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课标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四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常州市新课标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四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2008年常州市新课标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四)‎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一)‎ ‎(二)‎ 得分 本试卷分三部分,共8页,计20题。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友情提示:请认真阅读,仔细审题,冷静思考。‎ 得 分 评卷人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一)积累(共10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2分)‎ 在西域,那曾经三十六国的繁华,那曾经狂sī的烈马,那连绵万里直达长安的座座烽台——如今都已被那浩茫茫的大漠洗礼得苍凉斑bó。只有那胡杨,还剩下cùcù金黄的叶,依在黄沙与蓝天之间,如一幅醉人心魄的画,令人震 hàn无声。 (选自潘岳《西风胡杨》)‎ ‎ ‎ ‎2、古诗文默写。(任选6句)(6分)‎ ‎(1)写出《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能给你启示的句子。‎ ‎ ‎ ‎(2)《爱莲说》中表现莲花纯洁高尚品质的语句是:‎ ‎ , 。‎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安守贫寒却兼顾天下的广阔胸襟的语句是: ‎ ‎ , 。‎ ‎(4)《白雪歌颂武判官归京》中描写雪景的比喻句是:‎ ‎ , 。‎ ‎3、名著阅读。(2分)‎ 下面是一首新浪网某论坛上一网友的《西游记》人物评价诗,请你从“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个人物,模仿示例,运用书中情节进行反驳。‎ ‎《西游记》人物评价诗 唐三奘,懦夫一个;行者孙,野猴一只;‎ 猪八戒,蠢猪一头;沙和尚,忍者一位;‎ ‎ ……‎ ‎ (选自“新浪”某论坛)‎ 示例:唐三奘带领徒弟,吃尽千辛万苦,历尽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最终从回了真经。何为懦夫!‎ ‎ ‎ ‎ ‎ 得 分 评卷人 ‎(二)运用(共5分)‎ ‎4、日常生活中常见以“人体部位”为喻的词语,取义各不相同,使用恰当可以增加表达的情趣。请仿照示例,再仿写一个句子。‎ ‎(不能引用本试卷中的有关内容作为答题材料。)(2分)‎ 刘备视孔明为“股肱”之臣,军国大计悉由其出。(取股肱为人体四肢重要部位之义,喻指孔明是刘备身边重要的辅助者。)‎ 凭着他高明的“手腕”,终于平息了这场股市风波。(取手腕是人体关节中极灵活的部位这义,喻其手段、本事。)‎ ‎ ‎ ‎ ‎ ‎5、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在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在明星效应的冲突时,说:“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大长今》就是韩国把低端和高端的文化打通的一个好例子。”《新周刊》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这种观点一出现就遭到了很多人的批评。请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看法。(3分)‎ ‎ ‎ ‎ ‎ ‎ ‎ 得 分 评卷人 ‎(三)综合性学习(共5分)‎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也赏给第一个仆人。‎ 材料二: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老师总会特别偏爱成绩优秀的学生。 好学生,听老师的话,凡事都会请示。 成绩名列前茅,是老师眼中的乖孩子。 自此,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先进个人之类的荣誉统统被其收入囊中。 差生的学习成绩总在班中垫底,考试开红灯更是成了家常便饭。 于是,老师看差生总是不那么顺眼。 一旦他做错事情总会横加指责,差生就在退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成绩中等的学生,无论你再怎么努力, 在老师的眼中始终只是进步,而永远达不到优秀。 各种奖励与荣誉称号,却总是与他擦肩而过。 ‎ 材料三:某单位经济效益本来就特别好,一位台商又投入了巨资,因此年利润又连续增长,美国的一家跨国公司又相中了这家企业,帮助他们的股票在国外上市,该单位更是成为显赫一时的企业。一家小镇小厂,连年亏损,拖欠工人工资,被告上法庭罚款,产品销不出又拖欠了很多债务,只能被迫宣布破产。‎ ‎(1)用简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3分)‎ ‎ ‎ ‎ ‎ ‎(2)联系第二则材料和你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2分)‎ ‎ ‎ ‎ ‎ 得 分 评卷人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真正的慷慨》一文,完成7—10题。(共14分)‎ 当飓风在附近的小镇登陆时,不少家庭遭受了灭顶之灾。随后,当地所有的报纸都刊登了很多人道主义的报道,专访了一些受灾最严重的家庭。‎ ‎  那个星期天,报纸上一幅引人注目的照片格外打动我。一位少妇站在被彻底摧毁的活动房前,面容因痛苦而扭曲。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站在她身旁,目光低垂。紧紧拽着她的裙子的,是一个很小的女孩儿,大大的眼睛直视着镜头,饱含着迷惑和恐惧。配文中提供了每位家庭成员的衣服尺码。我注意到他们的尺码和家人的很接近,不由兴趣渐增。这是个好机会,能教育孩子们帮助比自己不幸的人。‎ ‎  我把这家人的照片贴在冰箱上,向孩子们解释他们的困境。我有3个孩子——两个7岁的双胞胎男孩布莱德和布雷特,还有一个3岁的女儿梅甘。“我们拥有那么多,而这些可怜的人现在一无所有,”我说,“我们应该把自己的东西与他们分享。”‎ ‎  我从阁楼上搬下三个大盒子,放在客厅的地板上。小女儿梅甘表情严肃地注视着我和男孩子把罐头、肥皂和各种化妆品装满第一个盒子。我一边挑拣衣物,一边鼓励儿子把自己的玩具筛选一遍,把不太喜欢的捐献出来。梅甘静静地望着哥哥们把淘汰的玩具堆在一起。“等我忙完这些,”我说,“就帮你找点东西送给那个小姑娘。”‎ ‎  男孩子们把选出来捐献的玩具装进第二个盒子,而我则往第三个盒子里填衣物。梅甘走了过来,胸前紧紧地抱着露西——一个褪色磨损的她极为心爱的碎布娃娃。她在装玩具的盒子前停住脚步,把圆圆的小脸埋进露西扁扁的娃娃脸里,给了它最后一个亲吻,然后把它轻轻摆在其他玩具上面。“哦,宝贝儿,”我开口道,“你不必把露西给出去,你那么喜欢它。”‎ ‎  梅甘庄重地点点头,忍住眼里闪烁的泪花。“露西让我快乐,妈咪。也许它也能让那个小女孩快乐。”‎ ‎  我的喉咙哽咽了,久久凝视着小女儿,我不知道该怎样使男孩子明白她刚刚教给我的道理。因为我猛然意识到,任何人都可以把穿旧的淘汰的衣服送人,而真正的慷慨是把最珍爱之物奉献出来。一个3岁小孩把虽然破旧却最珍爱的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希望娃娃能把带给自己的快乐同样带给她。这才是真正的慈善。本想教育孩子的我,被孩子教育了。‎ ‎  男孩子们目睹小妹妹把最喜欢的娃娃放进盒子时,都惊讶得张大了嘴。布莱德二话没说,起身走向自己的房间,带回了他特别喜欢的可动人偶。他迟疑了一下,攥紧玩具,瞄了妹妹一眼,随即把它放进盒子里娃娃的旁边。布雷特的脸上慢慢泛起了微笑,他跳起来,眼睛亮闪闪地跑开了,他取回几个珍藏的火柴盒汽车。我惊讶不已,没想到男孩子们也领会了小妹妹此举的含义。我强忍泪水,把三个孩子搂进怀里。‎ ‎  受小家伙的启发,我把自己那件袖口磨破的茶色旧夹克从盒子里取出,代之以上周精心选购的猎人绿的新夹克。我希望照片中的年轻女人能像我一样喜爱它。‎ ‎ (摘自《青年文摘》红版2006年合订本,作者:伊丽沙白·考伯) ‎ ‎7、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而完整地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 ‎ ‎ ‎ ‎8、联系全文,就文中加点和加线的词句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4分)‎ ‎(1)“梅甘庄重地点点头,忍住眼里闪烁的泪花……”一句中加点的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 ‎ ‎(2)“我注意到他们的尺码和家人的很接近,不由兴趣渐增……”一句,请你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说说我“兴趣渐增”的原因。‎ ‎ ‎ ‎9、根据全文内容,说说句子“本想教育孩子的我,被孩子教育了”中两个“教育”的含义?(4分)‎ ‎ ‎ ‎ ‎ ‎10、研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上文主旨,说说你对现实社会中成年人和孩子如何处理问题的看法。(3分)‎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材料一:城市中的十字路口,当红灯亮起时,经常看到一些成年人不顾交通助管员的劝阻,随意闯红灯,有的甚至跟协管员发生争执。而小学生都很遵守交通规则,看到红灯亮起,就自觉停下来,等车通过。‎ 材料二:乘公交车时,经常看到这样的事情:乘车的小孩子对母亲说“妈妈,我也要买票。”而母亲则生气地对孩子说:“你还小,不用买。”‎ ‎ ‎ ‎ ‎ ‎ ‎ 得 分 评卷人 ‎(二)阅读下面《感谢苏东坡》一文,完成11~14题。(共13分)‎ 我经常想,我们应该感谢苏东坡。蓬莱人应该感谢苏东坡,因为他呼吁朝廷减轻人民的负担。据蓬莱阁上苏公祠内的清代盐政碑记载:“北宋时,苏文忠公,莅任五日即上榷盐书,为民图休息,土人至今祀之。盖非以文章祀,实以治绩也。”元丰三年,50岁的苏东坡重新被起用为登州(进山东蓬莱)太守。到任刚5天,就接到调回京师的命令。但就是在这五天中,苏东坡向皇帝上书《乞罢登州榷盐状》。自此一直到清末,蓬莱人民的这项税赋都被免除。所以,才有了“五日登州,千载苏公寺”这样的千古佳话。‎ 杭州人应该感谢苏东坡,因为苏东坡给杭州人留下了苏堤。元佑四年,苏东坡来到杭州任知府的时候,西湖已半为葑田,水多则溢,水少则干。苏东坡为此十分着急,立即向朝廷上奏了一份《乞开西湖状》,提出西湖不可荒废的五点理由。接着,又组织了大规模的开浚工程。从夏到秋,花了20万个工,才把葑草收拾干净。并用这些葑草和淤泥,筑成一道著名的苏堤。同时,他还在湖中设计了二座石塔,形成了西湖十景中的“三潭印月”。“一朝美事谁能记得?百尺苍崖尚可磨。”当时的杭州人就是这样地称赞他。‎ 海南人应该感谢苏东坡,因为苏东坡开创了这座岛上的学习之风。绍圣四年,苏东坡被贬儋州。而在此之前,因文化落后,那么大的一个海南岛,历史上竟没有一个人能考中举人,更别说是进士。苏东坡来了以后,大力倡导学习文化知识之风,并收琼山人姜唐佐为学生。他还鼓励姜唐佐说:“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果然在苏东坡的精心培育下,三年之后,姜唐佐真的破了天荒,成了全海南第一个举人。此后,岛上学风日盛,仅明清两代,就出了83名进士,772名举人。‎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黄州人应该感谢苏东坡,因为苏东坡把黄州(湖北黄冈)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你知道苏轼为什么又叫苏东坡吗?原因是在他贬黄州时,因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申请到黄州城东山坡上一块数十亩的旧营地。他在那里除草开荒,躬耕种粮,以补家用。并于其上搭筑草堂,号“东坡居士”。黄州是苏东坡思想和创作的转折点,也是他写下不朽名篇《赤壁赋》的地方。‎ 全中国的人都应该感谢苏东坡,应该感谢苏东坡,因为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食粮。当我们“浓装淡抹总相宜”的时候,是他让我们领略了西湖雨后初晴,波光粼动,美丽宜人的风景;当我们“横看成林侧成峰”的时候,是他让我们懂得了<<人处于不同的位置和基于不同的考虑,看问题的角度和最后得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的道理。我们能不感谢苏东坡吗?是他,让我们懂得:中国的方块文字,原来是那样的深奥无比,那样的美妙无穷。‎ 感谢你,苏东坡先生!虽然你已远去近千年,但你会永远活在炎黄子孙的心中。‎ ‎ (选自2006年7月《杂文报》,作者:汪金友, 有删改)‎ ‎11、仔细阅读下面材料,仿照文章第一、二、三段的形式,以“常州人应该感谢苏东坡”为主题给文章再补一段文字。(3分)‎ 材料一: 苏东坡与常州结下了不解之缘,苏东坡曾来过常州十几次,常州为东坡的终老之地。在常州到处留有他的足迹:有他停舟驻足的东坡古渡、舣舟亭,有他作画洗砚的洗砚池。有他最后一次来常并终老于此的栖息之所——滕花旧馆,这些至今仍在原址按原貌保存。‎ 材料二:苏东坡也是一位颇有建树的美食家,他还亲自下厨,创制名馔,最著名的就是东坡肉。 他的烹饪佳作《鳊鱼》、《食雉》就写在常州,常州传统系列名菜与苏东坡有关的菜肴就有四个系列。如“眉山独秀”、“千里共婵娟”、“文笔大观”、“东坡肉”等共计三十二道。‎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常州人应该感谢苏东坡, ‎ ‎ ‎ ‎ ‎ ‎ ‎ ‎12、仔细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4分)‎ 被贬地点 平生功绩 产生影响 登州(山东蓬莱)‎ 苏东坡任登州太守只有五天,就向皇帝上书《乞罢登州榷盐状》为蓬莱人民减免盐税 浙 江 杭 州 杭州人称赞他“一朝美事谁能记得?百尺苍崖尚可磨。”。‎ 儋州(海 南)‎ 大力倡导学习文化知识之风 黄州(湖北黄冈)‎ 黄州(黄冈)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 ‎13、苏东坡于病逝前两个月,曾作诗《自题金山画像》评价了自己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绩,黄州、惠州、儋州。”请你结合上文及所给的材料,说说他对自己的评价是否恰当。简述理由。(3分)‎ 材料:苏东坡,即苏轼,北宋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的一生,是在北宋的变法、反变法的政治斗争风浪中度过的,因“乌台诗案 ”被贬谪黄州,历经几起几落,直到贬至海南省。从他中举为官到去世的四十五年中,前后有十四、五年都过着贬谪流放、颠沛流离的生活。‎ ‎ ‎ ‎ ‎ ‎ ‎ ‎14、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中划线句子,说说苏东坡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在神宗支持下,开始变法,苏轼是变法的反对者,因此受到了改革派的排挤迫害,遭到流放。虽然他是变法的反对者,然而他在流放外任期间,对来自朝庭的新政措施,却都认真执行,他认为“因法以便(使便利)民”。正是他这种严正态度,使他所任辖区内的老百姓都得到新政实行带来的好处。‎ ‎ ‎ ‎ ‎ 得 分 评卷人 ‎(三)阅读下面《捕蛇者说》选段,完成15-18题。(13分)‎ 永州之野产异蛇,……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岁赋其二 ( ) (2)若毒之乎 ( )‎ ‎(3)则久已病矣 ( ) (4)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 ‎ ‎17、仔细阅读上文,用自己的话简述蒋氏听到“我”要帮他更换差使后“大戚”以及“余闻而愈悲”的原因。(4分)‎ ‎ ‎ ‎ ‎ ‎18、阅读范仲淹《岳阳楼记》的语段,结合《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完成文后问题。(5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1)用自己的话概述《捕蛇者说》中体现“忧民”的情节。(2分)‎ ‎ ‎ ‎(2)范仲淹认为仁人君子的标准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捕蛇者说》中作者两次为蒋氏而悲,是不是不符合范仲淹仁人君子的标准,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看法。(3分)‎ ‎ ‎ ‎ ‎ 得 分 评卷人 三、作 文(60分)‎ ‎(一)文章修改(共5分)‎ ‎19、仔细阅读下面一位学生的作文片段,请根据文后的要求进行修改。(5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 大作家赵树理的儿子曾因经济困难去信向父亲要钱,赵树理的回信仅写一个“0”字,与此同时,他却将自己的一大笔稿费捐给了一个剧团。做儿子的从这件事悟出了父亲的良苦用心,终于靠自己渡过了难关。A从这件事,不仅引起了思考:究竟什么是无价的?我们这些孩子究竟该从父母身上索取些什么?是万贯家财,还是自力更生精神?‎ B俗话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自力更生是生存的必要条件,C是在竞争中取胜的根本保障。D从父母那儿索取钱物,到头来,既没有自力更生的本事,有没有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哪怕得到的是万贯家财,也要用完的一天,那时又如何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呢?只要从父母身上继承了自力更生的精神,就能切实生活的本事。‎ ‎(1)作文第一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用提供的修改符号在原文中修改。(1分)‎ ‎(2)小华同学在作文评改课上针对该作文提出了三个问题及修改意见:①划线句A中的三个问句之间的层次不够清晰,应该加以整合。②划线句B引用的谚语不能证明作文观点,应该换掉。③划线句C可以改得更精炼些;划线句D语序有些混乱,应该调换。‎ ‎ 请你根据小华的意见,任选两题,加以修改。(4分)‎ 第( )个问题: ‎ ‎ ‎ 第( )个问题: ‎ ‎ ‎ 得 分 评卷人 ‎(二)大作文(55分)‎ ‎20、请以“拥有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若写诗歌则不少于25行);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④不少于550字;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拥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6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8年常州市新课标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四)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共20分)‎ ‎(一)(共10分)‎ ‎1、嘶 驳 簇 撼(2分。答对两个得1分。)‎ ‎2、(1)参考: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只要任选连续两句即可。(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6分。默对1句给1分,给满6分为止。有错该句不得分。)‎ ‎3、不设统一答案。故事情节1分,反驳1分。示例一:孙悟空号称齐天大圣,闹天宫,斗如来,降妖伏魔,历尽艰险,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敢称英雄!示例二:猪八戒云栈洞大战悟空,对唐僧、悟空的话言听计从,忠心耿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何为蠢猪!。示例三:沙和尚武艺高强,不畏强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哪是忍者!(2分。叙述应符合人物形象)‎ ‎(二)(共5分)‎ ‎4、不设统一答案。参考:示例一:期末考试已经迫在“眉睫”。取眉毛和睫毛距离眼睛极近之义,形容事情已经到了极紧急的关头。示例二:中考复习到现在,总算有点“眉目”了。取眉目于人体头部最上面之义,喻指事情开始有头绪了。示例三:儿子是妈妈的“心肝”。取心肝是身体极重要的器官之义,比喻儿子是妈妈最亲近、最疼爱的人。(正确选用以“人体部位”为喻的词语,2分;写出“所取之义”(言文成理、自圆其说即可),1分;写出所喻之义,1分。)‎ ‎5、不设统一答案。参考一:我赞同他们的观点,因为 章子怡目前是中国最有国际知名度的演员,她代表的就是中国文化。世俗文化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一种低端、丰富的文化资源。传统文化的精髓要通过大众文化的出口才能流传出去。 参考二: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将章子怡和孔子相提并论进行比较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对孔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尊重。这种观点包含有太多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和曲解,实际上章子怡呈现给大家的并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和中国内涵(3分。观点1分,理由2分。)‎ ‎(三)(5分)‎ ‎6、(1)任何个人、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3分。意思对即可)(2)不设统一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分)‎ 二、(共40分)‎ ‎(一)(共14分)‎ ‎7、不设标准答案,参考:一位母亲和她的双胞胎儿子在三岁女儿的感召下(1分)把自己最心爱的物品(1分)捐给了一户因龙卷风袭击而损失惨重的家庭。(3分。意对即可。在叙述中要有划线部分的表述。)‎ ‎8、不设标准答案。参考:(1)“庄重”表现了给受灾小朋友捐助这件事在小梅甘心里是非常严肃的事情(1分);“泪花”表现了小梅甘非常珍爱她的布娃娃(1分)。(2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2)我既可以把家中没用的衣服处理掉(1分);又可以教育孩子要懂得关心、帮助身边比他们不幸的人(1分)。(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 9、不设标准答案。参考:第一个“教育”的内容是: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跟在龙卷风袭击中失去家园的大人孩子共同分享自己的东西从而教育孩子要懂得关心、帮助身边比他们不幸的人(2分);第二个“教育”的内容是:3岁女儿把自己虽然破旧却最珍爱的布娃娃送给了灾家庭中的那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使我懂得了把最珍爱之物奉献出来才是真正的慷慨(2分)。(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0、不设统一答案。参考:现实生活中成年人在处理时,有时并不遵照问题的规则办事,而过多考虑自我利益,常常是规则服从自我想法;而小孩处理问题时则完全服从问题的规则。(3分,答到两点3分,只要作答,不判0分) ‎ ‎(二)(共13分)‎ ‎11、不设统一答案。参考: 常州人应该感谢苏东坡,因为苏东坡对常州可谓情有独钟,他曾来常州十几次,最后终老于此。苏东坡留给常州人的东西实在太多,从“藤花旧馆”到“舣舟亭”,从“东坡古渡”到“洗砚池”,使我们领略了一代才子的独特气质;常州人至今仍然品尝着苏氏亲传的“清炖鳊鱼”“东坡肉”,颜色鲜嫩、香气扑鼻、味道爽口,形式美观,犹如一件件立体的艺术品,给人以美的享受。(3分。)‎ ‎12、不设统一答案。参考:自此一直到清末,蓬莱人民的这项税赋都被免除;向朝廷上奏了一份《乞开西湖状》,组织了人员开浚西湖,建苏堤,形成“三潭印月”;开创了这座岛上的学习之风,岛上学风日盛,仅明清两代,就出了83名进士,772名举人;写下不朽名篇《赤壁赋》,自此以“东坡居士”自称。(4分,每点1分,可用文中句子,也可自己概括,意对即可。)‎ ‎13、不设标准答案,参考:他的评价不恰当(1分);苏东坡的一生多经坎坷,常年都过着贬谪流放、颠沛流离的生活。说自己“身如不系之舟”是确切的(1分);但他虽遭贬流放,却始终勤于吏事,为百姓谋事,所以说自己是“心似已灰之木”不恰当(1分)。(观点1分;理由2分,每点1分。理由意思对即可。)‎ ‎14、不设统一答案。参考一:苏东坡是个能够辩证看待问题的人(1分)。他虽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到流放(1分);但他对新法中对百姓有利的措施都能认真执行(1分)。参考二:苏东坡是个豁达的人(1分)。他不因为自身境遇的变化而改变了自己为百姓做事的态度,‎ 虽遭流放,却仍能为民办事(2分)。(3分,对苏东坡的看法1分,具体阐述2分。)‎ ‎(三)(共13分)‎ ‎15、(1)征收。(2)怨恨。(3)困苦不堪。(4)等。(2分。答对两个给1 分。意思对即可。)‎ ‎16、不设标准答案。参考:唉!谁知道租赋的祸害大大超过这种毒蛇之害的呢!因此,我为这事写了这篇“说”,以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看到它。(2分。意思对即可。)‎ ‎17、虽然蒋氏的亲人大多死在捕蛇这件事上(1分),但跟他的乡邻的生活比起来算是很安定幸福的(1分);我听了蒋氏宁可被蛇咬死也不肯换他的差使,了解到税赋的毒害不毒蛇还要厉害(2分)。(4分,各2分。意思对即可)‎ ‎18、(1)我同情蒋氏的遭遇,愿意帮他更换差使(1分);了解了赋税的残酷,写了这篇文章,让朝廷得到它(1分)。 (2分。每点1分。)(2)符合仁人君子的标准(1分);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指不因为自身境遇的变化而改变了自己为百姓做事(忧其民)的态度(1分),而柳宗元虽遭贬外放,仍旧关心百姓疾苦,正体现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1分)。(3分,观点1分,理由2分,理由意对即可。)‎ 三、(共60分)‎ ‎(一)(共5分)‎ ‎19、(1)“渡过”应改为“度过”;“不仅”应改为“不禁”(1分,改对两个给1分)(2)不设统一答案,只要改通顺即可每题2分,共4分。参考示例:①这件事也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究竟该从父母身上获取什么?钱财和自力更生的精神哪一样更可贵?(2分) ②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2分,只要所举名言警句能证明观点即可)。③句C可改为“是竞争的取胜法宝”;句D可改为:从父母那儿索取钱物,哪怕得到的是万贯家财,也要用完的一天,到头来,既没有自力更生的本事,有没有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那时又如何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呢?(2分,每句1分)‎ ‎(二)(共55分)‎ ‎20、一类卷:50-55分,中心明确,记叙生动形象,议论有独到的见解,结构精当,语言流畅。‎ ‎ 二类卷:45-49分,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 三类卷:40-44分,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具体,结构尚完整,语言尚通顺。‎ 四类卷:35-39分,中心不够明确,内容不具体,结构欠完整,语言欠通顺。‎ ‎ 五类卷:35分以下,无明确的中心,无具体的内容,结构紊乱,文理不通。‎ 说 明:‎ ‎1、关于中心。全文内容只要与“为他人着想”这个话题有关,且能联系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指在记叙或议论中能渗透自己对生活的体验、感悟、经历和见解等等),都应视为切题,符合要求。如果在拟题后又走题,不得进入二类卷。‎ ‎2、可写各种文体,都属符合要求,各种文体之间也无优劣之分,必须一视同仁。但必须按选定的文体要求进行写作。‎ ‎3、关于语言。全文没有明显的语病,应视作语言流畅;有1-2句病句,可视为语言通顺;有3句以上(含3句)病句,可判为语言尚通顺;有5句病句,应判为语言欠通顺;有6句以上(含6句)病句,则判为文理不通。‎ ‎ 4、评分时,突出语言要求,兼及其他各项,以40-41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好文章要敢于打高分,同时严格控制四、五类卷。出现三个不重复的错别字,扣1分,错别字扣分不超过3分;字数不足,每少50字扣1分。‎ ‎ 5、没有拟写题目,扣2分。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扣2分。‎ ‎ 6、关于文面加分。文面整洁,字迹清晰,酌加1分;文面整洁,字迹端正,酌加2分;文面整洁,字迹优美,酌加3分。此项加分一律由复核组操作,凡加满3分者,须交阅卷组长通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