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8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镇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8

‎2014年镇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8‎ 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K-39 Fe-56 ‎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世界环境日宣传“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A.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B.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C.少乘汽车,多骑自行车 D.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烧碱潮解 B.石油分馏 C.蛋白质消化 D.活性炭吸附色素 ‎3.硝酸是一种强酸,不仅具有酸的通性,而且还具有强氧化性,在常温下能与硫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S+4HNO3 == 3SO2+4X+2H2O 。则X的化学式为( )‎ A.SO3 B.NO C.NO2 D.N2‎ ‎4.实验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化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D )‎ A.闻气体气味 B.往试管里加锌粒 C.称量氢氧化钠 D.量取液体 ‎5.下列整理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 常见物质的鉴别 B化学中常见的“三”‎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 纯碱和小苏打——滴加白醋观察有无气泡放出 构成物质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陶瓷、玻璃、橡胶三类物质——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 化学反应和能量 D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光合作用——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干电池——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点燃可燃性气体——先验纯后点燃 稀释浓硫酸——先放浓硫酸后放水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经常用钢丝球洗刷铝锅,能使之光亮、耐用 B.钢铁闸门靠近水面的部分比浸入水下的部分更容易产生生锈 C.用点火法检查厨房内天然气是否泄露 D.向饱和硫酸铵溶液中加入鸡蛋清,无浑浊现象 ‎7.如图: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乙分子和3个丙分子,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2+2‎ ‎+ 3丙 表示A原子 表示B原子 A.1个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乙物质属于单质 D.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 8.下列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木屑比木块更易燃烧,是因为木屑的着火点较低 B.武德合金常用作保险丝,是因为武德合金的熔点较低 C.许多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是因为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接触面积大 ‎ D.用甲醛溶液浸泡标本,是因为甲醛能使病菌体内的蛋白质变性 ‎ ‎9.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用燃着的蜡烛试验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氧气质量等于原固体中氧元素质量 B.为了产生更多的氢气和氧气,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稀硫酸 C.某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呈无色,该溶液呈中性 D.夏天自行车在阳光下易爆胎,说明温度升高,微粒运动加快,间隙变大,压强变大 ‎11.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 ‎ B.‎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 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 分数相等 C.‎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3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 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D.‎2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40 ‎g 甲、乙,加热到‎40℃‎时,甲溶 液为饱和溶液 ‎12.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雨的pH小于7,小于pH小于7都为酸雨 B.CO2能灭火,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无色气体不一定是CO2 ‎ C.金属和酸反应能生成气体,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D.某有机物燃烧生成CO2和H2O,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13.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比较锌和铜的活泼性 将砂纸打磨过的锌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锌片表面有黑色物质析出 锌比铜活泼 B 探究物质溶解于水的热量变化 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硝酸铵晶体,搅拌 溶液温度下降 盐类物质溶于水都使溶液温度下降 C 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钾溶液是否变质 取少量该溶液,滴入澄清的石灰水 有白色沉淀产生 氢氧化钾溶液已变质 D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充满二氧化碳 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木条火焰熄灭 集气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14.以下各装置正确并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 ‎ ① ② ③ ④‎ ‎ A.装置①: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B.装置②:由b进气收集O2或CO2气体 ‎ C.装置③:制取氧气、氢气等气体 D. 装置④:干燥和收集氨气 ‎15.小华在测定铁在O2中燃烧的产物时,发现‎5.6g铁在足量的O2中燃烧得到7.8g固体。不考虑其它误差因素,则该固体产物的组成可能是 ( ) ‎ A.Fe3O4和Fe B.Fe3O4和FeO C.Fe3O4和Fe2O3 D.Fe3O4、FeO和Fe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错选、多选不给分,若有两个答案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 ‎16.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高炉炼铁原理是:yCO+ FexOy 高温 xFe + yCO2,‎ B.乙图中高炉炼铁时中原料焦炭的作用是:只产生热量 C.乙图中生铁出口低于炉渣出口的原因是:生铁密度大于炉渣密度 D.甲图中尾气处理的目的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高温 ‎17.为了适应火车提速,一些铁路线上原有的短轨需要连接为超长轨。工人常用如下反应原理来 焊接钢轨:2Al+Fe2O3==Al2O3+2Fe。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中铝、铁两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 B.该反应能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 C.该反应前后,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保持不变 D.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能够说明有铝剩余 ‎18.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它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A.NaOH、NaCl、MgCl2、FeCl3 B.Na2CO3、稀H2SO4、稀HCl、NaNO3 ‎ C.K2SO4、Na2CO3、BaCl2、稀HNO3 D.Na2SO4、BaCl2、KNO3、NaCl ‎19.已知复分解反应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可进行。在常温下,测得相同浓度的下列六种溶液的pH:‎ 溶质 CH3COONa NaHCO3‎ Na2CO3‎ NaClO NaCN pH ‎8.8‎ ‎8.6‎ ‎11.6‎ ‎10.3‎ ‎11.1‎ 表中数据揭示出复分解反应的一条规律,即碱性较强的物质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碱性弱的物质。依照该规律,请你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 A. CO2+H2O+2NaClO=Na2CO3+2HClO B. CO2+H2O+NaClO=NaHCO3+HClO C. CH3COOH+NaCN=CH3COONa+HCN D. HClO+CH3COONa=NaClO+CH3COOH ‎20.下图某化工厂为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CaSO4而与相邻的化肥厂联合设计的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操作a、b完全相同; ‎ B.X循环使用有利于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 ‎ ‎ C.为促进CO2的溶解吸收,应先向沉淀池中通入CO2,再通入NH3;‎ D.沉淀池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CO2+2NH3+CaSO4+H2O=CaCO3↓+(NH4)2SO4‎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2分)‎ ‎21.(4分)用化学用语表示:‎ ‎(1)1个氮气分子 (2) 2个硫酸根离子 ‎ ‎(3)氧化铝中铝为+3价 (4)缺少 元素会得佝偻病 ‎22.(6分)请按要求选择下列物质填空:(请用字母填写)‎ ‎ A.氧气 B.硫酸 C.一氧化碳 D.氢氧化钠 E. 熟石灰 F. 磷酸二氢铵 G. 食盐 H. 碳酸氢钠 ‎(1)生活中常用于腌制食物的是 ; (2)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是 ;‎ ‎(3)可用于制肥皂、造纸等工业的碱 ;(4)能用于金属除锈的是 ;‎ ‎(5)用来降低土壤酸性的是________;(6)能作为无土栽培营养液成分的是__________ 。‎ ‎23.(3分)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有多种,完成下列分离方法 ‎(1)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后,可采用 的方法回收二氧化锰;‎ ‎(2)生石灰中混合少量碳酸钙可采用 的方法。‎ ‎(3)除去硝酸铜溶液中少量硝酸银可用在溶液中加入过量 后过滤的方法。‎ ‎24.(4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学好化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 。(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2)校园内铁制车棚易生锈的原因是 ;写出一种防止其生锈的方法 。‎ ‎(3)某小型木材加工车间内,不慎着火,请写出灭火的一种方法 。 ‎ ‎25.(5分)如图为速力菲补血剂的说明书。‎ ‎(1)蔗糖(C12H22O6)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水作用只生成葡萄糖(C6H12O6 ),则1分子蔗糖完全与水作用可得_____ 分子葡萄糖。若向速力菲的溶液中滴加碘水,将呈现__ ___色。‎ ‎(2)琥珀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 __,成人每日1片速力菲,‎ 每日的补铁量为___ __g。‎ ‎(3)丁二酸钠(Na‎2C4 H4O4)与硫酸亚铁发生复分解反应可制得琥珀 ‎ 酸亚铁,则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 。‎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⑥‎ ‎26.(8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⑴写出有编号仪器的名称:A B ‎ ‎⑵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填序号) ,该装置可以进行多个化学实验,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另一个用该装置进行的实验: 。‎ ‎⑶化学上可以通过多种反应得到NH3(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例如:‎ ‎①2NH4Cl(固)+Ca(OH)2(固) CaCl2+2NH3↑+2H2O ‎②NH4HCO3(固) NH3↑+CO2↑+H2O ‎ ‎③CaO(固)+NH3·H2O(浓)=NH3↑+Ca(OH)2(浓氨水有挥发性)‎ 我将选择反应 (只写一个,填序号)作为实验室制取NH3的反应原理,我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 ‎ (填序号)。‎ ‎⑷某同学设计了装置(见图⑥),进行铁和盐酸反应制氢气的定量实验(铁架台等仪器略)。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装置中导管的作用是 ‎ ‎27.(6分)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①方案一:测定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20℃)。‎ 测定某NaOH溶液的pH,pH ______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该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 ,pH 小于7。‎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_______过量。‎ ‎②方案二: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示实验步骤,概括方案要点)‎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_。‎ ‎③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想上的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为了进一步获取稀H2SO4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依据中和反应是___________(选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应,采用同温下的稀H2SO4与NaOH溶液进行实验。 ‎ 五、推断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8.(4分)有A、B两种固体物质,A是一种化肥,B广泛用作食品干燥剂。把A、B分别放 入水中,前者所得溶液温度显著降低,后者与水反应生成C并放出大量热;将A与C的粉末混合、研磨,会嗅到刺鼻的氨味。‎ ‎ (1)B物质是 ;‎ ‎ (2)A物质属于化肥中的 肥(选填“氮”、“磷”或“钾”);‎ ‎ (3)指出C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 ;‎ ‎ (4)B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9.(8分)下图是一些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C是无色无刺激性的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是一种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其燃烧产物是H。‎ 通入氯气(Cl2) ‎ 加热 CO 高温 无 色 液体H 红棕色 粉末A 红褐色 沉淀G 黄 色 溶液F 无 色 气体C 黑色 粉末B 无 色 气体E 浅绿色 溶液D 盐酸 过滤 NaOH溶液 ‎ 盐酸 请根据上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 (1)红棕色粉末A和气体C、E的化学式分别为:A 、C 、E: 。‎ ‎ (2)G转化为H和A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B转化成E和D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 ‎(3)①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②F转化为G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③D和氯气化合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六、综合题(本题1小题,共14分)‎ ‎30.(14分)小强同学在化学氧自救器的说明书中看到“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与自救器药罐中的生氧剂(超氧化钾KO2)接触能产生氧气后,对自救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原理产生了探究欲望。在老师指导下,小强与同学们展开了以下两个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Ⅰ:(1)用下图所示的由a、b、c、d组合成的成套装置和有关药品制取并收集氧气。‎ ‎ a b c d ‎(2)用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未与超氧化钾反应的二氧化碳。请写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用 法收集氧气,该收集方法是根据氧气 的性质而确定的。证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使用 进行检验。‎ 活动Ⅱ:探究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除生成氧气还生成什么其它物质?‎ ‎[老师提示]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两种,一是氧气,二是一种化合物。‎ ‎[作出猜想]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到底是哪种物质?小强作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①是一种酸; ②是一种碱; ③是一种碳酸盐。‎ 通过对反应物有关的元素组成的分析,小影同学认为猜想 、 (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 。‎ ‎[进行实验]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验证小强同学的另一个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后的固体 ‎ ‎ ‎ ‎ ‎ ‎ ‎ ‎ ‎ 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 ‎ ‎ (填名称)。‎ ‎[交流与讨论]‎ ‎(1)小影同学认为: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经测试某学生45分钟需氧量大约16g,假设用该仪器制氧,至少需要过氧化钾多少克?‎ ‎2013年镇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8‎ ‎1.A 2.C 3.B 4.D 5.C 6.B 7.D 8.A 9.B 10.D ‎ ‎11.C 12.B 13.C 14.B 15.C 16.B 17.D 18.AD 19.AC 20.BD ‎‎+3‎ ‎21.(4分)(1)N2;(2)2SO42-;(3) Al2O3;(4)Ca ‎22.(6分)(1)G;(2)C;(3)D;(4)B;(5)E;(6)F ‎23.(3分)(1)过滤 (2)高温煅烧 (3)铜粉 ‎24.(4分) (1)元素 (2)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 ,刷漆等(合理即给分)‎ ‎ (3)浇大量水或用泡沫灭火器等(合理即给分)‎ ‎25. (5分)(1)2 蓝 (2)172 0.03 (3)Na‎2C4 H4O4+FeSO4= FeC4 H4O4↓ + Na2SO4‎ MnO2‎ ‎26.(8分)⑴ A酒精灯 B集气瓶 ‎ ⑵ 2H2O2===2H2O+O2 ↑ ① 和③或①合④‎ CaCO3+2HCl==CaCl2+H2O+CO2↑(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⑶① ② ⑤‎ ‎(4)使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圆底烧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盐酸能顺利流下。‎ ‎27.(6分)(1)大于 稀H2SO4 (2)稀H2SO4加入滴加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是否有颜色变化 (3)H2SO4+2NaOH = Na2SO4+2H2O (4)放热 ‎28.(4分)‎ ‎ (1)氧化钙 (2)氮 (3制波尔多液(或制农药) (4)CaO+H2O =Ca(OH)2 ‎ ‎29.(8分)‎ ‎(1) A:Fe2O3、C: CO2、E:H2   ‎ ‎(2)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3) ①Fe2O3+6HCl=2FeCl3+3H2O ②FeCl3+3NaOH=Fe(OH)3↓+H2O ③2FeCl2+Cl2=2FeCl3 ‎ ‎30.(14分)活动Ⅰ ‎(2)2NaOH + CO2 = Na2CO3 + H2O ‎ ‎(3)排水(或向上排空气);不易溶于水(或密度比空气大);带火星的木条 活动Ⅱ ‎[作出猜想] ① ② ‎ 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都不含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生成含有氢元素的酸与碱(答案合理即可) ‎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后的固体取样加入稀盐酸,把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有大量气泡产生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 碳酸钾 或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后的固体取样加入蒸馏水,配成饱和溶液,再加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无色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 猜想 ③ (填序号)是正确的,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 碳酸钾 ‎(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实验步骤、现象、结论要一一对应)‎ ‎[交流与讨论]‎ ‎(1)4KO2 + 2CO2 = 2K2CO3 + 3O2 ‎ ‎(2)47.3g ‎12.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②物质发生三态变化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③酸雨的pH值等于5.6;④霉变的大米(含有黄曲霉毒素)只要洗干净就可放心食用;⑤合金一般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硬度高、熔点低;⑥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沿玻棒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⑦乙二醇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⑤⑥⑦ B.⑤⑦ C. ②④⑤⑥ D.①②⑧④⑦‎ ‎37.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常温下B、C为气体,且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D、F均为无色液体,都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且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依次为2:1和1:‎ ‎1;E为黑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得到蓝色溶液(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F E A.E转变为B一定是置换反应 B.A不一定是含CO32-或HCO3-的盐 C.D、F中相同元素的化合价一定相同 D.除去B中混有的少量C,可以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9.下列物质用途合理的是 ( )‎ A.铜作导线 B.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C.氯化铵与草木灰混合施肥 D.氧气作保护气 ‎13.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②物质发生三态变化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③酸雨的pH值等于5.6;④霉变的大米(含有黄曲霉毒素)只要洗干净就可放心食用;⑤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硬度高、熔点低;⑥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沿玻棒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⑦乙二醇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⑤⑥⑦ B.⑤⑦ C. ②④⑤⑥ D.①②⑧④⑦‎ ‎15.某钢样品的含碳量为0.24%(其他杂质元素不考虑),若碳元素主要以Fe‎2C和Fe‎3C的形式存在,则该钢样品中Fe‎2C和Fe‎3C的质量分数(ω)范围是 ( ) ‎ ‎(相对分子质量:Fe‎2C:124,Fe‎3C:180)‎ A.0.03‎‎%<ω<2% B. 0.48%<ω<0.72%‎ C. 2.24%<ω<3.36% D. 2.48%<ω<3.6%‎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错选、多选不给分,若有两个答案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 ‎16.如图所示,当打开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把水滴入大试管中时,可观察到以下现象: ①U型管中a侧液面上升,b侧液面下降; ②烧杯中的饱和溶液里有晶体析出。则大试管中的固体M和烧杯中的饱和溶液N可能是 ( )‎ A. M是NH4NO3 ,N是KNO3溶液 B. M是NaCl ,N是KNO3溶液 ‎ C.M是NaOH ,N是Ca(OH)2溶液 D. M是CaO ,N是Ca(OH)2溶液 ‎17.氢氧化钴[Co(OH)2]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①Co+2HCl=CoCl2+H2↑②CoCl2+2NaOH=Co(OH)2↓+2NaCl。下列判断正确的( ) ‎ A.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弱 B.①为置换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 ‎ C.氢氧化钴的化学性质稳定 D.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 ‎18.只用一种试剂,对下列物质的鉴别不能实现的是 ( )‎ 待鉴别物质 所用试剂 A NaOH、NaCl、CaCO3三种固体 水 B NaOH、NaCl、HCl三种溶液 酚酞试液 C CaCl2、BaCl2、HCl三种溶液 碳酸钠溶液 D CuO、木炭、铁三种粉末 盐酸 ‎19.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 A.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与过量稀硫酸反应 B.向pH=2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20.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吹入K2CO3溶液,然后再把CO2从生成物中提取出来,再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有机物有效实施碳循环。“绿色自由”构想技术流程如下:‎ 资料:①吸收池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K2CO3+H2O+CO2==2KHCO3。‎ ②KHCO3发生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KHCO3K2CO3+H2O+CO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碳酸钾溶液所起的作用是:富集空气中的CO2,为合成甲醇提供CO2 ‎ B.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K2CO‎3 ‎ ‎ C.通入高温水蒸气的作用是:加快CO2的逸出,以便及时为合成塔提供CO2‎ D.合成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 CH3OH+H2O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天然气用作燃料     B.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 ‎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铜用于制造导线 ‎5.化学实验过程中,下列对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 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 B.碱液洒在衣服上,用水冲洗后,再涂上硫酸溶液 C.稀酸飞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D.误服氯化钡溶液,立即喝大量鲜牛奶或鸡蛋清 ‎6.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反应前 反应后 ‎ ‎ ‎ ‎ 表示一种原子,‎ 表示另一种原子 A.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 D.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 ‎ ‎7.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C.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 D.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8.下列关于常用消毒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高锰酸钾(KMnO4)是氧化物 B.H2O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1%‎ C.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D.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其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 ‎17.R为金属,发生如下反应:R+CuSO4=Cu+RS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R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 ‎ C.该金属可以是Al D.若R为Fe,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会减小 ‎20.左下图表示相连线的酸、碱、盐之间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右下表提供的四组物质符合左下图要求的是( )‎ ‎ 物质 组别 酸 碱 盐1‎ 盐2‎ A H2SO4‎ Ca(OH)2‎ BaCl2‎ Na2CO3‎ B H2SO4‎ Ca(OH)2‎ Na2CO3‎ BaCl2‎ C HCl NaOH Na2CO3‎ BaCl2‎ D H2SO4‎ Ba(OH)2‎ Na2CO3‎ CuSO4‎ ‎22、(4分)用下列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 A.玻璃钢 B.盐酸 C.淀粉 D.硝酸钾 ‎ ‎(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2) 属于复合材料 ‎(3)人体胃液中的酸是 (4) 属于天然高分子 ‎2、下列应用在高铁列车上的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 A.不锈钢 B.玻璃 C.铝合金 D.铜线 ‎3、科学家证实金星的大气层组成中含有硫化氢(H2S),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 -1 B. +‎2 ‎ C. +1 D. -2 ‎ ‎4、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C.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 D.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 ‎20mL量筒 A.倾倒液体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点燃酒精灯 D.量2.5mL溶液 ‎6、下列物质用途合理的是 ( )‎ A.氧气作保护气 B.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C.氯化铵与草木灰混合施肥 D.铜作导线 ‎7、下列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 )‎ A.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高层住房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8、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在河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杂质 ‎ B.提倡长期用纯水(蒸馏水)烧菜、煮饭等 C.水体有自净能力,末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21世纪教育网 D.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9、意大利罗马大学的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N4约占空气体积的78%‎ B.N4是一种单质 C. 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D.由于N4与N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他们的性质相同 ‎10、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开发清洁新能源可以有效减少和防止酸雨的形成 B.扑灭图书档案火灾最适宜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C.在铵态氮肥中加入熟石灰研磨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 D.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壶可以使其光亮洁净和更耐用 ‎11、某偏远山村学校食堂的中餐食谱为:主食:米饭,配菜:炒土豆、咸萝卜、白菜汤。为强壮身体、均衡营养,在"心连心"活动中,最好送去的是 ( )‎ ‎    A.猪油和菜油   B.鸡蛋和牛肉 C.小白菜和大白菜   D.白糖和红糖 ‎12、实验室许多药品需要密封保存。下列药品需密封保存的原因,解释错误的是( ) A.浓盐酸——防止挥发 B.NaOH溶液——防止与CO2反应 ‎ C.浓硫酸——防止吸水 D.生石灰——防止与氧气反应 溶 解 度/g ‎13、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的溶解度都大于B的溶解度 ‎ B.t‎1℃‎时,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大 ‎ C.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D.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一定等量 ‎14、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各种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 ‎ A.Fe(NO3)3、NaOH、KNO3、KCl B.KCl、AgNO3、HCl、HNO3‎ C.BaCl2、Na2SO4、Na2CO3、 HCl D.CuSO4、NaCl、KNO3、BaCl2‎ ‎12.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2‎ CO 通入O2,点燃 B 二氧化碳 氯化氢气体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C Cu(NO3)2溶液 AgNO3溶液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D 碳酸钙 氯化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6、香料化学家已经开发出多种脂类人工香料,如丁酸甲酯(化学式为C5H10O2)具有苹果香味。下列有关丁酸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 A.丁酸甲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B.丁酸甲酯的每个分子有17个原子构成 ‎ C.丁酸甲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8.82%‎ ‎ D.丁酸甲酯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10:2‎ ‎18、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 )‎ 物质 丙醇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6.0‎ ‎12.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7.2‎ ‎8.8‎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a的值为2.8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14.4g,则无X生成 ‎19、下列所示的图像与实验相符合的是 ( )‎ A.饱和Ca(OH)2溶液升温 B.镁在空气中燃烧 C.向含少量氢氧化钠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D.等质量的镁片、锌片分别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20、在天平两端的烧杯中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天平平衡。分别向一只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另一只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铝,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平衡,则加入Mg和Al的质量比可能是 ( ) ‎ A:11 :12 B:32 :‎33 C:33 :32 D:1 :1‎ ‎24.(4分)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固体组成与溶质相同)的溶解度曲线。在t‎1℃‎时,将质量为a g的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100 g水中,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中,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____;‎ ‎(2)t1℃时,所得三种物质的溶液中为不饱溶液的是____;‎ ‎(3)若使这三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则温度应由t1℃升至_____℃;‎ ‎(4)若将温度由t‎1℃‎升至 t4℃时,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 ‎24. (4分)(1)C (2)C ( 3)t3 (4)A=B>C ‎25、(2分)人们已经知道,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种类是所有元素中最多的。如:①金刚石、②石墨、③CO、④CO2、⑤Na2CO3等,还有很多有机物。随着科学的发展,许多报刊还陆续报道了新发现的:⑥C60、⑦C3O2、⑧C4O3、⑨C5O3等。‎ 如果上述某碳的氧化物中含氧量为50%,写出C和CO2在高温下化合为该碳的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 ‎25. (2分)‎5C + 3CO2 ‎2C4O3‎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等质量的NaHCO3和MgCO3分别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相等 B.等质量的足量的Fe和Al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 C.FeO、Fe2O3、Fe3O4的混合物中,铁、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可能为21∶8‎ D.将‎95g某物质加入到‎5g水中,经充分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为5%‎ ‎11.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列从图表中获取的信息或相关应用错误的是 ( )‎ A.根据人体中的元素分布图,可以推断人体应该经常补充什么营养成分 B.根据金属元素在地壳的含量图,判断人类开发和使用金属的年代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是否容易被盐酸腐蚀 D.根据溶解度曲线图,选择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 ‎13.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 A.铁、铜都是金属单质,都能够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B.点燃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会熄灭,证明该无色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内壁出现小水珠,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D.将氯化钡溶液滴加到某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为硫酸盐溶液 ‎14.下列制取气体的方案,可以直接采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的是 ( )‎ ‎①用H2O2和MnO2制取O2 ‎ ‎②用CaCO3和稀盐酸制取CO2‎ ‎③用KMnO4制取O2‎ ‎④用Zn和稀H2SO4制取H2‎ ‎⑤用Na2CO3和H2SO4制取CO2‎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②④⑤‎ ‎15.由FeSO4和Fe2(SO4)3组成的混合物中,含硫为a%,则所含铁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 )‎ A.‎3a% B.(100‎-2a)% C.20% D.1‎-3a%‎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错选、多选不给分,若有两个答案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 ‎16.为了适应火车提速,一些铁路线上原有的短轨需要连接为超长轨。工人常用如下反应原理来 焊接钢轨:2Al+Fe2O3==Al2O3+2Fe。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中铝、铁两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 B.该反应能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 C.该反应前后,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保持不变 D.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能够说明有铝剩余 ‎17.对于反应:X + 2 NaOH = 2Y + Cu(OH)2↓,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 A.Y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B.Y 可能是Na2SO4‎ C.X可能是CuCl2或Cu(NO3)2         D.X 和Y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 ‎19.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像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 (D )‎ 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4.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 A.KCl B.NH4H2PO4 C.NH4HCO3 D.Ca3(PO4)2‎ ‎3.(3分)以二氧化硫尾气、石灰石、空气、碳酸氢铵、氨气、和KCl等为原料可以合成有 重要应用价值的硫酸钾等物质。合成流程如下图所示:‎ ‎(1)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2)写出反应II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个碳酸分子 ;(5)缺乏 元素的人易患侏儒症。 ‎ ‎18.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 )‎ 物 质 氧 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W 反应前质量/g ‎50‎ ‎1‎ ‎1‎ ‎23‎ 反应后质量/g ‎2‎ ‎45‎ ‎28‎ x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应为5 ‎ B.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物质W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 ‎ D.物质W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19.‎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 NaCl 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21. 2H 3Fe3+ NaNO2 4H2CO3 Zn ‎22. G C B D E A ‎16.下列有关操作及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 B.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时,试纸变为红色 C.向蛋清溶液中滴几滴浓硝酸,微热,出现黄色 ‎ ‎ D.含碘酸钾(KIO3)的食盐水滴在馒头片上,出现蓝色 ‎ ‎9.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8分)‎ ‎21.(4分)用化学用语表示:‎ ‎(1)磷元素 ▲ (2)3个铁离子 ▲ ‎ ‎(3)水银 ▲ (4)最简单的有机物 ▲ ‎ ‎22.(6分)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A.盐酸 B.氧气 C.氢气 D.硝酸钾 ‎ E.碳酸氢钠 F.氢氧化钠 G.明矾 H.肥皂水 ‎1、(2011年江西,18题)右图是小宇同学对常见化合物的分类整理。‎ ‎(1)甲处应填写的物质类型是 ;‎ ‎(2)小宇同学的分类整理中有种物质归类错误,这种物质是 ;‎ ‎(3)实验室现购进一批药品:铁粉、氧化铜、氢氧化镁、硫化钠、氯酸钾、醋酸,其中应归为盐类的是 。‎ ‎2.(14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完CO还原氧化铁实验后,将黑色粉末取出包成一包。小明用手中的磁铁靠过去,整包粉末被磁铁全部吸起。小明认为这包黑色粉末全是铁粉。爱动脑筋的小红立即表示反对,其反对的理由是:Fe3O4也是黑色,且能被磁铁吸引,因此不能说这包粉末就是铁粉。于是两人争执起来。一旁的老师说:相关资料表明CO还原氧化铁,会有Fe3O4生成,你们何不继续研究一下。于是小组同学对这包黑色粉末展开了探究:‎ ‎【提出猜想】 ‎ ‎(1)猜想1:黑色粉末是铁粉; 猜想2:黑色粉末是Fe3O4粉末;‎ ‎ 猜想3:黑色粉末是 。‎ ‎【查阅资料】 Fe3O4与盐酸反应生成两种盐;但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实验探究】 Ⅰ.定性检验 实验方案 实 验 操 作 实 验 现 象 方案1‎ 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注入浓盐酸,微热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呈黄绿色,有气泡产生 方案2‎ 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注入足量硫酸铜溶液,振荡,静置 有极少量红色物质析出,仍有较多黑色固体未溶解 ‎(2)你认为方案 好。理由是 。‎ ‎(3)上述实验说明猜想 成立。‎ Ⅱ.定量测定:为进一步确定黑色粉末的组成,小组称取该粉末13.12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下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 ‎ 反应前 反应后 Ⅰ 组 玻璃管和黑色粉末的总质量为48.2 g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46.28 g Ⅱ 组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 的总质量为180.0 g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 的总质量为182.5 g ‎【交流讨论】 ‎ ‎(4)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 。‎ ‎(5)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 ‎(7)应该选择 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黑色粉末的组成。不选择另一组数据的原因 ‎ ‎ 。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黑色粉末中各成分的质量分别为 、 。(写出计算过程)‎ ‎【反思总结】‎ ‎(8)小明同学指出,定量测定黑色粉末的过程,尽管在通风橱中,避免了一氧化碳对实验室的污染,但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你认为应采用何种措施可以较彻底的解决这一问题 (写一种措施)。‎ ‎3.(9分)2009年12月7~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会议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低碳经济”是此次会议的一个热门话题。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请问:‎ ‎ ⑴煤、石油和 常称为化石燃料,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 ‎ ⑵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 “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即:只生成一种产物)。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若该生产过程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则这种产物是 ‎ (填字母序号)。‎ 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⑷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 ;‎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④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⑤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⑸课外活动中,同学们玩起了以二氧化碳为主题的“化学反应接龙”游戏。游戏的规则为:用前一个反应的一种生成物作为下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并按序号和要求循环,如图所示。请完成:‎ ‎ 若A为盐类,则标号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标号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 若B在常温下为气态氧化物,‎ 则标号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标号④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不属于四种基 本反应类型)为 。‎ ‎4.(10分)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通过右图所示的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写出甲种途径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化学实验绿色化的特点是:原料、产物、条件无毒无害,提高原子的利用率。‎ 从绿色化学的理念考虑, (填“甲”或“乙”)途径更能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3)若利用上图中的乙途径制取氧气,则应对所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作出改进,你认为改进的方法是 ;实验结束时应先 ,再 。‎ ‎(4)用加热碳酸氢钠固体的方法(2NaHCO3==== Na2CO3+H2O+CO2↑)也能制取二氧化碳。‎ ①要得到纯净的气体应选用的气体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②E装置可用来测量一定量的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填序号)。‎ A.防止水分蒸发 B.增加容器中液体的重量 C.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 ‎5.(6分)在一次自主探究实验中,教师为同学们提供下列药品: CuSO4溶液、Na2CO3溶液、Ba(NO3)2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 A、B、C三组同学任选药品相互混合进行探究。探究时发现: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产生的沉淀不是白色的。 实验后,同学在集中清理废液时发现: ‎(1)A组废液中有蓝色沉淀;B组废液中无沉淀;C组废液中有白色沉淀。‎ ‎(2)先将A组废液倒入废液桶中,然后依次倒入B、C组废液。倒入B组废液时,沉淀全部溶解;再倒入C组废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测得混合后废液pH<7。 由此可以推断: A组同学在实验中一定使用的一种药品是 ,一定未使用的一种药品是 。‎ B组同学在实验中一定使用了的一种药品是 。 C组同学实验使用的药品中一定含有 。 三组废液混合后,废液中含有的沉淀是 ‎ ‎6.(6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解南山的地质情况,从实地取回两块样品A和B,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图中部分反应产物被略去)。 ‎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断:样品A、B的主要成分分别是(用化学式表示) 、 。(2)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部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C→D: ,②A→I: 。‎ ‎(3)所加试剂X可能是氧化物、酸、碱、盐中的 、 。‎ ‎7.(14分)某制碱厂以岩盐水为主要原料生产纯碱(碳酸钠)和其他副产品。‎ ‎ (一)原料岩盐水主要是含氯化钠,此外还含有较多硫酸钠,以及少量氯化钙和氯化镁。‎ 上述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 解 度 ‎/g 氯化钠 ‎35.7‎ ‎35.8‎ ‎36.0‎ ‎36.3‎ ‎36.6‎ 硫酸钠 ‎4.5‎ ‎9.6‎ ‎20.2‎ ‎40.8‎ ‎48.4‎ 氯化钙 ‎59.5‎ ‎65.0‎ ‎74.5‎ ‎100‎ ‎116‎ 氯化镁 ‎52.9‎ ‎53.8‎ ‎54.8‎ ‎56.0‎ ‎58.0‎ ‎ (1)‎10℃‎时,由‎100g水配制得到的饱和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g;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 ‎(二)岩盐水初步处理后,经净化、精制得到生产碳酸钠所需要的食盐水,同时制取副产品A晶体,其主要流程如下:‎ ‎(2)“降温”的目的是析出副产品“A晶体”,A的化学式是 ;‎ ‎(3)“操作I”中的操作是 ,若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 。‎ ‎(4)“盐水精制I”是除去盐水中的少量氯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5)“盐水精制Ⅱ”是除去盐水中的其他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三)将食盐水制成饱和溶液,先向其中通入足量的氨气,再向其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将晶体转移出来后,加热至不再有气体产生,所得固体即为纯碱。‎ 组成确定 ‎(6)①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经多次充分加热后,再称重,质量无变化;② 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由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 (写化学式)。‎ 含量测定 工业纯碱标准:(Na2CO3% ≥)‎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99.2‎ ‎98.8‎ ‎98.0‎ ‎(7)称取纯碱样品‎10.8g加入适量水,再加入过量CaCl2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得固体质量为10.0g。请通过计算并结合右表判断此纯碱样品等级为 品。‎ 计算过程:‎ 总结反思 ‎(9)某同学认为,在上述纯碱含量测定中,将CaCl2溶液改为BaCl2溶液,测定误差会减小,其理由是 。‎ ‎8.(7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SO2能否与H2O反应生成酸”进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1)查阅资料:①SO2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易溶于水;②酸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③SO2有毒。‎ ‎(2)提出假设:SO2能与H2O反应生成酸。‎ ‎(3)实验探究:设计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A装置内蓝色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通入SO2之前将B装置中胶头滴管内的蒸馏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此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有SO2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原假设成立。‎ ‎(5)反思与评价:该实验方案中,有一个明显的疏漏,请你帮他们指出不足之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拓展探究: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取刚降到硫酸厂(生产过程中产生SO2)附近的雨水进行测定,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测定时刻 ‎5:05‎ ‎5:10‎ ‎5:15‎ ‎5:20‎ ‎5:25‎ ‎5:30‎ ‎5:35‎ pH ‎4.95‎ ‎4.94‎ ‎4.94‎ ‎4.88‎ ‎4.86‎ ‎4.85‎ ‎4.85‎ 仔细分析上述数据,请你猜测产生此变化的原因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大理石雕像受到酸雨腐蚀的事实,你认为碳酸、硫酸、亚硫酸(H2SO3)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氧化物(2)C2H5OH(或乙醇)(3)硫化钠,氯酸钾(或Na2S、KClO3)‎ ‎2.(14分)‎ ‎(1)Fe3O4粉末和Fe粉末的混合物。‎ ‎(2)Ⅰ 操作简单,现象明显。‎ Fe3O4与盐酸反应生成两种盐;但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3)3 ‎ ‎【交流讨论】 (1)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2)CO+ Fe3O4;‎ ‎(3)不需要,因为一直通入CO气体,B中溶液不会倒吸入A中。‎ ‎(4)Ⅰ。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其溶液浓度低,少量石灰水不能充分吸收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同时氢氧化钙溶液的增重,因CO的一直通入会带走部分水蒸气,而造成误差。‎ Fe3O4:6.96g Fe:6.16g ‎【反思总结】尾气出口处放一燃着的酒精灯。或用导管将尾气引至酒精喷灯火焰处。‎ ‎3.(本题共9分,每空1分)‎ ‎(1)天然气 光合作用 (2)CO2 + 4H2 MnO2 2H2O + CH4 ‎ ‎(3)B (4)①③④⑤ (答全给满分,少1个或两个扣0.5分,不足两个全扣)‎ ‎(5)①CO2 + Ca(OH)2 CaCO3↓+ H2O, ②CaCO3高温CaO + CO2↑‎ ‎③CO2 + C高温2CO, ④CuO + CO加热CuO+CO2‎ ‎ (此题答案较多,合理以及符合题意即可)‎ ‎4.(10分)‎ ‎(1)酒精灯 集气瓶 ‎ ‎(2)方程式略 甲 ‎ ‎(3)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将导管衣出水面 停止加热 ‎ ‎(4)D C ‎ ‎8.(7分)‎ ‎(3)①证明SO2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 ‎②证明水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或证明水没有酸性) SO2与水反应生成酸 ‎ ‎ SO2+H2O=H2SO3‎ ‎(5)尾气没有处理(或应加接一个尾气处理装置)‎ ‎(6) H2SO3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了H2SO4 H2SO4>H2SO3>H2CO3(每空1分)‎ ‎29.(7分)乙硫醇俗称煤气的“报警器”,煤气泄漏时它的臭味可使人们警觉,马上采取措施,防止发生爆炸、中毒等事故。某校兴趣小组对乙硫醇作了探究。‎ ‎【提出问题】乙硫醇能燃烧吗?假如能,那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1.乙硫醇(C2H6S),无色液体,有强烈的蒜气味,具有可燃性;‎ ‎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3.三氧化硫(SO3)在常温(‎250C)下是液态,能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提出猜想】甲同学认为:乙硫醇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你认为他猜想的依据是: ;‎ ‎【进行实验】甲同学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进行了下列实验:‎ ‎【现象与结论】①装置中观察到 ,证明有H2O;‎ ‎②组合A装置中观察到 ,证明有SO2。‎ ‎ ③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观察到 ,证明有CO2。‎ ‎【实验反思】‎ ‎(1)如果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改为②、①、③,则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讨论后认为,硫元素也有可能转化为 三氧化硫。乙同学根据三氧化硫的性质提出:在 ‎ ‎(填装置数字序号)之间添加右图装置就可以判断有无三氧化硫 生成。经实验证明无三氧化硫生成。‎ ‎(3)写出乙硫醇完全燃烧的的化学方程式为: 。‎ ‎29.(7分)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 白色固体变成蓝色 ‎ KMnO4溶液褪色 ②组合C装置中观察到KMnO4溶液不褪色 H2O ①和②‎ ‎2C‎2H6S+9O2=== 2SO2↑+ 4CO2↑+ 6H2O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乳化作用 C.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D.空气中灼烧铜片后质量增加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4.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且正确的是 ( )‎ ‎ A.碳酸氢钠 纯碱 Na2CO3 B.氢氧化钙 生石灰 Ca(OH)2‎ ‎ C. 汞 水银 Ag D.过氧化氢 双氧水 H2O2‎ ‎5.当空气受SO2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 +2SO2+O2=2CaSO4 +2CO2。X的化学式是 ( )‎ ‎ A.CaO B.Na2CO3 C.Ca(OH)2 D.CaCO3‎ ‎6.“低碳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能。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 ( )‎ A.电解水:2H2O2H2↑+O2↑ ‎ 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2OH2+CO C.太阳光分解水:2H2O2H2↑+O2↑‎ D.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CH4+H2OCO+3H2‎ ‎8.下列对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不正确的一组是 ( ) ‎ A. 物质鉴别 B. 元素与人体健康 蚕丝布料和化纤布料:点燃、闻气味 蛋白质摄入过少:使人生长发育迟缓等 葡萄糖和淀粉:碘酒、观察颜色变化 适量补充钙元素:预防骨质疏松 C.安全常识 D.资源与环境 海鲜防腐:甲醛溶液浸泡 被困于火灾区:蹲下或匍匐前行逃生 减轻水污染:合理使用农药与化肥 回收废旧金属: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10.“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CO2↑+H2O”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同学们对上述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了下列见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 )‎ A.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较小 ‎ B.副产品氯化铵是一种氮肥 C.析出固体后的溶液为NaHCO3的不饱和溶液 ‎ D.二氧化碳在制纯碱的过程中可循环使用 ‎11.以下是同学们设计的几个实验方案,你认为合理的是 ( )‎ ‎ A.用25mL蒸馏水和25mL酒精配制50mL酒精溶液 B.用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操作,可以分离Fe粉和CuSO4的混合物 C.取一定量的熟石灰样品加入稀盐酸,通过观察有无气泡产生,证明熟石灰是否全部变质 D.用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滴管、药匙等仪器配制一定温度下16%的KNO3溶液 ‎13.金属活动性顺序反映了金属活动性的强弱。非金属也有活动性强弱的规律。非金属单质硫(S)、‎ ‎ 溴(Br2)、碘(I2)、氯(Cl2 )及其化合物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 ‎ ①I2 + K2S = 2KI + S↓ ②Br2+2NaI=2NaBr+I2‎ ‎③Cl2+2NaI=2NaCl +I2; ④Cl2+2KBr=2KCl +Br2 ‎ 由此推断,非金属单质S、Br2、I2、Cl2的化学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S、Br2、I2、Cl2 B.I2、Br2、Cl2 、S C.Cl2、Br2、I2、S D.Br2、I2、S、Cl2‎ ‎14.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在I中加入试剂后,塞紧橡皮塞,立即打开止水夹,Ⅱ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Ⅱ中液面上升,且溶液中一定出现沉淀。符合以上实验现象,应在I和Ⅱ中加入的试剂是 ( )‎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试管I Cu、稀H2SO4‎ Zn、稀H2SO4‎ CaCO3、浓HCl Fe2O3、稀H2SO4‎ 试管Ⅱ BaCl2‎ Ba(OH)2‎ Ca(OH)2‎ NaOH ‎15.“绿色化学”是化学工业的发展方向,原子利用率是衡量绿色化学的重要指标。‎ 原子利用率=目的产物质量/产物总质量×100%。工业制硝酸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4NH3+5O24NO+6H2O; 2NO+O2 = 2NO2; 3NO2+H2O = 2HNO3+NO 氨气中氮元素全部转化为硝酸的总化学方程为:NH3+ 2O2=HNO3+ H2O。‎ 由此可推出,工业制硝酸整个过程中原子的利用率最大值约为 ( )‎ A.52.6% B.77.8% C.80.7% D.100%‎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错选、多选不给分,若有两个答案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 ‎17.在密闭容器中,将少量乙醇(化学式C2H5OH)置于一定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质W。现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W 反应前质量/g ‎48‎ ‎80‎ ‎0‎ ‎0‎ ‎0‎ 反应后质量/g ‎2‎ ‎0‎ ‎44‎ ‎54‎ x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W物质一定含有氢元素 B.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C.W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D.x的值为28‎ ‎18.下列各组物质,只需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 ‎ A.K2SO4、BaCl2、NaNO3、NaCl B.HCl、Na2CO3、BaCl2、Na2SO4‎ ‎ C.KOH、Na2SO4、CuSO4、HCl D.KCl、AgNO3、KNO3、NaCl ‎19.关于下列图象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四幅图象全部正确 B.要证明图象①a点溶液中含过量的硫酸,可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有无沉淀产生 C.图象②中,当碳酸钠溶液加至b点时,溶液中只存在一种溶质 D.图象④中,若c点对应的纵坐标为20%,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5g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9分)‎ ‎25.(2分)盛硝酸银溶液的试剂瓶的瓶口有少量的黑色粉末,这是因为硝酸银见光分解生成一种金属、一种红棕色气体(NO2)和一种能供给呼吸的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中氮元素在不同物质中所显化合价 (填“相同”或“不同”)。‎ ‎25.(2分)2AgNO3 2Ag+2NO2↑+O2↑ 不同 ‎ ‎5.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 ‎ A.合金 B.塑料 C.合成橡胶 D.合成纤维 ‎6.小华同学在复习化学知识时,有如下归纳或总结,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碱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B.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通常称为营养素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实验室制取O2和CO2的反应中,没有的化学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7.右图为某有机物 的分子模型,该有机物是一种高效食品防腐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D )‎ A.该有机物由3种元素组成 B.该有机物能减缓食品变质 C.该有机物分子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1‎ D.该有机物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8.以下是从某同学实验报告中摘录的部分实验数据。你认为实验数据记录正确的是( )‎ A. 用量筒量取食盐溶液5.86mL B. 用20mL酒精和20mL蒸馏水配制成40mL酒精溶液 C. 用托盘天平称取明矾22.1g D.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硫酸溶液的pH=1.4‎ 高温 ‎10.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Ca(OH)2‎ H2O CuO C CO2 H2 CO3 CaCO3 CO2‎ 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为 ( )‎ A. 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 B.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 ‎ C. 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 D.化合、置换、复分解、分解 ‎11.下列有关生产、环保、能源、资源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A.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 B.“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O2等气体引起的 C.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 D.长期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呈酸性,应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12.根据右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t‎3℃‎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都会析出晶体 D.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甲为不饱和溶液,乙仍为饱和溶液 ‎ ‎13.用I2O5可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2O5 + 5CO = I2 + 5CO2,根据生成的CO2的多少,可以判断空气中CO的含量。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等于生成的I2的质量 ‎ B.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不同 ‎ 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CO2中的氧原子数 ‎ D.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I2和CO2的质量比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错选、多选不给分,若有两个答案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 D.将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加入到等体积的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 ‎18.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 ( )‎ ‎① ② ③ ④‎ A.图①是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B.图②是用适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热制O2‎ C.图③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D.图④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19.奥运会会标是五环旗(如图),假如五环旗中的每一环表示一种物质,‎ 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所发生的反 应必须包含四种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符合要 求的一组是 ( )‎ 选项 蓝 黑 红 黄 绿 A O2‎ 稀HCl CO2‎ Fe NaOH溶液 B BaCO3‎ Ca(OH)2溶液 BaCl2溶液 稀HCl ‎(NH4)2SO4‎ C CO2‎ 稀H2SO4‎ O2‎ Ca(OH)2溶液 Fe D 稀HCl CO2‎ Na2CO3溶液 NaOH溶液 Ca(OH)2溶液 ‎20.在一空气中暴露过的KOH固体,经分析知其中含H2O7.62%,K2CO32.38%,KOH90%。若将此样品W(g)加入到‎98g20%的稀硫酸中,过量的酸再用‎20g10%的KOH溶液中和,恰好完全反应。将中和后的溶液蒸发,可以得到的固体质量是 ( D )‎ ‎ A.‎30.8g B.‎34.8g C.‎30.8g—‎34.8g之间 D.无法计算 ‎8、下列各组物质之间的反应,因现象不明显需要借助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A、 NaCl溶液和AgNO3溶液 B、镁与稀盐酸 C、氧化铜与稀硫酸 D、烧碱溶液与稀硫酸 9、 某同学为养鸡场配制消毒液,在用量筒量取浓的氯胺消毒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过程均正确),则所配消毒液的水的质量分数 A、 无影响 B、偏大 C、偏小 D、无法确定 (1) 根据右图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推测甲为 ‎ A、 铜 B、碳酸钠 C、氢氧化钡 D、氧化铜 ‎ ‎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 ‎1.下列物质所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酒精挥发 B、海水嗮盐 C、矿石粉碎 D、蓄电池充电 ‎2.下列叙述中,前者描述化学变化,后者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是 ( )‎ A.干冰升华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煅烧石灰石 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粉末 C.工业制氧气 镁带能在空气中燃烧 D.煤气中毒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 A.冰、食盐、干冰 B.红磷、石墨、烧碱 C. 臭氧、胆矾、大理石 D.水银、盐酸、食盐水 ‎4.下图是实验室氧气的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 ‎6.N5+ 阳离子是一种具有爆炸性的高能材料。已知一个氮原子核内有7个质子。关于N5+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微粒中的质子数为34 B.每个该微粒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 C.该微粒由5个氮分子构成 D.它是一种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7.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测定结果如下: ‎ 参照以上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橘子 B.草木灰可改良碱性土壤 ‎ C.牙膏是中性物质 D.食醋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8.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下列比较不正确的是 ( )‎ A.液态氧的沸点大于液态氮的沸点 ‎ B.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大于氧气的体积分数 ‎ C.‎60℃‎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小于‎20℃‎氢氧化钙的溶解度 ‎ D.将‎5g碳酸钠粉末加到‎95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中,充分混合后溶液的质量等于‎100g ‎9.利用化学实验可以鉴别生活中的一些物质。下表中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不能将本组待鉴 别物质都区分出来的是 ( )‎ ‎ ‎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的方法 A 硬水、软水 加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 B N2、O2、CO2、空气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燃烧情况 C 棉纤维、羊毛、涤纶 燃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观察燃烧情况和灰烬 D 聚乙烯、聚氯乙烯 燃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观察燃烧情况 ‎10.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 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 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 ‎ 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13.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无现象,则溶液一定呈中性 B.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C.12mL蒸馏水和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32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D.将洗涤剂滴加到少量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中,振荡、静置,不分层,说明植物油可溶于水 ‎14.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1),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2的是 ( A )‎ ‎13.有关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 A.a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B.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C.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1℃‎,a有晶体 析出,b无晶体析出 ‎ D.t‎3℃‎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15.一定质量的铜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其固体与原混合物的质量不变,则原混合物中铜粉和碳粉的质量比为 ( )‎ A.2:1 B.4:1 C.3:2 D.1:1‎ ‎14. 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面是某学生对图表资料的使用,其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能否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 B.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 C.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 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表判断原子内部结构 ‎2.下列变化家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天然气燃烧 B.干冰升华 C.琢磨金刚石 D.冰淇淋融化 ‎1.“高钙奶”“中“钙”是指 ( )‎ ‎ A. 原子 B. 元素 C. 分子 D. 单质 ‎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纳米铜 B.金刚石薄膜 C.优质燃煤 D.干冰 ‎6.“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低碳生活的是 ( )‎ ‎ A.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 B.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 ‎ C.用大排量的轿车代替公交车出行 D.自备购物布袋,不用塑料方便袋 ‎9.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 ‎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NaCl固体;②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52‎ ‎;③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温度为‎25.62℃‎;④用10mL量筒量取6.6mL某溶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下列有关人体生理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A.无机盐和水虽不能提供能量,却是人体必需的 ‎ B.代谢产生的CO2,如不能及时排出,会使血液的pH增大 ‎ C.胃液中少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 D.香烟烟气中的CO会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 ‎12.根据右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20℃‎时,‎20 g B可全部溶解于‎100 g水中 ‎ B.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C.t℃时,A和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D.将t℃时A的饱和溶液升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13.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 )‎ A.将白醋滴在润湿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 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C.用BaCl2溶液除去KNO3溶液中少量的K2SO4‎ ‎ D.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CaCl2、CaCO3的混合物 ‎14.下列装置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C )‎ ‎21.(4分)用化学用语表示:‎ 人体缺乏 元素严重时会得侏儒症;‎ ‎1.“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 ‎ A.大型超市提倡顾客使用塑料袋 ‎ B.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替代化石能源 ‎ C.鼓励私人购买家用轿车代替公交车 ‎ D.含磷洗衣粉去污效果好,应提倡广泛使用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用pH试纸不能区分肥皂水和食醋 ‎ B.用灼烧的方法能区别棉花和羊毛 C.用适量的水能区分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 D.用饱和(NH4)2SO4溶液能区分食盐水和蛋白质溶液 ‎5.现对①碳酸氢铵;②生石灰;③甲烷;④烧碱;⑤酒精;⑥镁;⑦干冰;⑧棉花;⑨维生素C;⑩红磷等物质进行分类,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 ‎ A.单质:⑥⑦ B.有机物:③⑤⑧⑨‎ C.氧化物:②⑩ D.盐:①④‎ ‎14.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 )‎ ‎ A.在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 B.二氧化碳倒入盛有燃着小蜡烛的烧杯中,蜡烛熄灭——CO2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C.在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D.向饱和硫酸铵溶液中加入鸡蛋清,产生白色絮状沉淀——蛋白质的盐析 ‎15.将铝粉和氧化铜混合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 +2Al == 3Cu+Al2O3。充分反应后,为了检验氧化铜是否剩余,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能够说明氧化铜有剩余的实验现象是 ‎①加入稀硫酸后,有气泡产生②加入稀硫酸后,溶液显蓝色 ③加入稀硫酸后,没有气泡产生 ④加入稀硫酸后,容器中有红色不溶物质 ⑤在加稀硫酸后的溶液中,插入铁片,铁片表面有红色不溶物质析出 ‎ A.②⑤ B.只有② C.③④ D.只有①‎ ‎18、下表中 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代表碳原子,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①是单质 B.物质②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g C.物质③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物质③,④虽然分子模型示意图不相同,但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2.(10福建省晋江14.)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4X ‎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D.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 ‎8.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 A.因为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所以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因为“洗洁精”有乳化功能,所以“洗洁精”可用来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因为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防腐作用,所以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浸泡水产品 ‎29.(7分)乙硫醇俗称煤气的“报警器”,煤气泄漏时它的臭味可使人们警觉,马上采取措施,防止发生爆炸、中毒等事故。某校兴趣小组对乙硫醇作了探究。‎ ‎【提出问题】乙硫醇能燃烧吗?假如能,那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1.乙硫醇(C2H6S),无色液体,有强烈的蒜气味,具有可燃性;‎ ‎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3.三氧化硫(SO3)在常温(‎250C)下是液态,能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提出猜想】甲同学认为:乙硫醇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你认为他猜想的依据是: ;‎ 乙硫醇完全燃烧的产物 A B C KMnO4 KMnO4 KMnO4 澄清 稀溶液 浓溶液 稀溶液 石灰水 ‎【进行实验】甲同学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进行了下列实验:‎ ‎【现象与结论】①装置中观察到 ,证明有H2O;‎ ‎②组合A装置中观察到 ,证明有SO2。‎ ‎ ③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观察到 ,证明有CO2。‎ ‎【实验反思】‎ 冰水 ‎(1)如果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改为②、①、③,则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讨论后认为,硫元素也有可能转化为 三氧化硫。乙同学根据三氧化硫的性质提出:在 ‎ ‎(填装置数字序号)之间添加右图装置就可以判断有无三氧化硫 生成。经实验证明无三氧化硫生成。‎ ‎(3)写出乙硫醇完全燃烧的的化学方程式为: 。‎ ‎29.(7分)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 白色固体变成蓝色 点燃 ‎ KMnO4溶液褪色 ②组合C装置中观察到KMnO4溶液不褪色 H2O ①和②‎ ‎2C‎2H6S+9O2=== 2SO2↑+ 4CO2↑+ 6H2O ‎30.(14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完CO还原氧化铁实验后,将黑色粉末取出包成一包。小明用手中的磁铁靠过去,整包粉末被磁铁全部吸起。小明认为这包黑色粉末全是铁粉。爱动脑筋的小红立即表示反对,其反对的理由是:Fe3O4也是黑色,且能被磁铁吸引,因此不能说这包粉末就是铁粉。于是两人争执起来。一旁的老师说:相关资料表明CO还原氧化铁,会有Fe3O4生成,你们何不继续研究一下。于是小组同学对这包黑色粉末展开了探究:‎ ‎【提出猜想】 ‎ ‎(1)猜想1:黑色粉末是铁粉; 猜想2:黑色粉末是Fe3O4粉末;‎ ‎ 猜想3:黑色粉末是 。‎ ‎【查阅资料】 Fe3O4与盐酸反应生成两种盐;但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实验探究】 Ⅰ.定性检验 实验方案 实 验 操 作 实 验 现 象 方案1‎ 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注入浓盐酸,微热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呈黄绿色,有气泡产生 方案2‎ 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注入足量硫酸铜溶液,振荡,静置 有极少量红色物质析出,仍有较多黑色固体未溶解 ‎(2)你认为方案 好。理由是 。‎ ‎(3)上述实验说明猜想 成立。‎ Ⅱ.定量测定:为进一步确定黑色粉末的组成,小组称取该粉末13.12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下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 ‎ 反应前 反应后 Ⅰ 组 玻璃管和黑色粉末的总质量为48.2 g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46.28 g Ⅱ 组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 的总质量为180.0 g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 的总质量为182.5 g ‎【交流讨论】 ‎ ‎(4)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 。‎ ‎(5)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 ‎(7)应该选择 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黑色粉末的组成。不选择另一组数据的原因 ‎ ‎ 。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黑色粉末中各成分的质量分别为 、 。(写出计算过程)‎ ‎【反思总结】‎ ‎(8)小明同学指出,定量测定黑色粉末的过程,尽管在通风橱中,避免了一氧化碳对实验室的污染,但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你认为应采用何种措施可以较彻底的解决这一问题 (写一种措施)。‎ ‎30.(14分)‎ ‎(1)Fe3O4粉末和Fe粉末的混合物。‎ ‎(2)Ⅰ 操作简单,现象明显。‎ Fe3O4与盐酸反应生成两种盐;但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3)‎ ‎3 ‎ ‎【交流讨论】 (1)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2)CO+ Fe3O4;‎ ‎(3)不需要,因为一直通入CO气体,B中溶液不会倒吸入A中。‎ ‎(4)Ⅰ。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其溶液浓度低,少量石灰水不能充分吸收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同时氢氧化钙溶液的增重,因CO的一直通入会带走部分水蒸气,而造成误差。‎ Fe3O4:6.96g Fe:6.16g ‎【反思总结】尾气出口处放一燃着的酒精灯。或用导管将尾气引至酒精喷灯火焰处。‎ ‎23.(8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⑴请你按要求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 ‎ ①活性炭 ②碳酸氢钠 ③食盐 ④纯碱 ⑤熟石灰 ‎⑥烧碱 ⑦酒精 ⑧葡萄糖 ⑨干冰 ⑩氮气 ‎ 发酵粉可以使食品松软可口,属于发酵粉成份之一,生活中人们称之为小苏打的是 ;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研究成功的“侯氏制碱法”所生产的“碱”是 ;生产上可以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 ;属于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是 ;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 ‎23.(本题共8分,第1小题每空0.5分,共3分。第2小题每空1分,共5分)‎ ‎ (1)② ⑤ ④ ⑩ ⑧ ⑨ ‎ ‎(2) ①蛋白质;锌 ②避免长时间高温加热;食醋 ‎(3)③ ‎ ‎24.(9分)2009年12月7~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会议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低碳经济”是此次会议的一个热门话题。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请问:‎ ‎ ⑴煤、石油和 常称为化石燃料,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 ‎ ⑵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 “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即:只生成一种产物)。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若该生产过程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则这种产物是 ‎ (填字母序号)。‎ 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⑷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 ;‎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④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⑤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⑸课外活动中,同学们玩起了以二氧化碳为主题的“化学反应接龙”游戏。游戏的规则为:用前一个反应的一种生成物作为下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并按序号和要求循环,如图所示。请完成:‎ ‎ 若A为盐类,则标号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标号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 若B在常温下为气态氧化物,‎ 则标号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标号④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不属于四种基 本反应类型)为 。‎ ‎24.(本题共9分,每空1分)‎ ‎△‎ ‎(1)天然气 光合作用 (2)CO2 + 4H2 MnO2 2H2O + CH4 ‎ ‎(3)B (4)①③④⑤ (答全给满分,少1个或两个扣0.5分,不足两个全扣)‎ ‎(5)①CO2 + Ca(OH)2 CaCO3↓+ H2O, ②CaCO3高温CaO + CO2↑‎ ‎③CO2 + C高温2CO, ④CuO + CO加热CuO+CO2‎ ‎ (此题答案较多,合理以及符合题意即可)‎ ‎26.(10分)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通过右图所示的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写出甲种途径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化学实验绿色化的特点是:原料、产物、条件无毒无害,提高原子的利用率。‎ 从绿色化学的理念考虑, (填“甲”或“乙”)途径更能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 ‎(3)若利用上图中的乙途径制取氧气,则应对所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作出改进,你认为改进的方法是 ;实验结束时应先 ,再 。‎ ‎(4)用加热碳酸氢钠固体的方法(2NaHCO3==== Na2CO3+H2O+CO2↑)也能制取二氧化碳。‎ ①要得到纯净的气体应选用的气体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②E装置可用来测量一定量的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填序号)。‎ A.防止水分蒸发 B.增加容器中液体的重量 C.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 ‎26.(10分)‎ ‎(1)酒精灯 集气瓶 ‎ ‎(2)方程式略 甲 ‎ ‎(3)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将导管衣出水面 停止加热 ‎ ‎(4)D C ‎ ‎9.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4.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向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w g甲 和w g乙(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温度降低到t‎1℃‎时,得到甲、乙的饱和溶液 C.温度降低到t‎1℃‎时,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得到甲、乙的不饱和溶液 D.t‎2℃‎时,甲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10.下列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鉴别的物质 实验方法及现象 A 铁和锌 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B 食盐和纯碱 滴加食醋,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 过氧化氢和蒸馏水 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D 碳酸氢铵和硫酸铵 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11.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 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6.(10分)实验室可选用下列装置进行多种气体的制取和性质验证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利用A装置制取O2,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收集装置应选用 。‎ ‎(3)制取H2应选用 装置,收集装置应选用 。‎ ‎(4)某同学选用C装置制得的CO2,并将制得的CO2通过澄清的石灰水中,未见浑浊。分析原因可能有下列两种情况:‎ a.可能是错用了较浓的盐酸,使制得的CO2中混入氯化氢气体;‎ b.可能生成的CaCO3又与CO2反应生成了可溶性的Ca(HCO3)。‎ 为了判断是否是a种原因,应选用上述 装置(填装置编号)。‎ 为了判断是否是b种原因,他将未见浑浊的溶液加热,出现了沉淀,同时产生了气泡,写出产生此现象的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 。 ‎ ‎27.(8分)兴趣小组同学为了弄清即将维修的沼气池中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收集气体】将不加盖的矿泉水瓶装满水,用细绳吊入池中,‎ 再用木棍拨动使瓶中的水全部倒出(见右图),然后迅速拉起矿 泉水瓶,盖上瓶盖。这种方法属于 集气法。‎ ‎【对气体猜想】猜想Ⅰ.全部是CH4; 猜想Ⅱ.全部是CO;‎ 猜想Ⅲ.全部是CO2; 猜想Ⅳ.是CH4和CO2的混合气体。‎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气体中含有 气体。‎ ‎(2)步骤②的目的是 ;‎ 步骤③“注水装置”应选右图中的 (填序号)。‎ ‎(3)若“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 ‎ “猜想Ⅰ或Ⅳ”成立,其反应方程式为:‎ ‎ ;另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理由是 ;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 。‎ ‎ (4)采取(3)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若“现象a、b”无明显现象,“现象c”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猜想 ”成立;若“现象a、c”均为石灰水变浑浊,“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则证明“猜想 ”成立。‎ 五、推断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8.(6分)在一次自主探究实验中,教师为同学们提供下列药品: CuSO4溶液、Na2CO3溶液、Ba(NO3)2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 A、B、C三组同学任选药品相互混合进行探究。探究时发现: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产生的沉淀不是白色的。 实验后,同学在集中清理废液时发现: ‎(1)A组废液中有蓝色沉淀;B组废液中无沉淀;C组废液中有白色沉淀。‎ ‎(2)先将A组废液倒入废液桶中,然后依次倒入B、C组废液。倒入B组废液时,沉淀全部溶解;再倒入C组废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测得混合后废液pH<7。 由此可以推断: A组同学在实验中一定使用的一种药品是 ,一定未使用的一种药品是 。‎ B组同学在实验中一定使用了的一种药品是 。 C组同学实验使用的药品中一定含有 。 三组废液混合后,废液中含有的沉淀是 ‎ ‎29.(6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解南山的地质情况,从实地取回两块样品A和B,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图中部分反应产物被略去)。 ‎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断:样品A、B的主要成分分别是(用化学式表示) 、 。(2)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部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C→D: ,②A→I: 。‎ ‎(3)所加试剂X可能是氧化物、酸、碱、盐中的 、 。‎ 六、综合题(本题1小题,共14分)‎ ‎30.(14分)某制碱厂以岩盐水为主要原料生产纯碱(碳酸钠)和其他副产品。‎ ‎ (一)原料岩盐水主要是含氯化钠,此外还含有较多硫酸钠,以及少量氯化钙和氯化镁。‎ 上述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 解 度 ‎/g 氯化钠 ‎35.7‎ ‎35.8‎ ‎36.0‎ ‎36.3‎ ‎36.6‎ 硫酸钠 ‎4.5‎ ‎9.6‎ ‎20.2‎ ‎40.8‎ ‎48.4‎ 氯化钙 ‎59.5‎ ‎65.0‎ ‎74.5‎ ‎100‎ ‎116‎ 氯化镁 ‎52.9‎ ‎53.8‎ ‎54.8‎ ‎56.0‎ ‎58.0‎ ‎ (1)‎10℃‎时,由‎100g水配制得到的饱和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g;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 ‎(二)岩盐水初步处理后,经净化、精制得到生产碳酸钠所需要的食盐水,同时制取副产品A晶体,其主要流程如下:‎ ‎(2)“降温”的目的是析出副产品“A晶体”,A的化学式是 ;‎ ‎(3)“操作I”中的操作是 ,若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 。‎ ‎(4)“盐水精制I”是除去盐水中的少量氯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5)“盐水精制Ⅱ”是除去盐水中的其他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三)将食盐水制成饱和溶液,先向其中通入足量的氨气,再向其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将晶体转移出来后,加热至不再有气体产生,所得固体即为纯碱。‎ 组成确定 ‎(6)①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经多次充分加热后,再称重,质量无变化;② 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由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 (写化学式)。‎ 含量测定 工业纯碱标准:(Na2CO3% ≥)‎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99.2‎ ‎98.8‎ ‎98.0‎ ‎(7)称取纯碱样品‎10.8g加入适量水,再加入过量CaCl2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得固体质量为10.0g。请通过计算并结合右表判断此纯碱样品等级为 品。‎ 计算过程:‎ 总结反思 ‎(9)某同学认为,在上述纯碱含量测定中,将CaCl2溶液改为BaCl2溶液,测定误差会减小,其理由是 。‎ ‎2012年镇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3参考答案 ‎1.D 2.B 3.C 4.A 5.A 6.B 7.D 8.C 9.D 10.B ‎ ‎11.D 12.C 13.C 14.A 15.B 16.D 17.AB 18.BC 19.AC 20.B ‎ ‎21.(4分)①3O2 ②Na ③2NH4+ ④Fe2(SO4)3‎ ‎22.(4分)④ ⑤ ① ③ ‎ ‎23.(2分)(1)氢离子或H+ (2)Ca(OH)2+2HBr=CaBr2+2H2O ‎24. (6分)溶解、过滤、蒸发;‎ ‎  MgCl2 + Ca(OH)2=Mg(OH)2↓+CaCl2 Mg(OH)2+2HCl= MgCl2+2H2O ‎25.(2分)2AgNO3 2Ag+2NO2↑+O2↑ 不同 ‎ ‎26.(10分)‎ ‎△‎ ‎(1)铁架台 集气瓶 ‎(2)2KMnO4=K2MnO4+MnO2+O2↑ E ‎△‎ ‎(3)C D或E ‎(4)G Ca(HCO3)=CaCO3↓+CO2↑+ H2O ‎27. (8分)‎ 排水 ‎ ‎(1)CO2(或二氧化碳)‎ ‎(2)除去收集到(或矿泉水瓶中)的气体中的CO2 ⅱ ‎ ‎(3)CH4+2O2== CO2+2H2O 收集的气体中本身含有水蒸汽 ‎ 在点燃的尖嘴管前加装一个干燥装置(或加装一个装碱石灰的干燥管,或加装一个装浓硫酸的洗气瓶。合理均给分。)‎ ‎(4)Ⅱ Ⅳ ‎28.(6分)‎ ‎(1)CuSO4 Ba(NO3)2]‎ ‎(2)稀盐酸(或稀HCl )‎ ‎(3)Na2CO3、Ba(NO3)2 硫酸钡 ‎29.(6分)‎ ‎(1)Fe2O3 CaCO3‎ ‎(2)①2FeCl3+3Ca(OH)2=2Fe(OH)3↓+3CaCl2‎ ① Fe2O3+3COFe+3CO2‎ ‎(3)酸、盐 ‎30.(14分)‎ ‎(1)①9.6 ②8.8%‎ ‎(2)Na2SO4 ‎ ‎(3)过滤 漏斗 ‎ ‎(4)Ca(OH)2+MgCl2==Mg (OH)2↓+CaCl2‎ ‎(5)Na2CO3+ CaCl2== CaCO3↓+2 NaCl ‎ ‎ Ca(OH)2+ Na2CO3== CaCO3↓+2NaOH ‎(6)NaCl ‎(7)合格 98.1%‎ ‎(8)等质量的碳酸钠与BaCl2反应产生的沉淀质量大,称量时的(相对)误差小。‎ ‎1.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水结成冰 B、纸张燃烧 C、玻璃破碎 D、汽油挥发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氧化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 ‎ A.铁锈、生铁 B.碳酸钙、石灰石 C.生石灰、熟石灰 D.氧化铝、硬铝 ‎ ‎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 ‎4.下列说法或做法中错误的是 ( )‎ ‎ A.幼儿及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钙的摄入需多于成人 ‎ B.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应尽可能多吃 ‎ C.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 D.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 氧元素 碳元素 ‎5.如图,小林对二氧化碳化学式表示的意义有如下四种理解,你认为错误的是 ( C )‎ ‎6.N5+ 阳离子是一种具有爆炸性的高能材料。已知一个氮原子核内有7个质子。关于N5+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微粒中的质子数为34 B.每个该微粒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 C.该微粒由5个氮分子构成 D.它是一种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7.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测定结果如下: ‎ 参照以上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橘子 B.草木灰可改良碱性土壤 ‎ C.牙膏是中性物质 D.食醋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8.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下列比较不正确的是 ( )‎ A.液态氧的沸点大于液态氮的沸点 ‎ B.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大于氧气的体积分数 ‎ C.‎60℃‎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小于‎20℃‎氢氧化钙的溶解度 ‎ D.将‎5g碳酸钠粉末加到‎95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中,充分混合后溶液的质量等于‎100g ‎9.利用化学实验可以鉴别生活中的一些物质。下表中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不能将本组待鉴 别物质都区分出来的是 ( )‎ ‎ ‎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的方法 A 硬水、软水 加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 B N2、O2、CO2、空气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燃烧情况 C 棉纤维、羊毛、涤纶 燃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观察燃烧情况和灰烬 D 聚乙烯、聚氯乙烯 ‎①白磷燃烧 ‎③红磷不燃烧 ‎②白磷 不燃烧 铜片 ‎80℃‎的水 燃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观察燃烧情况 ‎10.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 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 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 ‎ 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11.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四套实验方案,来证明固体炭粉中是否含有氧化铜。其中可行的是( )‎ ‎ A.在样品中加水,观察是否有蓝色沉淀 ‎ B.在样品中加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观察是否有固体剩余 ‎ C.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样品,恢复到原温度后,称量固体质量是否减小 ‎ D.在样品中加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观察溶液是否呈蓝色 ‎12.如图是M、N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图中A点表示M、N两种物质在t‎1℃‎时溶解度相等 B.M中含有少量N,通常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M C.t‎2℃‎时分别将M、N饱和溶液冷却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相等 D.t‎1℃‎时,M溶液恒温蒸发‎10 ‎g水析出‎1 ‎g晶体,再恒温蒸发‎20 ‎g水 将析出‎2 ‎g晶体 ‎13.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无现象,则溶液一定呈中性 B.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C.12mL蒸馏水和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32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D.将洗涤剂滴加到少量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中,振荡、静置,不分层,说明植物油可溶于水 ‎14.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1),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 ‎ 符合图2的是 ( A )‎ ‎15.一定质量的铜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其固体与原混合物的质量不变,则原混合物中铜粉和碳粉的质量比为 ( )‎ A.2:1 B.4:1 C.3:2 D.1:1‎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错选、多选不给分,若有两个答案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 ‎16.右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 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b管中铁钉不会锈蚀 ‎ B.L端与R端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 C.该实验说明铁锈蚀与空气、水有关 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 ‎17.R为金属,发生如下反应:R+CuSO4=Cu+RS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R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 ‎ C.该金属可以是Al D.若R为Fe,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会减小 ‎18.某溶液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则下列各组物质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 )‎ A.KCl、NaCl、Na2SO4 B.NaCl、NaNO3、AgNO3‎ C.Na2CO3、NaCl、Na2SO4 D.HCl、NaCl、Na2SO4‎ ‎19. 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的四种方案中可行的是( )‎ A. 将Fe、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 ‎ B. 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 C. 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 、CuSO4溶液中 D. 将Fe分别加入到ZnSO4 、CuSO4溶液中 ‎20. 用做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后的混合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上层清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至过量。记录滴入Na2CO3‎ 溶液质量(x)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图中纵坐标(y)表示生成CO2的质量 ‎ B. 反应进行到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C. C点溶液的pH=7‎ D. OA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 ‎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0分)‎ ‎21.(4分)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物质或反应:‎ ‎(1) 2个钙原子 ;(2)4个磷原子构成的白磷分子 ;‎ ‎(3)2个亚铁离子 ;(4)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 ‎22. (6分)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请用下列物质的数字序号填空。‎ ‎①含醋酸3%--5%的食醋 ②纯碱 ③尿素[CO(NH2)2] ④活性炭 ⑤食盐 ⑥维生素C ‎(1)家庭制作馒头添加的“碱”_______ (2)除去铝壶中的水垢 _______‎ ‎(3)腌制鱼肉等常用的调味品 _______ (4)除去冰箱异味 _______‎ ‎(5)常吃蔬菜水果可补充的物质 _______ (6)含氮量最高的常用氮肥 _______‎ ‎23.(4分)控制大气中“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量和“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物质”正成为人们的共识。‎ ‎ (1)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 (2)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气体的主要途径是①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在光的作用下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②海水的吸收。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出上述两条消耗CO2的途径① 、 ② 。‎ ‎ (3)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空气中过多的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成甲烷和水,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4.(4分)请完善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实验过程,将实验操作名称或试剂填写在对应的空格处。‎ ‎① MnO2 (KCl), 实验过程:加水 、过滤、蒸发、结晶 ‎② BaSO4(BaCO3), 实验过程:加足量稀盐酸、 、洗涤、干燥 ‎③ Cu(CuO), 实验过程:加足量 、过滤、洗涤、干燥 ‎④ KCl(K2CO3), 实验过程: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 ‎25.(2分)食品腌制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因亚硝酸盐易诱发癌症而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有人设想:先向含有NaNO2的腌制食品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铵,共热后生成无毒、无害的氨气、水、和氯化钠;然后再持续加热,使过量的氯化铵分解为氨气、氯化氢气体,经过这样处理的腌制食品就可放心食用。请写出设想中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6.(9分)现有如图所示的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检验B装置气密性方法是 。‎ ‎(2)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 (填写序号)。‎ ‎(3)质量分数为3%的医用双氧水在常温下难分解;但在双氧水溶液中加入铁锈,就会迅速分解,且反应结束后过滤出的铁锈可重复使用。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写序号);用该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 。(从学过的气体中选择) ‎ ‎(4)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①仪器戊中的现象是 。‎ ‎②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乙,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 (填“偏小”、“偏大”、“无影响”)。‎ ‎27.(7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SO2能否与H2O反应生成酸”进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1)查阅资料:①SO2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易溶于水;②酸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③SO2有毒。‎ ‎(2)提出假设:SO2能与H2O反应生成酸。‎ ‎(3)实验探究:设计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A装置内蓝色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通入SO2之前将B装置中胶头滴管内的蒸馏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此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有SO2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原假设成立。‎ ‎(5)反思与评价:该实验方案中,有一个明显的疏漏,请你帮他们指出不足之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拓展探究: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取刚降到硫酸厂(生产过程中产生SO2‎ ‎)附近的雨水进行测定,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测定时刻 ‎5:05‎ ‎5:10‎ ‎5:15‎ ‎5:20‎ ‎5:25‎ ‎5:30‎ ‎5:35‎ pH ‎4.95‎ ‎4.94‎ ‎4.94‎ ‎4.88‎ ‎4.86‎ ‎4.85‎ ‎4.85‎ 仔细分析上述数据,请你猜测产生此变化的原因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大理石雕像受到酸雨腐蚀的事实,你认为碳酸、硫酸、亚硫酸(H2SO3)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推断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8.(4分)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存在右下图所示的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A B C D ‎(1)若A为一氧化碳,C为金属,则D为__________;‎ ‎(2)若A为常见金属,C为气体单质,则B为__________;‎ ‎(3)若A为蓝色溶液,C为浅绿色溶液,则B为__________;‎ ‎(4)若A为蓝色溶液,C为Cu(OH)2,则B为__________。‎ ‎29.(10分)某地新建一化工厂有一种产品属于“复盐”,该产品可用作铁树、棕榈等花木的肥料。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该产品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查阅资料获知:“复盐”是指由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如光卤石(KCl•MgCl2•6H2O)]。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 ;E ; F 。‎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B→E: ;反应类型为: 。‎ D→F: ;反应类型为: 。‎ ‎(3)上述探究结果说明样品A中含有的离子有 、 、 。‎ 六、综合题(本题共14分)‎ ‎30.(15分)电池是日常必备用品之一,但它也是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 下面是某兴趣小组利用废旧锌锰干电池作为原料,并进行相关探究的过程,‎ 请参与其中:‎ 知识储备:‎ ‎(1)锌锰电池的构造和组成(见右图)‎ ‎(2)结晶水合物:当一些溶质从溶液里结晶析出时,晶体里结合着一定数 目的水分子,这样的水分子叫结晶水。含有结晶水的化合物称为结晶水合物。硫酸盐常以结晶水合物的形式存在,如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等。‎ ‎(3)结晶水合物的特殊性质:在逐步升温的条件下,结晶水合物能部分或全部失去结晶水,如蓝色的胆矾晶体(CuSO4·5H2O)在受热时可失去结晶水变为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CuSO4)。‎ ‎(Ⅰ)制备皓矾晶体(ZnSO4·xH2O)‎ 小组同学参观了某回收废旧锌锰电池的工厂,其回收工艺流程如图:‎ 操作1‎ 操作2‎ ‎(1)已知“锰粉”中除含极少量ZnCl2、Zn(OH)2外,主要成分应NH4Cl、C、 ,则加入30%盐酸与Zn(OH)2发生的反为: 。‎ ‎(2)操作1、操作2均为 ,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将滤液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得皓矾(ZnSO4·xH2O)晶体,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防止 引起液滴飞溅。‎ ‎(Ⅱ)皓矾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小组同学将部分皓矾晶体(ZnSO4·xH2O)带回实验室,用下图装置测定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图中半透膜可让气体通过又可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称取28. ‎7g晶体置于C装置的硬质玻璃管中,加热至完全失去结晶水,冷却至常温后,称量玻璃管中固体的质量为‎16.1g。‎ ‎(1)B中的试剂可从下列物质中选取,你的选择是 。‎ A.浓硫酸 B.硝酸银溶液 C.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 ‎(2)实验中有以下步骤,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选项序号):‎ ‎①打开K1 ②关闭K1 ③点燃酒精灯 ④熄灭酒精灯使C中玻璃管冷却至常温 ‎(3)实验过程中若不通入CO2,测得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根据实验结果,计算皓矾晶体中结晶水的x值为 。(写出计算过程。3分)‎ ‎(Ⅲ)兴趣拓展——回收二氧化锰 小组同学改进实验(Ⅰ)中锰粉的操作步骤后,即可回收二氧化锰固体。‎ ‎(1)小王同学认为试剂a为水,你认为能不能实现实验目的?答: 。‎ 加试剂a 操作1‎ 充分灼烧 ‎(2)灼烧一般要在 (填仪器名称)中进行,同时需要的仪器还有泥三角、三脚架等。此处在空气最充分灼烧的目的是除去滤渣中的 。‎ ‎(Ⅳ)你还想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 。‎ ‎21.(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铁离子 ; (2)人体缺乏 元素会患甲状腺疾病;‎ ‎(3)2个氦气分子 ; (4)亚硝酸钠中氮元素显+3价 。‎ ‎5.以下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灭火的是 A.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用湿抹布盖灭 B.高楼失火,用高压水枪向着火处喷水灭火 C.森林火灾时,用炸弹轰炸灭火 D.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林砍掉 人体缺乏 元素严重时会得侏儒症;‎ ‎1.“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 ‎ A.大型超市提倡顾客使用塑料袋 ‎ B.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替代化石能源 ‎ C.鼓励私人购买家用轿车代替公交车 ‎ D.含磷洗衣粉去污效果好,应提倡广泛使用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用pH试纸不能区分肥皂水和食醋 ‎ B.用灼烧的方法能区别棉花和羊毛 C.用适量的水能区分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 D.用饱和(NH4)2SO4溶液能区分食盐水和蛋白质溶液 ‎14.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 )‎ ‎ A.在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 B.二氧化碳倒入盛有燃着小蜡烛的烧杯中,蜡烛熄灭——CO2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C.在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D.向饱和硫酸铵溶液中加入鸡蛋清,产生白色絮状沉淀——蛋白质的盐析 ‎15.将铝粉和氧化铜混合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 +2Al == 3Cu+Al2O3。充分反应后,为了检验氧化铜是否剩余,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能够说明氧化铜有剩余的实验现象是 ‎①加入稀硫酸后,有气泡产生②加入稀硫酸后,溶液显蓝色 ③加入稀硫酸后,没有气泡产生 ④加入稀硫酸后,容器中有红色不溶物质 ⑤在加稀硫酸后的溶液中,插入铁片,铁片表面有红色不溶物质析出 ‎ A.②⑤ B.只有② C.③④ D.只有①‎ ‎18、下表中 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代表碳原子,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①是单质 B.物质②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g C.物质③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物质③,④虽然分子模型示意图不相同,但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2.(10福建省晋江14.)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4X ‎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D.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 ‎8.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 A.因为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所以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因为“洗洁精”有乳化功能,所以“洗洁精”可用来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因为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防腐作用,所以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浸泡水产品 ‎29.(7分)乙硫醇俗称煤气的“报警器”,煤气泄漏时它的臭味可使人们警觉,马上采取措施,防止发生爆炸、中毒等事故。某校兴趣小组对乙硫醇作了探究。‎ ‎【提出问题】乙硫醇能燃烧吗?假如能,那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1.乙硫醇(C2H6S),无色液体,有强烈的蒜气味,具有可燃性;‎ ‎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3.三氧化硫(SO3)在常温(‎250C)下是液态,能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提出猜想】甲同学认为:乙硫醇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你认为他猜想的依据是: ;‎ 乙硫醇完全燃烧的产物 A B C KMnO4 KMnO4 KMnO4 澄清 稀溶液 浓溶液 稀溶液 石灰水 ‎【进行实验】甲同学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进行了下列实验:‎ ‎【现象与结论】①装置中观察到 ,证明有H2O;‎ ‎②组合A装置中观察到 ,证明有SO2。‎ ‎ ③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观察到 ,证明有CO2。‎ ‎【实验反思】‎ 冰水 ‎(1)如果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改为②、①、③,则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讨论后认为,硫元素也有可能转化为 三氧化硫。乙同学根据三氧化硫的性质提出:在 ‎ ‎(填装置数字序号)之间添加右图装置就可以判断有无三氧化硫 生成。经实验证明无三氧化硫生成。‎ ‎(3)写出乙硫醇完全燃烧的的化学方程式为: 。‎ ‎29.(7分)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 白色固体变成蓝色 点燃 ‎ KMnO4溶液褪色 ②组合C装置中观察到KMnO4溶液不褪色 H2O ①和②‎ ‎2C‎2H6S+9O2=== 2SO2↑+ 4CO2↑+ 6H2O ‎26.(7分)A-G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E为黑色固体。下图为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图,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A 高温 B C H2O D E Na2CO3‎ F G H2SO4‎ CO 蓝色沉淀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E ,G 。‎ ‎(2)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B与水反应时会 (“吸收”或“放出”)热量。‎ ‎(3)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 ;F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可用Cu、O2和H2SO4作原料制得CuSO4,化学方程式为 、‎ ‎ 。‎ ‎26. (1)CuO CuSO4 (2)放出 ‎(3)Ca(OH)2+Na2CO3=CaCO3↓+2NaOH CuSO4 + 2NaOH == Na2SO4+ Cu(OH)↓‎ ‎(4)先用Cu + O2 CuO;CuO + H2SO4 === CuSO4 + H2O ‎28. (9分)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如图),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小强和小华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 A.酸 B.碱 C.盐 ‎【查阅资料】Ⅰ.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Ⅱ. Na2CO3和NaHCO3溶液都呈碱性。‎ Ⅲ.测定室温(‎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得出结论】小华根据试剂瓶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的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 ‎【作出猜想】①可能是 溶液;②可能是Na2CO3溶液;③可能是NaCl。‎ ‎【设计并实验】‎ ‎(1)小强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 ‎(2)小强为了检验该溶液是NaOH溶液还是Na2CO3溶液,他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 ‎ ‎ 产生大量的气泡 猜想②正确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 把产生的气体通入 ‎ ‎ ‎ ‎ ‎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 ‎【拓展与应用】请你选择与小强不同的试剂,来鉴别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你选择 ‎ 溶液。‎ 六,(本题包括l小题,每空1分,共9分)‎ ‎28. 【交流讨论】A 【得出结论】NaHCO3 【作出猜想】NaOH ‎【设计并实验】(1)NaCl; (2)盐酸;Na2CO3+2HCl==2NaCl+CO2↑+H2O Ca(OH)2;白色沉淀;CO2 + Ca(OH)2 ===CaCO3↓+H2O;合理即可 ‎2、(2011年江苏泰州,26题)已知:①金属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与水反应生成氧氧化钠和氢气;②难溶于水的碱受热分解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和水。A、B、C、D、E、F、G、H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甲、乙、丙是三种金属。其中甲最活泼,乙是红色金属,丙能被磁铁吸引。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 Na2SO4溶液 无色液体A 金属甲 无色液体A 无色溶液D 无色气体C 无色气体B 金属乙 ‎△‎ 黑色粉末E 黑色粉末E H2SO4溶液 蓝色溶液F 黑色粉末E ‎△‎ 无色液体A 金属乙 浅绿色液体G 蓝色溶液F 操作X 蓝色沉淀H ‎△‎ 无色液体A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E、G的化学式:A  ▲  ,E  ▲  ,G  ▲  。‎ ‎(2)操作X的名称是 ▲  。‎ ‎(3)①无色溶液D与蓝色溶液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 ②金属甲与无色液体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   ▲   ;‎ ‎ ③蓝色沉淀H受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无色气体C在点燃或加热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 ‎ (1) A:H2O  E:CuO G:FeSO4   ‎ ‎(2) 过滤 ‎(3) ①2NaOH+CuSO4=Na2SO4+Cu(OH)2↓ ②2Na+2H2O=2NaOH+H2↑  置换反应 ‎△‎ ‎  ‎ ‎③Cu(OH)2====CuO+H2O ‎(4) 甲丙乙  检验气体的纯度或验纯 ‎6、 (2011年上海,52题)实验室废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实验小组利用稀硫酸和铁粉分离回收银和铜,设计如下方案。‎ 先在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其成分为银、铜和铁。再对滤渣A按如下流程图处理:‎ ‎①先在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 Ⅰ、加快反应速度 Ⅱ、铁的金属活动性较强 Ⅲ、使反应充分进行 ‎②写出CuO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滤液D中溶质的成分有________(填化学式)。‎ ‎④含有硫酸亚铁的滤液有________(填框图中字母)。‎ ‎⑤如果在过滤操作中发现滤液浑浊,在仪器洁净、滤纸未破损的前提下,你认为滤液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①Ⅲ ②CuO+H2SO4=CuSO4+H2O ③H2SO4、CuSO4 ④CE ⑤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26.(9分)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这五个装置示意图中,有一个装置是错误的,指出错误装置是 (填序号)。‎ ‎(2)图示中仪器①的作用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可选择A作发生装置,但要对A进行改进,改进的方法是 ;实验室若用B作发生装置制氧气,则该反应方程式为 。‎ ‎(3)常温下,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实验室可用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得,该反应方程式为FeS + H2SO4(稀)= H2S↑+Fe SO4 ,则应选择 ‎ (填序号,下同)来作发生装置。‎ ‎(4)NO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易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则应选择 装置来收集NO。‎ ‎(1)E (2)加热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2H2O 通电 2H2↑+ O2 ↑ (3)B (4)D ‎ ‎4个碳酸分子 ;(5)缺乏 元素的人易患侏儒症。 ‎ ‎22.(6分)我们在初中化学里学过的一些物质,在实际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现有以下物质:‎ ‎ A.生石灰 B.活性炭; C.二氧化碳; D.醋酸; E.熟石灰 F.盐酸; ‎ ‎ 请根据它们的用途,用字母代号填空(每种物质限选一次):‎ ‎ (1) 可用作温室气体肥料; (2) 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 (3) 可用作某些食品的干燥剂; (4) 可用作冰箱的除臭剂; ‎ ‎ (5) 通常的食醋中含有约3%~5%的 (6) 可用来降低土壤的酸性;。‎ ‎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灯泡通电发光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湿衣晾干 D、食盐水的蒸发 ‎ ‎28、在下列中学化学实验常见的实验装置中。‎ ‎(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就是以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原则来指导实验工作。从实现原料和反应过程的绿色化考虑,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氧气,则选用 ‎ 装置的实验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其化学方程式是 .,‎ ‎ (3)在常温下,用亚硫酸钠固体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硫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由于二氧化硫是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所以应用______装置进行收集,以便将尾气吸收处理,避免造成大气污染。‎ ‎(4)通过查阅资料,下列气体通过下列反应而制取 ‎△‎ ‎①制乙炔C2H2 : CaC2(块状)+2H2O==Ca(OH)2+ C2H2↑‎ ‎②NH3:2NH4Cl(固)+ Ca(OH)2(固)==== CaCl2 + 2H2O + 2NH3↑‎ 依照上述反应,回答下列问题:(填字母)‎ ‎①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你认为上图中最 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如果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管口通人。‎ ‎②制NH3气体的发生装置选 ‎ MnO2‎ ‎29、(1) ①试管 ②酒精灯 ‎(2)B 2H2O2==2H2O+O2↑‎ ‎(3)B  E ‎(4)①B b ② A ‎48.(2011.泸州市)下列几组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A.KNO3、NaOH、HCl B.Ca(OH)2、HCl、NaCl C.H2SO4、Na2CO3、Ba(OH)2 D.HNO3、KOH、CuSO4‎ ‎18.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 )‎ 物 质 氧 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W 反应前质量/g ‎50‎ ‎1‎ ‎1‎ ‎23‎ 反应后质量/g ‎2‎ ‎45‎ ‎28‎ x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应为5 ‎ B.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物质W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 ‎ D.物质W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19.‎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 NaCl 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33.(2011.广安市)(3分)右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 ‎⑴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 (任写一点);‎ ‎⑵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 ‎ (任写一点);‎ ‎⑶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 。‎ ‎(1) 化石燃料燃烧(或动植物呼吸等,合理即可)‎ ‎(2)温室效应(或温室效应的具体表现等均可)‎ ‎(3)植树造林(种草等均可) ‎ ‎9.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8分)‎ ‎21.(4分)用化学用语表示:‎ ‎(1)磷元素 ▲ (2)3个铁离子 ▲ ‎ ‎(3)水银 ▲ (4)最简单的有机物 ▲ ‎ ‎22.(6分)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A.盐酸 B.氧气 C.氢气 D.硝酸钾 ‎ E.碳酸氢钠 F.氢氧化钠 G.明矾 H.肥皂水 ‎4、(2011年江西,18题)右图是小宇同学对常见化合物的分类整理。‎ ‎(1)甲处应填写的物质类型是 ;‎ ‎(2)小宇同学的分类整理中有种物质归类错误,这种物质是 ;‎ ‎(3)实验室现购进一批药品:铁粉、氧化铜、氢氧化镁、硫化钠、氯酸钾、醋酸,其中应归为盐类的是 。‎ ‎(1)氧化物(2)C2H5OH(或乙醇)(3)硫化钠,氯酸钾(或Na2S、KClO3)‎ ‎7、(2011年四川雅安,21题)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空气属于化合物 B.水属于氧化物 C.氮气属于纯净物 D.乙醇属于有机物 ‎8.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处理 B.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必须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C.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D.利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替代聚乙烯塑料制作一次性饭盒,可防止产生“白色污染”‎ ‎30.(14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完CO还原氧化铁实验后,将黑色粉末取出包成一包。小明用手中的磁铁靠过去,整包粉末被磁铁全部吸起。小明认为这包黑色粉末全是铁粉。爱动脑筋的小红立即表示反对,其反对的理由是:Fe3O4也是黑色,且能被磁铁吸引,因此不能说这包粉末就是铁粉。于是两人争执起来。一旁的老师说:相关资料表明CO还原氧化铁,会有Fe3O4生成,你们何不继续研究一下。于是小组同学对这包黑色粉末展开了探究:‎ ‎【提出猜想】 ‎ ‎(1)猜想1:黑色粉末是铁粉; 猜想2:黑色粉末是Fe3O4粉末;‎ ‎ 猜想3:黑色粉末是 。‎ ‎【查阅资料】 Fe3O4与盐酸反应生成两种盐;但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实验探究】 Ⅰ.定性检验 实验方案 实 验 操 作 实 验 现 象 方案1‎ 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注入浓盐酸,微热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呈黄绿色,有气泡产生 方案2‎ 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注入足量硫酸铜溶液,振荡,静置 有极少量红色物质析出,仍有较多黑色固体未溶解 ‎(2)你认为方案 好。理由是 。‎ ‎(3)上述实验说明猜想 成立。‎ Ⅱ.定量测定:为进一步确定黑色粉末的组成,小组称取该粉末13.12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下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 ‎ 反应前 反应后 Ⅰ 组 玻璃管和黑色粉末的总质量为48.2 g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46.28 g Ⅱ 组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 的总质量为180.0 g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 的总质量为182.5 g ‎【交流讨论】 ‎ ‎(4)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 。‎ ‎(5)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 ‎(7)应该选择 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黑色粉末的组成。不选择另一组数据的原因 ‎ ‎ 。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黑色粉末中各成分的质量分别为 、 。(写出计算过程)‎ ‎【反思总结】‎ ‎(8)小明同学指出,定量测定黑色粉末的过程,尽管在通风橱中,避免了一氧化碳对实验室的污染,但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你认为应采用何种措施可以较彻底的解决这一问题 (写一种措施)。‎ ‎30.(14分)‎ ‎(1)Fe3O4粉末和Fe粉末的混合物。‎ ‎(2)Ⅰ 操作简单,现象明显。‎ Fe3O4与盐酸反应生成两种盐;但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3)‎ ‎3 ‎ ‎【交流讨论】 (1)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2)CO+ Fe3O4;‎ ‎(3)不需要,因为一直通入CO气体,B中溶液不会倒吸入A中。‎ ‎(4)Ⅰ。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其溶液浓度低,少量石灰水不能充分吸收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同时氢氧化钙溶液的增重,因CO的一直通入会带走部分水蒸气,而造成误差。‎ Fe3O4:6.96g Fe:6.16g ‎【反思总结】尾气出口处放一燃着的酒精灯。或用导管将尾气引至酒精喷灯火焰处。‎ ‎23.(8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⑴请你按要求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 ‎ ①活性炭 ②碳酸氢钠 ③食盐 ④纯碱 ⑤熟石灰 ‎⑥烧碱 ⑦酒精 ⑧葡萄糖 ⑨干冰 ⑩氮气 ‎ 发酵粉可以使食品松软可口,属于发酵粉成份之一,生活中人们称之为小苏打的是 ;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研究成功的“侯氏制碱法”所生产的“碱”是 ;生产上可以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 ;属于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是 ;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 ‎23.(本题共8分,第1小题每空0.5分,共3分。第2小题每空1分,共5分)‎ ‎ (1)② ⑤ ④ ⑩ ⑧ ⑨ ‎ ‎(2) ①蛋白质;锌 ②避免长时间高温加热;食醋 ‎(3)③ ‎ ‎24.(9分)2009年12月7~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会议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低碳经济”是此次会议的一个热门话题。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请问:‎ ‎ ⑴煤、石油和 常称为化石燃料,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 ‎ ⑵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 “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即:只生成一种产物)。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若该生产过程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则这种产物是 ‎ (填字母序号)。‎ 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⑷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 ;‎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④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⑤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⑸课外活动中,同学们玩起了以二氧化碳为主题的“化学反应接龙”游戏。游戏的规则为:用前一个反应的一种生成物作为下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并按序号和要求循环,如图所示。请完成:‎ ‎ 若A为盐类,则标号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标号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 若B在常温下为气态氧化物,‎ 则标号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标号④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不属于四种基 本反应类型)为 。‎ ‎24.(本题共9分,每空1分)‎ ‎(1)天然气 光合作用 (2)CO2 + 4H2 MnO2 2H2O + CH4 ‎ ‎(3)B (4)①③④⑤ (答全给满分,少1个或两个扣0.5分,不足两个全扣)‎ ‎(5)①CO2 + Ca(OH)2 CaCO3↓+ H2O, ②CaCO3高温CaO + CO2↑‎ ‎③CO2 + C高温2CO, ④CuO + CO加热CuO+CO2‎ ‎ (此题答案较多,合理以及符合题意即可)‎ ‎26.(10分)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通过右图所示的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写出甲种途径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化学实验绿色化的特点是:原料、产物、条件无毒无害,提高原子的利用率。‎ 从绿色化学的理念考虑, (填“甲”或“乙”)途径更能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3)若利用上图中的乙途径制取氧气,则应对所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作出改进,你认为改进的方法是 ;实验结束时应先 ,再 。‎ ‎(4)用加热碳酸氢钠固体的方法(2NaHCO3==== Na2CO3+H2O+CO2↑)也能制取二氧化碳。‎ ①要得到纯净的气体应选用的气体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②E装置可用来测量一定量的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填序号)。‎ A.防止水分蒸发 B.增加容器中液体的重量 C.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 ‎26.(10分)‎ ‎(1)酒精灯 集气瓶 ‎ ‎(2)方程式略 甲 ‎ ‎(3)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将导管衣出水面 停止加热 ‎ ‎(4)D C ‎ ‎9.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4.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向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w g甲 和w g乙(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温度降低到t‎1℃‎时,得到甲、乙的饱和溶液 C.温度降低到t‎1℃‎时,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得到甲、乙的不饱和溶液 D.t‎2℃‎时,甲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10.下列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鉴别的物质 实验方法及现象 A 铁和锌 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B 食盐和纯碱 滴加食醋,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 过氧化氢和蒸馏水 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D 碳酸氢铵和硫酸铵 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11.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 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1.(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铁离子 ; (2)人体缺乏 元素会患甲状腺疾病;‎ ‎(3)2个氦气分子 ; (4)亚硝酸钠中氮元素显+3价 。‎ ‎7、(2011年广东,15题)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一氧化碳 ②生石灰 ③明矾 ④肥皂水 ‎(1)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含有的有害气体是__________。‎ ‎(2)为了纺织食品受潮,常用__________作干燥剂。‎ ‎(3)可用于区别软、硬水的是__________;能把浑浊的河水变澄清的是____________。‎ ‎(1)①(2)②(3)④;③‎ ‎5.以下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灭火的是 A.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用湿抹布盖灭 B.高楼失火,用高压水枪向着火处喷水灭火 C.森林火灾时,用炸弹轰炸灭火 D.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林砍掉 人体缺乏 元素严重时会得侏儒症;‎ ‎1.“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 ‎ A.大型超市提倡顾客使用塑料袋 ‎ B.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替代化石能源 ‎ C.鼓励私人购买家用轿车代替公交车 ‎ D.含磷洗衣粉去污效果好,应提倡广泛使用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用pH试纸不能区分肥皂水和食醋 ‎ B.用灼烧的方法能区别棉花和羊毛 C.用适量的水能区分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 D.用饱和(NH4)2SO4溶液能区分食盐水和蛋白质溶液 ‎14.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 )‎ ‎ A.在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 B.二氧化碳倒入盛有燃着小蜡烛的烧杯中,蜡烛熄灭——CO2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C.在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D.向饱和硫酸铵溶液中加入鸡蛋清,产生白色絮状沉淀——蛋白质的盐析 ‎15.将铝粉和氧化铜混合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 +2Al == 3Cu+Al2O3。充分反应后,为了检验氧化铜是否剩余,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能够说明氧化铜有剩余的实验现象是 ‎①加入稀硫酸后,有气泡产生②加入稀硫酸后,溶液显蓝色 ③加入稀硫酸后,没有气泡产生 ④加入稀硫酸后,容器中有红色不溶物质 ⑤在加稀硫酸后的溶液中,插入铁片,铁片表面有红色不溶物质析出 ‎ A.②⑤ B.只有② C.③④ D.只有①‎ ‎18、下表中 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代表碳原子,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①是单质 B.物质②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g C.物质③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物质③,④虽然分子模型示意图不相同,但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2.(10福建省晋江14.)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D.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 ‎8.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 A.因为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所以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因为“洗洁精”有乳化功能,所以“洗洁精”可用来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因为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防腐作用,所以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浸泡水产品 ‎29.(7分)乙硫醇俗称煤气的“报警器”,煤气泄漏时它的臭味可使人们警觉,马上采取措施,防止发生爆炸、中毒等事故。某校兴趣小组对乙硫醇作了探究。‎ ‎【提出问题】乙硫醇能燃烧吗?假如能,那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1.乙硫醇(C2H6S),无色液体,有强烈的蒜气味,具有可燃性;‎ ‎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3.三氧化硫(SO3)在常温(‎250C)下是液态,能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提出猜想】甲同学认为:乙硫醇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你认为他猜想的依据是: ;‎ ‎【进行实验】甲同学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进行了下列实验:‎ ‎【现象与结论】①装置中观察到 ,证明有H2O;‎ ‎②组合A装置中观察到 ,证明有SO2。‎ ‎ ③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观察到 ,证明有CO2。‎ ‎【实验反思】‎ ‎(1)如果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改为②、①、③,则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讨论后认为,硫元素也有可能转化为 三氧化硫。乙同学根据三氧化硫的性质提出:在 ‎ ‎(填装置数字序号)之间添加右图装置就可以判断有无三氧化硫 生成。经实验证明无三氧化硫生成。‎ ‎(3)写出乙硫醇完全燃烧的的化学方程式为: 。‎ ‎29.(7分)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 白色固体变成蓝色 ‎ KMnO4溶液褪色 ②组合C装置中观察到KMnO4溶液不褪色 H2O ①和②‎ ‎2C‎2H6S+9O2=== 2SO2↑+ 4CO2↑+ 6H2O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