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检验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检验

‎2016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检验》‎ 解读·考试说明 考点 ‎3年考频 常考题型分析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 以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分离、提纯物质的操作和试剂的选择。‎ 物质的检验 ‎★★★‎ 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主要考查检验常见物质的试剂、现象等。‎ 梳理·考点清单 考点一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重难点梳理 ‎ 1.区别 ‎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是两种不同的方法,但二者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物质的分离是将混合物中各成分一一分开得到纯净物的过程,分离前后各物质的状态等不发生变化。物质的提纯(即除杂)是除去物质中混有的杂质的过程。‎ ‎ 2.原则 ‎ (1)不引入新的杂质。‎ ‎ (2)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 (3)杂质便于分离。‎ ‎(4)优选物理方法。‎ ‎3.方法 ‎(1)物理方法。‎ 方法 适用范围 举例 过滤 可溶性固体物质与难溶性固体物质的分离 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钾;除去食盐中泥沙 结晶 蒸发结晶 将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溶质与溶剂分离 海水晒盐 降温结晶 将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溶质与溶剂分离 从硝酸钾和少量氯化钾的混合物中提纯硝酸钾 ‎ ①沉淀法:加入一种或几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如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氯化钡,可加入适量硫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②气化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而除去。如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可加入适量稀盐酸。‎ ‎ ③转化法:将杂质转化为所提纯物质。如氧化钙中含有碳酸钙,可用高温煅烧的方法除去。‎ ‎ ④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如一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 ⑤置换法:利用置换原理除去杂质。如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锌粉,可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即可得纯净干燥的铜粉。‎ ‎⑥中和法: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除去溶液中酸性(或碱性)物质。如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氢氧化钠,可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重难点突破 例1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有的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 CO2‎ 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B NaCl 泥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 C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 FeC12溶液 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而不与一氧化碳反应,A正确;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故可用过滤法分离,B正确;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加入盐酸,稀盐酸优先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再与碳酸钠反应,C错误;铁粉能与氯化铜反应,且无新杂质生成,过滤后即得氯化亚铁溶液,D正确。‎ ‎【答案】C 考点二 物质的检验 重难点梳理 1. 常见物质或离子的检验 物质或离子 试剂或方法 现象 ‎ 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容器中 带火星木条复燃 ‎ 二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 氨气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试纸变蓝色 水 ‎ 白色硫酸铜固体 固体变蓝色 ‎ 氢气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烧杯;然后再把烧杯翻转放在桌面上,立即倒入石灰水 烧杯内壁有液滴,石灰水不变浑 一氧化碳 烧杯内壁无液滴,石灰水变浑 甲烷 烧杯内壁有液滴,石灰水变浑 淀粉 碘水(或碘酒)‎ 变蓝色 ‎ 碳酸盐 向样品中滴加稀盐酸,并将可能产生的气体通入石灰水中 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石灰水变浑浊 铵盐 将样品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在试管口放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纸变蓝色 H+‎ 石蕊试液 变红色 铁片等金属、碳酸钠等碳酸盐 有气泡 氧化铁等金属氧化物 固体溶解、溶液变成黄色 OH-‎ 石蕊试液(或酚酞试液)‎ 变蓝色(酚酞变红色)‎ 硫酸铜溶液 出现蓝色絮状沉淀 氯化铁溶液 ‎ 出现红褐色沉淀 ‎ 1. 几种物质的鉴别 物质 方法或试剂 现象及结论 硬水与软水 肥皂水 白色垢状物多的是硬水,泡沫多的是软水 羊毛、棉、合成纤维 灼烧 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有纸张燃烧气味的是棉;有特殊气味、灰烬是黑褐色硬块的是合成纤维 ‎ 聚乙烯与聚氯乙烯 灼烧 有刺激性气味的是聚氯乙烯,有燃烧蜡烛气味的是聚乙烯 ‎ 硝酸铵与氢氧化钠 加水溶解 溶液温度上升的是氢氧化钠,温度下降的是硝酸铵 氧化铁与铜粉 ‎ 加稀盐酸 固体溶解、溶液变黄色的是氧化铁;无明显现象的是铜粉 苏打与小苏打 加热 受热能分解的是小苏打 ‎ 硫酸与盐酸 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无明显现象的是盐酸 烧碱与熟石灰 ‎ 加水溶解 易溶、有明显放热现象的是烧碱;反之,是熟石灰 重难点突破 例2 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下表中的步骤连续进行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 ‎ 资料:Ⅰ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Ⅱ.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通过炽热的木炭,恢复到原温度 气体体积不变 ‎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固体变为红色 ‎③通过白色的硫酸铜粉末 粉末变为蓝色 ‎④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 下列关于该气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一定含有CO2、 CO和H2‎ ‎ B.一定含有H2,一定不含CO2和CO ‎ C.一定含有CO2和H2,可能含有CO 高温 ‎ D.一定含有CO和H2,一定不含CO2‎ ‎【解析】炽热的木炭能与CO2反应生成CO,C+CO2===2CO,反应后气体体积增大一倍,不符合实验①现象,故气体中一定不含CO2;根据实验②中现象,可知混合气中存在还原性气体;根据实验③、④中现象,可知有水、CO2生成,故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中有H2和CO。‎ ‎【答案】D 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 ‎1. (2014张家界)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气体,其中一瓶是氧气,另一瓶是二氧化碳。下列实验操作不能鉴别出它们的是( )‎ ‎ A.观察气体的颜色 ‎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 C.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 D.向集气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后振荡 ‎2. ( 2014 聊城)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某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 ‎3. ( 2015哈尔滨)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及操作方法 A 氧化钙 石灰石 高温 B 稀盐酸 稀硝酸 ‎ 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C 氯化钠 泥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蒸发、结晶 D 氨气 水蒸气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干燥 ‎4. ( 2015南充)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CaCO3( CaO)‎ ‎-‎ 高温煅烧 B KOH溶液(K2CO3)‎ 适量Ca(OH)2溶液 滴加试剂、过滤 C Ag( Fe ) ‎ 适量CuSO4溶液 滴加试剂、过滤 D CO2( CO) ‎ 足量NaOH溶液 洗气、干燥 ‎5. ( 2014湖北)要除去CaC12溶液中的稀盐酸得到纯净的CaC12溶液,最好的方法是加入( )‎ ‎ A.生石灰 B.石灰石 C.熟石灰 D.苛性钠 ‎6. ( 2015广州)下列除去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 Zn粉中含少量的ZnO:加入足量稀H2SO4充分反应后过滤 ‎ B. Cu ( NO3 ) 2溶液中含少量AgNO3:加入足量Cu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 C. Na2SO4溶液中含少量H2SO4:加入足量Ba(OH)2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CaCO3固体中含少量Na2CO3:加入足量稀HCl充分反应后过滤 ‎7. (‎ ‎ 2015济南)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 ‎ A. NaCl溶液(Na2SO4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 B. N2( 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 C. CaCO3( CaC12):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D. KCl溶液( K2 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8. (2014柳州)下列有关除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盐酸 硫酸 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过滤 B 氯化钙 碳酸钙 适量的稀盐酸 蒸发、结晶 C 二氧化碳 水蒸气 浓硫酸 洗气 ‎ D 硝酸钠溶液 碳酸钠 适量的氯化钙溶液 过滤 ‎9. (2014攀枝花)同学们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若关闭K,通入气体X,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K,缓缓通入气体X,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下列对气体X和溶液Y(足量)的推测正确的是( )‎ X Y(足量)‎ A HC1‎ NaHCO3‎ B O2‎ 浓盐酸 C CO 浓硫酸 D CO2‎ NaOH ‎ ‎ 二、非选择题 ‎10. (2013衢州)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把该气体依次通过下列装置后,测得装有浓硫酸的装置质量增加.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质量不变。‎ ‎ (1)该气体中一定不存在 。‎ ‎ (2)若实验中观察到 的现象,就可证明原气体中存在氢气。‎ ‎11. (2014青岛)使用甲醇(CH3‎ OH)作为汽车的燃料,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甲醇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将甲醇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点燃,再将燃烧后的混合气体通过如下的装置进行实验,请填空:‎ ‎ ‎ (1) 为尽可能多地检验出甲醇的燃烧产物,如图所示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 混合气体→ → → →D(填写装置序号,装置不重复使用)。‎ (2) 该学习小组的同学通过正确的设计并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部分现象为:‎ D和A中①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而A中③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根据实验结果并通过分析推理,得出这次实验中甲醇的燃烧产物为 (填 写化学式)。‎ ‎ (3)如果将A中②、③装置去掉,则可能会影响对燃烧产物中 的检验。‎ ‎12. (2014广东)Na2SO4是制造纸浆、染料稀释剂、医药品等的重要原料。某Na2SO4样品中含有少量CaCl2和Mg Cl2,实验室提纯Na2SO4的流程如图l:‎ ‎ ‎ ‎ (1)加入NaOH溶液可除去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若添加的NaOH和Na2CO3过量,可加入适量 (填名称)除去。‎ ‎ (2)操作a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3)溶液M中的溶质是Na2SO4和杂质NaCl,观察图2的溶解度曲线,则操作b是:先将溶液M蒸发浓缩,再降温结晶、过滤,降温结晶的最佳温度范围是 ℃以下,‎ 因为Na2SO4的溶解度 。‎ ‎ ‎ ‎13. (2013铁岭)丽丽的爸爸旅游归来,带回一些钟乳石块送给了她。丽丽和同学们想验证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于是他们将其中一块钟乳石带进实验室进行探究。‎ ‎ (1)请你帮助丽丽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一小块钟乳石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 ,观察现象。‎ ‎② ,观察现象 有气泡生成 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2)查阅资料得知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发生反应)。上述预期的实验现象中有气泡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后,为了防止废液腐蚀下水管道或对水质产生不良影响,丽丽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了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她取样测定了废液的酸碱性,你认为她选择的试剂可以是 。测试后得知该废液显酸性,则烧杯中废液的溶质是 。‎ ‎(4)丽丽向烧杯中的废液里加入过量的 (填序号)能使废液呈中性,过滤后才可安全排放。‎ ‎ ①碳酸钙②熟石灰③生石灰④氢氧化钠 提优训练 一、选择题 ‎1. ( 2014绥化)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aCl2溶液 稀盐酸 加过量碳酸钙,过滤 B K2CO3溶液 KCl 加适量稀盐酸 C CaO CaCO3‎ 加水,过滤 D NaCl溶液 Na2CO3‎ 加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2. ( 2014潍坊)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 )‎ ‎ A. CH4、H2、CO B. CH4、CO、H2‎ ‎ C. CO、CH4、H2 D. H2、CH4、CO ‎3. ( 2015宜昌)分离、提纯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CO中的少量H2O和CO2‎ 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 除去NaCl固体中的少量Na2 CO3‎ 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C 除去KNO3溶液中的少量K2SO4‎ 加人适量的Ba( NO3 ) 2溶液,过滤 D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 用磁铁吸引 ‎4. ( 2015贵港)已知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的体积与分子数成正比,N2中可能混有HC1、CO2 、CO、H2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把气体依次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灼热的氧化铜,气体体积变化依次为:不变、变小、变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一定混有HCl B.一定混有CO ‎ C.一定混有CO2 D.一定混有H2‎ ‎5. 下表是小明同学在除杂时所选用的试剂,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A K2SO4溶液 ‎(NH4)2SO4‎ Ba( OH) 2溶液 B CaO固体 CaCO3‎ 稀HCl C FeSO4溶液 CuSO4‎ Fe粉 D CO2气体 HCl NaOH溶液 ‎6. ( 2014庆阳)现有一瓶部分变质为碳酸钠的氢氧化钠溶液,欲除去其中的碳酸钠,可适量加入的试剂是( )‎ ‎ A.稀盐酸 B.氯化钠溶液 ‎ C.氯化钙溶液 D.氢氧化钙溶液 ‎7. ( 2014烟台)(双选)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操作方法 ‎ A CO2 ( HCl )‎ 先通过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NaCl溶液(Na2CO3)‎ 加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C CuSO4溶液(H2SO4)‎ 加过量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铁粉(锌粉)‎ 加过量Fe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8. ( 2015湖北)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只需适量NaOH的固体或溶液就能除去的是( )‎ ‎ A. CO2(H2O) B. CO2(HCl)‎ ‎ C. NaCl溶液(MgCl2) D. KNO3溶液(H2SO4)‎ ‎9. ( 2013海南)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无色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②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浓硫酸的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10. 8 g ‎ 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装置 ‎ ④装置的质量增加13. 2 g ‎ A.该气体一定含有H2、CO、CH4‎ ‎ B.该气体可能只含H2和CH4‎ ‎ C.该气体可能只含CO和CH4‎ ‎ D.该气体可能只含CH4‎ 二、非选择题 ‎10. ( 2013贵港)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和CH4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和吸收)。‎ ‎ ‎ ‎ 实验过程中装置A无明显变化;实验结束后装置C中增重5. 4 g,装置D中增重6. 6 g。‎ ‎ (l)装置B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 。‎ ‎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该气体可能的组成有 (填序号)。‎ ‎ ①CH4 ②CH4和H2 ③CH4和CO2 ④ CH4和CO ⑤H2和CO ⑥CH4 、H2和CO ‎11. (2013福建)某兴趣小组用NaCl溶液、NaOH溶液和稀H2SO4三种试剂,将含有Cu2+、Ba2+、Ag+、和NO3-混合液中的三种阳离子逐一除去。步骤如下(所加试剂均过量):‎ ‎ 步骤一:混合液中加入试剂A,过滤得到沉淀1和滤液1;‎ ‎ 步骤二:滤液1中加入试剂B,过滤得到沉淀2和滤液2;‎ ‎ 步骤三:滤液2中加入试剂C,过滤得到沉淀3和滤液3。‎ ‎ (1)同学们确认试剂A是NaCl溶液,写出步骤一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三种沉淀中,能溶于稀盐酸的是 (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 (3)滤液3中,除NaNO3外还含有的盐是 。‎ ‎12. (2014宜昌)物质除杂是化学实验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 【方法探究】为了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小明设计了三种方案。‎ ‎ ‎ ‎ ‎ 上述方案中有两个是合理的,写出合理方案中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方法提炼】上述两种合理方案体现了物质除杂的不同思路:‎ 思路一:将杂质直接转化为所需物质;‎ 思路二:将所需物质转化为中间物质,再将中间物质转化为所需物质。‎ ‎【方法运用】‎ 运用思路一: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先加足量的水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溶液,过滤、蒸发,即得氯化镁固体。‎ 运用思路二: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氯化钠和硫酸钾。‎ ‎ ‎ ‎ 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 ‎ 步骤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 滤液C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 。‎ ‎ 步骤③中乙溶液是 (填化学式)溶液。‎ ‎13. (2014资阳)乙炔(化学式为C2H2)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乙炔为原料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转化成多种化合物。乙炔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氧炔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构件。现在让我们一起对乙炔燃烧(氧炔焰)的产物进行探究。‎ ‎ 【查阅资料】当还原性气体中混有水蒸气时,则难以还原氧化铜。‎ ‎ 【提出问题】乙炔燃烧的产物中除水外主要还有哪些物质?‎ ‎ 【假设与猜想】①一定有 ;②可能有一氧化碳。‎ ‎ 【实验设计】根据上述两种物质的猜想设计如下实验:‎ ‎ (1)在氧炔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着有 的大烧杯,观察现象。‎ ‎ (2)将乙炔燃烧的产物依次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和足量的浓硫酸,将剩余气体通过炽热的氧化铜,若氧化铜变红,说明有 (填写化学式)。‎ ‎ 【证据与结论】‎ ‎ 实验(1):观察到烧杯内壁附着有 ,则猜想①成立。‎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实验(2):若氧化铜变红,则猜想②成立。‎ ‎ 【分析与交流】实验(2)时,若将乙炔燃烧的产物依次通入足量的浓硫酸和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炽热的氧化铜,此时氧化铜不变红,能否证明猜想②不成立? (填“能”或“不能”)。‎ ‎【课堂训练】‎ ‎1. A 2. C ‎3. D解析:高温煅烧只能使石灰石中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但石灰石中杂质不变,A错误;加入硝酸银溶液除去了稀盐酸,B错误;加水溶解后,应采用过滤法除去泥 ‎ 沙,然后再蒸发结晶,C错误;氢氧化钠具有潮解性,能吸收水蒸气,D正确。‎ ‎4. B ‎5. B解析:若生石灰与熟石灰过量,则除去稀盐酸后,会给溶液中带来新的杂质氢氧化钙,A、C错误;石灰石能除去稀盐酸、且过量也不会增加新的杂质,B正确;苛性钠与HCl反应,引入新杂质NaCl , D错误。‎ ‎6. B解析:硫酸与锌、氧化锌均能反应,A错误;铜与硝酸银反应,无新的杂质生成,B正确;氢氧化钡也能与硫酸钠反应,C错误;盐酸也能与碳酸钙反应,D错误。‎ ‎7. A 8. D ‎9. A解析:关闭K,通入X,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与石灰水接触;打开K,通入X,石灰水不变浑,说明X不是二氧化碳;综上,选A。‎ ‎10. (1)CO (2)玻璃管内有红色物质生成 解析:根据氢t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不变,可知气体中不含一氧化碳;浓硫酸质量增加,说明有水蒸气通过,但要证明有氢气存在,必须要观察玻璃管中固体颜色是否能由黑色变红色。‎ ‎11.(1)C A B (2)CO、CO2、H2O (3)CO ‎ 解析:(1)甲醇燃烧后的产物中可能会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为了能将以上物质一一验证,故需将产物依次通过CABD。 (2)根据A中①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产物中含二氧化碳;根据A中③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可知产物中含一氧化碳;结合质量守恒定律,甲醇燃烧还应生成水,故填“CO、CO2、H2O” 。 (3)装置②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装置③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除尽,若没有以上两个装置,则对一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 ‎12.(1) Mg2+ 2NaOH+MgC12===Mg( OH )2↓+2NaC1稀硫酸 (2)过滤 漏斗、铁架台 ‎(3)30 在30℃以下比氯化钠小(或30℃以下受温度影响比氯化钠大)‎ ‎ 解析:(1)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镁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故填“Mg2+” 。(2) 通过操作a可以实现固液分离,故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缺少的仪器为漏斗,铁架台。‎ ‎ (3)在30℃以下,硫酸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小,降温时可以从溶液中结晶而析出。‎ ‎13. (1)实验操作:①稀盐酸 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2) CaCO3+2HC1===CaC12 +H2O +CO2↑ (3)石蕊溶液(或pH试纸) 氯化钙 和氯化氢 (4)①‎ ‎【提优训练】‎ ‎1. A 2. C 3. A ‎4.‎ ‎ D解析:HCl能与碳酸氢钠反应,但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化,所以不能确定HCl是否存在,A错误;气体经过氢氧化钠溶液后,体积变小,说明有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但无法确定二氧化碳是原来含有的,还是氯化氢与碳酸氢钠反应所得,C错误;气体经过氧化铜后,体积变小,这说明气体中含有氢气、不确定是否含一氧化碳,这是因为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水,气体体积减小,而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后会生成等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不变,B错误、D正确。‎ ‎5. C 6. D 7. CD 8. C ‎9. D解析:根据②、④,可知生成水的质量10. 8 g,二氧化碳的质量13. 2 g,这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氢元素和碳元素,且氢元素质量为10. 8 g××100%=1.2g,碳元素质量为13. 2 g××100%=3.6 g;甲烷中C、H元素质量比为3: 1,混合气体中C、H元素质量比为3.6g: 1.2 g=3:1,由此可知混合气体可能只有甲烷;也可能只含有CO和H2;也可能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同时存在,但不可能含有甲烷和另外任何一种气体。‎ ‎10.(1)吸收水蒸气 (2) 2NaOH+CO2===Na2CO3+H2O (3)①⑤⑥‎ 解析:装置A无明显变化,说明不含有二氧化碳气体;根据装置C和D的质量变化,可知生成水的质量为5. 4 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 6 g,所以气体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 6 g×× 100%): (5.4 g××100%)=3:1,CH4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所以该气体可能的组成有CH4 、H2和CO、CH4、H2和CO。‎ ‎11.(1) NaCl+AgNO3===NaNO3+AgCl↓ (2)氢氧化铜 (3) NaCl、Na2SO4‎ ‎△‎ 解析:氯化钠能与溶液中Ag+形成氯化银沉淀,氢氧化钠与溶液中Cu2+形成氢氧化铜沉淀,硫酸与溶液中Ba2+形成硫酸钡沉淀,根据题意,要将三种离子逐一沉淀,且所加试剂均过量,故三种试剂添加顺序为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加入三种试剂后,溶液中Ag+、Cu2+、Ba2+分别生成沉淀而被除去,最后滤液中含有的离子有Na+、C1、NO3、 SO,故滤液3中除NaNO3外还含有的盐是NaC1、Na2SO4。‎ ‎12.【方法探究】 CO+CuO ===Cu+CO2(或CO2 + 2NaOH===Na2CO3+H2O或Na2CO3 +2HCl===2NaC1+H2O+CO2↑) 【方法运用】硫酸镁 BaCl2 +K2 SO4===2KC1+BaSO4↓ 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镁 MgCl2 + 2NaOH===2NaC1+Mg( OH ) 2↓(合理即可) OH、 Cl、 HCl ‎△‎ ‎ 解析:【方法探究】方案A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转化为二氧化碳,A方案合理;方案B中二氧化碳多,一氧化碳少,无法点燃,B方案不合理;方案C中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生成的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碳,从而将一氧化碳除去,C方案合理;故化学方程式为CO+CuO ===Cu+CO2 (或CO2 + 2NaOH===Na2CO3+H2O、Na2CO3 +2HCl===2NaC1+H2O+CO2↑)。【方法运用】运用思路一:先加水溶解,再加入适量的硫酸镁溶液,过滤、蒸发,即得氯化镁固体;运用思路二:步骤①:将混合粉末加水溶解时,其中的氯化钡与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钾,由此可推知滤渣A是硫酸钡,滤液B中一定有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镁三种溶质;步骤②:氯化镁与氢氧化钠(或其他碱溶液)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氯化钠,由于甲溶液过量,故滤液C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和氯离子;步骤③:滤渣D是氢氧化镁,根据实验目的,应加入盐酸,蒸发即得氯化镁固体。‎ ‎13.【假设与猜想】二氧化碳 【实验设计】(1)澄清石灰水 (2) CO ‎ ‎【证据与结论】(1)白色固体CO2 +Ca(OH)2=== Ca CO3↓+H2O ‎【分析与交流】不能 ‎ 解析:【假设与猜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乙炔燃烧可以生成水、二氧化碳,若燃烧不充分,还会有一氧化碳;【实验设计】(1)检验二氧化碳应选澄清的石灰水,故将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大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2)CO可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铜,故填CO 【证据与结论】实验(1):若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是: CO2 +Ca(OH)2=== Ca CO3↓+H2O 【分析与交流】若将乙炔燃烧的产物依次通入足量的浓硫酸和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导致剩余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根据查阅资料中相关信息,可知无法判断猜想②是否成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