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 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 解析

‎2016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学校开展的下列活动,不符合“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是(  )‎ A.栽花护绿,与植物交朋友 B.布袋购物,减少“白色污染”‎ C.焚烧垃圾,净化校园环境 D.绿色出行,倡导“低碳生活”‎ ‎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通电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B.澄清的河水是纯净物 C.水结冰属于化学变化 D.淡水资源丰富不需节约 ‎3.下列关于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热胀冷缩是由于微粒大小发生了变化 C.原子和离子不能相互转化 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的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测定溶液酸碱度 B.‎ 氧气验满 C.‎ 熄灭酒精灯 ‎ D.‎ 倾倒液体 ‎5.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蒸馏水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C.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D.蒸发结晶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可停止加热 ‎6.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成的两种物质都属于单质 B.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酚酞试液遇到白醋不变色 B.石灰水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8.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 ‎①物质与氧气接触就一定能燃烧 ‎②所有的爆炸都是由燃料引起的 B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铅 C ‎①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清洗油污 ‎②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除异味 D ‎①缺碘易导致骨质疏松症 ‎②霉变的谷物晾晒后可以食用 A.A、 B.B、 C.C、 D.D、‎ ‎9.下列关于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中含有42个原子 B.青蒿素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C.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青蒿素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 ‎10. A、B、C、D四种物质之间的一步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围标出),它们均含有同种金属元素.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是氧化物,C为碱、D由两种元素组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A的化学式为CaCO3‎ B.D物质不属于盐 C.表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D.B→C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 ‎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5分)‎ ‎11.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里,请选用下列物质的字母编号填空:‎ A.氮气;B.干冰;C.蛋白质;D.小苏打;E.聚乙烯.‎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2)可用于包装食品的合成材料是      .‎ ‎(3)可用作灯泡填充气的是      .(4)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是      .‎ ‎(5)鸡蛋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 ‎1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其灭火原理是      .‎ ‎(2)米汤遇碘水变蓝,说明米汤中含有      ,食用后成为人体提供能量.‎ ‎(3)铁制品生锈是铁与      共同作用的结果.铁锈成分复杂,主要是      (等化学式),工业上常用盐酸除去铁锈.‎ ‎(4)银锌纽扣电池放电时,      能转化为电能,主要发生的反应为:Zn+Ag2O+H2O═Zn(OH)2+2Ag,反应前后锌元素的化合价由零价变为      价.‎ ‎13.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油、纯碱、高锰酸钾等物质,分别与水充分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2)农业上常配制一定质量 分数的硝酸钾溶液进行无土栽培,硝酸钾属于化肥中的      肥,溶解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      .‎ ‎(3)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溶液导电性实验,发现食盐溶于水后能导电,原因是食盐溶于水生成了自由移动的Cl﹣和      (填离子符号)‎ ‎ ‎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0分)‎ ‎14.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①和②的名称:①是      ,②是      .‎ ‎(2)实验室常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该发生装置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氧气的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 ‎(3)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固体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则二氧化锰的      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实验结束后,欲从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中回收二氧化锰,需要进行溶解、      洗涤、干燥等操作.‎ ‎(4)向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倒入迅速冷却的沸水,立即塞紧穿有两端开口细玻璃管的橡皮塞,用注射器向玻璃管中注水至P处,装置如图2所示.‎ ‎①手拿集气瓶在水平面上摇晃数十次后,看到玻璃管中的液面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说明有少量氧气溶于水中 b.应保证装置有良好的气密性 c.用迅速冷却的沸水是因为其中几乎不含氧气.‎ ‎15.化学兴趣小组探究金属的性质时,将一段去除氧化膜的镁条,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静置,发现试管中有灰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 灰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 小华认为灰白色沉淀为碳酸镁(MgCO3),其他同学认为不需要实验就能否定小华的猜想,理由是      .‎ 小宇认为由于反应后氯化镁的生成量偏多,灰白色沉淀为不能再溶解的氯化镁固体.‎ 小彤认为灰白色沉淀为脱落的镁粉细颗粒.‎ ‎【实验探究1】‎ ‎ 实验操作 现象 ‎ 结论 ‎ ‎ ①取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镁固体 氯化镁固体 ‎      (选填“溶解”或“不溶解”) ‎ ‎ 小宇猜想错误 ‎ ②取适量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盐酸中 ‎      (选填“有”或“没有”)气泡冒出 ‎ 小彤猜想错误 基于以上探究与分析,原有猜想均遭到了否定.‎ ‎【查阅资料】‎ HCl+AgNO3═HNO3+AgCl↓,AgCl是一种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2】‎ 他们又另取灰白色沉淀放入试管中加热,将蘸有硝酸银溶液的玻璃棒伸入试管内,玻璃棒上的溶液出现白色浑浊,证明产生了      气体.再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悬于试管口,试纸变      色.‎ 同学们请教老师后得知,足量的镁与稀盐酸反应时,溶液会经历从酸性到碱性且碱性逐步增强的过程,从而生成了碱式氯化镁沉淀.据文献介绍,碱式氯化镁存在多种组成结构,化学通式可表示为Mgx(OH)yClz•mH2O(其中2x﹣y﹣z=0,0≤m≤6).‎ ‎【反思拓展】‎ ‎(1)做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镁条的用量宜少不宜多.‎ ‎(2)铁片和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的现象也不相同,据此推测出铁的活性比铜      .还可根据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来确定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5分)‎ ‎16.某兴趣小组用熟石灰中和实验室用含有硫酸的废水,向100g该废水样品中加入7.4g熟石灰,恰好完全反应(废水中的其它物质不参与反应).‎ ‎(1)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Ca(OH)2═CaSO4+      .‎ ‎(2)计算该废水中H2SO4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 ‎2016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学校开展的下列活动,不符合“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是(  )‎ A.栽花护绿,与植物交朋友 B.布袋购物,减少“白色污染”‎ C.焚烧垃圾,净化校园环境 D.绿色出行,倡导“低碳生活”‎ ‎【解答】解:A、栽花护绿,与植物交朋友,可以净化空气,故A错;‎ B、布袋购物,减少“白色污染”,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B错;‎ C、焚烧垃圾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故C正确;‎ D、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D错.‎ 故选C.‎ ‎ ‎ ‎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通电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B.澄清的河水是纯净物 C.水结冰属于化学变化 D.淡水资源丰富不需节约 ‎【解答】解:A、水通电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故A说法正确;‎ B、澄清的河水中常含有可溶性的杂质,属于混合物,故B说法不正确;‎ C、水结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学变化,故C说法不正确;‎ D、淡水资源很少且分布不均,有些淡水受到了污染,应节约用水,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A.‎ ‎ ‎ ‎3.下列关于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热胀冷缩是由于微粒大小发生了变化 C.原子和离子不能相互转化 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的 ‎【解答】解:‎ A、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故错误;‎ B、热胀冷缩是由于微粒间隔发生了变化,微粒大小没有变化,故错误;‎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原子得失电子后会变成离子,离子再失得电子后就可能变成原子了,故错误;‎ 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D ‎ ‎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测定溶液酸碱度 B.‎ 氧气验满 C.‎ 熄灭酒精灯 D.‎ 倾倒液体 ‎【解答】解: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 ‎ ‎5.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蒸馏水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C.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D.蒸发结晶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可停止加热 ‎【解答】解:A、肥皂水遇软水产生较多泡沫,遇硬水则产生较少泡沫,因为蒸馏水是软水,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蒸馏水,故A说法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边倒边搅拌,且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以防造成液滴飞溅,导致事故发生,故B说法错误;‎ C、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不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故C说法正确;‎ D、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 ‎ ‎6.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成的两种物质都属于单质 B.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 ‎【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 CO+H2.‎ A、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两种物质中有一种属于单质,故A错误;‎ B、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B正确;‎ C、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故C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故D正确.‎ 故选A.‎ ‎ ‎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酚酞试液遇到白醋不变色 B.石灰水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解答】解:A、白醋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B、石灰水滴加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钙,则石灰水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 ‎ ‎8.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 ‎①物质与氧气接触就一定能燃烧 ‎②所有的爆炸都是由燃料引起的 B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铅 C ‎①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清洗油污 D ‎①缺碘易导致骨质疏松症 ‎②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除异味 ‎②霉变的谷物晾晒后可以食用 A.A、 B.B、 C.C、 D.D、‎ ‎【解答】解:‎ A、①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要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不一定能燃烧,如温度达不到着火点,错误;②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气体的急剧膨胀,不一定需要燃烧;例如高压锅爆炸;故错 B、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铝,错误;‎ C、①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清洗油污;②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除异味,正确;‎ D、①缺碘易导致骨甲状腺肿大,错误;②霉变的谷物有黄曲霉毒素,晒后不可以食用,错误.‎ 答案:C ‎ ‎ ‎9.下列关于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中含有42个原子 B.青蒿素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C.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青蒿素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 ‎【解答】解:A.青蒿素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B.青蒿素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故正确;‎ C.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 D.青蒿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90:11,故错误.‎ 故选B.‎ ‎ ‎ ‎10. A、B、C、D四种物质之间的一步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围标出),它们均含有同种金属元素.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是氧化物,C为碱、D由两种元素组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A的化学式为CaCO3‎ B.D物质不属于盐 C.表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D.B→C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解答】解:‎ 根据“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推测A为碳酸钙;根据“B是氧化物,C为碱、D由两种元素组成”,结合图框,则推测B是氧化钙,C为氢氧化钙、D为水或氯化钙;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A、根据分析,A的化学式为CaCO3,故正确;‎ B、根据分析,D为水或氯化钙,故可能为盐,故错误;‎ C、A→B,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为分解反应;A→D,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为复分解反应;B→D,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为分解反应;B→C,为氧化钙与水反应,为化合反应;C→D,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为复分解反应;C→A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不是基本反应,则表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故正确;‎ D、B→C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故正确.‎ 故选B.‎ ‎ ‎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5分)‎ ‎11.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里,请选用下列物质的字母编号填空:‎ A.氮气;B.干冰;C.蛋白质;D.小苏打;E.聚乙烯.‎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B .(2)可用于包装食品的合成材料是 E .‎ ‎(3)可用作灯泡填充气的是 A .(4)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是 D .‎ ‎(5)鸡蛋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C .‎ ‎【解答】解:(1)干冰在升华时能吸收大量的热,能使空气中水蒸气冷凝成小水滴,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B;‎ ‎(2)聚乙烯无毒,是常用的食品包装材料; 故填:E;‎ ‎(3)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是可用作灯泡填充气的气体,故填:A;‎ ‎(4)小苏打能与胃液中盐酸反应,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填:D;‎ ‎(5)鸡蛋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故填:C.‎ ‎ ‎ ‎1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其灭火原理是 使油与氧气隔绝 .‎ ‎(2)米汤遇碘水变蓝,说明米汤中含有 淀粉 ,食用后成为人体提供能量.‎ ‎(3)铁制品生锈是铁与 氧气、水 共同作用的结果.铁锈成分复杂,主要是 Fe2O3 (等化学式),工业上常用盐酸除去铁锈.‎ ‎(4)银锌纽扣电池放电时, 化学 能转化为电能,主要发生的反应为:Zn+Ag2O+H2O═Zn(OH)2+2Ag,反应前后锌元素的化合价由零价变为 +2 价.‎ ‎【解答】解:‎ ‎(1)炒菜时油锅着火时立即盖上锅盖灭火的原理是使油与氧气隔绝;‎ ‎(2)米汤遇碘水变蓝,说明米汤中含有淀粉,食用后成为人体提供能量.‎ ‎(3)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 ‎(4)在Zn+Ag2O+H2O═Zn(OH)2+2Ag反应中,锌由零价变为+2价;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 ‎(1)使油与氧气隔绝.‎ ‎(2)淀粉;‎ ‎(3)氧气、水;Fe2O3;‎ ‎(4)化学;+2.‎ ‎ ‎ ‎13.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油、纯碱、高锰酸钾等物质,分别与水充分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食用油 .‎ ‎(2)农业上常配制一定质量 分数的硝酸钾溶液进行无土栽培,硝酸钾属于化肥中的 复合 肥,溶解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 玻璃棒 .‎ ‎(3)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溶液导电性实验,发现食盐溶于水后能导电,原因是食盐溶于水生成了自由移动的Cl﹣和 Na+ (填离子符号)‎ ‎【解答】解:(1)食用油不容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纯碱、高锰酸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2)硝酸钾中含有氮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溶解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 ‎(3)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溶液导电性实验,发现食盐溶于水后能导电,原因是食盐溶于水生成了自由移动的Cl﹣和Na+‎ 故答案为:(1)食用油;(2)复合;玻璃棒;(3)Na+‎ ‎ ‎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0分)‎ ‎14.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①和②的名称:①是 长颈漏斗 ,②是 锥形瓶 .‎ ‎(2)实验室常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用该发生装置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收集氧气的装置为 CD (填字母序号)‎ ‎(3)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固体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A (填字母序号),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则二氧化锰的 质量 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实验结束后,欲从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中回收二氧化锰,需要进行溶解、 过滤 洗涤、干燥等操作.‎ ‎(4)向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倒入迅速冷却的沸水,立即塞紧穿有两端开口细玻璃管的橡皮塞,用注射器向玻璃管中注水至P处,装置如图2所示.‎ ‎①手拿集气瓶在水平面上摇晃数十次后,看到玻璃管中的液面将 下降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可说明有少量氧气溶于水中 b.应保证装置有良好的气密性 c.用迅速冷却的沸水是因为其中几乎不含氧气.‎ ‎【解答】解:(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故答案为:长颈漏斗;锥形瓶;‎ ‎(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2H2O22H2O+O2↑;CD;‎ ‎(3)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因此需要加热;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则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实验结束后,欲从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中回收二氧化锰,需要进行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故答案为:A;质量;过滤;‎ ‎(4)图2中,手拿集气瓶在水平面上摇晃数十次后,看到玻璃管中的液面将下降,因为有少量氧气溶于水中,瓶内压强减小,玻璃管中的液面将下降;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可说明有少量氧气溶于水中,应保证装置有良好的气密性,迅速冷却的沸水是因为其中几乎不含氧气;故答案为:①下降;②abc;‎ ‎ ‎ ‎15.化学兴趣小组探究金属的性质时,将一段去除氧化膜的镁条,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静置,发现试管中有灰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 灰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 小华认为灰白色沉淀为碳酸镁(MgCO3),其他同学认为不需要实验就能否定小华的猜想,理由是 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不会生成碳酸镁 .‎ 小宇认为由于反应后氯化镁的生成量偏多,灰白色沉淀为不能再溶解的氯化镁固体.‎ 小彤认为灰白色沉淀为脱落的镁粉细颗粒.‎ ‎【实验探究1】‎ ‎ 实验操作 现象 ‎ 结论 ‎ ‎ ①取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镁固体 氯化镁固体 ‎ 溶解 (选填“溶解”或“不溶解”) ‎ ‎ 小宇猜想错误 ‎ ②取适量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盐酸中 ‎ 没有 (选填“有”或“没有”)气泡冒出 ‎ 小彤猜想错误 基于以上探究与分析,原有猜想均遭到了否定.‎ ‎【查阅资料】‎ HCl+AgNO3═HNO3+AgCl↓,AgCl是一种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2】‎ 他们又另取灰白色沉淀放入试管中加热,将蘸有硝酸银溶液的玻璃棒伸入试管内,玻璃棒上的溶液出现白色浑浊,证明产生了 氯化氢 气体.再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悬于试管口,试纸变 红 色.‎ 同学们请教老师后得知,足量的镁与稀盐酸反应时,溶液会经历从酸性到碱性且碱性逐步增强的过程,从而生成了碱式氯化镁沉淀.据文献介绍,碱式氯化镁存在多种组成结构,化学通式可表示为Mgx(OH)yClz•mH2O(其中2x﹣y﹣z=0,0≤m≤6).‎ ‎【反思拓展】‎ ‎(1)做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镁条的用量宜少不宜多.‎ ‎(2)铁片和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的现象也不相同,据此推测出铁的活性比铜 强 .还可根据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来确定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 ‎【解答】解:【猜想假设】小华认为灰白色沉淀为碳酸镁(MgCO3),其他同学认为不需要实验就能否定小华的猜想,理由是: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不会生成碳酸镁;‎ ‎【实验探究1】饱和溶液中不能溶解某种溶质,镁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 ‎ 实验操作 现象 ‎ 结论 ‎ ‎ ①取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镁固体 氯化镁固体溶解 ‎ 小宇猜想错误 ‎ ②取适量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盐酸中 没有气泡冒出 ‎ 小彤猜想错误 ‎【实验探究2】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氯化氢是酸性气体,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所以将蘸有硝酸银溶液的玻璃棒伸入试管内,玻璃棒上的溶液出现白色浑浊,证明产生了氯化氢气体.再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悬于试管口,试纸变红色;‎ ‎【反思拓展】铁会与稀硫酸反应,铜不会与硫酸反应,所以推测出铁的活性比铜强,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故答案为:【猜想假设】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不会生成碳酸镁;‎ ‎【实验探究1】‎ ‎ 实验操作 现象 ‎ 结论 ‎ 溶解 没有 ‎【实验探究2】氯化氢,红;‎ ‎【反思拓展】强,Fe+CuSO4=FeSO4+Cu.‎ ‎ ‎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5分)‎ ‎16.某兴趣小组用熟石灰中和实验室用含有硫酸的废水,向100g该废水样品中加入7.4g熟石灰,恰好完全反应(废水中的其它物质不参与反应).‎ ‎(1)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Ca(OH)2═CaSO4+ 2H2O .‎ ‎(2)计算该废水中H2SO4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答】解:(1)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2SO4+Ca(OH)2═CaSO4+2H2O;‎ ‎(2)设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x H2SO4+Ca(OH)2═CaSO4+2H2O ‎ 98 74‎ ‎ 100g×x 7.4g ‎=‎ ‎ x=9.8%‎ 故答案为:(1)2H2O;‎ ‎(2)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