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人物形象分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人物形象分析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人物形象分析 河南师大附中 刘霞 一、考题回顾 明确题型 师:平常的课前问候今天却不那么平常,在距离中考还有75天的今天,它让素不相识的我们刹那间变成了师生,我感到万分荣幸,首先谢谢大家,也希望这节课的复习能对你中考有所帮助。‎ 师:记叙文阅读能力是各省市考查的重点,尤其是河南省中考必考的内容。河南省连续10年来的记叙文阅读,都选取了文质兼美的写人叙事类文章,文中一个个人物形象影响启示着每一位考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已经成为河南省记叙文阅读的必考题。我们这节课的主题就是探讨中考记叙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师:我们先回顾一下河南省五年来人物形象分析的考题:‎ ‎(07《让我看着你》)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4分)‎ ‎(08《梨一样的苹果》)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3分)‎ ‎(09《前方遭遇塌方》)文中的司机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4分)‎ ‎(10《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第段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4分)‎ ‎(11《漓江情韵》)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 (4分)‎ 师:五年来,人物形象分析的分值基本在4分。不难看出07、09、11年的考题同属一类“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08、10年的属于“结合具体的人物描写分析形象”。不仅仅河南省,各地市人物形象分析的考题一般可以分为这两个类型,请同学们将题型齐读一遍。‎ 生:齐读 中考人物形象分析常见题型:‎ ‎1.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2.结合具体人物描写分析形象。‎ 师:下面我们将一一分析其应对策略。‎ 二、方法探讨 ‎(一)题型一 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1.真题回顾 方法探究 师:实践出真知,我们一起完成河南省07年的考题,在实践中探究做这一类题的方法。‎ 第一步 审清题干 ‎ ‎(屏显题目)(2007·河南·《让我看着你》)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4分)‎ 师:答题第一步 审清题干。这一题干包括了三个部分,“母亲是怎样一个人”,需要对形象进行概括,写出品质特征1分;“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需写出具体的依据1分;括号内的要求说明要写两个方面的品质和对应依据。审清题干可以让我们明确思考的方向。‎ 第二步 梳理情节 师:写人叙事类文章中人物的品质特征往往通过具体情节体现,所以我们进行第二步“梳理情节”。 情节是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表现人物性格形成与发展变化的一系列的生活事件。请大家齐读第①段,注意有几个情节。‎ ‎①那个时候,母亲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 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 生:读。两个情节。‎ 师:情节转换的标志是什么(何处可见一个事件的开始)?——“那个时候”“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 师:同学们梳理情节时要“抓住关键词句,注意情节转换”。‎ 第三步 具体概括 师:这些情节分别揭示了人物什么特点呢?需要进行第三步“具体概括”。例如第①段中两个情节都写到母亲对病痛的忍耐,但第1个情节“母亲疼痛无法入睡却从来不吱一声”更加侧重于表现母亲的“坚强”。第2个情节“母亲怕影响儿子工作故作平静”侧重于表现母亲“爱儿子”。概括特征时要注意情节表现出人物特征的“多个侧面”。特征要具体,比如第①段中的特征概括为“高尚”“优秀”就太笼统了(忌笼统)。‎ 师:请同学们同学们阅读2、3段,梳理情节并具体概括母亲的形象。‎ ‎②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母亲唠叨着她的身后事,她说她早在来之前就已准备好了自己的送老衣,可惜还少一条裙子,希望我们能尽快给她准备好。说这些的时候,母亲的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母亲一生爱美,临终,都不忘记要完美地离去。‎ ‎③一天,一个女孩急需眼角膜,“孩子,你看妈妈的眼角膜能给那个孩子用么?”屋子里一下子静下来,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母亲身上。我几乎不敢相信,那话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母亲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残缺,可她竟然情愿让自己残缺着离开这个世界。‎ 生:展示。(师注意学生表述,有可能特征的一个方面有两种表述,只能得2分。)‎ 第四步 标清序号 师:由大家的分析可知,母亲是一个“爱儿子”“坚强”“豁达”“追求完美”“善良”的形象,老师按题目要求分析了两个方面显示在屏幕上。已经可以得到4分了,但细微之处也能彰显智慧甚至决定成败,我们还要注意第四步“标清序号”以增加条理。‎ ‎2.方法总结 师:现在才是真正的大功告成。但做一道题不是目的,我们要总结出解决这一类题的方法。刚才我们做题的过程就是答题思路:审清题干 梳理情节 具体概括 标清序号。‎ 表述形式:答出两个方面性格特征和对应的具体依据。‎ ‎(注意事项)性格特征要注意“多侧面 忌笼统”,具体依据“梳理情节 简明概括”,别忘了“标清序号 增加条理”。‎ 师:请同学们将学案上的“方法总结”补充完整。‎ 师:(小结)除了直接的考查,第一种题型也是分析文章中心等其它考题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在通读全文以后同学们基本会心中有数,较容易得分。相比之下第二种题型就较为复杂,容易丢分。我们一起探讨第二个题型结合具体人物描写分析形象。‎ ‎(二)题型二 结合具体人物描写分析形象 师:描写根据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景描写、细节描写。记叙文阅读中常会给出部分人物描写的语段要求分析形象。‎ ‎1. 2010、2011年这类题型的主要提问方式:‎ 师:2010、2011年这类题型的主要提问方式:‎ 例1.(2011·鸡西·《拔下钥匙》)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例2.(2011·遵义·《趴下》)第⑤段中画线句是怎样刻画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例3.(2010·河南·《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第⒀段中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例4.(2011·湛江·《最辛酸的秘密》)请说明下面句子在文章中的主要作用。‎ 例5.(2011·安顺·《梨一样的苹果》)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 ‎2.方法探究 ‎(1)探究结合人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师:各种提问方式中,例1的提问较容易把握答题方向。请大家阅读这道题和答案。——‎ ‎ 答案中包含了两个要素“描写方法”和“表达效果”。这一提问方式的答题格式大多如此,较为简单。‎ ‎(屏显)例1.(2011·鸡西·《拔下钥匙》)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⑩他感觉自己的腿、手和身体都已经不听使唤了,意识也渐渐模糊,他似乎听到遥远的地方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不能,绝不能,我一定要挺住!他咬紧牙关对抗着,对抗着……‎ 答案:心理描写(1分),突出了他镇定果敢、不畏死亡的高贵品质(1分)。‎ ‎(2)探究人物描写的写作用意、主要作用、表达效果等的分析 师:和例1相比,后面几种提问方式常常让我们感觉没有方向无从下手,别着急,我们仍从它们的答案里寻找解题的角度。‎ 请同学们阅读例题及答案,边读边划出答案中的关键词。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讨论各题的答案要素。‎ 例2.(2011·遵义·《趴下》)第⑤段中画线句是怎样刻画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她避开他们的目光,面朝外,两眼呆呆地盯着已经关上的电梯门。‎ 答案:运用神态描写刻画人物。(2分)传神地表现出老太太因担心遭黑人打劫而产生的恐惧心理。(2分)‎ 答案要素:描写方法+表达效果 例3.(2010·河南·《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第⒀段中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穿着干净漂亮衣服的同学们,唧唧喳喳地议论开了:哪个同学早上新穿了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注意到了;最喜欢的那个电影明星,喜欢穿什么样式什么牌子的衣服,大家总是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门,甚至骑着车子将自己送到学校门口的妈妈,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什么样式的,却真的没有留意,从来也没有留意。‎ 答案:“干净漂亮”从侧面反映了母亲对孩子的精心照料,反衬出孩子们对母亲的忽视。“从来也没有”写出了孩子们潜意识里认为母亲对自己的关心是理所应当的,而自己不需要关注母亲,与上面对同学和明星穿戴的关注作对比,突出了孩子们对母亲的忽视。‎ 答案要素:写作手法+表达效果 例4.(2011·湛江·《最辛酸的秘密》)请分别说明下面句子在文章中的主要作用。‎ 他们一拐一拐地去捡破烂儿,一前一后紧挨着走。‎ 答案:动作描写,突出老白父子俩相依为命,感情深厚,为下文写老白牺牲自己为儿子争取手术机会埋下伏笔。‎ 答案要素:描写方法、结构作用+表达效果 例5.(2011·安顺·《梨一样的苹果》)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2分)‎ 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心上。‎ 答案: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米哈朵夫老师内心深深的痛苦,表现了他认真负责的品质。‎ 答案要素:修辞手法+表达效果 ‎3.方法总结 知识梳理 师:看似难以入手的提问,可以从描写方法、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结构作用等角度分析。其中描写方法常见的有——(生齐答)。修辞手法常见的有——(生答)。写作手法常见的有——?结构作用常见的有?‎ 师:这些都属于表达技巧。由例题答案的要素可知,第二类题型的回答的表述形式是:表达技巧+表达效果。‎ 师:请同学们参考刚才例题的答案想一想,表达效果一般如何表述?‎ 生:生动形象地(传神地、巧妙地)写出了……(突出地)表现了……(性格特征或感情等)‎ 师:我们一起来回顾刚才的第5个例题,(稍停)这样回答可以吗?‎ 生:不行,缺少具体分析。‎ 师:所以我们在分析表达效果时一定要有“具体分析”。分析时不能只看部分语段,而要把握全文主题和人物整体形象,结合上下文分析。‎ 师:这类题的答题思路可以概括为:抓住技巧 选取角度,明确效果 具体分析。‎ ‎ 请同学们将学案上的方法总结补充完整。‎ ‎4.真题演练 师:我们的目的不是死记而是活用。我们的方法是否灵验呢,真金还需火炼,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练习。‎ 练习1.(2011·滨州·《用你爱我的方式爱你》)赏析画线的精彩语句。(3分)‎ ‎①你突然打电话说要来我家,电话里,你轻描淡写地说:“听你二伯说,巩义有家医院治腿疼,我想去看看。先到你那里,再坐车去。你不用管,我自己去……”‎ ‎②第二天,我还没起床你就来了。打开门后我看见你蹲在门口,一只手在膝盖上不停地揉着。你眉头紧锁,脸上聚满了密集的汗珠。我埋怨你不应疼成这样才去看医生,你却说没啥大事。‎ ‎③去医院的途中,你走得那么慢,弓着身子,一只手扶着膝盖,一步一步往前移。我紧追过去,在你前面弯下腰,我说:“爸,我背你到外面打车。”你半天都没动,我扭过头催你,才发现你正用衣袖擦眼,你的眼睛潮红湿润,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风迷了眼。”又说:“背啥背?我自己能走。”纠缠了半天,你拗不过我,终于乖乖地趴在我背上,像个听话的孩子。 ‎ 参考答案:动作描写(1分),传神地写出了父亲行动的痛苦,暗示父亲病情严重(1分)。为下文“我”背父亲做了铺垫(1分)。(或照应上文父亲说自己腿疼要去看病。)‎ 生展示 师点评 练习2.(2011·宿迁·《拔下钥匙》)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5分)‎ ‎①他清楚突发脑溢血会很快失去意识。下了高架后的这段路是一条繁忙的交通要道,车辆、行人密集,稍有疏忽,这么大的公交车极有可能失去控制,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交通事故! ②他感觉自己的腿、手和身体都已经不听使唤了,意识也渐渐模糊。他似乎听到遥远的地方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不能,绝不能,我一定要挺住!他咬紧牙关对抗着,对抗着……终于,他已经模糊的视野里出现了终点站那熟悉的蓝色候车亭……坚持不到终点站了,提前停车…… ③他打右转向灯,靠边,平稳停车,开门,熄火,拔下钥匙。 ④渺茫的歌声有强大的力量,吸裹着他在黑暗的深渊坠落、坠落…… ⑤那深渊太深,36小时的抢救后,他没能爬上来。 ⑥当人们从他的口袋里找到公交车钥匙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流泪了——这是一辆自动档的公交车,他担心自己昏迷后,脚可能会无意识地碰到油门导致车辆失控,因此,他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拔下钥匙,牢牢锁住那扇通往死亡的门。 参考答案 用短句(1分)和动作描写(1分),突出形势紧迫(1分),表现陈乐平沉着冷静、临危不乱的性格(1分),照应题目(1分)。‎ 生展示 师点评:回答要全面,结合上下文。‎ 三、课堂小结 师:复习中攻克难关,既是一种提高也是一种乐趣。‎ 老师向来认为,语文,尤其是大家认为最容易丢分的阅读理解也是有答题的规律的,只是语文的规律相对灵活,再加上更为灵活的阅读内容和提问方式增加了我们得分的难度。但万变不离其宗,希望同学们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练习巩固,不断摸索,不断提高。祝愿大家中考取得好成绩。‎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