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年度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2
2014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2 一、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知识纵横 鸦片战争前(19世纪上半期)中英国情对比 国别 项目 中国 英国 社会形态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经济基础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 军事力量 装备陈旧,军纪败坏 船坚炮利,战斗力强 外交政策 闭关自守 殖民扩张 中英贸易 正当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正当贸易,英国处于入超地位 综合国力 日趋衰落 世界强国 政治体制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制 模板应用类——解答评价、评述、认识、启示类非选择题的答题规范 [增分策略指导] 题型解读 “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或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评述”就是对史学观点或历史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评价、评述类设问含有这样的词语:评价、简评、评论、说明、证明、解释、你认为、如何理解、你的看法等 认识、启示类的设问一般含有如下词语:认识、启示、说明、看法、见解、感想、观点;借鉴、经验教训、态度;建议、主张等 答题模板 评价类 历史评价=史实(即时间、地点、特定条件、相关主体、是否促进社会或生产力发展)+性质特点+影响(积极和消极)+结论 评述类 一般分为三个步骤解答: ①“是什么”,即从材料中概括出观点是什么或你同意的观点是什么②“为什么”,即你的理由是什么,一般结合背景加以分析论证,揭示事物本质 ③“怎么样”,即你对持有该观点的人有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对或错的根源,一般可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或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 认识类 一般认识、看法、说明类的设问,都侧重于从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怎么样的角度回答。解答这类题目,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把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思考,紧扣题目归纳总结出一些规律性认识 启示类 一般从经验、教训方面思考,侧重于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两大方面回答 [典型案例展评]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近年来对五四运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细化,一些热点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取得很多新的研究成果,形成不少新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观点一 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胡绳、雷颐、高力克等学者) 观点二 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批判与选择之间存在矛盾,这种矛盾既是两个文化体系碰撞后的产物,又是新旧时代接触后的结果。(张宝明、欧阳哲生、刘雨等学者) 观点三 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关于救国方略有三种观点:一是学术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二是走俄国式革命道路;三是走政治改良道路。(叶青等学者) (1)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试以五四运动的史实说明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4分) (2)简述五四运动前“两个文化体系碰撞”的历程,概括新文化运动前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所持的态度。(6分) (3)道路抉择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最终选择了哪一条道路?选择的理由是什么?(6分) (4)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今天,五四运动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4分) [阅卷话得失] [点评] 本题为观点评述类试题,要按“是什么”,先明确观点,再按“为什么”摆出理由,还要以“怎么样”评价观点。考生甲的答案体现了评述的答题要求,第(1)问解答较好,第(2)漏掉了“两个文化体系碰撞的历程”这样一个重要采分点,第(3)问紧紧围绕道路抉择回答,并说明了理由,第(4)问的启示回答过于简略,容易失分,对于启示应侧重于认识到了什么,怎样去做。 解答评价:评述类设问一定要注意史论结合。第(1)问中的“五四精神”是论,具体表现是史;第(2)问中的“两个文化体系的碰撞”是论,对传统文化的具体态度是史;第(3)问中的“道路抉择”是论,探索革命道路是史。 [点评] (1)优点:考生乙解答非选择题特别注意紧扣设问,这样就容易接近采分点。 (2)缺点:有些地方对观点材料理解不准确,如观点二中的“产物”和“结果”所体现的历程应是从维新思想到民主思想再到民主、科学,而不能笼统地理解为向西方学习。 ————[满分答案]—————————[我的收获]———————— (1)反对巴黎和会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签和约等。(只要史实正确即可) (2)历程:从维新思想到民主革命思想到民主、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态度:全盘否定(反对旧道德;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道德)。 (3)俄国式革命道路。理由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实践证明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4)发扬爱国(民主、科学)精神;继承传统文化、善于学习外来文化;学习先进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针对训练提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文明史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他们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认为各种文明虽有强弱之分和大小之别,但绝无优劣高下之别,都有同等价值。各文明也不是封闭的、隔绝的,各文明之间多以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两种形式发生交往,通过这两种形式,加快了不同文明间的整合,促使世界文明由分散走向整体,从区域走向全球。 请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8分)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分析说明鸦片战争的影响。(8分) [解析] 第(1)问应注意理解材料一中的“两个过程”。回答时要选取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过程中的重大事件。第(2)问材料二强调从文明史的角度去分析说明鸦片战争的影响。 [答案] (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8分) (2)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国农业文明间的暴力冲突,战争使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并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促使中国近代化起步,工业文明成为不可遏止的历史潮流。(8分) 学科素养类正确处理史料,快速获取有效信息 一、史料概述 一般而言,史料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广义的史料也称为“材料”,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史料,也包括所有可以用来考查历史知识的材料。目前高考命题中,史料被大量运用于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处理史料的能力,在高考考查目标中属于“解读和获取信息”能力范畴,正确处理史料,要求对史料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从而获取有效信息,为解答试题提供必要的帮助。 正确处理史料。利用史料的第一步是以语文的角度读史料。中国古代和近代史的史料大部分是文言文,所以理解和研究的前提是准确掌握信息,理解材料主旨大意。其次是理解与分析史料。要以所学的历史知识为依托,全面分析史料所包含的信息,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新课程改革非常突出图表的地位,图表不再是教材的点缀,这是史学“左史右图”传统在新时代的再现。历史图表包含历史地图、图片、漫画、数据及各种数据统计表等,图表的运用可使学生直观地感知历史,增强历史的时空感。但是,图表史料不像文字史料那样来得直接、条理,它要求学生首先要仔细观察图像,捕捉图像中的历史信息,其次是对通过观察获得的历史信息充分提取,进行“由表及里”的剖析,找出其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平时应注意对教材中引用的插图进行仔细观察,培养他们捕捉图像信息的能力。 二、解读史料的方法 方法1 捕捉时空要素 历史指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必须依托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时间的表示方法主要有公历纪年法,朝代纪年法,皇帝年号纪年法,民国纪年法,干支纪年法;注意公元前后、某世纪或者年代的初期、中期、末期等;历史事件发生的某洲、某国、某地区、某城市等。抓住这些要素,可以帮助考生对材料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典例] 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解析] 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反对《马关条约》签订而发动的考试举人上书事件,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参加者主要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开明地主;五四运动是从青年学生罢课开始,扩展到“三罢”斗争的爱国性群众运动,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二者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主要原因是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A项符合题意。B、D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C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 A [命题者说] 对材料的解读,时间要素是必须注意的,“甲午战争后”“五四运动”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再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公车上书”与“五四运动”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的原因。 方法2 抓关键词、关键句 历史试题所提供的史料,并非所有文字都是有用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起铺陈、解释作用的,真正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往往是某个词或句子。只有抓住了关键词、句,才能正确理解材料,正确解答题目。关键词、句一般都具有如下特征的 一种:历史概念(如工农武装割据);历史事件名称(如辛亥革命);历史人物(如康有为);特有历史名词(如租界)等。关键词、句或是上述历史要素本身,或是对这些要素的解释。 [典例] 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族主义的高涨 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解析] 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的有关知识。从材料信息看,1918年和1924年,陈独秀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由否定到肯定,由指责义和团的民族主义到赞扬其爱国精神,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是民族主义的高涨,是受1924年兴起的国民大革命影响的结果,故选B项。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故其态度变化不是受十月革命影响的结果,排除A项。民主主义不是义和团运动的目标,排除C项。1918年到1924年中国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 B [命题者说] 解读材料应当抓住关键句、词,1918年陈独秀斥责义和团“野蛮”,1924年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从这一变化分析民族主义的高涨。 [针对训练] 1.在陕甘宁边区,丁玲在回答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的询问时说:“一个作家今天只有一项重任,那就是拯救中国,帮助推动救亡运动。我们演出戏剧,公开演讲,在农村墙上画漫画,还必须教会农民唱救亡歌曲。”促使作家坚持这种文艺方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 B.文艺工作者思想觉悟的提高 C.毛泽东思想的影响 D.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 解析:选D 注意抓住关键词“陕甘宁边区”“救亡”,由此可以判断这段谈话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在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出现的。 2.某同学从旧书市场买到一本民国时期的书,右图是其封面。据此判断该书发行时间应是 ( ) A.辛亥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北伐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选D 图片上有“中国内战”及“美国制”字样,由此可以判断为解放战争时期的书。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一位近代法国作家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汇集了一个民族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为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的亚洲文明的倩影……这个奇迹现已消失。”与此相关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选B 材料描述的“奇迹”是指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所以说“这个奇迹现已消失”。 2.这个条约的签订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最可能是指(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选A 本题要注意提取信息:这个条约使中国打破了和外国在通商方面的习惯,特别是行商的作用削弱,所以应该是指《南京条约》签订后出现五口通商,列强逐渐操纵、控制了中国市场。 3.文明史观和近代化史观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史学观点和方法,从文明进步和近代化这一角度分析,《资政新篇》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同点是( ) A.经济上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B.政治上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社会生活方面都提倡“自由”“平等” D.文化教育上都提倡设立新式学堂 解析:选A B、C两项只符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项只符合《资政新篇》。A项是其相同点,因为《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由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经济措施上也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4.英国侵略分子赫德曾说:“简单说来,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运动,其目标是使中国强盛起来,这个运动已经掌握了群众的想象力,将会像野火一样烧遍全中国。”这个运动应当是( ) A.禁烟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三元里抗英斗争 解析:选B 禁烟运动是林则徐组织的,不属于自发自愿的运动。辛亥革命脱离了群众,并没有掌握群众的想象力。三元里抗英斗争并没有像野火一样烧遍全中国。只有义和团运动符合材料所述。 5.中国思想文化史专家张岂之在《论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解析:选B “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危机所引起的;“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所导致的。 6.在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中,五四运动无疑是一次最为壮丽的精神日出。以前的一切,似乎都汇集于此,彼此激荡奔腾;以后的一切,似乎都由此生发,造成了种种历史的巨变。对“精神日出”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进一步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进一步宣传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C.推动社会主义思潮成为社会的主流 D.进一步宣传了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潮 解析:选C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时代的主流,符合“精神日出”的含义。 7. 1936年10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诺的对话中说:“从城市的观点来看,这个运动似乎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中央委员会这时就明确地指责我。我被撤销政治局常委的职务。湖南省委也攻击我们,说我们是枪杆子运动。”毛泽东此文中所说的“这个运动”是( ) A.北伐战争 B.工农武装割据 C.长征 D.建立抗日根据地 解析:选B 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开创的井冈山革命道路,故这一运动应该是工农武装割据。 8.《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被用作电视剧《大刀》的主题曲,该剧以艺术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军队从1933年的长城抗战到1937年的卢沟桥抵抗,这支军队应属于( ) A.国民革命军 B.八路军 C.中国工农红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解析:选A 注意时间是从1933年的长城抗战到1937年的卢沟桥抵抗。八路军成立于抗战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此时正在西北地区,中国人民解放军是解放战争时期成立的。 9.1938年10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敌未出国门前,言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该提案的“伟大”之处在于( ) A.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 B.坚决反对蒋介石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制止了国民党亲日派的投降倾向 D.鼓舞北平守军奋起保卫卢沟桥 解析:选A 陈嘉庚先生的提案给当时的主和派以沉重的一击,反映了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B项与史实不符;C项与史实不符;D项在时间上不吻合。 10.下面是历史漫画《日本的今昔》,漫画所反映的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 A.1931年9月,日本全面侵华 B.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团结合作 C.日本跻身世界政治大国 D.全民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解析:选D 从图片中的《抗建通俗画刊》及其文字信息可知,这属于抗战时期的漫画。日本全面侵华的时间是1937年7月,故A错;B在图片中无法体现;C表述错误。故选D项。 11.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B.人民解放军的反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 C.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地区发动战略决战 D.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从材料中“1947年的最后一天”“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等信息可知,内战中国民党的失败是其“忧患最深”,A、D两项出现于1946年,C项出现于1948年,均排除。B项出现于1947年,故选B项。 12. 20世纪40年代后期,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役,南京、上海及武汉已处于人民解放军的威胁之下。这场战役是( ) A.百团大战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解析:选C 由“40年代后期”这一时间信息,可排除A项;根据“南京、上海及武汉已处于人民解放军的威胁之下”这一信息可排除B项;渡江战役直接解放了南京,故排除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淮海战役符合题干要求。 二、非选择题(第13题16分,第14题24分,共40分) 13.2012年日本政府非法收购钓鱼岛,导致中日关系紧张。 在中日关系史上,日本曾经多次发动侵华战争,中国政府有时也抱有国际调停的幻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鲜知守不知攻,知己不知彼,其人深沉狡狞,固陋傲顽,觉之不觉,激之不激,非断然以兵莅之,则必不为我用也。……于是皇使忽去,大兵直入,其一大将率十队向江华府,直攻王城;其一少将率六大队,进自庆尚、全罗、忠清三道;其一少将率四大队,进自江原、京畿;其一少将率十大队溯鸭绿江,自咸镜、平安、黄海三道而进。远近相待,缓急相应,角之犄之,必可不出五旬而虏其国王矣。若不然,而徒下皇使,虽百往复,无益于事,不若征讨之最速,决非浪举也。 朝鲜……当天朝加兵之日,则遣使于清国,告其所以伐朝鲜之故;若清国必出援兵,则可并清而伐之。 ——摘编自佐田白茅《征韩论》 材料二 1894年11月22日,我与总署晤谈一次。我问他们是否还能够支持这个战争。他们说,他们不能够了。他们没有军粮台,没有军需官或医院,而且没有兵士。我说:“你们有兵士二万五千人在北京没有事做。”他们答称:那些兵不能够打仗,中国军队的目的不是作战,而只是威吓老百姓。我于是说:假若他们确信再战没有好处的话,他们应当议和。他们说:他们自然希望议和,但是由于不能和日本通信,他们怎能办到呢?我回答说:假若他们授权给我,我可以经由我们驻东京公使谭恩先生,进行谈商。他们高兴了,请求我立即照办。于是,我向日本拍电说:中国希望在朝鲜独立及赔偿一个合理的战费的条件下来议和。日本即刻答复说,它可以考虑和平的提议,但是它要规定和平条件。我于是要求在会谈时停战,但是这个建议被拒绝了。 ——摘编自《美国驻华公使田贝与清朝总理衙门 官员谈论中日战争》 (1)请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观点。这种观点主要表明了什么?(6分) (2)从材料二来看,清朝军队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对于日本的侵略,他们主要的应对策略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美、日两国各自的目的。(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理解,旨在考查考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第(1)问,观点要根据材料逐项概括,一是日本对朝鲜的态度,二是日本对中国的态度;表明的内容可从其态度中看出。第(2)问,“目的”在材料中比较明显,即“威吓老百姓”;应对策略是寄希望于美国的调停。第(3)问,关于美、日 的态度要根据材料分析。 答案: (1)观点:必须对朝鲜实行军事占领,否则它“必不为我用”;武力进入朝鲜,虏其国王,灭其国家;若清国必出援兵,正好可并清而伐之。 表明:日本人的狂妄和霸道,在他们心目中,唯有武力和强权,不存一点公理和良知。 (2)目的:中国军队目的不是作战,而是威吓老百姓。应对策略:寄希望于国际调停。 (3)美国“因势利导”诱谈议和,使清朝官员落其圈套,请求美国代为调停,参与对战争的调控;日本方面不轻易言和,想以武力逼使清政府彻底就范。 14.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2012年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100周年。“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它打开了进步的闸门,使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 学习与创新 材料一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中华民国国歌》(1912年) 材料二 “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主题二 建设与发展 材料三 民国建立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进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仅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GDP飞速增长,9%的增长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当局在农田水利、电力、矿业资源开发、化学工业、重工业的振兴等等,几乎每项对国家进步有关的事都在马不停蹄地齐头并进中。在1926-1937年,政府从扫除文盲的识字运动做起,到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教育体制终于搭成了一个完整的建构。 ——摘自《星岛环球网》 主题三 反思与继承 材料四 辛亥革命除了在长江流域几个大城市轰轰烈烈地开展外,在其他地区的城市要缓慢得多。……可以这样认为,辛亥革命走向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再者,没有从城市推进到农村。形成革命运动沿海、沿江城市先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先进的城市成为革命的舞台,落后的城市成为反革命的基地。 ——田玄《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向的 不平衡与辛亥革命的走向》 材料五 山东很多城市与中国其他许多大城市的路名相同,如济南与广州的中山路、青岛与上海的民生路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孙中山在捍卫“民国荣光”的过程中有何重大理论创新?(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有什么特点?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7年到1936年”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6分) (4)根据材料四、五,如何看待辛亥革命?(6分)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第(1)问,前一问主要回答辛亥革命的功绩。后一问要注意在 “捍卫‘民国荣光’”过程中的理论创新;第(2)问,前一问可以从材料二中直接概括。后一问要与当时的国际形势相结合;第(3)问,注意材料三中的教育体制的确立,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来回答。第(4)问,材料四、五间接地从城乡差别、南北差别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方面指出了辛亥革命的影响,只要谈谈自己的认识即可。 答案:(1)体现:倡导民主共和(或倡导三民主义);推翻中国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或成立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理论创新:提出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2)特点: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独立解放紧密结合。 原因: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3)政府的支持;教育的进步;国家的基本统一;货币统一、关税自主(或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等。 (4)从当时来看,辛亥革命的发展范围有限,而且具有严重的不平衡性,这必然导致它对城市和乡村影响的不平衡;从长期来看,辛亥革命只是个开端,它对中国的影响需要作百年以上的长时间宏观考察与分析,用更长的时间和更宽的视野去审视。要求:言之有理,论之有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