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中考数学模拟题分类55动态综合型问题含答案
动态综合型问题
一、选择题
1.(淮安市启明外国语学校 2010-2011 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数学期中试卷)如图,已知 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0,1),⊙C 的圆心坐标为(0,-1),半径为 1.若 D 是⊙C
上的一个动点,射线 AD 与 y 轴交于点 E,则△ABE 面积的最大值是( )
A.3 B.11
3
C.10
3 D.4
答案:B
2011 年黄冈中考调研六)(2011 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模拟 22)如
图,已知点 的坐标为(3,0),点 分别是某函数图象与 轴、
轴的交点,点 是此图象上的一动点.设点 的横坐标为 , 的长
为 ,且 与 之间满足关系: ( ),则结论:① ;② ;
③ ;④ 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①③④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C
(浙江省杭州市瓜沥镇初级中学 2011 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 ) 答案:B
)如图,C 为⊙O 直径 AB 上一动点,过点 C 的直线交⊙O 于 D、E 两点, 且
∠ACD=45°,DF⊥AB 于点 F,EG⊥AB 于点 G,当点 C 在 AB 上运动时,设 AF= ,
DE= ,下列中图象中,能表示 与 的函数关系式的图象大致是( )
F A B, x y
P P x PF
d d x 35 5d x= − 0 5x≤ ≤ 2AF = 5BF =
5OA = 3OB =
2
4
x
y y x
第 1 题图
A
B
C·D
E
y
x
x
y
O AF
B P
(第 3 题)
第 6 题图
A D
F
E
C
M
B
答案:A
6.(2011 深圳市模四)如图,△ABC 和△DEF 是两个形状大小完全
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ACB=∠DFE=90°,点 C 落在 DE 的中点处,且 AB 的中点 M、
C、F 三点共线,现在让△ABC 在直线 MF 上向右作匀速移动,
而△DEF 不动,设两个三角形重合部分的面积为 y,向右水平
移动的距离为 x,则 y 与 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答案:C
二、填空题
1、(浙江省杭州市 2011 年中考数学模拟)如图在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ABCD 中,E,F,O 分
别是 AB,CD,AD 的中点,以 O 为圆心,以 OE 为半径画弧 EF.P 是 上的一个动
点,连结 OP,并延长 OP 交线段 BC 于点 K,过点 P 作⊙O 的切线,分别交射线 AB 于
点 M,交直线 BC 于点 G. 若 ,则 BK﹦ .
答案: ,
2 .(浙江省杭州市瓜沥镇初级中学 2011 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
3=
BM
BG
1
3
5
3
A O D
B
F
K
E
( 第 1 题 )
图)
G
M
C
K
C
P AO
B
Q
X
y
o x
y
B
o x
y
A
o x
y
D
o x
y
C
OABC 的两边分别在 x 轴和 y 轴上,OA=10cm,OC=6cm。P 是线段 OA 上的动点,从点
O 出发,以 1cm/s 的速度沿 OA 方向作匀速运动,点 Q 在线段 AB 上。已知 A、Q 两点间
的距离是 O、P 两点间距离的 a 倍。若用(a,t)表示经过时间 t(s)时,△OCP、△PAQ 、
△CBQ 中有两个三角形全等.请写出(a,t)的所有可能情况 .
答案:(0,10),(1,4),( ,5)
3.(2011 年江苏省东台市联考试卷)线段 OA 绕原点 O 逆时针旋转 到 的位置,若 A
点坐标为 ,则点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2011 年三门峡实验中学 3 月模拟)如图,已知⊙P 的半径为 2,圆心 P 在抛物线
上运动,当⊙P 与 轴相切时,圆心 P 的坐标为 .
答案: 或
三、解答题
1、(重庆一中初 2011 级 10—11 学年度下期 3 月月考)如图,以 Rt△ABO 的直角顶点 O 为
原点,OA 所在的直线为 x 轴,OB 所在的直线为 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 OA=4,
OB=3,一动点 P 从 O 出发沿 OA 方向,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 A 点匀速运动,到达
A 点后立即以原速沿 AO 返回;点 Q 从 A 点出发沿 AB 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 B
匀速运动.当 Q 到达 B 时,P、Q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 P、Q 运动的时间为 t 秒(t>0).
(1) 试求出△APQ 的面积 S 与运动时间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在某一时刻将△APQ 沿着 PQ 翻折,使得点 A 恰好落在 AB 边的点 D 处,如图①.
求出此时△APQ 的面积.
(3) 在点 P 从 O 向 A 运动的过程中,在 y 轴上是否存在着点 E 使得四边形 PQBE 为等腰
梯形?若存在,求 出点 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 伴随着 P、Q 两点的运动,线段 PQ 的垂直平分线 DF 交 PQ 于点 D,交折线 QB-BO
-OP 于点 F. 当 DF 经过原点 O 时,请直接写出 t 的值.
答案:解:(1)在 Rt△AOB 中,OA=4,OB=3
90° OA′
(1, 3) A′
( 3,1)−
6
5
21 12y x= − x
)2,6( )2,6(−
第 4 题
∴AB=
①P 由 O 向 A 运动时,OP=AQ=t,AP=4-t
过 Q 作 QH⊥AP 于 H 点,由 QH//BO 得
∴
即 (0
1
∴美丽抛物线的顶点只有 B1B2.
①若 B1 为顶点,由 B1(1, ),则 d=1- =
②若 B2 为顶点,由 B2(2, ),则 d=1- =
综上所述,d 的值为 或 时,存在美丽抛物线。
22.(2011 天一实验学校 二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0,6),点 B 是 x 轴上
的一个动点,连结 AB,取 AB 的中点 M,将线段 MB 绕着点 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90o,得到
线段 BC.过点 B 作 x 轴的垂线交直线 AC 于点 D.设点 B 坐标是(t,0).
(1)当 t=4 时,求直线 AB 的解析式;
(2)当 t>0 时,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点 C 的坐标及△ABC 的面积;
(3)是否存在点 B,使△ABD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 B 的坐标,
并写出其中一个的求解过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2
7
2)1(12
7
−d
2)1(12
7
−d
2)1(12
7
−d
2
12
7
3
1
4
1
12
7
3
1
4
1
12
11
3
1
4
1
4
1
12
7
12
7
12
5
12
11
−− 1)12
112( 12
11
12
5
12
11
·
y
O
A
x
备用图
M
y
O
C
A
B x
D
解:(1)当 t=4 时,B(4,0)
设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 kx+b .
把 A(0,6),B(4,0) 代入得: {b = 6
4k + b = 0 , 解得:{k = -
b = 6 ,
∴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y=-3
2x+6.
(2) 过点 C 作 CE⊥x 轴于点 E
由∠AOB=∠CEB=90°,∠ABO=∠BCE,得△AOB∽△BEC.
∴ ,
∴BE= 1
2AO=3,CE= 1
2OB= t
2,
∴点 C 的坐标为(t+3,t
2).
∵AB⊥BC,AB=2BC,∴S ABC= 1
2AB·BC= BC2.
在 Rt△ABC 中,BC2= CE2+ BE2 = 1
4t2+9,
即 S ABC= 1
4t2+9.
(3)存在,理由如下:
①当 t≥0 时.
Ⅰ.若 AD=BD.
又∵BD∥y 轴
∴∠OAB=∠ABD,∠BAD=∠ABD,
∴∠OAB=∠BAD.
又∵∠AOB=∠ABC,
∴△ABO∽△ACB,
∴ ,
∴t
6= 1
2,
∴t=3,即 B(3,0).
Ⅱ.若 AB=AD.
延长 AB 与 CE 交于点 G,
又∵BD∥CG
∴AG=AC
过点 A 画 AH⊥CG 于 H.
∴CH=HG=1
2CG
由△AOB∽△GEB,
1
2
BE CE BC
AO BO AB
= = =
1
2
OB BC
AO AB
= =
y
O
C
A
B x
D
E
y
O
C
A
B
D
E
H
G x
得GE
BE=AO
OB ,
∴GE= 18
t .
又∵HE=AO=6,CE=t
2
∴18
t +6=1
2×(t
2+18
t )
∴t2-24t-36=0
解得:t=12±6 5. 因为 t≥0,
所以 t=12+6 5,即 B(12+6 5,0).
Ⅲ.由已知条件可知,当 0≤t<12 时,∠ADB 为钝角,故 BD ≠ AB.
当 t≥12 时,BD≤CE S∴ 17 3
2
(图 4)
y
A
C
O ( )D N B x
E G
P
( )M
I
答 案 : , ∴
·r(OA +OB+AB)= r (r+x+10-x+r+10)= r (20+2r)=
∴S= = )
37.(2011 年深圳二模)如图,已知抛物线y=x -ax+a -4a-4 与x轴相交于点 A
和点 B,与y轴相交于点 D(0,8),直线 DC 平行于x轴,交抛物线于另一点 C,动点 P
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 C 点出发,沿 C→D 运动,同时,点 Q 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
的速度从点 A 出发,沿 A→B 运动,连接 PQ、CB,设点 P 运动的时间为 t 秒.
(1)求a的值;
(2)当四边形 ODPQ 为矩形时,求这个矩形的面积;
(3)当四边形 PQBC 的面积等于 14 时,求 t 的值.
(4)当 t 为何值时,△PBQ 是等腰三角形?(直接写出答
案)
解:(1)∵抛物线y=x -ax+a -4a-4 经过
点(0,8)
∴a -4a-4=8
解得:a =6,a =-2(不合题意,舍去)
∴a的值为 6
(2)由(1)可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x -6x+8
当y=0 时,x -6x+8=0
解得:x =2,x =4
∴A 点坐标为(2,0),B 点坐标为(4,0)
当y=8 时,
x=0 或x=6
∴D 点的坐标为(0,8),C 点坐标为(6,8)
DP=6-2t,OQ=2+t
当四边形 OQPD 为矩形时,DP=OQ
2 2 2100 40 4 2x x a b ab− + = + − 2 2( ) (10 ) 100x r x r+ + − + =
2 210 10r r x x+ = − + 1
2
1
2
1
2
2 10r r+
2 10r r+ 2 10x x− +
2 2
2 2
2
1 2
2
2
1 2
2+t=6-2t,t= ,OQ=2+ =
S=8× =
即矩形 OQPD 的面积为
(3)四边形 PQBC 的面积为 ,当此四边形的面积为 14 时,
(2-t+2t)×8=14
解得 t= (秒)
当 t= 时,四边形 PQBC 的面积为 14
(4)t= 时,PBQ 是等腰三角形.
38.广东省澄海实验学校模拟)已知:如图,抛物线 与 轴交于点 、点 ,与
直 线 相 交 于 点 、 点 , 直 线
与 轴交于点 。
(1)求直线 的解析式;
(2)求 的面积;
(3)若点 在线段 上以每秒 1 个单位长
度的速度从 向 运动(不与 重合),同
时,点 在射线 上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
度从 向 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秒,请写出
的面积 与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点
运动多少时间时, 的面积最大,最大
面积是多少?
解:(1)在 中,令 ,
, ∙∙∙∙∙∙∙∙∙∙∙∙∙∙∙∙∙∙∙∙∙∙∙∙∙∙∙∙∙∙∙∙∙∙∙∙∙∙∙∙∙∙∙∙∙∙∙∙∙∙∙∙∙∙1 分
又 点 在 上
…………………………………2 分
3
4
3
4
3
10
3
10
3
80
3
80
8)(2
1 ×+ PCBQ
2
1
2
3
2
3
5
6
23 34y x= − + x A B
3
4y x b= − + B C
3
4y x b= − + y E
BC
ABC△
M AB
A B A B,
N BC
B C t
MNB△ S t
M MNB△
23 34y x= − + 0y = 23 3 04 x∴− + = 1 2x∴ = 2 2x = −
( 2 0)A∴ − , (2 0)B ,
B 3
4y x b= − +
30 2 b∴ = − + 3
2b =
第 38 题图
x
y
A B
C
E
MD P
N
O
的解析式为 ………………………3 分
(2)过点 C 作 CD⊥AB 于点 D.
由 ,得 ∙∙∙∙∙∙∙∙∙∙∙∙∙∙∙∙∙∙∙∙∙∙∙∙∙∙∙∙∙∙∙∙∙∙∙∙∙∙∙∙∙∙∙∙∙∙∙∙∙∙∙∙∙∙∙∙∙∙∙∙∙∙∙∙∙∙∙∙∙∙5 分
, , ………………………………………6 分
∙∙∙∙∙∙∙∙∙∙∙∙∙∙∙∙∙∙∙∙∙∙∙∙∙∙∙∙∙∙∙∙∙∙∙∙∙∙∙∙∙∙∙∙∙∙∙∙∙∙∙∙∙∙∙∙∙∙∙∙∙∙∙∙∙∙∙∙∙∙∙∙∙∙∙∙∙∙∙∙∙∙∙∙∙∙∙∙∙∙∙∙∙∙∙∙∙∙∙∙∙∙7 分
(3)过点 作 于点
∙∙∙∙∙∙∙∙∙∙∙∙∙∙∙∙∙∙∙∙∙∙∙∙∙∙∙∙∙∙∙∙∙∙∙∙∙∙∙∙∙∙∙∙∙∙∙∙∙∙∙∙∙∙∙∙∙∙∙∙∙∙∙∙∙∙∙∙∙∙∙∙∙∙∙∙∙∙∙∙∙∙∙∙∙∙∙∙∙∙∙∙∙∙∙∙∙∙∙∙∙∙∙∙∙∙∙∙∙∙∙∙∙∙∙∙∙∙∙∙∙∙8 分
由 直 线 可 得 : 在 中 , , , 则
, ∵BM=4-t ∴△MBN 的面积= ×BM×NP= (4-t)· t
∙∙∙∙∙∙∙∙∙∙∙∙∙∙∙∙∙∙∙∙∙∙∙∙∙∙∙∙∙∙∙∙∙∙∙∙∙∙∙∙∙∙∙∙∙∙∙∙∙∙∙∙∙∙∙∙∙∙∙∙∙∙∙∙∙∙∙∙∙∙∙∙∙∙∙∙∙∙∙∙∙∙∙∙∙∙∙∙∙∙∙∙∙∙∙∙10 分
∙∙∙∙∙∙∙∙∙∙∙∙∙∙∙∙∙∙∙∙∙∙∙∙∙∙∙∙∙∙∙∙∙∙∙∙∙∙∙∙∙∙∙∙∙∙∙∙∙∙∙∙∙∙∙∙∙∙∙∙∙∙∙∙∙∙∙∙∙∙∙∙∙∙∙∙∙∙∙∙∙∙∙∙∙∙∙∙∙∙∙∙∙∙∙∙∙∙∙∙∙∙∙∙∙∙∙11 分
此抛物线开口向下, 当 时,
当点 运动 2 秒时, 的面积达到最大,最大为 .∙∙∙∙∙∙∙∙∙∙∙∙∙∙∙∙∙∙∙∙∙∙∙∙∙∙∙∙∙∙∙∙12 分
39.(2011 湖北省崇阳县城关中学模拟)如图 1,点 P、Q 分别是边长为 4cm 的等边∆ABC 边 AB、
BC 上的动点,点 P 从顶点 A,点 Q 从顶点 B 同时出发,且它们的速度都为 1cm/s,
(1)连接 AQ、CP 交于点 M,则在 P、Q 运动的过程中,∠CMQ 变化吗?若变化,则
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
(2)何时∆PBQ 是直角三角形?
(3)如图 2,若点 P、Q 在运动到终点后继续在射线 AB、BC 上运动,直线 AQ、CP
交点为 M,则∠CMQ 变化吗?若变化,则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
BC∴ 3 3
4 2y x= − +
23 34
3 3
4 2
y x
y x
= − +
= − +
1
1
1
9
4
x
y
= − =
2
2
2
0
x
y
=
=
91 4C ∴ − , (2 0)B , 4AB∴ = 9
4CD =
1 9 942 4 2ABCS∴ = × × =△
N NP MB⊥ P EO MB⊥ NP EO∴ ∥ BNP BEO∴△ ∽△
BN NP
BE EO
∴ =
3 3
4 2y x= − + 30 2E
, ∴ BEO△ 2BO = 3
2EO =
5
2BE =
2
5 3
2 2
t NP∴ = 6
5NP t∴ = 1
2
1
2
6
5
23 12 (0 4)5 5S t t t= − + < <
23 12( 2)5 5S t= − − +
∴ 2t = 12
5S =最大
∴ M MNB△ 12
5
A
P
B Q C
M
第 39 题 图
1
A
P
B QC
M
第 39 题 图
2
第 38 题答案图
P
N
M
C B
AO
y
x
40.(2011 深圳市模四)如图,在△ABC 中,∠B=90°,AB=5,BC=7,点 P 从 A 点开始沿 AB
边向点 B 点以 1cm/s 的速度移动,点 Q 从 B 点开始沿 BC 边向点 C 以 2cm/s 的速度移动.
(1)如果点 P、Q 分别从 A、B 两点同时出发,经过几秒钟,△PBQ 的面积等于 4?
(2)如果点 P、Q 分别从 A、B 两点同时出发,经过几秒钟,PQ 的长度等于 5?
解:(1)设经过 x 秒钟,△PBQ 的面积等于 4,
则由题意得 AP=x,BP=5-x,BQ=2x,
由 BP·BQ=4,得 (5-x)·2x=4, 解得,x 1=1,x2=4.
当 x=4 时,BQ=2x=8>7=BC,不符合题意。故 x=1
(2)由 BP +BQ =5 得(5-x) +(2x) =5 ,
解得 x1=0(不合题意),x2=2.
所以 2 秒后,PQ 的长度等于 5。
41.(2011 深圳市模四)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 OABC 为矩形,点 A、B 的坐标
分别为(6,0),(6,8)。动点 M、N 分别从 O、B 同时出发,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运
动。其中,点 M 沿 OA 向终点 A 运动,点 N 沿 BC 向终点 C 运动。过点 N 作 NP⊥BC,
交 AC 于 P,连结 MP。已知动点运动了 x 秒。
(1)P 点的坐标为( , );(用含 x 的
代数式表示)
(2)试求 ⊿MPA 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 x 的值。
(3)请你探索:当 x 为何值时,⊿MPA 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你发现了几种情况?写出你的研究成果。
解:(1)(6-x , x );
P
Q
B
C
A
2
1
2
1
2 2 2 2 2 2
3
4
(2) 设⊿MPA 的面积为 S ,在⊿MPA 中,MA=6﹣x ,MA 边上的高为 x ,其中,
0≤x≤6.∴S= (6—x)× x= (﹣x2+6x) = — (x﹣3)2+6。∴S 的最大值为 6, 此时 x =3.
(3)延长NP交 x 轴于Q,则有PQ⊥OA
①若MP=PA ∵PQ⊥MA ∴MQ=QA=x. ∴3x=6, ∴x=2;
②若MP=MA,则MQ=6—2x,PQ= x,PM=MA=6—x
在Rt⊿PMQ 中,∵PM2=MQ2+PQ2 ∴(6—x) 2=(6—2x) 2+ ( x) 2∴x=
③若PA=AM,∵PA= x,AM=6—x ∴ x=6—x ∴x=
综上所述,x=2,或 x= ,或 x= 。
42.(2011 年北京四中 33 模)在△ABC 中,∠A=90°,AB=8,AC=6,M 是 AB 上的动点(不
与 A、B 重合),过 M 作 MN//BC 交 AC 于点 N,以 MN 为直径作⊙O,设 AM=x
(1)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AMN 的面积 S;
(2)M 在 AB 上运动,当⊙O 与 BC 相切时(如图①),求 x 的值;
(3)M 在 AB 上运动,当⊙O 与 BC 相交时(如图②),在⊙O 上取一点 P,使
PM//AC,连接 PN,PM 交 BC 于 E,PN 交 BC 于点 F,设梯形 MNFE 的面积为 y,求 y 关
于 x 的函数关系式。
答案:解:(1)∵MN//BC,∴∠AMN=∠B,∠ANM=∠C
∴△AMN∽△ABC…………………………………………
∴ ,即 ,∴
∵AM⊥AN,∴ ……………
(2)设 BC 与⊙O 相切于点 D,连接 AO、OD,
则 AO=OD= MN
在 Rt△ABC 中,
又∵△AMN∽△ABC,
3
4
2
1
3
4
3
2
3
2
3
4
3
4
43
108
3
5
3
5
4
9
43
108
4
9
AC
AN
AB
AM =
68
ANx = xAN 4
3=
2
8
3
4
3
2
1
2
1 xxxANAMS AMN =⋅⋅=⋅⋅=∆
2
1
1022 =+= BCABBC
O
A
M N
B C
图①
O
A
M N
B C
P
E
F
图②
O
A
M N
B C
P
E
F
∴ ,即 ,∴ ,∴
过 M 作 MQ⊥BC 于 Q,则
则△BMQ∽△ABC,
∴ ,∴
∵
∴ …………………………………………………………………………
(3)∵∠A=90°,PM//AC,∠MPN=90°
∴四边形 AMPN 是矩形…………………
∴PN=AM=x
又∵四边形 BFNM 是平行四边形,
∴FN=BM=8-x,PF=PN-FN=x-(8-x)=2x-8…(
又 Rt△PEF∽Rt△ABC,∴ ,
∴
∵
………
43、(2011 年北京四中 34 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O 是坐标原点,四边形 AOCB
是梯形,AB∥OC,点 A 的坐标为(0,8),点 C 的坐标为(10,0),OB=OC.
(1)求点 B 的坐标;
(2)点 P 从 C 点出发,沿线段 CO 以 5 个单位/秒的速度向终点 O 匀速运动,过点 P 作
PH⊥OB,垂足为 H,设△HBP 的面积为 S(S≠0),点 P 的运动时间为 t 秒,求 S 与 t 之间的
函数关系式(直接写出自变量 t 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过点 P 作 PM∥CB 交线段 AB 于点 M,过点 M 作 MR⊥OC,
垂足为 R,线段 MR 分别交直线 PH、OB 于点 E、G,点 F 为线段 PM 的中点,连接 EF,
当 t 为何值时, ?
BC
MN
AB
AM =
108
MNx = xMN 4
5= xOD 8
5=
xODMQ 8
5==
AC
QM
BC
BM = x
x
BM 24
25
6
8
510
=
×
=
824
25 =+=+= xxBMAMAB
49
192=x
ABC
PEF
S
S
AB
PF
∆
∆=
2
2
2
)4(2
3682
1
8
82 −=××⋅
−=∆ xxS PEF
PMNAMN SS ∆∆ =
24128
9)4(2
3
8
3 222 −+−=−−=−= ∆∆ xxxxSSS PEFPMNMNFE梯形
2
5
EG
EF =
O
A
M N
B CDQ
y
xo C
A B
y
xo C
A B
答案:(1)如图 1 过点 B 作 BN⊥OC 于点 N
∵OB=OC=10 BN=OA=8
∴ON=AB= ∴B(6,8)
(2)如图 2 ∵∠BON=∠POH ∠ONB=∠OHP=90°
∴⊿BON∽⊿POH
∴
∵PC=5t ∴OP=10-5t ,OH=6-3t ,PH=8-4t …
∴BH=OB-OH=10-(6-3t)=3t+4 …
∴
(0≤t<2)
(3)如图 3 ,当点 G 在 E 上方时
过点 B 作 BN⊥OC 于点 N
BN=8 ,CN=4 ,CB= =4
∵BM∥PC,BC∥PM
∴BMPC 是平行四边形
图 2
∴PM=BC=4 BM=PC=5t
∵OC=OB
∴∠OCB=∠OBC
∵PM∥BC ∴∠OPD=∠OCB ∠ODP=∠OBC
∴∠OPD=∠ODP
∵∠OPD+∠RMP=90°∠ODP+∠MPH=90°
∴∠RMP=∠MPH
∴EM=EP ……
∵点 F 为线段 PM 的中点
∴EF⊥PM
∴⊿MEF∽⊿MRP
∴
∵MF= , MR=8 ,RP=4
∴ME=5 ,EF=
∵ ∴EG=2 MG=5-2=3 ……
622 =− BNOB
PH
BN
OH
ON
PO
BO ==
1646)48)(43(2
1 2 ++−=−+= ttttS
22 CNBN + 5
5
RP
EF
MR
MF
MP
ME ==
522
1 =MP
5
2
5
EG
EF =
y
xo C
A B
x
y
F
D
G
E
R
M
H
No
A B
CP
x
y
F
E D
G
R
M
H
No
A B
CP
x
y
H
No
A B
CP
x
y
No
A B
C
∵∠MBO=∠BON ,∠BMG=∠BNO
∴⊿BMG∽⊿ONB ∴ ∴BM= =PC ……
∴5t= 得 t= ……
当点 G 在 E 的下方时
可得 MG=5+2=7
BM=5t= ∴t= ……
∴当 t= 或 t= 时,
44、(2011 年浙江杭州 27 模)如图,在梯形 ABCD 中,AD∥BC,E 是 BC 上的一点,且 CE
=8,BC=12,CD=4 ,∠C=30°,∠B=60°.点 P 是线段 BC 边上一动点(包括 B、C 两
点),设 PB 的长是 x.
(1)当 x 为何值时,以点 P、A、D、E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直角梯形.
(2)当 x 为何值时,以点 P、A、D、E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3)P 在 BC 上运动时,以点 P、A、D、E 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为菱形.
答案:
(1)分别过点 A、D 作 BC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F、G.
EB C
A D
P
GFB C
A D
EP
BN
MG
ON
BM =
4
9
4
9
20
9
4
21
20
21
20
21
20
9
2
5
EG
EF =
3
∵∠C=30°,且 CD=
∴DG=2 ,CG=6
∴DG=AF=2
∵∠B=60°
∴BF=2。
∵BC=12
∴FG=AD=4……………………………………………………………
显然,当 P 点与 F 或点 G 重合时,以点 P、A、D、E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直角梯形.
所以 x=2 或 x=6………………………………………………………
(2) ∵AD=BE=4,且 AD∥BE
∴当点 P 与 B 重合时,
即 x=0 时。点 P、A、D、E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又∵当点 P 在 CE 中点时,EP=AD=4,且 EP∥AD,
∴x=8 时,点 P、A、D、E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3)由(1)(2)知,∵∠BAF=30°
∴AB=2BF=4
∴x=0 时,且 PA=AD,即以点 P、A、D、E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
∵AB=BE,且∠B=60°
∴△ABE 为正三角形。
∴AE=AD=4。
45、(2011 年浙江杭州 28 模)即当 x=8 时,即以点 P、A、D、E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
如图,在直角梯形 OABC 中,OA∥BC,A、B 两点的坐标
分别为 A(13,0),B(11,12).动点 P、Q 分别从 O、B
两点出发,点 P 以每秒 2 个单位的速度沿 x 轴向终点 A 运
动,点 Q 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沿 BC 方向运动;当点 P 停
止运动时,点 Q 也同时停止运动.线段 PQ 和 OB 相交于
点 D,过点 D 作 DE∥x 轴,交 AB 于点 E,射线 QE 交 x 轴
于点 F.设动点 P、Q 运动时间为 t(单位:秒).
(1)当 t 为何值时,四边形 PABQ 是平行四边形.
34
3
3
(2)△PQF 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求出△PQF 的面积 s 关于时间 t 的函数关系
式;若不变,请求出△PQF 的面积。
(3)随着 P、Q 两点的运动,△PQF 的形状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试问何时会出现等腰△PQF?
答 案 : ( 1 ) 设 要 四 边 形 PABQ 为 平 行 四 边 形 , 则
∴ .
(2)不变. (1 分)
∴AF=2QB=2t,∴PF=OA=13
∴S△PQF (2 分)
(3)由(2)知, PF=OA=13
①QP=FQ,作 QG⊥ 轴于 G,则
②PQ=FP,
③FQ=FP,
综上,当 时,△PQF 是等腰三角形.
(2011 年杭州市上城区一模)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正方形 OABC 的边长
为 2cm,点 A、C 分别在 y 轴的负半轴和 x 轴的正半轴上,抛物线 y=ax2+bx+c 经过点 A、B
和 D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果点 P 由点 A 出发沿 AB 边以 2cm/s 的速度向点 B 运动,同
时点 Q 由点 B 出发沿 BC 边以 1cm/s 的速度向点 C 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
也随之停止运动. 设 S=PQ2(cm2)
①试求出 S 与运动时间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 t 的取值范围;
②当 S 取 时,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 R,使得以 P、B、Q、R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
行四边形? 如果存在,求出 R 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求点 M,使得 M 到 D、A 的距离之差最大,求出点 M 的坐标.
2 , , 13 2 ,OP t QB t PA t= = = −
13 2t t− =
13
3t =
1
2
QB QD QD
OP DP DP
= ∴ =
1
2
QB QE BD QDOB DE PA AF EF DO DP
∴ = = = = ∥ ∥
1 13 12 782
= × × =
x 11 2 2 13 (11 )t t t t− − = + − − 3
2t∴ =
2 2(11 3 ) 12 13t∴ − + = 162 3t∴ = 或
( ) 2 213 2 11 12 13t t+ − − + = 1t∴ =
3 162 12 3t = 或 或 或
2(4, )3
−
5
4
答案:
47. (2011 年杭州市模拟)(本题 10 分)如图, 中,
厘米, 厘米,点 为 的中点.
(1)如果点 在线段 上以 厘米/秒的速度由 点向
点运动,同时,点 在线段 上由 点向 点运动.
①若点 的运动速度与点 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秒后,
与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②若点 的运动速度与点 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 的运
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 与 三点组成的三角形全等?
(2)若点 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 出发,点 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 同时出发,
都逆时针沿 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 与点 第一次在 的哪条边
上相遇?
答案:解:(1)①经过 秒后, 与 全等
∵ 秒, ∴ 厘米,
∵ 厘米,点 为 的中点, ∴ 厘米.
又∵ 厘米, ∴ 厘米, ∴ .
又∵ , ∴ , ∴ .
②∵ , ∴ ,又∵ ,
,则 ,
∴点 ,点 运动的时间 秒,
∴ 厘米/秒.
(2)设经过 秒后点 与点 第一次相遇,
由题意,得 ,
解得 秒.
∴点 共运动了 厘米.
1t = 3 1 3BP CQ= = × =
10AB = D AB 5BD =
8PC BC BP BC= − =, 8 3 5PC = − = PC BD=
AB AC= B C∠ = ∠ BPD CQP△ ≌△
P Qv v≠ BP CQ≠ BPD CQP△ ≌△
B C∠ = ∠ 4 5BP PC CQ BD= = = =,
P Q 4
3 3
BPt = =
5 15
4 4
3
Q
CQv t
= = =
x P Q
15 3 2 104 x x= + ×
80
3x =
P 80 3 803
× =
ABC△
10AB AC= = 8BC = D AB
P BC 3 B C
Q CA C A
Q P 1
BPD△ CQP△
Q P Q
BPD△ , ,C Q P
Q C P B
ABC△ P Q ABC△
1 BPD△ CQP△
(第 46 题)
第 47 题
第 47 题
∵ ,
∴点 、点 在 边上相遇,∴经过 秒点 与点 第一次在边 上相遇.
48. (2011 年浙江省杭州市模 2)
如图 1,点 P、Q 分别是边长为 4cm 的等边∆ABC 边 AB、BC 上的动点,点 P 从顶点
A,点 Q 从顶点 B 同时出发,且它们的速度都为 1cm/s,
(1)连接 AQ、CP 交于点 M,则在 P、Q 运动的过程中,∠CMQ 变化吗?若变化,则
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
(2)何时∆PBQ 是直角三角形?
(3)如图 2,若点 P、Q 在运动到终点后继续在射线 AB、BC 上运动,直线 AQ、CP
交点为 M,则∠CMQ 变化吗?若变化,则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
答案:(1) 不变。
又由条件得 AP=BQ,∴ ≌ (SAS)
∴
∴
(2)设时间为 t,则 AB=BQ=t,PB=4-t
当
当
∴当第 秒或第 2 秒时,∆PBQ 为直角三角形
(3) 不变。
80 2 28 24= × +
P Q AB 80
3 P Q AB
060=∠CMQ
060=∠=∠= CAPBACAB ,等边三角形中,
ABQ∆ CAP∆
ACPBAQ ∠=∠
060=∠=∠+∠=∠+∠=∠ BACCAMBAQCAMACPCMQ
3
4,24,2,6090 00 ==−=∴=∠=∠ tttBQPBBPQB 得时,
2),4(22,2,6090 00 =−==∴=∠=∠ tttPQBQBBPQ 得时,
3
4
0120=∠CMQ
A
P
B Q C
M
第 48 题 图
1
A
P
B QC
M
第 48 题 图
2
∴
又由条件得 BP=CQ,∴ ≌ (SAS)
∴ 又
∴
49. (2011 年浙江省杭州市模 2)
如 图 , 在 平 面 直 角 坐 标 系 xoy 中 , 矩 形 ABCD 的 边 AB 在 x 轴 上 , 且 AB=3 ,
BC= ,直线 y= 经过点 C,交 y 轴于点 G。
(1)点 C、D 的坐标分别是 C( ),D( );
(2)求顶点在直线 y= 上且经过点 C、D 的抛物
线的解析式;
(3)将(2)中的抛物线沿直线 y= 平移,平移后
的抛物线交 y 轴于点 F,顶点为点 E(顶点在 y 轴右侧)。
平移后是否存在这样的抛物线,使⊿EFG 为等腰三角形?
若存在,请求出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
明理由。
答案:(1)
( 2 ) 由 二 次 函 数 对 称 性 得 顶 点 横 坐 标 为 , 代 入 一 次 函 数
,得顶点坐标为( , ),
∴设抛物线解析式为 ,把点 代入得,
∴解析式为
(3)设顶点 E 在直线上运动的横坐标为 m,则
∴可设解析式为
060=∠=∠= CAPBACAB ,等边三角形中, 0120=∠=∠ ACQPBC
PBC∆ ACQ∆
MQCBPC ∠=∠ MCQPCB ∠=∠
0120=∠=∠ PBCCMQ
32 323 −x
323 −x
323 −x
)324( ,C ),( 321D
2
5
2
41 =+
2
3322
53 =−×=y 2
5
2
3
2
3)2
5( 2 +−= xay ),( 321D 3
32=a
2
3)2
5(3
32 2 +−= xy
)0)(323( >− mmmE ,
323)(3
32 2 −+−= mmxy
O xA B
C
y
D
G
o
第 49
题
①当 FG=EG 时,FG=EG=2m, 代入解析式得:
,得 m=0(舍去), ,
此时所求的解析式为: ;
②当 GE=EF 时,FG=4m, 代入解析式得:
,得 m=0(舍去), ,
此时所求的解析式为: ;
③当 FG=FE 时,不存在;
B 组
一、选择题
1.( 2011 年杭州三月月考)如图,C 为⊙O 直径 AB 上一动点,过点 C 的直线交⊙O 于
D、E 两点, 且∠ACD=45°,DF⊥AB 于点 F,EG⊥AB 于点 G,当点 C 在 AB 上运动时,
)322,0( −mF
3223233
32 2 −=−+ mmm 2
33 −=m
2
373)2
33(3
32 2 −++−= xy
)324,0( −mF
3243233
32 2 −=−+ mmm 2
332 −=m
2
376)2
332(3
32 2 −++−= xy
第 2 题图
A D
F
E
C
M
B
设 AF= ,DE= ,下列中图象中,能表示 与 的函数关系式的图象大致是( )
答案:A
2、(2011 深圳市模四)如图,△ABC 和△DEF 是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ACB=∠DFE=90°,点 C 落在 DE 的中点处,且 AB 的中点 M、C、F 三点共线,现在
让△ABC 在直线 MF 上向右作匀速移动,而△DEF 不动,设两个三角形重合部分的面积
为 y,向右水平移动的距离为 x,则 y 与 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答案:C
二、填空题
1.(2011 年三门峡实验中学 3 月模拟)如图,已知⊙P 的半径为 2,圆心 P 在抛物线
上运动,当⊙P 与 轴相切时,圆心 P 的坐标为 .
答案: 或
三、解答题
1.(2011 天一实验学校 二模)如图,已知 中, 厘米, 厘米,
点 为 的中点.
(1)如果点 P 在线段 BC 上以 3 厘米/秒的速度由 B 点向 C 点运动,同时,点 Q 在线段 CA
上由 C 点向 A 点运动.
①若点 Q 的运动速度与点 P 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 1 秒后, 与 是否全
等,请说明理由;
②若点 Q 的运动速度与点 P 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 Q 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
与 全等?
x y y x
21 12y x= − x
)2,6( )2,6(−
ABC△ 10AB AC= = 8BC =
D AB
BPD△ CQP△
BPD△ CQP△
第 1 题
o x
y
B
o x
y
A
o x
y
D
o x
y
C
A
Q
C
D
B
P
y
O
M
xn
l
1 2 3
…1B
2B
3B
nB
1A 2A 3A 4A nA 1nA +
(2)若点 Q 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 C 出发,点 P 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 B 同时出发,
都逆时针沿 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 P 与点 Q 第一次在 的哪条边上相
遇?
答案:
⑴
①全等。
理由:∵AB=AC,∴∠B=∠C,运动 1 秒时 BP=3,CP=5,CQ=3
∵D 为 AB 中点,AB=10,∴BD=5.
∴BP=CQ,BD=CP,∴△BPD≌△CQP
②若 Q 与 P 的运动速度不等,则 BP≠CQ,若△BPD 与△CQP 全等,则 BP=CP=4
CQ=5,Q 的运动速度为 5× cm/s
⑵设经过 t 秒两点第一次相遇则
( -3)t=20
t=
3t=80,
80÷28=2
×28=24,所以在 AB 边上。
即经过 两点第一次相遇,相遇点在 AB 上。
2.(2011 天一实验学校 二模)已知:如图,直线 : 经过点 M(0, ),一组抛
物线的顶点 ( 为正整数)依次是直线
上 的 点 , 这 组 抛 物 线 与 轴 正 半 轴 的 交 点 依 次 是 : A1 ( x1,0 ) , A2 ( x2,0 ) , A3
(x3,0),……An+1(xn+1,0)( 为正整数),设
(1)求 的值;
(2)求经过点 的抛物线的解析式(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
(3)定义:若抛物线的顶点与 轴的两个交点构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则这种抛物线
就称为:“美丽抛物线”.
探究:当 的大小变化时,这组抛物线中是否存在美丽抛物线?若存在,请
你求出相应的 的值.
l 1
3y x b= + ,
1 1 2 2 3 3(1 ) (2 ) (3 ) ( )n nB y B y B y B n y, , , , , , , , n
l x
n 1 0 1x d d= < <( ).
b
1 1 2A B A、 、 d
x
0 1d d< <( )
d
ABC△ ABC△
4
15
4
3 =
4
15
3
80
7
6
7
6
3
80
4
1
答案:
⑴∵M(0, 在直线 y= x+b 上,
∴b=
⑵由⑴得 y= x+ ,∵B1(1,y1)在直线 l 上,∴当 x=1 时,y1= ×1+ =
∴B1(1, )
又∵A1(d,0) A2(2-d,0)
设 y=a(x-d)(x-2+d),把 B1(1, )代入得:a=-
∴过 A1、B1、A2 三点的抛物线解析式为 y=- (x-d)(x-2+d)
(或写出顶点式为 y=- (x-1) + )
⑶存在美丽抛物线。
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必定是以抛物线为顶点为直角顶点的等腰
直角三角形,此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等于斜边的一半,又∵01
∴美丽抛物线的顶点只有 B1B2.
①若 B1 为顶点,由 B1(1, ),则 d=1- =
②若 B2 为顶点,由 B2(2, ),则 d=1- =
综上所述,d 的值为 或 时,存在美丽抛物线。
)4
1
3
1
4
1
3
1
4
1
3
1
4
1
12
7
12
7
12
7
2)1(12
7
−d
2)1(12
7
−d
2)1(12
7
−d
2
12
7
3
1
4
1
12
7
3
1
4
1
12
11
3
1
4
1
4
1
12
7
12
7
12
5
12
11
−− 1)12
112( 12
11
12
5
12
11
3.(2011 天一实验学校 二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0,6),点 B 是 x 轴上
的一个动点,连结 AB,取 AB 的中点 M,将线段 MB 绕着点 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90o,
得到线段 BC.过点 B 作 x 轴的垂线交直线 AC 于点 D.设点 B 坐标是(t,0).
(1)当 t=4 时,求直线 AB 的解析式;
(2)当 t>0 时,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点 C 的坐标及△ABC 的面积;
(3)是否存在点 B,使△ABD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 B 的坐标,
并写出其中一个的求解过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
解:(1)当 t=4 时,B(4,0)
设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 kx+b .
把 A(0,6),B(4,0) 代入得: {b = 6
4k + b = 0 , 解得:{k = -
b = 6 ,
∴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y=-3
2x+6.
(2) 过点 C 作 CE⊥x 轴于点 E
由∠AOB=∠CEB=90°,∠ABO=∠BCE,得△AOB∽△BEC.
∴ ,
∴BE= 1
2AO=3,CE= 1
2OB= t
2,
∴点 C 的坐标为(t+3,t
2).
∵AB⊥BC,AB=2BC,∴S△ ABC= 1
2AB·BC= BC2.
在 Rt△ABC 中,BC2= CE2+ BE2 = 1
4t2+9,
即 S△ ABC= 1
4t2+9.
(3)存在,理由如下:
①当 t≥0 时.
Ⅰ.若 AD=BD.
又∵BD∥y 轴
∴∠OAB=∠ABD,∠BAD=∠ABD,
∴∠OAB=∠BAD.
又∵∠AOB=∠ABC,
∴△ABO∽△ACB,
∴ ,
1
2
BE CE BC
AO BO AB
= = =
1
2
OB BC
AO AB
= =
·
y
O
A
x
备用图
M
y
O
C
A
B x
D
y
O
C
A
B x
D
E
∴t
6= 1
2,
∴t=3,即 B(3,0).
Ⅱ.若 AB=AD.
延长 AB 与 CE 交于点 G,
又∵BD∥CG
∴AG=AC[from:www.xk100.com]
过点 A 画 AH⊥CG 于 H.
∴CH=HG=1
2CG
由△AOB∽△GEB,
得GE
BE=AO
OB ,
∴GE= 18
t .[from:www.xk100.com]
又∵HE=AO=6,CE=t
2
∴18
t +6=1
2×(t
2+18
t )
∴t2-24t-36=0
解得:t=12±6 5. 因为 t≥0,
所以 t=12+6 5,即 B(12+6 5,0).
Ⅲ.由已知条件可知,当 0≤t<12 时,∠ADB 为钝角,故 BD ≠ AB.
当 t≥12 时,BD≤CE S∴ 17 3
2
xoy
oy ox
x x
(图 4)
y
A
C
O ( )D N B x
E G
P
( )M
I
K
O x
y
A
B
E
F
P
第 25 题
∴PB=BF=6, ∴
=-12(不合) =2…………………………………………7 分
(3)设 AO=b,OB=a,⊙K 与 Rt△AOB 三边相切于 E、F、P,
∴
, ∴ ,
∴
∴ ……………………………………………………9 分
另一解法: ,∴
S= ·r(OA +OB+AB)= r (r+x+10-x+r+10)= r (20+2r)=
∴S= = )
又∵ = +25
∵当 x=5 时,S 最大,即 AE=BF=5,∴OA= .…………10
18.(2011 年深圳二模)如图,已知抛物线y=x -ax+a -4a-4 与x轴相交于点
A 和点 B,与y轴相交于点 D(0,8),直线 DC 平行于x轴,交抛物线于另一点 C,动
点 P 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 C 点出发,沿 C→D 运动,同时,点 Q 以每秒 1 个单
位长度的速度从点 A 出发,沿 A→B 运动,连接 PQ、CB,
设点 P 运动的时间为 t 秒.
(1)求a的值;
(2)当四边形 ODPQ 为矩形时,求这个矩形的面积;
(3)当四边形 PQBC 的面积等于 14 时,求 t 的值.
(4)当 t 为何值时,△PBQ 是等腰三角形?(直接写出答
案)
解:(1)∵抛物线y=x -ax+a -4a-4 经过点(0,8)
∴a -4a-4=8
2 2(4 ) (6 ) 100r r+ + + =
r r
10 2( ) 10 10 22
a bOE r b x a b x a b
+ −= = ⇒ − + = + ⇒ − = −
2 2 2100 40 4 2x x a b ab− + = + −
1
2S ab= 2ab S= 2 2 210a b+ =
2100 40 4 100 4x x S− + = −
2 10S x x= − +
2 2( ) (10 ) 100x r x r+ + − + = 2 210 10r r x x+ = − +
1
2
1
2
1
2
2 10r r+
2 10r r+ 2 10x x− +
2 10S x x= − + 2( 5)x− −
10 5 2
2
=
2 2
2 2
2
解得:a =6,a =-2(不合题意,舍去)
∴a的值为 6…………………………………………4 分
(2)由(1)可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x -6x+8
当y=0 时,x -6x+8=0
解得:x =2,x =4
∴A 点坐标为(2,0),B 点坐标为(4,0)
当y=8 时,
x=0 或x=6
∴D 点的坐标为(0,8),C 点坐标为(6,8)
DP=6-2t,OQ=2+t
当四边形 OQPD 为矩形时,DP=OQ
2+t=6-2t,t= ,OQ=2+ =
S=8× =
即矩形 OQPD 的面积为 …………………………………………8 分
(3)四边形 PQBC 的面积为 ,当此四边形的面积为 14 时,
(2-t+2t)×8=14
解得 t= (秒)
当 t= 时,四边形 PQBC 的面积为 14…………………………………………12 分
( 4 ) t = 时 , PBQ 是 等 腰 三 角
形.…………………………………………14 分
19、(2011 年广东省澄海实验学校模拟)已知:如
图,抛物线 与 轴交于点 、点
1 2
2
2
1 2
3
4
3
4
3
10
3
10
3
80
3
80
8)(2
1 ×+ PCBQ
2
1
2
3
2
3
5
6
23 34y x= − + x A
,与直线 相交于点 、点 ,直线 与 轴交于点 。
(1)求直线 的解析式;
(2)求 的面积;
(3)若点 在线段 上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 向 运动(不与 重
合),同时,点 在射线 上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 向 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秒,请写出 的面积 与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点 运动多少时间时,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解:(1)在 中,令 ,
, ∙∙∙∙∙∙∙∙∙∙∙∙∙∙∙∙∙∙∙∙∙∙∙∙∙∙∙∙∙∙∙∙∙∙∙∙∙∙∙∙∙∙∙∙∙∙∙∙∙∙∙∙∙∙1 分
又 点 在 上
…………………………………2 分
的解析式为 ………………………3 分
(2)过点 C 作 CD⊥AB 于点 D.
由 ,得 ∙∙∙∙∙∙∙∙∙∙∙∙∙∙∙∙∙∙∙∙∙∙∙∙∙∙∙∙∙∙∙∙∙∙∙∙∙∙∙∙∙∙∙∙∙∙∙∙∙∙∙∙∙∙∙∙∙∙∙∙∙∙∙∙∙∙∙∙∙∙5 分
, , ………………………………………6 分
∙∙∙∙∙∙∙∙∙∙∙∙∙∙∙∙∙∙∙∙∙∙∙∙∙∙∙∙∙∙∙∙∙∙∙∙∙∙∙∙∙∙∙∙∙∙∙∙∙∙∙∙∙∙∙∙∙∙∙∙∙∙∙∙∙∙∙∙∙∙∙∙∙∙∙∙∙∙∙∙∙∙∙∙∙∙∙∙∙∙∙∙∙∙∙∙∙∙∙∙∙∙7 分
(3)过点 作 于点
∙∙∙∙∙∙∙∙∙∙∙∙∙∙∙∙∙∙∙∙∙∙∙∙∙∙∙∙∙∙∙∙∙∙∙∙∙∙∙∙∙∙∙∙∙∙∙∙∙∙∙∙∙∙∙∙∙∙∙∙∙∙∙∙∙∙∙∙∙∙∙∙∙∙∙∙∙∙∙∙∙∙∙∙∙∙∙∙∙∙∙∙∙∙∙∙∙∙∙∙∙∙∙∙∙∙∙∙∙∙∙∙∙∙∙∙∙∙∙∙∙∙8 分
由 直 线 可 得 : 在 中 , , , 则
, ∵BM=4-t ∴△MBN 的面积= ×BM×NP= (4-t)· t
∙∙∙∙∙∙∙∙∙∙∙∙∙∙∙∙∙∙∙∙∙∙∙∙∙∙∙∙∙∙∙∙∙∙∙∙∙∙∙∙∙∙∙∙∙∙∙∙∙∙∙∙∙∙∙∙∙∙∙∙∙∙∙∙∙∙∙∙∙∙∙∙∙∙∙∙∙∙∙∙∙∙∙∙∙∙∙∙∙∙∙∙∙∙∙∙10 分
B 3
4y x b= − + B C 3
4y x b= − + y E
BC
ABC△
M AB A B A B,
N BC B C t
MNB△ S t M MNB△
23 34y x= − + 0y = 23 3 04 x∴− + = 1 2x∴ = 2 2x = −
( 2 0)A∴ − , (2 0)B ,
B 3
4y x b= − +
30 2 b∴ = − + 3
2b =
BC∴ 3 3
4 2y x= − +
23 34
3 3
4 2
y x
y x
= − +
= − +
1
1
1
9
4
x
y
= − =
2
2
2
0
x
y
=
=
91 4C ∴ − , (2 0)B , 4AB∴ = 9
4CD =
1 9 942 4 2ABCS∴ = × × =△
N NP MB⊥ P EO MB⊥ NP EO∴ ∥ BNP BEO∴△ ∽△
BN NP
BE EO
∴ =
3 3
4 2y x= − + 30 2E
, ∴ BEO△ 2BO = 3
2EO =
5
2BE =
2
5 3
2 2
t NP∴ = 6
5NP t∴ = 1
2
1
2
6
5
23 12 (0 4)5 5S t t t= − + < <
x
y
A B
C
E
MD P
N
O
∙∙∙∙∙∙∙∙∙∙∙∙∙∙∙∙∙∙∙∙∙∙∙∙∙∙∙∙∙∙∙∙∙∙∙∙∙∙∙∙∙∙∙∙∙∙∙∙∙∙∙∙∙∙∙∙∙∙∙∙∙∙∙∙∙∙∙∙∙∙∙∙∙∙∙∙∙∙∙∙∙∙∙∙∙∙∙∙∙∙∙∙∙∙∙∙∙∙∙∙∙∙∙∙∙∙∙11 分
此抛物线开口向下, 当 时,
当点 运动 2 秒时, 的面积达到最大,最大为 .∙∙∙∙∙∙∙∙∙∙∙∙∙∙∙∙∙∙∙∙∙∙∙∙∙∙∙∙∙∙∙∙12 分
20.(2011 湖北省崇阳县城关中学模拟)(本小题满分 10 分)
如图 1,点 P、Q 分别是边长为 4cm 的等边∆ABC 边 AB、BC 上的动点,点 P 从顶点
A,点 Q 从顶点 B 同时出发,且它们的速度都为 1cm/s,
(1)连接 AQ、CP 交于点 M,则在 P、Q 运动的过程中,∠CMQ 变化吗?若变化,则
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
(2)何时∆PBQ 是直角三角形?
(3)如图 2,若点 P、Q 在运动到终点后继续在射线 AB、BC 上运动,直线 AQ、CP
交点为 M,则∠CMQ 变化吗?若变化,则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
(1) 不变。
又由条件得 AP=BQ,∴ ≌ (SAS)
∴
∴
(2)设时间为 t,则 AB=BQ=t,PB=4-t
当
当
23 12( 2)5 5S t= − − +
∴ 2t = 12
5S =最大
∴ M MNB△ 12
5
060=∠CMQ
060=∠=∠= CAPBACAB ,等边三角形中,
ABQ∆ CAP∆
ACPBAQ ∠=∠
060=∠=∠+∠=∠+∠=∠ BACCAMBAQCAMACPCMQ
3
4,24,2,6090 00 ==−=∴=∠=∠ tttBQPBBPQB 得时,
2),4(22,2,6090 00 =−==∴=∠=∠ tttPQBQBBPQ 得时,
A
P
B Q C
M
第 3 题图 1
A
P
B QC
M
第 3 题图 2
…… 1′
…… 1′
…… 2′
…… 2′
P
N
M
C B
AO
y
x
∴当第 秒或第 2 秒时,∆PBQ 为直角三角形
(3) 不变。
∴
又由条件得 BP=CQ,∴ ≌ (SAS)
∴ 又
∴
21.(2011 深圳市模四)如图,在△ABC 中,∠B=90°,AB=5,BC=7,点 P 从 A 点开始沿 AB
边向点 B 点以 1cm/s 的速度移动,点 Q 从 B 点开始沿 BC 边向点 C 以 2cm/s 的速度移动.
(1)如果点 P、Q 分别从 A、B 两点同时出发,经过几秒钟,△PBQ 的面积等于 4?
(2)如果点 P、Q 分别从 A、B 两点同时出发,经过几秒钟,PQ 的长度等于 5?
解:(1)设经过 x 秒钟,△PBQ 的面积等于 4,
则由题意得 AP=x,BP=5-x,BQ=2x,
由 BP·BQ=4,得 (5-x)·2x=4, 解得,x 1=1,x2=4.
当 x=4 时,BQ=2x=8>7=BC,不符合题意。故 x=1
(2)由 BP +BQ =5 得(5-x) +(2x) =5 ,
解得 x1=0(不合题意),x2=2.
所以 2 秒后,PQ 的长度等于 5。
22.(2011 深圳市模四)(2011 深圳市模四)(9 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
OABC 为矩形,点 A、B 的坐标分别为(6,0),(6,8)。动点 M、N 分别从 O、B 同时
出发,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其中,点 M 沿 OA 向终点 A 运动,点 N 沿 BC 向
终点 C 运动。过点 N 作 NP⊥BC,交 AC 于 P,连结 MP。已知动点运动了 x 秒。
(1)P 点的坐标为( , );(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
(2)试求 ⊿MPA 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 x 的值。
(3)请你探索:当 x 为何值时,⊿MPA 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你发现了几种情况?写出你的研究成果。
3
4
0120=∠CMQ
060=∠=∠= CAPBACAB ,等边三角形中, 0120=∠=∠ ACQPBC
PBC∆ ACQ∆
MQCBPC ∠=∠ MCQPCB ∠=∠
0120=∠=∠ PBCCMQ
P
Q
B
C
A
2
1
2
1
2 2 2 2 2 2
…… 1′
…… 1′
…… 1′
第 4 题图
解:(1)(6-x , x );
(2)设⊿MPA 的面积为 S,在⊿MPA 中,MA=6﹣x,MA 边上的高为 x,其中,
0≤x≤6.∴S= (6—x)× x= (﹣x2+6x) = — (x﹣3)2+6。∴S 的最大值为 6, 此时 x =3.
(3)延长NP交 x 轴于Q,则有PQ⊥OA
①若MP=PA ∵PQ⊥MA ∴MQ=QA=x. ∴3x=6, ∴x=2;
②若MP=MA,则MQ=6—2x,PQ= x,PM=MA=6—x
在Rt⊿PMQ 中,∵PM2=MQ2+PQ2 ∴(6—x) 2=(6—2x) 2+ ( x) 2∴x=
③若PA=AM,∵PA= x,AM=6—x ∴ x=6—x ∴x=
综上所述,x=2,或 x= ,或 x= 。
23、(2011 年北京四中 33 模)在△ABC 中,∠A=90°,AB=8,AC=6,M 是 AB 上的动点
(不与 A、B 重合),过 M 作 MN//BC 交 AC 于点 N,以 MN 为直径作⊙O,设 AM=x
(1)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AMN 的面积 S;
(2)M 在 AB 上运动,当⊙O 与 BC 相切时(如图①),求 x 的值;
(3)M 在 AB 上运动,当⊙O 与 BC 相交时(如图②),在⊙O 上取一点 P,使 PM//AC,
连接 PN,PM 交 BC 于 E,PN 交 BC 于点 F,设梯形 MNFE 的面积为 y,求 y 关于 x 的函数
关系式。
3
4
3
4
2
1
3
4
3
2
3
2
3
4
3
4
43
108
3
5
3
5
4
9
43
108
4
9
第 5 题图
O
A
M N
B C
图①
O
A
M N
B C
P
E
F
图②
O
A
M N
B C
P
E
F
答案:解:(1)∵MN//BC,∴∠AMN=∠B,∠ANM=∠C
∴△AMN∽△ABC…………………(1 分)
∴ ,即 ,∴
∵AM⊥AN,∴ …………………
(2)设 BC 与⊙O 相切于点 D,连接 AO、OD,
则 AO=OD= MN
在 Rt△ABC 中,
又∵△AMN∽△ABC,
∴ ,即 ,∴ ,∴ ………………………
过 M 作 MQ⊥BC 于 Q,则
则△BMQ∽△ABC,
∴ ,∴
∵
∴ …………………………………………………………………………
(3)∵∠A=90°,PM//AC,∠MPN=90°
∴四边形 AMPN 是矩形…………………
∴PN=AM=x
又∵四边形 BFNM 是平行四边形,
∴FN=BM=8-x,PF=PN-FN=x-(8-x)=2x-8…(
又 Rt△PEF∽Rt△ABC,∴ ,
∴
∵
………
AC
AN
AB
AM =
68
ANx = xAN 4
3=
2
8
3
4
3
2
1
2
1 xxxANAMS AMN =⋅⋅=⋅⋅=∆
2
1
1022 =+= BCABBC
BC
MN
AB
AM =
108
MNx = xMN 4
5= xOD 8
5=
xODMQ 8
5==
AC
QM
BC
BM = x
x
BM 24
25
6
8
510
=
×
=
824
25 =+=+= xxBMAMAB
49
192=x
ABC
PEF
S
S
AB
PF
∆
∆=
2
2
2
)4(2
3682
1
8
82 −=××⋅
−=∆ xxS PEF
PMNAMN SS ∆∆ =
24128
9)4(2
3
8
3 222 −+−=−−=−= ∆∆ xxxxSSS PEFPMNMNFE梯形
O
A
M N
B CDQ
24、(2011 年北京四中 34 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O 是坐标原点,四边形 AOCB
是梯形,AB∥OC,点 A 的坐标为(0,8),点 C 的坐标为(10,0),OB=OC.
(1)求点 B 的坐标;
(2)点 P 从 C 点出发,沿线段 CO 以 5 个单位/秒的速度向终点 O 匀速运动,过点 P 作
PH⊥OB,垂足为 H,设△HBP 的面积为 S(S≠0),点 P 的运动时间为 t 秒,求 S 与 t 之间的
函数关系式(直接写出自变量 t 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过点 P 作 PM∥CB 交线段 AB 于点 M,过点 M 作 MR⊥OC,
垂足为 R,线段 MR 分别交直线 PH、OB 于点 E、G,点 F 为线段 PM 的中点,连接 EF,
当 t 为何值时, ?
答案:(1)如图 1 过点 B 作 BN⊥OC 于点 N
∵OB=OC=10 BN=OA=8
∴ON=AB=
∴B(6,8)
(2)如图 2 ∵∠BON=∠POH ∠ONB=∠OHP=90°
∴⊿BON∽⊿POH
∴
∵PC=5t ∴OP=10-5t ,OH=6-3t , PH=8-4t …
∴BH=OB-OH=10- ( 6-3t ) =3t+4 …
∴
…(0≤t<2)…
(3)如图 3 ,当点 G 在 E 上方时
过点 B 作 BN⊥OC 于点 N
BN=8 ,CN=4 ,CB= =4
∵BM∥PC,BC∥PM
∴BMPC 是平行四边形
图 2
∴PM=BC=4 BM=PC=5t
∵OC=OB
∴∠OCB=∠OBC
2
5
EG
EF =
622 =− BNOB
PH
BN
OH
ON
PO
BO ==
1646)48)(43(2
1 2 ++−=−+= ttttS
22 CNBN + 5
5
y
xo C
A B
y
xo C
A B
y
xo C
A B
x
y
F
D
G
E
R
M
H
No
A B
CP
x
y
H
No
A B
CP
x
y
No
A B
C
∵PM∥BC ∴∠OPD=∠OCB ∠ODP=∠OBC
∴∠OPD=∠ODP
∵∠OPD+∠RMP=90°∠ODP+∠MPH=90°
∴∠RMP=∠MPH
∴EM=EP ……
∵点 F 为线段 PM 的中点
∴EF⊥PM
∴⊿MEF∽⊿MRP
∴
∵MF= , MR=8 ,RP=4 ∴ME=5 ,EF=
∵ ∴EG=2 MG=5-2=3 ……
∵∠MBO=∠BON ,∠BMG=∠BNO
∴⊿BMG∽⊿ONB ∴ ∴BM= =PC ……
∴5t= 得 t= ……
当点 G 在 E 的下方时
可得 MG=5+2=7
BM=5t= ∴t= ……
∴当 t= 或 t= 时,
25、(2011 年浙江杭州 27 模)如图,在梯形 ABCD 中,AD∥BC,E 是 BC 上的一点,
且 CE=8,BC=12,CD=4 ,∠C=30°,∠B=60°。点 P 是线段 BC 边上一动点(包括
B、C 两点),设 PB 的长是 x。
(1)当 x 为何值时,以点 P、A、D、E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直角梯形。
(2)当 x 为何值时,以点 P、A、D、E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3)P 在 BC 上运动时,以点 P、A、D、E 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为菱形。
RP
EF
MR
MF
MP
ME ==
522
1 =MP 5
2
5
EG
EF =
BN
MG
ON
BM =
4
9
4
9
20
9
4
21
20
21
20
21
20
9
2
5
EG
EF =
3
x
y
F
E D
G
R
M
H
No
A B
CP
答案:
(1)分别过点 A、D 作 BC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F、G。
∵∠C=30°,且 CD=
∴DG=2 ,CG=6
∴DG=AF=2
∵∠B=60°
∴BF=2。
∵BC=12
∴FG=AD=4……………………………………………………………
显然,当 P 点与 F 或点 G 重合时,以点 P、A、D、E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直角梯形。
所以 x=2 或 x=6………………………………………………………
(2) ∵AD=BE=4,且 AD∥BE
∴当点 P 与 B 重合时,
即 x=0 时。点 P、A、D、E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又∵当点 P 在 CE 中点时,EP=AD=4,且 EP∥AD,
∴x=8 时,点 P、A、D、E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3)由(1)(2)知,∵∠BAF=30°
∴AB=2BF=4
_E_B _C
_A _D
_P
_G_F_B _C
_A _D
_E_P
34
3
3
∴x=0 时,且 PA=AD,即以点 P、A、D、E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
∵AB=BE,且∠B=60°
∴△ABE 为正三角形。
∴AE=AD=4。
26、(2011 年浙江杭州 28 模)即当 x=8 时,即以点 P、A、D、E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
如图,在直角梯形 OABC 中,OA∥BC,A、B 两点的坐标
分别为 A(13,0),B(11,12).动点 P、Q 分别从 O、B
两点出发,点 P 以每秒 2 个单位的速度沿 x 轴向终点 A 运
动,点 Q 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沿 BC 方向运动;当点 P 停
止运动时,点 Q 也同时停止运动.线段 PQ 和 OB 相交于
点 D,过点 D 作 DE∥x 轴,交 AB 于点 E,射线 QE 交 x 轴
于点 F.设动点 P、Q 运动时间为 t(单位:秒).
(1)当 t 为何值时,四边形 PABQ 是平行四边形.
(2)△PQF 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求出△PQF 的面积 s 关于时间 t 的函数关系
式;若不变,请求出△PQF 的面积。
(3)随着 P、Q 两点的运动,△PQF 的形状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试问何时会出现等腰△PQF?
答案:(1)设 要四边形 PABQ 为平行四边形,则
∴ .
(2)不变. (1 分)
∴AF=2QB=2t,∴PF=OA=13
∴S△PQF (2 分)
(3)由(2)知, PF=OA=13
①QP=FQ,作 QG⊥ 轴于 G,则
2 , , 13 2 ,OP t QB t PA t= = = − 13 2t t− =
13
3t =
1
2
QB QD QD
OP DP DP
= ∴ =
1
2
QB QE BD QDOB DE PA AF EF DO DP
∴ = = = = ∥ ∥
1 13 12 782
= × × =
x 11 2 2 13 (11 )t t t t− − = + − − 3
2t∴ =
②PQ=FP,
③FQ=FP,
综上,当 时,△PQF 是等腰三角形.
27.(2011 年杭州市上城区一模)(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正方形 OABC 的边长为 2cm,点 A、C 分别在 y
轴的负半轴和 x 轴的正半轴上,抛物线 y=ax2+bx+c 经过点 A、B 和 D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果点 P 由点 A 出发沿 AB 边以 2cm/s 的速度向点 B 运动,同
时点 Q 由点 B 出发沿 BC 边以 1cm/s 的速度向点 C 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
也随之停止运动. 设 S=PQ2(cm2)
①试求出 S 与运动时间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 t 的取值范围;
②当 S 取 时,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 R,使得以 P、B、Q、R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
行四边形? 如果存在,求出 R 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求点 M,使得 M 到 D、A 的距离之差最大,求出点 M 的坐标.
答案:解: (1)据题意知: A(0, -2), B(2, -2) ,D(4,— ),
则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 ①由图象知: PB=2-2t, BQ= t, ∴S=PQ2=PB2+BQ2=(2-2t)2
+ t2 ,
即 S=5t2-8t+4 (0≤t≤1) …… 2 分(解析式和 t 取值范围各 1 分)
②假设存在点 R, 可构成以 P、B、R、Q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
∵S=5t2-8t+4 (0≤t≤1), ∴当 S= 时, 5t2-8t+4= ,得 20t2-32t+11=0,
解得 t = ,t = (不合题意,舍去) …… 2 分
此时点 P 的坐标为(1,-2),Q 点的坐标为(2,— )
若 R 点存在,分情况讨论:
【A】假设 R 在 BQ 的右边, 这时 QR PB, 则,R 的横坐标为 3, R 的纵坐标为—
2 2(11 3 ) 12 13t∴ − + = 162 3t∴ = 或
( ) 2 213 2 11 12 13t t+ − − + = 1t∴ =
3 162 12 3t = 或 或 或
2(4, )3
−
5
4
3
2
23
1
6
1 2 −−= xxy
4
5
4
5
2
1
10
11
2
3
2
3
(第 24 题)
即 R (3, - ),代入 , 左右两边相等,
∴这时存在 R(3, - )满足题意. …… 1 分
【B】假设 R 在 BQ 的左边, 这时 PR QB, 则:R 的横坐标为 1, 纵坐标为- 即(1, -
) 代入 , 左右两边不相等, R 不在抛物线上. …… 1 分
【C】假设 R 在 PB 的下方, 这时 PR QB, 则:R(1,— )代入,
左右不相等, ∴R 不在抛物线上. …… 1 分
综上所述, 存点一点 R(3, - )满足题意.
(3)∵A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的对称点为 B,过 B、D 的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的交点为所
求 M,M 的坐标为(1,— )…… 2 分
28. (2011 年杭州市模拟)(本题 10 分)如图, 中, 厘米,
厘米,点 为 的中点.
(1)如果点 在线段 上以 厘米/秒的速度由 点向 点
运动,同时,点 在线段 上由 点向 点运动.
①若点 的运动速度与点 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 秒后,
与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②若点 的运动速度与点 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 的运
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 与 三点组成的三角形全等?
(2)若点 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 出发,点 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 同时出发,
都逆时针沿 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 与点 第一次在 的哪条边
上相遇?
答案:解:(1)①经过 秒后, 与 全等
∵ 秒, ∴ 厘米,
∵ 厘米,点 为 的中点, ∴ 厘米.
又∵ 厘米, ∴ 厘米, ∴ .
又∵ , ∴ , ∴ .
②∵ , ∴ ,又∵ ,
1t = 3 1 3BP CQ= = × =
10AB = D AB 5BD =
8PC BC BP BC= − =, 8 3 5PC = − = PC BD=
AB AC= B C∠ = ∠ BPD CQP△ ≌△
P Qv v≠ BP CQ≠ BPD CQP△ ≌△
2
3
23
1
6
1 2 −−= xxy
2
3
2
3
2
3
23
1
6
1 2 −−= xxy
2
5
23
1
6
1 2 −−= xxy
2
3
3
8
ABC△ 10AB AC= = 8BC =
D AB
P BC 3 B C
Q CA C A
Q P 1
BPD△ CQP△
Q P Q
BPD△ , ,C Q P
Q C P B
ABC△ P Q ABC△
1 BPD△ CQP△
第 22 题
,则 ,
∴点 ,点 运动的时间 秒,
∴ 厘米/秒.
(2)设经过 秒后点 与点 第一次相遇,
由题意,得 ,
解得 秒.
∴点 共运动了 厘米.
∵ ,
∴点 、点 在 边上相遇,∴经过 秒点 与点 第一次在边 上相遇.
29. (2011 年浙江省杭州市模 2)(本小题满分 10 分)
如图 1,点 P、Q 分别是边长为 4cm 的等边∆ABC 边 AB、BC 上的动点,点 P 从顶点
A,点 Q 从顶点 B 同时出发,且它们的速度都为 1cm/s,
(1)连接 AQ、CP 交于点 M,则在 P、Q 运动的过程中,∠CMQ 变化吗?若变化,则
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
(2)何时∆PBQ 是直角三角形?
(3)如图 2,若点 P、Q 在运动到终点后继续在射线 AB、BC 上运动,直线 AQ、CP
交点为 M,则∠CMQ 变化吗?若变化,则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
答案:(1) 不变。
B C∠ = ∠ 4 5BP PC CQ BD= = = =,
P Q 4
3 3
BPt = =
5 15
4 4
3
Q
CQv t
= = =
x P Q
15 3 2 104 x x= + ×
80
3x =
P 80 3 803
× =
80 2 28 24= × +
P Q AB 80
3 P Q AB
060=∠CMQ
060=∠=∠= CAPBACAB ,等边三角形中,
第 22 题
A
P
B Q C
M
第 22 题 图
1
A
P
B QC
M
第 22 题 图
2
又由条件得 AP=BQ,∴ ≌ (SAS)
∴
∴
(2)设时间为 t,则 AB=BQ=t,PB=4-t
当
当
∴当第 秒或第 2 秒时,∆PBQ 为直角三角形
(3) 不变。
∴
又由条件得 BP=CQ,∴ ≌ (SAS)
∴ 又
∴
30. (2011 年浙江省杭州市模 2)(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 图 , 在 平 面 直 角 坐 标 系 xoy 中 , 矩 形 ABCD 的 边 AB 在 x 轴 上 , 且 AB=3 ,
BC= ,直线 y= 经过点 C,交 y 轴于点 G。
(1)点 C、D 的坐标分别是 C( ),D( );
(2)求顶点在直线 y= 上且经过点 C、D 的抛物
线的解析式;
(3)将(2)中的抛物线沿直线 y= 平移,平移后
的抛物线交 y 轴于点 F,顶点为点 E(顶点在 y 轴右侧)。
平移后是否存在这样的抛物线,使⊿EFG 为等腰三角形?
若存在,请求出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
明理由。
ABQ∆ CAP∆
ACPBAQ ∠=∠
060=∠=∠+∠=∠+∠=∠ BACCAMBAQCAMACPCMQ
3
4,24,2,6090 00 ==−=∴=∠=∠ tttBQPBBPQB 得时,
2),4(22,2,6090 00 =−==∴=∠=∠ tttPQBQBBPQ 得时,
3
4
0120=∠CMQ
060=∠=∠= CAPBACAB ,等边三角形中, 0120=∠=∠ ACQPBC
PBC∆ ACQ∆
MQCBPC ∠=∠ MCQPCB ∠=∠
0120=∠=∠ PBCCMQ
32 323 −x
323 −x
323 −x O xA B
C
y
D
G
o
第 24
题
答案:(1)
( 2 ) 由 二 次 函 数 对 称 性 得 顶 点 横 坐 标 为 , 代 入 一 次 函 数
,得顶点坐标为( , ),
∴设抛物线解析式为 ,把点 代入得,
∴解析式为
(3)设顶点 E 在直线上运动的横坐标为 m,则
∴可设解析式为
①当 FG=EG 时,FG=EG=2m, 代入解析式得:
,得 m=0(舍去), ,
此时所求的解析式为: ;
②当 GE=EF 时,FG=4m, 代入解析式得:
,得 m=0(舍去), ,
此时所求的解析式为: ;
③当 FG=FE 时,不存在;http://www.czsx.com.cn
)324( ,C ),( 321D
2
5
2
41 =+
2
3322
53 =−×=y 2
5
2
3
2
3)2
5( 2 +−= xay ),( 321D 3
32=a
2
3)2
5(3
32 2 +−= xy
)0)(323( >− mmmE ,
323)(3
32 2 −+−= mmxy
)322,0( −mF
3223233
32 2 −=−+ mmm 2
33 −=m
2
373)2
33(3
32 2 −++−= xy
)324,0( −mF
3243233
32 2 −=−+ mmm 2
332 −=m
2
376)2
332(3
32 2 −++−= 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