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玄武区201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目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南京市玄武区201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目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 2014 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满分 120 分;时间 120 分钟) 一 (26 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 分) (1)采菊东篱下, 。 (陶潜《饮酒 其五》) (2)洛阳亲友如相问,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4)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人有悲欢离合 。 (苏轼《水调歌头》) (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 (7)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8)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9)高适的“ ,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其情调堪与王勃的“海 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媲美。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脚踝(huái) 缄(jiǎn )默 诘(jié)难 叱咤(chà)风云 B.干涸(hé) 剽(biāo)悍 匀称(chèng) 风雪载(zài)途 C.嗔(chēn)视 酬和(hè) 栖(qī)息 深恶(wù)痛疾 D.狩(shǒu)猎 瓦砾(lì) 胆怯(qiè) 吹毛求疵(cì)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狼藉 颠沛 义愤填應 千山万壑 B.烦躁 杀戮 粗制滥造 不容质 疑 C.迁徒 荒谬 长途跋涉 相形见拙 D.亵渎 旁骛 冥思遐想 怒不可 遏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孤帆远影碧空尽”这一句诗抒发了李白送别友人时的寂寞之情。 B.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曾经在南京浦口火车站台拍摄离别场景。 C.初中将结束了,你是选择在国内高中读书?还是选择出国留学呢? D.《目送》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龙应台写尽了幽微。 2014 年 4 月,南京金陵图书馆开展了主题为“书香金陵 阅读南京”的读书系列活动。初中 生小玄参加了此次活动。 5.在“名著·名片”专题文献展中,小玄在图书借阅室翻阅了《鲁滨逊漂流记》《水浒传》 《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等名著,下列相关内容不符合名著原意的一项是( )(2 分) A.鲁滨逊出海航行遭遇风暴,流落荒岛。他白手起家开发荒岛,使自己生存下来。 B.武松景阳冈打虎体现了“勇”,醉打蒋门神体现了“义”,斗杀西门庆体现了“恨”。 C.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描写小人国利里浦特党派之争以身材高矮划分阵营。 D.音乐巨人贝多芬隐忍自己的痛苦,在生命的最后一天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 6.在“书中韵,画中情——2014 名家书画展”中,小玄在一幅颜体书法作品前(见右图) 驻足。他认为 这幅作品中“天”字书写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这得益于“天”的两横在收笔时都 用了 笔(选“按”或“提”),撇捺运用 (选“侧锋”或“中锋”)出笔,用笔劲利。(2 分) 另外,请你用正楷将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写 简体字)。(2 分) 7.在阅读中,“新留守现象”这个词语引起了小玄关注。书展结束后,他回家收集了一些 资料,汇总如下: 材料一:由于生存压力和竞争压力太大,城市里的一些家长不得不忙于打拼,没有时间 陪伴孩子,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缺失父母的精神关爱,这种现象称为新留守现象。 材料二:2013 年 5 月,是长沙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月,一位大学教授做了一项调查,其中一 项问卷内容是“你有心里话,最愿意跟谁说”。调查结果令人惊讶:排名第一的是网友,第 二是朋友,第三是老师,第四才是家长。 材料三:长沙“秋实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青少年心理专家丹妮认为:“在成长的关键时段, 孩子如没有得到好的陪伴,感受不到父母的温暖,这也是孩子到青春期出现成长问题的主要 原因。” (1)阅读材料二,说说这一调查结果反映了这一部分城市里的父母与子女相处中存在什么 问题?(2 分) 请结合三则材料说一说:为了减少“新留守现象”的消极影响,家长与社会分别可以采取怎 样的有效措施?(各说一点即可)(2 分) 家长: 社会: 二(44 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8~9 题。(5 分) 送张舍人①之江东 李白 张翰②江东去,正值秋风时。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注释】①张舍人,李白朋友,唐朝人。②张翰,西晋文学家,南朝刘义庆 《世说新 语·识鉴》载:“晋张翰在洛,见秋风起而思故乡莼鲈(莼鲈:两种美味的食物),因辞官 归。” 8.张舍人在秋季欲暮时分乘船踏上旅途,诗人以“ ”和“ ”(各填两字)代 指离去的友人,暗指友人此行的孤独和和诗人的不舍。“ ”一句,更有“此一 别,相见是何年”的况味。(3 分) 9.诗评家认为李白的送别诗有雄健 豪迈之气,突破了一般送别诗“有别必怨,有怨必盈 (充 分表达)”的情调。试以本诗的尾联为例简要分析。(2 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0~13 题。(12 分) 三子能言 沛国有一士人,姓周,同生三子,年且弱冠,皆有声无言。忽有一客从门过,因乞饮,闻其 儿声,问之曰:“此是何声?”答曰:“是仆之子,皆不能言。”客曰:“君可还内省过, 何以至此?”主人异其言,知非常人。良久出云:“都不忆有罪过。”客曰:“试更思幼时 事。”入内,食顷①,出语客曰:“记小儿时,当床上有燕巢,中有三子,其母从外得食哺, 三子皆出口受之,积日如此。试以指内巢中,燕雏亦出口承受。因取三蔷茨②,各与食之。 既而皆死。母还不见子悲鸣而去。昔有此事,今实悔之。”客闻言,遂变为道人之容,曰: “君既自知悔,罪今除矣。”言讫,便闻其子言语。周亦忽不见此道人。 ( 选自 《搜神后记》 陶潜著 有删改) 【注释】①食顷:吃一顿饭的时间。形容时间短。②蔷茨:蔷薇的一部分,有毒性,待考证。 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划两处。(2 分) 母 还 不 见 子 悲 鸣 而 去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年且弱冠 ( ) (2)主人异其言 ( ) (3)出语客曰 ( ) (4)言讫 ( ) 12.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3 分) 客闻言,遂变为道人之容,曰:“君既自知悔,罪今除矣。” 13.张铭与黄浩一起阅读了这个故事,黄浩说:“古人真是太迷信了,这个故事反映出了古 人因果报应的宿命思想。”张铭则想起老师曾经告诉他们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 态度阅读古典名著,沉思片刻,他对故事的主题有了自己的理解。试模拟张铭的口吻,对黄 浩表达他的看法。(3 分) (三)阅读下面文本,完成 14~18 题。(16 分) 那棵老柿树 赵宏欣 我临窗而坐,旁边坐着一位年轻的少尉。他腋下夹着一个浅灰色公文包,神色庄重,眼睛不 时地望着窗外。自从踏上列车,他就一直坐在我的旁边,没有言语。 列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行驶,这会儿,已从南国秀丽的山川进入了一片丘陵地带。窗外古朴 的山峦,在旭阳的铺盖下,呈现出一片醒目的土黄。 突然,那少尉说话了:“请您跟我换换座位,好吗?列车就要经过我的家乡了,我想好好看 看。” 我一听,忙说:“行。” 换过座位,我问他:“路过家乡不停停?” 他说:“不行啊,任务太紧。” “看样子,你很久没回家乡了吧?”我又问。 他点点头:“三年了。”流露出满腔的思乡情。又说:“本来部队这几天要安排我探家的, 我把电报都打回家了,可突然来了任务……”他说着,把脸扭向窗外,深情地注视着窗外的 世界。窗外一片片起伏的黄色山峦,在眼前一一闪过。我想,他的家乡就要到了。 不一会儿,他转过头来满脸振奋的样子:“你看到那道山峦了吗,最高处的那道?” 我点点头。我看到的是一道非常普通的山峦,甚至是非常贫瘠的黄色山峦,山脊上寥寥地生 长着一些类似荆条的植物,远远望去,在秋阳里显得寂寥和淳朴。 “那就是我的家乡。”他又说,“我们的村子就在这座山的后边,从这儿看不到。不过,可 以看到山脊上我们村子的那棵老柿树。”他的表情欣喜而自豪。 我被他的情绪感染了,指着窗外的一段山峦说:“这儿离你们村子很近了吧?” “很近了,很近了。”他又指着窗外的黄土山,“我小时候割草,总跑到这儿来,这山上的 草肥极了,不一会儿就能割上一大篮子。”他兴致勃勃。我望着窗外绵延的黄色山峦,心想, 他村子的那棵老柿树就要出现了。这么快的列车,很可能在十秒钟之内就会把它闪过去。于 是,我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那道山脊。此 刻,我非常想看一看那棵老柿树。因为这道长长 的山脊上,几乎没有什么高大的树,远远望去光秃秃的。如果有棵高大的树,我想,这山脊 一定会显得非常生动。 此刻,少尉一直沉默着,凝望着窗外。窗外最高的那道山峦,在不断的延伸中,出现了一棵 孤独的老柿树。那柿树倔强着筋骨挺立着,蓬着繁茂的霜红的树冠。远远的柿树下站着一位 老人,隐约还能看到她拄着的拐杖和那花白的头发。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秋阳里宛如雕 塑一般。 “就那棵老柿树吗?”我望着窗外头也没转地问那少尉。 少尉没有说话。我转过头一看,发现他哭了。 “你怎么哭了?”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他忙抹掉眼眶中的泪水,说:“你看到那棵老柿树下站的那位老人了吗?那是我母亲。” 14.请从少尉的角度分别概括本文的情节。(不超过 20 字)(2 分) 少尉: 15.文中的少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几个四字短语概括。至少三个。(3 分) 16.文中几次提到“黄色山峦”,有何用意?(3 分) 17.品味语言。(4 分) (1)他的表情欣喜而自豪。(为什么“欣喜而自豪”?)(2 分) (2)窗外最高的那道山峦,在不断的延伸中,出现了一棵孤独的老柿树。(如何理解这句 话中的“孤独”一词?)(2 分) 18.说一说本文的标题好在哪里?(4 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9~22 题。(11 分) 谈友谊 梁实秋   朋友居五伦之末,其实朋友是极重要的一伦。所谓友谊实即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关 系,其中包括了解、欣赏、信任、容忍、牺牲等诸多美德。如果以友谊作基础,则其他的各 种关系如父子夫妇兄弟之类均可圆满地建立起来。《论语》里面关于交友的话很多。在西方 亦是如此。罗马的西塞罗有一篇著名的《论友谊》。法国的蒙田、英国的培根、美国的爱默 生,都有论友谊的文章。   古之所谓“刎颈交”,非常人所能企及。就是把友谊的标准降低一些,真正能称得起朋 友的还是很难得。试想一想,如有银钱经手的事,你信得过的朋友能有几人?在你蹭蹬失意 或疾病患难之中还肯登门拜访乃至雪中送炭的朋友又有几人?再退一步,平素投桃报李,莫 逆于心,能维持长久于不坠者,又有几人?总角之交①,如无特别利害关系以为维系,恐怕 很难在若干年后不变成为路人。富兰克林说:“有三个朋友是最忠实可靠的——老妻、老狗 和现款。”妙的是这三个朋友都不是朋友。倒是亚里斯多德的一句话最干脆:“我的朋友们 啊!世界上根本没有朋友。”这句话近于愤世嫉俗,事实上世界上还是有朋友的,不过虽然 无需打着灯笼去找,却是像沙里淘金而且还需要长时间地洗炼。   大抵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臭味相投,方能永以为好。交朋友也讲究门当户对,纵不是 那么严格,也有个界线。“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于“自轻肥”之余还能对 着往日的旧游而不把眼睛移到眉毛上边去么?汉光武容许严子陵把他的大腿压在自己的肚 子上,固然是雅量可风,但是严子陵之毅然决然地归隐于富春山,则尤为知趣。朱洪武写信 给他的一位朋友说:“朱元璋作了皇帝,朱元璋还是朱元璋……”话自管说得很漂亮,看看 他后来之诛戮功臣,也就不免令人心悸。人一入宦途,可能发生突变。孔子说,无友不如己 者。 史书记载,弥衡与孔子是忘年交,弥衡年未二十,孔融年已五十。他们这对忘年交之所以得 以长久,除了有赖于他们兴趣之相近与互相之器赏,更重要的是,年长的一方多少能保持一 点童心,年幼的一方多少能显著几分老成。所以,友谊的保持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 “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交,因为淡所以不腻,才能持久。“与朋友交,久而敬之。” 敬就是保持距离,也就是防止过分的亲昵。最要注意的是,友谊不可透支,总要保留几分。 马克·吐温说:“神圣的友谊之情,其性质是如此的甜蜜、稳定、忠实、持久。可以终身不 渝,如果不开口向你借钱。”这真是慨而言之。世上最难忘的事是借出去的钱,一般人为最 倒霉的事幼莫过于还钱。一牵涉到钱,恩怨便很难清算得 清楚,多少成长中的友谊都被这 阿堵物②所戕害!   规劝朋友乃是朋友之间应有之义,但是谈何容易。名利场中,沆瀣一气,自己都难以明 辨是非,哪有余力规劝别人?而在对方则又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谁又愿意别人批他的逆鳞? 规劝,不可当着第三者的面前行之,以免伤他的颜面;不可在他情绪不宁时行之,以免逢彼 之怒。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我总以为劝善规过是友谊的消极的作用。 人是要朋友的,只有神仙和野兽才喜欢孤独。“假如一个人独自升天,看见宇宙的大观,群 星的美丽,他并不能感到快乐,他必要找到一个人向他述说他所见的奇景,他才能快乐。” (此文有删改) 【注释】①总角之交:指童年时期就结交的朋友。②阿堵物:西晋的一些士族阶层人士自命 清高,耻于言钱,钱被称为“阿堵物”。 19.阅读全文,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 分) 20.作者认为如何才能让友谊长久呢?(3 分) 21.有人认为第六段与文章内容关系不大,可以删去。你同意吗?为什么? (3 分) 2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第一段提到蒙田、培根、爱默生等人有论友谊的文章,其 意都在说明西方人注重交 友。 B.第二段中引用富兰克林和亚里斯多德的话,目的都是为了说明“世界上没有朋友。 C. 第三段中将朱元璋做皇帝后所说和所做的进行对比,是为了说明朋友需要门当户对。 D.第六段划线句运用比喻手法告诉我们规劝朋友不易,故不要劝善规过,免得朋友反感。 三、(50 分) 23.阅读下列材料,以“花会开”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 600 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有些花儿,总是静静地在没人关注的地方,默默地打苞、盛开、凋谢。对于路边这些随处可 见的花儿,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特别关注。错过花期不要紧,只要你还 记得下次花开的时间, 终归有机会在那一季花开的时间欣赏到最美的绽放时刻。 语文 参考答案 一 (26 分) 1. (10 分)(1)悠然见南山(2)一片冰心在玉壶(3)烽火连三月(4)山回路转不见君 (5)月有阴晴圆缺(6)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7)落红不是无情物(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 民(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涯若比邻 (2 分)C 3. (2 分)D 4. (2 分)C 5. (2 分)C 鞋跟高低 6. (4 分) ①按,中锋;②书写工整 1 分,美观 1 分。 7. (4 分)(1)(2 分)父母虽然离孩子最近(1 分),但心理距离却是最远的(1 分)。 (2)(2 分)答案示例: 家长:家长从物质、精神等各方面立体关爱孩子(或家长可以增辟交流途径,组织多样亲子 活动,增进感情交流。)(1 分) 社会:社区、学校可以开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相关的培训,优化家长育儿理念(意 近即可);加强对新留守儿童的心理咨询与干预工作(如开设青春期讲座等)。(1 分) 二 (44 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8~9 题。(5 分) 8.(3 分)一雁 孤帆 沧波杳难期(一点 1 分) 9.(2 分)答案示例:诗人想象友人到了吴州,两人虽然相隔千里,但能共对一轮明月互诉 思念之情。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观点 1 分,分析 1 分,言之成理皆可)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0~13 题。(12 分) 10.(2 分)母还 / 不见子 / 悲鸣而去 11.(4 分)(1)且:将近、将要、快要(2)异:认为…很奇异,以…为奇异(3)语:告 诉,对…说 (4)讫 :结束、完 12.(3 分)客人听到这些话,就变成了道人的模样,说:“您已经自己知道后悔(悔恨) 了,罪孽现在就算除去(赎)了吧。” 13 .(3 分)能从“多行善事、懂得自省、闻过即改、从善如流、善待动物、爱惜生灵”等 方面概括看法,言之成理皆可。称呼 1 分,观点 1 分,理由 1 分。如:黄浩,我觉得这个故 事也反映了古人朴素的自然观,一定程度上警告和批评了那些虐杀动物的人。(观点)周氏 因为杀死了小燕子,尝到了自己儿子是残疾的苦果,看似很荒唐,但曲折了体现了孔子所说 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提醒我们能像善待人类自己一样善待动物。你觉得这样 理解有没有道理呢? 【参考译文】 沛郡有位姓周的士绅,一次添了三个儿子。(然而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年龄眼看都快二十 岁了,都是一张开嘴只能“呜哩哇啦”地,却不会说话。(一天,)突然有位客人从他门前经 过,口渴了想讨杯茶水。听到了屋里那几个傻儿的声音,问道:“这是什么声音啊?”周某 回答:“这是我的儿子(发出的声音),(他们)都不会说话。”客人说:“您可回想、反省 过(自己曾经犯过的)过错呢,(否则 ,)怎么到这样的地步呢?”周某听他所说的话,认 为很奇异,知道他不是一般的人。想了很长时间,出口说:“我(积德行善,实在)都想不 起做过什么缺德坏良心的事啊。”客人说:“你换着(思路)再想想,幼年时做过什么 事。”周某进入内室,(大约)一顿饭的时间,出来对客人说:“我想起来了。记得在我小 时候,正当床上面有燕子窝,窝里有三个小燕子,母燕子从外面寻食回来喂它们。三个小燕 子都张着嘴等着,天天都是如此。我试着用手指伸进窝里,小燕子以为母燕来喂食,也张嘴 承受。我找了些蔷茨,各自喂给它们吃。不大会儿,都死了。母燕回来,不见自己的孩子, 悲惨地鸣叫着飞走了。许多年前,我实在办了件蠢事,今天想起来也实在是追悔莫及啊。” 客人听到这些话,就变成了 道人的模样,说:“您已经自己知道后悔(悔恨)了,罪孽现 在就算除去(赎)了吧。”话刚说完,就听到周某几个儿子说话的声音。而周某也突然不见 了这个道人。 (三)阅读下面文本,完成 14~18 题。(16 分) 14.(2 分)(少尉)看到老柿树下盼儿归来的母亲时哭了。(语言简洁,意对即可) 15.(3 分)眷念故土(思念母亲) 忠于职守 很重亲情(一点 1 分) 16. (3 分)①与南国秀丽的山川形成对比,突出它的普通甚至有些贫瘠。②衬托少尉的故 土情结,尽管那黄色的山峦普通甚至贫瘠,但他依然眷念。③为下文看到少尉的老母亲孤独 地站在老柿树下盼儿归来的情节做铺垫。因为黄色的山峦只生长着些类似荆条的植物,几乎 没有高大的树。(一点 1 分,意近即可) 17.(4 分)(1)(2 分)欣喜源于能看到他们村的那棵老柿树;自豪感源于少尉对故土的 眷念。 (每点 1 分) (2)(2 分)①没有高树与老柿树为伴。因为那道长长的山脊上几乎没有什么高大的树, 所以这棵老柿树显得孤独。②暗示了母亲的孤独。(每点 1 分) 18.(4 分)①含义非常丰富:那棵老柿树不仅是故乡的象征,也是母亲的象征。②作用非 常明显:那棵老柿树不仅是本文的线索,也是少尉眷念故土的感情的载体。(每点 2 分,意 近即可)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9~22 题。(11 分) 19. (3 分)友谊很重要,但是朋友很难得(或“需要长时间地洗练”),友谊也很难长久保 持(或要追求“久而敬之”)。 (每点 1 分) 20.(3 分)需要门当户对,“臭味相投”(类聚、群分);需要双方共同努力;需要掌握好分 寸(或“保持距离,也就是防止过分的亲昵”)。(每点 1 分) 21. (3 分)不同意。第⑥段讲的是规劝朋友之不易,必须考虑自身有没有余力规劝别人,还 得考虑选择恰当的说话方式、合适的场合和时机,否则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会影响友 谊(1 分)。这是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保持友谊的长久需要掌握分寸(1 分),是对第⑤段的 补充与充实,可以更好地论证作者的观点(1 分)。 22. (2 分)C 三 (50 分) 23.参照 2013 年南京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1)作文评分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①基础等级:从内容、表达、结构这三方面评定作文类别。 ②发展等级:从主题深刻、选材精当、有一定文采、有一点创新等四个方面评定。以上四方 面具备一条即可得发展分。发展等级分不超过 7 分。 ③评分程序:综合评定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2)作文评分常规要求 ①错别字每三个扣 1 分,重现的不计,最多扣 2 分。 ②标点符号错误较严重者,酌情扣 1—2 分。 ③字数每少 50 字扣 1 分,最多扣 2 分。 ④作文总分不得超过 50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