面圆滑的褶皱堆叠起来的小乳突似乎在向水珠轻声诉说着自己的友善。‎ ‎  ⑥‎ 有正便有负,有疏也就有亲。与疏水、超疏水对应的,便有亲水和超亲水。顾名思义,这两种能力意味着材料表面对水是亲和的。紫花琉璃草、泥炭藓、天鹅绒竹芋和紫叶芦莉草这几种植物便具有超亲水的叶片,水滴落在其表面,会迅速铺展成一层薄薄的平整的水膜,甚至被吸进叶片中,就像海绵汲取水分一样。它们的叶片表面大多具有微米级的孔道或沟槽,海绵状的微纳结构造就了它们对水的强大亲和力,恨不得将水一分一毫都搓碎揉进自己的骨髓里。‎ ‎  ⑦类似这些将水玩弄于股掌之上的生物还有千千万万,历经漫漫岁月长河的洗礼,它们根据各自生存的需求,在过去的几千万甚至上亿年间,进化出了这些有趣又神奇的本领,这些本领早已溶入它们血脉,显得那么平凡,却又那么伟大。‎ ‎  16.通读全文,文章主要说明了某些生物具有的 和 的原理。(2分)‎ ‎  17.阅读第③段,概括荷叶具有“荷叶效应”的原因。(3分)‎ ‎ ‎ ‎ ‎ ‎  18.有人说,将④⑤两段顺序调换,按先植物后动物的顺序说明,更有条理性。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 ‎ ‎ ‎ ‎  16.超疏水性 超亲水性(2分)‎ ‎  17.荷叶表面密密麻麻地分布着腊质乳突,每个乳突表面还充满着纳米级的小纤毛。 (评分3分。要点:腊质,乳突、小纤毛。意思对即可)‎ ‎  18.不能调换。(1分)因为第④段水黾与前面的荷花都属于低粘附的超疏水性,而玫瑰与它们不同,属于高粘附的超疏水性。调换后条理反而不清楚了,(评分2分。大意对即可)‎ ‎【山东省枣庄市】‎ 二、(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1分)‎ 蝙蝠鼠中仙 秦自民 ‎①蝙蝠的样子有点像老鼠:尖嘴、细牙、小眼,还有一对能竖立的耳朵,而且也跟老鼠一样喜欢夜晚活动。也许是由于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喜老自嘲》中有“蝙蝠鼠中仙”这样的诗句,蝙蝠也被称为鼠仙。‎ ‎②古今中外,人们对蝙蝠毁誉参半。唐代诗人孟浩然写道:“虫之属最可厌莫如蝙蝠,而今织绣、图画皆用之,以福同音也。”可见,由于蝙蝠的“蝠”与幸福、福气的“福”同音,使得人们对蝙蝠青睐有加,建筑物、装饰品、家具、服装、瓷器、玉器、书画上经常有蝙蝠图案,尤以门窗上雕刻五只蝙蝠最为常见,寓意“五福临门”。‎ ‎③不过,很多人不喜欢蝙蝠,可能是受到一些传说的影响。明朝学者冯梦龙在《笑府》中编了一个故事:凤凰寿,百鸟朝贺。唯蝙蝠不至。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如此倨傲?”蝙蝠曰:“吾有足,属兽,贺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诞,蝙蝠亦不至。麒亦责之。蝙蝠曰:“吾有翼,能飞,属禽,何为贺欤?”继而,凤凰与麒麟相会,语及蝙蝠之事,相与慨叹曰:“今世风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实无奈他何!”‎ 这个故事嘲讽了那些卑鄙无耻、没有立场的人。‎ ‎④在西方,蝙蝠是吸血鬼的化身,传说罪恶的灵魂能转世成吸血蝙蝠继续作恶。这些故事的流传给蝙蝠带来了邪恶的坏名声。而事实上,蝙蝠家族中也确实有吸血蝙蝠存在,如分布在美洲热带地区的普通吸血蝠、白翼吸血蝠和毛腿吸血蝠。‎ ‎⑤人们把蝙蝠和吸血鬼联系起来,可能与蝙蝠是夜行性动物有关。白居易在《洞中蝙蝠》中说蝙蝠“黑洞深藏避网罗”。蝙蝠白天隐藏起来,既有利于安全,也有利于安静地歇息、降低体温和代谢速度,这样既可以延年益寿,又可以养精蓄锐,到了夜晚可以精力充沛地外出觅食。‎ ‎⑥南宋诗人范成大在《高楼曲》中有“岁暮天涯客,黄昏蝙蝠飞”的诗句。的确,蝙蝠很善于在漆黑的夜晚捕食蚊、蝇、飞蛾等昆虫。捕食昆虫既满足了蝙蝠的口腹之需,也帮了人类的忙,因为这些昆虫大多数是有害的。事实上,蝙蝠是世界上最好的害虫杀手之一。‎ ‎⑦蝙蝠之所以对害虫有那么大的威力,部分的原因是由于即使在漆黑的环境中它也能“看见”猎物。但是,蝙蝠的视力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长处,他的看家本领是回声定位能力。‎ ‎⑧正如人眼能根据从物体反射回来的光波分辨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一样,蝙蝠的耳朵能根据从物体反射回的超声波分辩物体的方位、距离、大小和性质。这种通过对回声的频率强弱以及发出与收到回声的时间间隔等进行分析来探测目标的方式就是回声定位。蝙蝠喉部通过声带震动而定向发射超声波,这种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到的,但对蝙蝠很重要。如果被堵塞耳朵,即使在明亮的环境中,蝙蝠也会像醉汉一样乱撞;如果只蒙住双眼,蝙蝠的行动却不“盲目”,依靠回声定位蝙蝠能准确地发现目标、确定飞行方向,甚至1分钟内可连续捕捉到10余只飞行中的昆虫。‎ ‎⑨鉴于蝙蝠的出色表现和非凡本领,荷兰动物行为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廷伯根认为:“不论以何种标准而言,听觉冠军都该属于蝙蝠。”正因为如此,蝙蝠也成了仿生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⑩ , 。蝙蝠虽没有真正的翅膀,却有功能绝不亚于翅膀的翼手,蝙蝠家族因此得名“翼手目”。蝙蝠有一系列适应于飞行生活的结构特点。前肢为构造极其轻巧的翼手,这种翼手宽大灵活,操控性极佳,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换形状产生升力,因此,蝙蝠在空中急转弯的本领远胜于鸟类。此外,蝙蝠胸、肩部的强大肌肉集中在躯干部,胸骨具有和鸟类一样的龙骨突起,锁骨也很发达。这样的构造使蝙蝠飞起来更加灵巧自如。‎ ‎⑪独特的飞行能力和回声定位本领,使蝙蝠具有高超的捕食能力。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也有一些蝙蝠的喜好与众不同。‎ ‎⑫世界上有一种蝙蝠具有罕见、奇特而又令人惊诧的饮食习惯,它们的猎食目标竟然是水中的鱼。兔唇蝠就是这样一位渔夫。它能利用超声波探测到猎物,强大的飞行能力能保证它轻盈地掠过水面,而修长的脚趾和锋利的爪子,使其能轻而易举地抓到浅水中浮游的光滑的小鱼。‎ ‎⑬得益于漫画中的超级英雄“蝙蝠侠”,蝙蝠的形象在今天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的确,蝙蝠不是老鼠,蝙蝠是像神仙一样飞行的哺乳动物,蝙蝠是鼠中仙。‎ ‎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4.简析选文①~④段引用诗文和传说的作用。(3分)‎ ‎ ‎ ‎ ‎ ‎15.下列诗文对蝙蝠特点的描述与选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2分)‎ A.曹植《蝙蝠赋》:“行不由足,飞不假翼。……不容毛群,斥逐羽毛族。”‎ B.葛洪《抱朴子》:“千岁蝙蝠,色如白雪。……此物得而阴干末服之,令人寿万岁。”‎ C.清人蒋世栓《费生天彭画赠百泉》:“世人爱吉祥,画师工颂祷。谐声而取譬,隐语戛戛造。”‎ D.范成大《蝙蝠》:“伏翼昏飞急,营营定苦饥。聚蚊充口腹,生汝亦奚为?”‎ ‎16.选文第⑫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 ‎ ‎ ‎ ‎17.在行文过程中,选文特别注重内容的衔接过渡,结构的严谨契合。请仿照文中三处画线句子,在第⑩段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3分)‎ ‎ ‎ ‎ ‎ ‎14.点题,引出说明对象;为文章增添文学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古今中外,人们对蝙蝠毁誉参半。(3分。意思对即可)‎ ‎15.B(2分)‎ ‎16.举例子、打比方。列举了兔唇蝠的例子,具体、生动地说明了“有一些蝙蝠的喜好与众不同”,进一步说明“蝙蝠具有高超的捕食能力”,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3分。说明方法能答出“举例子”即得1分,作用阐述恰当2分。说明方法只答“打比方”,作用阐述恰当,本题只得2分)‎ ‎17.示例:蝙蝠不仅有强大的回声定位能力,而且是唯一一类演化出了真正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3分。答案应为过渡句,关键词要有“回声定位能力”和“飞翔能力”,意思对即可)‎ ‎【山东省淄博市】‎ 三、(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3题。(12分)‎ 萤(节选)‎ 法布尔 ‎①众所周知,萤火虫的身上带有一盏灯。它会在自己的身上点燃这盏灯,在黑夜中照耀自己行进的路程,这就是它成名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 ‎②雌萤那个发光的器官,长在它身体最后三节。前两节的每一节下面都会发光,形成宽宽的节形。而位于第三节的发光部位比前两节要小得多,只有两个小小的点,发出的光亮可以从背面透射出来,因而在这个小昆虫的上下面都可以看得见光。‎ ‎③雄萤则不一样,与雌萤相比,它只有尾部最后一节处的两个小点,且只能在下面发光。 ‎ ‎④‎ 我曾经在显微镜下,观察过这两条发光带:在萤的皮上,有一种白颜色的涂料,形成很细很细的粒形物质——光就是发源于这里。在这些物质的附近,分布着一种非常奇特的器官,它们都有短干,上面还生长着很多细枝。这种枝干散布在发光物体上面,有时还深入其中。 ‎ ‎⑤我很清楚地知道,光亮产生于萤的呼吸器官。世界上有一些物质,当它和空气相混合以后,立即便会发出亮光,有时甚至还会燃烧,产生火焰。此等物质,被人们称为"可燃物"。而那种和空气相混合便能发光或者产生火焰的现象,则通常被人们称作"氧化作用"。萤能发光,便是这种氧化作用的一个很好的例证。萤的灯就是氧化的结果。那种形如白色涂料的物质,就是经过氧化作用后剩下的余物。氧化作用所需要的空气,是由连接着萤的呼吸器官的细细的小管提供的。至于那种发光物质的性质,至今尚无人知晓。 ‎ ‎⑥萤还有一个本领,就是完全有能力调节它随身携带的亮光。也就是说,它可以随意地将自己身上的光放大一些,或者是调暗一些,或者是干脆熄灭它。 ‎ ‎⑦那么,这个聪明的小动物,究竞是怎样行动才达到它调节自身光亮的目的呢?经过观察我了解到,如果萤身上的细管里面流入的空气量增加了,那么它发出来的光亮度就会变得更强一些;要是哪天萤不高兴了,把气管里面的空气的输送停止下来,那光的亮度自然就会变得很微弱,甚至是熄灭了。 ‎ ‎⑧每次当我想要捕捉那些十分幼稚可爱的小动物的时候,它们总是爱和我玩捉迷藏。就在刚才,我明明清清楚楚地看见它在草丛里发光,并且飞旋着,但只要我的脚步稍微有一点儿不经意,发出一点儿声响,或者是不小心触动了旁边的一些枝条,那个光亮立刻就会消失掉。 ‎ ‎⑨然而,雌萤的光带,即便是受到了极大的惊扰,也不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比如,把一个雌萤放在一个铁笼子里,空气可以流通。然后,我们在铁笼子旁边放上一枪。面对这样暴烈的声音,萤似乎什么也没有听到,或是听到了,也置之不理,它的光亮依然如故。于是,我又换一种方法试探,取一个树枝,再把冷水洒到它们身上。但是,这种种方法都失败了,各种刺激居然都不奏效,没有一盏灯会熄灭,顶多是把光亮稍微停一下。然后,我又拿了我的一个烟斗,往铁笼子里吹进一阵烟去。这一吹,那光亮停止的时间长久了一些。还有一些竟然停熄掉了。但即刻之间便又点着了。等到烟雾全部散去,那光亮便又像刚才一样明亮了。假如把它们拿在手掌上,然后轻轻地一捏。只要你捏得不是特别的重,那么,它们的光亮并不会减少很多。总之,到目前为止,我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办法让它们全体熄灭光亮。‎ ‎10.下面理解,符合原文内容和表达的一项是( )(3分)‎ A.雌萤和雄萤的发光器官一样,都长在身体的最后三节。‎ B.萤的亮光是靠连着呼吸器官的细管里流入的空气量来调节的。‎ C.写“萤总爱和我捉迷藏”是为了说明萤调皮可爱的特点。‎ D.外界的干扰完全不影响雌萤的发光。‎ ‎11. 阅读第⑤段,提炼整合相关信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萤火虫”的发光原理。(不超过50字)(3分)‎ ‎ ‎ ‎ ‎ ‎ ‎ ‎12.将下面的文段与本文对比,说说二者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4分)‎ 萤火虫体长0.8厘米左后,腹部可见腹板6~7节,末端有发光器,可发出荧光。雄虫大多有翅,雌虫无翅,身体你比雄虫大,不能飞翔,但荧光比雄虫亮。萤火虫靠体内产生的一种化学反应来发光,通过控制发光器官内化学反应的开始与结束,以使光产生或消失。‎ ‎ ‎ ‎ ‎ ‎13.阅读全文,结合相关内容说说你所体会到的法布尔的科学精神。(2分)‎ ‎ ‎ ‎ ‎ ‎10.B ‎11.光亮产生于萤的呼吸器官,由连接着萤火虫的呼吸器官的细细的小管提供的空气与萤火虫体内自身的“可燃物”混合,产生“氧化作用”,从而产生光亮。‎ ‎12.该文段符合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简洁平实、通俗易懂。在表达上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而本文表达上,除了说明文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外,还有个人感情的流露,充满对萤的喜爱之情;语言生动传神,亲切自然;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如“这个聪明的小动物”“那些十分幼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总爱和我捉迷藏”“或是听到了,也置之不理”等等。‎ ‎13.⑴善于观察,细心观察。如在草丛观察萤的发光和光亮的消失。‎ ‎⑵反复推敲实验,一丝不苟,锲而不舍,认真钻研。如第九段用不同的方法反复试验怎么让萤的光亮停止和消失。‎ ‎⑶热爱自然,热爱动物。如“这个聪明的小动物”“那些十分幼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总爱和我捉迷藏”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陕西省】‎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 梁鑫峰 ‎①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陆地上有山脉;其实海洋里也有山脉,这些山脉被称作大洋中脊。‎ ‎②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100多年的时间。大洋中脊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72年英国“挑战者号”的全球调查。“挑战者”号上的科学家利用探测锤发现大西洋中部有一处高高隆起的地方。1925—1927年,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确认了这条山脉的存在。他们还发现这条位于大西洋底的山脉竟然通过好望角,延伸到了印度洋。‎ ‎③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现。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地质学家已经知道地球上每个大洋的洋底都有山脉,并且这些山脉连成一个巨大的海底山脉系统。‎ ‎④‎ 大洋中脊的发现使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正是因为大洋中脊的发现,让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现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板块运动理论。‎ ‎⑤大洋中脊既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又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洋中脊的中轴线上坐落着众多的“火山口”。在那里,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新生成的洋壳挤压大洋中脊两边已有的地壳,不断向外扩张,并最终在板块的交界边缘俯冲回地幔去。因此,洋壳在大洋中脊出生,在板块与板块的撞击中消亡。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里,大洋洋壳就这样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⑥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从中轴线往外,水深逐渐增加。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轴线处水深大约为2500米,但其外沿的水深则有5000多米。究其原因,中轴线处的洋壳刚刚形成,温度最高,因此其密度较小,所以也就升得最高。在几百万年的地质时间尺度上,中轴线处的洋壳往外移动,其温度逐渐降低,密度增加,随之也就慢慢沉下去了。于是,这些高大的海底山脉就形成了。有时,这些山脉还会露出海面形成岛屿,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冰岛。‎ ‎⑦虽然同为巨大的山脉,但是海底山脉和陆地山脉的生成机制不同。陆地山脉大多是由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大洋中脊则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一个被称为中央裂谷的特殊结构,形态类似山谷。大洋中脊就像是被从中轴线处劈开来一样。不过,不同的大洋中脊,其中央裂谷的形态也不同。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央裂谷非常巨大,大概有25—30千米宽,且有1000—2000米深;而位于东太平洋中脊隆的中央裂谷只有不到1000米宽,深度也不到100米。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于不同大洋中脊处新生成地壳的扩张速度不同。扩张速度快的(大于5厘米/年)大洋中脊会呈现出如东太平洋隆起样的结构,扩张速度慢的(小于5厘米/年)则更像大西洋中脊。‎ ‎⑧大洋中脊以其特殊的地质结构吸引着众多的地质学家、海洋学家和生物学家。他们的发现和研究极大推动了人类对于地球和生命的认识进程。‎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略有删改)‎ ‎8.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有哪些特点?(3分)‎ ‎ ‎ ‎ ‎ ‎9.请结合词语运用,具体分析下面两个句子语言的准确性。(4分)‎ ‎⑴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100多年的时间。‎ ‎ ‎ ‎ ‎ ‎⑵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 ‎ ‎ ‎ ‎ ‎10.请分析第⑦段画波浪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2分)‎ ‎ ‎ ‎ ‎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项是( )(3分)‎ A.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发现大西洋底的山脉通过好望角,延伸到印度洋。‎ B.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东太平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陆续被发现。‎ C.大洋中脊的发现,让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为板块运动理论。‎ D.大洋中脊中轴线上众多“火山口”喷出的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成为岩石,形成了新的洋壳。‎ ‎8.①大洋中脊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②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③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个中央裂谷。‎ 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3分。‎ ‎9.⑴“只不过”是“仅仅”的意思,准确地说明了人们对海底山脉的认识时间并不长,并不是很了解。‎ ‎⑵“研究发现”表明是经过调查和研究的,是有科学根据的;“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准确、严谨地说明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基本上是对称的。‎ 评分标准:能结合具体词语分析语言的准确性,得2分。每句2分。共4分。‎ ‎10.①举例子,列举大西洋和东太平洋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不同大洋中脊其中央裂谷的形态也不同;②列数字,准确说明了两个中央裂谷的宽度和深度;③作比较,突出说明了两个裂谷的差别很大。‎ 评分标准:每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任意两点,得2分。共2分。‎ ‎11.C ‎【上海市】‎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不可或缺的城市风景——斑马线 ‎①说起斑马线,我们最熟悉的,由多条相互平行的白实线组成的人行横道线,因kù sì( )斑马身上的条纹而被称为斑马线。‎ ‎②斑马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跳石”(见右图)。‎ ‎ ‎ ‎  当时四轮马车与行人混行引发了许多道路堵塞和交通事故。于是,人们在马路上砌起凸出路面的“跳石”,行人可以踩着它们穿越马路。“跳石”成为一种指示行人过街的标识,这就是斑马线的祖先。1951年10月31日,世界上第一条斑马线在英国诞生。‎ ‎  ③最有名的斑马线也在英国。1969 年,著名的披头士乐队发行了最后一张唱片——《艾比路》,该唱片的封面为四位歌手走在伦敦艾比路的一条斑马线上。2012 年,艾比路斑马线被英国政府提升到文物地位,成为伦敦的文化地标。‎ ‎  ④斑马线像是拦腰搭在道路上的白色飘带,看似简单朴素,却不是随意画出来的。按照设置规范,斑马线最小宽度为3米,可以根据行人流量以1米为一级予以加宽,行人越多的地方斑马线越宽。构成斑马线的白色平行粗实线的线宽为40~45厘米,两条平行粗实线之间的距离为60~80厘米。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斑马线呢?一是未设置人行过街设施的路口,二是行人横过道路较为集中的路段。‎ ‎  ⑤作为城市交通生态中的一个重要标识,斑马线在指引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保护行人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漫漫车流中,法律赋予了斑马线上行人优先的路权,机动车临近时须减速避让,遇到行人正在通过时还应停车让行。斑马线作用的发挥,需要机动车尊重行人的路权,也需要行人珍惜自己的权利,两者缺一不可。‎ ‎  ⑥然而,现状并不令人乐观。由于机动车和行人互争斑马线,致使斑马线成为交通事故的多发地。据统计,我国近三年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多达1.4万起,致死人数高达3898人。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行人在斑马线上“散步”等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  ⑦现在,为了提高斑马线的醒目程度,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有的城市在斑马线色彩搭配和视觉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如彩色斑马线、3D立体斑马线等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随着手机的普及,“低头族”看手机过马路成为新的安全隐患,为此有的城市推出了闪灯斑马线——在斑马线上安装多条醒目的灯带,斑马线在灯带的映照下与路口的信号灯同步变换颜色,为“低头族”过马路提供有效的警示。‎ ‎  ⑧斑马线是城市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唯有守法守序,才是对这道风景的最好守护——这,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14.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 kù sì( )‎ ‎  15.下列对第④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斑马线的宽度根据规范不应超过4米。‎ ‎  B.构成斑马线的白色粗实线须平行排列。‎ ‎  C.斑马线的宽度与人流量无关。‎ ‎  D.所有的路口都应设置斑马线。‎ ‎  16.依据文本内容,摘录相关信息并作概括,完成下表。(8分)‎ 信息摘录 信息概括 ‎⑴           斑马线的祖先 斑马线的起源 ‎1951年,世界上第一条斑马线在英国诞生 ⑵ ‎ 斑马线之“最”‎ 指引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  ⑶ ‎ ‎⑷ ‎ ‎  17.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3分)‎ ‎  18.文中提到,有的城市对斑马线设置进行了大胆尝试,你是否认同?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述理由。(4分)‎ ‎ ‎ ‎ ‎ ‎  14.(2分)酷似 ‎ ‎ 15.(3分)B ‎  16.(8分)⑴古罗马时期的“跳石”(2分) ⑵最有名的斑马线是(英国伦敦)艾比路斑马线(2分)  ⑶保护行人安全(2分) ⑷斑马线的作用(2分)‎ ‎  17.(3分)具体说明近三年来,我国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之多,后果之严重(2分),强调了重视斑马线作用的重要性(1分)。‎ ‎  18.(4分)评分说明:态度正确,结合文本内容(2分),理由恰当(2分)。‎ ‎  【答案示例1】认同。这些大胆尝试增强了视觉效果,使斑马线更醒目,让行人和车辆能更清楚地注意到斑马线,尤其是为“低头族”提供了有效的警示,能更好地发挥斑马线的作用。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 ‎  【答案示例2】不认同。斑马线有严格的设置规范,对其颜色、宽度、间距等都有明确的规定,随意改变既不符合设置规范,也有可能对路人的视觉造成干扰,不利于发挥斑马线的作用。‎ ‎【四川省达州市】‎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天宫一号:控制中的“坠毁”‎ ‎  ①近日,部分外媒称天宫一号已经失控并将撞向地球,对地面环境及安全造成威胁。天宫一号是我国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的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实验性空间站),它在载人航天对接技术上的突破,打破了苏美两国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全世界近50年的垄断。‎ ‎  ②2013年6月13日,天宫一号与载人飞船神舟十号成功自动对接。结束了神舟十号任务以后,天宫一号的所有目标就已全部达成,没有进一步的安排,这也符合它预先设计的仅两年的寿命(2013年底结束)。但是天宫一号超期服役到了2016年3月才正式宣布中断数据连接。天宫一号将会逐渐坠回地球。‎ ‎  ③不可否认,目前的天宫一号的确是个被弃用的航天器残骸,虽然我们心里不愿意承认,但它现在的状态更接近于一个名词:太空垃圾。‎ ‎  ④一般来说,绕地球飞行的无用人造物体都是太空垃圾,具体有很多种。一种是航天发射活动抛弃的负重:比如多级火箭的第二级、第三级、上面级等,它们会环绕地球并在稀薄大气作用下返回地球。‎ ‎  ⑤另外一种太空垃级是寿终正寝的航天器。任何一个航天器都有自己的寿命,天宫一号就属于此类。‎ ‎  ⑥第三种太空垃圾是导弹反卫星试验和太空垃圾碰撞产生的新垃圾。目前估计,一共有1.7亿个直径小于1厘来的太空垃圾,有67万个1~10厘米直径大小以及2.9万个尺寸更大的太空垃圾在绕地飞行。‎ ‎  ⑦对于飞在低到中高轨,比如600~39600千米高乃至各种大椭圆轨道上的太空垃圾,目前完全无法处理。尤其是报废的导航卫星和通信卫星基本都处在20000~39600千米高的轨道,这些垃圾差不多将和地球同时灭亡。而对包括天宫一号在内的位于200~600千米高度的航天器,都会受到地球稀薄大气的影响而缓慢坠回地球。历史上,美国航天飞机可以主动移除太空垃圾,但也只在1984年回收两颗入轨失败的昂贵通信卫星的任务中展示过,成本实在太高!所以,所有像天宫一号这类的人类载人航天器,最终都会缓慢回到地球的怀抱。‎ ‎  ⑧从1971年到1991年,苏联7个重达18.5~19.8吨的礼炮系列空间站先后返回地球,都成功焚毁在大气中。1979年,美国重达77.1吨的天空实验室返回地球,在地表发现了几十个碎片。‎ ‎  ⑨除此之外,人类所有的载人航天任务,都伴随着飞船残骸的返回。比如中国神舟飞船和俄罗斯联盟飞船均由推进舱、服务舱、返回舱等构成,但只有经过特殊保护的返回舱是能安全着陆的,其它部分都会在空中焚毁。‎ ‎  ⑩俄罗斯进步号、中国天舟号货运飞船等,都会整体返回大气焚毁。例如每年国际空间站任务都会焚毁大约4艘重达7吨的进步号。我国的天舟一号返回重量与天宫一号接近,已经在2017年9月22日返回地球并完全焚毁。‎ ‎  ⑪在世界范围内,废弃航天器(不同于有巨大翼面的航天飞机或者受到保护且带有降落伞等装置的返回舱)精确落点的预测都是个顶级难题。更何况天宫这种形状不规则且毫无防护的废弃航天器,只能大概划分一个巨大的潜在残骸落区。目前人类最常用的落区是巨大的南太平洋,这里几乎没有人类生存。当然,即便是划定残骸落区,也只能尽力提前控制(发动机剩余燃料最后工作)让航天器落到这里,甚至也不意味着一定会有残骸会坠落下来。‎ ‎  ⑫由于天宫一号的返回过程受很多因素影响,几乎没有办法预测它解体后是否一定能烧完,以及万一存在残骸的话到底会落在哪里,这换作是任何国家也都无法做到。人类航天已经开展了60年,还从未出现过一例在轨航天器返回地球时造成人员伤亡的案例。天宫一号造成损失的概率应该远低于你连续随机买号而连中彩票头奖的概率。‎ ‎   (《文摘报》2018年2月13日)‎ ‎  5.下列有关“太空垃圾”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太空垃圾主要有三种:航天发射活动抛弃的负重、寿终正寝的航天器、导弹反卫星试验和太空垃圾碰撞产生的新垃圾。‎ ‎  B.太空垃圾大都处在20000~39600千米高的轨道上,它们差不多将和地球同时灭亡。‎ ‎  C.由于回收太空垃圾成本实在太高,包括美国在内的各航天大国都选择了让废弃的载人航天器缓慢回到地球的怀抱。‎ ‎  D.对废弃航天器的精确落点的预测是顶级难题,目前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做到准确预测航天器残骸到底会落在哪里,而只能大概划分一个巨大的潜在残骸落区。‎ ‎  6.下列有关“天宫一号”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天宫一号在载人航天对接技术上的突破,打破了苏美两国在全世界近50‎ 年的垄断,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 ‎  B.世界上任何一个航天器都有自己的寿命,天宫一号超期服役两年多时间,2016年3月开始将逐渐坠回地球。‎ ‎  C.天宫一号这种形状不规则且毫无防护的废弃航天器,在返回地球过程中将会解体并烧完。‎ ‎  D.部分外媒称天宫一号已经失控并将撞向地球,对地面安全造成威胁。其实天宫一号是在控制中坠毁,其造成损失的概率几乎为零。‎ ‎  7.根据原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六自然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意在说明太空垃圾是重大的安全隐患;第八自然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意在说明苏联和美国在航天领域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  B.我国的天舟一号返回重量与天宫一号接近,已经在2017年9月22日返回地球,留下了少量残片。‎ ‎  C.人类所有的载人航天任务都伴随着飞船残骸的返回,不经过特殊保护的返回舱会在空中焚毁。‎ ‎  D.各航天大国的残骸落区都是在巨大的南太平洋,因为这里几乎没有人类生存。‎ ‎  5.B【解析】B.原文是“尤其是报废的导航卫星和通信卫星基本都处在20000~39600千米高的轨道,这些垃圾差不多将和地球同时灭亡。并不是说太空垃圾大都在这个高度。”‎ ‎  6.C【解析】C.原文是“几乎没有办法预测它解体后是否一定能烧完,”‎ ‎  7.D【解析】A.第八自然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意在说明苏联和美国类似的航天器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焚毁,对地球没有大的危害。B.在2017年9月22日返回地球并完全焚毁,错误。C.完全错误,返回舱是在保护中返回的。‎ ‎【四川省广安市】‎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第8—10题。‎ 农业3.0时代 ‎  所谓农业3.0时代,是相对农业1.0、2.0时代而言。农业1.0时代对应于传统农业社会,其特征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自给自足,技术水平较低,耕作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对风调雨顺、地力水源等自然因素依赖度高。农业20时代开启于近代以来的工业社会,其特征是工业革命的成果逐渐反哺于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工业品广泛使用,农业基础设施全面 改善,“靠天吃饭”的局面得到较大改观,农产品“量”的问题基本解决。‎ ‎  农业3.0时代则发端于后工业社会和信息化社会,它既是对农业2.0时代的继承,也是对农业20时代的超越;它的技术水平更高、生产效率更高,同时也更加个性化、更具丰富性;它不仅满足“量”的需求,也能很好地满足“质”的要求。总之,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颠覆性的农业。‎ ‎  农业3.0时代的农业样态,林林总总,琳琅满目,比较重要的就有智慧农业、绿色农业、定制农业、品质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养生农业、观光农业等等,以及由这些农业样态交叉融合而来的新样态。‎ ‎  比如智慧农业,它把信息技术引入农业的生产、流通、销售、管理等环节,依托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以及智能农业装备,依托大数据,实现农业的精细化种植和智能化生产,现农业全产业链的升级再造。‎ ‎  又比如绿色农业,它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民众对高品质、安全健康农产品的需求相对接,采用农药减量、生态循环、施用有机肥等绿色生产方式,生产市场认可的绿色农产品,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  类似这样的农业样态不断兴起,“农业+”“+农业”,农业正在抛弃单纯的“地里刨食”, 告别简单粗放、整齐划一,迈向一个新时代——农业3.0时代。‎ ‎ (节选自2017《半月谈》13期)‎ ‎  8.选文使用的说明顺序是( )‎ ‎  A.时间顺序   B.逻辑顺序   C.空间顺序 ‎  9.选文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 ‎  A.打比方、作比较   B.列数据、打比方  ‎ ‎ C.举例子、列数据   D.分类别、作比较 ‎  10.下列选项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选文介绍了农业3.0时代的含义及其样态 ‎  B.农业1.0时代是单纯的“地里刨食”,自给自足的传统时代;农业2.0时代是简单粗放、整齐划一,广泛使用工业品的时代;农业3.0时代是信息化、技术化水平更高的新时代。‎ ‎  C.蔬菜种植基地引进的水肥一体化设备,可以感知土壤和环境的变化,根据这个变化给蔬菜提供种植需求。这是智慧农业的一种体现。‎ ‎  D.删掉“农业2.0时代亻的基础设施全面改善,‘靠天吃饭’的局面得到较大改观。”这句话中的“较大”一词,更能准确体现农业1.0到2.0时代的惊人变化。‎ ‎ 8.B 9.D 10.D ‎【四川省广元市】‎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5~7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 ‎①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从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土的历史了。古埃及的圣体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玛雅文字等相继成为历史的陈迹,唯汉字独存。中国人用数千年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奇迹,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至今仍旧具有旺盛 的生命力。尤其是汉字计算机输入的优越性,使 汉字的奇迹更令世人惊叹和信服。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②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著名学者安子介先生说,“中国由黑龙江到云南,汉字全通。”“中华文化连绵五千年,是用汉字记载的。”“西方字母的形式,根据历史说也是由象形而 ‎ 来,后来变成拼音,各国文字不同,相互联结的纽带断了,结果欧洲分成大小十数个国家。如果中国早年也走这条路,早已出现江苏国、广东国了。我国方言这样多,汉字的语音无法在‘语音学’上统一,但在文字使用上自古及今都是一脉相承的。汉字对汉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可见,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这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③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由于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联想产生。并非仅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过来的字如此,如“日”“月”等。会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我们从字形的拼组关系中便可想象出这字的意义。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因此,汉字引发想象和联想的强大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④汉字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从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脑左半球的“单脑文字”,而汉字是大脑左、右两半球并用的“复脑文字”;拼音文字认知中“语音编码”方式起主要作用,而汉字认知中则是利用“多重编码”方式,语音、字形和语义编码兼用。学习汉字可以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潜力,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因此,从音、形、义三者结合上去学习汉字是科学的方法。‎ ‎⑤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的古老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 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我们要重新认识汉字的价值,充分发掘汉字的奥秘,以迎接汉字“发挥威力”的新时代。‎ ‎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埃及的文字是圣体字,古巴比伦的文字是楔形文字,而更多西方国家一直都是拼音文字。‎ B.我国的方言尽管在“语音学”上统一,但在文字使用上自古至今都一脉相承。‎ C.学习拼音文字偏向于开发大脑左半球的潜力,而学习汉字,可以开发我们大脑左、右半球的潜力。‎ D.中国人用数千年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汉字,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 ‎6.依据本选文,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是“从甲骨文算起”,文章结尾为“以迎接汉字‘发挥威力’的新时代”,由此判断此文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 B.第③段的说明对象是“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行而得其意”。‎ C.拼音文字认知中是利用“语音编码”方式起作用,汉字认知中是利用“多重编码”的方式,语音、字形和语义编码兼用。‎ D.本文的语言兼具平实性和生动性的特点,蕴含了作者对中华文明的热爱之情。‎ ‎7.下列对文中说明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土的历史了。”该句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汉字的历史悠久。‎ B.第②段主要采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引用安子介先生的话说明了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 C. 第③段主要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是为了生动具体地说明象形字和会意字能引发想象和联想的特点。‎ D.第④段主要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汉字在发展大脑智力上的作用。‎ ‎5.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原文“西方字母的形式,根据历史也是由象形而来,后来变成拼音”可知,“西方国家一直都是拼音文字”错。‎ ‎6.D【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知识。A.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B.第③段的说明对象应是“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C.原文说的是“拼音文字认知中‘语音编码’方式起主要作用”。‎ ‎7.C【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的辨析。选项中遗漏了“形声字也能引发想象和联想”这一点。‎ ‎【四川省泸州市】‎ ‎ 二、(一)阅读下文,完成8—10题。(10分) 目前,在地震学界内有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地震不可知论,认为在人类对地球内部知之甚少的情况下,预报地震是不可能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地震是有规律可循的,探索其规律进行短期预报并非完全不可能。两种观点的对立十分尖锐,因不可知论占据主流地位,所以社会上一度形成这样的鉴别标准:说地震不可知的是科学家;说地震可以预报的可能是骗子。‎ 不错,就人类当下的科技水平而言,要想清晰地搞清地壳的运动规律还存在一定困难,在此背景下进行地震预报研究仍是难题。在纳税人的呼吁下,美国和日本等西方国家相继压缩用于地震预报的科研经费,特别是日本正式宣布退出地震预报的合作研究。他们认为,与其让遥遥无期的空洞研究浪费资金,还不如扎实实地做好防灾救灾的实际工作。 而我国的情况有点复杂。从形式和规模上来看,我国的地震研究监测机构无疑是全世界最健全、最庞大的。可遗憾的是,近些年我国科研人员能拿得出手的研究成果却越来越少。 中国的地震专家真的如此无能吗? 其实不然,笔者熟知的地震学界的几位专家学者,他们对地震研究都有突出的贡献,也都有过比较准确预报地震的经历。目前,世界上地震短期预报的最高准确纪录是30%,这个记录就是由中国保持的。 即使如此,地震预报却仍然是全世界公认的棘手难题。其原因很简单,我们对地震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的整体认识尚处在模糊的探索阶段。从科学上讲,预测地震有两条途径:一是寻找地震前出现并且与地震发生有明确关系的自然现象,也就是所谓的震兆,进而利用震兆预测地震。二是认识地震从孕育到发生的基本规律,即震因,利用震因对地震的孕育发生过程做出准确的识别。关注震兆与研究震因两者缺一不可。‎ 遺憾的是,震兆与震因至今仍如两座科学山峰横亘在我们面前,让我们难以逾越。‎ 在地震史上,中国宣称曾成功预报了海城和青龙地震,但世界地震学界对此的评价是:偶然的运气。有人说,我们曾经成功预报过海城和青龙地震,为什么不能把这两次预报的经验运用到后续的地震预报工作中呢?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地震预报难就难在地震的机理和触发条件等复杂多变,预测方法具有不可复制性。这次成功有效的预报手段,很可能在下一次地震预报中就失灵了。正如著名探险家兼地质学家位梦华所说的,地震预测迄今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不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还很难完全准确地预报地震。 ‎ 地震预报的难度,核心问题还在于人类对地球内部构造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尚不成熟。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可能还不如对月球,甚至是对火星的了解深入。即便有一些经验和知识,也是此一时的知识和经验,不能用于彼一时,如海城的经验无法用于唐山地震,也不可能完全应用于后来的汶川等一系列地震。‎ 此外,地震预报,特别是短期预报之所以成为世界性难题,是因为政府和公众的需求与科学现状之间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当地震监测机构将可能发生地震的推断上报给政府时,负责决策的官员会严肃地发问:“你们的把握有多大?”这就让监测机构犯难了。最终只得“继续监测”。 政府的确有政府的难处,它的着眼点是尽量保证整个国家的正常铁序不被打乱。如果接到一个把握只有30%的大地震预报,无论是东西方哪一个国家的政府,都是一样的战战兢兢,不知该如何是好。‎ 地震预报属于危机管理范畴,就必须纳入危机机处理的轨道。当然,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所有的科学难题都解决了,要想准确地预报地震,仍然不是一件易事。 8.为什么地震预报很困难?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 ‎ ‎ ‎ ‎9.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二自然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方法及其作用。(3分)‎ ‎ ‎ ‎ ‎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3分)‎ 目前,世界短期预报的最高准确准确纪录是30%,这个记录就是由是由中国保持的。‎ ‎ ‎ ‎8.(4分)①人类对地震的整体认识尚处在模糊的探索阶段;②地震的机理和触发条件等复杂多变,预测方法具有不可复制性;③人类对地球内部构造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尚不成熟;④政府和公众的需求与科学现状之间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一点1分)‎ ‎9.(3分)举例子(1分),以美国和日本为例(1分),说明当前科技水平下,进行地震预报的研究仍是一个难题。‎ ‎10.不能删掉,(1分)“目前”一词从时间上做了限制,“准确”一词从地震预报的精准度做了限制,(1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1分)‎ ‎【四川省南充市】‎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共6分,每小题2分)‎ ‎①有些看似平淡无奇的花朵,但实则是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 ‎②中世纪数学家比萨的莱奥纳多发现了斐波那契数列,它是这样一组数列:1,1,2,3,5……即后一数字为前面两个数字之和。那么,数列和花朵有什么关联呢?请耐心点,答案马上为你揭晓!‎ ‎③自然界中,一些植物的花瓣、萼片、果实的数目以及排列的方式,都是非常符合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的。在一定条件下,细致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向日葵的花盘中有2‎ 组螺旋线,一组顺时针方向盘绕,另一组则逆时针方向盘绕,并且彼此相嵌。虽然不同的向日葵品种中,这些嘤逆螺旋的数目并不固定,但往往不会超出34和55、55和89或者89和144这三组寂字,这每组数字都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相邻的2个数,很有趣吧!这样排列的目的,是为了让植物最充分地利用阳光和空气,繁育更多的后代。‎ ‎④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里还有许多体现。例如,树木的生长。由于新生的枝条,往往需要一段“休息”时间,供自身生长,而后才能萌发新枝。所以,一株树苗在一段间隔,例如一年,以后长出一条新枝;第二年新枝“休息”,老枝依旧萌发;此后,老技与“休息”过一年的枝同时萌发,当年生的新枝则次年“休息”。这样,一株树木各个年份的枝桠数,便构成斐波那契数列。这个规律,就是生物学上著名的“鲁德维格定律”。‎ ‎⑤为什么自然界中有如此之多的斐波那契数列巧合呢?这是植物在大自然中长期适应和进化的结果,就像盐的晶体必然是立方体的形状一样。当然,受气候或病虫害的影响,真实的植物往往没有完美的斐波那契螺旋。‎ ‎8.选文的说明对象恰当的一项是( )‎ A.数学中的斐波那契数列 B.大自然里的斐波那契数列 C.生物学上的“鲁德维格定律” D.斐波那契数列的应用规律 ‎9.下列对选文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④段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树木的生长情况来说明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界中的体现。‎ B.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了逻辑说明顺序。‎ C.“向日葵的花盘中有2组螺旋线,一组顺时针方向盘绕,另一组则逆时针方向盘绕,并且彼此相嵌。”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向日葵花盘中螺旋线的特点。‎ D.“当然,受气候或病虫害的影响,真实的植物往往没有完美的斐波那契螺旋”一句中“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0.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植物的花瓣、萼片、果实的数目以及排列的方式,都是非常符合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的。‎ B.虽然向日葵的顺逆螺旋的数目并不固定,但每组数字都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相邻的两个数。‎ C.盐的晶体形状是立方体,也是斐波那契数列在大自然界中的体现。‎ D.一株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各个年份的枝桠数,构成斐波那契数列,体现了“鲁德维格定律”。‎ ‎8.B 9.C 10.D ‎【四川省遂宁市】‎ ‎  6.关于下面语段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冰火山是一种在地球上找不到,但是在我们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上存在的地貌类型。它们通常出现在冰冻卫星或其他一些表面温度低于—150°‎ 的天体上。在形态上,冰火山就像地球上的火山,它们从地表凸起,顶端有一个巨大的凹陷口,当喷发时,会排出四处流淌的液体。关键性的差别是地球火山主要由岩石和重金属组成,冰火山主要是由坚固的冰壳构成,冰火山的岩浆也是冰冻沉积物,所以,在喷发时,会出现大量冰块喷出的奇观。‎ ‎  A.下定义 列数字 打比方 作比较 做诠释 ‎  B.下定义 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慕状貌 ‎  C.下定义 列数字 作比较 慕状貌 做诠释 ‎  D.下定义 列数字 打比方 摹状貌 做诠释 ‎ ‎ 6.A ‎ ‎【四川省自贡市】‎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小蜜蜂影响大生态(节选)‎ ‎  ①蜜蜂属于传粉动物。美国农业部的研究显示,传粉动物参与了养活全球1/3人口的粮食生产。在众多传粉动物中,蜜蜂的传粉效果最优,增产贡献最大;同时,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更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南宋诗人杨万里《蜂儿诗》将蜜蜂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体现得淋漓尽致:“蜜蜂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作蜜不忙采蜜忙,蜜成犹带百花香。”‎ ‎  ②蜜蜂被称为“自然之子”“人类益友”。研究显示,蜜蜂的体重虽然只有约100毫克,尚不及一滴水重量的一半,但其短暂的一生能够酿造出达自身重量30倍的蜂蜜。蜂蜜一直是甜美的代名词,被誉为“天赐的礼物”。自古以来,国人对蜂蜜的营养和美味极为推崇,视其为养生祛病、健体强身的天然保健品。此外,蜜蜂还能提供诸多健康长寿因子——花粉、蜂胶、蜂蜡和蜂王浆等蜂产品。‎ ‎  ③其实,蜜蜂酿蜜只是它为人类贡献的很小一部分,传粉才是它的丰功伟绩;因此,蜜蜂又被誉为“月下老人”“农业之翼”。蜜蜂是自然界中植物生存、繁衍的媒介,是作物增产的重要保障。‎ ‎  ④目前,地球上已知植物共有22万多种,除蒲公英等不多的植物靠自然风传送花粉外,有16万种靠昆虫传粉,其中依靠蜜蜂传粉的占85%。粗略统计,在人类所利用的1330多种作物中,有1000多种需要蜜蜂来传授花粉。‎ ‎  ⑤实践证明,利用蜜蜂传粉,可使作物增产普遍到达10%以上,其中,油菜增产15%—20%,果树增产20%—30%,部分果蔬产量甚至可以成倍增长。同时,蜜蜂传粉能够显著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有利于控制病虫害,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药残留,有效提升农产品品质。有数据显示,养蜂给农业带来的效益是其直接产值的100倍以上,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突出。‎ ‎  ⑥蜜蜂还被称为“生命使者”“环境哨兵”‎ ‎。它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因子、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充当着环境质量监测员的角色,是生态环境好坏的重要体现。蜜蜂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了异常敏锐的嗅觉,对周围环境极为敏感,可以识别出许多种细微的气味。蜂群的数量直接反应环境状况——蜂群多的地方,一定是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 ‎  ⑦同时,蜜蜂的传粉促成了作物的联姻和受孕。这不仅可以我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而且有利于提高植物杂交概率,为其杂交进化提供可能,进而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如果说大自然的生物链组成具有神奇的密码,那么蜜蜂就是破解密码的大咖工匠。蜜蜂一旦消失,粮食、棉油、蔬果、木材等植物将无法结出果实种子,也就不再有下一代的繁衍,整个生态系统都将面临崩溃。爱因斯坦说过:“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只能活4年!”‎ ‎   (摘编自刘国信《小蜜蜂影响大生态》)‎ ‎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传粉动物对于人类生存十分重要,它们生产了养活全球1/3人口的粮食。‎ ‎  B.自然界植物的传粉方式分为两种:一是自然风传粉,一是昆虫传粉。‎ ‎  C.实践证明,通过蜜蜂传粉,能够使农作物生产全部增产10%以上。‎ ‎  D.蜜蜂数量能够直接反应环境状况,蜂群少的地方,生态环境一定不好。‎ ‎  8.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采用了先总说后分说的说明思路,说明蜜蜂对人类生产生活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等的重要影响。‎ ‎  B.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说明蜜蜂虽然微小,但它的贡献却很大。‎ ‎  C.第④段中的“粗略统计”一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表明接下来的数据分析不是准确计算。‎ ‎  D.最后一段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意在说明蜜蜂从地球上消失后,地球上的粮食只够人类生活4年。‎ ‎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众多传粉动物中,蜜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的生态系统最为重要。‎ ‎  B.在蜜蜂为人类所作的贡献之中,传粉远远比酿蜜对人类要重要得多。‎ ‎  C.与养蜂给农业带来的效益相比,其直接产值对人类而言已经毫不重要。‎ ‎  D.没有蜜蜂的传粉,自然界的生物链将会中断,这对生态系统将是一场灾难。‎ ‎ 7.B 8.D 9.C ‎ ‎【四川省广元市】‎ 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 ‎①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从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土的历史了。古埃及的圣体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玛雅文字等相继成为历史的陈迹,唯汉字独存。中国人用数千年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奇迹,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至今仍旧具有旺盛 的生命力。尤其是汉字计算机输入的优越性,使 汉字的奇迹更令世人惊叹和信服。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②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著名学者安子介先生说,“中国由黑龙江到云南,汉字全通。”“中华文化连绵五千年,是用汉字记载的。”“西方字母的形式,根据历史说也是由象形而 来,后来变成拼音,各国文字不同,相互联结的纽带断了,结果欧洲分成大小十数个国家。如果中国早年也走这条路,早已出现江苏国、广东国了。我国方言这样多,汉字的语音无法在‘语音学’上统一,但在文字使用上自古及今都是一脉相承的。汉字对汉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可见,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这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③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由于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联想产生。并非仅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过来的字如此,如“日”“月”等。会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我们从字形的拼组关系中便可想象出这字的意义。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因此,汉字引发想象和联想的强大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④汉字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从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脑左半球的“单脑文字”,而汉字是大脑左、右两半球并用的“复脑文字”;拼音文字认知中“语音编码”方式起主要作用,而汉字认知中则是利用“多重编码”方式,语音、字形和语义编码兼用。学习汉字可以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潜力,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因此,从音、形、义三者结合上去学习汉字是科学的方法。‎ ‎⑤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的古老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 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我们要重新认识汉字的价值,充分发掘汉字的奥秘,以迎接汉字“发挥威力”的新时代。‎ ‎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埃及的文字是圣体字,古巴比伦的文字是楔形文字,而更多西方国家一直都是拼音文字。‎ B.我国的方言尽管在“语音学”上统一,但在文字使用上自古至今都一脉相承。‎ C.学习拼音文字偏向于开发大脑左半球的潜力,而学习汉字,可以开发我们大脑左、右半球的潜力。‎ D.中国人用数千年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汉字,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 ‎6.依据本选文,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是“从甲骨文算起”,文章结尾为“以迎接汉字‘发挥威力’的新时代”,由此判断此文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 B.第③段的说明对象是“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行而得其意”。‎ C.拼音文字认知中是利用“语音编码”方式起作用,汉字认知中是利用“多重编码”的方式,语音、字形和语义编码兼用。‎ D.本文的语言兼具平实性和生动性的特点,蕴含了作者对中华文明的热爱之情。‎ ‎7.下列对文中说明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土的历史了。”该句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汉字的历史悠久。‎ B.第②段主要采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引用安子介先生的话说明了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 C. 第③段主要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是为了生动具体地说明象形字和会意字能引发想象和联想的特点。‎ D.第④段主要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汉字在发展大脑智力上的作用。‎ ‎ 5.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原文“西方字母的形式,根据历史也是由象形而来,后来变成拼音”可知,“西方国家一直都是拼音文字”错。‎ ‎ 6.D【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知识。A.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B.第③段的说明对象应是“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C.原文说的是“拼音文字认知中‘语音编码’方式起主要作用”。‎ ‎ 7.C【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的辨析。选项中遗漏了“形声字也能引发想象和联想”这一点。‎ ‎【天津市】‎ 阅读《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一文,回答6—8题。‎ 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 严毅梅 ‎①人类一直好奇:为何唯独我们这个物种才有语言?语言是如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为此,从事现代生物学、当代语言学、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科学家,研究了人类语言的起源和演化。最新的研究表明,气候可能影响了语言的形成和演化。‎ ‎②美国迈阿密大学的迦勒·埃弗雷特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某一地区的湿度可能对当地的话言造成影响。他们研究了3700多种语言,发现629种声调多变的语种,大多出现在非洲和南亚的湿热地区,北美、亚马逊和新几内亚的潮湿地带以及中国以南的地区,比如越南语、缅甸语等:而声调平和的语言如蒙古语、埃及语等,大都出现在干燥或干旱的地区。‎ ‎③我们知道,声带是负责人类发声的器官。发声时,先吸入空气,然后将声带内收和拉紧,并控制呼吸,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引起振动而发出声音:而声调是由声带振动时的长度、张力、质量和位置决定的。‎ ‎④今日多数的欧洲语言被认为源于6000多年前的原始印欧语。它最早是由气候干燥的黑海北部草原地带的先祖所使用的。因为吸入干燥的空气会令声带干涩,缺乏弹性,所以较难发出声调复杂的话言。因此,埃弗雷特认为干燥的气候可能使住在该地区的人的语言声调平和。与干燥的气候相比,湿润的气候使人的声带更富有弹性,从而能够发出更多的声调。因而声调多变的方言一般出现在气候潮湿的地区。比如粤语中共有9个声调,而北方人利习惯了普通话的4个声调。‎ ‎⑤埃弗雷特认为,这意味着在漫长的岁月中,气候是影响语言形成和演化的要素之一。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刚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时难度较大,因为控制声带的肌肉必须调整才能发出新的声调。‎ ‎(选自《青少年科技博览》,有删改)‎ ‎6.下面对全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为何唯独人类这个物种才有语言。‎ B.声带是负责人类发声的器官。‎ C.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 D.刚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时难度较大。‎ ‎7.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研究了3700多种语言,发现629种声调多变的语种。(列数字)‎ B.声调平和的语言如蒙古语、埃及语等,大都出现在在干燥或干旱的地区。(举例子)‎ C.声调是由声带振动时的长度、张力、质量和位置决定的。(下定义)‎ D.与干燥的气候相比,湿润的气候使人的声带更富有弹性,从而能够发出更多的声调。(作比较)‎ ‎8.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中加点词“大多”表示对范围的限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B.第③段写人类发声的基本原理,与“语言的形成和演化受气候的影响”没有直接关联,因此可以删去。‎ C.第④段中加点词“它”,指代的是前一句中的“原始印欧语”。‎ 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关于语言形成和演化的科学研究成果。‎ ‎6.C 7.C 8.B ‎ ‎【新疆乌鲁木齐】‎ ‎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每小题4分)‎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 我国古代图书馆 刘绍义 ‎  有人经常把书院与图书馆混为一谈。‎ ‎  尽管古代的书院,如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等,都有不少藏书,但它们与图书馆还不是一回事。图书馆是以藏书为主,书院是以讲学为主,其目的和设置都相差甚远。‎ ‎  早在周代,我国就有了图书馆。只不过,那时不叫图书馆,叫“盟府”,主要保存盟约、图籍、档案等与皇室有关的资料。严格地说,这只是图书馆的雏形。老子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图书馆馆长,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这个“守藏室”,就是藏书之所。‎ ‎  到了西汉,皇室就开始大量收藏图书了,开国之相萧何还在宫内设置了专门用来藏书的石渠阁、天录阁,这也是后来人们常常把皇家图书馆称为“石渠”“天录”的原因。汉武帝算得上一位重视保存典籍的开明之君,他不但在宫里修建了专门收藏图书的“秘府”官舍,还以官 ‎ 方命令在全国广泛征集图书,来丰富皇室藏书。兰台、石室、麒麟阁,都是汉代收藏图书的地方。当时人们为了防火防潮,已经开始把藏书之所修建成石头的了,从“石室”的名称上,我 们就可以知道。汉代收藏图书的书柜,多为铜色包边,所以也有人把图书馆称为“金匮”。‎ ‎  东汉桓帝时设置的秘书监一职,即专门管理图书秘籍的官员。秘书监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这一官职被后代沿用,到隋炀帝的时候,秘书监已经是正三品了。唐代的魏徵就曾 ‎  经担任过秘书监一职,他为唐代的书籍整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唐代以前,图书主要是由官府掌控,民间是不允许大量藏书的。有的朝代,比如秦朝就取缔了私人藏书。唐代民间私人图书馆的出现,开了我国历史上私人藏书的先河。唐代的私人藏书,是随着印刷业的发展而兴盛起来的。在那些逐本抄书的年代,私人要想收藏大量的书籍, 经济情况就是个问题。有了先进的印刷技术,官府藏书大量增加,私人藏书也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韩愈就曾在自己的诗歌里,提过老友邺侯的藏书,“插轴三万卷”,由此可知唐代私人藏书之丰之盛了。‎ ‎  到了明代,专门管理图书秘籍的秘书监一职就被废止了,图书馆馆长的职务也并入了翰林院。清代除了文渊阁、文津阁、文澜阁这些图书馆外,翰林院、国子监、内府等机构也收藏过图书。这些机构的长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负责管理这些图书,算得上是兼职的图书馆馆长了。‎ ‎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图书馆”这一名称的呢?据记载,真正使用“图书馆”一词, 还是从“江南图书馆”开始的。修建于清代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的江南图书馆,不但最先使用“图书馆”三个字,也把图书馆丰富的藏书推到了公众面前。‎ ‎  所以说,“江南图书馆”开创了我国“图书馆”的新篇章,是一所真正的大众图书馆。‎ ‎   (选自《意读》2017 年七月刊,有删改)‎ ‎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朝保存盟约、图籍、档案等与皇室有关资料的 “盟府”,是我国图书馆的雏形。‎ ‎ B.汉代已有专门收藏图书的“秘府”官舍,石渠、天录等均为汉代皇家图书馆的别称。‎ ‎ C.民间藏书丰富之极的私人图书馆能够在唐代出现,主要得益于先进的印刷技术。 ‎ ‎ D.清代翰林院、文渊阁、文澜阁、国子监等机构的长官都兼负有收藏管理图书之责。‎ ‎  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古代的书院虽有藏书,但以讲学为主,其目的和设置与以藏书为主的图书馆完全不同。‎ ‎  B.为防火防潮,汉代时人们把藏书之所建成石头的,且收藏图书的书柜也多以铜色包边。‎ ‎ C.东汉时设置了专管图书秘籍的秘书监,这一官职由各机构的长官兼任,并历代沿用。‎ ‎  D.唐代官府藏书大量增加,在书籍整理方面,时任秘书监的魏徵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8.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第三段主要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说明早在周代就已经有了图书馆,而老子堪称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图书馆馆长。‎ ‎  B.本文的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文章先由书院与图书馆的区别说起,然后条理清晰地说明了我国古代图书馆的发展历史。‎ ‎  C.平实、准确是本文的语言特点,第五段“秘书监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句中 的“相当于”就体现出这一特点。‎ ‎  D.这篇事物说明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图书馆的发展,谈了我国“图书馆”名称的由来, 使我们对我国古代图书馆有了了解。‎ ‎ 6.D 7.D 8.B ‎【云南省】‎ ‎  三、(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10分)‎ 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 ‎  ①远眺,全长55公里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大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珠海,澳门同香港间的车程由3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形成港珠澳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  ②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科技大桥。根据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大桥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需求就得建高,要满足附近机场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经过综合考量大桥的最合理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深管同时在海道两端建起人工道连接桥生。‎ ‎  ③外海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 ‎  ④从上空俯瞰港珠奥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隧道两端的小岛批似蚝贝,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科研人员设计了多个方案,最后探索出外海快速筑岛技术,即采用120个巨型钢圈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海底,再在中间填上形成人工岛。“每个圆简直径有22米,大概和篮球场一般大;最高达5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50吨,与架A380‘空中客车’相当。”工程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妃录。‎ ‎  ⑤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5.6公里的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达8万吨。要让3节巨型管节在水下近50米的海底软基环境下对接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需要精准的遥控、测绘、超算等一系列技术支撑。面对世界首例深埋沉下管的岛隧工程,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攻关,创造性的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飞跃了这一国际技术禁区。‎ ‎  ⑥这是世界最大的钢结构桥梁,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高达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5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这在我国桥梁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桥的钢桥面铺装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也创造了世界纪录。‎ ‎  ⑦施工现场紧邻航道,每天来往航船多达4000余艘。另外,这片海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自然保护区,也对建设者提出了严峻桃战。为了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的需要,也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这座大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 的方式来建道。港珠澳大桥的所有构件,不论大小,都是在岸上工厂整件制造,然后运至海上,像“搭积木”一般拼装在一起,实现了精密制造、精安装,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 ‎  ⑧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白海豚的干扰?工程团队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300多次出海跟踪,拍摄30多万张照片,标识了海域内的白海豚数量,并摸清白海豚生活习性,在施工时采取了针对性保护措施。大桥主体工程完工后,白海豚的数量,由施工之初的约1400头,增加到了约1800头。‎ ‎  ⑨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从可研阶段到开工建设,科技创新的理念贯穿始终,这个超级工程集结了我国在桥梁设计和施工、材料研发、工程装备乃至生态环保领域的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在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关键材料领域取得全面突破,为我国交通建设行业的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起到引领作用。‎ ‎  18.港珠奥大桥的“科技密码”有哪些?请根据文章内容饰要概括(3分)‎ ‎ ‎ ‎ ‎ ‎  19.文章第②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 ‎ ‎ ‎ ‎  20.第⑦段中加点词语“全部”和“无论……都”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2分)‎ ‎ ‎ ‎ ‎ ‎  21.港珠澳大桥是一项科技创新工程请你再简要介绍一项能体现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的工程项目。(2分)‎ ‎ ‎ ‎ ‎ ‎  18.⑴探索出外海快速筑鸟技术,建成人工岛:⑵创造性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⑶采用“搭积木”的方式建造。然后拼装成桥。‎ ‎  19.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对“桥、鸟、隧交通集群工程”加以具体的解释,使说明对象“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概念清晰、通俗易懂。‎ ‎  20.“无论……都”对“全部”进行进一步的限制,表明桥梁的大大小小部分,全部使用“搭积木”方式完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21.C919大型客机采用先进气动布局和新一代超临界机翼等先进气动力设计技术、结构设计技术和较大比例的先进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采用先进的电传操纵和主动控制技术,提高飞机综合性能,改善人为因素和舒适性,采用先进客舱综合设计技术,提高客舱舒适性;采用先进的维修理论、技术和方法,降低维修成本。‎ ‎【浙江省杭州市】‎ 二、(二)‎ ‎“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 ‎“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曾是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在刷脸支付时代来临的当下,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需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 靠谱的刷脸技术 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识别相比吗?对此,有关专家举了个例子:像《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己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9.99%。‎ 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尤其利好老年人 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的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老年人一般记性会变差,各种卡的密码又不能设得太简单。刷脸支付,用户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降低了老年用户使用难度。‎ 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在授权的应用程序上,用户刷脸完成身份核验后,就能领取电子交通卡、电子社保卡等,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实体证件。部分人担心的因化妆等使容颜发生变化的问题,要看具体情况。机器可识别化妆,但若整容幅度过大,或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则可能无法识别。不过,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解决。‎ 进入“弱隐私”时代 刷脸支付就好比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入应用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与之连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你的脸,甚至你不同的表情等。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万环伺围猎的目标。但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漏,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只是刷脸技术的成熟,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加之行业内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标准,使得形势更为严峻。‎ 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根据谈璎同题文章改编)‎ ‎13.文中举汤姆·克鲁斯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2分)‎ ‎ ‎ ‎ ‎ ‎14.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①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围猎”有什么表达效果?)‎ ‎ ‎ ‎ ‎ ‎②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脸”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 ‎ ‎ ‎ ‎15.赵爷爷记性差,常常忘记银行卡密码,银行建议他办理刷脸取款业务。他担心别人会拿着他的照片去刷脸取款,自己皱纹增多难以识别,请你用文中相关知识帮助他消除顾虑。(4分)‎ ‎ ‎ ‎ ‎ ‎16.文章题目“‘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隐含着哪些意思?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4分)‎ ‎ ‎ ‎ ‎ ‎ ‎ ‎13.具体说明刷脸认证准确度高,超过人眼。‎ ‎14.①用“围猎”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各方对个人信息的争相抢夺。‎ ‎②“脸”指代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你的脸、你的不同表情等。‎ ‎15.赵爷爷,不用担心,刷脸技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它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以防止用照片冒充真人的行为;皱纹增多没有关系,你只要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行了。‎ ‎16.刷脸技术准确、便捷,刷脸时代的到来是必然的,我们要做好拥抱这个时代的准备;但刷脸的同时可能会泄露个人隐私,让我们进入一个“弱隐私”时代,我们要提高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 ‎【浙江省金华市】‎ 二、(三)非文学类文本阅读(10分)‎ ‎ ▲ ‎ 传说,月亮上最有名的动植物是玉兔和桂树,有诗歌这样形容:“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今天,嫦娥四号落月探测器已跃跃欲试,这次的目标是月亮那不为人知的背面,而此次,我们带上月亮的将是一份大礼——土豆。由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组织,重庆大学牵头的科普载荷“月面微型生态圈”,将作为嫦娥四号的“乘客”之一,于2018年底登陆月球背面,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 ‎“奶粉罐”里乾坤大 ‎“月面微型生态圈”高18厘米,直径16厘米,净容积约0.8升,总重量3千克,从表面看就是一个圆柱形的金属罐子,有点类似于我们家里的奶粉罐。在罐子里,土豆和拟南芥这两种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而动物虫卵吸入氧气,派出二氧化碳和生活垃圾提供给土豆和拟南芥的种子,循环往复,小生态圈就初现形态了。‎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问,地球上的光合作用直接利用太阳光,那么月球表面自然光线是如何引入“生态圈”的呢?原来,它是通过光导管引入的。这就实现了月面原位资源利用,让动植物完全接受月球的光照环境。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的老师们之前也考虑过用人工光线模拟地球上的光照环境,但利用月面自身光照对实验的意义更大。如果动植物能够适应月球光照生长,那么以后人类就可以在月球建设基地,开展长时间的科研工作,这对人类未来在外星球生存非常重要。‎ ‎“月面微型生态圈”是一个真实的生态圈,假设这个生态圈运转正常,罐子里的动植物将经历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动物虫卵从虫卵孵化到幼虫生长发育,土豆和拟南芥的种子从发芽、幼苗生长到开花,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就诞生了。‎ 登月生物有讲究 由于“罐子”容积有限,就要求里面的动植物不能占用过多空间。那些能登上月球的动植物就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首要条件就是“个子小”。其次,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传递热量,昼夜温差大,在太空舱内温度控制在30—60℃,“罐子”内温度控制为最低—10℃,因此要求动植物能够耐高温、耐冻,而且能抗辐射、抗干扰。‎ 土豆是大家熟悉的食物,很有可能是以后太空的主食。这次选择的土豆是特别培育的“小个子”品种。拟南芥开花周期短,从发芽到开花只需1个月,是很好的实验用模式植物,因此把在月球开出第一朵花的任务交给了它。‎ 美国电影《火星救援》中,宇航员马克独自在火星将居住舱变成火星土豆农场,靠种土豆、吃土豆生存了500天。美国大片里出现的场景,中国科学家正将它一步步变为现实。如果嫦娥四号科普载荷成功,将意味着“月面微型生态圈”适合于所有地外星球并成为人类生存的基础。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8年第4期,雍黎撰文,略有删改)‎ ‎11.根据文本对“月面微型生态圈”的介绍,在下图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3分)‎ 月面微型生态圈示意图 ‎12.小敏一听将在月亮上种土豆,马上就说:“夏天到了,我最喜欢吃西瓜,到月亮上种西瓜多好!”请你根据文本内容,向小敏解释本次月面生物实验不种西瓜的原因。(3分)‎ ‎ ‎ ‎ ‎ ‎13.这篇文章刊登在《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上,你认为下列哪一个选项最适合做这篇文章的标题?请说明理由。(4分)‎ A.人造“月面微型生态圈”将首次登月 B.走,到月亮上种土豆去 C.月亮上能种土豆吗?‎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百种优秀报刊 ‎ ‎ ‎ ‎ ‎11.(3分)⑴月球表面自然光线(或“月球表面自然光照”“月面自身光照”)‎ ‎⑵氧气⑶发芽、生长、开花 ‎12.(3分)登月植物“个子”要小,“月面微型生态圈”容不下西瓜;罐内温度最低可达—10℃,登月植物要耐寒,而西瓜不行;如果士豆在月球种植成功,有可能成为未来太空的主食,而西瓜不能成为主食。‎ ‎13.(4分)示例一:我选B,这个标题将重大的科学实验说得通俗有趣,“走”生动地表现了即将成行的意思,“到月亮上种土豆去”有科幻色彩,同时这是一本面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优秀期刊,这个标题更能激发少年儿童阅读与探究的兴趣。‎ 示例二:我选A.这个标题平实、准确,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现了科技文的特征,刊登在《知识就是力量》上,符合刊物的旨趣。‎ 示例三:我选C,这个标题是一个疑问句,设置了一个悬念,能激发读着的阅读兴趣。‎ ‎【浙江省宁波市】‎ 二、(三)(10分)‎ ‎“科幻世界”中的新宁波品牌 本报记者 包凌雁 单玉紫枫 通讯员 李珏 家里的任何一个角落说一句:我觉得好热……空调就自动开启。躺在床上说一句:我要睡觉了……家里的灯光、电器会立即关闭。这不再是科幻片中的场景,而是将很快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中小企业主导的新宁波品牌,正在为这一部部“科幻大片”谱写新剧本。‎ ‎“动口不动手”的未来智能家居 十年前,当时还是公务员的何金挺在装修自己的小家时突然产生一个想法:如果通过互联网把所有带电设备统一管理起来,该有多方便。说干就干,何金挺踏上了创业之路。‎ 一晃四年,他的智轩科技首次以自主研发的“移动云物联”专利技术,开发了ThinkHome智能家居系统,一举打破了我国被海外品牌垄断的高端智能家居市场格局。去年9月,央视财经频道播出的《创业英雄汇》上,何金挺向全国观众演示了新一代智能家居系统,该项目最终以2亿元的估值成功获得风投,也让这个宁波本土的“网红”品牌声名鹊起。‎ C919首飞的“幕后英雄”‎ 家中已是一个科幻世界,而外面的世界同样日新月异。如今,走进银行或者高铁站、机场的出发大厅,迎面走来为你服务的,很有可能是一个古灵精怪的机器人小姐姐。4月27日,宁波GQY视讯发布消息说,公司的银行机器人已在建行、农行等各类网点开展运营工作。而这家公司的两大核心业务就是视讯和机器人产业。‎ 去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大飞机C919首飞,指挥中心的GQY 高清大屏指挥系统,犹如指挥者的神经中枢和眼睛,在首飞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保证了飞行中的全天候监控,把视频图像实时传递,还将领空、气象等信息实时纳入,组成了一幅飞行综合的立体图,成了当之无愧的“幕后英雄”。‎ 从手机镜头到“嫦娥探月”都有新宁波品牌身影 手机镜头等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前列的舜宇光学、让我国核磁共振费用从千元降至200多元的宁波健信核磁技术、我国首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产业化的宁波大成新材料,以及为“神舟飞船”“嫦娥探月”等国家重点工程承担发射配套的宁波星箭航天机械……越来越多的新宁波品牌,正在颠覆着人们对传统宁波制造的印象,而中小民营企业逐渐成了创造新宁波品牌的有生力量。‎ 作为“中国制造2025”首批试点示范城市,宁波于2016年成功入选“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截至目前,全市已经累计培育创新型初创企业10548家,其中287家被认定为浙江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宁波品牌的加速成长,也让我们对未来宁波产业升级充满了希望。‎ 未来的“科幻世界”中,还会有更多这样的新宁波品牌值得期待!‎ ‎ (选自《宁波日报》,2018年5月8日,有删改)‎ ‎11.这则报道该编入《宁波日报》哪个版面?( )(2分)‎ A.阅读 B.艺林 C.要闻 D.国际 ‎12.这则报道具有时代性,请结合报道内容作出解释。(3分)‎ ‎ ‎ ‎ ‎ ‎1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5分)‎ 如果受报纸版面限制,编辑一般会用下面两种方式对稿件加以处理:⑴从各段中选取语句作出摘要;⑵保留一段。现在,这则报道需要围绕标题“‘科幻世界’中的新宁波品牌”进行缩减,如果你是编辑,你认为哪种方式更适合?请说明理由。‎ ‎ ‎ ‎ ‎ ‎11.C(2分)‎ ‎12.【示例1】报道写的是“科幻世界”中的新宁波品牌,如新一代智能家居系统的开发,银行机器人在建行、农行等各类网点的运营工作等,这些高科技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是时代性的体现。【示例2】报道内容写到宁波市已经累计培育创新型初创企业10548家,其中287家被认定为浙江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些创新型企业的涌现是时代性的体现。(3分,意思相近即可)‎ ‎13.我认为第一种更适合。因为这则报道围绕“‘科幻世界’中的新宁波品牌”,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依次介绍了一系列新宁波品牌,各部分内容紧扣标题且不存在主次或包含关系,所以,采用第一种方法,既能缩减文字,又能保留主要信息。如果用第二种方法缩减则会导致信息不全。(5分,选择正确1分,能围绕标题说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3分,表达清晰1分)‎ ‎【浙江省台州市】‎ ‎  二、(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3分)‎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 写给下一代的信 黎加厚 ‎  一个周末,我们家谈到了新生一代的未来。于是,我提笔写下了这封给孩子未来的信:‎ ‎  孩子,看到你甜蜜的笑容,我们仿佛看到了你美好的未来。我要告诉你,你真幸运,未来我们国家将发生许许多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将会改变你们这一代人的命运。‎ ‎  1956年,美国科学家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探索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让机器像人一样认知、思考、学习和工作。进入21世纪后,人工智能发展的速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人工智能将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改变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在你成长的每一天,都会看到我们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你未来看到的,我们这一代人根本想象不出来,就像我们的上一代人,根本无法想象现在上街买菜扫码付钱的生活情境。‎ ‎  牛津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20年后,也就是你读大学的时候,人工智能的普及将导致整个社会制造业、服务业的大量工作被机器人和智能系统替代,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从知识技能型转向创造设计型,蓝领和白领劳动者的数量将减少11%至90%。现在许多传统的、热门的职业到那时已经不存在了,你童年在学校学习的许多东西早就没用了,你会面临很多新兴的行业、新的技术带来的机会和挑战。 ‎ ‎  我在资料中看到国外一位专家分析了机器和人类的特点,他把人和机器的思维由低到高分成5级层次: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想象力,并预测机器替代人类劳动的时间(见文中图表)。‎ ‎ ‎ 图表:人与机器的关系变化 ‎  到本世纪20年代,那时你已经上幼儿园,人工智能无人驾驶飞机和无人驾驶汽车可能上市;到本世纪40年代,那时你已经大学毕业,同声传译、速记员、银行柜台的出纳和会计等工作已经由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替代了。‎ ‎  到那时,教育也会发生很大变化。机器能够处理的部分将减少学习时间,降低考试难度,要求学生知道、了解即可;更多的时间和教学内容将转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动手实践等只有人类才具有的那些能力上面。‎ ‎  孩子,面对一个崭新的世界,你们这一 代人的学习方式会发生变化。再过几年,你就上幼儿园了。要记住,上幼儿园不是超前学习小学数学、英语、汉语拼音,而是在游戏和玩耍中引发热爱学习的兴趣、好奇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记得丹尼尔•平克在《全新思维》一书中预测,21世纪是“创感时代”。培养下一代的设计感、故事感、交响感、共情感、娱乐感、意义感十分重要,未来属于具有创新思维的人。‎ ‎  亲爱的孩子,在你的人生路上,要学会学习,终身学习。不仅要学会与人相处,还要学会与机器和人工智能相处。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面对未来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我把教育四大支柱的顺序倒过来,改编成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四大支柱”,供你参考。‎ ‎  学会做人:在人工智能时代,你要具备作为人的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不仅要重视做人的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重视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只有人类才具有的能力的培养。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充分发挥潜能,发展个性和特长,提高综合素养,培养创新精神,永远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孩子,想一想未来,那时候人们见面会用“你是人还是人工智能”打招呼。你该如何回答?‎ ‎  学会共处:你的成长是在社会环境中与大家一起学习和生活,要学会与他人一起合作共处,更要重视学会与人工智能和其他新兴技术和谐共处。未来社会的发展不是简单地用机器替代人的重复性劳动,而是机器和人类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机器更擅长做人类做不到的事情,人类应该做机器无法做的事情。人和机器相互补短,共同发展。‎ ‎  学会做事:你一出生,就生活在信息化的新型时代,需要学习掌握并能娴熟地运用信息技术高效率地做事。要学会充分利用计算机、云计算、移动终端和APP软件,特别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帮助你的学习和生活,这对你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  学会求知:我们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深深体会到,必须要学会如何学习。人生道路很漫长,学校学习到的东西只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在你未来的生活工作中,会遇到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掌握越来越多的现在还没有发明出来的新兴技术,这真的需要一个人终身不断学习。我们期望你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热爱学习,主动学习,善于学习,高效学习,与人工智能共同学习。‎ ‎  亲爱的孩子,未来的几十年,我们将陪伴你成长。你要加油,朝着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四大支柱”的方向努力,并且长期坚持,就一定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在未来拥有自己喜欢的工作,获得幸福的生活。‎ ‎   (选自《人民教育》2018年第1期,有删改)‎ ‎  1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   ‎ ‎   ‎ ‎  12.阅读文中图表,请简要说明图表中人与机器的关系变化的特点。(3分)‎ ‎   ‎ ‎   ‎ ‎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相符合的一项是( )(3分)‎ ‎  A.牛津大学最近一项研究显示,20年后人工智能的普及将导致全社会的失业人数大大增加。‎ ‎  B.作者认为新生一代的学习方式会发生变化,学习小学数学、英语、汉语拼音将不再重要。‎ ‎  C.在信息化的新型时代,人的全面发展要重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帮助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  D.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越来越多需要掌握的现在未发明的新兴技术,是在学校学不到的。‎ ‎  14.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四大支柱”中,作者为什么把“学会做人”排在首位?请结合全文内容回答。(4分)‎ ‎   ‎ ‎   ‎ ‎  11.文章写了人工智能将大大改变社会生活,教育和学习方式也将发生很大变化,提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四大支柱”。‎ ‎  评分标准:共3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 ‎  12.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劳动从低层次思维到高层次思维将逐步被机器替代。‎ ‎  评分标准:共3分。意对即可。‎ ‎  13.C ‎  评分标准:共3分。‎ ‎  14.人工智能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从知识技能型转向创造设计型(未来属于具有创新思维的人)。作为人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变得更加重要,应该培养创造力、动手实践等只有人类才具有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 ‎  评分标准:共4分。答到人工智能时代的背景和特点,得1分;答到“学会做人”是人在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得3分。意对即可。‎ ‎【浙江省舟山市】‎ 二、(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1分)‎ 阅读下面刊登在2018年5月18日《嘉兴日报》上的文本,回答11—14题。‎ ‎ ‎ 嘉兴市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现有公共自行车网点服务亭65个,现面向社会公开招租,相关情况及要求如下:‎ 一、公共自行车服务亭基本情况 嘉兴市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拥有的位于嘉兴市区范围内共65个公共自行车服务亭,其中银亭6个,普通亭59个。每个银亭室内可使用面积8m2,广告面积3m2。每个普通亭室内使用面积3m2,弧形广告面积2.38m2。其中1个银亭和11个普通亭,每天6:30—22:00由服务人员工作使用。‎ 二、招租标的情况 标段 公共自行车网点服务亭 租赁期限 挂牌价(元/年)‎ 竞价保证金(元)‎ 备注 一标 ‎65个 ‎3年 ‎69800‎ ‎20000‎ 服务亭租赁费第二年起每年在上一年的基础上递增5%‎ 三、租金支付方式和签约时间 租金每一年支付一次,首期租金在签约后10日内支付,以后每期租金需在下一个租期开始前15天内支付,逾期一个月不交付,出租方有权终止合同。履约保证金2万元在签约前支付,租赁到期时结清相关费用后退还,不计息。‎ 四、竞租对象 ‎1.投标公司营业执照注册资金不低于10万元 ‎2.招标单位须依法依规经营。‎ 五、报名和竞租时间、地址 ‎1.报名时间:2018年5月18日到2018年5月31日(节假日除外);‎ ‎2.竞租时间:2018年6月1日15时开始。‎ 六、联系方式 ‎1.现场咨询电话:0573—83850005,联系人:潘先生。‎ ‎2.报名咨询电话:0573—82512026,联系人:李先生。‎ 七、详细情况及具体要求以挂牌文件为准 嘉兴市资源要素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2018年5月18日 ‎11.下列最适合作为这个文本标题的一项是( )(3分)‎ A.公共自行车网点公告 B.公共自行车服务亭招租 C.公共自行车网点服务亭招租海报 D.公共自行车网点服务亭招租公告 ‎12.下列对文本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招标成功的公司只能使用53个服务亭。‎ B.三年租金共计209400元,再加履约保证金2万元。‎ C.租金可每年支付一次,首期租金在签约前10日内支付。‎ D.小标题“竞租对象”表意不明,应为“竞租对象条件”。‎ ‎13.仔细阅读文本,你觉得文中还遗漏哪些必备的信息?请补写出来。(2分)‎ ‎ ‎ ‎ ‎ ‎14.某公司竞标成功,如果你是该公司经办人,签约前一天需做好哪些工作?(3分)‎ ‎ ‎ ‎ ‎ ‎11.(2分)D ‎12.(2分)D ‎13.(2分)⑴服务亭位置及数量等信息(详细清单)。⑵(报名)竞租的具体地址。‎ 评分标准:共2分。每条1分,意符即可。‎ ‎14.(3分)⑴签约前向招租方提供2万元保证金。⑵(向领导汇报)提醒公司法人,10日内准备好需支付的首期租金。⑶准备好单位公章(公司法人章)。⑷准备好公司营业执照影印件等相关文件以备用。‎ 评分标准:共3分。每点1分,依据文本信息合理推断,写出三点,意符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