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6月适应性试卷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6月适应性试卷含解析

‎2016年湖北省武汉一中中考化学适应性试卷(6月份)‎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苹果腐烂 B.榨取果汁 C.酸雨侵蚀 D.菜刀生锈 ‎2.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入10滴紫色石蕊溶液,装入玻璃管中,然后从玻璃管的两端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并迅速封闭两端管口,很快可观察到管内有白烟产生,待白烟消失后还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没有化学反应发生 B.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同 C.图示黑点表示石蕊溶液变成了红色 D.浓氨水和浓盐酸都属于易挥发性物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7的雨水称为酸雨 B.水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素 C.氢气是一种无机物 D.铝合金是一种合成材料 ‎4.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用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膨松棉、纱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B.用碎鸡蛋壳和食盐水制二氧化碳 C.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自制汽水 D.用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5.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计 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 A.隔绝氧气 B.移走可燃物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无法判断 ‎6.工业生产中,多数金属的冶炼过程都是采用热还原法.为测定某样品中三氧化钨的质量分数,我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根据此原理,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样品的质量为13.0g,化学方程式为WO3+3H2W+3H2O,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WO3完全反应,C中吸收完全.小组同学经过规范的实验操作后得到了两组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对于该实验,有以下几种说法:‎ 实验 装置的质量 实验前 实验后 第一组 B装置的 总质量/g ‎45.5‎ ‎43.1‎ 第二组 C装置的 总质量/g ‎100.5‎ ‎103.3‎ ‎①装置A和装置B中发生的反应均为置换反应;‎ ‎②实验前应先向装置中通入氢气,防止加热时产生爆炸;‎ ‎③反应前后装置B减少的质量为生成水的质量;‎ ‎④该实验没有尾气处理装置,容易造成空气污染;‎ ‎⑤利用实验前后装置B的总质量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更准确;‎ ‎⑥若B中的WO3没有完全反应,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③④⑥ D.①②⑤‎ ‎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稀盐酸 液体温度升高 说明该反应放热 B 向装有适量水样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后静置 有大量泡沫产生 该水样属于硬水 C 将两根铁丝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 两根铁丝上均有固体附着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Fe>Cu>Ag D 将用水润湿一半的紫色石蕊纸花放入充满二氧化碳的广口瓶中 紫色石蕊纸花干燥的一半不变红,湿润的一半变红 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A.A B.B C.C D.D ‎8.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质量为m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得到固体的质量为m(不计损耗).由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 B.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C.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D.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 ‎ ‎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满分26分)‎ ‎9.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其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如图所示.‎ ‎①黑木耳中所含的“铁”是指      .‎ A.铁离子 B.铁原子 C.铁元素 ‎②常吃黑木耳可有效预防      疾病的发生.‎ A.龋齿蛀牙 B.甲状腺肿大 C.骨质疏松 D.缺铁性贫血.‎ ‎10.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某反应前后的分子种类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该化学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填序号).‎ A.元素种类 B.原子质量 C.分子种类 D.分子个数 ‎②该反应的生成物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③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11.t1℃时,烧杯A中装有R物质的饱和溶液,进行某些操作后,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1)以上四种溶液中,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序号).‎ ‎(2)R和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别如图2所示,则R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      (填“a”或“b”).‎ ‎(3)现有某温度下N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保持其溶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将其转化成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 ‎(4)现有同时含R、N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从该溶液中提取纯净的R物质,具体的操作是      .‎ ‎12.同学们依据物质类别和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回忆了初中化学教材中常见的一些物质,它们分别由氢、碳、氧、氯、钠、钙、铁中的某些元素组成,并构建了如图1部分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坐标图(图中“→”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 ‎(1)固体A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潮解,无色酚酞溶液遇A的稀溶液变成红色,A的俗称是      .‎ ‎(2)红色粉末B与气体C反应得到黑色粉末E,化学方程式为      .‎ ‎(3)其中部分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主要流程及现象记录如图2:‎ 步骤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无色溶液1中的溶质可能是(写出所有可能)      .‎ ‎13.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是制作油条和油饼时常用的膨松剂,化学兴趣小组对这两种膨松剂受热后的产物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1、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固体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不与氨气反应.‎ ‎2、碳酸氢钠溶液能与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有沉淀产生.‎ ‎3、碳酸氢盐易溶于水 ‎【进行实验】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 连接好装置,关闭K1,打开K2,微热左侧双层试管;‎ ‎      中出现气泡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打开K1,关闭K2,停止加热.‎ A、B烧杯中的导管内均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 ‎②‎ 在试管中加入两种膨松剂,打开K1,关闭K2,点燃酒精灯加热双层试管;‎ 内层小试管中白色固体明显减少,      .‎ 均有二氧化碳生成.‎ ‎③‎ 关闭K1,打开K2;‎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      .‎ ‎④‎ 继续加热一段时间.‎ 内层小试管中固体消失,外层大试管中仍有固体残留.‎ 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均是      .‎ ‎【实验反思】‎ ‎(1)根据实验结果,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与碳酸氢铵相比,碳酸氢钠更适宜作食品蓬松剂,其理由是      .‎ ‎(2)为了确定外层大试管内残留的该固体中有Na2CO3,接下来应进行实验是      .‎ ‎14.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取8.5%的过氧化氢溶液40g倒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20%的硫酸铜溶液6.6g,使过氧化氢完全分解.计算:‎ ‎(1)产生氧气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 ‎ ‎ ‎2016年湖北省武汉一中中考化学适应性试卷(6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苹果腐烂 B.榨取果汁 C.酸雨侵蚀 D.菜刀生锈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苹果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榨取果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酸雨侵蚀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菜刀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 ‎ ‎2.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入10滴紫色石蕊溶液,装入玻璃管中,然后从玻璃管的两端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并迅速封闭两端管口,很快可观察到管内有白烟产生,待白烟消失后还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没有化学反应发生 B.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同 C.图示黑点表示石蕊溶液变成了红色 D.浓氨水和浓盐酸都属于易挥发性物质 ‎【分析】根据已有的分子运动以及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的变色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该过程中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了氯化铵,产生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 B、据图可以看出,氨水这边变色的滴数是7滴,浓盐酸这边的滴数是3滴,故氨气的运动速率大于氯化氢,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错误;‎ C、氨水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不是红色,错误;‎ D、管内有白烟产生,是因为氨水挥发出的氨气与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反应生成了氯化铵的缘故,说明氨水和盐酸都属于易挥发性物质,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酸和碱的挥发性以及酸碱指示剂变色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7的雨水称为酸雨 B.水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素 C.氢气是一种无机物 D.铝合金是一种合成材料 ‎【分析】A、根据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解答;‎ B、根据人类重要的营养素解答;‎ C、根据无机物的定义解答;‎ D、根据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解答.‎ ‎【解答】解:‎ A、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正常雨水略微显酸性,pH<7,故错误;‎ B、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素: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素都是人体所必需的;故正确;‎ C、无机物是指不含碳的化合物,氢气是单质,不是无机物,故错误;‎ D、铝合金是一种金属材料,故错误.‎ 答案:B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酸雨的形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素、无机物的定义和材料的分类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 ‎ ‎4.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用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膨松棉、纱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B.用碎鸡蛋壳和食盐水制二氧化碳 C.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自制汽水 D.用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分析】A、根据用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等用品制作的简易净水器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柠檬酸能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D、某些植物的花瓣的汁液可作酸碱指示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小卵石和石英砂、膨松棉、纱布能够起到过滤的作用,活性炭能吸附可溶性杂质、异味及色素,可以达到净水的目的,可以达到净水的目的,故选项“家庭小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 B、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能与食盐水反应,不能用碎鸡蛋壳和食盐水制二氧化碳,故选项“家庭小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C、柠檬酸能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小苏打和柠檬酸等可自制汽水,故选项“家庭小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 D、某些植物的花瓣的汁液可作酸碱指示剂,可用酒精浸泡得到溶液,故选项“家庭小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 ‎ ‎5.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计 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 A.隔绝氧气 B.移走可燃物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无法判断 ‎【分析】灭火的原理有:(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清除可燃物;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 ‎【解答】解: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使气态石蜡被赶走,所以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故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移走可燃物.‎ A、快速推动活塞,使气态石蜡被赶走,所以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故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移走可燃物,而不是隔绝氧气,故选项错误.‎ B、快速推动活塞,使气态石蜡被赶走,所以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故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移走可燃物,故选项正确.‎ C、快速推动活塞,使气态石蜡被赶走,所以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故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移走可燃物,而不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故选项错误.‎ D、快速推动活塞,使气态石蜡被赶走,所以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故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移走可燃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 ‎6.工业生产中,多数金属的冶炼过程都是采用热还原法.为测定某样品中三氧化钨的质量分数,我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根据此原理,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样品的质量为13.0g,化学方程式为WO3+3H2W+3H2O,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WO3完全反应,C中吸收完全.小组同学经过规范的实验操作后得到了两组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对于该实验,有以下几种说法:‎ 实验 装置的质量 实验前 实验后 第一组 B装置的 总质量/g ‎45.5‎ ‎43.1‎ 第二组 C装置的 总质量/g ‎100.5‎ ‎103.3‎ ‎①装置A和装置B中发生的反应均为置换反应;‎ ‎②实验前应先向装置中通入氢气,防止加热时产生爆炸;‎ ‎③反应前后装置B减少的质量为生成水的质量;‎ ‎④该实验没有尾气处理装置,容易造成空气污染;‎ ‎⑤利用实验前后装置B的总质量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更准确;‎ ‎⑥若B中的WO3没有完全反应,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③④⑥ D.①②⑤‎ ‎【分析】根据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氢气没有干燥、装置B中玻璃管减少的质量以及装置C增重的质量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①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WO3+3H2W+3H2O,二者均属于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正确;‎ ‎②氢气具有可燃性,所以在加热前,要先向将装置内通入氢气,为了排净装置内的空气,以免加热时发生爆炸,故正确;‎ ‎③反应前后装置B减少的质量为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故错误;‎ ‎④尾气中主要是氢气,氢气无毒,不会造成空气的污染,故错误;‎ ‎⑤因为氢气没有干燥,所以若用装置C增重的质量来计算样品的纯度不准确,所以利用实验前后装置B的总质量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更准确,故正确;‎ ‎⑥测定某样品中三氧化钨的质量分数,B中的WO3必须完全反应,故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中,判断以哪组数据为标准可能会出错,一定注意C装置也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 ‎ ‎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稀盐酸 液体温度升高 说明该反应放热 B 向装有适量水样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后静置 有大量泡沫产生 该水样属于硬水 C 将两根铁丝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 两根铁丝上均有固体附着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Fe>Cu>Ag D 将用水润湿一半的紫色石蕊纸花放入充满二氧化碳的广口瓶中 紫色石蕊纸花干燥的一半不变红,湿润的一半变红 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A.A B.B C.C D.D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会放出热量进行分析;‎ B、根据肥皂水在软水这产生的泡沫较多进行分析;‎ C、根据将两根铁丝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两根铁丝上均有固体附着只能证明金属的活动性铁大于铜、铁大于银,但是不知道铜和银的金属的活动性进行解答;‎ D、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会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进行分析.‎ ‎【解答】解: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会放出热量,故A错误;‎ B、肥皂水在软水这产生的泡沫较多,故B错误;‎ C、将两根铁丝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两根铁丝上均有固体附着只能证明金属的活动性铁大于铜、铁大于银,但是不知道铜和银的金属的活动性,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会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可以证明CO2与H2O发生了化学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 ‎ ‎8.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质量为m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得到固体的质量为m(不计损耗).由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 B.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C.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D.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 ‎【分析】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且置换时先把最弱的金属置换出来,并通过固体质量不变化分析.‎ ‎【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Cu>Ag,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 Zn+2AgNO3=Zn(NO3)2+2Ag ‎65 216‎ 所以析出银的过程是固体质量增加的过程;‎ Zn+Cu(NO3)2=Zn(NO3)2+Cu ‎65 64‎ 所以析出铜的过程是固体质量减少的过程;‎ 而反应前后固体质量都是mg,说明硝酸银被置换完了,硝酸铜也发生了置换反应,因此滤渣一定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锌;滤液一定含有硝酸锌,可能含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 A、滤液可能含有硝酸铜,因此滤液可能呈现蓝色,故A说法正确;‎ B、由于硝酸银完全被置换出来,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没有沉淀产生,故B说法错误;‎ C、因为滤渣可能含有锌,因此取滤渣滴加硫酸,可能有气泡,故C说法正确;‎ D、滤渣一定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锌,故D说法正确.‎ 故选项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结合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 ‎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满分26分)‎ ‎9.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其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如图所示.‎ ‎①黑木耳中所含的“铁”是指 C .‎ A.铁离子 B.铁原子 C.铁元素 ‎②常吃黑木耳可有效预防 CD 疾病的发生.‎ A.龋齿蛀牙 B.甲状腺肿大 C.骨质疏松 D.缺铁性贫血.‎ ‎【分析】①黑木耳中所含的铁是指元素;‎ ‎②根据黑木耳的营养成分含量进行分析.‎ ‎【解答】解:①黑木耳中所含的铁是指元素.故填:C.‎ ‎②黑木耳中含有钙元素、铁元素,可有效预防佝偻病、骨质疏松、缺铁性贫血疾病的发生,故填:CD.‎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作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 ‎ ‎10.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某反应前后的分子种类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该化学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B (填序号).‎ A.元素种类 B.原子质量 C.分子种类 D.分子个数 ‎②该反应的生成物属于 纯净物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③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4:1 .‎ ‎【分析】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分析物质的类别;根据微粒的构成,写出化学式、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回答.‎ ‎【解答】解:由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乙炔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2+H2OC2H5OH ‎①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化学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原子的种类、原子的质量、元素的种类等.‎ ‎②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乙醇,属于纯净物.‎ ‎③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生成物的化学式是C2H5OH,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4:1.‎ 故答为:①A、B ②纯净物; ③4:1.‎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质的微观构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 ‎ ‎11.t1℃时,烧杯A中装有R物质的饱和溶液,进行某些操作后,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1)以上四种溶液中,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B (填字母序号).‎ ‎(2)R和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别如图2所示,则R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 b (填“a”或“b”).‎ ‎(3)现有某温度下N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保持其溶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将其转化成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降低温度 .‎ ‎(4)现有同时含R、N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从该溶液中提取纯净的R物质,具体的操作是 升高温度、结晶、过滤、热水洗涤、干燥 .‎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1)因为B在t2℃还能继续溶解R物质,所以为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2)由题干信息可知,R的饱和溶解降温后还能继续溶解R物质,说明其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故选:b;‎ ‎(3)通过分析可知,N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试管而增大,所以现有某温度下N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保持其溶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将其转化成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降低温度;‎ ‎(4)R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N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提纯R时,首先将饱和溶液降温,R结晶后,过滤,将晶体用热水洗涤最后进行干燥即可.‎ 故答案为:(1)B;‎ ‎(2)b;‎ ‎(3)降温或恒温蒸发水分;‎ ‎(4)升温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 ‎【点评】本题是对溶解度知识的应用考查题,涉及到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会利用溶解度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并进行有关的分析计算.‎ ‎ ‎ ‎12.同学们依据物质类别和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回忆了初中化学教材中常见的一些物质,它们分别由氢、碳、氧、氯、钠、钙、铁中的某些元素组成,并构建了如图1部分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坐标图(图中“→”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 ‎(1)固体A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潮解,无色酚酞溶液遇A的稀溶液变成红色,A的俗称是 烧碱或火碱、苛性钠 .‎ ‎(2)红色粉末B与气体C反应得到黑色粉末E,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2Fe+3CO2 .‎ ‎(3)其中部分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主要流程及现象记录如图2:‎ 步骤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Ca(OH)2═CaCO3↓+2NaOH .‎ 无色溶液1中的溶质可能是(写出所有可能) NaOH、NaOH和Ca(OH)2 .‎ ‎【分析】根据A的固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潮解,无色酚酞溶液遇A的稀溶液变红,因此A是氢氧化钠;F和M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N和无色溶液1,且F属于碱,其中的阳离子为+2价,因此F是氢氧化钙,产生的N是碳酸钙;A﹣氢氧化钠能够转化为M,M能够转化为碳酸钙,因此M为碳酸钠;根据转化关系,沉淀N和D反应产生无色气体,因此D是酸;红色粉末B(+3价)与气体C(+2价)反应得到黑色粉末E,因此B是氧化铁,C是一氧化碳,生成的E是铁,H为二氧化碳,据此完成相关的问题.‎ ‎【解答】解:(1)A的固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潮解,无色酚酞溶液遇A的稀溶液变红,因此A是氢氧化钠,俗称:火碱(或烧碱、苛性钠);‎ ‎(2)红色粉末B(+3价)与气体C(+2价)反应得到黑色粉末E,因此B是氧化铁,C是一氧化碳,生成的E是铁,H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3)F和M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N和无色溶液1,且F属于碱,其中的阳离子为+2价,因此F是氢氧化钙,产生的N是碳酸钙;A﹣氢氧化钠能够转化为M,M能够转化为碳酸钙,因此M为碳酸钠,因此步骤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OH)2═CaCO3↓+2NaOH;无色溶液1中的溶质一定含有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钠,可能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钙,没有碳酸钠,因为继续加稀盐酸直接得到溶液3.‎ 故答案为:(1)烧碱或火碱、苛性钠;‎ ‎(2)3CO+Fe2O32Fe+3CO2;‎ ‎(3)Na2CO3+Ca(OH)2═CaCO3↓+2NaOH,NaOH、NaOH和Ca(OH)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 ‎ ‎13.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是制作油条和油饼时常用的膨松剂,化学兴趣小组对这两种膨松剂受热后的产物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1、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固体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不与氨气反应.‎ ‎2、碳酸氢钠溶液能与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有沉淀产生.‎ ‎3、碳酸氢盐易溶于水 ‎【进行实验】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 连接好装置,关闭K1,打开K2,微热左侧双层试管;‎ ‎ AC 中出现气泡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打开K1,关闭K2,停止加热.‎ A、B烧杯中的导管内均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 ‎②‎ 在试管中加入两种膨松剂,打开K1,关闭K2,点燃酒精灯加热双层试管;‎ 内层小试管中白色固体明显减少, A、B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均有二氧化碳生成.‎ ‎③‎ 关闭K1,打开K2;‎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 碳酸氢铵分解有氨气产生 .‎ ‎④‎ 继续加热一段时间.‎ 内层小试管中固体消失,外层大试管中仍有固体残留.‎ 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均是 受热易分解 .‎ ‎【实验反思】‎ ‎(1)根据实验结果,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与碳酸氢铵相比,碳酸氢钠更适宜作食品蓬松剂,其理由是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会产生氨气,有刺激性的气味,且会污染空气 .‎ ‎(2)为了确定外层大试管内残留的该固体中有Na2CO3,接下来应进行实验是 取少量残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合理即可),产生白色沉淀. .‎ ‎【分析】【进行实验】‎ 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显碱性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 ‎【拓展反思】‎ 碳酸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答】解:【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 连接好装置,关闭K1,打开K2微热左侧双层试管 AC中均出现气泡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A、B烧杯中的导管内均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 打开K1,关闭K2,停止加热 ‎②‎ 在试管中加入两种膨松剂,打开K1,关闭K2,点燃酒精灯加热双层试管 内层试管中白色固体明显减少,AB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 均有二氧化碳生成 ‎③‎ 关闭K1,打开K2‎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碳酸氢铵分解生成了氨气 ‎④‎ 继续加热一段时间 内层小试管中固体消失,外层大试管中仍有固体残留.‎ 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均是受热易分解 ‎【实验反思】‎ ‎(1)根据实验结果,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与碳酸氢铵相比,碳酸氢钠更适宜作食品蓬松剂,其理由是: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会产生氨气,有刺激性的气味,且会污染空气.‎ ‎(2)为了进一步确定NaHCO3受热分解后生成Na2CO3,后续的实验操作是:加热至完全反应后,冷却,向大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进一步证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了碳酸钠或取少量残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合理即可),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 ‎【进行实验】‎ ‎①A、C; ②A、B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③碳酸氢铵分解有氨气产生; ④受热易分解;‎ ‎【实验反思】‎ ‎(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会产生氨气,有刺激性的气味,且会污染空气.‎ ‎(2)取少量残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合理即可),产生白色沉淀.‎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 ‎ ‎14.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取8.5%的过氧化氢溶液40g倒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20%的硫酸铜溶液6.6g,使过氧化氢完全分解.计算:‎ ‎(1)产生氧气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 ‎【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的质量求出氧气的质量即可;‎ ‎(2)根据原硫酸铜溶液的质量求出硫酸铜的质量然后利用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1)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 68 32‎ ‎ 40g×8.5% x x=1.6g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g.‎ ‎(2)反应后所得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9%‎ 答:反应后所得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9%.‎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来计算有关的量,从而使学生来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数据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才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