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含解析) 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含解析) 新人教版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一、选择题 ‎1.东欧剧变后,分成了五个国家的是(   ) ‎ A. 苏联                              B. 罗马尼亚                              C. 南斯拉夫                              D. 保加利亚 ‎2.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1953年后的苏联改革都没有成功。这些改革都(   ) ‎ A. 都放弃了公有制                                                  B. 把重点放在重工业改革上 C. 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 把重点放在农业改革上 ‎3.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多极化趋势加强,在欧洲一个“同盟”走向了解体,另一个“同盟”一体化进程迈入新阶段。“解体”的“同盟”指的是(    ) ‎ A. 华沙条约组织            B. 欧洲共同体            C.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关于苏联改革,从实质上分析,苏联解体是(   ) ‎ A. 国家已经四分五裂         B. 国家名称发生变化         C. 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D. 执政党失去了政权 ‎5.1930年,一位环球旅行的美国人在中国、苏联和英国分别看到的景象是(    ) ‎ A. 中国战乱,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热火朝天,英国遭受经济危机之苦 B. 中国战乱,苏联在粉碎国内外敌人武装干涉,英国遭受经济危机之苦 C. 中国进行国民大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热火朝天,英国在遭受经济危机之苦 D. 中国战乱,苏联在粉碎国内外敌人武装干涉,英国在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 ‎6. 以下三幅新闻图片(图五:波兰团结工会领导人瓦文萨;图六:推倒柏林墙;图七:红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10‎ A. 两极格局                       B. 政治多极化                       C. 苏联东欧剧变                       D. 经济全球化 ‎7.1964年被迫下台的苏联领导人是(    ) ‎ A. 勃列日涅夫                          B. 赫鲁晓夫                          C. 戈尔巴乔夫                          D. 叶利钦 ‎8.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土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材料中的“他”,应是    (  )                                                                     ‎ A. 罗斯福                             B. 斯大林                             C. 赫鲁晓夫                             D. 戈尔巴乔夫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由于不符合国情而日益陷入经济政治的危机。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东欧各国相继进行了改革,其中较为突出的是  (    ) ‎ A. 波兰                             B. 捷克斯洛伐克                             C. 匈牙利                             D. 罗马尼亚 ‎10.苏联赫鲁晓夫上台后,举起了改革的大旗,他改革的突破点是(    ) ‎ A. 农业                                  B. 轻工业                                  C. 重工业                                  D. 商业 10‎ ‎11.东欧剧变的背景有(    ) ①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②东欧国家普遍外债负担沉③人民生活水平下降④改革出现失误⑤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 A. ①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12.20世纪80年代后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其主要表现是(   ) ‎ A. 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制         B. 政治上形成独裁         C. 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         D. 无政府主义泛滥 ‎13. 历史结论的提出,必须言之有理、论之有据。下列历史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B. 英国的宪章运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 D. 纳米比亚的独立,宣告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几百年的历史结束 ‎14.下图框架展示的国家是(    ) ‎ A. 沙俄                                    B. 苏俄                                    C. 苏联                                    D. 俄罗斯 ‎15.下列不属于赫鲁晓夫在经济改革中采取的措施的是(    ) ‎ A. 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B. 开垦荒地               C. 对工业实施“手术”               D. 反对个人崇拜 二、材料分析题 ‎ ‎16.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7年3月12日,杜鲁 10‎ 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行不重复。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 材料三: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开始实施什么政策? ‎ ‎(2)材料二中“另一场战争”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 ‎(3)材料三中“冷战消失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是说世界政治格局将出现什么趋势? ‎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苏联解体后,美国为了维护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一些国家和地区集团综合实力的增强,成为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力量,推动着世尽多极化的发展进程。——《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中国地图出版社) 材料二 : 苏联解体后的部分世界重要力量 西欧 主张世界新秩序和美国平起平坐,为此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日本 成为经济大国后,力图成为政治大国,提高日本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 俄罗斯 拥有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反对美国单独称霸。‎ 中国 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摘编自《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 ‎(1)据材料一,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进程”是什么? ‎ ‎(2)据材料二,请写出两个牵制美国“单独称霸”的重要力量。为加快“欧洲一体化的进程”,1993年西欧成立了什么组织? ‎ ‎(3)结合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18.‎ 10‎ 俄罗斯联邦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几个世纪以来,生活在这片土地的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特殊的角色,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共13分) 材料一:……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们(俄国)弱点暴露无疑,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国家收购粮食、原料和饲料的方法。……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和农产品。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内实行交换。 ——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关于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1921年3月)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在西方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五年计划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贫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苏联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这种前所未有的成就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尤其是因为当时种种经济困难正使西方陷于困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经济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不够重视现代经济的关键部门,如信息、电子和通信付出代价;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这妨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俄罗斯经济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今天我们在收割那几十年的苦果,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苦果。 ——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 ‎ ‎(1)材料一中,19世纪60年代,俄国是怎样解决“关键弱点”的?这一“弱点”解决后,俄国社会发生了怎样根本性的变化? ‎ ‎(2)依据材料二指出,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是出现在苏俄的哪一经济政策时期?这一变化为什么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的发展得到作者肯定的原因。 ‎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苦果”的根源是什么?为此,苏联付出的最沉重的代价是什么?我们从中应该吸取哪些历史教训? ‎ 10‎ 答案解析 ‎ 一、选择题 ‎1.【答案】C ‎ ‎【解析】【分析】东欧剧变后,南斯拉夫一分为五【点评】考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2.【答案】C ‎ ‎【解析】【分析】综合三次改革的失败原因,可以看出:对旧体制的基本矛盾缺乏深刻的总体认识,改革没有明确的目标模式;改革长期停留在运行机制的浅层次上,始终未触动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关系。也就是说,只是在原有体制下的小修小补。故选C。‎ ‎3.【答案】A ‎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991年底苏联解体,华沙条约组织也随之破裂,因此,“解体”的“同盟”指的是华沙条约组织,由此可知,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苏联解体的影响,属于理解层面,有一定的难度。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多极化趋势加强,标志着华沙条约组织破裂,据此理解“解体”的“同盟”指的是华沙条约组织 ‎4.【答案】C ‎ ‎【解析】【分析】苏联解体,表面上反映为A、B、D,但其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变成了资本主义制度。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答案】A ‎ ‎【解析】【分析】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1930年”、“中国”、“苏联”、“英国”;结合课本所学分析,1930年,中国正处在国共两党分裂对峙阶段,苏联正在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1929年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爆发,英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也正遭受经济大危机的打击。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等知识点。‎ ‎6.【答案】C ‎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苏联东欧剧变的有关知识。图五波兰团结工会领导人瓦文萨,图六推倒柏林墙反映的是1989年的东欧剧变。图七红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反映的是1991年底苏联的解体,所以此题选C。‎ ‎7.【答案】B ‎ 10‎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开始进行改革,但是他的改革没有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有关内容。注意准确识记赫鲁晓夫改革的有关内容。‎ ‎8.【答案】C ‎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的“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可以看出这是赫鲁晓夫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为突破口,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地方权力也有所扩大,基本上是纠正斯大林模式的一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土的局部改革。故本题的正确答案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9.【答案】C ‎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 ‎10.【答案】A ‎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苏联赫鲁晓夫改革的突破点是农业。【点评】掌握赫鲁晓夫改革的突破点。‎ ‎11.【答案】C ‎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东欧剧变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初史九年级下册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二子目东欧剧变中的内容:“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的经济每况愈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东欧国家普遍外债负担沉重,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面对这种困难局面,有的国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未能取得预期效果,有的国家根本不想进行改革。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与此同时,苏联也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可知,①②③④⑤都是东欧剧变的背景,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东欧剧变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东欧剧变的原因、时间、概况、性质、影响。‎ ‎12.【答案】C ‎ ‎【解析】【分析】20世纪80年代后苏联的政治体制的主要表现是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点评】考查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3.【答案】B ‎ 10‎ ‎【解析】【分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示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不是英国宪章运动。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英国宪章运动与马克思主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14.【答案】C ‎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执政后,1928—1937年,苏联成功完成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1936年斯大林经济模式形成,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赫鲁晓夫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戈尔巴乔夫执政时,苏联借助西方的援助进行了改革,但戈尔巴乔夫改革不仅没有挽救苏联,却使苏联政治体制发生的急剧变化主要表现在:苏联由一党转变为多党,国家权力分散,加速了苏联的解体。故本题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苏联历史的理解。‎ ‎15.【答案】D ‎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赫鲁晓夫改革在经济上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开垦荒地和对工业实施“手术”。【点评】掌握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二、材料分析题 ‎16.【答案】(1)冷战政策 (2)后果: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3)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格化发展的趋势。 ‎ ‎【解析】【分析】(1)‎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他演说的核心思想是“遏制苏联,称霸世界”,即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2)材料二中“另一场战争”是指美苏之间爆发的冷战。冷战时期,形成了以美苏为主导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北约和华约。两极格局的形成,给美苏之间的冷战带来了明显的军事对抗的色彩,对人类进步和安全带来了威胁。(3)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正式的结束,也标志着华约的解体。苏联解体后,随着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新兴力量的崛起,“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冷战的相关内容。(2)本题考查的是冷战的影响。(3)本题考查的是冷战的结束及多极化趋势。‎ ‎17.【答案】(1)多极化。 (2)西欧、俄罗斯等。欧洲联盟组织 (3)国家的经济实力等。 ‎ 10‎ ‎【解析】【分析】(1)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原来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世界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因此,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进程”是多极化。(2)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但是,西欧、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为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1993年西欧成立欧洲联盟组织。(3)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各国都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影响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国家的经济实力等。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进程”。(2)本题主要考查牵制美国“单独称霸”的重要力量。(3)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 ‎18.【答案】(1)实行农奴制改革(或废除农奴制,或进行了1861年改革);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能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民改善生活水平,因此能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功,而西方正在因为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4)斯大林模式或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1991年底苏联解体;经济发展要做到重工业、轻工业、农业各行业协调发展,避免片面发展某一行业,同时注意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所给信息:“19世纪60年代,它们(俄国)弱点暴露无疑,内部很不稳定”,结合所学可知,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缓和俄国的社会矛盾,巩固统治,避免革,‎‎1861年3月3日 10‎ ‎,亚历山大二世实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俄国农奴制的废除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2)依据材料二所给信息:“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依据材料三所给信息:“苏联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这种前所未有的成就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尤其是因为当时种种经济困难正使西方陷于困境”,结合所学可知,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而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国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三分之一以上,国际贸易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失业人数达到3000万人以上,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4)第一问依据材料四所给信息:“为苏联经济体制……进取精神付出代价”,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斯大林模式造成的,它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直接导致苏联解体;1991年,苏联解体。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从苏联解体中我们得到的教训是:维护国家统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律制度,调动地方积极性;进行经济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缩小经济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等。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农奴制改革。(2)本题主要考查新经济政策。(3)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功。(4)本题主要考查苏联解体。‎ 1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