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广东省思想品德考点中考知识点基础复习精华国情部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粤教广东省思想品德考点中考知识点基础复习精华国情部分

‎2017年广东省思想品德考点基础知识荟萃 ‎ 第三部分 我与国家和社会 考点三十七、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1.什么是社会规则?社会规则是由制度规则和道德规范两个方面构成。‎ ‎2.维护社会规则对于社会稳定有什么重要性?(1)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都有自己的制度和规则。社会合作和社会生活是一个按照制度和规则来管理、运行的系统。(2)社会规则有效地保障了社会合作的公平性,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3)有了合理的制度和规则,社会合作才能顺利进行,社会生活才能够有序地运转。‎ ‎3.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必要性?(为什么要维护社会公平?)(1)重要性:有了公平,有利于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有利于保障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有了公平,有利于满足个人的合理期望,有利于调动自身的积极性。有了公平,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必要性:如果人们受到不公平对待,会使人与人之间信任感降低,导致彼此关系恶化,合作难以为继,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 ‎4.你认为国家应怎样维护社会公平? (1)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公平保障体系,帮助与扶持社会弱势阶层和弱势群体。(2)制定合理的规则,促进人民就业。(3)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改善人民生活。(4)大力发展教育,维护公民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等。(5)建立和健全法律体系,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等。‎ ‎5.作为公民,你能为社会更加公平做些什么? (1)要增强法律意识,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2)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3)树立回报社会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4)树立公平合作意识,对社会上不公平的现象,我们能给予关注、思考和批判。(5)从小培养责任意识,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 考点四十一、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 ‎1.责任的含义和来源。(1)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应该做的某些事情和不应做的某些事情。(2)责 任来源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2.在社会中我们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往往同时具有多种社会身份,而每一种社会身份都要求他承担相应的责任。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做的事,对责任的承担就叫负责。每个人因为自己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的不同,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3.面对责任冲突,我们在进行责任选择时,可以着重考虑这些因素:时间、相对重要性、可能性、创新的解决办法和途径。我们在进行责任选择时,可以选择时间上最紧迫的、最重要的、自己有能力去完成的责任去完成。在现实生活中,承担责任经常需要我们拿出勇气和担当道义。‎ ‎4.我们要承担哪些责任?(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哪些不同的责任?)‎ 在家庭中,父母抚养我们成长,我们长大后就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在学校中,我们有做个好学生、努力学习的责任;在社会中,我们有遵纪守法的公民责任;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负有道义上的责任。‎ ‎5.人在少年阶段的基本责任有: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 ‎6.承担责任的意义:(1)负责任能改善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环境,能铸就高尚的民族精神,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2)负责任能获得更多信任和自由,赢得自尊自信,增长才干,获得实际的利益,能促进个人和自由和进步。(3)负责任是一个人的立身之道,一个人正是对责任的承担中,才体现出他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4)只有做负责任的人,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考点四十二、懂得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的代价。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学会对自己行为负责,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1.什么是责任? 答: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和不应当做某些事情。‎ ‎2.承担责任需要付出哪些代价?(1)负责任需要付出时间、精力,有时还需要付出金钱。(2)负责任还需要承 担某些精神上的代价。(3)负责任还需要放弃一些个人兴趣和利益。‎ ‎3.不负责任会带来哪些后果? (1)不负责任会使社会和他人遭受损失。(2)不负责任会使个人利益遭受损失。(3)不负责任会使个人名誉遭受损失。‎ ‎4.我们青少年为什么要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 (1)从小培养责任意识,锻炼自己的责任能力对于我们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祖国的建设、人类的命运,都非常重要。 (2)只有负责任的人,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3)只有做负责任的人,才能满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我们的要求。(4)我们生活的世界越来越需要新一代负起责任,共同建设人类美好的未来。‎ ‎5.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1)从小培养责任意识,锻炼自己的责任能力。(2)在家庭生活中主动承担责任,为建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贡献一份力量。 (3)增强社会责任感,用实际行动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4)积极参与国家的建设和管理,与国家共渡难关。‎ 考点四十三、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1.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的意义: (1)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一个人回报社会的途径。(2)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中,我们将增长社会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培养优秀品德,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3)有利于发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如何发扬服务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怎样培养亲社会行为)? (1)在社会中学会谦让与助人,培养合作意识。(2)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3)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回报社会。(4)关心社会发展,关注祖国大事。(5)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积极参与志愿者行列。‎ 1. 我们可以参加哪些公益活动?(1)服务社区;(2)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 (3)为灾区捐献; (4)扶助老弱病残等。‎ 2. 怎样理解我们要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我们要尊重社会。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代表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我们对社会的尊重,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尊重社会,就要遵守社会规则,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维护公共秩序,践行道德,遵纪守法等,这些是我们应当履行的义务,是尊重社会的具体表现,也是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该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考点四十八、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1.巨大变化的表现:(1)胜利实现了“三步走”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安定团结、政通人和,国际影响力扩大,民族凝聚力增强。 (3)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中国成为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4)中国在世界上树立丁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主要原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共产党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等。 ‎ ‎3.培养亲社会行为。‎ ‎ (1)亲社会行为的含义: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 (2)怎样培养亲社会行为?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谦让、助人、分享,培养合作意识。②积极参 ‎ 与社会公益活动,是我们回报社会的重要途径。③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加入志愿者 列。④从现在做起,从服务社区做起,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考点三十、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 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内涵:(1)公民的权利通常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 ‎ 享有的权益。(2)公民的义务通常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 ‎ 责任。国家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其中宪法规定的 ‎ 权利和义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 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主要有哪些?‎ ‎ (1)公民的墓本权利有:①公民的平等权利。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 ‎ 平等。②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 ‎ 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③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如公民的人身 ‎ 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④公民的社会生活权利。如宗教 ‎ 信仰自由;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儿童权利等。⑤公民的社会经 ‎ 济权利。如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财产权和财产继承权等。‎ ‎ (2)公民基本义务主要包括:①公民对国家履行的义务。如维护国家统一和 ‎ 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②公民 ‎ 对社会履行的义务。如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 ‎ ③公民对家庭履行的义务。如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 ‎ 子女,成年子女赡养父母等。‎ ‎3.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 (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履行 ‎ 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 ‎ 成、互相促进的。(3)公民的某些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如劳动权、受教 ‎ 育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4.维护权利主要包括的内容:依法享有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的权 ‎ 禾rj。‎ ‎5.公民维护自己的权利应该做到:(1)依法享有权利,依法制止各种侵权行 ‎ 为。(2)依法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 ‎ 合法权益。(3)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4)要真正维护权利,就必须自 ‎ 觉履行义务。‎ ‎6.公民如何自觉履行义务?‎ ‎ (1)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2)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3)法律禁止的坚 决不做。‎ 十二、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 ‎ 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1.法律的内涵: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 ‎ 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的行为规范。‎ ‎ 2.法律的三个特征:(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法律是靠国家强 ‎ 制力保证实施的。(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 3.法律具有制裁与保护功能。‎ ‎ (1)法律具有制裁功能:制裁违法犯罪行为。(2)法律具有保护功能:保 ‎ 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 十三、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 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 1.违法行为:是指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都 ‎ 是违法行为。‎ ‎ 2.违法行为的类别:(1)根据违反的法律规定来分,违法行为分为行政违法 ‎ 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和违宪行为。(2)根据违法情节的轻 ‎ 重来分,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犯罪)。其中行政违法行为和 ‎ 民事违法行为是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而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 (犯罪)。‎ ‎ 3.任何的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十四、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 ‎ 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 1.我国制定的两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 ‎ 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 2.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 (1)未成年人处于人生发展进程中的幼弱时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缺 ‎ 乏自我保护能力,是个人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群体。(2)家庭、学校、社 ‎ 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 ‎ 象。(3)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犯罪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4)未 ‎ 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予以特殊保护,‎ ‎ 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 3.家庭保护的地位、作用及基本内容:‎ ‎ (1)地位、作用: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家庭保护的作用是使 ‎ 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 ‎ 供适宜的家庭环境。‎ ‎ (2)基本内容:①家长要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②尊 ‎ 重、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法律也对家长在家庭中提出了禁止性的要求:‎ ‎ ①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和残疾未成年人。‎ ‎ ②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③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 ‎ 婚和订婚等。‎ ‎ 4.学校保护的含义、作用及基本内容:‎ ‎ (1)含义: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 ‎ 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学校保护涉及到未成年人的教育 ‎ 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健康的保障等方面。‎ ‎ (2)作用:学校保护在整个未成年人保护中举足轻重,是我国对未成年人 ‎ 保护的重要方面。‎ ‎ (3)基本内容:①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②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 ‎ 成年学生。③保护未成年人在学校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等。‎ ‎ 5.社会保护的内涵及基本内容:‎ ‎ (1)内涵:指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2)基本内容:①保护未成年人的身体的安全与健康。②保护未成年人的 ‎ 思想和心灵健康。‎ ‎ 6.司法保护的内涵、重要性及具体内容:‎ ‎ (1)含义:司法保护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国家执法机 ‎ 关通过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所实施的保护措施。‎ ‎ (2)重要性:司法保护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为了使未成年人 ‎ 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司法保护是必不可少的。‎ ‎ (3)内容:①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实行特殊制度。②对违法犯罪的未成 ‎ 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 ③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受抚养权等。‎ ‎ 十五、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 1.为什么要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 (1)自我保护是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重要能力。(2)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 掌握自我保护本领,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所必需的。 (3)未成年人阅历 ‎ 浅、心理不成熟、体质不够强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 ‎ 伤害和侵害。‎ ‎ 2. 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巧:‎ ‎ (1)在家庭生活中要注意防火、防水、防气、防盗方面的自我保护。‎ ‎ (2)在公共场所的自我保护主要有以下方面:①严格遵守交通规则;②在 ‎ 体育活动中注意安全;③发现险情,要量力而行;④预防精神污染,避免 ‎ 受到毒害;⑤善于识别骗术,避免受骗上当。‎ ‎ 3.未成年人应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 (1)树立安全意识,学习法律知识,懂得依法维权。(2)自觉接受家长和 ‎ 老师的安全教育,掌握防火、防水、防气、防盗等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 (3)遵守法律,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如果非法侵害发生在校园 ‎ 内,应第一时间报告老师,并及时躲避。 (4)谨慎交友,拒绝不良诱惑,‎ ‎ 防患于未然。(5)学会及时报警,聘请律师和寻求法律援助。‎ ‎ 4.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 (1)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寻求法律帮助,通 ‎ 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 (2)寻求法律帮助的途径及主要内容:①诉讼途径,可分为刑事诉讼、民事 诉讼、行政诉讼三种;②非诉讼途径,主要指投诉、调解、裁决、仲裁、复 ‎ 议、申诉等;③法律服务,其主要机构是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④法律 ‎ 援助。‎ ‎ 十六、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 1.犯罪的含义: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 ‎ 处罚的行为。‎ ‎ 2.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当罚性。‎ ‎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罪与非罪的 ‎ 原则界限。‎ ‎ 3.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 ‎ (1)区别:①一般违法是指对社会危害不大,情节轻微,没有触犯刑法,‎ ‎ 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的行为。②犯罪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 ‎ ·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③一般违法与犯罪,‎ ‎ 二者在所违反的法律、对社会的危害、应受到的惩罚等方面,有着严格的 ‎ 界限。‎ ‎ (2)联系: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 ‎ 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一般违法行为如果不改正,可能发展为犯罪。‎ ‎ 4.我国刑罚的种类:我国刑罚分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包括:管制、拘 ‎ 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附加刑 ‎ 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其中,主刑只能独立运用,‎ ‎ 不能相互附加并用;附加刑既可作为主刑的附加刑适用,又可独立适用。‎ ‎ 5.对犯罪分子给予刑事制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及时制止他们继续犯罪,保 ‎ 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也可以遏制其他犯罪行为,‎ ‎ 对社会上的不法分子起到警戒和震慑作用,使他们悬崖勒马,防止犯罪行 ‎ 为的发生。‎ ‎ 6.怎样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 (1)当遇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智慧,采用灵活的方法,沉着 ‎ 对付。(2)主动协助执法机关调查,实事求是地提供有关情况并敢于指证 ‎ 不法分子的犯罪行为。 (3)当自己的亲友受到不法侵害而又不敢作斗争 ‎ 时,应该对他们讲清危害,劝其及时报案,保护罪犯作案现场,保留证物 ‎ 等。(4)只有人人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坏人坏事才会减少,社会 正气才能得到弘扬。‎ ‎ 十七、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 ‎ 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 1.如何区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 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 ‎ 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破坏财物;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观看、收 ‎ 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进入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 严重不良行为: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构成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纠集他 ‎ 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 ‎ 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进行淫乱或者色 ‎ 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多次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 ‎ 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 2.不良行为是怎样发展为违法犯罪的?‎ ‎ (1)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2)开始是沾 ‎ 染上了坏思想、坏习气;有了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便会去干 ‎ 一些违法的事。(3)若再不回头,就会越走越远,直至滑向犯罪的泥潭。‎ ‎ 因此,我们要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 3.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 ‎ (1)个人原因:身心不成熟,是非不分,法制观念淡薄,自制力差等。‎ ‎ (2)家庭原因:家教不严,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等。(3)学校原因:只重视 ‎ 知识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4)社会 ‎ 原因:社会环境复杂,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等。(5)国家相 ‎ 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 ‎ 4.未成年中学生怎样才能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 ‎ (1)个人:①知道法律规定的禁止行为,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②防患于 ‎ 未然,自觉纠正不良行为。③热情帮助有不良行为的同学。(2)家庭:家 ‎ 长应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其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 (3)学校:‎ ‎ 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4)政府:营 ‎ 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5)国家: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 ‎ 保护法》等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 ‎ 5.不良诱惑对未成年人的危害:直接危害身心健康,引发违法犯罪。黄赌毒 和邪教对未成年人的诱惑尤甚。‎ ‎ 6.如何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 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是避免违法犯罪的重要主观条件。对不良诱惑,我们 ‎ 要用科学的观点,坚强的意志,正确的方法,摆脱其干扰,避免上当受害。‎ ‎ 7.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 (1)避开诱因法。 (2)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法。‎ ‎ (3)专时专用法。(4)联想后果法。(5)请求他人监督法。‎ 三十、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 ‎ 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1.受教育权利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物质 ‎ 帮助的权利。‎ ‎2.为什么受教育权既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义务?‎ ‎ (1)从公民自身的发展来说,只有接受教育,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 ‎ 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才有可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更好地享受 ‎ 现代文明的成果。因此,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 (2)从国家的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讲,要实现现代化和推进民主化进程,‎ ‎ 提高公民的文化和科学素质是关键。所以,受教育是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一 项基本义务。‎ ‎ 3.义务教育的内涵:指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教 ‎ 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任何个人和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 ‎ 剥夺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其中,公益性是义务教育的显 ‎ 著特征。‎ ‎4.青少年应怎样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 (1)我们应学会运用法律,坚决维护自己的受教育的权利。(2)我们应珍 ‎ 惜学习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不中途辍学,尊师守纪,努力学习,‎ ‎ 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3)树立终身学习观念,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接 ‎ 受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 ‎5.青少年应怎样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 (1)自觉接受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不中途辍学。(2)自觉遵守法律和学 ‎ 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学习,在学业上不断进步,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 ‎ 学生。‎ ‎6.当父母侵犯自己的受教育权的时候,应怎么办?‎ ‎ (1)与父母沟通,向其宣传法律知识,要求父母送自己上学接受义务教 ‎ 育。(2)求助于学校老师或向有关部门请求帮助。(3)求助法律等。‎ 三十一、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 ‎ 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 ‎ 结的力量。‎ ‎1.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1)个人与集体是不可分割的,个人离不开集 ‎ 体,集体也不能缺少个人。(2)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茁壮成长。(3)集 ‎ 体需要每个成员贡献智慧、发挥特长才能变得温暖而美丽。‎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1)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 (2)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 ‎ 有保障。(3)集体利益是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4)在我国,集体利益和 ‎ 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两者发生矛盾和 ‎ 冲突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自觉服从集体利益。‎ ‎3.如何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 (1)遵守集体纪律,服从集体利益,积极主动为集体贡献才智。(2)努力 ‎ 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3)求同存异,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 量。‎ ‎4.怎样认识团队精神?‎ ‎ (1)含义:团队精神是指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 ‎ 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 ‎ (2)核心: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的利益服从团队的 ‎ 利益。‎ ‎ (3)作用:个人的成功不是最终的成功,团队的成功才是最终的成功。‎ ‎ 三十二、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 ‎ 为,都要承受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 ‎1.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1)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是指公民的身体由 ‎ 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权利。人身自 ‎ 由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必要条件。(2)生命健 ‎ 康权:由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部分组成。生命权是每个人的最高人身权利,生 ‎ 命的存在和生命的享有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身体健康权包括身体健 ‎ 康权利和精神健康权利,健康权是我们重要的人身权利。‎ ‎2.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1)法律禁止对公民的身体 ‎ 或住宅进行非法搜查。(2)法律保护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3)我国 ‎ 宪法和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 ‎3.为什么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 ‎ (1)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享有,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是每个人的 ‎ ’最高人身权益。(2)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精神是我们保持劳动能力、行为 ‎ 能力和快乐生活的条件。健康权是我们重要的人身权利。‎ ‎4.我们应怎样维护生命健康权利?‎ ‎ (1)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法律,懂得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2)增强防 ‎ 范和保护意识,当我们遇到伤害时要学会报警或求救。 (2)一旦受到伤 ‎ 害,要懂得依法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以讨还公道和获得赔偿。(4)不伤 ‎ 害别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 二、人格尊严权 ‎1.人格尊严权利的内涵及具体内容:‎ ‎ (1)内涵:指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 ‎(2)具体内容包括:①肖像权。②名誉权。③荣誉权。④姓名权。‎ ‎2.损害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主要表现:家长和成年人在公共场合随意议论孩 ‎ 子的过错和辱骂孩子,学校和老师歧视、辱骂孩子甚至体罚学生,这些都 ‎ 是损害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行为。‎ ‎3.有关保护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法律: 《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 ‎ 和《教师法》‎ ‎4.怎样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 ‎ (1)学会运用法律手段去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譬如,我们可以视受伤害 ‎ 的程度,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或要求其消除影响、赔偿损失,严 ‎ 重的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2)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三、个人隐私权 ‎1.个人隐私权也叫个人私生活秘密权,是指公民希望隐瞒的不危害社会的个 ‎ 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 ‎ 国家的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 ‎2.法律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权 ‎3.尊重个人隐私权包括尊重自己的隐私权和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三十三、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1.公民的财产所有权是指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 ‎ 益和处分的权利。‎ ‎2.根据法律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 ‎ 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 ‎ 合法财产。‎ ‎3.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我国的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 ‎ 财产所有权的重要武器,刑事法律则是锐利武器。‎ 三十四、懂得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继承权,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的 ‎ 特殊保护。‎ ‎1.遗产的必备条件有哪些?‎ ‎ 作为遗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2)必 ‎ 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3)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2.公民财产继承的两种方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1)法定继承:按照法 ‎ 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进行继承。(2)遗嘱继承:被继承人生前立下遗嘱,‎ 将遗产的全部或部分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 ‎3.财产的继承顺序和分配原则是怎样的?‎ ‎ (1)继承顺序: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①配偶、子女、父母;②第二顺序 ‎ 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 ‎ 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或第一顺序继 ‎ 承人放弃继承权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 (2)分配原则:①平等原则。同一/顷序应均等。②权利义务一致性原则,‎ ‎ 即尽义务多的可多分得遗产;尽义务少的,可少分遗产;有能力尽义务而 ‎ 不尽义务的,可以不分或少分得遗产。‎ ‎4.通过继承的方式获得财产的所有权,是未成年人获得财产的主要形式。且 ‎ 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 三十五、知道公民的智力成果权不容侵犯,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受法律保 ‎ 护。‎ ‎ 1.智力成果权又叫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创造的智力活动成果依法 ‎ 享有的民事权利。‎ ‎2.智力成果权内容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3.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 三十六、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 ‎ 者的权益。‎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专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律。‎ ‎ 2.我国消费者主要享有的权利: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公 ‎ 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维护尊严权。‎ ‎3.作为消费者应具备以下权利意识,努力避免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 (1)要注意避免在消费时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伤害。 (2)购买商品 ‎ 时,要注意查看商品生产厂家、生产日期。 (3)要注意商品质量是否可 ‎ 靠、价格是否合理、计量是否准确。 (4)购买或接受服务时,应注意索 ‎ 取、保留发票或其他有效票据。(5)当自己的消费权益受到损害时,要懂 ‎ 得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4.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主要途径: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协调 ‎ 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 提起法律诉讼。‎ 第三部分 我与国家和社会 ‎ 三十七、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陛。‎ ‎ 1.为什么要维护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必要性)‎ ‎ (1)重要性:有了公平,有利于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有利 ‎ 于保障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有了公平,有利于满足个人的合理期望,‎ ‎ 有利于调动自身的积极性。有了公平,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 ‎ 所能,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必要性:如果人们受到不公平对 ‎ 待,会使人与人之间信任感降低,导致彼此关系恶化,合作难以为继,会 ‎ 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 ‎ 2.你认为国家应怎样维护社会公平?‎ ‎ (1)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公平保障体系,帮助与扶持社会弱势阶层和弱势 ‎ 群体。(2)制定合理的规则,促进人民就业。(3)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制 ‎ 度,改善人民生活。(4)大力发展教育,维护公民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 等。(5)建立和健全法律体系,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等。‎ ‎ 3.作为公民,你能为社会更加公平做些什么? ‎ ‎ (1)要增强法律意识,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2)积极行使公民 ‎ 的监督权利,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3)树立回报社会 ‎ 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4)树立公平合作意识,对社会上不公平的 ‎ 现象,我们能给予关注、思考和批判。(5)从小培养责任意识,学习做负 ‎ 责任的公民。‎ ‎ 4.青少年应如何遵守社会制度规则?‎ ‎ (1)在家庭,孝敬父母,学会与父母沟通。(2)在学校,遵守学校纪律,‎ ‎ 尊敬老师,团结同学。(3)在社会,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遵守 ‎ 社会公德和国家法律。‎ ‎ 5.你打算怎样增强自己的公平合作意识? ‎ ‎ (1)在家庭、学校的生活中,保持公平合作的观念去和他人相处,承担自 ‎ 己的责任。(2)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有权要求得到公平的 ‎ 对待,我们也要公平地对待他人。(3)关注、思考和批判社会上不公平的 现象。‎ 三十八、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睦,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 ‎ 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 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 ‎ (1)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民族,就会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习俗。(2)文 ‎ 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往往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3)不同 ‎ 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 ‎2.如何认识世界文化存在的差异?‎ ‎ (1)世界文化各有千秋。每一种文化都有自由生存发展的权利,不同民族 ‎ ‘的文化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是全人类的,‎ ‎ 都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2)在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 ‎ 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 3。如何面对世界文化存在的差异?(怎样对待各国不同的文化?)‎ ‎ (1)面对文化差异,我们不能排斥,而要沟通,既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 ‎ 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相互借 ‎ 鉴、共同繁荣进步。(2)保护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 ‎ 国家、民族的文化。(3)面对不同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 ‎ 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 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4.面对文化差异,我们的正确态度是什么(如何与外国朋友交往)?‎ ‎ (1)尽量消除误解,保持客观宽容的态度,提高对其他文化的鉴赏能力。‎ ‎ (2)不采取防卫心态,多关注他人的经验和看法,避免妄下断言。(3)寻 ‎ 找能联结双方的相似点;人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4)探索有效 ‎ 的沟通技巧;在交往时,不卑不亢,以礼相待……‎ ‎ 三十九、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弘扬传统美德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树立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 2.文化的意义和力量: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发展的历 ‎ 史进程需要更加有力的文化支持,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的复兴来 ‎ 引领和提升。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源泉,是决定一 ‎ 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基本条件。‎ 1. 中华文化的重要地位:中华文化以深邃的内涵、恢弘的气度以及蓬勃的生 机在世界文明中占有独特的位置,对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 ‎ 的贡献。‎ ‎4。中华文化构成:(1)中国哲学博大精深,彰显东方智慧。(2)中国传统伦 ‎ 理以和谐为本,充满人伦温情及家国情怀。(3)传统文学典籍浩如烟海,‎ ‎ 唐诗和宋词是其中两朵绚丽的奇葩。(4)中国科技发明享誉全球,民间工 ,‎ ‎ 艺巧夺天工;(5)中华武功扬名世界。(6)中医中药福泽人类。(7)中华 ‎ 艺术形式多姿多彩:中华书法展现汉字形体美韵,国画尽显山水墨趣,在 ‎ 世界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8)中国古建筑技艺精湛、风格独特,在世界 ‎ 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9)传统戏曲堪称国粹,是古老东方文明 ‎ 的璀璨名片;各民族的歌舞艺术异彩纷呈,有“一树春风千万枝”的美 ‎ 韵。‎ ‎ 5.中华文化的影响: (1)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原因就 ‎ 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 (2)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 ‎ 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基本内容):①从国家层面看,是“富 ‎ 强、民主、文明、和谐”;②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 ‎ 治”;③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2)重要性: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推动精神文明创建;有 ‎ 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有利于 ‎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与国家长治 ‎ 久安的重要保障等。‎ ‎ 四十、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 ‎ 民族自豪感,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 1.文化创新的基本点: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能 ‎ 使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又能体现时代性。‎ ‎ 2.创新民族文化的实质(含义):就是大力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也即建设 ‎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 3.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它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方向。‎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①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 ‎ 明、和谐”;②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③从公民 ‎ 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创新民族文化的做法:积极加强与世界多种文明的交流。‎ ‎ (1)世界文明是丰富多样的,多种文明的成果共同造就人类社会今天的发 ‎ 展成就。(2)重视与世界不同文明之间交流对话,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 ‎ 果,对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3)在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 ‎ 对话中,可以让世界越来越深入了解中国,中华文化也能越来越有力地影 ‎ 响着世界。 ‎ ‎5.如何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国?‎ ‎ (1)重要性: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 ‎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之一。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 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也是中华文化的价值传播和价值 ‎ 实现的需要。‎ ‎ (2)做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 ‎ 进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 ‎ 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 的新局面。‎ ‎6.民族文化对个人情感的影响: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对 ‎ 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当 ‎ 代人的许多情感特征都可以从民族文化中找到历史渊源。‎ ‎7.国家命运对个人情感的影响:国家命运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状态,国家落 ‎ 后衰败,人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遭受严重挫折,国家繁荣强大,人民会产 ‎ 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8.怎样看待我国的民族文化?(如何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 (1)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 ‎ 重任。(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3)宣传、弘扬 ‎ 我们的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4)在走 ‎ 向世界的同时,我们不能迷失自己,失去自身的独特性,要珍爱自己的精 ‎ 神家园。‎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1)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什么特征)?‎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 ‎ 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人共享;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美好的社 ‎ 会,需要脚踏实地地艰苦奋斗,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只要既着长远,‎ ‎ 又立足当前,人人有责、人人行动、人人有贡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的宏伟目标,就能早日变成美好的现实。‎ ‎ 四十四、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 ‎ 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 ‎ 根本的活动准则,增强宪法意识。‎ ‎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2)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3)宪 ‎ 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表现在:一方面体现在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 ‎ 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另一方面体现在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 ‎ 抵触,否则无效。‎ ‎ 3.宪法的作用:(1)规范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2)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 4.宪法规范和限制公共权利:各级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和法 ‎ 律禁止做的事,不得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不能做宪法和法律未 ‎ 授权的事。‎ ‎’5.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表现在: (1)宪法严格规范和限制公共权利。‎ ‎ (2)国家和政府负有保证公民权利实现的责任。(3)我国已建立以宪法为 ‎ 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内容包括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 ‎ 6.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一切团体和组织、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根本 ‎ 活动准则)。‎ ‎ 7.公民应怎样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 (1)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2)依法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公民 ‎ 依法行使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权,是维护宪法权威的表现。(3)积极关心国 ‎ 家管理事务。(4)有序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是宪法意识的体现,也是我 们的公民责任所在。‎ ‎ 四十五、知道依法治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 ‎ 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有序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 1.依法治国的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 ‎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 ‎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 ‎ 程序化。‎ ‎ 2.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 全民守法。‎ ‎ 3.为什么要实施依法治国方略(重要性)?‎ ‎ (1)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党的执政 ‎ 地位的根本保证。‎ ‎ 4.我国政府的性质、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1)我国政府的性质:是国家权 ‎ 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 ‎ (2)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 ‎ 服务。‎ ‎ 5.政府依法行政的含义和必要性:‎ ‎ (1)含义:就是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行政权力。‎ ‎ (2)必要性:政府履行职责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政府只有依法行政,‎ ‎ 才能成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才能切实维 ‎ 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 6.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既是我们的权利,更是我们的义务:(1)当 ‎ 我们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没有履行或没有正确履行他们的职责时,‎ ‎ 应向他们提出批评和建议。 (2)当我们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失 ‎ 职、违法行为时,应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 ‎ 四十六、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 ‎ 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 ‎ 权。‎ ‎ 1.公民的监督权:指公民有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 ‎ 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 ‎ 2.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途径(渠道)和方式有:(1)可以直接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2)可以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 ‎ 门举报或反映。(3)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意见等。检举国家机关和 ‎ 国家工作人员常用的方式是向信访部门、监察部门或检察机关投诉或举报。‎ ‎ (新闻媒体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有效途径)‎ ‎ 3.正确行使监督权应注意哪些问题?‎ ‎ (1)我们不论采取哪种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都必须是合法的、有序的。‎ ‎ (2)行使监督权利时,我们要出于公心、实事求是、理智行事,不妨碍公 ‎ 务。(3)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不能采用张 ‎ 贴大宇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 四十七、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 ‎ 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 1.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 ‎ (1)利:①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对象,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 ‎ 式,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验。②网络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 ‎ 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捷的条件。③可享受网络交往的诸多益处,如结 ‎ 交新友、学习新知等。‎ ‎ (2)弊:①沉迷于网络游戏,容易中“网毒”,上“网瘾”;②荒废学业,‎ ‎ 损害身心健康;汲取无聊信息,浪费精力、金钱、时间;③容易诱发不道 ‎ 德行为甚至违法犯罪行为。‎ ‎ 2.如何才能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 (1)学会自我保护,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诱惑。(2)遵守网 ‎ 络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 ‎ 3.青少年戒除网瘾的方法(建议、措施)。‎ ‎ (1)国家:要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法律法规,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 (2)社会:有关部门加强社会环境的整治,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网 ‎ 吧老板履行社会保护职责,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网吧。(3)学校:要加强对 ‎ 学生的教育、引导,提高学生的道路德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等。‎ ‎ (4)家庭:家长要履行对子女的监护、教育职责,以正确的行为方式引导 ‎ 教育子女。(5)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依法自律,绿色上网等。‎ ‎ 4.什么是媒介批评能力?与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关系?‎ ‎ 媒介批评能力就是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批评,是对媒介产品以及媒介自身所作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中学生是媒介信息最广泛的接收者,但因身心 ‎ 发展不成熟,媒介批评能力低,对负面信息的免疫力差,还需要师长的正 ‎ 面引导。‎ ‎ 四十九、了解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知道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发展中国 ‎ 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 1.我国最基本的国情。‎ ‎ (1)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会;二是我国的 ‎ 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3)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①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 比较低。②地区发展不平衡。③科学技术水平、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 ④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2.了解党的基本路线。‎ ‎ (1)党的基本路线制定的客观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全国 ‎ 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 (2)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 ‎ 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 ‎ 放。‎ ‎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其中,以经济建 ‎ 设为中心:a.含义: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把集中力量发展 ‎ 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b.地位:①是兴国之要。②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 ‎ 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a.含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 ‎ 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b.‎ ‎ 地位:①是立国之本;②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a.含义:对内 ‎ 改革,对外开放;b.地位:①是强国之路;②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 ‎ 泉。)‎ ‎ (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必要性: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 ‎ 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 ‎ 线。②它是我们的事业能够经受风险和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 ‎ 证。③它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 (5)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 ‎ 设为中心。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是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 ‎ 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 ‎ 中。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其中,‎ ‎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3.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为 ‎ 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 ‎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 ‎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五十、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L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 ‎ 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 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2.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 ‎ 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 ‎ 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 ‎ 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 ‎ 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 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 的坚持和发展。 .‎ ‎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主要包括:①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②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 ‎ 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③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五十一、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 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 (1)内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决定因素:‎ ‎ 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 2.公有制经济 ‎ (1)范围: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 ‎ 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 (2)国有经济 ‎ ①含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②地位、‎ ‎ 作用: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 进的生产力,是国家引导、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 (3)集体经济 ‎ ①含义: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 ‎ 济。②地位、作用:它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直接体现 ‎ 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 ‎ 和国家税收。‎ ‎ (4)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①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 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 ‎ 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②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 ‎ 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 (5)对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或态度: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 ‎ 济。‎ ‎3.非公有制经济 ‎ (1)范围: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2)地位和作用:非公有制 ‎ 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 ‎ 础。对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 ‎ 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3)对其政策或态度:我们要毫 ‎ 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4.我国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1)我国正在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 ‎ 度,健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制度。(2)按 ‎ 劳分配的适用范围:在公有制范围内实行的,也就是说在国有经济和集体 ‎ 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才实行按劳分配。‎ ‎ (3)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 ‎ 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和土地等。‎ ‎ (4)坚持此制度的意义或作用: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效益 ‎ 的提高,推动生产力的发展。(5)坚持此分配制度应注意的问题:合理的 ‎ 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在分配中,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 ‎ 要防止差距太悬殊,体现公平正义。‎ ‎5.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 根本原则 ‎ (1)共同富裕的内涵: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 ‎ 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的基础之上的普遍富裕。‎ ‎ (2)怎样实现共同富裕?‎ ‎ 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 ‎ 再分配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 ‎ 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 五十二、了解我国现阶段的根本政治制度。‎ ‎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 ‎ (1)地位:①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③体现我国 ‎ 国家性质的政权组织形式。‎ ‎ (2)作用:①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②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 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 3.人大代表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及国家机关的产生。‎ ‎ 在我国,广大人民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 ‎ 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并由它产生行政(政府)、审判 ‎ (法院)、检察(检察院)等国家机关来分别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各项 ‎ 权力。‎ ‎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 ‎ 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的职权主要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1)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 ‎ 政治制度。(2)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 ‎ 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平等合作与协商关系。(3)合作的基本方针:“长 ‎ 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合作的机构:多党合作 ‎ 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人民政协是我国社 ‎ 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5)合作的原则:国家采取重大措施或决定 ‎ 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都要协商,统一认识。‎ ‎ 五十三、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温饱是第一步,小康是第 二步,再往前走就是富裕阶段。‎ ‎ 2.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 3.两个百年奋斗目标:(1)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 ‎ 会的宏伟目标。(2)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 ‎ 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4.中国梦的内涵和地位。‘‎ ‎ (1)内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地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 ‎ 族振兴、人民幸福。(2)地位: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 ‎ 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 5.怎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1)经济方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 ‎ 力,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等。‎ ‎ (2)政治方面:加强依法治国,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 ‎ 度,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3)文化方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 设,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创新,加快发展文化事业 ‎ 和文化产业,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促进 ‎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等。(4)社会建设方面:深化改革、建立健全社 ‎ 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等。(5)生态环境方面:实施可持续发 ‎ 展战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等。‎ ‎ 6.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青少年应怎样做?‎ ‎ (1)树立崇高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2)遵纪守法,养成良好行为习 ‎ 惯。(3)努力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积极进取,掌握本 ‎ 领,实现自身价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内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 ‎ 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①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 ‎ 社会建设。②要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 ‎ 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③努力使全 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 8.民生问题。‎ ‎ (1)为什么重视民生问题?‎ ‎ ①改善民生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体现。②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 ‎ 展观的必然要求。③改善民生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需要。‎ ‎ ④改善民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⑤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的重要基石。‎ ‎ (2)怎样解决民生问题?‎ ‎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改善民生 ‎ 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②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③积极实施再就业培训,提高国民素质,健 ‎ 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坚持依法治国,建立、健全、完善社会保 ‎ 障制度。④积极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人民生活和健康的需要。‎ ‎ ⑤加大教育投入,优先发展教育,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 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维护社会的教育公平。⑥抑制房价上涨过快,建立廉 ‎ 租房制度,真正使人民住有所居等。‎ ‎ 五十四、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的现状。‎ ‎ 1.我国在教育、科技方面各有哪些成就?‎ ‎ (1)教育方面: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 ‎ 壮年文盲(达91%),免除全国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2)科技方面:尖端 ‎ 科技方面,我国已建立坚实的基础,如基因数列、载人航天、绕月飞行、‎ ‎ 天宫一号等。‎ ‎ 2.我国在教育、科技方面面临哪些挑战?‎ ‎ (1)我国科技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2)我国教育与发达国家 ‎ 相比差距明显,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比较低,高素质人才相对不足。‎ ‎ 五十五、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 ‎ 提高自身素质。‎ ‎ 1.我国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步伐的原因 ‎ (1)科技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 ‎ 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我国科技 ‎ 国情:近20年来,我国的科技事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科技实力得到 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国必须加 快发展科学技术的步伐。‎ ‎2.我国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原因 ‎ (1)教育的作用: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 ‎ 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 ‎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 ‎ 全局性的作用。(2)我国的教育国情: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很 ‎ 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还比较低,‎ ‎ 高素质人才相对不足,人力资源处于劣势地位。‎ ‎3.科教兴国战略 ‎ (1)含义:科教兴国就是通过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国家。‎ ‎ (2)怎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①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②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 ‎ 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科学技术 ‎ 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③把经济发展转 ‎ 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⑤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⑥中学生要努力学习,掌握现代科技,‎ ‎ 提高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 ‎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什么?为什么?‎ ‎ 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因为: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 ‎ 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 ‎ 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 ‎ 国家。‎ ‎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发展教育事业,从根本上提高 ‎ 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加快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 ‎ 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有利于促进科技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 ‎ 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加快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4.青少年如何才能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青少年怎样为科教兴国作贡献?‎ ‎ 或:中学生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 (1)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提高自身的教育科学文 ‎ 化素质。(2)树立科学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 促进个人的可持续发展。(3)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做创新型人 才。 (4)勤动手、动脑,多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创造等社会实践活动。‎ ‎ (5)增强社会责任和使命感,将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 五十六、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 ‎ 策,知道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 1.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 2.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3.实行计划生育的成果: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人口发展已经结束了高 ‎ 增长的历史,步人平稳增长轨道。中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中在20世纪唯 .‎ ‎ 一达到低生育水平的国家,对世界人口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 4.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我国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 ‎ 正确途径。‎ ‎ (1)挑战:①未来几十年,中国人口的发展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人口总量 ‎ 过大还将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所以控制人口数量的快速 ‎ 增长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作出的战略选择。②中国人口发展面临很多新 ‎ 问题新矛盾,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流动迁移人口 ‎ 持续增加等。‎ ‎ (2)举措:①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②着力提高人口 ‎ 素质,加快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③经济增长转向依靠高素质的 ‎ 人力,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式创新社会财富。 ’‎ ‎ 五十七、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 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有: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 ‎ 开发难度大。‎ ‎ 2.怎样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 (1)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2)在 ‎ 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 和环境效益。‎ ‎ 3.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合理利用资源,杜绝浪费,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 ‎ 用水、用纸、用电等,以实际行动践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 五十八、了解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我国环境形势的总特点,理解保护 ‎ 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 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工业污染治理任务 繁重,城镇生活污染增加;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突出,部分地区 ‎ 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 ‎ 2.我国生态环境的总特点: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 ‎ 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 ‎ 观。‎ ‎ 3.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 的基本国策。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 ‎ 为主”方针。‎ ‎ 4.建设生态文明。‎ ‎ (1)地位:是“五位一体”的重要内容,与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是一致 ‎ 的,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2)内涵:它是一种发 ‎ 展理念,也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用更 ‎ 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与粗暴的掠夺,改善与优化 ‎ 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3)作用:‎ ‎ 建设生态文明将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 ‎ 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 五十九、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 1.如何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 (1)国家:完善资源和环境法律法规,使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有法可 ‎ 依。‎ ‎ (2)政府:①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执法力度;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 略;③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④依法开发和合 ‎ 理利用资源;⑤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工作力度;⑥充分运用法律和 ‎ 教育手段保护资源和环境。‎ ‎ (3)企业:①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②开发高效率低能耗产 ‎ 品,提高资源利用率;③提高节能环保技术,发展循环经济;④提高企业 ‎ 治污能力,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 (4)青少年(个人):①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履行节约资 ‎ 源、保护环境的义务;②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如:尽量少使用一次 ‎ 性餐具,一水多用,垃圾分类存放、废旧电池回收,使用环保布袋购物等;‎ ‎ 能走路的尽量不坐车,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使用节能产品,淘汰高能耗产品。③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理念、地位各是什么?‎ ‎ (1)内涵: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 的发展。(2)理念: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经济 ‎ 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3)地位:我国把不断 ‎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深入 ‎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 3。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依据、地位、含义和要求各是什么?‎ ‎ (1)提出依据: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 ‎ 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 ‎ 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2)地位:科学发 ‎ 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 想一道,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3)内涵:科 ‎ 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 ‎ 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4)要求:科学发展观体现 ‎ 了继续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同时,鲜明地反对唯国内生产 ‎ 总值论,转变发展观念,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 ‎ 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 ‎ 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4.走科学发展道路: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 ‎ 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 ‎ 六十、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 ‎ 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分 ‎ 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 2.我国的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①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各民族 ‎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②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 ‎ 繁荣。‎ ‎ 六十一、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 ‎ 民的义务。‎ 1. 实施“一国两制”的方针 为了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党和政府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事实证 ‎ 明“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符合中华民族根 ‎ 本利益,有助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 2.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 (1)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原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 ‎ 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3)立场态度: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 的主题,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维护国家 ‎ 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 3.实现祖国统一,我们青少年应当如何做?‎ ‎ (1)我们青少年要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立场,坚 ‎ 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台独”。(2)树立崇高理想,努 ‎ 力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民族的 ‎ 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坚决同一切分裂祖国统一的 ‎ 言行作斗争。‎ ‎ 4.中学生如何维护国家统一,各民族团结,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 (1)中学生要遵照宪法和法律的要求去维护国家统一,各民族团结,国家 ‎ 安全、荣誉和利益,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当国家的尊严受 ‎ 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2)好好 ‎ 学习,报效祖国,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 ‎ 大复兴而奋斗。 (3)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 ‎ 一,以振兴祖国为己任。(4)把个人前途命运与祖国前途命运有机结合起 ‎ 来,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 ‎ 六十二、知道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 1.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 ‎ 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2.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地 ‎ 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 六十三、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 ‎ 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 ‎ 1.当今世界发展潮流。‎ ‎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加 强。(3)世界政治多极化。‎ ‎ 2.世界格局中的中国地位和作用。‎ ‎ (1)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 ‎ 常任理事国之一。‎ ‎ (2)作用:①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 ‎ 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②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 ‎ 民一道,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③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 ‎ 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 3.·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学生应怎么做?‎ ‎ 我们中学生要关心世界的发展,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 ‎ 国际意识,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而努力。‎ ‎ 4.中国面临的发展机遇: (1)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下。‎ ‎ (2)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 ‎ 实的基础。(4)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赢得了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 ‎ 的有利条件。‎ ‎ 5.中国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 (1)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 (2)我国在经 ‎ 济、’科技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3)我们自身的建设也存在 ‎ 不少困难。‎ ‎ (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