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对比阅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对比阅读

‎2012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文言文对比阅读 ‎(安徽)‎ 曹刿论战(节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誉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驰: 。‎ ‎(2)一鼓作气,再而衰 再: 。‎ ‎ (3)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靡: 。‎ ‎(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 。‎ ‎(5)虽欲言,无可进者 虽: 。[来源:学#科#网Z#X#X#K]‎ ‎15.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6.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2分)‎ ‎《曹刿论战(节选)》第一段,叙述了 的经过;《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第一段,邹忌分析了 的原因。‎ ‎17.曹刿指挥作战,邹忌委婉劝谏,结果怎样? (4分) .‎ ‎(1)曹刿指挥作战的结果: 。‎ ‎(2)邹忌委婉劝谏的结果: 。‎ ‎14.(5分)(1)驱车追赶。 (2)第二次。 (3)倒下。 (4)指责。。 (5)即使。‎ ‎15.(4分)(1)他们的勇气已尽而我们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 (2)能在公共场合议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可得到下等赏赐。(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16.(2分)齐鲁长勺之战 齐威王受蒙蔽(各占1分。意思对即可)‎ ‎17.(4分)(1)鲁军打败齐军,克敌制胜。(2)齐威王纳谏,燕赵韩魏来朝。(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贵州安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3—17 题。(19 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① 又何间焉 ② 牺牲玉帛 ③ 池非不深也 ④ 亲戚畔之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①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5.乙文中孟子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决定长勺之战胜负的要素是“人和”,请你从甲文中找出体现这一观点的句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3 分) 16.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他不“鄙”表现在哪里?根据甲文概括总结。(4 分) 17.孟子在两千年前就发出警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请举一个事例谈谈你的认识。(4 分) 13.(共4 分。每题 1 分) ① 又何间焉(参与)② 牺牲玉帛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必须解释完整) ③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④ 亲戚畔之(通“叛”,背叛) (必须解释完整) 14.(共4 分,每题2 分关键词:“肉食者”、“鄙”、“天时”、“地利”、“人和”必须翻译正确。) ① 身居高位的人(大官们)目光(见识)短浅,不能长远谋划(打算) ②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比不上人心向背(内 部团结)。 15.(共3 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 分)。 取信于民(1 分) 16、(共4 分 意思对即可得分)。从两个方面表现鲁庄公的不“鄙”: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 ‎ ‎(河南)‎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共lO分)‎ ‎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令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日:“善。”乃下令:“登垦童氐丝亟型塞△查垫耋:垦土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 (二)齐威王召阿①大夫,语之日:“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②,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③,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④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⑤,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 注:①阿:古地名。②辟:开垦。③鄄(juan):古地名。④烹:煮。古代的一种酷刑。⑤饰诈:掩饰,欺诈。‎ ‎1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 (1)今齐地方千里 (2)王之蔽甚矣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19.邹忌是怎样讽谏齐威王的?(2分)‎ ‎20.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强于天下”‎ 的原因。(4分)‎ ‎17.(1)土地方圆(土地纵横) (2)受蒙蔽(意思对即可。一小题1分,共2分)‎ ‎18.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到上等奖赏。(意思对即可。2分)‎ ‎19.从生活小事推至治国大事。(意思对即可。2分)‎ ‎20.①有善于进谏的谋臣。②齐威王虚心纳谏。③齐威王不偏听,重实情。④齐威王对“饰诈”者惩治有力。(意思对即可。一条1分,共4分)‎ ‎(黑龙江绥化)‎ 阅读文言文,回答10-13题。(11分)‎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选自《岳阳楼记》)‎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轩邈: (2)把: ‎ ‎11.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2)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12.请从【甲】【乙】两文中分别找出两个体现览物之情的四字短语。(2分)‎ ‎【甲】 【乙】 ‎ ‎13.从【甲】段或【乙】段选文中,选出你喜欢的一个写景的句子,试加以赏析。(3分)‎ ‎10.(1)高远,这里作动词用,比高远。(2)持、执 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1分。‎ ‎11.(1)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2)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评分说明:(4分)每小题各2分。‎ ‎12.【甲】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乙】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评分说明:(2分)每空1分。‎ ‎13.示例: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写游览在江水之上,眼看水石相激,溅起朵朵浪花。耳闻冷冷水声,悦耳动听,给人以视觉听觉的美感。‎ ‎(湖北恩施)‎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8分)‎ ‎【A段】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彝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已而夕阳在山,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选文有改动)‎ ‎【B段】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僚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日:“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田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垒矣fl,庄子日:“请循其本。子日‘出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2)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3)俯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4)请循其本。‎ ‎1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0.这两个语段讲的都是出游之乐。【A段】主要写的是▲ ;【8段】主要写的是 ▲ 。‎ ‎21.这两个语段围绕一个“乐”字,描绘了两幅不同的图景,你怎么看待这两段文字中的 “乐”?‎ ‎18.(2分)(1)牵扶,领;(2)大声说话、喊叫;(3)悠闲自得;(4)依照,按照。‎ 说明:此题2分,每小题0.5分。‎ ‎19.(2分)(1)到溪边钓鱼,溪水深而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甜而酒水清(1分);(2)你不足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1分)?‎ 说明:每句1分,大意正确即可。‎ ‎20.(2分)【A段】游人乐太守也乐其乐或者与民同乐(1分)“B段】庄子乐则在庄子看来水中游鱼也乐(1分)。‎ 说明:一空1分,意近即可。‎ ‎21.(2分)示倒:把别人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用自己的快乐击发现生活中的快乐。‎ 说明:围绕两段文字的“乐”,发表自己的看法,内容止确即可。‎ ‎(湖北黄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7-31题。(12分,30题4分每小题2分,其他每题2分)‎ ‎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 (选自韩愈《马说》)‎ ‎ 【乙】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煎墨≤瞳曼致受支怨搀童受妻堡。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选自《北史·孝行传·张元》)‎ ‎2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虽有千里之能 ②张元怪之,随犬出门 ‎ B.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 C.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 D.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②若见而不收养 ‎2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犬随叔父夜行”中“夜”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B.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 C.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9.用“/”给下面文句断句,要求根据语意划出两处。‎ ‎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3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②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 ‎31.和谐社会,人类要了解动物,更要和动物友好相处。甲文采用 ① 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乙文则主要表达了 ② 的主旨。‎ ‎26.答案示例:善行,如寒冬里的一朵腊梅,能够唤起人们对温暖春天的无限憧憬;善行,如荒漠里的一粒种子,能够让曾经的荒漠变成莺歌燕舞、芳草萋萋的绿洲。‎ ‎27.C(均为转折连词,但是。A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指“汪汪之声不已”;B①代词,指马,②代词,指狗的生死;D①通假字,通“现”,②动词,看见)‎ ‎28.A(都是名词作状语,修饰动词;BCD项加点词都活用为动词)‎ ‎29.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30.①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②叔父被蛇咬了,趴在地上走不了。‎ ‎31.托物寓意(或托物言志)关爱动物,善有善报 ‎(湖北黄石)‎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第6-10题。(15分)‎ ‎【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选自《曹刿论战》)‎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2)公将鼓之( )‎ ‎ (3)虽千里不敢易也( ) (4)今日是也( )‎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作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 ‎8.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此庸夫/之怒也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C.臣未/尝闻也 D.下视/其辙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 (1)而君逆毒人者,轻寡人与?‎ ‎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这两篇文章都记叙了弱国和强国之间的斗争情况,运用相同的方法塑造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而揭示了以弱胜强的原因。认真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填写下面表格。(3分)‎ 人物 人物性格特点 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曹刿 唐雎 ‎6.(1)虚报(2)击鼓进军(3)交换(4)这样(每空1分)7.B 8.B ‎9.(1)可你违背寡人,(是因为)轻视寡人吗?(主要得分点是“而”“逆”“轻”“与”‎ ‎,每点0.5分,共2分)‎ ‎ (2)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以实情判断。(主要得分点是“狱”“虽”“察”“必”,每点0.5分,共2分)‎ ‎10.‎ 人物 人物性格特点 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曹刿 深谋远虑(远谋)‎ 语言描写 唐雎 不畏强暴(敢于斗争)‎ ‎(湖北随州)‎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5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 ‎(选自《墨子·贵义》)‎ ‎23.请指出甲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2分)‎ ‎ 通 意义 ‎ ‎24.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断子之手足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醉翁之意不在酒 或以钱币乞之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诲汝知之乎 ‎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投诸渤海之尾 ‎25.翻译两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26.甲乙两文共同特点是都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了 的观点,甲文则用 论证了 的观点。(3分)‎ ‎27.甲文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阐述了对“义”的认识,这与乙文中表达的观点是相同的。请你指出甲乙两文中“义”的内涵,并简述今天我们是否还有坚持这种“义”的必要。(3分)‎ ‎23.“辟”同“避”,“躲避”的意思。(2分) 24.A(3分)‎ ‎25.(1)不只是贤明的人,才有这种思想。(2分)‎ ‎ (2)给你天下但要你死,你干这件事吗?(2分)‎ ‎26.万事莫贵于义(1分),舍鱼而取熊掌(1分),舍生而取义(1分)‎ ‎27.正义(或是“有利于人民和国家的大义”)。(1分)。有必要。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人民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2分)‎ ‎(湖北襄阳)‎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蒙乃始就学 ‎ ‎(2)不敢稍逾约 ‎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结友而别 足肤皲裂而不知 B.自以为大有所益 益慕圣贤之道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当余之从师也 D.蒙辞以军中多务 未尝稍降辞色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5.甲、乙两文同为劝学,孙权先指出 ,继而现身说法,劝说吕蒙多读书;宋濂则直接从自身学习经历说起,叙述 和勤奋学习的经历,以此勉励马生刻苦读书。(2分)‎ ‎16.说说你从吕蒙和宋濂的读书经历中悟出的学习道理。(2分)‎ ‎12.(1)于是,就。 (2)超过约定的期限。(2分)‎ ‎13.C (2分)w ww. xkb1 .com ‎14.(1)我难道想咬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1分) (2)因此,人们都(或“多”)(愿意)把书借给我(1分)。(共2分)‎ ‎15.学(学习、读书)的必要(重要)性(1分);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1分)。(共2分)‎ ‎16.示例1:学习勤奋刻苦,博览群书,求师诚心。 示例2:求学过程中必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终将取得成功。(只要答出一点即可,2分)‎ ‎(江苏连云港)‎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1题。(14分)‎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 ‎【乙】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①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璧。‎ 花叶颇茂。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②。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③灌杀也。从此誓不植兰。                            ‎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 注释:①荷瓣素心春兰:一种稀罕、名贵的兰花。②勃然:充满生机。③滚汤:开水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能张目对日/诚宜开张圣听 B. 私拟作群鹤舞空/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C.又留蚊于素帐中/赠余荷瓣素心春兰一盆 D. 兰坡临终时/未果,寻病终 ‎9.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 (1)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2分)‎ ‎ (2)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3分)‎ ‎11.从甲乙文段中,你看出沈复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请结合乙文中兰花的遭遇,谈谈应怎样对待美的事物。(4分)‎ ‎8.B ‎9.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 ‎10.(1) 果然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2)事后才知道(因为)有人想要分植兰花而没被允许,所以用开水浇灌烫死了它。‎ ‎11.满怀童真童趣,善于观察生活,有浓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爱花成癖,对美好事物珍爱有加。对于美的事物,拥有时,应珍惜爱护;不能拥有,则应心怀美好之念,共同呵护,万不可辣手毁之。‎ 新课 标 第 一 网 ‎(江苏宿迁)‎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9题(11分)‎ ‎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 ‎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 (《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 ‎ 【注】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 (1)怀民亦未寝 ▲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3)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 ▲ (4)思欲就亭止息 ▲ ‎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9.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3分)‎ ‎7.(4分)(1)睡觉 (2)只,只是 (3)曾经 (4)到,靠近 ‎8.(4分) (1)(2分)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空明”1分,“盏”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 ‎ (2)(2分)于是(或“因此”,“由于这”等)(我)如同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 ‎ (“由是”1分,整旬的意思大体正确1分。)‎ ‎9.(3分)乐观、旷达(或“豁达、洒脱”等);随缘自适(或“随遇而安”“善于自我排遣”等)。(答对其中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 ‎(山东滨州)‎ 文言文比较阅读。(10分)‎ ‎ 【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 子墨子曰:“‎ 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选自《公输》)‎ ‎ 【乙】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①,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②劝我者也,何故止我?” ‎ ‎(选自《墨子》)‎ ‎ 注释:①处:闲居。②如:应该,应当。‎ ‎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1分)‎ ‎ 荆 之 地 方 千 里 ‎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 ⑴舍其文轩( ) ⑵此为何若人 ‎ ⑶过故人( ) ⑸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 )‎ ‎ 11.翻译句子。(2分)‎ ‎ ⑴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 ⑵子不若已。‎ ‎ 12.【甲】文表明了墨子 的主张;【乙】文划线句子体现了墨子 ‎ ‎ 的品质(2分)‎ ‎ 13.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往往体现在类比推理上,请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说明。(3分)‎ ‎9.荆之地 / 方五千里 评分:共1分。‎ ‎10.⑴舍弃,丢弃 ⑵什么样的 ⑶拜访 ⑷更加 评分:共2分。每小题0.5分,意思对即可。‎ ‎11. ⑴这就好像装饰华美的车子同破车相比。 ⑵你不如停止算了。‎ 评分:共2分。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 ‎12.非攻(兼爱)(或反对战争) 坚忍不拔(或坚守信念)等 评分:共2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3.示例:【甲】先用一个假设,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然后连用三个对比,极言楚国物产丰富和宋国物产贫乏,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是和有“窃疾”“同类”的结论。【乙】先假设“一人耕而九人处,耕者益急”,类推出“天下莫为义,子如劝我”的结论。‎ 评分:共3分。每例分析准确各得1分,语言通顺得1分。‎ ‎(山东日照)‎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新课 标 第 一网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选自《孟子》)‎ ‎【乙】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①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②上犯禁,敢陵上犯禁③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 ‎(选自《管子》)‎ ‎  【注释】①奚:疑问代词,相当于“何”。②陵:侵犯,这里是违抗的意思。③犯禁:触犯禁令。‎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委而去之 ( )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③是以善为国者 ( ) ④必先富民 ( )‎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池非不深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得道者多助/伐无道,诛暴秦 C.然后治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民富则安乡重家/然则何时而乐耶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②奚以知其然也?‎ ‎ ‎ ‎12.理解填空。(3分)‎ 两段选文都论述了治国之道,都强调了 ,【甲】文从 的角度来论述,【乙】文则从 的角度来论述。‎ ‎9.答案:①委:放弃 ②域:限制 ③为:治理 ④富:使…… 富裕 评分:每小题1分,共4分。‎ ‎10.答案:B ‎ 评分:选对得2分。[来源:学|科|网]‎ ‎11.答案:①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②根据什么知道这个道理呢?‎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语句通顺即可得分。‎ ‎12.答案:以民为本(或“人的重要性”) 施仁政 富民。‎ 评分:每空1分,共3分。‎ ‎(陕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2分)‎ ‎【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采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战百尺,清深多俢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堇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光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 【注释】①渴(hè)地名,指袁家渴。②箭:小竹。③麻(xiū),树荫。‎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 (1)民桥其上(搭桥,架桥) (2)逾石而往有石泓 (越过,经过)‎ ‎(2)北堕小谭(落入) (4)卷石底以出(弯曲,翻卷)‎ 评分标准:每词1分,计4分。共4分。‎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2分)‎ A.有泉幽幽然 B.其侧皆诡石怪木 然胡不已乎 安陵君其许寡人 C.然卒入于渴 D.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 ‎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共2分。‎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 (1)其长可十许步。‎ ‎ 【答案】它的长度大约十来步。(2分)‎ ‎ (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答案】山风吹动树梢,悦耳的声音响动山谷。(2分)‎ 评分标准:每句句意翻译准确通顺,得2分。共4分。‎ ‎ 20.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 ‎ 【答案】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 乙文:谭水清冽,水声悦耳。‎ 评分标准:甲文乙文中水的特点答对,各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四川达州)‎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成16~23题。(15分)‎ ‎ 【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 (1)年且九十( ) (2) 方磨铁杵 ( ) ‎ ‎ (3)始一反焉( ) (4)媪自言姓武 ( ) ‎ ‎ 17.【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 且焉置土石 C 以君之力 ‎ 无陇断焉 河曲智叟亡以应 ‎ B 惧其不已 D 操蛇之神闻之 ‎ ‎ 其如土石何 告之于帝 ‎1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9.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 (1分) ‎ ‎ 20.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2分)‎ ‎21.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2分)‎ ‎ 【人物】 【事例】 ‎ ‎ 【人物】 【事例】 ‎ ‎ 22.【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移山的目的是“ ”(用原文回答,2分)‎ ‎ 23.【甲】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2分)‎ ‎16.(2分)(1)将近 (2)正在 (3)同“返”,往返 (4)说 (各0.5分)‎ ‎ 17.(2分)D ‎ ‎ 18.(2分)(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1分)‎ ‎ (2)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1分)‎ ‎(注意译准“固” “彻” “感” “卒”,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 ‎19.(1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20.(2分)【示例】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符合题意,语言简明通顺,言之成理,即可视情况给分)‎ ‎ 21.(2分)【示例】匡衡 凿壁偷光 / 孙康 映雪照读 / 车胤 囊萤读书等。‎ ‎ (要求写出真实姓名,事例言简意赅。各1分)‎ ‎ 22.(2分)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各1分)‎ ‎23.(2分)从侧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孙的宏愿。‎ ‎(四川泸州)‎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7题。‎ 曹刿论战 ‎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肉食者鄙 鄙: ‎ ‎(2)小惠未徧 徧: ‎ ‎(3)神弗福也 福: ‎ ‎(4)齐师败绩 败绩: ‎ ‎5.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 登轼而望之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B. 战于长勺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C. 何以战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命》)‎ D. 乃入见 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6.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3分)‎ ‎(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分)‎ ‎7. 本文选自《左传》,记叙的是长勺之战,在选作课文时编者却将标题定为《曹刿论战》,请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理解。(2分)‎ ‎4.(共4分)‎ 鄙陋(目光短浅);通“遍”,遍及、普遍; 赐福、降福;大败 (一词1分)‎ ‎5.(2分)A ‎ ‎6.(共6分)‎ ‎(1)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等祭祀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如实向神禀报。”。(3分,牺牲1分,加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2)打仗,靠的是勇气。头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3分,“一鼓作气”1分,“再”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7.(2分)本文略写战争过程,重点突出了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标题切中要点。‎ ‎(四川南充)‎ 比较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23-27题(10分)‎ 甲文:《公输》选段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 ‎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 ‎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 ‎  公输盘不说。 ‎ ‎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 ‎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 ‎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 ‎  公输盘服。 ‎ ‎  …… ‎ ‎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 ‎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 ‎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 ‎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 ‎  楚王问其故。 ‎ ‎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乙文:《吕氏春秋·去私》‎ 墨者有钜子腹<黄享>,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黄享>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享>不可不行墨子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23.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1分)‎ 先 生 之 年 长 矣 ‎24.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的含义(2分)‎ ‎⑴公输盘不说( ) ⑵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 ‎ ‎⑶伤人者刑( ) ⑷ 王虽为之赐( )‎ ‎2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 不许惠王,而遂杀之。 时人莫之许也 B. 其子杀人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C. 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D. 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6.将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⑵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 ‎27.补写对联:下面是根据甲文内容和人物形象写出的上联,请结合乙文内容和人物形象写出下联。(2分)‎ 上联:子墨子止楚攻宋,勇敢无畏。‎ 下联: ‎ ‎23.先生之年/长矣 ‎24⑴通“悦”,高兴 ⑵入侵 ⑶受刑、受惩罚 ⑷ 赐恩惠 ‎25.B(1分)‎ ‎26.将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你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2分)‎ ‎⑵墨家大师腹黄享忍心杀掉自己心爱的儿子去遵行天下大义,真可算得上公正无私了。(2分)‎ ‎27.下联:腹黄享(钜子腹)行法杀(诛)子,公正无私。(结合材料,符合对仗要求即可)‎ ‎(四川资阳)‎ ‎【甲】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乙】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不若人有其宝。”‎ ‎2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xk b 1. c o m ) 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 以示玉人,以为宝也( ) 当之郡( )‎ ‎22.【甲】【乙】两段选文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什么共同点?(2分) ‎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3分)‎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24.杨震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请结合现实生活,有理有据地简要说说你希望父辈留下什么?(3分)(字数50左右)‎ ‎21.(2分) 晋升或调动官职 送给 把……当作 到(每个解释0.5分) 22.(2分)【甲】【乙】两个形象都清正廉洁。(“清正”1分,“廉洁”1分) 23.(3分)(我要)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翻译出重点词 “以”、“遗”、“之”、“厚”1分;句子通顺、语义语气正确1分) 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把它献给子罕。(翻译出重点词“或”、“诸”0.5分;句子通顺、语义语气正确0.5分) 24. (3分)略(内容健康,体现积极向上精神1分;言之有据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