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考知识点带图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中考知识点带图

地理中考知识点 一.地球形状及大小 1. 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十分规则的球体。‎ 2. 大小: 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的纬线圈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8万里)。‎ 二.地球自转 ‎1.周期:约24小时或者一天 2.方向:自西向东(侧视),北逆南顺(俯视)。‎ ‎3.地球自转形成的地理现象(意义):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东早西晚);‎ 三.地球公转 ‎1.周期:一年 2.方向:自西向东(侧视),北逆南顺(俯视)。‎ ‎3. 地球公转形成的地理现象(意义):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五带的形成等。(注意: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 3. 春分‎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大庆达到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正午物体影子最短的一天;‎ 秋分‎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大庆达到一年中夜最长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正午物体影子最长的一天。‎ ‎4.五带的范围: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能受到两次太阳的直射,回归线上一年只能直射一次;南(北)寒带:南(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南(北)温带: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间,既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5.太阳直射点落在北回归线上,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太阳直射点落在南回归线上,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四.地图运用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 ‎2.确立方向的三种情况:‎ ‎⑴指向标地图:看指向标,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正北方;‎ ‎⑵经纬网地图:看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在地球上北极点上只有南,南极点上只有北,所以找不着北的是北极点,找不着南的是南极点;在南北极点上还找不着东西。‎ ‎⑶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海拔: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4.相对高度:地面某点高出另外地点的垂直距离。‎ ‎5.在地图上,把陆地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高线;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 ‎6.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凸向高海拔的狭长地带为山谷;凸向低海拔的狭长地带为山脊。(或者说:等高线由低向高凸出为山谷,由高向低吐出为山脊)山谷处可能有河流形成。‎ ‎7. 五种陆地地形: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和山地。‎ 在地形图上通常用绿色代表平原,用蓝色代表海洋;‎ 五.七大洲.四大洋 ‎1. 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陆地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 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片陆地。无论如何划分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 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3. 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北美洲,欧洲;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 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的大洲有亚洲和大洋洲;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 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和南美洲; 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是亚洲、欧洲和大洋洲;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 赤道穿过大陆部分的大洲是非洲和南美洲; 赤道穿过的大洲是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南北回归线和赤道都穿过的大洲是亚洲和大洋洲; 既有极昼极夜又有阳光直射的大洲是亚洲和北美洲; 太平洋周围有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共五大洲;大西洋周围有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共五大洲;印度洋周围有亚洲、非洲、大亚洲和南极洲共四大洲;北冰洋周围有亚洲、北美洲和欧洲共三大洲; 亚洲周围有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非洲临大西洋和印度洋;南极洲临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周围有哪些大洋呢?)‎ 1. 四大洋按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北冰洋,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 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 2.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3. 地跨两洲的国家:地跨亚欧的欧洲国家,如俄罗斯; 地跨亚欧的亚洲国家,如土耳其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地跨亚非的非洲国家,如埃及;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地跨南北美洲的北美洲国家,如巴拿马。‎ 六.板块构造学说 ‎ ‎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⑵板块张裂运动,地表会产生裂谷或者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和红海,是由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运动形成; 板块碰撞挤压运动,地表会形成巨大的山脉、岛弧和海底的海沟。‎ 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阿尔卑斯山脉: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落基山脉: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安第斯山脉: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⑶世界两大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占世界80%以上的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之间; ‎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之间。‎ ‎⑷中国地处两大地震带之间,是多地震的国家;印度尼西亚地处两大地震带交汇处,地震频繁发生。‎ 七.人口;人种;语言;宗教 ‎1.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得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 ‎2.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最低的大洲是欧洲。‎ ‎3.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不均匀;‎ ‎★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气温适宜)近海的(降水丰沛)平原地区(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靠近河流有充足的水源和便利的交通等优越的自然条件)。‎ ‎★世界人口最稀疏的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如撒哈拉沙漠),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如亚马孙平原),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如靠近两极的陆地)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如青藏高原和科迪勒拉山系)。这些地区都是自然环境及其恶劣的地方。‎ ‎4.世界人口问题:主要问题是“人口的爆炸”,表现在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增长过快。‎ 人口增长过快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负担:如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环境急剧恶化和人均占有的资源量减少等问题;但部分的发达国家人口出现负增长,同样也会带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和国防兵员不足等问题。‎ ‎5.各国制定人口政策的依据:‎ ①根据国情,制定人口政策;‎ ②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6.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分为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人种。‎ 欧洲、大洋洲、北美洲----- 主要 白色人种,英语,基督教,教堂 非洲北部、亚洲西部--------主要白色人种,阿拉伯语,伊斯兰教,清真寺 亚洲东部、东南部----------主要黄色人种,佛教, 佛塔或庙宇。‎ 因纽特人,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 法语分布:法国、非洲中部和西部、加拿大等地;‎ 西班牙语分布: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俄语分布:俄罗斯和原苏联的一些国家;‎ 汉语分布:中国和东南亚;‎ 阿拉伯语分布:西亚和北非;‎ ‎★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 中国人多数不信教,其中维吾尔族、回族和哈萨克族等多信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等多信喇嘛教(佛教的一种)。‎ 八.聚落 ‎1.分乡村和城市两种,通常先有乡村,后有城市。‎ ‎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当地的气候特点 民居的建筑特点 北极地区的冰屋 严寒 低矮,无窗,保暖效果好 我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 冬冷夏暖 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和黏性,‎ 冬暖夏凉 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 炎热多雨 下层空着或放杂物,通风隔潮,上层住人 热带沙漠 高温干燥 墙厚窗小 九.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1.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 ‎2.人口居前两位的国家:中国和印度 ‎3.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的,分布: 北美洲、欧洲、大洋洲的国家,多属发达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国家,多属发展中国家。‎ ‎4.“南北对话”: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南南合作”: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5.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 ★ 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基本宗旨: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安全理事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国、法国、俄罗斯、‎ 英国和美国 九.中国的疆域、行政区:‎ ‎1.⑴半球位置:主体在北半球,东半球。‎ ‎⑵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大部分在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少部分热带,没有寒带。纬度位置适中,便于发展多种经济;由于跨纬度广,自然条件复杂,动植物资源丰富。‎ ‎⑶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由于东临太平洋使东部广大地区雨量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多良港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同海外各国交往;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陆上与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直接往来,有利于对外交往与合作;海陆交通便利,便于发展对外贸易。‎ ‎2.祖国的四至: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北纬53度附近;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北纬4度附近;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东经135度附近;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东经73度左右。‎ ‎3.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领水面积为37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4.陆上国界线长2万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5.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6.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最大的岛屿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还有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岛屿;东海的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渤海近岸的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 1. 我国的行政区域可划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十.人口和民族 ‎1.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11年4月28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全国总人口约为13.7亿人。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2.我国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东多西少。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一些省区;西部人口密度较小。‎ ‎4.民族:‎ ‎(1)民族构成:我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和满族,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 ‎(2)民族分布: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中云南省居住的少数民族最多,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十一.地形地势 1. 地势特征: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我国西部多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我国地势格局对我国 气候、 河流流向、 水能开发和交通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沟通了东西交通;地势交界处水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太平洋上来的水汽带来丰富的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2.北纬32°地形剖面图 ‎3.地势三级阶梯及其分界线图:‎ ‎4.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区: 第一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也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第二阶梯多为高原和盆地,海拔下降到1000‎-2000米,局部地区低于500米,主要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第三阶梯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5. 我国地形的特征: 复杂多样。大庆的主要地形是 平原 。‎ ‎6. 我国的四大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海拔最高、我国面积最大,被称为“世界屋脊”。特点是:冰川广布,雪山连绵)、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和 云贵高原(崎岖不平) ;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我国最大)、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最低)。四大盆地是 柴达木盆地(我国海拔最高,聚宝盆之称)、 准噶尔盆地(维度最高、位置最北) 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 和四川盆地(紫色盆地,是四大盆地中农业最发达的) 。三大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我国东部的平原和丘陵成为农业发达、城镇集中和经济繁荣的地区。山区面积广大,适合发展旅游、采矿和多种农业经营等(林、牧等)‎ ‎7.我国主要地形区分布图:‎ ‎8.我国主要山脉:‎ ‎(1)东西走向:天山-阴山 昆仑山-秦岭 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长白山-武夷山 ‎ 台湾山脉 ‎(3)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 祁连山 小兴安岭 ‎(4)南北走向:横断山 贺兰山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位于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海拔8844.43米,世界最高峰。‎ 十二.我国的气候:‎ ‎(一)气温:‎ ‎1. 一月(冬季):从南向北依次递减;南北温差很大,可达50度左右。‎ ‎ (主要的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冬季风,局部受地形等影响)‎ 七月(夏季):除青藏高原(受地形地势影响)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南北气温相差不大。‎ ★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镇,夏季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夏季最热的地方是吐鲁番(“火洲”)。我国“三大火炉”是指重庆、武汉和南京。‎ ‎2.我国的温度带:是根据活动积温划分的:‎ ‎3.我国温度带分布图:‎ ‎4. 苹果和梨适合在暖温带;柑橘、李子、樱桃等适合在亚热带;芒果、香蕉、龙眼、木瓜等适合在热带。‎ 农作物的熟制:寒温带、中温带:一年一熟;暖温带: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亚热带:一年两熟至一年三熟;热带:一年三熟。‎ ‎(二)降水:‎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受海陆位置、夏季风和地形等因素影响)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是台湾的火烧寮,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2.我国的四个干湿地区及其植被:‎ ★ 湿润地区(>800毫米,森林景观)、半湿润地区(400-800毫米,森林草原景观)、半干旱地区(200-400毫米,草原景观)、干旱地区(<200毫米,荒漠景观)。(注意:东北平原东部降水﹥800毫米,是湿润地区)‎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一月份‎0°C等温线大体经过;(2).南北方分界线;(3).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4)‎.800mm等降水量线大体经过;(5).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6).水田旱地分界(7)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4.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为界,把我国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季风区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降水集中在夏季;非季风区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制约,降水稀少。‎ ★ ‎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7、8月,至北方地区,此时长江中下游出现伏旱天气;我国南方雨期特点:来得早、走得晚、雨季长;北方雨期特点:来得晚、走得早、雨季短。‎ ★ 我国季风区的东部沿海:冬季风为西北风,夏季风为东南风(来自太平洋);西南地区:冬季风为东北风,夏季风为西南风(来自印度洋)。‎ ‎5.我国冬、夏季风示意图:‎ ‎6.季风气候 ‎(1)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季风气候在降水和时间搭配上的共同特征是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我国是世界上水稻等喜温作物 种植纬度最高的国家。‎ ‎(2)季风与灾害:冬季风活动强烈会爆发寒潮,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会造成水旱灾害。‎ ‎7.我国的气候类型:共有五种,分别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8.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9.降水量与建筑形式的关系:南方房屋屋顶坡度大,利于雨水下泻,北方房屋屋顶坡度小。‎ 十三.我国的河流 ‎1.我国河流分布图:‎ ‎2.我国主要的河流及其注入的海洋:‎ ★ 最终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 ★ 最终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怒江、雅鲁藏布江等;‎ ★ 最终注入太平洋的主要河流: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珠江、澜沧江等。‎ ★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河水主要来自昆仑山和天山等高山的冰雪融水,河流的汛期是夏季。‎ 1. 北方(秦岭淮河以北)河流有结冰期(结冰期最长的是黑龙江),一年有春汛(凌汛)和夏汛两次汛期,汛期短,水流量小,含沙量大等特征;南方河流无结冰期,一年只有夏汛,汛期长(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水流量大,含沙量小等特征。‎ 十四.黄河:‎ ‎1.黄河水系图:‎ ‎2.黄河概况: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流经了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四个地形区,东流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世界第五长河,干流呈“几”字形,。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为内蒙古的河口和河南的孟津。‎ ‎3.黄河的贡献:(1)上游河段的水能资源丰富;(2)形成了华北平原、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和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3)旅游资源(壶口瀑布)。‎ ‎3.黄河的主要支流:上游——湟水、洮河 ; 中游——汾河、渭河。 ‎ ‎4.黄河的忧患及治理:上游:荒漠化与凌汛,建议建大型水库、合理放牧等;中游:严重的水土流失,建议植树种草,进行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下游:地上河(形成原因:黄河在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 坡度变缓,河道变宽,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下来,成为地上河),建议加固黄河大堤,疏通河道。所以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泥沙问题,治理黄河的根本是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在黄土高原上植树种草,回复地表植被。‎ 十五.长江 ‎1.长江概况: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源头沱沱河,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9省2市共11个省级行政区,流经了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四个地形区,全长6300千米,世界第三长河,东流注入东海,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湖北的宜昌和江西的湖口。‎ ‎2.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 之称。水能宝库是因为长江上游段地势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而且开发利用率还较低,世界最大的水力枢纽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就位于长江上;“黄金水道”是因为长江自宜宾以下四季都能通航 ,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沟通了东西方交通,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三分之二,货运量占60% ,是我国年运输量最大的河流。京杭运河仅次于长江,联系了我国南北方交通。‎ ‎3.长江的治理:新中国成立以来,重点治理滩多流急的川江(从宜宾到宜昌)和九曲回肠的荆江(从枝城到城陵矶)。‎ ‎4.长江主要的灾害是洪灾,主要原因是:长江流经地区降水丰富,支流众多,暴雨时各支流同时涨水,上中游湖泊面积减小,森林和草地植被遭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5.长江众多的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乌江、湘江、赣江。‎ ‎6.长江水系图:‎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