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3北京中考酸碱盐汇编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07—2013北京中考酸碱盐汇编

‎2007—2013北京中考酸碱盐汇编 ‎1、(2007)大理石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它的主要成分是 A.CaCO3 B.Ca(OH)2 C.CaO D.CaCl2‎ ‎2、(2007)火碱的化学式是 A.NaCl B.NaOH C.Mg(OH)2 D.Na2SO4‎ ‎3、(2007)下列物质中,能跟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A.Fe B.Ba(NO3)2 C.Na2CO3 D.NaOH ‎4、(2007)在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能产生蓝色沉淀的是 A.CuSO4 B.FeCl3 C.HCl D.H2SO4‎ ‎5、(2007)鉴别碳酸盐一般使用的试剂是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盐酸 ‎6、(2007)某溶液的pH=9.6,则该溶液 A.呈中性 B.呈酸性 C.呈碱性 D.无法判断 ‎7、(2007)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石灰水 B.氯化钠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盐酸 ‎8、(2007)在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A.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B.有白色沉淀生成 C.有气泡产生 D.无明显现象 ‎9、(2007)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一组是 A.HCl跟NaOH B.Na2CO3跟H2SO4‎ C.KNO3跟NaCl D.NaOH跟CuSO4‎ ‎10、(2008)下列物质中,不需密封保存的是 ‎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大理石 D.澄清石灰水 ‎11、(2008)农作物缺钾时,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降低,此时应该施用的化肥是 ‎ A.KCl B.CO(NH2)2 C.NH4Cl D.Ca3(PO4)2‎ ‎12、(2008)下图是一些物质的pH,酸碱性最接近中性的是 ‎ A.苹果汁(2.9~3.3) B.番茄汁(4.0~4.4) ‎ C.玉米粥(6.8~8.0) D.肥皂水(9.8~10.2)‎ ‎13、(2008)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反应原理的是 ‎ ‎①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4、(2008)下列连线前后关系不正确的是 ‎ A.限制使用塑料袋——减少污染 B.杜绝非法开采矿山——保护资源 C.开采海底石油——开发新能源 D.研制自清洁玻璃——研究新材料 ‎15、(2008)某粗盐样品中含有可溶性的氯化镁、氯化钙杂质和不溶性的泥沙。常温下,将140 g该粗盐样品溶解于水中,过滤得到不足3 g泥沙和1000 g溶液。取出500 g溶液进行测定,其中含有镁元素1.2 g,钙元素2 g,氯元素42.6 g。则原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 ‎ A.83.6% B.86.3% C.88.1% D.91.6%‎ ‎16、(2009)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 ‎ ‎17、(2009)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SO2,用NaOH、Na2SO3溶液可将90%以上的SO2吸收。涉及的反应有:‎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B. 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2SO3‎ C. 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 D 反应①说明SO2与CO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9、(2010)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 ‎ A.青花瓷瓶 B.塑料水杯 C.纯棉毛巾 D.不锈钢锅 ‎20、(2010).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称为 ‎ A.纯碱 B.烧碱 C.生石灰 D.熟石灰 ‎ ‎21、(2010)下列物质中,能作磷肥的是 ‎ A.NH4HCO3 B.CO(NH2)2 C.K2CO3 D.Ca(H2PO4)2‎ ‎22、(2010)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①‎ 证明变质 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 ‎②‎ 确定成分 取少量溶液,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③‎ 测定纯度 取一定量溶液,加入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 ‎④‎ 除去杂质 取溶液,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3、(2010)氢氧化钴[Co(OH)2]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①Co+2HCl=CoCl2+H2↑②CoCl2+2NaOH=Co(OH)2↓+2NaC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弱 B.①为置换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 ‎ C.氢氧化钴的化学性质稳定 D.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 ‎24、(2011)垃圾分类从我我他开始。废弃塑料瓶属于 A.可回收物 B.有害垃圾 C.厨余垃圾 D.其他垃圾 ‎25、(2011)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NaCl中含有Na2CO3‎ 加水溶解 B 鉴别NaOH和Ca(OH)2溶液 加Na2CO3溶液 C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足量稀盐酸 D 除去CO2中的CO 通入足量NaOH溶液 ‎26、(2011)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向一定量稀中加入NaOH溶液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固体 向一定量澄清石灰水中加入溶液 向盛有的烧杯中加入溶液 ‎27、(2012)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C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和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D 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28、(2012).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在碳酸钠 B.可能有氢氧化钠 C.一定有碳酸钙 D.可能有氢氧化钙 ‎29、(2013)某同学欲测定Na2CO3和NaCl 固体混合物中Na2CO3 的质量分数,分别取a g 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合理的是 ‎ A.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 VmL气体 ‎ B.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称量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 m1g ‎ C.与足量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2 g固体 ‎ D.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NaOH固体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 m3g ‎ ‎30、(2008)消毒剂在公共场所进行卫生防疫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氢氧化钠能杀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它的俗名为 。‎ ‎(2)二氧化氯(ClO2)可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3)氧化钙与水反应后生成一种具有消毒能力的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 ‎(4)过氧乙酸(CH3COOOH)是被广泛使用的高效消毒剂。它不稳定易分解放出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并生成醋酸(CH3CO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若一瓶久置的过氧乙酸溶液已完全分解,所得溶液中醋酸的质量分数为12%,则原溶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1、(2008)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物质,其中至少有一种物质是无色气体,且A与G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 ‎ ‎ 请针对以下两种情况回答问题。‎ ‎(1)若A中两种元素32、的质量比为7:3,F是一种红色金属,则F的化学式为 ;‎ 写出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③ 。‎ ‎(2)若F与C常温下可以反应,②、③属于同一种基本反应类型,则A的化学式 为 ;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008)实验盒中有7种没有标签的溶液,老师让化学实验小组同学鉴别这些溶液。‎ ‎(1)调查研究 ‎①实验盒中记录单上登记的7种溶液是:KMnO4、Na2CO3、CuSO4、NaCl、Ca(OH)2、NaOH和稀盐酸,其中有颜色的是 溶液。‎ ‎②查阅资料: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 ‎③研究方式:从5种无色溶液中任意取出4种为一组进行鉴别。‎ 这样的组合共有 组。 ‎ ‎(2)提出假设:同学们从5种无色溶液中取出4种,贴上A、B、C、D标签,并且假设这一组溶液可能是Na2CO3、NaCl、Ca(OH)2和稀盐酸。‎ ‎(3)实验探究:同学们按以下步骤进行鉴别。‎ ‎ 第一步: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A、B、C、D溶液,然后依次加入少稀盐酸,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溶液 A B C D 加入盐酸后的现象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有气泡产生 无明显变化 实验结论:C是 溶液。‎ 第二步:依据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夹持固定装置 ‎ 已略去。从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可以观察 到C溶液中有气泡产生,A溶液中有白色沉淀 生成,B、D溶液均无明显变化。‎ 实验解释:A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第三步:依据右图装置进行2个实验。取少量B溶液倒入 ‎ 蒸发皿,加热,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停止加热。再取少量D 溶液倒入另一蒸发皿,加热,有白色固体析出,停止加热。‎ 实验结论:B是稀盐酸,D是NaCl溶液。‎ 经过上述三步实验,同学们认为第5种无色溶液是NaOH溶液。‎ ‎(4)实验反思:老师引导同学们讨论了上述实验探究过程,进行了全面反思。‎ ‎①老师指出:实验结论仍有不确定性。不能确定的是 溶液;‎ 其鉴别方法是 ‎ ‎ ‎ ‎ 。‎ ‎②老师提出:鉴别出C溶液后,不需外加试剂,就可以简便地鉴别出A、B溶液。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论 ‎33、 (2009)某校化学小组同学从家里带来食盐、水垢、纯碱、淀粉和洗 衣粉5种物质。老师从中取出3种物质,研磨混合均匀(如右图 所示),让同学们检验其成分。他们在查阅资料后,用5种已知物 质的性质实验作参照,探究未知粉末的成分。‎ ‎(1)小组同学用5种已知物做性质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记录回答:‎ ‎①该洗衣粉溶液PH 7(填“>”、“<”或“=”)‎ ‎②写出纯碱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小组同学用未知粉末重复上述实验进行成分探究。‎ 未知粉末的实验记录:‎ 参照5种已知物质的性质实验,分析未知粉末的成分。‎ 未知粉末中一定含有的两种物质是 和 ,还含有的 或 ,请你设计检验第三种物质的实验方案 。‎ ‎34、(2010)下列用字母表示的8种物质由H、C、O、Na、Cl、Ca中的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⑴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遇B溶液产生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⑵X和Y反应生成Z和W,其中Y、W常作灭火剂,X、Z均含3种元素,W的化学式为___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⑶向Z的溶液中逐滴加入B的稀溶液,只生成含有相同金属元素的M和N,其中M不含氧元素,它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从上述物质中任选2种为一组,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a处水面降低,b处水面升高。写出符合要求的4种物质:‎ ‎ 友情提示:填写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俗称 ‎①‎ ‎②‎ ‎③‎ ‎④‎ 液体 固体 ‎35、(2010)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C、CO、Na2O、Na2CO3。‎ ‎【查阅资料】‎ ‎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 ‎②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u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④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 ‎ ‎⑴实验记录 序号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①‎ 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 A中产生大量气泡 E中出现浑浊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 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关闭a,点燃酒精灯 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白色固体 G中产生黑色沉淀 反应产物一定有_______和_______‎ ‎③‎ 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产物还有________‎ ‎⑵实验反思 ‎①实验记录②中,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__________。‎ ‎③检验第4种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 ‎36、(2011)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图所示8个实验。‎ ‎ 已知:‎ ‎⑴ 实验后某试管中为黄色溶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 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 ‎⑶ 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 ‎⑷ 实验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原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 (写出所有可能)。‎ ‎37、(2012)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探究两个实验 实验1:研究燃烧条件 步骤1:在C中加入少量白磷并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进入热水中发现白磷不燃烧;‎ 步骤2:打开,关闭,将A中的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B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1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 .‎ 实验2:研究与固体的反应 步骤1:A中盛有稀硫酸、B中固体,C中固体 打开,关闭,将A中溶液滴入B中,气球变大,打开,关闭,一段时间后气球没有明显变瘪。‎ 步骤2:依据以上实验现象,改进后重新添加药品,进行实验2.‎ 步骤3:打开,关闭,将A中液体滴入B中,用燃着的木条放在上,发现木条熄灭,问上述操作的目的 。然后进行后续实验,说明与NaOH固体发生了反应,后续实验的操作与现象为 。‎ ‎38、(2012)(8分)同学们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疑问: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以下探究过程证明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 (1)实验装备 ‎ ①查阅资料:NaHCO3+NaOH=====Na2CO3+H2O ‎ ②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5、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 NaHCO3溶液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稀盐酸 现象Ⅰ 无明显变化 产生气泡 加入澄清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 无明显变化 现象Ⅱ 加入CaCl2溶液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浑浊 溶液变浑浊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 表中的现象Ⅰ为_________,现象Ⅱ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 (2)实验过程 ‎ 【实验1】证明反应生成了Na2CO3‎ ‎ 同学们选用上表实验中的药品,设计了如右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__________。‎ ‎ 有同学提出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_________。为了证明有Na2CO3生成,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 【实验2】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 ‎ 同学们参考上表中的实验,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虽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但可以证明反应发生了,该实验方案是_________。‎ ‎ (3)实验反思 ‎ 通过实验1和实验2说明,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___________。‎ ‎39、(2013)现有四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并向其中滴加了酚酞或石蕊溶液(如下图所示)。 ‎ 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 选用下列药品继续实验:铁、氧化钙、氧化铁、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请依据实验回答问题: ‎ ‎(1)B 中溶液是 。 ‎ ‎(2)取A 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甲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无气泡产生,则乙的化学式为 。 ‎ ‎(4)取D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丁,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同时产生气泡。 ‎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 ‎ ‎②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 (写出所有可能)。 ‎ ‎40、(2013)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 ‎ ‎ ‎ ‎(1)步骤①中气球鼓起的原因可能是 。 ‎ ‎(2)步骤②中的操作是 ,其目的是 。 ‎ ‎(3)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本实验的结论是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