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含解析9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含解析9

‎2016年海南省三亚市华侨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我们生活在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下列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变化呈现出来的是(  )‎ A.雨后的彩虹 B.夜晚的霓虹灯 C.节日的礼花 D.彩色的图画 ‎2.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  )‎ 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 B.夏天从冰柜中拿出矿泉水,一会儿瓶壁上出现水珠 C.浓硫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溶液质量增重 D.石灰水敞口放置于空气中变质 ‎3.为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会”,某校同学提出下列建议:①开发新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③分类回收垃圾;④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⑤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⑥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⑦控制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  )‎ A.①②③④⑥⑦ B.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⑤⑥⑦ D.全部 ‎4.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铁制品在通常情况下很易生锈,制造时往往在铁制品表面电镀一层铜起防锈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镀铜铁制品不可以在弱酸性条件下使用 B.镀铜铁制容器可盛硝酸银溶液 C.镀铜铁制品不易生锈的原因之一是使铁隔绝了空气 D.镀铜铁制品是一种合金 ‎6.我们身边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加碘食盐 C.蒸馏水 D.新鲜空气 ‎7.下列曲线图与实验事实相一致的是(  )‎ A.‎ 向一定体积HCl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B.‎ 恒温时向一定量饱和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蔗糖 C.‎ 向一定量的HCl和CaCl2混合液中不断滴入Na2CO3溶液 D.‎ 向CuCl2和H2SO4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8.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完全一致的是(  )‎ A.汞、水银、Ag B.氢氧化钙、石灰石、Ca(OH)2‎ C.氧化钙、生石灰、CaCO3 D.氢氧化钠、烧碱、NaOH ‎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 物 质 所含杂质 除 去 杂 质 的 方 法 A KOH溶液 ‎(K2CO3)‎ Ca(OH)2溶液、过滤 B N2气体 ‎(O2)‎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C CuO ‎(Cu)‎ 稀硫酸溶液、过滤 D KNO3‎ ‎(NaCl)‎ 热水、降温结晶、过滤 A.A B.B C.C D.D ‎10.下列各组中的物质能共存于同一溶液的是(  )‎ A.NaOH和CuSO4 B.KOH和HNO3‎ C.MgCl2和NaNO3 D.H2SO4和Na2CO3‎ ‎11.某果农发现其种植的桔树出现生长迟缓、叶色淡黄的现象,经农技员诊断必须追加相应的复合肥料,你认为应选用的是(  )‎ A.CO(NH2)2 B.NH4Cl C.K2SO4 D.NH4H2PO4‎ ‎12.CO2是产生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从C、CO、CuO、CaCO3和稀盐酸五种物质任意选择合适的物质作反应物,可写出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3.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食用铁强化酱油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 B.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C.用聚氯乙烯塑料作食品包装袋有害健康 D.为提高牛奶的含氮量,可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 ‎14.甲乙两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含有下列五种离子中的三种〔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H+、Cu2+、K+、NO3﹣、OH﹣.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无色澄清溶液,此溶液可做化肥.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正确的是(  )‎ A.OH﹣ 和Cu2+ 来自同一工厂 B.Cu2+ 和K+ 来自同一工厂 C.K+ 和OH ﹣ 来自同一工厂 D.H+ 和K+ 来自同一工厂 ‎ ‎ 二、非选择题(共四小题,共58分)一),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15.从H、O、N、Cl、Na、S 等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学式按要求填空:‎ ‎(1)硫酸钠中的阴离子______;不含金属元素的盐______;抗击“非典”中用于消毒的氧化物______‎ ‎(2)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 ‎16.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与生活密切相关请你按要求填空:‎ ‎(1)在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家庭兴建沼气池.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2)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______.‎ ‎17.(1)现在自来水消毒用ClO2,而在以前用的是Cl2,对人体健康不利.将SO2气体通入氯气的水溶液中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两种常见的酸.‎ 完成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SO2+2H2O═______+2HCl ‎(2)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0.024m3的钢瓶中,原因是:______.‎ ‎18.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1)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利用新技术将不锈钢加工成柔软的金属丝,用它和棉纤维一起编织成性能优良的劳保防护服,这是利用不锈钢的______(填序号)‎ A.耐腐蚀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 D.导电性 ‎(3)市场上有一种含极细铁粉的麦片,食用后在胃酸的作用下将铁粉转化为人体吸收的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9.A、B两种液体能互溶.现有:a、55克A和45克B混合形成的溶液,则溶液的名称是______;b、45克A和55克B混合形成的溶液,则溶液的名称是______.‎ ‎20.火灾会给人们的生命造成伤害,对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如果住房中着火,是否要打开所有门窗?为什么?从大火中逃生时,常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1.今有两瓶无色溶液,一瓶是纯净水,一瓶是苏打水,请你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将它们区别开来.‎ ‎22.小明和小亮还在家里做了如下实验,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物生成.针对蓝色沉淀物的成分,他们展开了探究:‎ 经过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三种猜想:‎ ‎(1)猜想一:沉淀物为CuCO3 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2)猜想二:沉淀物为Cu(OH)2,理由:根据Na2CO3溶液的酸碱性可判断Na2CO3 溶液中一定存在着(填离子符号)______.‎ ‎(3)猜想三:沉淀物为:______‎ CuCO3 和Cu(OH)2均为蓝色固体,不溶于水.受热后均会分解,各自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4)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第一步: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过滤、______并晾干后得蓝色固体;‎ 第二步:将下列装置按照 A→B→C的顺序连接并进行实验,发现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白色粉末变蓝.于是小明认为猜想三是正确的.‎ 小亮认为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不科学的,他的理由是:______‎ ‎______.于是小亮提出了他的改进方法:将上图按照______的顺序连接并进行实验,若实验现象同上,则猜想三是正确的.‎ ‎ ‎ 四、计算题 ‎23.实验室常用锌块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若用2.6克锌和稀盐酸反应.则:‎ ‎(1)可制取多少克氢气?‎ ‎(2)理论上需要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溶液多少克?‎ ‎ ‎ ‎2016年海南省三亚市华侨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我们生活在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下列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变化呈现出来的是(  )‎ A.雨后的彩虹 B.夜晚的霓虹灯 C.节日的礼花 D.彩色的图画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雨后的彩虹形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夜晚的霓虹灯照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礼花燃放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彩色的图画绘制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 ‎ ‎2.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  )‎ 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 B.夏天从冰柜中拿出矿泉水,一会儿瓶壁上出现水珠 C.浓硫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溶液质量增重 D.石灰水敞口放置于空气中变质 ‎【考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碱的化学性质.‎ ‎【分析】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可以通过一些实验现象表现出来,例如膨化食品暴露在空气中时会变软等.‎ ‎【解答】解: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吸收氯气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原因;‎ B、瓶壁上出现水珠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造成的;‎ C、浓硫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溶液质量增重是因为浓硫酸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造成的;‎ D、石灰水敞口放置于空气中变质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造成的.‎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 ‎ ‎3.为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会”,某校同学提出下列建议:①开发新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③分类回收垃圾;④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⑤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⑥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⑦控制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  )‎ A.①②③④⑥⑦ B.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⑤⑥⑦ D.全部 ‎【考点】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分析】根据题目中举的例子,可以知道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是不属于节约能源的做法,其它几个都能节约能源或属于环保做法.‎ ‎【解答】解:①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这样既可以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又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做法正确;‎ ‎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这样就不会造成对自然界的污染,做法正确;‎ ‎③分类回收垃圾,可以对垃圾回收利用,做法正确;‎ ‎④如果大量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问题,做法不妥;‎ ‎⑤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可以节约部分纸张,这样就会减少造纸厂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做法正确;‎ ‎⑥提倡不使用含磷洗衣粉,可以防止磷污染水体,做法正确;‎ ‎⑦农业上大量使用杀虫剂、杀菌剂等农药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所以我们要控制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做法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绿色环保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节约能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要关注日常生活中可以节约能源的措施和方法.‎ ‎ ‎ ‎4.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固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制取装置.‎ ‎【分析】A、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 ‎【解答】解: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为防止生成的氧气从漏斗中逸出,漏斗的末端应伸入液面以下,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应先加入固体,再加入液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氧化碳不能,但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错误,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 ‎ ‎5.铁制品在通常情况下很易生锈,制造时往往在铁制品表面电镀一层铜起防锈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镀铜铁制品不可以在弱酸性条件下使用 B.镀铜铁制容器可盛硝酸银溶液 C.镀铜铁制品不易生锈的原因之一是使铁隔绝了空气 D.镀铜铁制品是一种合金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铁生锈的知识进行分析,铁在有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防锈就是使铁与水或氧气隔绝,合金指的是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解答】解:A、铜与一般的酸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故镀铜的铁制品可以在弱酸性条件下使用,故A错误;‎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在银的前面,铜能与硝酸银反应,故镀铜铁制品不能盛放硝酸银溶液,故B错误;‎ C、镀铜后铁与氧气隔绝,起到了防锈的作用,故C正确;‎ D、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混合物,而镀铜没有将铁和铜熔合,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铁锈蚀的条件以及合金的概念,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理解有关的基本概念,以便灵活应用.‎ ‎ ‎ ‎6.我们身边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加碘食盐 C.蒸馏水 D.新鲜空气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 ‎【解答】解:A、矿泉水中含有水、微量的矿物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B、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C、蒸馏水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D、新鲜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 ‎ ‎7.下列曲线图与实验事实相一致的是(  )‎ A.‎ 向一定体积HCl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B.‎ 恒温时向一定量饱和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蔗糖 C.‎ 向一定量的HCl和CaCl2混合液中不断滴入Na2CO3溶液 D.‎ 向CuCl2和H2SO4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分析】盐酸显酸性,PH小于7.蔗糖能够溶解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随着蔗糖的溶解,溶液的质量增大.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钙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和碳酸钠反应能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钡和氯化铜反应能生成氯化钡和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反应能生成水和硫酸钡沉淀.‎ ‎【解答】解:A、盐酸显酸性,PH小于7.故错误;‎ B、蔗糖能够溶解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随着蔗糖的溶解,溶液的质量增大,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减小.故正确;‎ C、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和碳酸钠反应能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开始就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错误;‎ D、氢氧化钡和氯化铜反应能生成氯化钡和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反应能生成水和硫酸钡沉淀.反应开始就有沉淀产生.故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把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和图中信息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 ‎ ‎8.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完全一致的是(  )‎ A.汞、水银、Ag B.氢氧化钙、石灰石、Ca(OH)2‎ C.氧化钙、生石灰、CaCO3 D.氢氧化钠、烧碱、NaOH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 A、汞 俗称水银,化学式为:Hg;故A说法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钙俗称熟灰石,化学式为:Ca(OH)2,故B说法不符合题意;‎ C、氧化钙俗称生石灰,化学式为:CaO,故C说法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俗称烧碱,化学式为:NaOH,故D说法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的理解与掌握,及在解题中的应用.‎ ‎ ‎ ‎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 物 质 所含杂质 除 去 杂 质 的 方 法 A KOH溶液 ‎(K2CO3)‎ Ca(OH)2溶液、过滤 B N2气体 ‎(O2)‎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C CuO ‎(Cu)‎ 稀硫酸溶液、过滤 D KNO3‎ ‎(NaCl)‎ 热水、降温结晶、过滤 A.A B.B C.C D.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K2CO3能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不与稀硫酸反应,选用稀硫酸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的方法;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C.‎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 ‎ ‎10.下列各组中的物质能共存于同一溶液的是(  )‎ A.NaOH和CuSO4 B.KOH和HNO3‎ C.MgCl2和NaNO3 D.H2SO4和Na2CO3‎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NaOH和CuSO4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KOH和HNO3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硝酸钾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MgCl2和NaNO3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D、Na2CO3和H2SO4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 ‎ ‎11.某果农发现其种植的桔树出现生长迟缓、叶色淡黄的现象,经农技员诊断必须追加相应的复合肥料,你认为应选用的是(  )‎ A.CO(NH2)2 B.NH4Cl C.K2SO4 D.NH4H2PO4‎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分析】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磷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农作物缺磷时,表现为生长迟缓,产量降低;‎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果树出现生长迟缓、叶色淡黄的现象,说明缺乏磷元素和氮元素,应该选用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的复合肥.‎ 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B、NH4Cl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C、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D、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要求,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 ‎ ‎12.CO2是产生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从C、CO、CuO、CaCO3和稀盐酸五种物质任意选择合适的物质作反应物,可写出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C、CO、CuO、CaCO3、稀盐酸五种物质,进行单一(一种反应物)或两两反应,可产生CO2的化学反应有:C与CuO反应;CO与CuO反应;高温加热碳酸钙;CaCO3和稀盐酸进行分析.‎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有:C与CuO反应;CO与CuO反应;高温加热碳酸钙;CaCO3和稀盐酸.所以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由4个.‎ 故选:C.‎ ‎【点评】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与技巧;掌握碳的化学性质;掌握置换反应的概念及其应用.‎ ‎ ‎ ‎13.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食用铁强化酱油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 B.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C.用聚氯乙烯塑料作食品包装袋有害健康 D.为提高牛奶的含氮量,可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 ‎【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塑料制品使用的安全;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三废"处理的必要性和一般原则.‎ ‎【分析】A、根据铁的生理作用判断.‎ B、根据废旧电池中含有有毒的重金属判断.‎ C、根据聚氯乙烯塑料中含有氯元素,长期使用能产生有毒物质判断.‎ D、根据三聚氰胺有毒,不能食用判断.‎ ‎【解答】解: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铁强化酱油可以补充铁元素,防止患贫血,所以A正确;‎ B、废旧电池中含有汞等有毒物质,不回收会污染环境,且废品中的锌皮等金属可回收利用,所以B正确;‎ C、聚氯乙烯塑料中含氯,受热会产生氯气等有毒的物质,作食品包装袋有害健康,所以C正确;‎ D、三聚氰胺有毒不能食用,不能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所以D错误.‎ 故选D.‎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因此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不但可以指导人的生产、生活,而且还是中考的热点之一,特别是营养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相关知识,食品安全知识,能源、环保知识,燃烧、灭火及生产安全知识,材料分类及对人和环境的影响等知识更是重中之重.‎ ‎ ‎ ‎14.甲乙两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含有下列五种离子中的三种〔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H+、Cu2+、K+、NO3﹣、OH﹣.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无色澄清溶液,此溶液可做化肥.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正确的是(  )‎ A.OH﹣ 和Cu2+ 来自同一工厂 B.Cu2+ 和K+ 来自同一工厂 C.K+ 和OH ﹣ 来自同一工厂 D.H+ 和K+ 来自同一工厂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只含一种溶质的无色澄清溶液,利用离子的共存来判断两厂废水的成分,因0H﹣与H+、Cu2+不能共存,且每个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含有下列五种离子中的三种,则含H+、Cu2+的污水中的阴离子为NO3﹣,即其中一个厂污水中的离子为:H+、Cu2+、NO3﹣;则另一厂污水中离子为K+、NO3﹣、0H﹣.‎ ‎【解答】解:A、因OH﹣和Cu2+能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来自同一工厂,故A错误;‎ B、根据离子的共存及两厂污水中各含三种离子,两厂污水中的离子分别为:H+、Cu2+、NO3﹣;K+、NO3﹣、0H﹣,故B错误;‎ C、根据离子的共存及两厂污水中各含三种离子,其中一厂污水中有K+、NO3﹣、0H﹣,故C正确;‎ D、根据两厂污水中的离子可知,H+和K+不来自同一工厂,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溶液不显电性来判断工厂污水中的离子,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性,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注意与习题信息结合及思维的严密性.‎ ‎ ‎ 二、非选择题(共四小题,共58分)一),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15.从H、O、N、Cl、Na、S 等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学式按要求填空:‎ ‎(1)硫酸钠中的阴离子 SO42﹣ ;不含金属元素的盐 NH4NO3 ;抗击“非典”中用于消毒的氧化物 H2O2 ‎ ‎(2)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的化合反应 S+O2SO2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硫酸钠中的阴离子是硫酸根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SO42﹣;‎ 由以上元素中可组成的不含金属元素的盐可以是硝酸铵,其化学式为:NH4NO3;‎ 抗击“非典”中用于消毒的氧化物是过氧化氢,其化学式为:H2O2;‎ ‎(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 故答案为:(1)SO42﹣ NH4NO3 H2O2(2)S+O2SO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 ‎ ‎16.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与生活密切相关请你按要求填空:‎ ‎(1)在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家庭兴建沼气池.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CH4 ‎ ‎(2)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 糖类 .‎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分析】(1)根据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解答;‎ ‎(2)根据各种营养素的主要食物来源分析判断.‎ ‎【解答】解:‎ ‎(1)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故答案为:甲烷;‎ ‎(2)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糖类;‎ 答案:‎ ‎(1)CH4; (2)糖类.‎ ‎【点评】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使用化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有力措施,该类习题是常见题型,但不属于难点.‎ ‎ ‎ ‎17.(1)现在自来水消毒用ClO2,而在以前用的是Cl2,对人体健康不利.将SO2气体通入氯气的水溶液中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两种常见的酸.‎ 完成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SO2+2H2O═ H2SO4 +2HCl ‎(2)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0.024m3的钢瓶中,原因是: 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距离)较大. .‎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分析】(1)将SO2气体通入氯气的水溶液中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配平即可;‎ ‎(2)石油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解答】解:(1)将SO2气体通入氯气的水溶液中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配平即可;‎ ‎(2)石油气能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距离)较大.;‎ 答案:(1)H2SO4; (2)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距离)较大.‎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微粒的性质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要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应该好好把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要理解记忆.‎ ‎ ‎ ‎18.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1)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Fe2O3+3CO2Fe+3CO2 ‎ ‎(2)利用新技术将不锈钢加工成柔软的金属丝,用它和棉纤维一起编织成性能优良的劳保防护服,这是利用不锈钢的 A、B (填序号)‎ A.耐腐蚀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 D.导电性 ‎(3)市场上有一种含极细铁粉的麦片,食用后在胃酸的作用下将铁粉转化为人体吸收的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 .‎ ‎【考点】铁的冶炼;金属的化学性质;生铁和钢;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填:Fe2O3+3CO2Fe+3CO2;‎ ‎(2)金属丝和棉纤维一起编织成性能优良的劳保防护服,这是利用不锈钢耐腐蚀性和延展性,故填:A、B;‎ ‎(3)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填:Fe+2HCl═FeCl2+H2↑.‎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金属材料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 ‎ ‎19.A、B两种液体能互溶.现有:a、55克A和45克B混合形成的溶液,则溶液的名称是 B的A溶液 ;b、45克A和55克B混合形成的溶液,则溶液的名称是 A的B溶液 .‎ ‎【考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 ‎【分析】根据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液体互相溶解时,无水的情况下,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55克A和45克B混合形成的溶液,则溶液的名称是B的A溶液;故填:B的A溶液;‎ ‎45克A和55克B混合形成的溶液,则溶液的名称是A的B溶液;故填:A的B溶液.‎ ‎【点评】掌握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规定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20.火灾会给人们的生命造成伤害,对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如果住房中着火,是否要打开所有门窗?为什么?从大火中逃生时,常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分析】如果我们的住房着火,如果打开所有的门窗,会使室内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燃烧就会更剧烈;从火灾中逃生时,常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其主要作用是防止吸入烟尘和一些有毒气体.‎ ‎【解答】解:如果我们的住房着火,如果打开所有的门窗,会使室内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燃烧就会更剧烈;从火灾中逃生时,常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是因为火灾发生的时候,常常有很多烟尘和有毒的气体,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可以避免呼吸到烟尘和有毒的气体.‎ 故答案为:不需要.因为打开所有门窗,会使室内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燃烧就会更旺(或容易造成火势蔓延);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主要作用是防止吸入烟尘和一些有毒气体.‎ ‎【点评】此题属于生活常识题,同学要会利用燃烧的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 ‎ ‎21.今有两瓶无色溶液,一瓶是纯净水,一瓶是苏打水,请你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将它们区别开来.‎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分析】关于物质的鉴别,就是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和要求,把几种未知的物质区别开来的一种操作.初中化学常用的鉴别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之分,鉴别时要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 ‎【解答】解:纯净水只含有水,不具有导电性,苏打水含有的碳酸钠,具有导电性,可以使用是否导电区别;‎ 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产生,故可以使用加盐酸的方法鉴别;‎ 故答案为:物理方法:利用导电性区别;‎ 化学方法:加盐酸区别.‎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 ‎ ‎22.小明和小亮还在家里做了如下实验,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物生成.针对蓝色沉淀物的成分,他们展开了探究:‎ 经过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三种猜想:‎ ‎(1)猜想一:沉淀物为CuCO3 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a2CO3+CuSO4=CuCO3↓+Na2SO4 ‎ ‎(2)猜想二:沉淀物为Cu(OH)2,理由:根据Na2CO3溶液的酸碱性可判断Na2CO3 溶液中一定存在着(填离子符号) OH﹣ .‎ ‎(3)猜想三:沉淀物为: 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 CuCO3 和Cu(OH)2均为蓝色固体,不溶于水.受热后均会分解,各自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4)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第一步: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过滤、 洗涤 并晾干后得蓝色固体;‎ 第二步:将下列装置按照 A→B→C的顺序连接并进行实验,发现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白色粉末变蓝.于是小明认为猜想三是正确的.‎ 小亮认为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不科学的,他的理由是: 能使白色硫酸铜粉末变蓝的 ‎ ‎ 水蒸气可能来自于石灰水 .于是小亮提出了他的改进方法:将上图按照 A、C、B 的顺序连接并进行实验,若实验现象同上,则猜想三是正确的.‎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1)猜想一:根据碳酸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进行分析,‎ ‎(2)猜想二:根据氢氧根离子会与铜离子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进行分析,‎ ‎(3)猜想三:两种固体都存在;‎ ‎(4)根据将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的方法进行分析,‎ 根据澄清石灰水会与二氧化碳反应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进行分析,‎ 根据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进行分析,‎ 根据检验水需要放在检验二氧化碳之前进行分析,‎ 要分析检验水和二氧化碳的顺序.‎ ‎【解答】解:‎ ‎(1)猜想一:碳酸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碳酸铜沉淀和硫酸钠,故答案为:Na2CO3+CuSO4=CuCO3↓+Na2SO4;‎ ‎(2)猜想二: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在水中会进行水解生成氢氧根离子,显碱性,故答案为:OH﹣;‎ ‎(3)猜想三:碳酸铜与氢氧化铜两种沉淀同时存在,故填: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4)第一步:过滤所得固体表面沾有其他杂质,需要用蒸馏水进行洗涤,故填:洗涤;‎ 按照A→B→C的顺序连接并进行实验,C中变蓝,这里的水不一定是反应后生成的,可能来自于澄清的石灰水中,故填:能使白色硫酸铜粉末变蓝的水蒸气可能来自于石灰水;‎ 要证明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应先证明水再证明二氧化碳,若先证明二氧化碳的话,即使原气体中没有水蒸汽,气体通过石灰水后也会从石灰水中带出水蒸汽.故答案为:A、C、B.‎ 答案:‎ ‎(1)Na2CO3+CuSO4=CuCO3↓+Na2SO4;‎ ‎(2)OH﹣;‎ ‎(3)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4)洗涤;能使白色硫酸铜粉末变蓝的水蒸气可能来自于石灰水;A、C、B.‎ ‎【点评】通过该题,需要掌握检验混合物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时,应先检验水蒸气,再检验二氧化碳,因为若先检验二氧化碳的话,即使原混合物中没有水蒸气也会从石灰水中带出水蒸气.除去混合物中的水蒸气和二氧李碳时,应先除二氧化碳,再除水蒸气,因为若先除水蒸气的话,通过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除二氧化碳时又会让气体中混入水蒸气.‎ ‎ ‎ 四、计算题 ‎23.实验室常用锌块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若用2.6克锌和稀盐酸反应.则:‎ ‎(1)可制取多少克氢气?‎ ‎(2)理论上需要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溶液多少克?‎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正确写出方程式,由方程式求出Zn,HCl 与 H2的质量关系,再由Zn 的质量求出生成氢气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结合盐酸的质量分数求出所需盐酸的质量.‎ ‎【解答】解:设可制取氢气的质量为x,‎ Zn+2HCl=ZnCl2+H2↑‎ ‎65 73 2‎ ‎2.6g y x ‎==‎ x=0.08g y=2.92g 盐酸溶液的质量为2.92g÷14.6%=20g 答:(1)可制取0.08g氢气0.08g(2)理论上需要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溶液20克.‎ ‎【点评】能准确分析已知量并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能正确解答此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