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十五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十五含解析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一中2016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十五)‎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估计在(  )‎ A.0~1之间 B.1~2之间 C.2~3之间 D.3~4之间 ‎2.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如图,是我们学过的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示意图,画图的原理是(  )‎ 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4.方程(k﹣1)x2﹣x+=0有两个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1 B.k≤1 C.k>1 D.k<1‎ ‎5.如过正方体中有公共顶点的三条棱的中点切出一个平面,形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其正确展开图为(  )‎ A. B. C. D.‎ ‎6.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关于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频率就是概率 B.频率与试验次数无关 C.概率是随机的,与频率无关 D.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一般会越来越接近概率 ‎7.如果圆形纸片的直径是8cm,用它完全覆盖正六边形,那么正六边形的边长最大不能超过(  )‎ A.2cm B.2cm C.4cm D.4Cm ‎8.二次函数y=ax2+bx+c(a≠0)的部分图象如图,图象过点(﹣1,0),对称轴为直线x=2,下列结论:‎ ‎①4a+b=0;②9a+c>3b;③8a+7b+2c>0;④当x>﹣1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9.计算:|3﹣2|+(π﹣2014)0+()﹣1=      .‎ ‎10.设有反比例函数,(x1,y1)(x2,y2)为其图象上两点,若x1<0<x2,y1>y2,则k的取值范围是      .‎ ‎1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D且AB与CD不平行,AD=2,∠BCD=60°,对角线CA平分∠BCD,E,F分别是底边AD,BC的中点,连接EF,点P是EF上的任意一点,连接PA,PB,则PA+PB的最小值为      .‎ ‎12.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CDB=30°,CD=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13.某市初中毕业女生体育中招考试项目有四项,其中“立定跳远”、“1000米跑”、“篮球运球”为必测项目,另一项从“掷实心球”、“一分钟跳绳”中选一项测试.则甲、乙、丙三位女生从“掷实心球”或“一分钟跳绳”中选择一个考试项目的概率是      .‎ ‎14.如图,在矩形AOBC中,OB=4,OA=3,分别以OB,OA所在直线为x轴、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F是BC边上的点,过F点的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与AC边交于点E.若将△CEF沿EF翻折后,点C恰好落在OB上的点D处,则点F的坐标为      .‎ ‎15.如图,已知Rt△ABC≌Rt△DEF,∠C=∠F=90°,AC=DF=3,BC=EF=4,△DEF绕着斜边AB的中点D旋转,DE、DF分别交AC、BC所在的直线于点P,Q.当△BDQ为等腰三角形时,AP的长为      .‎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满分75分)‎ ‎16.先化简,再求代数式的值,其中x是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17.如图,在△ABC中,∠C=90°,以AB上一点O为圆心,OA长为半径的圆恰好与BC相切于点D,分别交AC、AB于点E、F.‎ ‎(1)若∠B=30°,求证:以A、O、D、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 ‎(2)若AC=6,AB=10,连结AD,求⊙O的半径和AD的长.‎ ‎18.本学期开学初,学校体育组对九年级某班50名学生进行了跳绳项目的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制作了下面两个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测试的学生中,得4分的学生有多少人?‎ ‎(2)本次测试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3)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体育组对该班学生的跳绳项目进行第二次测试,测得成绩的最低分为3分,且得4分和5分的人数共有45人,平均分比第一次提高了0.8分,问第二次测试中得4分、5分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19.今年五、六月份,我省各地、市普遭暴雨袭击,水位猛涨.某市抗洪抢险救援队伍在B处接到报告:有受灾群众被困于一座遭水淹的楼顶A处,情况危急!救援队伍在B处测得A在B的北偏东60°的方向上(如图所示),队伍决定分成两组:第一组马上下水游向A处救人,同时第二组从陆地往正东方向奔跑120米到达C处,再从C处下水游向A处救人,已知A在C的北偏东30°的方向上,且救援人员在水中游进的速度均为1米/秒.在陆地上奔跑的速度为4米/秒,试问哪组救援队先到A处?请说明理由.‎ ‎(参考数据=1.732)‎ ‎20.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2x+2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B,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A(1,m),过点B作AB的垂线BD,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点D(n,﹣2).‎ ‎(1)k1和k2的值分别是多少?‎ ‎(2)直线AB,BD分别交x轴于点C,E,若F是y轴上一点,且满足△BDF∽△ACE,求点F的坐标.‎ ‎21.某镇水库的可用水量为12000万m3,假设年降水量不变,能维持该镇16万人20年的用水量.为实施城镇化建设,新迁入了4万人后,水库只能够维持居民15年的用水量.‎ ‎(1)问:年降水量为多少万m3?每人年平均用水量多少m3?‎ ‎(2)政府号召节约用水,希望将水库的使用年限提高到25年.则该镇居民人均每年需节约多少m3水才能实现目标?‎ ‎(3)某企业投入1000万元设备,每天能淡化5000m3海水,淡化率为70%.每淡化1m3海水所需的费用为1.5元,政府补贴0.3元.企业将淡化水以3.2元/m3的价格出售,每年还需各项支出40万元.按每年实际生产300天计算,该企业至少几年后能收回成本(结果精确到个位)?‎ ‎22.如图,△ABC中,∠B=45°,O为AC上一个动点,过O作∠POQ=135°,且∠POQ与AB交于P,与BC交于Q ‎(1)若=1, =1,则=      .若=, =,求的值,写出求解过程.若=, =,则=      .(如图3)‎ ‎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0)和点B(1,2),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若点P为抛物线第四象限上的一个动点,连接BC,BP,CP,请求△BCP的面积的最大值;‎ ‎(3)若点D在对称轴的右侧,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且∠BDA=∠DAC,连接BD.点F是OB的中点,点M是直线BD上的一个动点,且点M与点B不重合,当∠BMF=∠MFO时,请求出线段BM的长.‎ ‎ ‎ ‎2016年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一中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十五)‎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估计在(  )‎ A.0~1之间 B.1~2之间 C.2~3之间 D.3~4之间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得出,即:2,可得答案.‎ ‎【解答】解:∵,‎ 即:2,‎ ‎∴在2到3之间.‎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和二次根式的性质,解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在和之间.‎ ‎ ‎ ‎2.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解答】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B、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 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注意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 ‎ ‎ ‎3.如图,是我们学过的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示意图,画图的原理是(  )‎ 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分析】由已知可知∠DPF=∠BAF,从而得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解答】解:∵∠DPF=∠BAF,‎ ‎∴AB∥P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与平行线的判定,正确理解题目的含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 ‎ ‎4.方程(k﹣1)x2﹣x+=0有两个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1 B.k≤1 C.k>1 D.k<1‎ ‎【分析】假设k=1,代入方程中检验,发现等式不成立,故k不能为1,可得出此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进而有方程有解,得到根的判别式大于等于0,列出关于k的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得到k的范围,且由负数没有平方根得到1﹣k大于0,得出k的范围,综上,得到满足题意的k的范围.‎ ‎【解答】解:当k=1时,原方程不成立,故k≠1,‎ ‎∴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又此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b2﹣4ac=(﹣)2﹣4×(k﹣1)×=1﹣k﹣(k﹣1)=2﹣2k≥0,‎ 解得:k≤1,1﹣k>0,‎ 综上k的取值范围是k<1.‎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解的情况,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方程无解.本题注意要舍去k=1时的情况.‎ ‎ ‎ ‎5.如过正方体中有公共顶点的三条棱的中点切出一个平面,形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其正确展开图为(  )‎ A. B. C. D.‎ ‎【分析】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 ‎【解答】解:选项A、C、D折叠后都不符合题意,只有选项B折叠后两个剪去三角形与另一个剪去的三角形交于一个顶点,与正方体三个剪去三角形交于一个顶点符合.‎ 故选:B.‎ ‎【点评】考查了截一个几何体和几何体的展开图.解决此类问题,要充分考虑带有各种符号的面的特点及位置.‎ ‎ ‎ ‎6.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关于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频率就是概率 B.频率与试验次数无关 C.概率是随机的,与频率无关 D.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一般会越来越接近概率 ‎【分析】根据大量重复试验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某个常数附近,可以用这个常数估计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解答.‎ ‎【解答】解:∵大量重复试验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某个常数附近,可以用这个常数估计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知识,大量重复试验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某个常数附近,可以用这个常数估计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 ‎ ‎7.如果圆形纸片的直径是8cm,用它完全覆盖正六边形,那么正六边形的边长最大不能超过(  )‎ A.2cm B.2cm C.4cm D.4Cm ‎【分析】理解清楚题意,此题实际考查的是一个直径为8cm的圆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长.‎ ‎【解答】解:解:已知圆内接半径r为4cm,‎ 则OB=4cm,‎ ‎∴BD=OBsin30°=4×=2(cm).‎ 则BC=2×2=4(cm).‎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多边形的计算,所求结果比较新颖,要注意题目问题的真正含义,即求圆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长.‎ ‎ ‎ ‎8.二次函数y=ax2+bx+c(a≠0)的部分图象如图,图象过点(﹣1,0),对称轴为直线x=2,下列结论:‎ ‎①4a+b=0;②9a+c>3b;③8a+7b+2c>0;④当x>﹣1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则有4a+b=0;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x=﹣3时,函数值小于0,则9a﹣3b+c<0,即9a+c<3b;由于x=﹣1时,y=0,则a﹣b+c=0,易得c=﹣5a,所以8a+7b+2c=8a﹣28a﹣10a=﹣30a,再根据抛物线开口向下得a<0,于是有8a+7b+2c>0;由于对称轴为直线x=2,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到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解答】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 ‎∴b=﹣4a,即4a+b=0,(故①正确);‎ ‎∵当x=﹣3时,y<0,‎ ‎∴9a﹣3b+c<0,‎ 即9a+c<3b,(故②错误);‎ ‎∵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1,0),‎ ‎∴a﹣b+c=0,‎ 而b=﹣4a,‎ ‎∴a+4a+c=0,即c=﹣5a,‎ ‎∴8a+7b+2c=8a﹣28a﹣10a=﹣30a,‎ ‎∵抛物线开口向下,‎ ‎∴a<0,‎ ‎∴8a+7b+2c>0,(故③正确);‎ ‎∵对称轴为直线x=2,‎ ‎∴当﹣1<x<2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④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y=ax2+bx+c(a≠0),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 当a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 抛物线与y轴交于(0,c);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由△决定,△=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 ‎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9.计算:|3﹣2|+(π﹣2014)0+()﹣1= 2 .‎ ‎【分析】本题涉及零指数幂、绝对值、负指数幂等考点.针对每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 ‎【解答】解:原式=2﹣3+1+‎ ‎=2﹣3+1+‎ ‎=2﹣3+1+2‎ ‎=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实数的综合运算能力,是各地中考题中常见的计算题型.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零指数幂、绝对值、负指数幂等考点的运算.‎ ‎ ‎ ‎10.设有反比例函数,(x1,y1)(x2,y2)为其图象上两点,若x1<0<x2,y1>y2,则k的取值范围是 k<﹣2 .‎ ‎【分析】先根据x1<0<x2,y1>y2判断出k+2的符号,求出k的取值范围即可.‎ ‎【解答】解:∵(x1,y1)(x2,y2)为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两点,x1<0<x2,y1>y2,‎ ‎∴k+2<0,解得k<﹣2.‎ 故答案为:k<﹣2.‎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先根据题意判断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二、四象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 ‎ ‎1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D且AB与CD不平行,AD=2,∠BCD=60°,对角线CA平分∠BCD,E,F分别是底边AD,BC的中点,连接EF,点P是EF上的任意一点,连接PA,PB,则PA+PB的最小值为 2 .‎ ‎【分析】要求PA+PB的最小值,PA、PB不能直接求,可考虑转化PA、PB的值,从而找出其最小值求解.‎ ‎【解答】解:∵E,F分别是底边AD,BC的中点,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B点关于EF的对称点C点,‎ ‎∴AC即为PA+PB的最小值,‎ ‎∵∠BCD=60°,对角线AC平分∠BCD,‎ ‎∴∠ABC=60°,∠BCA=30°,‎ ‎∴∠BAC=90°,‎ ‎∵AD=2,‎ ‎∴PA+PB的最小值=ABtan60°=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梯形的性质和轴对称等知识的综合应用.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 ‎ ‎12.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CDB=30°,CD=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分析】连接OD,则根据垂径定理可得出CE=DE,继而将阴影部分的面积转化为扇形OBD的面积,代入扇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连接OD.‎ ‎∵CD⊥AB,‎ ‎∴CE=DE=CD=(垂径定理),‎ 故S△OCE=S△ODE,‎ 即可得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扇形OBD的面积,‎ 又∵∠CDB=30°,‎ ‎∴∠COB=60°(圆周角定理),‎ ‎∴OC=2,‎ 故S扇形OBD==,即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扇形的面积计算、垂径定理及圆周角定理,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图形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扇形OBD的面积,另外要熟记扇形的面积公式.‎ ‎ ‎ ‎13.某市初中毕业女生体育中招考试项目有四项,其中“立定跳远”、“1000米跑”、“篮球运球”为必测项目,另一项从“掷实心球”、“一分钟跳绳”中选一项测试.则甲、乙、丙三位女生从“掷实心球”或“一分钟跳绳”中选择一个考试项目的概率是  .‎ ‎【分析】首先分别用A,B代表“掷实心球”、“一分钟跳绳”,然后根据题意画树状图,继而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甲、乙、丙三位女生从“掷实心球”或“一分钟跳绳”选择同一个测试项目的情况,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分别用A,B代表“掷实心球”、“一分钟跳绳”,‎ 画树状图得:‎ ‎∵共有8种等可能的结果,甲、乙、丙三位女生从“掷实心球”或“一分钟跳绳”中选择一个考试项目的有2种情况,‎ ‎∴其概率是: =.‎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树状图法求概率的知识.注意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注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 ‎ ‎14.如图,在矩形AOBC中,OB=4,OA=3,分别以OB,OA所在直线为x轴、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F是BC边上的点,过F点的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与AC边交于点E.若将△CEF沿EF翻折后,点C恰好落在OB上的点D处,则点F的坐标为 (4,) .‎ ‎【分析】过点E作ED⊥OB于点D,根据折叠的性质得∠EMF=∠C=90°,EC=EM,CF=DF,易证Rt△MEM∽Rt△BMF;而EC=AC﹣AE=4﹣,CF=BC﹣BF=3﹣,得到EM=4﹣,MF=3﹣,即可得 的比值;故可得出EM:MB=ED:MF=4:3,而ED=3,从而求出BM,然后在Rt△MBF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到关于k的方程,解方程求出k的值即可得到F点的坐标.‎ ‎【解答】解:∵将△CEF沿EF对折后,C点恰好落在OB上的M点处,‎ ‎∴∠EMF=∠C=90°,EC=EM,CF=MF,‎ ‎∴∠DME+∠FMB=90°,‎ 而ED⊥OB,‎ ‎∴∠DME+∠DEM=90°,‎ ‎∴∠DEM=∠FMB,‎ ‎∴Rt△DEM∽Rt△BMF;‎ 又∵EC=AC﹣AE=4﹣,CF=BC﹣BF=3﹣,‎ ‎∴EM=4﹣,MF=3﹣,‎ ‎∴==;‎ ‎∴ED:MB=EM:MF=4:3,而ED=3,‎ ‎∴MB=,‎ 在Rt△MBF中,MF2=MB2+MF2,即(3﹣)2=()2+()2,‎ 解得k=,‎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把x=4代入得y=,‎ ‎∴F点的坐标为(4,).‎ 故答案为(4,).‎ ‎【点评】本题涉及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难度适中.‎ ‎ ‎ ‎15.如图,已知Rt△ABC≌Rt△DEF,∠C=∠F=90°,AC=DF=3,BC=EF=4,△DEF绕着斜边AB的中点D旋转,DE、DF分别交AC、BC所在的直线于点P,Q.当△BDQ为等腰三角形时,AP的长为 或或 .‎ ‎【分析】分类讨论:当BD=BQ,由AC=DF=3,BC=EF=4,则AB=5,过D作DM⊥BC与M,DN⊥AC于N,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得到DM=AN=AC=,BD=AB=,DN=BM=‎ BC=2,可得到BQ与QM的长,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3=90°﹣∠B,易得∠2=∠B,又Rt△ABC≌Rt△DEF,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得到∠EDF=∠A=90°﹣∠B,则∠1=∠B,即∠1=∠2,则△CPD∽△CDA,然后根据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得到PN:QM=DN:DM,代值计算可得CP,从而求得AP;‎ 当DB=DQ,则Q点在C点,易证△CPD∽△CDA,然后根据三角形相似的相似比即可得到CP,从而求得AP;‎ 当QB=QD,则∠B=∠BDQ,而∠EDF=∠A,得到∠EDF+∠BDQ=90°,即ED⊥AB,易证Rt△APD∽Rt△ABC,然后根据三角形相似的相似比即可求得AP.‎ ‎【解答】解:(1)当BD=BQ,‎ ‎∠C=∠F=90°,AC=DF=3,BC=EF=4,‎ 则AB=5,‎ 过D作DM⊥BC与M,DN⊥AC于N,如图,‎ ‎∵D为AB的中点,‎ ‎∴DM=AN=AC=,BD=AB=,DN=BM=BC=2,‎ ‎∴BQ=BD=,QM=﹣2=,‎ ‎∴∠3=90°﹣∠B,‎ 而∠2+∠3=90°,‎ ‎∴∠2=∠B,‎ 又∵Rt△ABC≌Rt△DEF,‎ ‎∴∠EDF=∠A=90°﹣∠B,‎ 而∠1+∠EDF+∠2=90°,‎ ‎∴∠1=∠B,即∠1=∠2,‎ ‎∴△DQM∽△DPN,‎ ‎∴PN:QM=DN:DM,即PN: =2:,‎ ‎∴PN=,‎ ‎∴AP=+=;‎ ‎(2)当DB=DQ,则Q点在C点,如图,‎ DA=DC=,‎ 而Rt△ABC≌Rt△DEF,‎ ‎∴∠EDF=∠A,‎ ‎∴△CPD∽△CDA,‎ ‎∴CP:CD=CD:CA,即CP: =:3,‎ ‎∴CP=,‎ ‎∴AP=3﹣=;‎ ‎(3)当QB=QD,则∠B=∠BDQ,‎ 而∠EDF=∠A,‎ ‎∴∠EDF+∠BDQ=90°,即ED⊥AB,如图,‎ ‎∴Rt△APD∽Rt△ABC,‎ ‎∴AP:AB=AD:AC,即AP:5=:3,‎ ‎∴AP=.‎ 故答案为或或.‎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也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以及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满分75分)‎ ‎16.先化简,再求代数式的值,其中x是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分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再利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将除法运算化为乘法运算,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找出解集中的整数解得到x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原式=÷==,‎ ‎,‎ 由①解得:x>2;由②解得:x<,‎ ‎∴不等式的解集为2<x<,‎ 当x=3时,原式=.‎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分式的加减运算关键是通分,通分的关键是找最简公分母;分式的乘除运算关键是约分,约分的关键是找公因式.‎ ‎ ‎ ‎17.如图,在△ABC中,∠C=90°,以AB上一点O为圆心,OA长为半径的圆恰好与BC相切于点D,分别交AC、AB于点E、F.‎ ‎(1)若∠B=30°,求证:以A、O、D、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 ‎(2)若AC=6,AB=10,连结AD,求⊙O的半径和AD的长.‎ ‎【分析】(1)连接OD、OE、ED.先证明△AOE是等边三角形,得到AE=AO=0D,则四边形AODE是平行四边形,然后由OA=OD证明四边形AODE是菱形;‎ ‎(2)连接OD、DF.先由△OBD∽△ABC,求出⊙O的半径,然后证明△ADC∽△AFD,得出AD2=ACAF,进而求出AD.‎ ‎【解答】(1)证明:如图1,连接OD、OE、ED.‎ ‎∵BC与⊙O相切于一点D,‎ ‎∴OD⊥BC,‎ ‎∴∠ODB=90°=∠C,‎ ‎∴OD∥AC,‎ ‎∵∠B=30°,‎ ‎∴∠A=60°,‎ ‎∵OA=OE,‎ ‎∴△AOE是等边三角形,‎ ‎∴AE=AO=0D,‎ ‎∴四边形AODE是平行四边形,‎ ‎∵OA=OD,‎ ‎∴四边形AODE是菱形.‎ ‎(2)解:设⊙O的半径为r.‎ ‎∵OD∥AC,‎ ‎∴△OBD∽△ABC.‎ ‎∴,即10r=6(10﹣r).‎ 解得r=,‎ ‎∴⊙O的半径为.‎ 如图2,连接OD、DF.‎ ‎∵OD∥AC,‎ ‎∴∠DAC=∠ADO,‎ ‎∵OA=OD,‎ ‎∴∠ADO=∠DAO,‎ ‎∴∠DAC=∠DAO,‎ ‎∵AF是⊙O的直径,‎ ‎∴∠ADF=90°=∠C,‎ ‎∴△ADC∽△AFD,‎ ‎∴,‎ ‎∴AD2=ACAF,‎ ‎∵AC=6,AF=,‎ ‎∴AD2=×6=45,‎ ‎∴AD==3.‎ ‎【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一个综合题,难度中等.熟练掌握相关图形的性质及判定是解本题的关键.‎ ‎ ‎ ‎18.本学期开学初,学校体育组对九年级某班50名学生进行了跳绳项目的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制作了下面两个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测试的学生中,得4分的学生有多少人?‎ ‎(2)本次测试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3)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体育组对该班学生的跳绳项目进行第二次测试,测得成绩的最低分为3分,且得4分和5分的人数共有45人,平均分比第一次提高了0.8分,问第二次测试中得4分、5分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分析】(1)用总人数乘以得4分的学生所占的百分百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把所有人的得分加起来,再除以总人数即可;‎ ‎(3)先设第二次测试中得4分的学生有x人,得5分的学生有y人,再根据成绩的最低分为3分,得4分和5分的人数共有45人,平均分比第一次提高了0.8分,列出方程组,求出x,y的值即可.‎ ‎【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 得4分的学生有50×50%=25(人),‎ 答:得4分的学生有25人;‎ ‎(2)根据题意得:‎ 平均分==3.7(分);‎ ‎(3)设第二次测试中得4分的学生有x人,得5分的学生有y人,根据题意得:‎ ‎,‎ 解得:,‎ 答:第二次测试中得4分的学生有15人,得5分的学生有30人.‎ ‎【点评】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平均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掌握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 ‎ ‎19.今年五、六月份,我省各地、市普遭暴雨袭击,水位猛涨.某市抗洪抢险救援队伍在B处接到报告:有受灾群众被困于一座遭水淹的楼顶A处,情况危急!救援队伍在B处测得A在B的北偏东60°的方向上(如图所示),队伍决定分成两组:第一组马上下水游向A处救人,同时第二组从陆地往正东方向奔跑120米到达C处,再从C处下水游向A处救人,已知A在C的北偏东30°的方向上,且救援人员在水中游进的速度均为1米/秒.在陆地上奔跑的速度为4米/秒,试问哪组救援队先到A处?请说明理由.‎ ‎(参考数据=1.732)‎ ‎【分析】本题中重点是求AB的长,可通过作辅助线构建直角三角形来求解.过A作AD⊥BC交BC的延长线于点D,那么就有了一条公共直角边AD,可先求出AD的长,然后再求AB的长,然后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比较两者的时间,看看是谁先到.‎ ‎【解答】解:过A作AD⊥BC,交BC的延长线于点D,‎ ‎∵A在B北偏东60°方向上,‎ ‎∴∠ABD=30°,‎ 又∵A在C北偏东30°方向上,‎ ‎∴∠ACD=60°‎ 又∵∠ABC=30°,所以∠BAC=30°,‎ ‎∴∠ABD=∠BAC,所以AC=BC ‎∵BC=120,所以AC=120‎ 在Rt△ACD中,∠ACD=60°,AC=120,‎ ‎∴CD=60,AD=‎ 在Rt△ABD中,∵∠ABD=30°,‎ ‎∴AB=‎ 第一组时间:‎ 第二组时间:‎ 因为207.84>150所以第二组先到达A处.‎ 答:第二组先到.‎ ‎【点评】在解此类实际问题中,构建直角三角形是关键,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有公共的直角边,先求出公共边的解决此类题目的基本出发点.‎ ‎ ‎ ‎20.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2x+2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B,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A(1,m),过点B作AB的垂线BD,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点D(n,﹣2).‎ ‎(1)k1和k2的值分别是多少?‎ ‎(2)直线AB,BD分别交x轴于点C,E,若F是y轴上一点,且满足△BDF∽△ACE,求点F的坐标.‎ ‎【分析】(1)由点A在直线AC上,可求出点A的坐标,根据点A的坐标结合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k1的值.由BD⊥AC,通过角的计算可得出∠BEC=∠OBC,从而得出△BEC∽△‎ OB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点E的坐标,再根据点B、E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BD的解析式,从而可得出点D的坐标,由点D的坐标结合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k2的值;‎ ‎(2)由点A、C、E的坐标可得出AC、AE、CE的长度,由此可得出AE=CE,即∠EAC=∠ECA,再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出∠EAC=∠DBF,从而得出点F在点B的下方,设点F(0,t),结合点B、D的坐标即可得出BF、BD的长度,结合△BDF∽△ACE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关于t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t值,从而得出点F的坐标.‎ ‎【解答】解:(1)∵点A(1,m)在一次函数y=2x+2的图象上,‎ ‎∴m=2+2=4,‎ ‎∵点A(1,4)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 ‎∴k1=1×4=4;‎ ‎∵BD⊥AB,‎ ‎∴∠BCE+∠BEC=90°,‎ ‎∵∠OCB+∠OBC=90°,‎ ‎∴∠BEC=∠OBC,‎ ‎∴△BEC∽△OBC,‎ ‎∴.‎ ‎∵已知一次函数y=2x+2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B,与x轴交于点C,‎ ‎∴B(0,2),C(﹣1,0),‎ ‎∴BC==,OB=2,OC=1,‎ ‎∴CE==5,‎ ‎∴E(4,0).‎ 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y=kx+b,‎ 则有,解得:,‎ ‎∴直线BD的解析式为y=﹣x+2.‎ ‎∵点D(n,﹣2)在直线BD上,‎ ‎∴﹣2=﹣n+2,解得:n=8,‎ ‎∵点D(8,﹣2)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 ‎∴k2=8×(﹣2)=﹣16.‎ ‎(2)∵A(1,4),C(﹣1,0),E(4,0),‎ ‎∴CE=4﹣(﹣1)=5,AE==5,AC==2,‎ ‎∴∠EAC=∠ECA.‎ ‎∵∠EBO+∠CBO=90°,∠CBO+∠BCO=90°,‎ ‎∴∠EBO=∠BCO=∠EAC=∠DBF,‎ ‎∴点F在点B的下方.‎ 设点F(0,t),B(0,2),D(8,﹣2),‎ ‎∴BF=2﹣t,BD==4.‎ ‎∵△BDF∽△ACE,‎ ‎∴,‎ ‎∴BF=2﹣t==10,‎ 解得:t=﹣8.‎ ‎∴当F是y轴上一点,且满足△BDF∽△ACE时,点F的坐标为(0,﹣8).‎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解题的关键是:(1)求出点A、D的坐标;(2)找出关于t的一元一次方程.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找出方程是关键.‎ ‎ ‎ ‎21.某镇水库的可用水量为12000万m3,假设年降水量不变,能维持该镇16万人20年的用水量.为实施城镇化建设,新迁入了4万人后,水库只能够维持居民15年的用水量.‎ ‎(1)问:年降水量为多少万m3?每人年平均用水量多少m3?‎ ‎(2)政府号召节约用水,希望将水库的使用年限提高到25年.则该镇居民人均每年需节约多少m3水才能实现目标?‎ ‎(3)某企业投入1000万元设备,每天能淡化5000m3海水,淡化率为70%.每淡化1m3海水所需的费用为1.5元,政府补贴0.3元.企业将淡化水以3.2元/m3的价格出售,每年还需各项支出40万元.按每年实际生产300天计算,该企业至少几年后能收回成本(结果精确到个位)?‎ ‎【分析】(1)设年降水量为x万m3,每人年平均用水量为ym3,根据题意等量关系可得出方程组,解出即可;‎ ‎(2)设该镇人均每年用水量为zm3水才能实现目标,由等量关系得出方程,解出即可;‎ ‎(3)该企业n年后能收回成本,根据投入1000万元设备,可得出不等式,解出即可.‎ ‎【解答】解:(1)设年降水量为x万m3,每人年平均用水量为ym3,‎ 由题意得,‎ 解得:.‎ 答:年降水量为200万m3,每人年平均用水量为50m3.‎ ‎(2)设该镇居民人均每年用水量为zm3水才能实现目标,‎ 由题意得,12000+25×200=20×25z,‎ 解得:z=34,‎ ‎50﹣34=16m3.‎ 答:该镇居民人均每年需节约16m3水才能实现目标.‎ ‎(3)该企业n年后能收回成本,‎ 由题意得,[3.2×5000×70%﹣(1.5﹣0.3)×5000]×300n﹣400000n≥10000000,‎ 解得:n≥8.‎ 答:至少9年后企业能收回成本.‎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得到等量关系与不等关系,难度一般.‎ ‎ ‎ ‎22.如图,△ABC中,∠B=45°,O为AC上一个动点,过O作∠POQ=135°,且∠POQ与AB交于P,与BC交于Q ‎(1)若=1, =1,则= 1 .若=, =,求的值,写出求解过程.若=, =,则=  .(如图3)‎ ‎【分析】(1)根据四点共圆的性质以及圆周角定理求出即可;‎ ‎(2)过O作OM⊥BA的延长线于M,O作ON⊥BC的于N,连BO,先证△OMP∽△ONQ,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相关三角形的面积比的关系求出的值;‎ ‎(3)与(2)互逆.‎ ‎【解答】解:(1)∵∠B=45°,∠POQ=135°,‎ ‎∴P,B,Q,O四点共圆,‎ ‎∵=1, =1,‎ ‎∴∠PBO=∠OBC,‎ ‎∴PO=QO,‎ ‎∴=1;‎ ‎(2)过O作OM⊥BA的延长线于M,O,作ON⊥BC的于N,连BO,‎ 先证△OMP∽△ONQ,‎ 得=,‎ 又==,‎ 即可得=;‎ ‎(3)过O作OM⊥BA的延长线于M,O作ON⊥BC的于N,连BO,‎ 先证△OMP∽△ONQ,‎ 得=,‎ ‎∴=,‎ ‎∴=.‎ ‎【点评】本题结合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其中(2)与(3)之间互为逆运算.‎ ‎ ‎ ‎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0)和点B(1,2),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若点P为抛物线第四象限上的一个动点,连接BC,BP,CP,请求△BCP的面积的最大值;‎ ‎(3)若点D在对称轴的右侧,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且∠BDA=∠DAC,连接BD.点F是OB的中点,点M是直线BD上的一个动点,且点M与点B不重合,当∠BMF=∠MFO时,请求出线段BM的长.‎ ‎【分析】(1)把A和B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得b和c的值,求得函数解析式;‎ ‎(2)首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BC的解析式,设P的横坐标是t,过P作y轴的平行线交BC于点E,则E的坐标即可用t表示,则EF的长可利用t表示,则△BCP的面积即可表示成t的函数,利用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 ‎(3)在Rt△BNF中,由勾股定理求得BF的长,然后分成当点M位于点B右侧时和当点M位于点B左侧时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 解得:,‎ 则函数的解析式是:;‎ ‎(2)在中令y=0,‎ 解得:x=或,‎ A的坐标是(,0),则C的坐标是(,0).‎ 设BC的函数解析式是:y=kx+d,‎ 则,‎ 解得:,‎ 则直线BC的解析式是:y=x+.‎ 设P的横坐标是t,过P作y轴的平行线交BC于点E,则E的坐标是(t, t+),P的坐标是(t,).‎ 则S△BCP= [(t+)﹣()](﹣1).‎ 则S△BCP的最大值是:;‎ ‎(3)∵O(0,0),B(1,2),F为OB的中点,∴F(,).‎ 过点F作FN⊥直线BD于点N,则FN=2﹣=,BN=1﹣=.‎ 在Rt△BNF中,由勾股定理得:BF==.‎ ‎∵∠BMF=∠MFO,∠MFO=∠FBM+∠BMF,‎ ‎∴∠FBM=2∠BMF.‎ ‎(I)当点M位于点B右侧时.‎ 在直线BD上点B左侧取一点G,使BG=BF=,连接FG,则GN=BG﹣BN=1,‎ 在Rt△FNG中,由勾股定理得:FG==.‎ ‎∵BG=BF,∴∠BGF=∠BFG.‎ 又∵∠FBM=∠BGF+∠BFG=2∠BMF,‎ ‎∴∠BFG=∠BMF,又∵∠MGF=∠MGF,‎ ‎∴△GFB∽△GMF,‎ ‎∴=,即,‎ ‎∴BM=;‎ ‎(II)当点M位于点B左侧时.‎ 设BD与y轴交于点K,连接FK,则FK为Rt△KOB斜边上的中线,‎ ‎∴KF=OB=FB=,‎ ‎∴∠FKB=∠FBM=2∠BMF,‎ 又∵∠FKB=∠BMF+∠MFK,‎ ‎∴∠BMF=∠MFK,‎ ‎∴MK=KF=,‎ ‎∴BM=MK+BK=+1=.‎ 综上所述,线段BM的长为或.‎ ‎【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得函数解析式,以及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最值,正确进行讨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