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物理研究方法专题120套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物理研究方法专题120套

‎2010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物理研究方法专题(120套)‎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我认为一个人没有“鱼”是万万不行的。也就是说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把握基础与方法的尺度,方法的讲授应该在平时教学中逐渐地渗透,不要想通过一两节课的讲授就能把初中涉及到物理方法全讲透,讲明白。这样不但会担误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学生也不可能学到什么东西。下面我把初中要涉及到一些方法做个大体上的总结,希望能给大家的教学带来一些帮助。初中阶段涉及到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一些: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比值法、归纳法、推理法、图象法、放大法、模型法、极值法、过程分析法、排除法、类比法等。‎ 方法一、分析法:通过比较不同的现象,找到其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然后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10·盐城)12.小明对自动感应门很感兴趣,想了解其原理.他查阅有关资料后得知,自动感应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感应装置接受到人所发出的红外线,将门打开;另一种是感应装置发出微波来感知向门移动的物体,将门打开.以下设计方案能探究某自动门是哪种类型的是 A.速度相同的两个人分别向门靠近,观察门的反应 B.人以两种不同速度分别向门靠近,观察门的反应 C.门打开后,人在门前静止一段时间,观察门的反应 D.白天和黑夜让人向门靠近,观察门的反应 ‎ (10·龙岩)26.一个大烧杯倒扣在桌面上,里边充以烟雾,用手电筒通过杯底自上而下照射,调节手电筒的聚光圈,使通过烟雾的光成粗细均匀的柱形光束(图15-甲):‎ ‎(1)烧杯内充以烟雾,是利用了烟尘微粒对光的      来显示光通过的路径。‎ ‎(2)烧杯底上放一个凸透镜,观察到的现象如图15-乙所示,说明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 图15‎ 图14‎ ‎(3)烧杯底上放一个凹透镜,观察到的现象如图15-丙所示,说明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 ‎(1)漫反射 (2)会聚 (3)发散 图15‎ ‎(10·兰州)28.(1)如图15所示,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既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表明 。‎ 分子间有引力 ‎ ‎(10·广州) 25.用图29所示的电路图做实验.请你回答相关的问题.‎ ‎ (1)按该电路图在图30连接实物(图中有两根线已连好),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 向M端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2)实验时A2表的读数如图31,A2示数为      A.‎ ‎(3)正确连接电路,合上开关后看到L1亮,L2不亮.根 据这一现象,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做出以下分析:‎ 甲:因为L2不亮,所以电路断路.‎ 乙:电路是通路,根据P=,P与R成反比.L1亮,‎ ‎ L2不亮是因为L1电阻远小于L2。‎ 问:甲、乙的分析是否正确的,说明理由.‎ ‎(1)见右图 ‎(2)  0.2  ‎ ‎(3)甲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两个灯泡是串联的,如果断路,则L1也不可能亮,电流表不可能有示数。‎ 乙的观点是错误的,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是处处相等的,灯泡L1亮是因为它的电功率大,因而L1的电压比L2大,所以,L1的电阻远大于L2。‎ ‎[来源:Z|xx|k.Com]‎ ‎(10·河池)25.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14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质量m/g ‎100‎ ‎200‎ ‎300‎ ‎500‎ 重力G/N ‎1‎ ‎2‎ ‎3‎ ‎4‎ ‎5‎ ‎(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2)图14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为____________N;‎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14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 ‎(4)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 .‎ ‎(1)400 (2)2 (3)如右图所示 (4)正比 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10·海南)21、刘星和李明为了探究串联电阻的阻值与各串联的电阻的阻值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两个定值电阻(R1=5Ω,R2=10Ω)及电源等器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根据电路图,用笔画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电压表完好),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① ; ‎ ‎② 。‎ ‎(3)上表是故障排除后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 ‎21、 (1)如右图红色线段 ‎(2) ①电压表短路 ② 电压表断路 ( 答案合理即可 )‎ ‎ (3)串联电阻的阻值等于各串联的电阻的阻值之和四、综合应用题 21世纪教育网 ‎(10·哈尔滨)23.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某同学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人两种不同液体中,根据如图所示提供的信息能够探究的是 ‎ A.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 ‎ B.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 ‎ 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 ‎ 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内部有弹簧 圆弧形上表面 握笔处 ‎(10·鸡西)32.某同学完成作业后,对手中的碳素笔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如图所示)。你能说出它的哪些结构或使用方面涉及到什么物理知识吗?试着说出四个来。‎ ‎【答案举例】:碳素水的上表面覆盖有一层油状物——减慢蒸发 握笔处粗糙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 圆弧形上表面面积大 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手指压强;‎ ‎ 弹簧被压缩 有弹性势能;‎ ‎ 弹簧弹起过程中 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 弹簧被压缩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 笔尖处有滚珠 滚动摩擦力小;‎ 笔芯上方不密封 内外气压相等,便于液体流出;‎ ‎ 质量小 选用密度小的材料;‎ 笔体采用塑料 可塑性强,便于加工 ‎………………………………‎ 答出其中四条即可,每条1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得分 ‎(10·湖北仙桃)9.小红发现近来家里的台灯发光越来越暗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灯丝变得越来越细了 B.灯丝变得越来越短了 ‎ C.灯泡两端的电压升高了 D.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了 P=U2/R 分析:灯泡亮度 灯泡的实际功率 灯泡电阻 灯丝的粗细和长度(不变) ‎ ‎(10·湖北仙桃)18.在停车场里,A、B 两辆轿车发生了碰撞事故。碰撞前,两司机均正常坐在驾驶室内,且只有一辆车在行驶。碰撞时,A车司机背部受挤压,B车司机身体前倾。请你描述出两车发生碰撞的两种可能过程。‎ ‎18.(1)A车静止,B车前进时(车头)撞击A车车尾(2分)‎ ‎(2)B车静止,A车倒车时(车尾)撞击B车车头(2分)‎ ‎(每正确描述出一种车的运动状态及相撞的对应部位的得2分,共4分;没有正确描述相撞的部位的得0分)‎ ‎(10·连云港)26. 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将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如图所示),木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每次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对桌面的压力相同).由表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N;在第一次试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N;在这五次试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应该有 次是相同的.‎ 试验次数 木块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1‎ 静止 ‎0.5‎ ‎2‎ 静止 ‎0.6‎ ‎3‎ 加速 ‎0.8‎ ‎4‎ 匀速 ‎0.7‎ ‎5‎ 减速 ‎0‎ ‎0.7;0.5;3‎ 方法二、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把车运动的快慢通过纸带上的“滴痕”显示出来。类似的还有很多,电流产生的热量—气球膨胀的程度、电流的大小—电流表的示数等等。‎ ‎(10·绍兴)12.在科学研究中,常常通过实验的方法将不易观察的现象直观地反映出来。下列实验与这一思想方法不符合的是( D )‎ ‎(10·南京) 32.(7分)小明设计了一种测量未知电阻Rx的实验方案,并选择了合适的器材,测量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未知,在A、B两点间接人的元件每次只能是电阻箱或未知电阻Rx ‎ (1)请你帮他完成相关实验内容:‎ ‎ ①将______接入A、B两点间;‎ ‎ 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一合适位置时,‎ ‎ 记下______;‎ ‎ ③断开开关,取下A、B间的元件,将______接在A、B ‎ 两点间;‎ ‎ ④闭合开关,调节______,使______;‎ ‎ ⑤读出______,即可知道Rx的阻值.‎ ‎ (2)小明测量电阻R,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下面四个研究实例中,采用这种研 ‎ 究方法的是 ______ .‎ ‎ A.力是看不见的,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认识它 ‎ B.根据磁铁吸引大头针多少判定磁铁磁性的强弱 ‎ C.用总电阻表示同一段电路中串联的两个电阻 D.用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1)①未知电阻RX ②电压表示数U ③电阻箱 ‎ ‎④电阻箱 电压表示数仍为U ⑤电阻箱示数 ‎(2)C ‎(10·宜昌)23.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中,如图5将导线绕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铁钉上,制成简易的电磁铁甲和乙,通电后发现甲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多,说明甲线圈的匝数________(填“多”或“少”);当滑片P向A端移动时,甲的磁性将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多; 增强 ‎(10·安徽)23.实际的电源都有一定的电阻,如干电池,我们需要用它的电压U 和电阻r两个物理量来描述它。实际计算过程中,可以把它看成是由一个电压为U、电阻为0的理想电源与一个电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而成,如图甲所示:‎ ‎ ‎ 在图乙中R1= 14W , R2= 9W。当只闭合S1时,电流表读数I1=0.2A ;当只闭合S2时,电流表读数I2=0.3A,把电源按图甲中的等效方法处理。求电源的电压U 和电阻r。‎ ‎(10·龙岩)27.带滴墨水装置的小车每隔相等时间滴一滴墨水,把小车放在铺有纸带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会在纸带上留下一系列墨水“滴痕”。小车先后两次向左做直线运动,得到两条带有“滴痕”的纸带,各截取一段如图16。‎ ‎(1)小车每隔相等时间滴一滴墨水,表明纸带上任意相邻两个“滴痕”的时间间隔 。‎ ‎(2)纸带甲的“滴痕”表明,小车在这段时间做 运动,此时小车在水平方向受 (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3)纸带乙的“滴痕”表明,小车这段时间的速度逐渐 (填“减小”或“增大”)。‎ 图16‎ ‎(1)相等 (2)匀速直线;平衡力 (3)减小 ‎(10·厦门)3.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盒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 )‎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声音传播的条件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 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10·崇左)24.(5分)如图是陆艳同学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装置: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有质量 (选填“相等”或“不等”,1分)的 (选填“同种”或“不同”,1分)液体,瓶中各放置一根电阻丝,且R甲>R乙,这样的装置可以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 (1分)的关系;实验中通过观察 (1分)来比较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如果所用液体仅备有水或煤油,为使实验现象明显些,应选择 (1分)来进行实验。‎ ‎24.相等(1分); 同种(1分); 电阻(1分); 温度计的示数高低(1分); 煤油(1分)‎ ‎(10·河池)26.如图15所示,是某同学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跟电流大小关系”的电路图.‎ ‎(1)电磁铁磁性的强弱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确定的.‎ ‎(2)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    (填“a”或“b”)端移动时,电磁铁磁性增强;由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当线圈匝数不变时,通过线圈的电流     ,电磁铁磁性越强.‎ ‎(3)在图15中,电磁铁的上端是    极(选填“N”或“S”).‎ ‎(1)吸引铁钉的多少 (2)a 越大 (3)S ‎(10·柳州)29.小明用圈l3所示的装置探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 ‎ (1)下表是小明的实验记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通过比较第_____________和第______________两次实验,可知电磁铁的磁隆强弱跟线圈匝数有关。‎ ‎②电磁铁的磁性强弱除了跟线圈匝数有关外,还跟____________有关。‎ ‎(2)实验中,小明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1)3;6 电流大小 (2)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 ‎(10·六盘水)8.物理研究中常常会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模型法”等研究方法,下面用到“等效替代法”的是 ‎ A.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 ‎ B.研究两个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时,可用一个阻值为2 R的电阻来代替 ‎ ‎ C.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不变 ‎ D.研究电压时,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水压来认识它 ‎(10·黄冈)30.欣儿手头上有完全相同的l元硬币10枚,为了测出其中一枚硬币的密度,她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实验器材有空金属筒、量杯和水;主要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10枚硬币全部放入水中,此时量杯中水面处刻度如上图所示;‎ B.将10枚硬币放入金属筒中,让金属筒漂浮在量杯中,记下此时水面处的刻度值为53mL;‎ C.将空金属筒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杯中,让其漂浮,记下此时水面处的刻度值为22mL.‎ ‎(1)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 (只填字母序号)‎ ‎(2)由实验可知硬币的密度ρ=________kg/m3;‎ ‎(3)实验中,欣儿运用了下列哪些实验方法? 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类比法 D.累积法 ‎(1)CBA;(2分) (2)7.75×103(1分) (3)BD(2分,选对一个得1分,有错选不得分)‎ ‎(10·孝感)30.(10分)下面的实验你一定做过或看老师演示过,请回答其中的问题.‎ ‎ (1)(2分)实验A: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 (2)(2分)实验B:实验时,首先调节_______________,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左侧钩码处于图示的位置A时,应将右侧的钩码向_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 ‎ (3)(3分)实验C:通过观察和比较电磁铁A与B___________,可以得山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线圈的匝数有关;电磁铁B的下端是________极:要使电磁铁B吸引更多的大头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________端移动(选填“左”或“右”).‎ ‎(4)(3分)实验D:小车从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小车的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小车滑到平面上还能继续向前运动,这是因为小车具有_________性.‎ ‎30.(共10分)‎ ‎(1)(2分)48 ‎ ‎(2)(2分,每空1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 右 ‎ (3)(3分,每空1分)吸引大头针(铁钉)的多少 S或南 左 ‎ (4)(3分,每空1分)重力势或势 动 惯 ‎(10·菏泽)21(2分).物理学研究方法很多,请将下列研究方法和所研究的问题连线 控制变量法 利用扩散现象研究分子运动[来源:学|科|网]‎ ‎ 转换法 研究合力的效果 等效(等量)替代法 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模型法 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 控制变量法 利用扩散现象研究分子运动 ‎ 转换法 研究合力的效果 等效(等量)替代法 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模型法 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 ‎[来源:Zxxk.Com]‎ ‎(10·天津)27.(6分)某同学复习中用图16甲所示的电路再次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时意外发现:“当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时,两电压表的读数之和减小。”他产生了疑惑,在老师的引导下,知道了用久的普通干电池内部有不可忽略的电阻,可将它看作一个理想电源(电压U恒定,电阻为0)与一个电阻r的串联(图16乙所示).‎ ‎ ‎ ‎ 请你帮他选择适当器材,设计测量干电池电阻r的实验方案。‎ ‎ 可供选用的器材:一个电压表,符合实验要求的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1、R2(R1≠R2),‎ 导线和开关若干,一节旧干电池。‎ ‎ 要求R1、R2在同一电路中不能同时工作。请完成:‎ ‎ (1)面出实验电路图;‎ ‎ (2)根据你设计的电路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和需测量的物理量:‎ ‎(3)写出电阻r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方法三、控制变量法:比哪第1、2次实验中控制了物重,物块上升的高度、拉力移动的距离不变。‎ ‎(10·乌鲁木齐)19.(4分)某同学受奥斯特实验的启发,产生了探究通电长直导线周围磁场的兴趣。探究过程如下:‎ A.让竖直的通电长直导线垂直穿过一张硬纸板,以导线为中心在纸板上任意做直线。在直线上不同位置放上能够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发现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都与直线垂直;‎ B.直线上任意关于导线对称两点处的小磁针N极指向相反;‎ C.改变电流大小时,小磁针指向不变;‎ D.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通电长直导线外某点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成正比,与这一点到直导线的距离成反比。‎ ‎⑴做实验时,纸板的俯视图如下,其中“”表示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小磁针涂黑部分为N极。请在右边探究过程纸板的俯视图上作出通电长直导线周围的磁感线分布图。(分布图要能够反映不同位置处磁场的强弱和方向)。‎ ‎⑵若要验证某点磁场强弱与其到通电长直导线距离成反比的结论,应控制 不变。‎ ‎⑶同一通电长直导线周围,离通电导线距离为r和2r的两点。磁场强弱的比值为 。‎ ‎⑴如下图( 2分) ⑵ 电流大小(1分) ⑶2∶1(1分)‎ ‎[来源:Zxxk.Com]‎ ‎(10·上海)26、小华和小海同学为了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他们用A、B两个导体进行实验,试验中多次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大小,并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中的电流与电压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对同一导体, 。‎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5的数据,他们提出了猜想: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不同导体的电流不相同。‎ Ⅰ 为验证上述猜想,在已有表一、表二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小华重新预设了B导体两端的电压,并测出相应的电流值。小海分析了小华的测量数据后,认为小华的测量数据有问题,他为测量便修改了数据,如表三所示,你认为小海的修改数据的做法 ,理由是 。‎ Ⅱ 为了达到验证上述猜想的目的,请结合表一、表二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三设计的不足之处: 。‎ ‎(1)通过导体两端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不正确;数据应以实验测量为准,实验的误差不可避免;‎ ‎ 在选用导体B的情况下,与表一中不同导体对比,电压需要相同,应设1.2伏、2.4伏、3.6伏。表三没有相同电压。‎ ‎(10·潍坊)23.(8分)如图所示,下面是某同学做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斜面的倾斜程度的关系”实验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 ‎ ‎(1)此探究实验是采用了_____________的物理研究方法。‎ ‎(2)请将上表中空格补充完整.‎ ‎(3)请你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出要探究的实验结论:‎ 结论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控制变量法 (2)0.756 0.9 84 ‎ 结论一:斜面的光滑程度相同时,斜面的倾斜角度越大(小),机械效率越高(低)‎ 结论二:斜面的倾斜高度相同时,斜面的表面越粗糙(光滑),机械效率越低(高)‎ ‎(10·德州)11.(4分)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同学们不难发现:‎ ‎(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例如: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17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必须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可间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又如,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18所示),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大小可通过小车 表现出来。‎ 图18‎ 图17‎ ‎(2)当要研究某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一般要采用   法。例如: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就要多次改变 ,同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1)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的大小(或S的大小)‎ ‎(2)控制变量法 ;压力大小(或砝码的个数)。‎ 21、 ‎(10·滨州)在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试验中,小明提出了“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的猜想。‎ ‎(1)要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除了长木板和木块(如图所示)外,还需要的主要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 ‎(2)在试验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拉动木块,使其做 运动。‎ ‎(3)要验证以上猜想,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 ‎ 。‎ ‎(4)斜面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有 (只写出一条即可)。‎ ‎21、(1)弹簧测力计 (2)匀速直线 (3)同一木块 (4)盘山公路 ‎(10·镇江)27.(5分)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A B C D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 ‎(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右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 (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 “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1)表面积大小 ‎ ‎(2)A、 C ‎ ‎(3)表面积 不正确 只有在水的质量相同时,先蒸发完的蒸发的才快 .‎ S R A M N 乙 ‎1‎ ‎2‎ V1‎ S R V2‎ 甲 第30题图 ‎(10·无锡)30.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之间的定量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实验时他们将所选的两种金属丝接入电路1和2的位置,通过比较电压表的示数来比较电阻丝的大小.现有几根康铜合金丝和镍铬合金丝,其规格如下表所示:‎ 编号 材料[来源:学科网]‎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镍铬合金 ‎0.3‎ ‎0.5‎ B 镍铬合金 ‎0.6‎ ‎0.5‎ C 镍铬合金 ‎0.3‎ ‎1.0‎ D 康铜丝 ‎0.3‎ ‎0.5‎ E 康铜丝 ‎0.3[来源:Zxxk.Com]‎ ‎1.0‎ F 康铜丝 ‎0.8‎ ‎0.8‎ ‎(1)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时,他们将编号为 ‎    两根金属丝对应接入电路1和2的位置,当发现电压表示数U1:U2接近 时,可以初步判定:在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 ‎(2)在探究过程中,如果将编号为A和C两根金属丝接入电路1和2的位置,则他们想探究的是导体电阻与      之间的定量关系.‎ ‎(3)在“交流与合作”时,有位同学提出:用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将所选的金属丝分别接入电路M、N之间,读出电流,然后利用电流跟电阻之间的反比关系,也能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之间的定量关系.你认为他的实验方法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1)A、B(B、A) 1:2(2:10‎ ‎(2)A、C(D、E)‎ ‎(3)不合理 要使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则要使导体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将不同金属丝接入电路M、N之间,M、N两端的电压不能保持不变。‎ ‎(10·苏州)30.(9分)控制变量法是解决复杂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有广泛的应用.‎ ‎ (1)下面四个研究实例中,采取控制变量法的是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 A.用水流的形成类比电流的形成 ‎ ‎ B.研究磁场时,用磁感线描述空间磁场的分布情况 ‎ C.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 D.利用光线来研究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 (2)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活动中,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三种猜想:‎ ‎ 猜想1: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 猜想2: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 猜想3: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有关.‎ ‎ 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验证了猜想1和猜想2是正确的. ‎ ‎ 对于猜想3,甲乙两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 ①甲同学的实验探究如下:‎ ‎ 实验:利用弹簧测力计、水和盐水,测算出同一铁块浸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和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相等.‎ ‎ 分析:由于铁块的重力大小不变,而铁块所受的浮力大小不等,所以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铁块的重力大小无关.‎ ‎ 结论:猜想3是错误的.‎ ‎ ②乙同学的实验探究如下:‎ ‎ 实验:利用弹簧测力计和水,测算出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 ‎ 分析:由于铁块、铝块的重力大小不等,而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所以浮力大小与重力大小无关.‎ ‎ 结论:猜想3是错误的.‎ 对甲乙两同学的实验,你认为 (甲同学/乙同学)的实验方法是不正确的,请具体指出他的错误是: ,根据他的实验和他的分析思路还可得出; 的结论,这个结论是 (正确/错误)的.‎ ‎(1)C (2)甲同学 研究与重力的关系却控制了重力不变 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的体积大小无关 错误 ‎(2010·莆田)27.(7分)为了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及物重的关系,小华在斜面上每次都匀速拉动物块(如图)‘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斜面倾角θ 物重G/N 物块上升高度h/m 拉力F/N 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300‎ ‎5.0‎ ‎0.25‎ ‎3.4‎ ‎0.50‎ ‎73.5%‎ ‎2‎ ‎400‎ ‎5.0‎ ‎0.35‎ ‎4.2‎ ‎0.50‎ ‎83.8%‎ ‎3‎ ‎500‎ ‎10.0‎ ‎0.35‎ ‎8.4‎ ‎0.50‎ ‎(1)根据表中数据可求出第3次实验的有用功是______J,总功是______J,机械效率为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斜面倾角越大,所需的拉力越______,斜面的机械效率越______,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_______ (填“有关”或“无关”)。‎ ‎27.(7分)(1)3 .5(1分) 4.2(1分) 83. 3%(2分) (2)大(1分)‎ ‎ 高(或大)(1分) 无关(1分)‎ ‎(10·广东)18.(7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19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19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小明这三次实验情况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4)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二力平衡 ‎(2)不对 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3)如表格 ‎(4)当压力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10·崇左)16.小文在探究“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发现实验器材中电阻丝只有一根,其它器材足够,如果要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活动,其中不可能完成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B.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C.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D.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分析:要研究与材料的关系,就要把材料当作变量,保持其它因素不变。‎ ‎(10·‎ 安顺)5、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当要研究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时,常采用控制变量法。则下列哪个实验研究不是应用控制变量法? D ‎(10·遵义)34.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勇同学在同一块海绵上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来进行研究。(所用每块砖重力和型号大小都相同)‎ A.一块砖平放在海绵上 ‎ B.两块砖叠放在海绵上 ‎ C.一块砖竖放在海绵上 ‎ ‎ ‎ ‎ ‎ (1)小勇是通过观察 ①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 (2)观察比较图A、B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① 有关;比较图A、C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② 有关。‎ ‎ (3)以上这种研究方法在科学探究中属于 ① 法。‎ ‎ 34.(1)①海绵的形变 (1分)‎ ‎ (2)①压力大小(或压力) (2分)‎ ‎ ②受力面积 (2分)‎ ‎ (3 )①控制变量 (2分)21世纪教育网 ‎(10·河北)13.下列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A.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反复做实验,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B.电解水实验中,通过检验两极产物研究水的组成 C.通过改变溶剂、温度测定物质溶解的多少,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D.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时,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知摩擦力的大小 ‎(10·哈尔滨)24.对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电阻”‎ 的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B.它们的实验电路在教科书中是相同的 C.前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D.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 ‎(10·哈尔滨)49.(2分)请利用下列器材,用笔画线连接“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电路。‎ ‎(10·哈尔滨)50.(5分)同学们在做“比较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实验的场景如图所示,他们说该实验有两种探究方法。‎ ‎(1)实验方法一的设计如图中所示:‎ ‎①在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目的是____;‎ ‎②请你指出该同学的设计思路和实验装置中的错误和不足。‎ ‎(2)请你设计出第二种实验方法:‎ ‎①写出该实验方法所需要的测量仪器____;‎ ‎②请写出设计思路。‎ ‎(10·襄樊)38.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10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ll所示。他发现 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来源:Zxxk.Com]‎ ‎(10·孝感)32.(10分)小明用如图甲、乙、丙的步骤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 (1)(2分)实验中,他应将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__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_运动,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 ‎ (2)(4分)比较步骤__________与_________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并且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 比较步骤甲与丙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________有关,且接触面越_________,摩擦力越大.‎ ‎ (3)(2分)小明在实验中还发现;在木块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仍然有示数,且示数逐渐增大,直到拉动木块为止.该现象表明:物体在静止时也可能受到__________力的作用,且该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力的大小有关.‎ ‎(4)(2分)上学路上,小明看见一辆汽车陷进丁泥坑里,司机将一些稻草塞进后轮底下,汽车很快就爬上来了.这是利用增大_________的方法增大摩擦力.‎ ‎32.(共10分)‎ ‎ (1)(2分,每空1分)水平 匀速直线 ‎(2)(4分,每空1分)甲 乙(同时回答甲 乙或乙 甲得2分,答其它的得零分)‎ ‎ 粗糙程度 粗糙 ‎(3)(2分,每空1分)摩擦 拉(外) ‎ ‎(4)(2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 ‎(10·江西)26.【探究名称】探究水对磁的影响 ‎【提出问题】声波可以穿过空气,也可以穿过水,并且声波在水中要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那么磁呢?水对磁有影响吗?‎ ‎【进行猜想】宪宪认为水对磁没有影响.‎ ‎【设计并进行实验】宪宪设计了如图25所示的实验:‎ ‎(1)在烧杯底放一枚小铁钉,放松绳子把绑着的磁铁缓慢下放,让磁铁逐渐靠近小铁钉,在小铁钉刚能被吸起的瞬间停止下放,且在绳子末端所对应的支架处用小胶带做好标记(图中A点).‎ ‎(2)拉动绳子提起磁铁,把小铁钉从磁铁上取下,准确地放回杯底原位置.‎ ‎(3)往杯内倒入适量水后,缓慢下放磁铁浸入水中,当 时停止下放.‎ ‎(4)如果这两次绳子末端所到达的位置不变,则说明 . ‎ ‎【交流与评估】本次探究活动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其中控制不变的因素主要有:‎ N S A 图25‎ ‎① ;[来源:Z§xx§k.Com]‎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铁钉刚能被吸起 水对磁的强弱没有影响 ‎ ‎【交流与评估】 ①小铁钉的位置 ②同一磁铁 ③同一小铁钉等 评分意见:每空1分,共5分.有其它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 21、 ‎(10·滨州)在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试验中,小明提出了“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的猜想。‎ ‎(1)要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除了长木板和木块(如图所示)外,还需要的主要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 ‎(2)在试验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拉动木块,使其做 运动。‎ ‎(3)要验证以上猜想,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 ‎ 。‎ ‎(4)斜面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有 (只写出一条即可)。‎ ‎21、(1)弹簧测力计 (2)匀速直线 (3)同一木块 (4)盘山公路 ‎(10·达州)35.(7分)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某组同学连接了如图15所示的电路:‎ ‎(1) 在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处于 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 于最 端(选填“左”或“右”)。‎ ‎(2) 电压表的连接不完整,电压表的负接线柱应与点 相连(选填“E”或“F”)。‎ ‎(3)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第二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6所示,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物理量 ‎ 数据 次数 U(V)‎ ‎ R(Ω)‎ I(A)‎ ‎1‎ ‎3‎ ‎5‎ ‎0.6‎ ‎221世纪教育网 ‎3‎ ‎15‎ ‎0.2‎ ‎(4)本实验探究采用了 法,其结论为 。‎ ‎(1)断开右(2分)‎ ‎(2)F(1分)‎ ‎(3)10 0.3(2分)‎ ‎(4)控制变量 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2分)‎ ‎(10·广安)15.(4分)我们在探究问题时,经常用到“控制变量法”、“转换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理想模型法”等重要实验方法。‎ 例1: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操作过程如图12所示。‎ 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所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南允)20.在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演示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控制变量法。除此之外,初中还在研究哪些问题时用到了这种方法(至少举出2例)。‎ ‎ 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分)研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 (每空2分,共4分)‎ ‎(10·南允)21.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做了如图6所示的实验。‎ ‎(1)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小车的运动速度的改变的影响情况,应做到小车开始受到不同的阻力作用时的速度相同,在实验中用什么方法使小车在进入平面时速度相同?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_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________。‎ ‎(3)进而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4分)(1)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 ‎ ‎(2)长 慢 ‎ (3)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每空1分,共4分)‎ 方法四、推理法:最典型的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 ‎(10·广安)14.(4分)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分别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玻璃,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11所示。‎ ‎(1)实验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顶端滚下,是为了让小车在这些物体表面开始运动的_________________相同。‎ ‎(2)由图示可知,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慢。‎ ‎(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速度 (2)远 小 (3)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0·厦门)5.世纪初,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相继发现原子核可以放出质子和中子,这一发现说明( )‎ A、分子是可分的 B、原子是可分的 C、原子核是可分的 D、质子和中子是可分的 ‎(10·沈阳)(多选题)9.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常用的物理方法。下列根据现象所作出的推测符合事实的是 A.扩散现象 推测 分子是运动的 B.电路中的灯泡发光 推测 电路中有电流 C.小磁针放在磁体旁受力偏转 推测 磁体周围有磁场 D.街边的路灯同时亮、灭 推测 路灯是串联的 ‎(10·镇江)28.(5分)下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 ‎(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 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 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 ‎ 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 ‎ 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2)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   .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    (选填“平衡力”、 “非平衡力” 或“不受力”).‎ ‎(3)若用木块代替小车再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还需要添加的器材是长方体木块、钩码和  .‎ ‎(1)D ‎(2)远 非平衡力 ‎(3)弹簧测力计 ‎(10·广东梅州)10.小雨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石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它受到的力全都消失,则该石块将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 S 图2‎ C.落到地面上 D.立即停止运动 ‎(10·铜仁) 3.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是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之一,探究下列物理规律过 程中运用了这一方法的是 ‎ A.大气压值的测定 B.牛顿第一定律 C.伏安法测电阻 D.平面镜成像特点 ‎(10·河南)20.用图14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1)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 力和 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3)比较图14 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小车运动的越 。‎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 。‎ ‎(1)重 支持 (2分)‎ ‎(2)同一(顶端) (1分)‎ ‎(3)小 远 (2分)‎ ‎(4)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1分)‎ ‎10·哈尔滨)17.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B.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推理可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C.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D.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能穿透玻璃 ‎(10·宜昌)34.如图11所示,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 ‎(1)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控制小车每次滑到平面时的________相同。在实验中,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木板上滑行直到静止,这三次实验小车消耗的机械能___________(选填“相等”、“不等”或“无法判断”)。‎ ‎ (2)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推理得出:当物体所受的阻力为零时,物体的速度将不会发生变化。为此某同学认为:“所有的物体,如果它的速度不发生变化,一定不受阻力的作用”。他的观点正确吗?并举例说明。‎ ‎ (3)如果分别让小车从不同的高度滑下,请你推理:当小车以不同的速度在阻力为零的平面上运动,最终的速度会相同吗?为什么? ‎ ‎(1)速度;相等。‎ ‎(2)不正确;举例:如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速度不变,受到了阻力作用,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3)不同(1分);小车在阻力为零的平面上运动,会以原来的速度恒定不变地运动下去,开始的速度不同,最终的速度也会不同。‎ ‎(10·长沙)24.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同一铁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样做的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B.该实验说明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高度有关 C.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来的过程中动能一直减小 方法五:模型法:杠杆模型,斜面模型等。‎ ‎28.如图6所示,一名同学在做俯卧撑,如果把人的躯干看作一个杠杆,这是一个________(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该杠杆的支点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 省力; B ‎ ‎(10·厦门)22.如图所示,秤砣的质量为100 g,秤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秤杆水平静止时,OA=5cm,OB=25 cm,则被测物的质量为 kg。若秤砣有缺损时,则杆秤所示的质量值 被测物的真实质量值(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0.5;大于 ‎5.(10·茂名)杠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下列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①起子 ②镊子 ⑧筷子 ④羊角锤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0·河池)7.如图1所示的钳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它的钳柄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 ;钳口较薄,是为了增大 .使用钳子剪铁丝时,它是 (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用力越大,铁丝越容易剪断,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摩擦 压强 省力 大小 ‎(10·铜仁) 5.农村保留一种“舂米对”的古代简单机械,其示意图如图所示.使用这种装置时,人在A端用力把它踩下后立即松脚,B端就会立即下落,打在石臼内的谷物上,从而把谷物打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省力杠杆,B端下落过程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 B.是省力杠杆,B端下落过程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 C.是费力杠杆,B端下落过程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 D.是费力杠杆,B端下落过程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分析:把“舂米对”当作杠杆,要找到对应的支点,动力阻力及力臂。‎ ‎(10·遵义)22.学校里的工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21世纪教育网 量往剪刀轴O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 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 B.减小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 C.增大动力臂,省力 ‎ D.减小阻力臂,省力 图10‎ C ‎  A B ‎(10·河北)24.盘山公路是一种变形的 (填写简单机械名称)。如图10所示,当汽车在AB路段行驶时,由于 (从光学角度回答),司机看不到BC路段的情况;为了看到BC路段的情况,人们利用 规律,在公路急拐弯B处装上凸面镜,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斜面 光沿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10·河南)18.如图11所示,在课桌的C点用最小的力把桌腿B抬离地面,在抬起时桌腿A没有滑动,请在C点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并标出它的力臂l。‎ 如答案图2所示。‎ .(10·武汉)高压起重气垫是一种适合于地震救灾的起重工具。它由如图甲所示的高压气瓶、气管、阀门与气垫连接而成。起重时,气垫放入重物与地面的间隙之间,由高压气瓶向气垫内充气,气垫在短时间内可把重物举起一定高度。‎ ‎⑴高压气瓶向气垫内充气时,气瓶内的气体温度 ,内能 。如果高压起重气垫在5s内可将105N的物体举高0.1m,则其功率为 W。‎ ‎⑵图乙中,质地均匀的长方体石板长为2m、重为6×104N。当气垫内最高气压比外界高106Pa时,石板恰好被顶起,此时气垫和石板的接触面是连长为20cm的正方形。‎ ‎①请在图乙中画出气垫恰好顶起石板时的阻力臂l2。‎ ‎②气垫恰好顶起石板时,气垫的中心至少离石板右端的支点O多远?‎ ‎⑴降低 减少 2×103‎ ‎⑵①气垫刚好顶起石板时的阻力臂l2如图所示:‎ ‎②F1=pS=106Pa×0.2m×0.2m=4×104N 根据F1l1=F2l2得:‎ l1====1.5m ‎(10·枣庄)9、下列关于电磁铁和磁感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磁铁的磁性有无和磁性强弱可以改变 B. 电磁铁能永久性地保持磁性 C. 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D. 磁体外部的磁感线总是从S极出发,回到N极 ‎(10·天津)7.根据具体工作需要能选择合适的工具是劳动者的基本技能.要剪开较硬的物体,图5中的四种剪刀,应选择 D 方法六、比值法:‎ ‎(10·河南)4.学习物理离不开数学方法的支持,例如,有些物理量之间的比值就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可以把它定义为一个新的物理量。在我们学过的物理量中,利用这种方法定义的有速度、密度、 、 等。‎ 压强、功率、电阻、电功率等 ‎(10·黄冈)23.物理学中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定义为加速度.依据该定义,若某物体在t时间内速度从V1增加到V2,则加速度为.现有一小球从静止开始以3m/s2的加速度加速运动2s,则2s末小球的速度为 A.0 B.2 m/s C.3m/s D.6m/s ‎(10·江西)(多选题)13.在研究和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中,方法是不可缺少的.比值法是对与多个因素有密切关系的某个物理量进行测量的思想和方法.我们学习过的速度和密度概念都是通过比值法建立起来的.下列物理量也是用这种方法建立起来的有【 】‎ A.热值 B.功率 C.功 D.比热容 方法七、归纳法:要求在不同的物理现象中找出其同的特点,作出结论。‎ ‎(10·鸡西)11.下列对热学知识进行的归纳总结中,正确的是 ‎ A.下滑时通过做功增加了物体内能 B.空气推动塞子时内能增加 C.海边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 D.小蒸汽轮机利用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来工作 ‎(10·‎ ‎— 3 15‎ ‎— 0.6 3‎ ‎— 3 15‎ A C D B 鸡西)27.在探究了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后,同学们又提出了电流与电阻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请你和他们一起解决下列问题:‎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在导线连接完成后,闭合开关前还应 ‎ 。‎ ‎(3)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明显的示数。则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电压U=2V 次 数 ‎1‎ ‎2‎ ‎3‎ 电阻R/Ω ‎5‎ ‎10‎ ‎20‎ 电流I/A ‎0.4‎ ‎0.2‎ ‎0.1‎ ‎(4)排除故障后,同学们继续进行实验。一位同学在读取完电流表示数后,直接拆下阻值为5Ω的电阻改换成阻值为10Ω的电阻。他认为这样操作简捷高效。那么,‎ ‎①电压表示数会怎样变化: 。‎ ‎②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中的错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表中实验数据,请你总结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 。‎ ‎— 3 15‎ ‎— 0.6 3‎ ‎— 3 15‎ A C D B ‎(1)‎ 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1分),电压表连接正确(1分)。(滑动变阻器与电源之间的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C或D接线柱上均可。)‎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一端(1分)(或具体说出接线柱的名称,滑片P在上图中移到D、B或右端)‎ ‎(3)电阻处出现断路(1分)‎ ‎(4)变大 (1分); 在更换电阻之前没有断开开关(1分)。‎ ‎(5)当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1分)。(或电压不变时,电阻与电流的乘积是一 个定值)‎ 分析:在数据中找到共同点。‎ ‎(10·枣庄)3、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 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 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 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 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10丽水)20.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习科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则关于表述: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人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正确的是 ‎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 ‎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方法八、图象法:‎ ‎(10·安顺)19、(8分)物理兴趣小组同学对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研究。在一个重为4N,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薄壁玻璃容器底部,放一个边长为1 0cm。的正方体物块,然后逐渐向容器中倒水(水始终未溢出)。通过测量容器中水的深度h,分别计算出该物块所受到的浮力F浮,并绘制了如图11所示的图像。请解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深度由0逐渐增加到8cm前的过程中,物块受到的浮力怎样变化?这一过程中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又怎样变化? ‎ ‎ (2)当容器中水深超过8cm。以后,物块处于什么状态?为什么?‎ ‎ (3)将物块取出后,若容器中水的重力为20N,此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 (4)物块的密度是多少?‎ ‎(1)浮力变大,压强城小。 ……………………………………·(2分)‎ ‎ (2)漂浮状态。 …………………………………………………………………(1分)‎ ‎ 从图11知,水到8cm时浮力不冉增大,此时物体并米完全浸没水中,‎ ‎ 有部分体积露出水面。…………………………………………………………(1分)‎ ‎ (3)解:容器对桌新的压力F=Gl+G2=20+4=24(N) ………………………………(1分)‎ ‎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a) ………………………(1分)‎ ‎ (4)解:山图像可知,=(N) ………………………………………………(1分)‎ ‎ …………………(1分)‎ ‎ 分析:由图象可知,随着水的不断增加,物体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最终受的浮力为8N,如果物体是浸没的话受到的浮力应为10N,所以物体最终会漂浮在液面上。‎ ‎(10·海南)10、砌墙时,随着墙体高度的增加,地基受到的压力会逐渐增大。下图像中,能正确描述砌墙时地基受到的压强与压力大小关系的是:C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0·哈尔滨)42.(2分)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跟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ρ甲__ρ乙 (选填“>”、“<”或“=”),其中乙物质可能是____。‎ ‎> 水 ‎(10·株洲)14. 今年五一,吴力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8:00开始每隔半小时分别对株洲市文化园的气温和园内人工湖的水温进行了测量,图3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成温度t1随时间t2变化的图线。据图可以判断 ‎10‎ ‎30‎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00‎ ‎20‎ t1/℃‎ t2/h 图3‎ ‎8:00‎ A. 实线是水温图线,虚线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B. 实线是水温图线,虚线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C. 实线是气温图线,虚线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 实线是气温图线,虚线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方法九、放大法:‎ ‎(10·福州)13.如图7所示,小明用手使劲捏玻璃瓶,细玻璃管内的水面就会上升,通过观察细玻璃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就能判断玻璃瓶受压后发生了微小形变。这种把微小量放大有利于观察的方法在物理学里称为“微小量放大法”。图8各实验中应用了与此相同实验方法的是 A 方法十、极值法:‎ ‎(10·扬州)26.(7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己知滑动变阻器R3的最大阻值为20Ω,定值电阻R1 = 10Ω,R2= 15Ω,电流表的量程为0.6A。 ‎ ‎(l)S,S1闭合,S2断开时,要使电流表的示数最小,则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到何处?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 10min内电流通过R1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 ‎(2)S、S2闭合,S1断开时,求电路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 ‎ ‎(10·柳州)15.图7所示,电源电压为6 V,一只标有“3 V 3 w”的小灯泡与一个最大阻值为9 Ω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保证电路安全工作的前提下,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的最大电压分别为 A.6 W 4.5 V B.4.5 W 6 V C.6 W 6 V D.9 W 4.5 V ‎(10·安顺) 1 7、(6分)如图9是小红学习电学后设计的一电路。其中L 红为“6V 3W”、L绿为“6V 6W”的小灯泡,R1为“1 8 1.5A”的滑动变阻器。当该电路闭合开关S、S1、S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b端时,两灯都正常发光(电源电压不变)。问:‎ ‎ (1)电源电压为多少伏?‎ ‎ (2)两灯都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 ‎ (3)若S、S2闭合、S1断开,电流表示数为0.25A时,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多少?‎ ‎ (4)分别画出该电路处于最大电功率和最小电功率时的等效电路图。‎ ‎17、(6分)‎ ‎ (1)6V。……………………………………………………………………………(1分)‎ ‎ (2)∵L红与L绿并联且正常发光,∴ (A)…………………(1分)‎ ‎ (3)∵L绿与变阻器连入的部分电阻R1串联,∴.…………(1分)‎ ‎ .........,..............(1分)‎ ‎ (4)最大电功率时…………………………………………………………………(1分)‎ ‎ 最小电功率时………………………………………………………………·-(1分)‎ ‎(10·哈尔滨)27.某同学在做“调节灯泡亮度”的电学实验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量程“0~3V”,滑动变阻器规格“20Ω lA”,灯泡L标有“2.5V 1.25W”字样(忽略灯丝电阻变化),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路中电流变化的范围是0.18A一0.5A B.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的范围是2.5Ω~10Ω C.灯泡的最小功率是0.162W D.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2.25W ‎(10·湖北仙桃)24.小明设计了如图15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不同物体在木板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将物体放置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物体与木板表面粗糙程度不变,导电性能良好的弹簧其右端与物体及滑动变阻器R1滑片P相连(不计滑片与滑动变阻器线圈间的摩擦;滑动变阻器的阻值随长度均匀变化;探究过程中,滑片P始终在a、b间),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壁上。当木板沿箭头所示的方向匀速运动时,物体和木板间发生相对滑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电流表的示数稳定不变,物体和木板间的摩擦力也不变。换用质量不同的物体,重复上述实验,发现电流表的示数随所放置物体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不同,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也不同。若物体所受摩擦力f与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的关系如图16所示,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源电压为3V。问:‎ ‎(1)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指向b端时,为了保护电流表不致损坏,电阻R0的阻值至少为多大?(运用极值法进行分析)‎ ‎(2)若电阻R0的阻值为10Ω,某一物体在木板上处于平衡状态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是多少?‎ ‎(3)当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时,不同的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物体 R0‎ R1‎ a b v A P 木板 图15‎ R1/Ω 图16‎ ‎0‎ ‎2‎ ‎4‎ ‎6‎ ‎8‎ ‎10‎ ‎2‎ ‎4‎ ‎6‎ ‎8‎ ‎10‎ f / N 江 汉 油 田 ‎ 潜江市 天门市 仙桃市 ‎ ‎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24.(1)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指向b端时,R1的阻值为0‎ R0= (2分)‎ ‎(2)R= (1分)‎ ‎ R1′=R-R0′=15Ω-10Ω=5Ω (2分)‎ ‎ 根据图象可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5N (1分)‎ ‎(3)当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时,R1的阻值变小(1分),由图象可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变大了(1分)。‎ ‎(10·荆门)图3‎ A V R1‎ R2‎ P S 8. 如图3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U=4.5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5Ω,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0Ω,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为保护电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A.0Ω~10Ω B.0Ω~20Ω C.5Ω~20Ω D.2.5Ω~10Ω ‎(10·十堰)23.如图16所示,有一块平直的轻质木板(木板重力不计),其左端连接在转动轴O处,其右端A用一根细绳系在竖直墙B处,此时木板恰好水平,夹角∠BAO=37°,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N,OB两点间距是5m,现将一个重量为10N的小物块放在木板上O点附近(可视为在O点),让它在一个大小为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2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sin37°=0.6,sin53°=0.8)‎ 求:(1)小物块在木板上运动时,它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 ‎(2)小物块在木板上运动了多长时间,细绳才被拉断?‎ ‎(3)在细绳AB拉断之前,拉力F对小物块做了多少功?做功功率多大?‎ ‎(1)F=f=5N ‎(2)设物由O向A运动路程S时绳被拉断,则FAB·(OB·cos37°)=GS,S=4m T=s/v=4m/2m/s=2s ‎(3)W=FS=20J,P=Fv=10W。‎ 提示:刚断时是一个极点。‎ ‎(10·湘潭)30.(9分)小明利用热敏电阻设计了一个“过热自动报警电路”,如图甲所示。将热敏电阻R安装在需要探测温度的地方,当环境温度正常时,继电器的上触点接触,下触点分离,指示灯亮;当环境温度超过某一值时,继电器的下触点接触,上触点分离,警铃响。图甲中继电器的供电电压U1=3V,继电器线圈用漆包线绕成,其电阻R0为30Ω。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等于50mA时,继电器的衔铁将被吸合,警铃响。图乙是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 ‎ (1)由图乙可知,当环境温度为40℃时,热敏电阻阻值为 Ω。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将 ,继电器的磁性将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2)图甲中警铃的接线柱C应与接线柱 相连,指示灯的接线柱D应与接线 柱 相连(均选填“A”或 “B”)。‎ ‎ (3)图甲中线圈下端P的磁极是 极(选填“N”或“S”)。‎ ‎ (4)请计算说明,环境温度在什么范围内时,警铃报警。‎ ‎(1)70 减小 增大 ‎(2)B A ‎(3)S 方法十一、估测法:要求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物体的一些物理性质作出合理的估测。‎ ‎(10·镇江)2.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经常要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 A.课桌高80cm B.人步行的速度是5m/s 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D.让人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为23℃左右 ‎(10·黔东南州) 2.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指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 8dm B.一个普通鸡蛋重约5N ‎ C.现行用的初中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9m D.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 ‎(10·河南)10.下列数据与事实相差较大的是 A.教室内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 B.你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C.使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5℃左右 D.中岳嵩山顶峰的大气压约为1.5×105Pa ‎(10·湖北仙桃)8.小明用身体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 A.他的质量为50g ‎ B.他潜水时所受水的浮力为5000N ‎ C.他从教学楼的一楼匀速走到二楼时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1500J ‎ ‎ D.他的体温为100℃‎ ‎1.(10·湘潭)12岁的李明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 ‎ A.8cm B. 8mm C. 8dm D. 8μm ‎(10·盐城)2.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初中生的体重约为50N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m/s C.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 ‎(10·成都)3. 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A.课桌的高度大约是1.8 m B.1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60 kg ‎ C.洗脸水的温度大约是一40℃ D.小李同学受到的重力大约是550 N 方法十二、比较法:‎ ‎(10·河南)8.比较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请你将声音和光进行比较,写出它们的一种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 不同点: 。‎ 相同点:都能在空气中传播;都能反射;都可以传递能量;都是一种波等。‎ 不同点: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和光的传播速度不同;‎ 光是电磁波,声音不是电磁波等。‎ 1、 ‎(10·滨州)人们要认识事物,就要对事物进行比较,引入相应的物理量。下列几幅图给出的比较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进行长短的比较,引入“长度”物理量 B、 进行大小的比较,引入“质量”物理量 C、 进行运动快慢的比较,引入“速度”物理量 D、 进行压力作用效果的比较,引入“压强”物理量 方法十三、类比法:‎ ‎(10·徐州)7.电路和水路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电路中和如图所示水路中的阀门作用相似的是 A.电源 B.用电器 ‎ C.开关 D.导线 ‎(10·沈阳) 27.(3分)如图16甲所示,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手电筒里的反光装置相当于凹面镜(如图16乙),它可以让小灯泡发出的光又远又直,这种设计应用了光在反射过程中,光路是________的原理。‎ 小欣猜想:声音也有反射现象,凹形面对声音是否也有类似的作用呢?于是,小欣利用雨伞和机械手表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l)如图16丙所示,水平放置并固定雨伞,他把耳朵贴在伞柄上,逐渐改变耳朵在伞柄上的位置,直到听到周围的声音一下子清晰了很多,记下这个位置A。这说明声音在凹形面上反射时,凹形面对声音有________的作用。‎ ‎(2)为了进一步探究凹形面对声音的作用,他把一块机械手表挂在伞柄上的A点,当他的耳朵位于三米远的B点时(B与A在同一水平高度),听不到手表声。经过擒到分析,他又找到另一把相同的雨伞,在做了必要的调试后,终于听刭了手表声。那么这两把伞的摆放方式应该如图17中的________(填“甲”或“乙”)所示。‎ 可逆 (1)会聚 (2)甲 分析:把声音的传播与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进行类比。‎ ‎(10·赤峰)13、如图5所示,是小华家里自来水表的表盘,其示数为 m3,如果自来水公司收费标准为2元/吨,且这些水全部被小华家使用,她家应向自来水公司交费 元 ‎1123.2 2246.4‎ 分析:把水表与电阻箱作类比。‎ ‎(10·义乌)34 .平常我们吃熟鸡蛋时,发现被蛋白包围的蛋黄是圆球形的,那么生鸡蛋的蛋黄形状是否也是球形的呢?为探究这个问题,某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下面的实验,同时还查阅了相关资料。‎ 步骤一:取一只玻璃杯,里面盛小半杯清水,在清水里加人一大滴菜油,发现菜油滴到水上后呈薄片状浮于水面;‎ 步骤二:再取一定量的酒精,沿着杯壁慢慢倒入水中,发现随着倒人酒精量的增多,油的薄片慢慢变小,厚度渐渐增加,变成扁球形,最后演变成圆球形,悬浮在酒精溶液中 小资料:当油滴处于悬浮状态时,表面张力会使它的表面积尽可能缩小到最小值,而在体一定的条件下,以球形的表面积为最小。对上述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后完成下列问题: ‎ ‎( 1 )推测生鸡蛋中蛋黄的形状是 形; ‎ ‎( 2 )请从密度的角度分析油滴处于悬浮状态的原因: ‎ ‎( 3 )该实验体现了哪一种科学探究方法? ‎ A .控制变量法 B .类比法 C .对照法 ‎( 1 )圆球(回答“球”也得分,回答“圆”、“扁球”不得分) ‎ ‎( 2 )水和酒精混合液(酒精溶液)的密度等于油滴的密度(填写“酒精或水的密度和油滴,密度相等”不得分) ‎ ‎( 3 ) B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