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答案

‎2010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 ‎ ‎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1.(2010•上海)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  )‎ ‎ A.3.14 B. C. D.‎ ‎2.(2010•上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k<0)图象的两支分别在(  )‎ ‎ A.第一、三象限 B.第二、四象限 C.第一、二象限 D.第三、四象限 ‎3.(2010•上海)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x﹣1=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该方程无实数根 D.该方程根的情况不确定 ‎4.(2010•上海)某市五月份连续五天的日最高气温分别为:23、20、20、21、26(单位:℃),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 A.22℃,26℃ B.22℃,20℃ C.21℃,26℃ D.21℃,20℃‎ ‎5.(2010•上海)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为(  )‎ ‎ A.锐角三角形都相似 B.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C.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D.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6.(2010•上海)已知圆O1、圆O2的半径不相等,圆O1的半径长为3,若圆O2上的点A满足AO1=3,则圆O1与圆O2的位置关系是(  )‎ ‎ A.相交或相切 B.相切或相离 C.相交或内含 D.相切或内含 二、填空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7.(2010•上海)计算:a3÷a•= _________ .‎ ‎8.(2010•上海)计算:(x+1)(x﹣1)= _________ .‎ ‎9.(2010•上海)分解因式:a2﹣ab= _________ .‎ ‎10.(2010•上海)不等式3x﹣2>0的解集是 _________ .‎ ‎11.(2010•上海)方程=x的根是 _________ .‎ ‎12.(2010•上海)已知函数f(x)=,那么f(﹣1)= _________ .‎ ‎13.(2010•上海)将直线y=2x﹣4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所得直线的表达式是 _________ .‎ ‎14.(2010•上海)若将分别写有“生活”、“城市”的2张卡片,随机放入“让更美好”中的两个内(每个只放1张卡片),则其中的文字恰好组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概率是 _________ .‎ ‎15.(2010•上海)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设向量=,=,则向量= _________ .(结果用、表示)‎ ‎16.(2010•上海)如图,△ABC中,点D在边AB上,满足∠ACD=∠ABC,若AC=2,AD=1,则DB= _________ .‎ ‎17.(2010•上海)一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路程y(千米)与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当时 ‎0≤x≤1,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y=60x,那么当1≤x≤2时,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 _________ .‎ ‎18.(2010•上海)已知正方形ABCD中,点E在边DC上,DE=2,EC=1(如图所示)把线段AE绕点A旋转,使点E落在直线BC上的点F处,则F、C两点的距离为 _________ .‎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78分)‎ ‎19.(2010•上海)计算:.‎ ‎20.(2010•上海)解方程:.‎ ‎21.(2010•上海)机器人“海宝”在某圆形区域表演“按指令行走”,如图所示,“海宝”从圆心O出发,先沿北偏西67.4°方向行走13米至点A处,再沿正南方向行走14米至点B处,最后沿正东方向行走至点C处,点B、C都在圆O上.‎ ‎(1)求弦BC的长;(2)求圆O的半径长.‎ ‎(本题参考数据:sin67.4°=,cos67.4°=,tan67.4°=)‎ ‎22.(2010•上海)某环保小组为了解世博园的游客在园区内购买瓶装饮料数量的情况,一天,他们分别在A、B、C三个出口处,对离开园区的游客进行调查,其中在A出口调查所得的数据整理后绘成图.‎ ‎(1)在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中,购买2瓶及2瓶以上饮料的游客人数占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的 _________ %.‎ ‎(2)试问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人均购买了多少瓶饮料?‎ ‎(3)已知B、C两个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人均购买饮料的数量如表所示.若C出口的被调查人数比B出口的被调查人数多2万,且B、C两个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共购买了49万瓶饮料,试问B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为多少万?‎ 出 口 B C 人均购买饮料数量(瓶)‎ ‎3‎ ‎2‎ ‎23.(2010•上海)已知梯形ABCD中,AD∥BC,AB=AD(如图所示),∠BAD的平分线AE交BC于点E,连接DE.‎ ‎(1)在图中,用尺规作∠BAD的平分线A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并证明四边形ABED是菱形;‎ ‎(2)∠ABC=60°,EC=2BE,求证:ED⊥DC.‎ ‎24.(2010•上海)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抛物线y=﹣x2+bx+c过点A(4,0)、B(1,3).‎ ‎(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并写出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记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l,设抛物线上的点P(m,n)在第四象限,点P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E,点E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F,若四边形OAPF的面积为20,求m、n的值.‎ ‎25.(2010•上海)如图,在Rt△ABC中,∠ACB=90°.半径为1的圆A与边AB相交于点D,与边AC相交于点E,连接DE并延长,与线段BC的延长线交于点P.‎ ‎(1)当∠B=30°时,连接AP,若△AEP与△BDP相似,求CE的长;‎ ‎(2)若CE=2,BD=BC,求∠BPD的正切值;‎ ‎(3)若tan∠BPD=,设CE=x,△ABC的周长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010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1.(2010•上海)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  )‎ ‎ A.3.14 B. C. D.‎ 考点:无理数。‎ 专题:应用题。‎ 分析:A、B、C、D根据无理数的概念“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其中有开方开不尽的数”即可判定选择项.‎ 解答:解:A、B、D中3.14,,=3是有理数,C中是无理数.‎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 ‎(1)有理数都可以化为小数,其中整数可以看作小数点后面是零的小数,例如5=5.0;分数都可以化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2)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其中有开方开不尽的数.‎ ‎(3)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也就是说,一切有理数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而无限不环小数不能化为分数,它是无理数.‎ ‎2.(2010•上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k<0)图象的两支分别在(  )‎ ‎ A.第一、三象限 B.第二、四象限 C.第一、二象限 D.第三、四象限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作答.‎ 解答:解:∵反比例函数(k<0),‎ ‎∴图象的两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 故选B.‎ 点评: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是双曲线.‎ ‎(1)k>0时,图象是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的双曲线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k<0时,图象是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的双曲线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2010•上海)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x﹣1=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该方程无实数根 D.该方程根的情况不确定 考点:根的判别式。‎ 分析:判断上述方程的根的情况,只要看根的判别式△=b2﹣4ac的值的符号就可以了.‎ 解答:解:∵a=1,b=1,c=﹣1,‎ ‎∴△=b2﹣4ac=12﹣4×1×(﹣1)=5>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故选B.‎ 点评:总结: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 ‎(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0⇔方程没有实数根.‎ ‎4.(2010•上海)某市五月份连续五天的日最高气温分别为:23、20、20、21、26(单位:℃),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 A.22℃,26℃ B.22℃,20℃ C.21℃,26℃ D.21℃,20℃‎ 考点:中位数;众数。‎ 分析:首先把所给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序,然后利用中位数和众数定义即可求出.‎ 解答:解:把所给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序后为20、20、21、23、26,‎ ‎∴中位数为21,众数为20.‎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中位数、众数的求法:‎ ‎①给定n个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序,如果n为奇数,位于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如果n为偶数,位于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任何一组数据,都一定存在中位数的,但中位数不一定是这组数据里的数.‎ ‎②给定一组数据,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一组数据是不一定存在众数的;如果一组数据存在众数,则众数一定是数据集里的数.‎ ‎5.(2010•上海)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为(  )‎ ‎ A.锐角三角形都相似 B.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C.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D.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可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行解答.‎ 解答:解:A、锐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小于90°,但不一定都对应相等,故A错误;‎ B、直角三角形的直角对应相等,但两组锐角不一定对应相等,故B错误;‎ C、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底角不一定对应相等,故C错误;‎ D、所有的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对应相等(都是60°),所以它们都相似,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需注意的是绝对相似的三角形大致有三种:‎ ‎①全等三角形;②等腰直角三角形;③等边三角形.‎ ‎6.(2010•上海)已知圆O1、圆O2的半径不相等,圆O1的半径长为3,若圆O2上的点A满足AO1=3,则圆O1与圆O2的位置关系是(  )‎ ‎ A.相交或相切 B.相切或相离 C.相交或内含 D.相切或内含 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分析:根据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分类讨论.‎ 解答:解:当两圆外切时,切点A能满足AO1=3,当两圆相交时,交点A能满足AO1=3,‎ 当两圆内切时,切点A能满足AO1=3,‎ 所以,两圆相交或相切.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由数量关系来判断两圆位置关系的方法.‎ 二、填空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7.(2010•上海)计算:a3÷a•= a .‎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计算即可.‎ 解答:解:a3÷a•=a3﹣1•=a2•=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运算.‎ ‎8.(2010•上海)计算:(x+1)(x﹣1)= x2﹣1 .‎ 考点:平方差公式。‎ 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平方差公式:(a+b)(a﹣b)=a2﹣b2.‎ 解答:解:(x+1)(x﹣1)=x2﹣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方差公式,熟记公式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9.(2010•上海)分解因式:a2﹣ab= a(a﹣b) .‎ 考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 专题:计算题。‎ 分析:直接把公因式a提出来即可.‎ 解答:解:a2﹣ab=a(a﹣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准确找出公因式是a是解题的关键.‎ ‎10.(2010•上海)不等式3x﹣2>0的解集是 x> .‎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分析:先移项,再不等式两边同除以3.‎ 解答:解:移项,得3x>2,‎ 两边同除以3,得x>.‎ 点评:注意移项要变号.‎ ‎11.(2010•上海)方程=x的根是 x=3 .‎ 考点:无理方程。‎ 分析:把方程两边平方去根号后求解.‎ 解答:解:由题意得:x>0‎ 两边平方得:x+6=x2,‎ 解之得x=3或x=﹣2(不合题意舍去).‎ 点评:在解无理方程是最常用的方法是两边平方法及换元法,本题用了平方法.‎ ‎12.(2010•上海)已知函数f(x)=,那么f(﹣1)=  .‎ 考点:函数值。‎ 专题:计算题。‎ 分析:将x=﹣1代入函数f(x)=,即可求得f(﹣1)的值.‎ 解答:解:∵f(x)=,‎ ‎∴当x=﹣1时,f(﹣1)==‎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考查求函数值.‎ ‎(1)当已知函数解析式时,求函数值就是求代数式的值;‎ ‎(2)函数值是唯一的,而对应的自变量可以是多个.‎ ‎13.(2010•上海)将直线y=2x﹣4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所得直线的表达式是 y=2x+1 .‎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向上平移几个单位b的值就加几.‎ 解答:解:由题意得: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的解析式为:y=2x﹣4+5=2x+1.‎ 故填:y=2x+1.‎ 点评:本题是关于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它平移后图象的转变的题目,要熟练掌握平移的性质.‎ ‎14.(2010•上海)若将分别写有“生活”、“城市”的2张卡片,随机放入“让更美好”中的两个内(每个只放1张卡片),则其中的文字恰好组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概率是  .‎ 考点:概率公式。‎ 分析:让组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情况数除以总情况数即为所求的概率.‎ 解答:解:∵将分别写有“生活”、“城市”的2张卡片,随机放入两个框中,只有两种情况,‎ 恰好组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情况只有一种,‎ ‎∴其概率是:.‎ 点评:明确概率的意义是解答的关键,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等于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15.(2010•上海)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设向量=,=,则向量=  .(结果用、表示)‎ 考点:*平面向量;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O是AC的中点.再根据中点距离公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是AC的中点.‎ ‎∵=,‎ ‎∴=.‎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中点距离公式,是基础题型,比较简单.‎ ‎16.(2010•上海)如图,△ABC中,点D在边AB上,满足∠ACD=∠ABC,若AC=2,AD=1,则DB= 3 .‎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由题意,在△ABC中,点D在边AB上,满足∠ACD=∠ABC,可证△ABC∽△ACD,再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来解答.‎ 解答:解:∵∠ACD=∠ABC,∠A=∠A,‎ ‎∴△ABC∽△ACD,‎ ‎∴,‎ ‎∵AC=2,AD=1,‎ ‎∴,‎ 解得DB=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对应边长成比例,难点在于找对应边.‎ ‎17.(2010•上海)一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路程y(千米)与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当时 ‎0≤x≤1,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y=60x,那么当1≤x≤2时,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 y=100x﹣40 .‎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专题:综合题。‎ 分析:由图象可知在前一个小时的函数图象可以读出一个坐标点,再和另一个坐标点就可以写出函数关系式.‎ 解答:解:∵当时0≤x≤1,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y=60x,‎ ‎∴当x=1时,y=60.‎ 又∵当x=2时,y=160,‎ 当1≤x≤2时,‎ 由两点式可以得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y=100x﹣4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象问题,能够根据函数解析式求得对应的y的值.‎ ‎18.(2010•上海)已知正方形ABCD中,点E在边DC上,DE=2,EC=1(如图所示)把线段AE绕点A旋转,使点E落在直线BC上的点F处,则F、C两点的距离为 1或5 .‎ 考点:旋转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分析:题目里只说“旋转”,并没有说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而且说的是“直线BC上的点”,所以有两种情况,即一个是逆时针旋转,一个顺时针旋转,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 解答:解:顺时针旋转得到F1点,‎ ‎∵AE=AF1,AD=AB,∠D=∠ABC=90°,‎ ‎∴△ADE≌△ABF1,‎ ‎∴F1C=1;‎ 逆时针旋转得到F2点,同理可得△ABF2≌△ADE,‎ ‎∴F2B=DE=2,‎ F2C=F2B+BC=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78分)‎ ‎19.(2010•上海)计算:.‎ 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负整数指数幂。‎ 分析:本题涉及分数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乘方、二次根式化简四个考点.在计算时,需要针对每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 解答:原式=3+4﹣2﹣2+‎ ‎=5﹣2+2﹣2‎ ‎=3.‎ 点评:本题考查实数的综合运算能力,是各地中考题中常见的计算题型.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熟练掌握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二次根式、绝对值等考点的运算.‎ ‎20.(2010•上海)解方程:.‎ 考点:解分式方程。‎ 专题:计算题。‎ 分析:观察可得x2﹣1=(x+1)(x﹣1),所以方程最简公分母为(x+1)(x﹣1),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 解答:解:方程两边都乘以x2﹣1,‎ 得:x(x+1)﹣2=x2﹣1,‎ 去括号得x2+x﹣2=x2﹣1,‎ 移项合并得x=1.‎ 检验:当x=1时,方程的分母等于0,所以原方程无解.‎ 点评: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 ‎21.(2010•上海)机器人“海宝”在某圆形区域表演“按指令行走”,如图所示,“海宝”从圆心O出发,先沿北偏西67.4°方向行走13米至点A处,再沿正南方向行走14米至点B处,最后沿正东方向行走至点C处,点B、C都在圆O上.‎ ‎(1)求弦BC的长;(2)求圆O的半径长.‎ ‎(本题参考数据:sin67.4°=,cos67.4°=,tan67.4°=)‎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勾股定理;垂径定理。‎ 分析:(1)过O作OD⊥AB于D,则∠AOB=90°﹣67.4°=22.6°.在Rt△AOD中,利用∠AOB的三角函数值即可求出OD,AD的长;‎ ‎(2)求出BD的长,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O的长.‎ 解答:解:(1)连接OB,过点O作OD⊥AB,‎ ‎∵AB∥SN,∠AON=67.4°,‎ ‎∴∠A=67.4°.‎ ‎∴OD=AO•sin 67.4°=13×=12.‎ 又∵BE=OD,‎ ‎∴BE=12.‎ 根据垂径定理,BC=2×12=24(米).‎ ‎(2)∵AD=AO•cos 67.4°=13×=5,‎ ‎∴OD==12,‎ BD=AB﹣AD=14﹣5=9.‎ ‎∴BO==15.‎ 故圆O的半径长15米.‎ 点评:(1)将解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的应用相结合,求出BE,再根据垂径定理求出BC的长即可,有一定的综合性;‎ ‎(2)利用(1)的结论,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半径.‎ ‎22.(2010•上海)某环保小组为了解世博园的游客在园区内购买瓶装饮料数量的情况,一天,他们分别在A、B、C三个出口处,对离开园区的游客进行调查,其中在A出口调查所得的数据整理后绘成图.‎ ‎(1)在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中,购买2瓶及2瓶以上饮料的游客人数占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的 60 %.‎ ‎(2)试问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人均购买了多少瓶饮料?‎ ‎(3)已知B、C两个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人均购买饮料的数量如表所示.若C出口的被调查人数比B出口的被调查人数多2万,且B、C两个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共购买了49万瓶饮料,试问B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为多少万?‎ 出 口 B C 人均购买饮料数量(瓶)‎ ‎3‎ ‎2‎ 考点:加权平均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条形统计图。‎ 专题:工程问题。‎ 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即可求得总人数和购买2瓶及2瓶以上的人数,从而求得购买2瓶及2瓶以上所占的百分比;‎ ‎(2)根据加权平均数进行计算;‎ ‎(3)设B出口人数为x万人,则C出口人数为(x+2)万人.‎ 根据B、C两个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共购买了49万瓶饮料,列方程求解.‎ 解答:解:(1)由图可知,购买2瓶及2瓶以上饮料的游客人数为2.5+2+1.5=6(万人),‎ 而总人数为:1+3+2.5+2+1.5=10(万人),‎ 所以购买2瓶及2瓶以上饮料的游客人数占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的.‎ ‎(2)购买饮料总数位:3×1+2.5×2+2×3+1.5×4=3+5+6+6=20(万瓶).‎ 人均购买=.‎ ‎(3)设B出口人数为x万人,则C出口人数为(x+2)万人.‎ 则有3x+2(x+2)=49,‎ 解之得x=9.‎ 所以B出口游客人数为9万人.‎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的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 ‎23.(2010•上海)已知梯形ABCD中,AD∥BC,AB=AD(如图所示),∠BAD的平分线AE交BC于点E,连接DE.‎ ‎(1)在图中,用尺规作∠BAD的平分线A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并证明四边形ABED是菱形;‎ ‎(2)∠ABC=60°,EC=2BE,求证:ED⊥DC.‎ 考点:菱形的判定;勾股定理;梯形。‎ 专题:作图题。‎ 分析:(1)分别以点B、D为圆心,以大于AB的长度为半径,分别作弧,且两弧交于一点P,连接AP,则AP即为∠BAD的平分线,且AP交BC于点E;‎ 可通过证△BOE≌△BOA,得AO=OE,则AD与BE平行且相等,由此证得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而AB=AD,根据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即可证得所求的结论;‎ ‎(2)已知了EC、BE的比例关系,可用未知数表示出BE、EC的长;过D作DF⊥BC于F,在Rt△DEF中,易知∠DEF=∠ABC=60°,可用DE(即BE)的长表示出EF、DF,进而表示出FC的长;在Rt△CFD中,根据DF、CF的长,可由勾股定理求出CD的长,进而可根据DE、EC、CD的长由勾股定理证得DE⊥DC.‎ 解答:(1)解:作图如图.‎ 证明:∵AB=AD,‎ ‎∴△ABO≌△ADO,‎ ‎∴BO=OD,‎ ‎∵AD∥BC,‎ ‎∴∠OBE=∠ODA,∠OAD=∠OEB,‎ ‎∴△BOE≌△DOA,‎ ‎∴BE=AD(平行且相等),‎ ‎∴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另AB=AD,‎ ‎∴四边形ABED为菱形;‎ ‎(2)证明:设DE=2a,则CE=4a,过点D作DF⊥BC,‎ ‎∵∠ABC=60°,∴∠DEF=60°,‎ ‎∴∠EDF=30°,∴EF=DE=a,‎ 则DF=,CF=CE﹣EF=4a﹣a=3a,‎ ‎∴,‎ ‎∴DE=2a,EC=4a,CD=,构成一组勾股数,‎ ‎∴△EDC为直角三角形,则ED⊥D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梯形的性质、尺规作图﹣角平分线的作法、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等知识.‎ ‎24.(2010•上海)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抛物线y=﹣x2+bx+c过点A(4,0)、B(1,3).‎ ‎(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并写出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记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l,设抛物线上的点P(m,n)在第四象限,点P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E,点E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F,若四边形OAPF的面积为20,求m、n的值.‎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专题:综合题。‎ 分析:(1)将A、B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即可求得待定系数的值;将所求得的二次函数解析式化为顶点式,即可得到其对称轴方程及顶点坐标;‎ ‎(2)首先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求出E点的坐标,进而可得到F点的坐标,由此可求出PF的长,即可判断出四边形OAPF的形状,然后根据其面积求出n的值,再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即可求出m的值.‎ 解答:解:(1)将A(4,0)、B(1,3)两点坐标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得:,‎ 解之得:b=4,c=0;‎ 所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4x,‎ 将抛物线的表达式配方得:y=﹣x2+4x=﹣(x﹣2)2+4,‎ 所以对称轴直线为直线x=2,顶点坐标为(2,4);‎ ‎(2)点P(m,n)关于直线x=2的对称点坐标为点E(4﹣m,n),‎ 则点E关于y轴对称点为点F坐标为(m﹣4,n),‎ 则FP=OA=4,即FP、OA平行且相等,‎ 所以四边形OAPF是平行四边形;‎ S=OA•|n|=20,即|n|=5;‎ 因为点P为第四象限的点,‎ 所以n<0,‎ 所以n=﹣5;‎ 代入抛物线方程得m=﹣1(舍去)或m=5,‎ 故m=5,n=﹣5.‎ 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轴对称的性质以及图形面积的求法,难度适中.‎ ‎25.(2010•上海)如图,在Rt△ABC中,∠ACB=90°.半径为1的圆A与边AB相交于点D,与边AC相交于点E,连接DE并延长,与线段BC的延长线交于点P.‎ ‎(1)当∠B=30°时,连接AP,若△AEP与△BDP相似,求CE的长;‎ ‎(2)若CE=2,BD=BC,求∠BPD的正切值;‎ ‎(3)若tan∠BPD=,设CE=x,△ABC的周长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 专题:几何综合题;压轴题。‎ 分析:(1)当∠B=30°时,∠A=60°,此时△ADE是等边三角形,则∠PEC=∠AED=60°,由此可证得∠P=∠B=30°;若△AEP与△BDP相似,那么∠EAP=∠EPA=∠B=∠P=30°,此时EP=EA=1,即可在Rt△PEC中求得CE的长;‎ ‎(2)若BD=BC,可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求得BD、BC的长;过C作CF∥DP交AB于F,易证得△ADE∽△AFC,根据得到的比例线段可求出DF的长;进而可通过证△BCF∽△BP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得BP、BC的比例关系,进而求出BP、CP的长;在Rt△CEP中,根据求得的CP的长及已知的CE的长即可得到∠BPD的正切值;‎ ‎(3)过点D作DQ⊥AC于Q,可用未知数表示出QE的长,根据∠BPD(即∠EDQ)的正切值即可求出DQ的长;在Rt△ADQ中,可用QE表示出AQ的长,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得EQ、DQ、AQ的长;易证得△ADQ∽△ABC,根据得到的比例线段可求出BD、BC的表达式,进而可根据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得到y、x的函数关系式.‎ 解答:解:(1)∵∠B=30°,∠ACB=90°,‎ ‎∴∠BAC=60°.‎ ‎∵AD=AE,‎ ‎∴∠AED=60°=∠CEP,‎ ‎∴∠EPC=30°.‎ ‎∴△BDP为等腰三角形.‎ ‎∵△AEP与△BDP相似,‎ ‎∴∠EPA=∠DPB=30°,‎ ‎∴AE=EP=1.‎ ‎∴在Rt△ECP中,EC=EP=;‎ ‎(2)设BD=BC=x.‎ 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 ‎(x+1)2=x2+(2+1)2,‎ 解之得x=4,即BC=4.‎ 过点C作CF∥DP.‎ ‎∴△ADE与△AFC相似,‎ ‎∴,即AF=AC,即DF=EC=2,‎ ‎∴BF=DF=2.‎ ‎∵△BFC与△BDP相似,‎ ‎∴,即:BC=CP=4.‎ ‎∴tan∠BPD=.‎ ‎(3)过D点作DQ⊥AC于点Q.‎ 则△DQE与△PCE相似,设AQ=a,则QE=1﹣a.‎ ‎∴且,‎ ‎∴DQ=3(1﹣a).‎ ‎∵在Rt△ADQ中,据勾股定理得:AD2=AQ2+DQ2‎ 即:12=a2+[3(1﹣a)]2,‎ 解之得.‎ ‎∵△ADQ与△ABC相似,‎ ‎∴.‎ ‎∴.‎ ‎∴△ABC的周长,‎ 即:y=3+3x,其中x>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难度较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