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复习初三化学图象题精选有详细解答
初三化学图象题精选 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B.向一定量的H2SO4和MgSO4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C.将足量MgCO3和MgO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D.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 3、 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①②③④ A.①图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②图t℃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C.③图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D.④图向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 5、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B. 向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C. 水的电解 D.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电解水 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过量稀硫酸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7、下列4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A B C D 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液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 向一定量澄清石灰水中加入Na2CO3溶液 向盛有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 8、下列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至质量不再减轻 向pH=1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 通过实验绘制得到的溶解度曲线 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B.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C.向20℃时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 D.向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10、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 C.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 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1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燃烧一定量的红磷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C.在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双氧水 D.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 B.向盛有氧化铜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氯化铜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 C.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向氯化铜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 1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 足量的锌粉与一定量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反应 D. 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14、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稀释 B.一定温度下,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 C.室温时,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镁条 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15、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A.在一定量的H2SO4和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C.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等质量形状不同的CaCO3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1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煅烧石灰石 B. 向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加入氯化钠固体 C. 密闭容器中镁和氧气加热反应 D. 用等量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17、以下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图①--电解水 B.图②--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 C.图③--向石灰水中持续通入二氧化碳 D.图④--灼烧碳酸钙 初三化学图像题精选答案 1、 D解:A、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充当的是催化剂,其质量在反应前后不会改变,故A错误; B、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了氧气,使固体的总质量减少,所以虽然锰元素的质量不变,但是反应前后锰元素的质量分数要改变,故B错误;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由于镁粉和锌粉是足量的,所以产生氢气质量应该相等,故C错误; D、通电分解水时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的二倍,故D正确. 故选D. 2、解:A、稀硫酸为酸性,其pH值小于7,而图中的起始溶液的pH值大于7,故A图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 B、硫酸和硫酸镁都能和氢氧化钡生成难溶性的沉淀,所以沉淀起始点为原点,故B图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 C、图中横坐标为盐酸的质量,而纵坐标为氯化镁的质量,由于氧化镁和碳酸镁的质量时足量的,根据氯元素的守恒可以知道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时相等,而此时消耗的盐酸的质量也相等,而图中很明显碳酸镁和氧化镁消耗的盐酸的质量不等,故C图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 D、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由于开始即为不饱和的硝酸钠溶液,所以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能为0,而当硝酸钠达到饱和时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在发生改变,故D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 故选D. 3、A错2H2O=2H2+O2 ,可知 生成的 H2和O2质量之比是 4:32=1:8 B错C+O2=CO2当氧气不足时,CO2减少,CO2+C=2CO C 错的,高锰酸钾要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才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产生O2,所以 不能x的坐标不能在0开始 D 对的 ,Zn比铁活泼,产生H2的速率比 铁快 , 且等质量的Zn产生的H2的质量比 铁产生的H2的质量小 也有人说C是对的:C对, 高锰酸钾用完了,产生的O2就是一个定值。不会在增加 了 4、解:A、①图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时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气体,剩余固体开始就会漫漫变小直至石灰石分解完毕,则剩余固体质量不变,事实与图象不相符;故A不正确; B、②图t℃ 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钾晶体不会溶解,溶液质量不会变化;图象应为直线;故B不正确; C、③图稀硫酸与锌接触反应就开始进行,图象应从原点画起;故C不正确; D、④图向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开始先酸碱中和反应,后再盐、碱反应产生沉淀直至氯化铁反应完毕,实验事实与图象相符.故D正确. 故选D 5、B 6、解:A、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8:1,A不正确. B、稀硫酸过量到锌反应完后不再产生硫酸锌,最后图象应该平行于横轴,B不正确. C、加热高锰酸钾会产生氧气剩余固体的质量会减轻,反应前后锰元素的质量不变,C不正确. 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到氢氧化钠全部反应,氢氧化钠的质量为0,应到横轴再不改变,D不正确. 故选C. 7、解:A、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液是会放除氢气,氢气的量应从零开始反应,该特点与图象不符,故错误. B、高锰酸钾加热会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剩余的固体中还含有氧元素,因此反应结束后固体中氧元素质量不能为零,该特点与图象不符,故错误. C、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会迅速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沉淀应从零开始不断上升直至反应结束,故错误; D、向盛有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会迅速放出氧气直至反应结束,该图象能正确的反映该特点,故正确; 故选D 8、解:A、加热高锰酸钾生成的是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锰酸钾和二氧化锰都是固体,最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不能为零,故A错误; B、向pH=1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会发生中和反应,溶液的pH会逐渐增大,但不会大于13,故B错误; C、在一定温度下,食盐在一定的水中不会无限量的溶解,故C错误; 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绘制的曲线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9、BC解析: 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刚开始就会有气体生成,故图像应该从0点开始,故A错误。 等质量的镁、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镁生成的气体多,且反应快,故B正确, NaCl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氯化钠了,但是仍然可以溶解硝酸钾,溶液质量就会增加,所以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就会减小。故C正确。 碳酸钠溶液先和盐酸反应,所以刚开始应该没有沉淀生成,故D错误。 10、解: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开始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会不断增加,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完后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增加,但是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会使得水的质量不断增加,所以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先逐渐增大,后不断减小,与图象不符,故A错误;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开始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当盐酸反应完后,溶液质量不再增加为一定值,与图象相符,故B正确; C、根据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开始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不断增加,当盐酸反应完后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不再增加为一定值,而不是一直增大,与图象不符,故C错误; 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由于有氧气放出,固体质量开始时不断减少,所以开始时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当反应完后质量不再增加为一定值,而不是不变,与图象不符,故D错误. 故选:B. 11、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燃烧一定量的红磷,在反应前后磷元素的质量不会改变,故A中的图象能够正确反映剩余固体中的磷元素的质量变化; B、高锰酸钾分解要产生二氧化锰、锰酸钾和氧气,其中二氧化锰和锰酸钾是固体,所以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可能为0,故B中图象不能正确反映高锰酸钾分解后的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C、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中充当的是催化剂,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可以知道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所以只要过氧化氢的质量足够大,那么生成氧气的质量就会不断增加,并且反应刚开始没有氧气生成,所以氧气质量应是从零开始,故C中图象不能正确反应生成气体随时间的变化关系;,D、由于限制了氯酸钾的质量,所以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不会一直增加,同时由于需要加热一段时间氯酸钾才会分解,所以曲线的起点不应是原点,故D中图象不能正确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故选A. 12、解: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其溶液的pH值只能无限的接近于7,不能小于7.故A不正确. B、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得到氯化铜,所以氯化铜的量从零开始,直至氧化铜反应完,不再增长,故B错误; C、稀硫酸与锌一接触就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使溶液在稀硫酸溶液的基础上质量增加,直至反应结束,不再增长,故C正确; D、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硝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沉淀从零开始,直至反应结束不再增长,故D错误; 故选C. 13、解:A、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没有影响,所以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是相等的,故A错误; B、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了氧气,使固体的总质量减少,所以虽然锰元素的质量不变,但是反应前后锰元素的质量分数要改变,故B错误; C、锌先与氯化铜反应,生成固体铜,再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固体铁,所以固体的量在不断减少,最后有一定量的固体生成,故C正确; 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由于镁粉和锌粉是足量的,所以产生氢气质量应该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14、C 15、解:由于本题是图象分析选择题,所以可运用分析比较法,抓住图象的三个点快速对比解答. A、反应开始时是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没有沉淀生成,所以图象画错. B、等质量的镁和锌和足量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镁多,所以图象的终点高,又由于镁活泼,所以反应快,图象的斜率大,所以图象正确. C、开始时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性,pH大于7,但图象开始是小于7,所以错误. D、首先粉末状碳酸钙和盐酸反应速率大于块状的,所以对应图象斜率要大,同时由于碳酸钙质量相同,所以二者图象的终点也相同,所以图象正确. 故选BD. 16、 A、高温煅烧石灰石放出二氧化碳,固体质量减少; B、向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加入氯化钠固体时,氯化钠能继续溶解; C、密闭容器中镁和氧气加热反应生成了氧化镁; D、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分析. 解答:解:A、高温煅烧石灰石放出二氧化碳,固体质量减少,开始时固体的质量不是零.故A错误; B、向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加入氯化钠固体时,氯化钠能再溶解,溶液的质量增加,直到溶液达到饱和为止.故B错误; C、密闭容器中镁和氧气加热反应生成了氧化镁,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C错误; D、催化剂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不改变生成氧气的质量.故D正确. 故选D. 17、解:A、因电解水生成的氧气与氢气的质量比为8:1,而图象中氧气与氢气的质量比却为1:2,故A错误; B、因一定量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一段时间后氧气的质量不再变化,而图中氧气的质量一直在变大,故B错误; C、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完全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而图中生成沉淀最多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C错误; D、因100g碳酸钙完全分解后生成56g的氧化钙固体,则与图象相符合,故D正确; 故选D.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