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总复习策略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数学总复习策略

‎ 中考冲刺辅导计划 一、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1.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 ‎⑴知识的复习不仅要弄懂每一方面知识点,更要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⑵基本技能如运算技能要弄清算理(言必有据)、分步计算、注意解题速度.‎ ‎⑶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表现为思考问题的方法,如类比、转化、数形结合、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 ‎2.看书与解题的关系。‎ 分析学生试卷中的错误,归根到底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没有掌握好.考试,无非是考查应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有缺漏,答题必然有缪误,失分在所难免.所以在初三学期复习阶段,老师可择其重点,推荐典型习题,或做相应变式练习,以促进学生们认认真真地看书,把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掌握好.‎ ‎ 3。重点知识与一般知识的关系。‎ 初中数学300多个知识点形成一个整体,犹如一条长长的链条,环环紧扣,很难说那一环有用,那一环没用,要知道哪一环断裂,整个链条就会失去作用.当然,所学知识中也有一般和重点之分,如 “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基本图形的性质”、“图形间的基本关系”、“统计的应用”、“简单的概率计算” 等,它们是初中数学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复习时要做到串点成线、聚线成面,面中显点、以点带面.‎ ‎4.基本题与难题的关系。‎ 中考试题中,基础题:中档题:难题分值之比为7:2:1.基础题相当于课本中练习、习题的水平,中档题相当于课本复习题的水平,难度大的“翘尾巴”试题仅占全卷的10%左右.难题要不要做?当然有做,但要讲一点对策——先加强基本训练,在此基础上提高解题速度,后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以中档题为主,视其情况针对性地布置些基础题和难题.‎ 夯实自己的解题基本功,不依靠题海取胜,要注重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突破“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老大难问题,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细心审题、规范答题.只有知识掌握得多、更系统,技能更加熟练,能力才能更加提高。‎ 二、备考总复习方法 ‎1.第一轮:紧扣课标,全面复习,形成网络。‎ 以课程标准为基础,以数学知识体系为依据,细致复习,抓住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全面复习,要做到“横到边、纵到底”逐步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基本的知识网络、知识系统。‎ ‎⑴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①过记忆关。②过基本方法关。③过基本技能关。‎ ‎⑵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①必须扎扎实实的夯实基础。中考试题按易、中、难7:2:1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的70%,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的时候能做到熟练、正确的迅速。②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③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④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2.第二轮:综合训练,强化重点,形成能力。‎ 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综合训练题,巩固和运用已形成的知识体系,并对重点、难点进行强化练习,深入研究,进一步拓宽解题思路,引伸解题的方法,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⑴‎ 第二轮复习的目的是进行专题复习,训练思维。本轮复习要求学生要把握考点、重点、难点。‎ ‎⑵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①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②专题的划分要合理。③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合理。专题选得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④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3.第三轮:模拟训练,整体强化,形成素质。‎ 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模拟训练,使学生清楚考试题型,增加临场经验,使解题时头脑更清醒,解题更周密、规范、简练,并从整体上给学生强化分析、指导总结、探索规律,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能够熟练的应用。‎ ‎⑴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缺补漏,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⑵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①根据县教研室的时间安排,统一举行模拟测试。②模拟题的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再失分。③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缺补漏积累素材。④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⑤适当解放学生,但要注意的是,解放不是放松,必须保证学生有个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⑥心态和信心的调整,此时此刻信心的作用力最大。‎ 三、复习内容及时间安排。‎ ‎1.第一轮单元复习 ‎⑴第一单元:数与式 ‎①实数的有关概念及实数分类;②实数的运算;③代数式的有关概念;④整式的加减法; ⑤整式的乘法和整数指数幂;⑥因式分解;⑦分式。‎ ‎⑵第二单元:方程与不等式 ‎①一元一次方程;②二元一次方程组;③一元二次方程;④分式方程;⑤列方程(组)解应用题(一);⑥列方程(组)解应用题(二);⑦一元一次不等式;⑧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⑶第三单元:函数 ‎①位置的确定;②函数及其图象;③一次函数;④反比例函数;⑤二次函数。‎ ‎⑷第四单元:图形的认识 ‎①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②几何基本概念;③相交线与平行线;④三角形的基本量和全等三角形;⑤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⑥四边形;⑦圆;⑧尺规作图。‎ ‎⑸第五单元:图形与变换 ‎①图形的轴对称;②图形的平移与旋转;③相似图形(一):比例与相似的定义;④相似图形(二):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及其应用;⑤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一):三角函数;⑥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二):三角函数的有关计算和应用。‎ ‎⑹第六单元:图形与证明 ‎①证明一;②证明二;③证明三。‎ ‎⑺第七单元:概率与统计 ‎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②数据的描述;③数据的分析(一);④数据的分析(二);⑤概率初步。‎ ‎2.第二轮专题复习 ‎⑴代数综合题。⑵几何综合题。⑶代数几何综合题。⑷探索性问题。‎ ‎3.第三轮模拟讲评 ‎⑴查漏补缺及强化训练。⑵模拟考试。⑶整体强化,稳定心理。‎ 针对查漏补缺及强化训练。拟定计划如下:‎ 1. 倒数:的概念及性质.倒数的定义: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相反数:(1)实数的相反数是.(2)和互为相反数.‎ 绝对值:若|a|=a,则a≥0;若|a|=-a,则a≤0。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它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到右边精确的数位止的所有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2.有理数的乘方,关键是掌握乘方的意义,a表示n个a相乘 ‎3.掌握实数的范围以及分类方法 实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有理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正整数 ‎0‎ 负整数 ‎(有限或无限循环性数)‎ 整数 分数 正无理数 负无理数 考点:‎ ‎ ‎ 注意:①有理数: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如:-3,,0.231,0.737373…,,.‎ ‎②无理数: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如:π,-,0.101001000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 ‎③无理数归纳起来有四类:‎ a.开方开不尽的数,如等;‎ b.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8等;‎ c.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d.某些三角函数,如sin60o等 4. 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很容易混淆,一定要记准法则。考点:(1)整式的乘法:① ‎ ‎ ② ‎ ‎ ③‎ ‎ ④整式的除法:‎ ‎ ⑤‎ ‎(2)同类项:所有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 ‎ 条件:①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5.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6.考查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解题的关键是要注意通分与化简.‎ ‎7.考查对不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根据不等式的解集能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题的关键.‎ ‎8.考查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关键是熟练掌握各个函数在每个象限内的单调性.‎ ‎9.考查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考查了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主要考查了三种视图之间的关系以及视图和实物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考查了对图形的想象力.‎ 考点:当我们从某一角度观察一个实物时,所看到的图像叫做物体的一个视图。物体的三视图特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主视图。‎ 俯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 左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的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有时也叫做侧视图。‎ 画法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10.考查加权平均数的求法,重在理解“权”不同,各数所起的作用也会不同,会对计算结果造成不同影响.‎ 考点:加权平均数法:当所给数据重复出现时,一般选用加权平均数公式:,其中。‎ ‎11.考查条形统计图,以及培养学生观察图形知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点:‎ ‎(1)分组:将一组数按照统一的标准分成若干组,称为分组,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通常分成5—12组.‎ ‎(2)频数:每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叫做该组的频数,各个小组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数n.‎ ‎(3)频率:每个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n的比值叫做这一小组的频率,各小组频率之和为l.‎ ‎(4)频率分布表:将一组数据的分组及各组相应的频数、频率所列成的表格叫做频率分布表.‎ ‎(5)频率分布直方图:将频率分布直方表中的结果,.以数据的各分点为横坐标,以频率除以组距为纵坐标的直方图,叫做频率分布直方图.‎ ‎①图中每个小长方形的高等于该组的频率除以组距。‎ ‎②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该组的频率。‎ ‎③所有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 ‎12.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图象.解题时,借用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这一知识点.‎ 考点:(1)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 如果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是,那么,。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两根之和等于方程的一次项系数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的相反数;两根之积等于常数项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 注意:⑴逆定理:若,则以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⑵常用等式:,‎ ‎ ⑶,⑷‎ ‎(2)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题 a.商品利润问题:每件商品利润=售价–进价 b.涨价时:‎ 商品总利润=每件商品利润×商品件数=(原来利润+涨价)×(原来件数–减少件数)‎ c.降价时:‎ 商品总利润=每件商品利润×商品件数=(原来利润–降价)×(原来件数+增加件数)‎ d.增长率问题:‎ ‎①(其中是原来数量,是增长次数,是次增长后到达数)②‎ ‎13.考察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这是初中阶段最基本图形的作法之一,同学们应熟练掌握.‎ 定义: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平分已知角.‎ ‎(4)经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5)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4.考查运用频率来估计概率以及几何概率的知识点,关键知道什么时候是频率和概率等同,什么时候取众数.‎ ‎ 考点:‎ ‎(1)总体:所有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2)个体:总体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3)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4)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5)样本平均数:样本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样本平均数。‎ ‎(6)总体平均数:总体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总体平均数,在统计中,通常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 ‎(7)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8)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 ‎(9)古典概型的定义 某个试验若具有:①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构有有限多个;②在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我们把具有这两个特点的试验称为古典概型。‎ ‎(10)古典概型的概率的求法 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中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 ‎(11)列表法求概率 ‎ ‎ ①列表法:用列出表格的方法来分析和求解某些事件的概率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②列表法的应用场合: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两个因素, 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 ‎(12)树状图法求概率 ‎ ‎ ①树状图法:就是通过列树状图列出某事件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求出其概率的方法叫做树状图法。‎ ‎ ②运用树状图法求概率的条件: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三个或更多的因素时,用列表法就不方便了,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树状图法求概率。‎ (13)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 ①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在同样条件下,做大量的重复试验,利用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某个常数,可以估计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②注意:求概率的一个重要技巧:求某一事件的概率较难时,可先求其余事件的概率——即正难则反易 函数的复习计划 ‎ 在初中阶段,函数主要包括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在函数这一板块,如何写出函数解析式,如何画出函数图象并对图象进行分析是函数的重点和难点。对中等偏下的学生,其中教会学生自主画图分析更加是老师们上课时的重点。‎ 函数在中考中,主要的考试方向在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概念、k值的判断并画出图象,二次函数的概念,的含义,画出图形,求出二次函数的最值,二次函数的三种解析式的运用,判断函数的增减性,函数的平移问题等。可能会出现函数与几何代数组成的综合题型,这类题目难度比较大,出现的概率比较低,故不涉及。‎ 在函数这一板块,教会学生画图分析是教学重点中的重点。近几年佛山中考题中,都是以画出函数的图象这类型题目为主,根据图象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最值等等。因此解开学生函数的迷惑,关键是教会学生画图分析。‎ 下面是一些考点分析:‎ 考点1 平面直角坐标系 ‎ 说到图象,就必须说下平面直角坐标系。这方面内容对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可以大致提下,差生则花点时间讲解,重点在点的坐标方面,必须确定学生会判断点P(x,y)在哪个象限,关于X轴、Y轴以及原点对称点的坐标特征。‎ 考点2 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搞清楚函数的概念,知道变量和常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让学生知道由函数解析式画出其图象的一般步骤。这方面为过渡知识,一般学生都能理解,不必花太多时间,成绩好的可以不提,直接讲解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 考点3 一次函数 ‎ 1.必须让学生清楚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2. 对于k值必须进行详细讲解,一次函数的重点和难点都在k值,学生学会了如何判断k值,并能够画出大致图形 3. b值的含义,根据k、b值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分析其在各个象限内的增减性 考点4 反比例函数 ‎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图象,注意k值,概念,常出现在选择题 ‎2.根据k值判断函数图象在哪些象限,画出反比例函数图象,判断在每个象限内函数的增减性 ‎3.k值的几何意义,经常出现在考试的选择题和填空题,须教会学生能独立画图推导出来 考点5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是中考的必考点,也是大部分学生的一个失分点,是很多学生的薄弱点,需老师详细讲解,千万不可一笔带过,马虎了事。‎ 1. 二次函数的概念 2. 二次函数的图象(①开口方向;②对称轴;③顶点)‎ 3. 二次函数图象的画法(五点法)需确定学生会画,这是考试的热点,近几年都出现这种作图题 4. 二次函数的三种解析式运用,让学生学会在什么情况选用哪种解析式求解析式更加简便 5. 二次函数的含义 6. 判断二次函数的最值,出现二次函数的题目,80%可能考二次函数的最值,这方面需要老师详细讲解。尤其是二次函数的运用方面,大部分都是要求最值的。‎ 7. 平移、对称问题,让学生知道平移时什么时候变x,什么时候变常数项,如何改变的。‎ 三角形、四边形、圆的复习计划 三角形:‎ 重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内角和 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三线合一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成比例线段,黄金分割 难点:在相似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中,找对应边及对应角 注:三角形的相关性质及判定,通过题目(与圆结合)来强化记忆及理解。‎ 四边形:‎ 重点:四边形四个内角和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它们之间关系和转化(通边图形,结合性质,讲解它们之间的转化及证明方法,辅以题目强化)‎ 梯形:等腰梯形的性质 难点:四种特殊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及相互转化(通过题目理解)‎ 圆:‎ 重点:圆的半径 垂径定理(通过与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解释说明)‎ 圆周角定理(记住,通过与三角形结合,学会找圆周角,画圆周角)‎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通过圆周角定理解释说明,同时辅以习题强化)‎ 圆心角,圆周角,弦,弧,圆心距之间的关系(结合垂径定理及圆周角定理,讲解辅以习题)‎ 圆的切线证明(讲解证明的方法,结合题目)‎ 难点:圆与三角形的结合,找出合适的角,或作出合适的角,通过等量代换,来得出需要的条件。根据题目,当需要辅助线时,作出合适的辅助线 以上内容,为上课主要讲解内容。。每一个内容,准备题目四道,讲解一道,然后学生做两道,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再考虑剩下的题目,题目均为佛山近年中考题 其余一些中考考试相关概念及公式,在学生课本上画出,叮嘱学生回去自主复习记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