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 —— 一带一路带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专题复习 —— 一带一路带答案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世界最大的魅力,将不仅仅在于有多少投资和利润,更重要的是它能够给世界带来一股新的潮流,让平等合作、文化交流、经济繁荣,而非军事霸权,成为未来世界秩序的另一条主轴。‎ ‎【热点解读:一带一路】‎ ‎【古代史:边疆管理与古代中外交往】‎ 一、 丝绸之路的发展 ‎(一)张骞通西域 汉武帝时 ‎(二)丝绸之路开通 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 路线:长安 —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大秦)。‎ ‎【东南】‎ ‎1、明朝中后期,戚继光抗倭 ‎2、今台湾地区,元朝叫琉球,设澎湖巡检司管辖。‎ 明朝后期,1624年荷兰占台湾 清朝,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康熙设台湾府 疆域东南包含台湾岛及其 附属岛屿,如钓鱼岛 ‎3、澳门:明朝中后期,1553年,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意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汉武帝时,开通了从广东出发的海上丝绸之路。‎ ‎【西北】今新疆地区,西汉张骞两次出使,后开通丝绸之路 前60年,设西域都护 ,‎ 从此,此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清朝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伊犁将军,加强对此地区管辖。‎ 二、边疆管理 三、古代对外交往 ‎1、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发展起来,丝绸之路是欧亚的重要通道;‎ ‎2、隋唐时期与七十多个国家友好往来,尤其同日本、印度等国家来往密切。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华学习,回国后仿照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唐太宗时,玄奘西游天竺,著有《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3、辽、宋、金时期,海外贸易有很大发展。宋朝设市舶司,管辖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A经济重心南移: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B造船业发展:C政府鼓励设立市舶司管理;D指南针的应用。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阿拉伯半岛 ‎4、元朝的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都市,来自亚、非的商人和使节络绎不绝,中外交往频繁,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来华,并著有《马可波罗行纪》;‎ ‎5、明朝: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戚继光抗倭;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6、清朝:1624年(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略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5年、1686年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打败沙俄侵略军,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清朝前期,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从而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 ‎【东南】‎ ‎1、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占领香港岛 ‎2、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与日本(国家)签订《马关条约》占领台湾。‎ ‎3、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 ‎4、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与祖国大陆分离 ‎【近代史:边疆管理与近代中国屈辱外交】‎ ‎【西北】近代史 ‎19世纪70年代 ‎1、中亚浩汗国阿古柏在 英国支持下侵略该地区,2、清政府派左宗棠武力收复,并设立新疆行省加强管辖 ‎3、俄国直接侵略该地区,‎ 并占领伊犁地区,清政府通过谈判收回。但割让了大片领土。‎ 一、边疆管理 ‎【东南】‎ ‎1、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占领香港岛 二、近代中国屈辱外交 ‎1、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3、20世纪70年代,英俄支持阿古柏侵略新疆,左宗棠收复新疆;‎ ‎4、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 ‎5、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这个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6、1917年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成为战胜国;‎ ‎7、1919年,巴黎和会上英法美等国无视中国主权,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 ‎8、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帝国主义国家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9、1931—1945年日本发动日本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抗日战争;1942年中国参加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台湾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 ‎10、抗战胜利后,美国扶植蒋反共;国民党统治时期,投降帝国主义,出卖国家利益。‎ ‎【现代史:祖国统一与新中国的外交】‎ 一、祖国统一 ‎1、台湾问题: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987年台湾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1990年台湾成立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协会,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1993年,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1995年江泽民“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2、香港、澳门的回归 二、新中国的外交 ‎1、新中国成立初:‎ 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⑵而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实行外交孤立政策;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侵略朝鲜,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为此进行抗美援朝;阻挠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2、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 ⑴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分别与两国的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⑵1954年4月--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⑶万隆会议: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 ‎3、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⑴中美建交:‎ 原因:随着中国国家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过程: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1971年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两国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⑵‎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⑶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此后,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4、20世纪90年代的外交 ⑴‎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⑵‎‎1999年12月20日 ‎,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5、21世纪初的外交:‎ ⑴2001年,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⑵2001年,中、俄、哈、吉、塔五国成立上海合作组织;⑶2001年11月,这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⑷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 三、新旧中国的外交的启示. ‎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坚持改革开放,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居安思危,发愤读书,准备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等。‎ 四、新中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原因及意义 ‎1、原因:根本原因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归功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归功于我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2、意义: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营造了一个和平的建设环境,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习近平重要观点解读】‎ 1、 习近平提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 ‎【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构想】‎ 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 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表示 解读:建设“一带一路”,对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意义重大。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亚欧国家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激发域内发展活力与合作潜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 “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社会上 “中国威胁论”的声音不绝于耳。“一带一路”的建设,正是中国在向世界各国释疑解惑,向世界宣告和平崛起:中国崛起不以损害别国的利益为代价。‎ ‎【构建开放新格局助推区域大合作】‎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抓紧制定战略规划,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海上通道互联互通建设,拉紧相互利益纽带。‎ ‎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 ‎ 解读:回顾历史,两千多年前,各国人民就通过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开展商贸往来。从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等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文明和友好,赢得了各国人民的赞誉和喜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格局。“一带一路”将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 ‎ 深挖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潜力,必将提升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进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 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开拓创新和寻求突破的过程,从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创造前提条件,在区域合作新格局中寻找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可谓是“一子落而满盘活”。‎ ‎【新丝路连接“中国梦”与“世界梦”】‎ ‎ 中国将同各国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尽早启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推动亚洲发展和安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做主旨发言时指出 ‎ 解读:“一带一路”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它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无论是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从应对金融危机、加快转型升级的角度看,沿线各国的前途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 ‎ “一带一路”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更是沿线各国的共同事业,有利于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等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优势。‎ ‎ 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无论是“东出海”还是“西挺进”,都将使我国与周边国家形成“五通”。“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中,经贸合作是基石。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必将迎来一个共创共享的新时代。‎ ‎ 【筑牢“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 “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经济合作倡议,不限国别范围,不是一个实体,不搞封闭机制,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进来,成为“一带一路”的支持者、建设者和受益者。在共同建设的未来,“一带一路”无疑将释放更大的活力。‎ ‎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正在世界各国人民心中落地生根。复兴丝绸之路,一幅横贯东西、共谋发展的宏大蓝图正在铺展开来。有梦想,有追求,有奋斗,一切都有可能。中国人民有梦想,世界各国人民有梦想,这将给世界带来无限生机和美好前景。‎ ‎2、习近平:求同存异,更应聚同化异 习近平强调,两岸关系处于新的重要节点上。两岸关系路应该如何走,是摆在两岸所有政党和社会各界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攸关中华民族和国家未来,攸关亿万 民众福祉,需要我们大家认真思考。国共两党应该加强交流、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擘画两党关系发展新前景,共同开创两岸关系未来、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 ‎3、习近平:中美之间要减少麻烦 求同存异求同化异 中美建交35年来,两国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经验教训弥足珍贵、值得记取。中美双方应该坚持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的大方向,增进互信,扩大利益契合点,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沿着正确轨道持续向前发展。‎ 史料探究 ‎1、材料一: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南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材料二: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材料三: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简析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海路”。结合史实说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主要原因。这一“海路”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对外政策?‎ ‎ ‎ ‎(2)概括材料二、材料三中“一带一路”构想与近代西方国家的全球贸易在方式上的不同。‎ ‎ ‎ ‎(3)指出材料二中欧洲殖民主义与古代中国完全不同的做法,并对此加以评价.‎ ‎ ‎ ‎ (4)某些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倡议存在疑虑,称其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你如何评价?‎ ‎1、(1)海丝,古代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的海上贸易网络、是中国与东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和平交往的通道。‎ 原因:1经济重心南移。2经济和科学技术地繁荣(答造船术的提高、指南针的应用、路上丝绸之路的衰落、政府重视对外贸易等,酌情给分)‎ 对外政策:1、对外开放,2、平等贸易。‎ ‎(2)西方: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 ‎     构想:加强海上合作、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享机遇 ‎(3)做法:海外扩张、武力征服、抢占世界市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评价:在殖民扩张过程中,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获得巨大利益,但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地破坏和灾难。‎ ‎(4)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发动冷战,遏制社会主义的措施,其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但也借此在政治经济上控制了西欧。‎ 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也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但其目的是为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平等的合作关系。‎ 因此,“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是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错误认识。‎ ‎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丝绸之路示意图 ‎(1)据材料一,描述“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必须包括图中字母所示的地区),(1分)并概括“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1分)‎ 材料二 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 ——据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 ‎(2)公元1500年前后,使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遭遇”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它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1分)‎ ‎(3)1500年~19世纪末,西方文明以其强势对亚非拉地区的文明形成巨大的冲击。概括说明这种冲击给近代中国带来的影响。(1分)‎ 材料三 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的画卷。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中外文化发展和交流的历史证明,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是人类长期生产实践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据吴思科《文明对话与交流是公共外交的核心内容》‎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世界文明多样性的认识。(1分)‎ ‎(1)路线:A长安—B河西走廊—C今新疆地区—D葱岭—E西亚(安息)—F欧洲(大秦)。‎ 作用:促进了东、西方两大文明相互交流、相互渗透。‎ ‎(若答出“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或“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商品和物资的交流”等亦可)‎ ‎(2)标志性事件:新航路的开辟(答出“哥伦布发现美洲”等亦可) ‎ 影响:打破了世界各地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开始把世界联成一个整体;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3)消极影响: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遭到破坏,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积极影响:推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促使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传播,冲击了传统思想观念;使有识之士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4)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应尊重文明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在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同时,要不断吸收其他文明的精华;要用宽容的心态尊重人类社会的不同文明等。‎ 习题演练 ‎(  A )1、"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使得"丝绸之路经济带"受到极大关注。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A.长安    B.洛阳    C.成都     D.福州 ‎( A ) 2、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2015年2月1日在北京召开。张高丽表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对开创我国___新格局、促进地区及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A.全方位对外开放   B.全天候对外开放 C.深度对外开放  D.全面对外开放 ( D )3、下面是两条重要的交通路线图,它们开通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促进欧洲大西洋沿岸经济的繁荣 C.促进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D.促进了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 C )4、读图2,比较甲、乙两次远洋航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航海时间相差了一个多世纪 B.甲的航海规模小于乙的规模 C.都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交流 D.都促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 ‎( A )5、“友好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人物活动能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1玄奘 ‎2鉴真 ‎3郑和 ‎4戚继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历史上,中国曾经辉煌,也曾饱经沧桑。当今中国已重回世界,并正在逐步影响着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辉煌】‎ 材料一 西域开通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近代屈辱】‎ 材料二 甲午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 ‎ ——顾明义主编《中国近代外交史略》‎ 材料三 法国明信片上列强在瓜分中国(漫画)‎ ‎——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 ‎【当代复兴】 ‎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彻底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 ‎ ——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 材料五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 ——新加坡《联合早报》(2005年4月)‎ ‎(1)材料一中,“这条道路”被后人称为什么?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这条道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主要作用?(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刚刚兴起的岛国”是哪个国家?并说出材料三中的情形是在哪一条约的刺激下出现的?在这一条约中出现的侵略中国的新方式是什么?(3分)‎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有哪些“重大突破”?(2分)‎ ‎(4)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让世界进入中国”的一项具体措施,并说出表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国际或地区组织?(2分)‎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1分)‎ ‎(1)丝绸之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或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2)日本;《马关条约》;资本输出、投资办厂;‎ ‎(3)新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等。‎ ‎(4)建立经济特区,吸引外资和外来技术;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 ‎(5)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自力更生、独立自主提升综合国力,加大自主品牌的研发和创新能力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