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48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48

‎2016年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东城一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干冰升华 C.氢气燃烧 D.菜刀生锈 ‎2.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B.发展公共交通 C.随意丢弃塑料袋 D.燃煤脱硫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下列实验操作或设计中正确的是(  )‎ A.‎ 用100mL量筒量取8.5mL盐酸 B.‎ ‎ 收集氢气 C.‎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 分离碘酒中的碘 ‎4.某化学实验室药品柜已存放的部分药品如表 药品柜编号 ‎①‎ ‎②‎ ‎③‎ ‎…‎ ‎⑩‎ 药品 二氧化锰 氧化铜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氯化钠 硫酸钠 ‎…‎ 葡萄糖 淀粉 该实验室新购进部分纯碱和蔗糖.应将它们分别放在(  )‎ A.②和⑩ B.①和③ C.③和⑩ D.①和②‎ ‎5.化学物质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下列物质有关应用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用于裁玻璃 B.明矾:用于净水 C.烧碱:用于食用碱 D.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6.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来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 A.Mg B.Fe2O3 C.CO2 D.NaOH ‎7.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粒子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B.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C.该粒子易形成阴离子 D.该粒子显负电 ‎8.下列有关洗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手 B.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C.用食醋洗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用稀盐酸洗去菜刀上的铁锈 ‎9.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在t1℃时,甲、乙两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在t2℃时,H点表示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由t1℃升温到t2℃时,甲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0.铜与浓硫酸共热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但是在工业上制取硫酸铜不是直接利用浓硫酸与铜反应,而是将铜屑在空气中加热氧化,然后浸入稀硫酸中反应过滤,并反复加热和浸入操作.你认为下列说法与工业上制备硫酸铜的优点不符的是(  )‎ A.工业制法更安全 B.不会污染污染大气 C.提高硫酸的利用率 D.提高铜的利用率 ‎11.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Ag、Cu、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12.某化工厂要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少量NaOH、Na2SO4;按环保要求需要把废水处理成pH=7且水中只含有少量NaCl才能排放.则该化工厂处理废水需要加入的一组物质是(  )‎ A.MgSO4 NaCl B.H2SO4 Ba(NO3)2 C.BaCl2 HCl D.H2SO4 MgCl2‎ ‎1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 A.O2(CO2)﹣﹣通过过量的NaOH溶液,干燥 B.Fe(Fe2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 C.K2SO4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硝酸 D.CaCl2溶液(盐酸)﹣﹣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 ‎1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 B.‎ 向盛有氧化铜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氯化铜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 C.‎ 向一定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 向盐酸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 ‎ ‎ 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1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醋酸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若锅里的油着火了,应立即盖上锅盖灭火,其原理是______.‎ ‎(3)将面粉、食盐、食用油3种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再分别加入洗洁精振荡,能出现乳化现象的是______.‎ ‎(4)小明家菜地里的蔬菜叶子发黄了,妈妈叫他去买化肥碳酸氢铵(NH4HCO3)来施用,当他到化肥商店时,碳酸氢铵刚好缺货,你建议他买______(填“尿素”或“氯化钾”),也能起到与碳酸氢铵相同的作用.‎ ‎(5)为防止水龙头生锈,其表面镀有一层铬.镀铬能够防止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 ‎(6)人体缺______(填元素名称) 可能会得佝偻病或导致骨质疏松.‎ ‎(7)水果和蔬菜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种).‎ ‎16.化学用语既能描述宏观物质,也能表达其微观的变化.‎ ‎(1)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______(填写序号,下同),能表示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 A.H2 B.2H C.H2O D.2H2O ‎(2)物质Sb2O3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Sb2O3中Sb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看图回答问题:‎ ‎①图1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图中C处应填入的化学式为______;‎ ‎②图2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7.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所示):‎ ‎(1)由图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B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 ‎18.某溶液由NaOH、KNO3、HCl、H2SO4和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你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来分析,该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的物质是______;肯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可能存在的是______.‎ ‎19.‎2015年2月28日上映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起社会很大的反响,主演柴静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空气污染.而在随后召开的全国两会中,代表、委员们又指出,从长期危害性和治理难度等方面看,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比空气污染更值得关注.‎ ‎(1)使用甲醇(CH3OH) 作为汽车的燃料,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带来的空气污染.甲醇中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元素.‎ ‎(2)相比空气污染,水污染的生态破坏力更大,严重时会导致物种灭绝.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ClO2常用于饮用水消毒,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ClO2属于______或(填“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有机物”)‎ ‎(3)《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出台,土壤污染治理是一项周期长、难度大的艰巨工作.而无土栽培为获取无污染蔬菜另辟蹊径,某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硝酸钾(KNO3),硝酸钾属于______(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料”).‎ ‎ ‎ 三、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5分)‎ ‎20.A、B、C、D四个试剂瓶中分别盛碳酸钠、硝酸银、烧碱、稀硫酸四种稀溶液中的一种,取四种溶液各少量,依次滴入物质X的溶液和稀硝酸,发生的现象如表所示:‎ A B C D X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无现象 稀硝酸 沉淀不消失 沉淀消失,有气体产生 沉淀不消失 无现象 ‎(1)物质X的化学式是______.‎ ‎(2)物质B是,加入X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加稀硝酸后,沉淀消失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为进一步区别A和C,可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选择一种金属单质进行实验,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______.‎ ‎21.“白铁皮”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是生产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之一.镀锌层犹如铁皮的保护层,这层膜的厚度是判断镀层质量的重要指标.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镀锌铁皮镀锌层的厚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1)讨论:在铁皮表面镀锌是为了______.(填字母)‎ a.锌没有铁活泼,镀在铁的表面可防止生锈 b.锌比铁活泼,并且在空气中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防止生锈 ‎(2)甲同学的方案是:如图1,将镀锌铁皮浸泡在盐酸中,先用盐酸将镀锌铁皮表面的锌反应掉,通过测量因产生气体而形成差量计算出锌的质量,然后再计算得到锌层的厚度.但是乙同学回顾起上课时老师演示的“用足量盐酸除铁锈”的实验现象,马上对甲同学的方案的可行性提出了异议,乙同学的理由是______(化学方程式表示)‎ ‎(3)乙同学查阅资料:ZnCl2、FeCl2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Zn(OH)2和Fe(OH)2,而Zn(OH)2既可以溶于酸也可以溶于碱,Fe(OH)2则只能溶于酸,于是设计了如图3方案:‎ 步骤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 ‎(4)丙同学设计通过测量镀锌铁皮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来计算锌层的厚度,他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其中仪器A中盛放的是镀锌铁皮,仪器B中盛放的是稀硫酸.‎ ‎①选择用稀硫酸而不用浓盐酸的原因是______.‎ ‎②检查量气装置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关闭弹簧夹,从量气管注水,若观察到______,说明该量气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若分液漏斗上方不连接导管a,则测出气体体积会______(选填“偏小”、“偏大”或“没有影响”).‎ ‎ ‎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2.根据下列仪器或物品,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 ‎②设计一套随开随制,随关随停制CO2气体的发生装置(不考虑夹持或支撑仪器,下同).应选用的有关仪器(或物品)的编号是______.实验室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制取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还需控制反应速度,应选用的仪器编号是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______作用.‎ ‎23.近几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 ‎(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X”.这个化学方程式中最后一种物质X的化学式是:______.‎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乙同学和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甲同学:“实验操作”:甲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1、2两步实验:‎ ‎“实验现象”: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 丙同学:“实验操作”:丙同学进行了如图3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探究与结论】‎ ‎(4)如图3尾气中可能存在的有害气体是______,(填序号)‎ A.SO2B.CO2 C.CO D.O2‎ ‎(5)如图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6)要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丙同学的实验中现象,证明含有硫元素;______现象,证明含有碳元素.‎ ‎ ‎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24.荔枝是我市特产之一,荔枝肉含丰富的维生素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对大脑组织有补养作用.已知维生素A的化学式为:C20H30O.请回答:‎ ‎(1)每个维生素A分子中含______个原子;‎ ‎(2)维生素A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______.(最简整数比)‎ ‎(3)143g维生素A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 ‎25.烧碱有部分变质,测定烧碱的纯度(假设样品中只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这两种成分,且碳酸钠是变质产生的),做了如下实验:取烧碱样品20g,分四次加入到36.5g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每次加入样品的质量/g ‎5‎ ‎5‎ ‎5‎ ‎5‎ 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g ‎40.4‎ ‎44.3‎ m ‎54.3‎ 生成CO2质量/g ‎1.1‎ ‎1.1‎ ‎0‎ ‎0‎ 请根据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数据显示,盐酸在第次反应中耗尽;‎ ‎(2)表格中m的数值为.‎ ‎(3)请计算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 ‎ ‎2016年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东城一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干冰升华 C.氢气燃烧 D.菜刀生锈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氢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菜刀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 ‎ ‎2.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B.发展公共交通 C.随意丢弃塑料袋 D.燃煤脱硫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白色污染与防治.‎ ‎【分析】环境保护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产、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开发无污染的太阳能等,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B、发展公共交通,能减少燃油、燃气等,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C、随意丢弃塑料袋,会引起白色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 D、燃煤脱硫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故选C.‎ ‎【点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把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 ‎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下列实验操作或设计中正确的是(  )‎ A.‎ 用100mL量筒量取8.5mL盐酸 B.‎ ‎ 收集氢气 C.‎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 分离碘酒中的碘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A、选择量筒时,应根据所取液体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如选用较小的量筒,分次量取会引起较大的误差;如选用较大的量筒,量筒越大,管径越粗精确度越小,由视线的误差造成的读数误差也就越大,据此进行解答.‎ B、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分析;‎ C、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的注意事项分析;‎ D、据分离物质的方法分析 ‎【解答】解:A、准确量取8.5mL的液体,选用量筒的规格应该为10mL,同时还需要使用胶头滴管确定最后的液体体积;故图示错误;‎ B、氢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故正确;‎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参与的反应一定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故图示操作错误;‎ D、过滤是一种把不溶性的物质与液体相分离的一种方法,由于碘溶解在酒精中,故不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将碘除去,故错误;‎ 故选B.‎ ‎【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 ‎ ‎4.某化学实验室药品柜已存放的部分药品如表 药品柜编号 ‎①‎ ‎②‎ ‎③‎ ‎…‎ ‎⑩‎ 药品 二氧化锰 氧化铜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氯化钠 硫酸钠 ‎…‎ 葡萄糖 淀粉 该实验室新购进部分纯碱和蔗糖.应将它们分别放在(  )‎ A.②和⑩ B.①和③ C.③和⑩ D.①和②‎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分析】根据纯碱和蔗糖的组成和性质可知,纯碱是由纳离子和碳酸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蔗糖属于有机物,同类别的物质应放在一个柜子里.‎ ‎【解答】解:纯碱是由钠离子和碳酸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蔗糖属于有机物,同类别的物质应放在一个柜子里.‎ ‎①二氧化锰和氧化铜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②氢氧化纳和氢氧化钙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都属于碱;③氯化钠和硫酸钠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盐;⑩葡萄糖和淀粉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类别的认识和药品的存放,学生应明确分类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应用.‎ ‎ ‎ ‎5.化学物质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下列物质有关应用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用于裁玻璃 B.明矾:用于净水 C.烧碱:用于食用碱 D.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用盐的用途.‎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用途来分析解答.金刚石硬度大、明矾溶于水可用吸附悬浮杂质、生理盐水就是氯化钠的水溶液.‎ ‎【解答】解:A.金刚石是硬度最大的天然矿物,可以用来切割玻璃,故正确;‎ B.明矾溶于水后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将水中悬浮杂质聚集在一起而沉降,故可做净水剂,故正确;‎ C.烧碱不能用来制取纯碱,通常用食盐来制取食用碱,故错误;‎ D.生理盐水就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故正确.‎ 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就能顺利解答此类试题.‎ ‎ ‎ ‎6.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来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 A.Mg B.Fe2O3 C.CO2 D.NaOH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某些盐反应.‎ ‎【解答】解:A、镁为排在氢前的金属,可以与酸反应;‎ B、氧化铁为金属氧化物,可以与酸反应;‎ C、二氧化碳不与酸反应;‎ D、氢氧化钠为碱,能与酸反应.‎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7.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粒子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B.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C.该粒子易形成阴离子 D.该粒子显负电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该粒子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正确;‎ B、该粒子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 C、该粒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阴离子,正确;‎ D、该粒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呈电中性,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微观结构示意图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 ‎ ‎8.下列有关洗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手 B.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C.用食醋洗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用稀盐酸洗去菜刀上的铁锈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分析】弄清乳化作用:洗洁精、洗衣粉等含表面活性剂的物质可以使食用油等物质以细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称为乳化作用,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乳化作用.‎ ‎【解答】解:A、氢氧化钠有腐蚀性,错误;‎ B、洗洁精能除油污主要利用的是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正确;‎ C、用食醋洗去热水瓶中的水垢,正确;‎ D、用稀盐酸洗去菜刀上的铁锈,正确.‎ 故选:A ‎【点评】常见的洗涤原理有三种,一是利用乳化作用,二是利用溶解原理,三是利用物质与油污等发生化学反应,理解洗涤过程中利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 ‎ ‎9.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在t1℃时,甲、乙两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在t2℃时,H点表示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由t1℃升温到t2℃时,甲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分析,交点表示在某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固体溶解度曲线上及曲线上方的点都表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的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能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从而可以确定在改变温度时,溶液中有关量的变化等.‎ ‎【解答】解:A、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指明温度,故A错误;‎ B、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B错误;‎ C、H点在曲线甲的上方,H点表示乙物质的饱和溶液.故C错误;‎ D、由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由t1℃升温到t2℃时,甲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 ‎10.铜与浓硫酸共热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但是在工业上制取硫酸铜不是直接利用浓硫酸与铜反应,而是将铜屑在空气中加热氧化,然后浸入稀硫酸中反应过滤,并反复加热和浸入操作.你认为下列说法与工业上制备硫酸铜的优点不符的是(  )‎ A.工业制法更安全 B.不会污染污染大气 C.提高硫酸的利用率 D.提高铜的利用率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分析】由于浓硫酸与铜直接反应时会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且需要的硫酸量较大所以一般不采用这种方式进行.‎ ‎【解答】解:在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不但生成了污染物二氧化硫,而且还消耗了较多的硫酸,且不安全,因为硫以二氧化硫的形式跑掉了一部分,而工业制法利用将铜屑在空气中加热氧化,然后浸入稀硫酸中反应过滤,并反复加热和浸入操作,有效地避免了这一些.故ABC正确,D错误.‎ 故答案选D.‎ ‎【点评】此题是对硫酸铜制取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分析不同方式在环保及节约两个方面的不同.‎ ‎ ‎ ‎11.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Ag、Cu、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含有铁.可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含有铁,根据金属活动顺序知:Fe>Cu>Ag;所以AgNO3、Cu(NO3)2全部反应生成了单质铜和银.‎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 ‎ ‎ ‎12.某化工厂要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少量NaOH、Na2SO4;按环保要求需要把废水处理成pH=7且水中只含有少量NaCl才能排放.则该化工厂处理废水需要加入的一组物质是(  )‎ A.MgSO4 NaCl B.H2SO4 Ba(NO3)2 C.BaCl2 HCl D.H2SO4 MgCl2‎ ‎【考点】酸、碱性废水的处理;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由离子和物质的共存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解答】解:‎ A、镁离子只会将氢氧根离子除去,而不会除去硫酸根离子,故A错误,‎ B、虽然会将氢氧根离子除去,但是还会引入硝酸根离子,故B错误,‎ C、钡离子会将硫酸根离子沉淀,氢离子会中和氢氧根离子,同时阴离子为氯离子.故C正确,‎ D、镁离子会将氢氧根离子除去,不能将硫酸根离子除去,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的离子的共存问题,以及酸碱度的调节.‎ ‎ ‎ ‎1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 A.O2(CO2)﹣﹣通过过量的NaOH溶液,干燥 B.Fe(Fe2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 C.K2SO4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硝酸 D.CaCl2溶液(盐酸)﹣﹣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O2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Fe和Fe2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K2CO3能与适量的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钾、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盐酸能与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澄清石灰水(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 ‎ ‎1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 B.‎ 向盛有氧化铜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氯化铜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 C.‎ 向一定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 向盐酸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 ‎【考点】酸碱溶液的稀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分析】A、根据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其溶液的pH值只能无限的接近于7分析;‎ B、根据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得到氯化铜,所以氯化铜的量从零开始分析;‎ C、一定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不再溶解硝酸钾;‎ D、根据盐酸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先发生中和反应,而后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分析.‎ ‎【解答】解: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其溶液的pH值只能无限的接近于7,不能小于7.故A错误;‎ B、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得到氯化铜,所以氯化铜的量从零开始,直至氧化铜反应完,不再增长,故B错误;‎ C、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不再溶解,溶液质量不变,故C错误;‎ D、向盐酸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是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而后是硝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性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难度不是很大.但是要求学生要熟练的掌握化学知识并学会运用.‎ ‎ ‎ 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1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醋酸由 3 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8 .‎ ‎(2)若锅里的油着火了,应立即盖上锅盖灭火,其原理是 隔绝空气或氧气 .‎ ‎(3)将面粉、食盐、食用油3种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食盐 ,再分别加入洗洁精振荡,能出现乳化现象的是 食用油 .‎ ‎(4)小明家菜地里的蔬菜叶子发黄了,妈妈叫他去买化肥碳酸氢铵(NH4HCO3)来施用,当他到化肥商店时,碳酸氢铵刚好缺货,你建议他买 尿素 (填“尿素”或“氯化钾”),也能起到与碳酸氢铵相同的作用.‎ ‎(5)为防止水龙头生锈,其表面镀有一层铬.镀铬能够防止铁生锈的条件是 与水和空气同时接触 .‎ ‎(6)人体缺 钙 (填元素名称) 可能会得佝偻病或导致骨质疏松.‎ ‎(7)水果和蔬菜富含的营养素是 维生素 、 水 (至少答两种).‎ ‎【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分析】(1)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质量比、原子构成等方面的问题.‎ ‎(2)根据灭火的方法分析:灭火的方法有与空气(或氧气)隔绝;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撤走可燃物.‎ ‎(3)溶液是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洗洁精洗油污属于乳化原理;‎ ‎(4)熟悉常用氮肥的种类及对农作物的影响即氮肥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5)铁生锈的条件是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接触.‎ ‎(6)从钙元素的生理作用角度分析回答.‎ ‎(7)根据各营养素的食物来源进行分析.‎ ‎【解答】解:(1)由醋酸的化学式可知,醋酸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等三种元素,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6×2)=1:8.‎ 故填:3;1:8;‎ ‎(2)立即用锅盖盖灭,并没有清除可燃物,也没有降低温度,只是使外界空气不能进入,可燃物缺少了燃烧需要的氧气,所以属于隔绝空气或氧气.‎ 故填:隔绝空气或氧气;‎ ‎(3)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食用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洗洁精洗油污属于乳化原理,所以分别加入洗洁精振荡,能出现乳化现象的是食用油;‎ 故填:食盐;食用油;‎ ‎(4)菜地里的蔬菜叶子发黄,说明蔬菜生长不是有病灾,就是缺氮元素,如缺氮元素,应及时补充氮肥,常用的氮肥有碳酸氢铵(NH4HCO3)和尿素,故填:尿素;‎ ‎(5)铁生锈的条件是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接触.‎ 故填:与水和空气同时接触.‎ ‎(6)钙是人体骨胳的主要组成成分,所以缺钙时幼儿或青少年会得佝偻病.‎ 故填:钙;‎ ‎(7)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水分.‎ 故填:维生素、水.‎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需结合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仔细分析,从而作答,涉及知识面广,考查知识点多,是一道好题.‎ ‎ ‎ ‎16.化学用语既能描述宏观物质,也能表达其微观的变化.‎ ‎(1)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B (填写序号,下同),能表示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C .‎ A.H2 B.2H C.H2O D.2H2O ‎(2)物质Sb2O3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Sb2O3中Sb元素的化合价为 +3 .‎ ‎(3)看图回答问题:‎ ‎①图1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图中C处应填入的化学式为 H2O ;‎ ‎②图2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2NaClO2═2ClO2+2NaCl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1)在元素符号前加系数表示原子个数;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根据化合价原则来判断;‎ ‎(3)①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对化学式或离子情况进行判断即可;‎ ‎②根据微观示意图中相关分子的结构书写相关的化学式,进而书写有关的方程式即可 ‎【解答】解:(1)在元素符号前加系数表示原子个数,因此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因此,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H2O;‎ ‎(2)根据化合价原则,氧元素通常显﹣2价,设Sb2O3中Sb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X+(﹣2)×3=0,则X=+3;‎ ‎(3)①依据氢氧化钠能够电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盐酸能够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所以A处应该是氢氧根离子B处是氢离子,两种离子结合能够生成水分子,所以C处应该是水分子,其化学式为:H2O;‎ ‎②由图示中分子的微观结构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l2和NaClO2,生成物是ClO2和NaCl,所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l2+2NaClO2=2ClO2+2NaCl.‎ 故答案为:(1)B,C;(2)+3;(3)①H2O ②Cl2+2NaClO2═2ClO2+2 NaCl ‎【点评】此题是对物质间反应的微观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微观图示的有关含义掌握有关的分子结构情况.‎ ‎ ‎ ‎17.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所示):‎ ‎(1)由图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放热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 减小 .B点表示的含义是 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分析】(1)根据图象可以看出随着盐酸的加入温度在逐渐上升,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A到B的过程的反应实质是氢氧根离子逐渐减少,即氢氧化钠逐渐减少;B点对于温度是个转折点,对于反应进程也是个转折点,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图象可以看出,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温度在逐渐的升高,说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2)由图是可知,从A到B过程中,氢氧化钠逐渐减少,碱性减弱,故pH值逐渐减小;在B点前后温度是两种情况,B点温度最高,B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生成氯化钠和水,显中性,溶液中的pH=7.‎ 故答案为:(1)放热;(2)减小;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本题主要考查了结合图象考查了中和反应的应用,理解图象的含义、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18.某溶液由NaOH、KNO3、HCl、H2SO4和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你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来分析,该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的物质是 NaOH、H2SO4 ;肯定存在的物质是 HCl、MgCl2 .可能存在的是 KNO3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沉淀的起始位置不是零,说明了开始加入的氢氧化钡没有生成沉淀,而进行了中和反应,确定该溶液中一定没有硫酸,而存在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同时存在,所以一定没有氢氧化钠,但是加入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钡后生成了沉淀,说明一定存在氯化镁.‎ ‎【解答】‎ 解: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只要接触就会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而沉淀的起点不是从零开始,所以溶液中一定没有硫酸,沉淀从x轴的某一点开始,说明了开始部分在发生中和反应,一定有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钠不能同时存在,所以一定没有氢氧化钠,要想生成沉淀,只能是氢氧化钡和氯化镁生成的氢氧化镁沉淀,所以一定存在氯化镁,所有的硝酸盐和钾盐都是溶于水的,是否含有硝酸钾对本实验的现象没有影响,不能判断出硝酸钾的存在,所以该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的物质是:NaOH、H2SO4,肯定存在的物质是:HCl、MgCl2,可能存在的物质是:KNO3.‎ 故答案为:NaOH、H2SO4;HCl、MgCl2;KNO3.‎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需要掌握一种数形结合的思想,根据图象的变化来判断存在的离子或者物质.‎ ‎ ‎ ‎19.‎2015年2月28日上映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起社会很大的反响,主演柴静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空气污染.而在随后召开的全国两会中,代表、委员们又指出,从长期危害性和治理难度等方面看,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比空气污染更值得关注.‎ ‎(1)使用甲醇(CH3OH) 作为汽车的燃料,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带来的空气污染.甲醇中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氢 元素.‎ ‎(2)相比空气污染,水污染的生态破坏力更大,严重时会导致物种灭绝.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ClO2常用于饮用水消毒,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ClO2属于 化合物或氧化物 或(填“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有机物”)‎ ‎(3)《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出台,土壤污染治理是一项周期长、难度大的艰巨工作.而无土栽培为获取无污染蔬菜另辟蹊径,某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硝酸钾(KNO3),硝酸钾属于 复合肥料 (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料”).‎ ‎【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指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3)根据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以上的为复合肥进行解答.‎ ‎【解答】解:(1)甲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16=3:1:4,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填:氢;‎ ‎(2)二氧化氯是由氯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且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填:化合物或氧化物;‎ ‎(3)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填:复合肥料.‎ ‎【点评】本题考查质量分数的比较、物质的分类、复合肥的定义以及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题目较易.‎ ‎ ‎ 三、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5分)‎ ‎20.A、B、C、D四个试剂瓶中分别盛碳酸钠、硝酸银、烧碱、稀硫酸四种稀溶液中的一种,取四种溶液各少量,依次滴入物质X的溶液和稀硝酸,发生的现象如表所示:‎ A B C D X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无现象 稀硝酸 沉淀不消失 沉淀消失,有气体产生 沉淀不消失 无现象 ‎(1)物质X的化学式是 BaCl2 .‎ ‎(2)物质B是,加入X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BaCl2=2NaCl+BaCO3↓ ,加稀硝酸后,沉淀消失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BaCO3+2HNO3=Ba(NO3)2+H2O+CO2↑ .‎ ‎(3)为进一步区别A和C,可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选择一种金属单质进行实验,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Fe+2AgNO3=Fe(NO3)2+2Ag(或Fe+H2SO4=FeSO4+H2↑) .‎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1)根据不溶于硝酸的沉淀有:氯化银和硫酸钡,加入的X既要提供氯离子,也要提供钡离子,所以X就是氯化钡,A和C是硫酸和硝酸银,‎ ‎(2)根据X是氯化钡,B和氯化钡会生成沉淀,沉淀又会溶于硝酸生成气体,所以B就是碳酸钠,D就是氢氧化钠,‎ 根据推出的反应物、生成物书写化学方程式.‎ ‎(3)根据硫酸和硝酸银不同的性质进行设计.‎ ‎【解答】解:(1)学过的不溶于硝酸的沉淀有:氯化银和硫酸钡,加入的X既要提供氯离子,也要提供钡离子,所以X就是氯化钡,A和C是硫酸和硝酸银,‎ 故答案为:BaCl2;‎ ‎(2)X是氯化钡,B和氯化钡会生成沉淀,沉淀又会溶于硝酸生成气体,所以B就是碳酸钠,‎ 故答案为:碳酸钠,Na2CO3+BaCl2=2NaCl+BaCO3↓,BaCO3+2HNO3=Ba(NO3)2+H2O+CO2↑;‎ ‎(3)活泼的金属会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而硝酸银不会,故答案为:Fe+2AgNO3=Fe(NO3)2+2Ag(或Fe+H2SO4=FeSO4+H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根据题中的特殊的现象推出一些物质,然后再根据其他的现象推出剩余的物质,常见的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氯化银、硫酸钡.‎ ‎ ‎ ‎21.“白铁皮”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是生产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之一.镀锌层犹如铁皮的保护层,这层膜的厚度是判断镀层质量的重要指标.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镀锌铁皮镀锌层的厚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1)讨论:在铁皮表面镀锌是为了 b .(填字母)‎ a.锌没有铁活泼,镀在铁的表面可防止生锈 b.锌比铁活泼,并且在空气中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防止生锈 ‎(2)甲同学的方案是:如图1,将镀锌铁皮浸泡在盐酸中,先用盐酸将镀锌铁皮表面的锌反应掉,通过测量因产生气体而形成差量计算出锌的质量,然后再计算得到锌层的厚度.但是乙同学回顾起上课时老师演示的“用足量盐酸除铁锈”的实验现象,马上对甲同学的方案的可行性提出了异议,乙同学的理由是 Fe+2HCl═FeCl2+H2↑ (化学方程式表示)‎ ‎(3)乙同学查阅资料:ZnCl2、FeCl2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Zn(OH)2和Fe(OH)2,而Zn(OH)2既可以溶于酸也可以溶于碱,Fe(OH)2则只能溶于酸,于是设计了如图3方案:‎ 步骤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防止产生氢氧化锌沉淀 .‎ ‎(4)丙同学设计通过测量镀锌铁皮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来计算锌层的厚度,他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其中仪器A中盛放的是镀锌铁皮,仪器B中盛放的是稀硫酸.‎ ‎①选择用稀硫酸而不用浓盐酸的原因是 浓盐酸易挥发 .‎ ‎②检查量气装置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关闭弹簧夹,从量气管注水,若观察到 量气管中液面与左边液面形成高度差,一段时间后,两边高度差不变 ,说明该量气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若分液漏斗上方不连接导管a,则测出气体体积会 偏大 (选填“偏小”、“偏大”或“没有影响”).‎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1)锌比铁活泼,通常情况下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2)锌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3)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能产生氢氧化锌沉淀;‎ ‎(4)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会干扰实验;‎ 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 若分液漏斗上方不连接导管a,则测出气体体积会偏大.‎ ‎【解答】解:(1)在铁皮表面镀锌是因为锌比铁活泼,并且在空气中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防止生锈.‎ 故填:b. ‎ ‎(2)乙同学的理由是:因为铁也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因此很难控制只让锌反应,不让铁反应.‎ 故填:Fe+2HCl═FeCl2+H2↑.‎ ‎(3)步骤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让氢氧化锌溶解与氢氧化铁分离.‎ 故填:防止产生氢氧化锌沉淀.‎ ‎(4)①选择用稀硫酸而不用浓盐酸的原因是浓盐酸有挥发性,影响气体的体积的测定.‎ 故填:浓盐酸易挥发.‎ ‎②检查量气装置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关闭弹簧夹,从量气管注水,若观察到量气管中液面与左边液面形成高度差,一段时间后,两边高度差不变,说明该量气装置气密性良好.‎ 故填:量气管中液面与左边液面形成高度差,一段时间后,两边高度差不变.‎ ‎③若分液漏斗上方不连接导管a,则进入锥形瓶中的稀硫酸占据的空气会随着生成的气体进入球形干燥管,从而导致测出的气体体积偏大.‎ 故填:偏大.‎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 ‎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2.根据下列仪器或物品,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长颈漏斗 ,b 酒精灯 .‎ ‎②设计一套随开随制,随关随停制CO2气体的发生装置(不考虑夹持或支撑仪器,下同).应选用的有关仪器(或物品)的编号是 ADF .实验室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制取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③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还需控制反应速度,应选用的仪器编号是 ED ;化学方程式是 2H2O22H2O+O2↑ ;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 催化 作用.‎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根据启普发生器的原理分析即可,打开止水夹,球形干燥管内气体逸出,压强减小,液体与固体反应;关闭止水夹,球形干燥管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出,反应停止.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解答】解:(1)a是长颈漏斗;b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长颈漏斗.‎ ‎(2)因为要装配一套“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而启普发生器的特点为“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根据启普发生器的原理并结合图中所给仪器,可以选出ADF进行连接,它的工作原理是:打开止水夹,球形干燥管内气体逸出,压强减小,液体与固体反应;关闭止水夹,球形干燥管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出,反应停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故填:ADF;CaCO3+2HCl=CaCl2+H2O+CO2↑;‎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可选用装置ED作发生装置,反应的方程式是:2H2O22H2O+O2↑,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酒精灯; (2)A D F;CaCO3+2HCl=CaCl2+H2O+CO2↑‎ ‎(3)E D;2H2O22H2O+O2↑;催化 ‎【点评】题重点考查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以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需要同学们对常见实验做到了然于心.‎ ‎ ‎ ‎23.近几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 ‎(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X”.这个化学方程式中最后一种物质X的化学式是: H2SO4 .‎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2+Ca(OH)2═CaSO3↓+H2O .‎ 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乙同学和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甲同学:“实验操作”:甲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1、2两步实验:‎ ‎“实验现象”: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 二氧化硫也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 .‎ 丙同学:“实验操作”:丙同学进行了如图3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探究与结论】‎ ‎(4)如图3尾气中可能存在的有害气体是 C ,(填序号)‎ A.SO2B.CO2 C.CO D.O2‎ ‎(5)如图C装置的作用是 除去过多的二氧化硫或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 .‎ ‎(6)要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丙同学的实验中现象,证明含有硫元素; C中的溶液不褪色,D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现象,证明含有碳元素.‎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考虑;‎ ‎(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写法考虑;‎ ‎(3)根据二氧化硫的特点考虑;‎ ‎(4)根据碳发生不完全燃焼的结果考虑;‎ ‎(5)根据高锰酸钾溶液的特点考虑;‎ ‎(6)先验证二氧化硫,再除去二氧化硫,再验证二氧化碳.‎ ‎【解答】解:‎ ‎(1)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X及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判断:反应前5SO2、2KMnO4、2H2O中共含有5个硫原子、2个钾原子、2个锰原子、20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反应后K2SO4、2MnSO4中共含有3个硫原子、2个钾原子、2个锰原子、12个氧原子、0个氢原子,2X中应含有4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8个氧原子;一个X分子中应含有2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4个氧原子,所以这个化学方程式中最后一种物质X的化学式是H2SO4;‎ ‎(2)由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有沉淀生成,再写化学方程式为SO2+Ca(OH)2═CaSO3↓+H2O;‎ ‎(3)由于二氧化硫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不能判断含有碳元素;‎ ‎(4)碳发生不完全燃焼时会生成一氧化碳,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的气体还有可能含有CO,二氧化硫已经被除去,CO2、O2无毒;‎ ‎(5)主要是验证二氧化硫是否被除尽或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 ‎(6)先通过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证明有二氧化硫,再除去二氧化硫,再验证二氧化碳即可,故B中的溶液褪色,C中的溶液不褪色,D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 ‎(1)H2SO4;‎ ‎(2)SO2+Ca(OH)2═CaSO3↓+H2O;‎ ‎(3)二氧化硫也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 ‎(4)C ‎(5)除去过多的二氧化硫或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 ‎(6)B中的溶液褪色,C中的溶液不褪色,D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化学式的方法(利用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还弄懂了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二氧化硫用高锰酸钾溶液来检验,二氧化碳用石灰水检验.‎ ‎ ‎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24.荔枝是我市特产之一,荔枝肉含丰富的维生素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对大脑组织有补养作用.已知维生素A的化学式为:C20H30O.请回答:‎ ‎(1)每个维生素A分子中含 51 个原子;‎ ‎(2)维生素A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 2:3 .(最简整数比)‎ ‎(3)143g维生素A含氧元素的质量为 8 g.‎ ‎【考点】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分析】根据维生素A化学式的含义进、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公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解:(1)根据维生素A的化学式为:C20H30O知每个维生素A的分子里含有20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即每个维生素A分子中含51个原子,故答案为:51.‎ ‎(2)由维生素A的化学式可知,维生素A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20:30=2:3,故答案为:2:3. ‎ ‎(3)143g维生素A含氧元素的质量为:143g×=8g,故答案为:8.‎ ‎【点评】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利用化学式中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可完成与化学式相关的计算.‎ ‎ ‎ ‎25.烧碱有部分变质,测定烧碱的纯度(假设样品中只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这两种成分,且碳酸钠是变质产生的),做了如下实验:取烧碱样品20g,分四次加入到36.5g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每次加入样品的质量/g ‎5‎ ‎5‎ ‎5‎ ‎5‎ 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g ‎40.4‎ ‎44.3‎ m ‎54.3‎ 生成CO2质量/g ‎1.1‎ ‎1.1‎ ‎0‎ ‎0‎ 请根据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数据显示,盐酸在第次反应中耗尽;‎ ‎(2)表格中m的数值为.‎ ‎(3)请计算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1)根据第三次没有二氧化碳气体放出进行解答;‎ ‎(2)根据表格的数据分析每次产生气体的质量可知;‎ ‎(3)根据气体的质量可以求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第三次没有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所以盐酸在第2次反应中耗尽;‎ ‎(2)第三次没有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所以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44.3g+5g=49.3g;‎ ‎(3)由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第二次进行的实验是恰好完全反应,即产生CO2的质量=2.2g+2.2g=4.4g.‎ 故设样品中变质产生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4.4g x=10.6g,‎ 烧碱样品中烧碱的纯度: =47%‎ 答:(1)表格数据显示,盐酸在第2次反应中耗尽;‎ ‎(2)表格中m的数值为49.3.‎ ‎(3)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位47%.‎ ‎【点评】根据所给的实验数据分析每次加入5g固体剩余物质量的变化,可对反应进行的情况进行判断,并明确减少的质量就是二氧化碳的质量,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