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探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探究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探究中文摘要新千年迎来的高中语文《高中课标》响亮地提出了要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观点,新教材的选编随即充分体现了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本文就以一线语文教师应怎样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如何驾驭教材,挖掘出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等问题为思考的起点,从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寻找切入点,以整体生态为方法论视野,进行实践探究。此文分成三章论述,第一章站在《高中课标》新理念的高度,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切入,在自己的认知视野里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语文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含义,分析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和所面临的危机,论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完成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建构。第二章从语文学科自身寻找理论依据和突破口,解读和梳理《高中课标》、新教材,寻找到有利于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利因素,并分析文言文教学的历史和现状,认识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第三章着力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究,首先论证了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适宜采用渗透的方式;然后说明了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如中国传统的汉字文化、优秀文学艺术、优良传统美德、优秀个人品质、优秀民族精神、独特的思维和智慧等;接着探讨了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n文化的具体途径:在课堂一L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如营造文化氛围、品读语言、引用古诗文等;在延伸拓展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如查阅资料、阅读名篇名著、借助影视媒体、开展专题学习等;还讨论了分专题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个案例:《从至善美德——孝道出发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亲情忠情孝情》;最后展现了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探究的初步效果。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传统文化教育\nANEXPERIMENTANDINQUIRYOFTRADITIONALCUIJUREEDUCAl’IONINWRITINGSINCLASSICALSTYLETEACHINGINSENIORMIDDLESCHOoL.ABSTRACTIn2000,theNewChineseCurriculumCriterionforSeniorSchoolputforwardaviewpointthatweschoolenhancetheexcellenttraditionalculture.ItisfullreflectedinthecompilationofnewChinesetextbooks.AsaChineseteacher,1wanttobeginthisarticlewiththefollowingquestions.ThatiShowtoeBhance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howtocontrolthetextbookandtoexcavateexcellenttraditionalculture.Theinquiryisbasedonthewholeecology.Thearticleisdividedintothreechapters.InChapterI,thewritertriestoexpandthemeanings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andeducation,accordingtothenewtheoryofthenewChineseCurriculumCriterion.TheChapterbeginswiththeconnotationandsignificancetolearntraditionalculture.Thewriteralsoanalysesthecurrentsituationofthetraditionalcultureandthecrisisitfaces.Inaddition,It(theChapter)alsodiscussestheimportantsignificanceoflearning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Italsofinishesthetheoreticalconstructionoftraditionalculture.InChapterII,thewritertriestolookforthetheoreticalbasisandbreachinChinese,explainsandsystemizestheNewCurriculumCriterionIll\nandtextbooks.nlefavorableconditionsarefoundtoeducatetraditionalcultureinWritingsinclassicalstyleeducationinSeniorChinese.ThewriteralsoanalysesthehistorycurrentsituationtoteachWritingsinclassicalstyleaswellastounderstandhowtoenhancetraditionalcultureinWritingsinclassicalstyleteachinginSeniormiddleSch001.InChapterIII,thewritermainlytriestocarryouttheexperimentinquiry,Firstitisprovedtousethemethodofinfiltrationtoteach.Then,thewriterthinksthattheessenceoftraditionalcultureshouldbeenhanced,suchasexcellentliteracyart,goodtraditionalvirtue,excellentpersonalquality,excellentnationalspiritspecialmodeofthinkingintelligenceetc.Next,itdiscussestheconcretewaystoinfiltratetraditionalcultureintheteachingofWritingsinclassicalstyle.Itincludesinfiltrationinclass,suchascreationthecultureenvironment,readingcitationofWritingsinclassicalstyleetc.Italsoincludestheextensionoftraditionalculture,suchastoconsultdatatoreadfamousarticlesworkstohavetheaidofmoviesmulti-mediatocarryoutthelearningofspecialtopicsete.Italsodiscussesonecase.Itis:Fromthetraditionalculture一一filialdutytoinquirethemoraloffilial,relativesloyalty.FinallythewritershowsthePreliminaryeffectintheexperimentinquiry.KEYWORDS:seniorChinese,writingsinclassicalstyle,traditionalcultureeducationW\n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开究成果。论文巾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鸯玉幸日期:叫.协∥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丁解浙江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浙江师范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协议。研究生签名:鸯五焦导师签名:认公乏/R期:胪7m∥\n引言新千年迎来的高中语文课改在教学理念、教材编写、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等方面都作了探索、改进。课改的结晶即教育部2003年颁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新教材。《高中课标》在原来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和理念。新教材也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做了全新的改变。传统文化教育在当今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的格外关注和高度重视。《高中课标》确定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响亮地提出了要在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新教材的选编即充分体现了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虽然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但是一线的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操作?应该如何驾驭教材,挖掘出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呢?教材中的哪些传统文化才是适合中学生去继承和发扬的呢?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教师应该以什么为度?学生又应该以什么为准?⋯⋯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一线教师。有的教师感到茫然,有的教师感到困惑,有的教师甚至感到手足无措。在对传统文化的开掘上,深与浅,宽与窄,扬与弃,很难把握一个适当的度。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要恰如其分地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真正领悟并不容易。既要让学生真正能够继承和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使它们能够在下一代中继续不断地发扬光大;又要使学生能够很轻松地接受,在“润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地习得,却不至于感觉到教师是在纯粹说教更是不容易!但是高中课标和新教材的推广和使用又使一线的语文教师不能回避这个重要问题。因为学生能否真正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关系到后代国民素质是否优秀的问题,又是直接关系到中华文明是否能够顺利地传承和发扬的问题。笔者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本着对语文教学的热爱,本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与他们相类似的困惑,本着对语文新课改、高中课标、新教材的拥护,和对学生良好教育的关切,深感有必要深入学习和探索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实施途径和方法等问题。本文就高中文言文部分寻找切入点,进行实践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以下简称为‘高中课标》l\n一在语文课程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研究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势必要站在高中课标新理念的高度,从教育、语文教育和传统文化及其相关理论入手,来审视和探究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本文试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切入,着手弄清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一)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的相关理论知识相当浩繁,笔者无须在此作繁琐的阐述,但是要顺利地论述清楚高中文言文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内涵,研究伊始又不得不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概念作一些必要的说明。因为本文主要的研究任务是要理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怎样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所以本文在阐述关于传统文化的理论知识时,就主要针对以上两个问题作一些必要的理论阐述。1.中国传统文化概念解读在很多相关或相类的著作、文论中都对传统文化作了各自的界定,具体内涵虽各各不同,但都大同小异。本文参考前人的论述,只作一些基本的阐释。所谓“传统”是由“传”和“统”两个字构成的,纵向日“传”,是指时间上的历时性、延续性,是指那些过去有的,现在仍然在起作用的东西,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活的东西。横向日“统”,是指空间的拓展性和权威性。传统,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作为历史延传下来的思想道德文化、制度规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乃至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无处不在,无所不在,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传统不仅仅是指过去存在过的东西,它更是指活在现在的过去。按照大家比较认可的说法,传统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社会习惯力量,存在于制度、思想、文化、道德学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无形的控制作用。’’啭统是不能选择的,。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242.2\n不管人们是否喜欢、愿意,传统对人而言,已是历史和现实的存在。传统也不是一个凝固的概念,在连接和传衍中它会发生变异,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只有后来者不断为既存的传统增添新的内容和新的典范,使固有传统和新成分实现高度融合,传统才更充实、更有价值,才有可能不着痕迹地融入现在,成为活着的传统。传统既是现在的过去又是现在的一部分。“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总是处于一种不断产生、又不断淘汰的过程中。因而,只有那些具有重要价值、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才得以积淀、保存、延续下来,成为后世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探讨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本文这样解释并使用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群体在其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有利于该民族或该群体生存、繁衍的物质与精神的生活方式。传统文化就是具有重要价值、具有生命活力因而得以积淀、保存、延续下来的文化。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必须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东西。它所蕴含的、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浓厚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交易性。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点在中国文化的昨天,就是指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从远古至清晚期以前这漫长历史中,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2.正确看待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和理解传统文化。可以从实物的层面(譬如故宫、长城以及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等)、制度的层面(如各种官僚机构和制度等)以及思想文化的层面来理解传统文化。也可以从传统文化的内在构成上来理解传统文化:如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至少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文化系统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从空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相对稳定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文化;从发展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不断吸纳其他文化形态又不断进行自我调适自我更新的一种文化;从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文化为主,以\n道文化、佛文化为辅并涵盖各种文化形态如法家、墨家、名家等多种思想体系以及各种民间信仰、知识、习俗等而形成的一种文化;从主旨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重人伦重道德重入世重实用理性的人伦道德文化⋯⋯总之。可以说,各种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教育、宗教仪式、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典章制度、文献典籍、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乃至衣食住行、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都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内容。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包罗万象的系统。有些我们可以直观地说是好还是坏,有些我们则不能笼统地说传统文化是好是坏、是优是劣,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必须具体分析,要历史地辩证地看问题,不能笼统回答是或否。(二)传统文化曾经遭弃的命运和现在面临的机遇既然传统文化主要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古典文化体系,那么它距离今天就显得有些久远了。当人类跨入2l世纪的时候,人们敏锐地感觉到新时代的气息。时代在人们不经意间进入了信息化、全球化、个性化的现代化时代,关系着人类进步的教育也在呼唤教育的现代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还有让教师用来教育学生和使学生学习的必要吗?传统文化曾有什么样的命运呢?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又面l临着什么样的机遇呢?1.传统文化曾经遭弃的命运随着中国历史跨入近代的门槛,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门户洞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全球的巨大变革,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强大冲击,传统文化的厄运也就开始了。在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人们认定:“中国的失败自然是文化的失败,西洋的胜利自然亦是文化的胜利”。新文化运动的浪潮在一片“打倒孔家店”的呼喊声中席卷了整个中国。从此,传统与现代简单对立的思维模式历尽沧桑而不改,一切传统遭到否定。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连同缺点一起都遭到了否定和抛弃。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没有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而开始新的文化建构,传统文化4\n仍是简单地遭到抛弃。尤其是颠倒了一切的“文革”十年浩劫,把批儒反孔推向极端。在“不破不立”的疯狂岁月里,不分青红皂白地批判和否定传统文化,践踏自己的老祖宗,把不符合某些人政治目的的东西加以全盘否定,横扫一切。所有与文化有关,尤其是与传统文化有关的领域,无不呈现出一派荒漠景象。令人忧虑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成长起来的现在的中青年一代,长时间处身于大小传统齐遭毁坏的环境,没有机会接受传统文化典范的熏陶,他们中的不少人身上的文化含量累积得不够,难免精神气象显得单薄而不够从容不够厚重。这样一代青年几乎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断裂带,其恶劣影响至今未能根除,教训极其深刻。文革后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年代里,当人们着力将颠倒了的一切重新颠倒过来时,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悲剧性命运仍然缺少同情和理解。因为与世界列强拉开差距后,急于迎头赶上,加上科技发展、经济发展的压力,造成文化失衡。很长一段时间,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在口号上高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在实际操作中大都是比较浅层的模仿或没来由的怀旧,走进了思维的误区,导致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层底蕴极为缺乏。近百年来,能够把华夏民族凝聚成一个坚强整体并使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竟然总体上是遭否定的!犹如倒洗澡水连同娃娃也倒掉一样,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也一并被否定悼了!传统文化所遭受到的屡屡重创带来的后果是我们的民族自失信心、自丧灵魂,民族文化被瓦解,民族意志趋于崩溃。2.传统文化面临的机遇——新时代教育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1)重建精神家园,急需挖掘传统文化之宝正是由于长期遭弃的命运,宝贵的文化遗产,在过去一度被视为“封建主义糟粕”、“精神垃圾”而被扫地出门、弃如敝屣。不仅中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就是广大成年人的脑海里也是一片空白。社会上积极的与消极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念相互混杂、相互冲突的现状对广大青少年产生了巨大影响: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倾斜,拜金主义、崇洋媚外、偏重自我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日趋严重,追求享受、互相攀比之风盛行,厌恶劳动,怕苦怕累,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十分缺乏,种种不健康的社会现象Et趋严重。爱\n国主义思想弱化,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人们不禁慨叹神圣的校园“精神滑坡”“道德沦丧”,对年轻一代的教育问题,成了现在人们最为关注、最为忧虑的问题。而如何引导学生回归传统,找回民族的根,重建自己的精神家园的问题,又是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迫切地要求我们从传统文化中去挖掘对我们重建精神家园有用的宝贵资源。(2)语文新课改,赋予传统文化育人重任.长期的语文教学大纲、教材中一般强调得最多的只不过是知识的传授,重知识,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即使有道德教育,也只不过是大而空的政治说教。语文学科长期是重工具性,轻人文性,没有真正将传统文化与我们的语文教材、语文教学、语文课堂相结合;更不用说能用优秀传统文化来熏陶感染学生了。但语文新课改,给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带来了生机和希望。新教材、高中课标赋予了传统文化育人重任。回(3)健全人才的培养,召唤传统文化的回归很长时期的教育过程中,教育理念不是从人的素质培养入手,也不是从培养中国人的角度入手,而是从培养世界人入手。这恰好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最直接的是造成了留洋学生不认国家,不认父母;国内培养的人才,国外到处飞的严重后果。间接的灾难就举不胜举了,如很多高学历人才专业水平不低,但思想素质缺乏;大量人才身体健全而心理不健全,意志力薄弱,事业心不强等。总之,长期以来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缺乏人文关怀。这显然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健全人才的培养,召唤传统文化的回归。(4)新时代教师的成长,需要向传统文化汲取营养作为祖国的建设人才之一的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大部分就是在缺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环境中成长,因而大都是传统文化的缺氧者。由于他们所受的教育内容里缺失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这样的教师,自身就十分缺乏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本身也十分缺乏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这样的教师无疑是不能充分适应新课改教育环境和教育要求的。这不是一个或一批教师的问题,而是传统文化长期遭到否定和抛弃造成的历史性遗留问题。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凡是传统文化缺失的教师都应补上这一课,才能够真正顺应时代的要求。这也就要求。见后面解读课标部分的阐述。6\n我们新时代的教师只有回到传统文化中去汲取营养,才能完成新时代的教育赋予我们广大教师光荣的育人重任;尤其是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任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更需要向传统文化汲取丰富的营养。(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传统文化近百年来遭弃命运造成的严重影响和新时代教育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已经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在新时代教育中将会拥有重要作用。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有些什么意义呢?试从以下四方面作阐述。1.弘扬人文精神,塑造健全人格20世纪科学技术以令人瞠目的速度迅猛发展,使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入的关系出现了技术化状态,出现了重技术轻价值、重物质轻精神的目标追求。可以说20世纪是人文教育失落的时代,这种失落表现在培养的人缺乏人文精神,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的病痛。事实证明,没有深厚人文素质的人不可能有创造的可持续能力,反而会成为技术的奴隶。可见,只学习科学知识而不学习人文价值观念是不行的。人文教育的失落是现代社会教育的严重缺陷之一,这一点已引起世界各国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净一.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医治上述病痛、弥补上述缺陷的有效途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矫正现代科学分类过细所带来的知识结构单一问题,有助于纠正20世纪发展中的极端片面的科学主义倾向,有助于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培养人文精神,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因为中国文化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它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有:既追求个体的独立气节,又讲究对他人的仁爱情义;既有修齐治平的入世抱负和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又有超然物我的洒脱精神和琴棋书画的艺术追求,这些是成为一个现代健全人格的精神源泉。还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有着源远流长的人文教育传统。孔子所致力的《诗》、《书》、《礼》、《乐》之教,即以儒学为中心的人文教育,成为中华传统人文教学的主流。这种重德、崇仁、尚义,追求高尚完美人格的人文教育传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物,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7\n“学会做人”看似简单,其实,这是人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素质。长期以来,人们比较注意使受教育者学会求知,学会做事,这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往往忽视了更重要的一条,就是教他们学会做人。所谓学会做人,就是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当代中国就是要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说就是要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具体而言,就是要教会中学生能在彼此生成的“友爱、诚信、守法”舆论氛围中,求真、向善、爱美,知羞、知耻、知丑,且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是要让中学生学会怎样做人、为人、成人,要让他们知晓礼义廉耻,使之成材,成栋梁之才。这就需要要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教如何做人的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其中的伦理思想就是儒家文化的主体,其表现出来的对人格理想的塑造和对价值目标的追求,就是教怎么做人的文化。对个体人格理想不断塑造的起点是人格定位,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然后,再由此辐射到社会,其轨迹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其中“修身”就是人格理想的塑造,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内圣”,而齐、治、平则是内圣的外在表现,即外王。这样的伦理思想可以说就是教会做人的最好教材,因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道德和人格修养,被世人归结为伦理型文化。<大学》一章开宗明义指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o并且提出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这完全是以对道德的自我追求和完善为宗旨的。孔子倡导的“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囝更浸透了怎样做人的伦理精神。儒家的崇仁、尚义、重节的一系列言论,以及道家所主张的不为境累、不为物役、沽身自好,实际上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实现个体价值的向往。所有这些,对受教育者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和对人格的塑造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论语·微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论语·雍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论语·颜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8\n2.提升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而且是世界上惟一没有过断层的古老文化,它是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有着独特的价值系统和思维方式,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块瑰宝。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给予东亚、东南亚周边国家以巨大的影响,还远播中亚及欧洲,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发挥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少在人类历史上光芒四射而且至今仍有重要价值的东西,有不少优于西方文化而且在漫长的岁月中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方面,曾先后涌现出无数杰出的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发明家和文学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文物古迹和科技发明。所有这些,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精神遗产,都值得我们炎黄子孙引以为豪。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会以有这样的优秀文化传统而自豪,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而不妄自菲薄,自暴自弃。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还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如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称屈原是写作的“蓝墨水的上游”,他在散文《从母亲到外遇》中说我们同文化同种应该一家亲。这正反映出了华人的家园意识、寻根意识。3.开阔文化视野,构建现代新文化系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哲学思想、法律制度、文学艺术、宗教传统、科学技术、民间习俗,可增强对国情的理解。国情不仅有地理资源、人口种族、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含义,更有文化传统方面的含义。文化是民族、国家分野的标志。在不同的国家、民族或群体之间,文化所表现的区别要比人类的皮肤颜色或任何其他生理现象所表现的区别深刻得多。作为当代中国人,特别是青年学生,不能只懂ABc,XYZ,懂微机、软件,懂欧元、美元,却不了解长城、黄河,不了解孔孟、文天祥、史可法,不了解<四书》、《五经》,青年学生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其中的经典有所了解。了解这些经典可以开阔文化视野。这些经典多是开放的体系而非实证的结论,是直接涉及社会、人生等普遍性问题的论述,因而是超越时代限制的,又是极富民族特色的,对后来者富有启迪作用的东西。诚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己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甚至近代以来中国9\n的落后也与中国文化中的一些内容有关,因此,我们不赞成全盘肯定传统文化;外国文化中也确有许多先进的、有价值的内容,我们不应盲目自大,固步自封,反对学习外来文化。但是,所有这些都不能成为鄙视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的理由。正确的态度应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辨别,或抛弃,或继承,或改造,或转化。马克思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国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文化是建立现代文化的基础,我们只有深入地学习它、研究分析它,才能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对之调整、改造、提高,使之永葆生命力而不至于成为博物馆中的古董或陈列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加强自身修养外,还有建设未来中国新文化的任务。中国未来文化无疑是现代文化,但它只能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并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新文化。它既是现代的,又是传统的,是“现代的”与“传统的”统一;它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是“世界的”与“民族的”统一。中国传统文化素有包容精神,能够并善于与外来文化融合,以升华自身。我们应发扬这一传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创造出现代化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四)解读语文课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认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是弄清了问题的最基本的一个方面,要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我们还应弄清什么是语文教育,什么又是传统文化教育,什么是语文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1.正确理解语文课程和语文教育的内涵《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这样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表述说明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同时,语文又是文化。说它是文化,第一,它负载着文化;第二,它传承着文化;第三,语文本身就是一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n文化。所以,曹明海认为,语文与文化血肉同构,语文就是文化。他指出,从语文的本体看,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构成;从语文的功能看,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从语文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可以看出,语文教育就是在促进人的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同时,传递语文所承载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文化成果即汉语文化的手段和形式。既让受教育主体接受汉语文化的熏陶,又凭借汉语言学习汉语文化。人在学习语言、学习文化的过程中,认识社会、认识世界。语文教育正是这样的课程: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传承文化,培养人格,促进人的社会化,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2.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我们知道教育是传递社会文化的形式和手段,那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就应该是传递传承并影响整个中国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的手段和形式。简言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使中国的古典文化得到充分、顺利地传递的形式和手段。3.语文课程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就是传递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形式和手段。即在文化意识高度自觉的今天,弘扬语文课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具体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要引导学生热爱本国的母语。许多国家的课程标准都强调语言学习与文化的关系,法国强调要给学生提供法国文化的要素,俄罗斯强调在学习俄语的同时应向学生介绍俄罗斯文化。从语言的层面关注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样也是我国高中语文高中课标的一个重要思想。二是追求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语文教育负有传承民族文化,为学生的一生打好“精神底子”的重要使命@。曹明海.语文:文化的构成[J].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z3).。王宛磐、郭奇.语文教学通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3.。可参见后面课标解读部分的阐述。lI\n二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上从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教育的概念入手,逐层深入地剖析了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应该怎样从语文学科自身寻找理论依据和突破口呢?因为高中语文高中课标在以往的教学大纲基础上,给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全新的理念,以下就围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一选题,从高中课标、新教材的解读和梳理中去认识和探究。(一)《高中课标》彰显了弘扬传统文化的地位2003年5月,《高中课标》己正式颁布。<高中课标》适应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时代要求,在继承<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进一步彰显了语文课程的文化特性和文化功能,形成了其新鲜的、开放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观。笔者主要对其要义加以梳理、探究与整合,在整体生态方法论视野下,寻找有关文言文教学与弘扬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内容,认识高中课标确立的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地位。1.旗帜鲜明地高扬弘扬传统文化之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都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弘扬民族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厚植民族精神教育目标。@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之魂,离开了传统文化,中国当代文化就失去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源泉。重视对本土文化、传统文化的深度开掘与积极扬弃是世界各国母语课程所达成的一个共识。《高中课标》也顺应世界潮流,高扬弘扬传统文化之理念。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体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要热爱本国的母语。《高中课标》规定:要教育学生爱中华民族的语言,爱自己的文字,爱这些语言文字写成的优秀文学作品,爱写出这些优秀作品的伟大的作家,爱这些作家的崇高人格和爱国倩怀。汉字文化学、语言文化学的研究。秦训刚,晏渝生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蝴.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7.\n表明:语言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载体,汉语言文字重意会、重神摄、重具象,具有鲜明的生命特征和文化内涵,由其结构而成的言语作品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展现。充分开掘汉语言文字及作品所深含的文化意蕴,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对本国语言文字的亲近感、认同感与热爱的情感,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育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价值。二是追求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仔细研读就会发现:《高中课标》从“前言”到“课程的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到“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目标设置,。实施建议”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等不同的部分中,紧扣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方面的育人功能的内涵作了系列化的阐述,几乎是每一部分都在强调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反复强调:“弘扬人文精神”“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学会做人”、“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爱国情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保持民族文化民族特色”、。建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新文化”。“通过阅读和欣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可见,语文教育负有传承民族文化,为学生的一生打好“精神底子”的重任。《高中课标》指明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目的和任务:一是培养新一代有健全人格、健康素质的现代中国人,二是建构现代中国先进文化,三是建构民族新文化,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传统文化是人创造的,同时,传统文化也能创造人,发展人。因此,我们要让作为受教育对象的学生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要引导学生沉潜于中华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文化长河中。让其思索玩味,感悟探究,从而丰厚文化底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成学生完整性人格的建构,以达成语文教育所追求的“立人”目标。2.明确弘扬传统文化的直接途径——学习古代优秀作品《高中课标》给我们指明的解决问题的准则,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强调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恰当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理解古代文化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n智慧,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不断充实精神生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实现本课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3.指明了继承传统文化的方法有研究表明,完整性教育是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的有机统一,因此,《高中课标》从本民族母语教育的特点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提出了进行文化研究的两种互为补充互相增益的方法:一是文化感悟;二是文化探究。汉语是文化特性很强的一种语言,文字、词汇和词组系统蕴涵的民族文化非常深厚。传统语文教育在遵循汉语言文字自身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如诵读、涵泳、体味、积累等诸多行之有效的感悟方式,这些方式以学生主体的生命体验为主,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能够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开拓学生的精神文化空间。基于此,《高中课标》在附录中建议学生诵读先秦散文、唐宋散文、《诗经》、楚辞、唐诗、唐宋词等,使学生跨越千年的时空屏障与古人对话,在品味语言形成良好语感的基础上,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实现人类文明精神火种的传承和发展。同时,我们所生存的世界不仅是个物理世界、生物世界,也是一个文化世界,人类在这个多元世界中生存、繁衍与发展。作为文化存在的学生学会探究是现代社会对身心发展渐趋成熟的高中生的要求,同时,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更是高中语文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高中课标》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能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文化专题研讨”;在选修课程所举例子中,其中的“唐诗选”只有超越狭隘的课堂文化场,走进并遨游于曼妙多姿、精彩盎然的文化世界之中,才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浓郁与厚重,才能体味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异彩纷呈。而且,文化的世界是没有边际的,教师不可能带领学生去涉足每一个领域,去撷取每一朵文明的浪花。因此,从自己的兴趣和经验出发,去探究,去发现,去体验文化专题所带给我们的惊奇与欢愉。就成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如“古代戏剧选读”、“古代小说戏剧名著精读”、“先秦诸子论著选读”、14\n“中华文化寻根”、。传统节日文化专题”等,都提倡通过自主和探究的方式学习、研讨各种文化形态,进行审慎的文化反思和富有创意的文化建设,这有利于学生养成敏锐而深刻的思维,增强学生自觉探究的兴趣、探究的意识和探究的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深切洞察和理解。《高中课标》给高中语文教学指出了任重而道远的传统文化回归道路:以古代优秀作品作为主要依托,注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真正去挖掘出传统文化精华,努力完成语文课程的育人重任。这也印证本选题从高中文言文教学寻找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口有其独到的优势。(二)新教材厚筑起弘扬传统文化的实践平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彰显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那我们的新教材又是怎样来突显课标精神,为传统文化教育作好物质准备的呢?笔^者考察了全国使用的五六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新教材,发现它们所收录的文言文作品在内容上具有许多共性。下面对高中语文新教材的解读,主要关照与本研究最密切的一些方面,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在高中文言文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条件是得天独厚的。1.积极追求生命意蕴与文化内涵像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是新教材高中课标的有胆识、有远见的根本性变化,它强调了人的个性、特点的重要性。教育归根结底是为人的,为人的终身发展的。新教材的编写正是立足于人,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目标。新教材就是在《高中课标》的统率下落实新精神的载体。语文新教材由凸显思想性到追求生命意蕴与文化内涵。在对传统教材深入反思的基础上,高中语文新教材坚持了《高中课标》更为科学的编写理念:“选文要具有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新教材在继续强调“工具性”的同时,加强了\n教材的“人文性”。新教材的选文,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注意选取文化内涵比较丰富、深厚的文章或文学作品。文化作为教材的母体决定了教材的文化品性。在现代教育新理念的烛照下,高中高中课标所设计的五个选修课程中,其中的“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文化论著研读”这三个系列比较鲜明地体现了对文化的关注,特别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同时,在新的编写理念的指导下,新教材突出了文化特征与文化功能,更加注重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类进步文化的融合,语文教材成了学生学习民族传统文化、吸收汉族文化智慧的发展平台。从本质上来说,语文教材成为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展现的舞台,从中,我们能够看到人类的生命流转,以及一幕幕亮丽的文化景观。仅就传统文化的展现来看,《诗经》里流淌出的是远古先人浓烈而炽热的爱情吟唱;《论语》里有着儒家智慧的闪光;唐诗中呈现的是绚烂多姿的文化景致:《红楼梦》更是中华文化的精粹集锦,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艺术之神、美学之光。语文教材为学生提供与传统文化对话、交流的一个平台,这将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文化胸襟,提升学生的生命智慧,形成学生良好的文化人格。2.加重古代文学作品的分量文化内涵丰富的新教材有一个显著的改进,那就是扩大古代文学作品比重,尤其是加重了文言文分量。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占课文总数的60*,6以上。单是古代文学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1%,而且在编选时,也比较注重作品本身所包含的感情因素、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选进的一大部分是素有定评的“至性”“至理”美文,无论是思想内容、感情因素,还是艺术技巧、语言形式,都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同时,有关的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文学欣赏常识的短文,穿插在教材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事实上,能够流传到今天的古代文学作品,都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检验,经过了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曾经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作为新世纪的高中生,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素养,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必须多读古代文学作品。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既可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又能培养对文学作品的16\n理解、欣赏、评析能力,还有利于培养丰富文学素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更有利于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炎黄子孙中代代传承,长流不衰。这对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成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建设人才,将产生重大的作用。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现代化,决不能抛开我们的优良传统。将古代文学作品熟读成诵,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传统文化教育。3.古代优秀作品中蕴含丰富深广的优秀传统文化高中语文课本中,大多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更是丰富,如:爱国卫家、尊师敬老、勤俭节约、克己奉公、公而忘私、忠烈刚直、和谐相处等优秀的品质。它们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历尽岁月的淘洗越发闪出熠熠的光辉。这些品质在文言文教材中蕴含得最为丰富,这又恰好是值得继承和弘扬的精华。可以说,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在文言文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一条比较好的途径。具体表现为:首先,作品本身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中国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是使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的血脉之根,而文言文记载着久远而优秀的中国文化,是我国传统伦理道德观、价值观、哲学思辨、人生体验、生存智慧等的结晶。《楚辞》的诡谲奇丽,《诗经》的质拙朴实。唐诗的雍容华贵,宋词的典雅绮秀,都通过文学语言显现出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体现出一种民族文化精神,一脉中国气派。再加上作者所处时代不同,各自生活道路、思想发展,情趣爱好各各有异,生长地域的不同也为文言文作品抹上浓重的地方色彩,显得千姿百态。其次,许多古代优秀作品的作者就是我们的人格典范。而他们的人格精神又含蓄地渗透在相关的作品中,要么通过作品来抒写自己的某些品格,要么通过作品来抒写他想歌颂的人物的某些品格。因为他们多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有着报效国家的宏图大志,他们有的在作品中展现出临危不惧、坚持民族气节,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爱国精神,如《汉书》中的《苏武牧羊》,<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屈原列传(节选)》,文天样的‘(指南录)后序》、张溥的《五人墓碑记》、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梁启超的(iI嗣同》、孙文的《(黄花岗七十\n二烈士事略)序》等;他们有的谋求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为君王积极出谋划策,如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淳于髡》、李斯的<谏逐客疏》、晁错的《论贵粟疏》、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等,但古老中国的政治体制往往给这样一些才华横溢的知识分子设置了重重障碍,使他们难以接近统治阶级的高层人物,更难以靠近最高统治者,于是他们在漂泊流浪,在颠沛流离的路途中写下自己的心志。有的是在政治理想遭到沉重的打击之后,发出报国无门、空怀壮志的感慨,如杜甫的《蜀相》、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陆游的《书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有的在自己的政治理想追求遭到失败、雄心壮志难以实现的情况下,他们往往把目光转向遭受深重不幸的下层人民,藉以道出他们忧国忧民、忧时伤乱、同情人民、关心民生疾苦的情怀,如王粲的《登楼赋》,杜甫的《兵车行》,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怀古》,关汉卿的《窦娥冤(节选)》等;有的作者则以自己悲凉而典型的身世,唱出时代的哀歌,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等;也有的写出了自己与统治阶级的不合作态度,不愿与官僚们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或者无端遭受打击、贬谪的愤恨和不平,如司马迁的《史记·伯夷列传》、《悲士不遇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自居易的《琵琶行》,王维的《山居秋暝》,柳宗元的《愚溪诗序》等;也有对当朝统治者的不合理行为或思想的批判,如贾谊的《过秦论》、杜牧的《阿房宫赋》、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苏洵的‘六国论》等。\n三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从传统文化理论的储备、课标的解读、到教材的梳理,再结合语文课程性质、理念的解读,我们已经充分认识了弘扬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赋予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大使命。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如何将自身理论、课标精神和教材内容引入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付诸教学教育的实践,如何在具体的教学教育实践中真正完成传统文化教育的育人目标,这就需要处理好理论、教材、教师和学生四者之间的关系,从教与学的双向维度出发,运用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具体的教材,面对具体的教学环境和具体的充满生命活力的高中学生,针对具体教学内容选取最优化的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和途径。(一)文言文教学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以上通过对高中课标、新教材的解读,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文言文教学的历史和现状又怎么样呢?只有对其历史和现状作充分的分析和研究,才有可能真正探寻出如何转变观念,如何在高中课标新理念的统摄下,结合语文教育的自身特点及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运用教学教育最优化的方法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才有可能真正探寻出一些有价值的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下从三个方面梳理:1.文言文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总是“春风不度玉门关”笔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从教和学两方面了解到高中文言文教学历来大多被一线教师上成了古汉语字词句知识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结合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教师教学文言文时,只注重字、词、句等知识的传授,教学方式单调,教学课堂死板,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多因文言文教学课堂的单一、枯燥沉闷而对文言文学习毫无兴趣,以致于学习效果不好,学习成效不明显。这样一来,长期以来,文言文教材中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被忽略了,因而没有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健康的现代化中国人素质培养教育。人们惊呼: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滑坡”!就语文学科而言,在学生身上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基本的语文素养,不能19\n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二是缺乏必要的传统文化知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社会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大环境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丰富,但也在改变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冲击着人们的固有观念。因而,传统文化受到某种程度的冷落,似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就连中学生要不要学习文言文,在社会上也有颇多的争议。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的“滑坡”,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其次,是应试教育的制约。我国目前的考试制度也使传统文化教育受到了影响。因为学生的考试成绩不仅决定着他们的前途命运,同时也决定着教师工作的实绩和学校的声誉。一句话,考试决定一切。因此,考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也就学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即使学一点古代作品,也是为了应付试卷上的文言文试题。就像封建科举时代的八股文一样,文言文只是起一个敲门砖的作用,敲开之后,便可弃之不问了。而一个人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很大程度上是靠长期修炼和潜移默化而奏效的,是不大容易通过考试考出来的。最后,是语文教学本身的束缚。长期以来,语文教育界有个很流行的观点,就是语文教学不能包打天下,要甩掉包袱,轻装前进。而要甩掉的是什么样的“包袱”呢?一是“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二是“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应该说,在过去的历史条件下,这样的提法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语文课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主也没错。然而,真理向前跨出一步便又可能变成谬误。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似乎语文课应该也只能学习语言文字,既不再搞思想教育,又扔掉了文学教育。这就削弱了传统语文教育中的综合教育功能,把思想教育等同于政治说教,视文学教育为额外负担。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再加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百年遭到的不公平的待遇,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文言文也遭到了极不公正的待遇。因为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标志,载体和符号。长期的文言文教学主要把它当作语文“工具性”体现,将其肢解为若干的文言基础知识,只注重“言”的落实,而忽视了“文”的存在,忘记了“文”的价值的发扬光大。一句话,就是“有‘言’无‘文”长期一统文言文教学的天下。其严重的后果就是无论课改怎么改,蕴含丰富传统文化的文言文教学总是“春风不度\n玉门关”,传统文化教育仍是一片萧条景象。教师厌教文言文,学生也厌学文言文,更何谈很好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呢?2.当今文言文教学的现状——“言”“文”的失度钱梦龙先生于1997年撰写的一篇很重要的探讨文言文教学出路的文章《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指出:“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日:有‘言’而无‘文’。”“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句的任意堆砌。”固在基本上还是“工具说”一统天下的时期,钱先生的这番话,显然是一针见血、切中时弊的。可是,在时隔十年后“人文性”己作为语文课程的性质写进《高中课标》,“具有文学鉴赏能力”已在语文中成为《高中课标》一大教学目的,重视“文”已经是人们的共识,钱先生所谓的“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病”又呈现出另外一种面貌:真正需要人们加以警惕的似乎已不是“无文”的做法,倒是现实中存在的有“文”而无“言”的倾向。即上成文章分析课(且是架空分析)的做法,却几乎在当前空前浓厚的人文氛围中为人们所认同甚至提倡因而大行其道。事实上,当今是文言文教学中‘有言无文”“有文无言”的双极端现象并存。一种是怕文言基础知识不能真正落实,坚持以基础为重,主要表现为“有言无文”;另一种是,积极响应《高中课标》而有点过火,成了“有文无言”。这两种教学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前者是无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只注重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落实;而后者则因为一大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并没有弄清语文教育的真正的人文内涵,其所谓的。文”又只不过是远离文本的大而空的东西。当然表现为脱离文本而架空分析,以至于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为空洞的说教。其后果是前者使一大部分教师不乐意教文言文,学生不乐意学文言文;后者是教师只管自我陶醉,而学生连基本的文言意思都没有疏通,就直接跟着老师进入了“文”的学习,当然不甚了了,学而无所获。其实,文言文教学单单有“言’而无‘文”就易把文言文鉴赏课上成古代汉语研究课,反之,若仅仅是有“文”(特别是架空的文章分析)而无“言”,则易把文言文鉴赏课上成空洞的说教课。矫枉就怕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都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试着探讨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这就要求首先应正确理解语文教育的。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J1.中学语文教学,1997(4):25-27.21\n人文精神内涵,然后才是研究如何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充分认识到文言文教学的广泛意义在于: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言文,就是向中国的传统文化走近;学好文言文,将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即使生活在现时代,我们也不能只知道现时代的事,我们必须了解历史,谙熟中国的历史文化,并从这一重要而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去筛选、吸收于我们的生存和生活有价值的东西,以此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以上探究给我们的启示:要完成高中课标、新教材赋予高中语文教育的育人重任,一方面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对我国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教育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教师在传统文化面前不能茫然无措,一知半解;更不能全盘否定,搞民族虚无主义,或者全盘肯定,盲目搬用,搞复古主义。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对自己所任教的语文学科从课标、课程到教材应有全面充分的解读,随时把它们放在整体生态视野下探究,才能明白语文是通过文化与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之间搭建起桥梁的。有了这些基本的理念、意识,我们才可以顺利地完成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式的探讨任务。(二)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适宜渗透1.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教育有独到的优势(1)文言文教学的自身特点决定了传统文化教育应渗透在其阅读教学过程中因为文言文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文言文篇章本身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本文探讨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始终不能忘记一个根本的东西,那就是必须首先保证完成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本研究就是以能完成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为前提的,因此,后文不会详细论述基本任务如何完成,只重点研究如何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哪些传统文化教育。.故在此明确三点:一是文言文作为古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不能淡化,应该注意基础知识即语文课程工具性的落实。因为语文是一种文化的构成,负载着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包孕着无限丰富的人文精神。任何民族的语言都是该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符号体系和文化价值体系,语言的文化代码性质决定了它鲜明的人文属性,而汉语汉字的人文属性则尤为突出,它重人\n生、人伦、人情、人性,讲审美、体验、感悟、直觉,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积淀着汉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情感。所以,从根本上说,学习汉语言,就是让学生感受汉民族先贤智者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杰出的创造,就是接受汉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熏陶和感染。所以,即使是基础知识的落实,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积淀,而且这一积淀是渗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是文言文教学作为古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最重要的教学目标——鉴赏能力的提高尤其不能忽略,使之有“文”。即实现语文人文性的深层含义的过程,就是强调对人、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强调对学生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的培养。这就要求在具体的文言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深入作品形成兴趣热点,引导学生去领悟,使他们认识古人思想敏锐,情感细腻,谈吐雅致,表达能力强的特点;而且更要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分析鉴赏,观点鲜明地指出问题,以正破邪,尤其是对那些似是而非、貌似现代的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要进行纠正,使他们能够清醒深入地学习下去,真正挖掘出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还要使他们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的美学内涵,对文言文内容之深奥,形式之美丽,情感之充沛,表现之多样化,进行辨别,弘扬其精华,舍弃其糟粕。这些的完成,不能脱离文本把作品抛开来进行空洞纯理论的说教,只能渗透在赏折过程中,这才便于学生参与、用心领悟、辨析和吸收。三是以前二者作基础,。言”与“文”的完美结合,即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为工具性只是揭示了语文课程的外在价值和意义,语文课程的内在价值和意义则集中体现在其人文性上。二者的统一,将有助于人文关怀这一最高价值追求的实现。语文教育活动绝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语言习得过程,更是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因为语言是人自身功能的一部分,语言活动是人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任何一种语言形式背后都跃动着一种生命形式,学生阅读一个个文本的过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学生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正因为语文课程蕴涵着这种高度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所以,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尊重人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尊重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培养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更是语文课程入文性的应有之义。这才是真正实现了语文教育的入\n文关怀功能:个体通过在语言上的学习和训练,文学上的熏陶和习染,不仅获得了各种知识和技能,而且还体验到各种深刻的人类情感,唤起自身的主体意识,从而追问人生的意义,探询人生的道路,形成独特的人生态度。(2)文言文中所蕴含传统文化的特点决定了其教育最好通过渗透的方式来实现因为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不是以一种纯粹的理论出现在文言文教材中,而是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很含蓄、很隐讳地蕴含其中。教师就不能板着面孔做空洞的说教,也不能故弄玄虚地把传统文化弄得高深莫测。再结合中学生学习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来说,教师也应注意从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兴趣入手,在引导学生把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适时适量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参与到作品中去,通过多篇作品的反复比较、熏陶、感染,才能实现《高中课标》的育人目标。只有结合了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教师心中装着更新后的育人观念,才能在具体的文言文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渗透优秀传统文化。2.渗透适合传统文化教育的多面多向性特点传统文化的丰富深广,博大精深,决定了传统文化教育是渐进的过程,需要春风化雨般的浸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有全局意识,随时注意从整体出发,选取最适合的时机和方式。试从纵横两向的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进一步发现传统文化教育的宽广丰富也只适合用渗透的方式。(1)从横向上要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师应该知道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横向来说,要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是当前最有效的模式之一,三位一体,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其中学校又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要保证其地位,将其作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挖掘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确立既能反映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客观实体,又能体现当今青少年德育目标的具体内容,学校要对学生的文化导向做好整体设计,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形式要多样,方式要灵活,创设出能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环境和文化氛围,如在校园里经常播放古曲、古乐,组织各种文学社团,开展主题班会、专题报告、知识竞赛、古诗词朗诵、古诗词写作、讲演、故事会、小品等形式活动,学生喜闻乐见,踊跃参加。将传统美德与爱国主义教育\n相结合、传统美德与礼仪教育相结合、传统美德与规范养成教育相结合,传统美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在点点滴滴的渗透中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在这样的一种氛围里学生自然而然地就受NT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且,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同学校具体学科教育教学活动脱节,要注意有机渗透。中小学的不少课程都可以结合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各科教师都要善于有选择地利用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有益的内容,并以恰当的形式来展开。就语文教师来说采撷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佳作名句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是比较好的途径,如孟子的“舍生而取义”,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苟子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就可把它们有机结合、自然渗透在语文教学中。而这样的题材在文言文教材中比比皆是,因此选择文言文这个比较好的载体,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阵地。教师还应知道在学校之外,还可以发挥家庭、社会的作用。虽不是本文的主要内容,但从整体生态出发,教师也应全局性地了解家庭和社会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渗透和拓展传统文化。知道对青少年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2)从纵向上要做到课前、课中、课后反复进行渗透就学校的每一堂课来看,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只有抓好教育的契机,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实现教育的最优化。这就需要教师恰当地把握好教育时机,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需要具体渗透的要点,可在课前、课中或课后(或课外)恰当地渗透。而且传统文化特点决定了其教育渗透不是一次就能奏效的,还需要不断地反复进行。再加上传统文化教育,涉及到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些无一不需要长期地进行,因此只有不断地反复引导,才能在“润物细无声”的浸润中见成效。而在反复引导的过程中,又不能只是空洞的说教,因此,选择渗透方式,可以更多地给予学生诚挚的温暖,爱的滋润和体贴。从以上分析可知,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能有太多说教,只能抓好时机进行渗透;但又不能避而不谈,因为语文教育的育人重任赋予了语文课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所以,渗透方式是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最适宜的方式。\n(三)在文言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已经明确了在文言文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方式,那在具体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到底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东西呢?当然是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那么,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到底哪些是值得去弘扬的昵?试从下面四个方面来展开论述。1.弘扬中国传统的汉字文化汉字最富有中华民族的特色,它充分地显示了中华文化的独创性和民族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汉字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同的贡献,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字,把全国各方言区和世界各地的中国人民联系起来也离不开汉字,汉字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是全世界的中国人都认同并引以为豪的中国文化。汉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最大的特点是表意性,就个体来讲,它又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字非常形象生动,能引发人们的无限想象,我们可以从字形推知字的意义范畴,特别是古汉字造字的心理机制能够传递中国历史文化的丰富信息,我们可以通过揣摩古人的造字意图以及字的本义去了解古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再现汉民族先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文言文教学也可以先从语言文字的表层入手,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及其反映出来的文化现象,再通过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具体事物,理解具体事物中所包含的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例如,在《项脊轩志》中有“诸父异爨”一句,其中“爨”字写法异常复杂,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记忆和书写。假如教师写出这个字的古文字写法,那么学生就能很容易地发现这是一个会意字:上面两手端着一个锅放在灶上,灶下还有一双手往火上送柴火。这样一分析,学生就很容易记住了这个字的写法和意义,眼前仿佛出现了古人做饭的情景,与今天用煤气灶做饭是不一样的。另外,“爨”是炉灶,“异爨”的表层含义是不用同一个灶头,较深层的文化含义是分了家。“诸父”是伯父和叔父的统称。“诸父异爨”只是分家的一个表象,背后其实还隐含着更深层次的内容。中国古代是宗法制的社会,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强调对祖先的崇拜。一个家族累世同居,共享天伦之乐。在家族内实行\n公有制,土地及其他财产均为家庭全体成员共有。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生活上同爨合食,吃大锅饭;有一套严格的封建家长式的管理制度,并设祠堂,立宗子,置祠田。但随着人口的增加,或家庭矛盾的出现,“分家”是必然现象。父亲的遗产按其儿子人数平均分配,每人各得一份。基本原则是以“房分”为析分单位进行平均析分,女儿在家庭中没有地位,所以一般是不参与析分的。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也提到了诸父分家前后家庭内的变化,“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庭中始为篱,己为墙,凡再变矣。”墙和门的增多与改变意味着作者各位伯父叔父分配了房产,各自为政,打破了原来大住宅的结构布局,因而出现了这种比较尴尬的状况。总而言之,汉字不仅具有丰富的审美意义,还具有非常深刻的文化内涵。向学生传授一些古文字知识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字义的理解,使他们正确书写汉字,还能够非常轻易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了解古代文化的积极性。2.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学艺术教师在讲授优秀文言文篇章过程中要注重艺术造诣的讲解,鼓励学生从古代文学和古代文人思想中吸取优秀的艺术创造力,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学艺术素养,达到古为今用的艺术教育目标,真正实现文言文教学最直接的现实意义。我们在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过程中,要从多方面进行弘扬,充分发掘一篇文言文的长处,使之大放异彩。比如:我们要从语言方面来鼓励学生学习并体会优秀的辞藻,看看古人是如何创造出如此优美的句子的,自己应当试着去做。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就是一篇在语言艺术上取得较高艺术成就的抒情赋。“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教师要引导学生去透过语言感受出作者涉园观景,留连忘返的园中之乐。要在头脑里浮现出诗人在园中沉思、“流憩”的身影,园虽有“门”,却因少有俗人造访而“常关”,自当更觉清幽;人虽未老,却也可扶杖而步,姑且体味一下老翁的悠闲。时或举首远眺,可以看到朵朵白云,正从淡清的远蜂间悠悠飘出;联翩的鸟雀,在外飞倦了,也都纷纷归栖于苍茫的山林。已是日落时分,诗人却还在园中的“孤松”前抚思、流连——他是从那“出岫”\n的白云之态中,领略了与汲汲奔走仕途绝然不同的自由生活之哲理;还是在倦飞的鸟雀之栖中,体悟到了值得依恋的人生归宿之真谛?这体味因了“无心”、“知还”二语的点示,便使眼前之景染上了某种哲理意味,把读者引向更为深邃和高妙的境界。单单是这几句就能深切地感受到其清淡平远的描述中,包含着一种浓浓的意趣。在如画的情景展现中,表现出了诗人那洒脱的胸怀,高洁的志趣和意兴,因此具有了诗一样的境界和淳挚动人的情致。诗人的情性与家乡自然的美好景物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心灵的淳朴和自由,外化在清纯、幽远而富于生机的岫云、归鸟、松林中,再伴着亲戚的情话、悠扬的琴声和邻人亲切的告语汩汩而流,造出苏东波所称叹的那种“妙”境和“奇趣”。正如宋朝陈师道《后山诗话》“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如此优秀的语言,我们要是不注重去体会去感受去学习的话,那简直是一种浪费。此外,一篇好的古文,必须有上乘的思想内容,缺乏灵魂的文章不会成为优秀的篇章。因此,我们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还要注重文章思想内容的学习,看看作者的思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作者的思想内容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我们写文章怎样才能达到如此的思想高度。在学习龚自珍《病梅馆记》这篇文章时,正是要深刻认识龚自珍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结合清代历史背景,应向学生渗透:作者积极要求改革的政治热情,大力疾呼重视人才的政治热情,勇于实践的自我牺牲精神,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因为今天仍需要各方面的勇于实践、勇于探索进取之人。授课老师如果忽略了这一方面的讲解,那么他的整个授课都将是失败的。因为他丢掉了文章的灵魂。此外,我们还要注重从文章的写法上、结构上、修辞上等等来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只有多方面的弘扬才能真正做到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否则的话,只能是触及皮毛。3.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让学生深刻体会并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良道德传统,从而实现文言文教学在思想道德上的教育目标。比如:我们学习出自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中《孔雀东南飞》时,授课。转引自古诗鉴赏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n老师要花大力度来歌颂与赞美焦仲卿与刘兰芝高尚忠贞的爱情,让学生在爱情观上有一个纯洁而高尚的认识:同时还要大力赞颂刘兰芝为爱而死的高尚的中华传统女性形象和道德传统;再次,还要大力抨击封建礼教对爱情与婚姻的无情束缚与破坏,以此来反衬焦刘二人对爱情忠贞不渝。如此一来,学生对《孔雀东南飞》一课必定有深刻的印象和体会,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必定会有很好的掌握。我们要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古代“英雄形象”或“诗人形象”的优秀个人品质的弘扬,以此来激励鼓舞学生,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意志品质和素养,达到以古为范的教育目标。在历代文言文中不乏塑造或体现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精华篇章。如:《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中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中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和顾全大局的精神、“先国家之急”的高尚品质和廉颇忠勇为国、勇于改过的精神;《离骚》中诗人屈原热爱祖国、志洁行廉、刚正不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敢千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等等。授课教师在讲解这类课文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文章中心人物或作者中心思想的弘扬,以此来熏陶、激励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情操,让他们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4.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和智慧在文言文教学中还要注重优秀民族精神的弘扬。中华民族曾经一度遭到外族的入侵与骚扰,但中华民族从没有屈服害怕过,而是进行了最为顽强的抵抗。这种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文言文中是蕴涵极为深刻的。弘扬这种精神就是在学生的思想上注入强心剂,为当代中国的更快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稳固的思想基础。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飞的骁勇善战,林则徐的为国禁烟,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显现。思维能力是写作的核心能力。学生作文中的许多毛病,如审题立意不明,内容与标题不符,布局谋篇生硬,用词造句不妥,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思维能力欠缺。思维能力也是学生理解文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否创新的能力。在文言文学习中借鉴古人的思维不失为一个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的办法。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传承民族思维的智慧。从文言文中汲取民族思维\n的智慧,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学习秦观《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即以永恒的爱与有尽的爱相比,其中蕴含着短暂与永恒的辩证法和词人高质量的爱情观,可以体会词中所表现的情致理趣。学习《战国策·赵策》中《触龙说赵太后》学生就可体味文中欲擒故纵,反话正说的匠心.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不仅可以了解他所表现出来的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手法,而且还可挖掘他的创新思维,探究思维。学习苏洵的‘六国论》,就可欣赏他借古讽今,切中时弊,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的特点。学习苏轼的《石钟山记》,体味苏轼敢于怀疑、察疑、释疑,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不避艰险,亲身实地探访的精神。总之,让学生学会判断、推理、联想和想象,学古人之纵横思辨,鉴古人之深邃思想,育爱国卫家之情,潜移默化,从思维的高度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另外,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弘扬,比如风俗习惯、民族服饰、文化习俗等等,这些传统文化知识离我们现代已很久远,学生不可能大都了解,授课老师只有注意去讲解,才能激起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对古代社会有更好的认识,为中华优良传统的传承做出贡献。如在《孔雀东南飞》这首叙事诗中就涉及到多种民俗,了解这些民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一是妇女再嫁在汉代并非羞耻的事情,因为当时人民对妇女的贞洁问题不太在意。对妇女的严酷禁锢主要是从宋代开始的。因此刘兰芝被休回家后马上得到两个大户子弟的求婚就不足为奇了。二是传统节日七夕,又称乞巧节、女儿节,大概起源于西汉,因牛郎织女的传说而来,是妇女聚会的节日,有关的活动是妇女乞巧祈福等。因此刘兰芝与小姑告别时会说:“初七及下九,久久莫相忘。”三是坐具,诗中有“阿母闻此言,捶床便大怒”,坐具的发展过程应是从先秦的席地而坐的席子到秦汉时期的床榻。这里的床是坐具而不是睡觉用的。了解了这些文化知识,做课外文言文阅读《孔子家语·颜回》的选文时遇到翻译题中“越席而起”这个说法就不会出现理解障碍了。以上这些传统文化的精华,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教和学中去传承和弘扬;但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又不能够开口闭口都向学生高喊要弘扬传统文化,要传承传统文化;所以在具体的操作中,还是应该审慎地抓住教育的契机,适时适量地渗透。千万不要动辄就是一个空洞的高呼,或动辄就是句句不离“传统”,处\n处不离“传统”!(四)文言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途径探究以上己经确立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方式,从全局出发探讨了从纵横两向各自的三个方面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教育的模式,明确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的四个方面。那么,在具体的文言文教学中,到底该怎么去灵活实践传统文化渗透教育,达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呢?授课老师要以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部分为立足点,从横向上把它纳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宏观模式内作整体思考,以其中的学校教育主阵地之一的语文教学为实践平台,以具体的每一个篇章,每一堂课作为微观实践点,充分利用课前,课中或课后,在这三个时间过程中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要的四个方面随机地进行渗透教育。着重以阅读为本,在把握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能力基础上,结合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在具体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大胆地去实践、去探究、去运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根据具体的文言文篇章的实际需要,灵活自如地进行渗透,形式不拘一格,内容不求俱全,容量不电2定大小。笔者围绕弘扬传统文化主要的四个方面,结合渗透的纵横两向各自的三个方面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又探索出一些在实践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具体途径。试从以下两方面论述所取得的成果。1.课堂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1)营造恰当的文化氛围利于渗透传统文化结合课文内容,适时渲染气氛,在强烈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来进行文言文教学,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教师讲解课文知识不能忽略文中蕴涵的传统文化内涵,要随机应变,随时进入传统文化的宝库,给学生以适时的讲解与点拨。比如: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不仅要讲解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怀,还要将思维很自然地涉及到“三苏”,甚至能引出朱德元帅的题词: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学习《促织》自然要谈到蒲松龄和《聊斋志异》,自然要提及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品质,而且还可以引出作者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31\n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并顺势引导学生对它进行鉴赏:上联用的是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兵的典故,说明做事要有项羽那种拼搏到底、义无反顾的决心。下联用的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典故,表示要学越王勾践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毅力。蒲松龄撰下此联,就是激励自己在读书和创作上,像这两位人物有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做任何事情,有了决心和毅力,还会不成功吗?天不负这位有志者,蒲松龄怀着矢志不渝的决心,穷毕生精力著书,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不仅在诗文、词赋、戏曲、俚曲等均有佳作,一部《聊斋志异》更是为古典文学树起一座丰碑。幸好腐朽的科举制度没让蒲松龄跨进官场仕途,否则,文学史上可能陨灭一颗巨星。而且,此联对仗工整,命意含蓄,富有哲理。其最大特点在于用典灵活有新意,上下联呼应自然,一气贯下,如行云流水。通过鉴赏体会,既让学生积累到这一对联和其中的两个成语故事,又可激励学生做一个有志气的人!只有这样,文言文教学才会更有意义,更有趣味,更有前途。(2)品读语言中体昧魅力无穷的传统文化对文言文教学而言,要让学生读通读懂,通过读去触摸作者的灵魂,感受人文精神,进而领会作者的为文之美,真正达到美文美读。还要引导学生理解鉴赏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肯定和吸收真善美的东西,批判和扬弃假丑恶的、落伍过时的东西。但又不能脱离文本而论“道”,教师应该在基本的诵读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是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的,要指导学生反复品读语言、细嚼慢咽。品读语言的方法很多,可从关键词语、句式、表达方式、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修辞方法、节奏、平仄等方面入手。且举二例简单说明。a.教学李煜的《虞美人》一词时,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我这样提问:诗人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来写诗人的愁情?学生读后说是比喻、设问。再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要用比喻、设问呢,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效果?学生讨论后明确:以水吟愁,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九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如果学生理解到此就完了,很显然还没有读透词人的愁思之深沉来。我又顺势抓住比喻句,从平仄角度引导,发现:“恰(仄)似(仄)一(仄)江(平)春(平)水(仄)向(仄)东(平)流(平)”一句,五字仄声,四字平声,平仄交替,最后以两个平声\n字作结,读来亦如春江波涛时起时伏,连绵不尽,真是声情并茂。再结合设问句(“问君能有几多愁?”),加倍突出一个“愁”字,从而又使全词在语气上达到了前后呼应,流走自如的地步。到此,再引导学生透过字面去找寻有没有别的修辞方法?经过教师启发,又找到了另外六句在章法上构成的三度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之短暂无常,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如头二句以春花之无休无尽与人世间多少“往事”的短暂无常相对比。以下的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五句和第六句分别构成相似而又略有变化的对比。而且是一、三、五句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二、四、六句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将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曲曲传出。可谓为后面的喻“愁”蓄足了势。教师再以王国维的评语“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①作结,全词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痛、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真如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五月之歌》)露顺势引导学生从词人深沉痛苦背后,吸取历史的教训,鼓励学生勤奋学习。要有忧患意识。b.教学刘禹锡的《石头城》时,先引导学生寻找本诗中出现的词语,看看有没有用法、表意比较特别的,试结合诗句加以体会。学生很快找出了“故”“空?“旧”“还”四个字。然后让学生重点讨论。旧”字。经过学生一番思考发现:月亮原来就是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出现的。此刻天上的月儿曾照见过六朝腐朽的封建统治者在秦淮河游乐的情形,照见过当年的豪华生活,也目睹了这些朝代的迅速灭亡。而今夜呢?它仍多情地逐渐移到女墙这一边来,可这已经是一座残存的空城了。月亮用“旧时”标注,也就有“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意思,耐人寻味。再启发学生,就可以体会到。空”“故”“还”这别有特色的词语所蕴含的深意。全诗句句写景,句句都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再联系诗人写作本诗的时代背景:宦官专权依然如故,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教师顺势引导学生领会诗人写作主旨是要讽喻现实,即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够以前车之覆为鉴。。转引自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杜,1988:123o同注15。\n语文课尤其是教文言文就是要带动学生这样细细品读语言,我们古典诗文的魅力就出来了,学生就会喜欢上民族的语言,就会接受语言承载的思想文化。而优秀传统文化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进学生的心田,也会在无声无息中滋润着学生的身心。(3)创设情景,引用古典诗文,在实践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在课堂上创设运用语言的情境,指导训练学生引用古典诗文,尤其是引用名句,使它们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服务,使学生感受到文章厚实而优雅的魅力,也添加自身文化的含量,在不知不觉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常常圈定或让学生自己划出喜欢的句子,熟读成诵后再设计几道题目,要求学生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名句,或者用学过的名句来概括或揭示相类似的情景或情感。姑且举几例说明。a.教学李密的《陈情表》,设计这道题:“——,——”,不管个人也好,政党也好,脱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尽管也会得意一时,但最终必落得,——”的境地。可填“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茕茕孑立,形影相吊”。b.教学柳永的《雨霖铃》,读了其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和教学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读了其中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试将以上两处的语句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两句诗来加以概括。学生很快找到了“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c.教学李清照《声声慢》,解读到“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教学归有光《项脊轩志》,懈读到“庭有批把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时,要求学生选取词人李清照的《武陵春》中一句诗来理解此类情景。学生很快想到了“物是人非事事休”。d,教学姜夔的《扬州慢》,解读到“冷月无声”时,设问:诗人的心境可用《琵琶行》哪两句说明?(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解读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时,可用杜甫的《蜀相》中哪两句来代替解读?(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用所学的古诗文中的句子来表达我们今天的生活,表达我们相类似的感情。这样既可丰富我们的写作内容,又可提升我们的作\n文的文化底蕴,实现高中课标赋予语文课程的重任。如有学生作文中写道:爷爷曾告诉我,奶奶生前最爱梧桐。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是千古绝唱的愁思;李煜“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周邦彦“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寄托的是一腔愁绪。在梧桐树下,我学会了很多诗,也渐懂得了诗人们的心情。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依靠这样生动形象、精炼丰富的语言慢慢渗透到学生的心灵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引用古典诗文名句,看起来只是一种技能,其实不然。为什么选这句而不选那句,首先他必须对这些句子的表层意思和引申义、比喻义理解准确才会引用恰当。其次更深一点地说引用意味着学生对这些句子的情感接受和价值观的认同,可以达到道德情感、审美情感的提升,这不正是传承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吗?当然,恰当的引用非朝夕之功,除了理解准确外,还要注意长期的积累和训练。这也是《高中课标》的训练目标之一。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分专题归纳,另一方面要多精心设计题目,反复训练,使学生形成引用的习惯,提高引用的质量。这样既实现了文言文教学目标,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使学生的写作语言精练、思维敏捷、思想厚重、富有诗意,还在悄无声息中把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学生的思想深处了.真可谓一石三鸟!除了引用,还可以引导学生化用古诗句出新意。化用文言文的语言,把相关的词句很巧妙地融化到自己的语言中去,可赋予其新的内涵,表现出新的境界;如姜夔的“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圆即化用杜牧的《赠别》:“豆蔻梢头--H初”卿杜牧的《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o,化用后与前面的诗句对比。引导学生明白对比的背后,蕴含了诗人昔盛今衰的感伤,寄寓了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也可以引导学生仿写文言文。可仿句子仿语段,仿篇章结构,仿语言风格,仿意境,文白夹杂别有味道,可达到仿中见智。“仿”不能够简单地理解为对语言的摹仿,仿的过程也是传统文化的渗透的过程。例如摹仿《过零丁洋》,就要先让学生理解文天祥的精神。他曾经是状元,曾经是宰相。国破之后,他是选择。琐窗寒(暗柳啼鸦),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971.。扬州慢(淮左名都),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213.。赠别二首·其一,唐诗鉴赏辞典[1I].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1983:1093.。唐诗鉴赏辞典【^叼.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1983:1096.35\n高官厚禄,还是选择舍生取义?文天祥其实是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样悲壮高亢的作品不是单靠渊博的知识,出色的辞采就可以写出来的,更要靠人格的高尚,生命的热度。作文与做人相比,做人更重要,“仿”不是纯粹的文字游戏,而是借文言的辞采书写自己的真见地真性情。2.延伸拓展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范围广,但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光靠课堂讲解仍然是不够的,光靠教师的讲解也是不现实的。因此,要想更好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还应有意识地向课外作一些适当的延伸。而且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内容,灵活地作出指导。试举四例。(1)鼓励查阅资料,增加传统文化知识鼓励学生在课前课后,积极查阅资料,主动了解并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教师在授课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学生在课堂上了解掌握到的往往是零散的知识,因为教师不可能动辄大讲特讲长篇的传统文化知识,学生要想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只靠教师的课堂讲解显然是不够的。比如我们在学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时,教师在课前就应当让学生去查阅资料,看看陶渊明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官场是怎样的,当时的陶渊明为什么会产生归隐山林的想法。(2)倡导阅读名篇名著,提升传统文化认识鼓励学生阅读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篇章和名著,从中吸取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使文言文教学在更好的传统文化认识基础上进行,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学遗产可谓丰富至极,这些优秀的篇章和著作不可能全部选入课本,比如四大名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大部分等,学生不应只学习课本中的文言文,更要课下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这些作品。久而久之,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便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厚的积淀,这不可不说是一种好的弘扬传统文化的方法。(3)积极借助影视媒体,直观渗透传统文化教师应当积极进行影视教育,用最直观的方式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多播放一些带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影片,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n关于古典文学相关的“百家讲坛”等。这些优秀的视听可以让学生受到最直观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说,这种方法是最快捷的熏陶浸染的好方法。(4)开展专题学习,深化传统文化渗透文言文教学只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部分,而优秀传统文化要得以传承、得以弘扬,就不能只局限于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而事实上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在今天仍有鲜活的生命价值,就因为它们在传承过程中,无论是从传承的对象、传承的范围,还是从传承的途径、传承的方式来看,它们所栖居的范围决不仅仅局限在文言文这一方领地里,而是渗透到了当今生活的很多领域里。如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就蕴含了对爱国诗人屈原的一种怀想,就是对他那崇高的爱国民族感情的一种弘扬;优秀传统礼仪中的廉耻观在今天就演化成赋予了时代特色的“八荣八耻”。所以,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也就不应该只就文言文而论文言文,而应该立足于文言文的教和学,向语文教学的其他方面延伸拓展,如学习李密的《陈情表》就可引导学生对中国的“孝”作探究,并在今天赋予时代意义;又如可以从王勃的《滕王阁序》出发,研究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境界。还可开展“走迸经典”的读书活动,细分各类专题,如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文化名人,研究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研究对联趣事、对联创作、古代故事中的成语,研究一本书的某一特点等。只有这样深研细究才能使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得更加久远,渗透得更加深广。槛因为具体的专题研究可在实践的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自行发现、辨别、评价我国传统文化,加深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而且,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已和一定的人、事、名胜古迹、神话传说、风土人情紧密融合,抽象的理念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生动有趣,雅俗共赏。这种专题的研究性学习,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切身感受到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新课改的一大特色就是专门设置了研究性课程。而文言文中又恰好有很多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地方,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优秀传统文化就不知不觉地渗透给了我们的学生,让学生吸收优秀传统文化,所以我们不能放弃在课外开展专题学习这块宝贵的阵地。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文言文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文言文教学就是要达到古为今用的教育目的,而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直面现实的积极意义,而且可以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育人目\n的。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极其必要的,也是每一个文言文教学工作者都应当深入研究的课题。(五)分专题进行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案例展示前文论述的渗透方式、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具体的渗透途径等,也许都会让人产生零散的感觉,其实这恰好是因为我们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采取的是渗透方式,注重在文言文中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而不是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篇篇古文,首首古诗都一定要打起弘扬传统文化的幌子,强加给文言文教学一个什么附加的尾巴。我们时刻谨记: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是渗透在大量的文言文中,而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学也只适合用渗透的方式来进行。那么,是不是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只能是一些琐碎的点滴呢?当然不是,因为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应该有意识地给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化论著等来增加理论认识水平。而在具体的教学中还可以有意识地对一些相类或相似的篇章进行专题式①的归纳和总结。笔者在着手本研究过程中就尝试着对一定篇章进行专题性的分类。以高语文课本@作为研究材料,选择了其中十个单元的文言散文,三个单元的古典诗词和一个单元古典戏曲,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对它们进行分析;主要再参照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赵洪恩、李宝席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中的“专题文化”部分的“伦理文化”中“传统美德”相关理论,结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自身的特点,紧扣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最有启发、最有意义的内容,对作品、作者形象及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优秀个人品质和道德情感相同、相近、相类(或相对)的特点进行分类归纳,归纳出若干个专题;便于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可以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以整体观和全局意识来调控课堂教学;更好地在具体教学中,自如地引导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中,感悟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通。此处的专题主要是针对课内出现的篇章而进行的专题梳理,重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升理论水平和认识水平。而前面所及的拓展延伸中的专题重在给学生提供课外自主学习探究的舞台,目的更重在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系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必修)》(1—6册)课本。38\n过对多篇相同或相类的教材的反复感悟,达到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的效果。案例:从至善美德——孝道出发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亲情忠情孝情选题的产生:问题源于教学中的相关篇章道出了中国古代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家庭中的一种普遍情感。它们是否都一样,有无区别,有无联系,学生阅读它们应收获什么?对学生的教益又是什么?选题的意义:弘扬传统美德,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古代传统文化,吸取精华,舍弃糟粕,古为今用。研究思路:立足于所感知的作品,结合作品的解读,从传统美德的理论内涵方面作理性的提升。研究过程:(1)务本:梳理作品,我们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真情铸就的篇章,犹如颗颗真情的珍珠,处处都流露出感人的至诚之美。从教材中可梳理出这样一些篇章: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归有光的《项志轩志》(初中教材中诸葛亮的《出师表》、孟郊的《游子吟》)等。(2)探理:孝道,是中国传统伦理的重要内容。孔子的“仁”之根本就是孝悌,它并不是单纯的赡养,而是要对父母、兄弟怀着诚心诚意的敬爱的感情。孔孟的孝道在今天作为一种美德,对于形成一种浓烈的家庭亲情,促进家庭的稳定,以致整个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也正是这种孝道之德,造就了中国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高尚社会道德风尚。(3)渗透结合孝道的具体含义,以现代眼光来审视文言文作品中的至真至诚的丰富情感,在具体的篇章渗透传统美德教育,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乱《陈惰表》:感人至深的亲情忠情在教学时教师可引用“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导入新课学习,使学生自然地将本课的学习和《出师表》联系起来。然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含的至真至诚的亲。章懋勋‘古文析观解’卷五引苏武语\n情忠情,理解“忠”“孝”的含义,理解“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设法让学生真正理解作者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赏读全文,既要感受到《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还要感受到是有声的特点;使你似乎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你还可听到少年的无助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孝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以上面的解读作基础再引导学生将本课和《出师表》作比较,在比较中深入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适时渗透: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出师表》和《陈情表》都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客观地看,封建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的伦理,其根本的目的在于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今天我们应该有清醒认识态度。另一方面,孝敬父母、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至今仍未过时。讨论可以加深学生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进行了传统美德教育。通过学习课文,让同学们懂得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特别是在经济建设迅猛发展的今天,道德意识逐渐淡漠的今天,学生不仅要在学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更要注重树人育人目标的完成,注重他们的思想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b.《祭十二郎文》:情深语切的至性真情解读本课,教师以复习的方式,回顾《出师表》《陈情表》的情感脉络。以“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o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体悟韩愈“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的真实而又惨痛的感觉,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至真至切的亲情,至情至性的人情美,领会韩愈对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怀念之情。解读完课文,还可以展开辩论活动,在辩论活动渗透传统美德,让学生在辩论过程中用现代眼光来审视亲情,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辩论主题:探究商品经济时代还要不要亲情。章懋勋‘古文析观解,卷五引苏武语40\n辩论成果展示:正方观点:亲情、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任何时候都不可丢阐述: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尊老爱幼、亲情友爱是传统美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不能丢的。试想一个丢掉传统不顾社会舆论的人,即使有经济头脑,他在现实生活中依然是寸步难行的。因为丢掉亲情,就意味着冷酷无情,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是站不住脚的。因此要想在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树立自己的形象,就不能丢掉亲情。反方观点:商品经济时代,适者生存,不能因亲情阻碍了前进的步伐阐述:亲情固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商品经济时代,时间是金钱,效率是生命,商场如战场。如果一个人一味地顾及亲情,就会为亲情所累。试想一个企业,如果大部分人员都是亲戚朋友,那该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员工犯错不能说,违规不能裁,没有忧患意识,没有竞争意识,这样的企业怎么能立于不败之地昵?因此在商战中,要想有所作为,就不能为亲情所累。教师在学生辩论成果的基础上作正面的引导,指导学生既要懂得珍惜亲情,又要有辩证地看待情感的意识。c.《项脊轩志》:平淡小事中寓深情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含的缠绵动人的浓浓深情,感受亲情;理解作者对家道衰落的伤感和对故居亲人的眷恋深情。尤其要注意作者以素描为本,老老实实地回忆,平平常常地叙述,其淡如水,其味弥长的特点。恰如王锡爵所说:。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4)探究总结以上所遇篇章,先后出现在不同的单元,不同学期的教材中,看上去比较零散,这就更需要教师作好梳理归纳,使学生能够从全局出发,在自己头脑里形成整体意识,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忠情孝情亲情融为一体,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美好情感。a.请珍惜那粒粒闪光的情感链。仔细研读文言文,就会在古典文学中理出一缕亲情的线,将篇篇作品贯穿起来就可以串起一挂由颗颗闪烁真情的情感珍珠串起的情感链。让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亲情。从《陈情表》《游子吟》《祭十二郎文》8转引自古文鉴赏辞典下册·归公墓志铭[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636.41\n(读本《祭妹文》《与妻书》)引申到今天的《背影》,从古代引到现代,我们会搜寻到打动无数读者感人至深的情感珍宝。它们唱出了无限的亲情,千古流传,永远闪光。b.请用你灵动的笔写那最真的情。学习古人真情铸就的作品,就应引导学生学会写作的迁移:文贵情真,真挚的情感,是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父亲为自己买橘子过铁路时艰难的攀援,是晚自修过后妈妈递过来的那一杯热牛奶,是遇到困难时爸爸那热情的鼓励,是遇到委屈时爸爸妈妈理解的那份心情,请你用灵动的笔写下那难忘之亲情!恰当地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善于通过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曲尽其妙,用家常语叙家常事,表真感情,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写作技法。学习作者驾驭写作材料的技巧,写小事,写真事,抒真情,表真意!(六)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探究的初步效果两年多来,本人就自己的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选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在2004年9月接手高二两个教学班,一个文科班,一个理科班。一开学,我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谈自己学习语文的感受。结果理科班有78%的学生说自己对语文没有兴趣,对文言文有兴趣的学生只有6%,主动阅读课外文言文作品的是一个也没有。文科班对语文有兴趣的虽然有75%,但对文言文有兴趣和能够主动去阅读课外文言作品的同样不足10%。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渗透式的教学方法,学习文言文之前先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向学生介绍学习文言文的意义,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什么,为什么而学,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精确、智慧的组合的分析,来展示中国文字的语言魅力;通过对作家艰难人生经历的讲述,让学生感受作家的人格魅力;通过展示作品意蕴的深层内涵,让学生感受作品魅力,使学生发现文言文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例如一次讲解《六国论》中“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中的“兵”字的时候,学生以为它是“士兵”的意思,我说不对,根据语境,它是“兵器”的意思。“兵”怎么会有“兵器”的意思呢?学生不容易接受,我写出了“兵”\n的古文字(两只手拿着一件兵器的样子),这样学生就清楚了“兵”的本义应是兵器。“兵”字有很多种意义,怎样才能牢固地记住呢?只要搞清楚它们的词义引申关系就可以了。“兵”是兵器,手中拿着兵器的人是什么呢?士兵。很多士兵集中在一起形成什么呢?军队。军队的作用是什么呢?参与战争。因此,“兵器”、“士兵”、“军队”、“战争”就是“兵”字的四种含义。这样的分析赢得了学生的喝彩,学生兴致盎然,下课后还有一些同学希望能多了解一些古文字的知识。另外,我在教授课文内容的时候,注意补充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资料给学生,或是电脑投影,或是油印,不仅为了拓展他们的阅读范围,也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庄子》的《逍遥游》不好理解,为了让学生对庄子有更多的了解,我补充了庄子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的故事,庄子跟惠子关于鱼是否快乐的辩论,庄子愿意像龟那样“曳尾于涂中”的故事,庄周梦蝶的故事,还有庄子与骷髅头对话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不仅形象生动,而且里面的人物行为和思想与常理很}不一样,又包含了很深的哲理,因此引发了学生对庄子那种洒脱超然境界的向往。有个学生课外自己阅读了《庄子》,并写了篇文章表达了自己的理解。文章以超现实的写法,写自己回到古代寻庄子而不见,反而见到了庄子笔下的鱼、蝴蝶、龟、大鹏、蜩与学鸠,然后在与这些动物的对话中领悟到了快乐与不快乐、变与不变、生与死、伟大与渺小的哲理。这篇文章构思新颖,写法独特,更重要的是其中表现出了对庄子哲学比较深入的领悟。这篇文章后来发表在校报上,学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也给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2004年11月,在我的指导下,两个班的学生分组进行了传统文化的研究性学习,选题涉及古诗词常用的意象、孟子的思想、东西方文化比较等等。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学生完成了选题、收集资料、撰写小论文、制作汇报课件和汇报研究成果的过程,得到了听课教师的普遍好评。因为时间问题,有个小组汇报时因为原来坐满教室的听课老师已经离开了,汇报的学生竟然感到了巨大的失落,忍不住伤心落泪。她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观摩他们的成果,肯定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啊。理科班学生在总结中有80%的人表示收获很大,认为在研究过程中不仅增进了与同学的友谊,还提高了语文的学习兴趣,并表示以后将在语文方面投入更大的精力。有的学生说:“这次的研究性学习虽然成果很一般,但是我的收获却不\n少,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相信这对以后的高考甚至终生都将是受益无穷的。”这次研究性学习对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起了关键的作用。随着对语文学习兴趣的提高,理科班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与文科班平均分差距逐渐缩小。有几个从农村考来的学生语文基础薄弱,但在这次活动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于是也提高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后来凭着认真刻苦的态度,大大地提高了语文成绩,让曾经拖自己后腿的语文成为自己比较强的科目。2.学生开始有意识地运用文言文里的素材作为写作材料高二年级作文训练以议论文为主,议论文讲究有理有据,不空洞说理,但事实上内容不够充实一直是学生作文的一个重要毛病,也是教师头疼的教学难题。我在教授文言文的过程中,有计划分阶段地让学生积累文言文的素材,具体做法是从课文材料中提炼观点并作分析。然后我把学生整理后的资料汇总、打印,发给学生保存。同--N材料,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就能够得出不同的观点。分享观点,就是拓展思路,启发思维。具体的积累样式是这样的:如:课文材料:《勾践灭吴》学生提炼出的观点:(1)自我反省是成功的一帖良方。(刘颍怡)(2)成功需要等待。(徐金风)(3)挫折能激发斗志。(伍玉环)(4)有志者,事竟成。(区松毅)(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叶颖玲)(6)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陈薇)(7)做成大事要忍辱负重。(黄咏珊)(8)得民心才是治理国家的根本。(陈定南)分析示范:勾践尝到了第一次失败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制定出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国策,帮助人民发展,减轻人民的负担,并且处处为人民着想,最终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国家得到了发展,人民团结一心,勾践最终灭掉了吴国。所以说得民心才是治理国家的根本。(陈定南)\n然后我针对性地出一道相应的作文题,培养他们自觉选用课内素材的意识,效果是显著的,他们的作文在内容充实方面果然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有些作文是为引用材料而引用材辩,材料与观点不统一,不懂得分析材料,材料有堆砌之嫌,但在多次的讲评和训练后,学生运用课内文言素材来证明观点显得越来越娴熟。由于课本中的文言文是几千年文化的精华部分,因此,里面的人物和事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不管是精神品质,还是行动策略都值得反复品味。在作文中使用这些这些材料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还增加了文章的历史文化底蕴。随后,学生开始积累课外的文言素材,例如岳飞精忠报国、李牧因谗言被害、刘禅乐不思蜀、项羽霸王别姬等等,使作文内容更加充实,文化意味更加浓厚。有个别学生甚至使用文言文写作,语言表达娴熟老练,深得文言精髓,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另外,我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强调对古诗文的诵读。诵读前向学生讲清楚诵读的作用和意义,举出前人诵读有益的事例和言论,促进学生把诵读的外在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需要。课堂中学生听诵读录音、全体诵读、个别诵读、早读课集体诵读,形成良好的诵读习惯,营造出书声朗朗的诵读氛围。诵读不仅要读,还要背诵。凡是课本要求背诵的,学生一定要背诵;课本没有要求背诵的,我就挑选。些文质兼美的段落也要求学生背诵。检查背诵的手段是默写,每周的默写是学生的例行任务。背诵准确性的要求很高,写错写多写少5个字以上就必须重新默写..这样的诵读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使课内传统文化精神深入学生的血液和骨髓,将使学生受益终身。在写作中,不少学生就能够引用一些古文中的名言名句为自己的观点服务了。例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以文王、仲尼、屈原、左丘、孙子、吕不韦、韩非子等人经历来激励自己发愤著书的一段,课文没有要求背诵,但学生在我的要求下都背诵出来了,然后在“勇气”“理想”“心态”等话题作文中就有不少学生整段引用上去。在一次作文中,我布置了一道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60分)《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宋国有一个乡民得到了一块璞玉,拿去献给子罕,子罕不受。乡民说:“这是一块珍宝啊!应当用来做君子的器物,不适合为普通人所用。”子罕说:“你把美玉当作珍宝,我却把不受你的美玉当作珍宝。”\n面对大干世界里形形色色的珍宝,我们应该如何取舍?请以“珍宝与取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经统计,理科班有72%的同学使用了古代人物的事迹来作为论据,涉及到的人物有陶渊明、屈原、司马迁、李白、孔子、苏武、文天祥、陆游、岳飞、孟子等人物,赞扬了他们舍弃了富贵、安逸、地位、金钱等世俗人追求的“珍宝”,而选择了自然、真理、自由、气节、不朽的事业、国家的利益、仁义等等更加可贵的“珍宝”。3.学生开始主动阅读我国古代经典著作具体个案是理科班的朱立人同学。他原本不喜欢文言文,学文言文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对所学过的文言文内容也不理解。在2004年9月,在我接手教他所在的班后,他受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开始对古诗进两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自己阅读了‘论语'《孟子》《史记》《古文观止》等典籍,对典籍中的传统文化有了丰富的认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思想和写作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思想上,他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表现出很大的社会责任感,立志将来为民服务。写作上,他选择的材料与其他同学不同,不再满足于屈原、陶渊明、司马迁等常见的人物,而是深入到博大精深的文言文典籍中选择材料,例如齐威王“一飞冲天”“一鸣惊入”的典故,战国时期赵国李牧困谗言被诛杀的典故,西施与吴王夫差的历史传说,孟子见梁惠王等,并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丰富了人物的形象,深入地表现他的精神品质。在写作的过程中,旁征博引,能够多处引用古入的言论,除了课文的文言文,还有课外阅读得到的言论,有时虽有掉书袋之嫌,但老师也不得不佩服他阅读面之广以及记忆力之强。他在《我学文言文》》(见学生作品附录)一文中叙述了自己学习文言文的经历及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也体现出他深厚的文化底蕴,水平之高令教师既欣慰又汗颜。\n结语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文化典籍浩如烟海,举世无双;文化名人灿若星辰,光芒四射。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他们代表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从孔子到《史记》,从庄子到陶渊明,从竹林七贤到李杜欧苏,从元曲到《红楼梦》⋯⋯他们代表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心灵。他们张目人间,寄情世外,体察入微,或醉或醒,或执著或洒脱,或沉郁或飘逸,或振拔或淡远,风情万种,千古流芳。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虽有雄心做好传统文化传承使者的一切应做工作,但限于能力,要想做出一些成绩,还需假以时日。付出更多艰辛的劳动。繁本研究做到此,仅仅刚刚迈出一小步,研究中还有存在很多问题,如传统文化渗透教育具体途径的多样化,传统文化教育专题分类的更加具体化,传统文化教育如何与写作教学更好结合,让学生精神的收获内化为学生血脉中的血液,形诸于笔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47\n参考文献[1]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242.[2]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259—280.[3]秦训刚,晏渝生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7.[4]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1997,(4):25—27.【5]王宛磐、郭奇.语文教学通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3.[6]曹明海.语文:文化的构成[J】.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z3).【7]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8]刘洪仁.中国古代文化精要[M].成都:巴蜀书社,2003.[9]‘论语,[1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0】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In]司马迁.‘史记》啪.长沙:岳麓书社,2000.[12]王纪人.文艺学与语文教育[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13]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2003.[15]鲁洁.教育社会学(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6]刘守华.文化学通论[岫.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7]唐宋词鉴赏辞典[蝴.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8]李杏保、陈钟梁.纵论语文教育观[岫.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9]李中华.中华文化概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4.[20]方克立.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化[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2l】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C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2]张应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3]周庆元.中学语文教育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4]郭瑞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5]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6]张宇、夏晓红.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素质教育论纲[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83-86.48\n[27]吴秋红.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J].理工高教研究,2000,(6):47-48.【28]王鹏伟.文言文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J].湖南教育,2000,(16):46-47.[29]刘晓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做法[J].教育导刊,2006,(4):49—50.[30]刘婷婷.谈传统文化向中学语文教学的渗透[J].语文教学研究,2005,(9):44)-41.[31]张雪辉.文言文教学应重视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J].基础教育研究.2006,(4):26-27.[32]杨丁桥.素质教育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2):91—92.[33]余映明.应重视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语文月刊,2002,(12).[3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5]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7]王新婷,金鸣娟,姚晚霞.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383刘新科.中国传统与教育[蝴.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9]曹德本.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40]巢宗祺,雷实,陆志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l】袁诚.高中文言文·学习手册[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42]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3]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1.6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45】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教师教学用书(1.6艇),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n附录:学生作品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题记:在世界精神之中也存在民族和国家的精神,文化就是这种精神的回声.印度普列姆昌德稍有点儿文化素养的人都听说过夸父和后羿,想必也听说过亚当和夏娃,更不用说女娲和耶稣了。他们都是东西方神话的代表形象。他们身上都渗透着东西方文化的精髓,从他们身上,我们不难看出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我们不妨把切入点放在东西文化中同样重要的龙身上,众所周知,在东方,龙是圣灵的代表,它喷云吐雾,能飞会游,上天入地,神气活现;而在西方,龙却是妖孽的代表,它动辄伤害无辜,玩火焚物,霸气十足。东方的龙长着猪鼻、蛇身、鹰爪、鹿角、鱼尾,出现时是吉祥的象征,通常脚踏五色云,身披七彩霞;西方的龙则长着硕大的翅膀,笨重的身躯,出现时是黑云滚滚,风雨大作,电闪雷鸣。同一种事物,通过人的主观上的给予和认同,就具有了完全不同的特点、性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同样是为红男绿女牵红线的神话形象,东方是一位满面春风的智慧老人,西方却是一位长着翅膀拿着弓箭的可爱小孩儿;同样是普渡众生的最高神灵,东方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近乎完美的玉皇大帝;西方却是有着七情六欲,近乎常人的宙斯;同样是创造人类的神灵,东方是一位母性十足的女娲,西方却是一位神通广大的耶和华;同样是为了空间的转移,东方的嫦娥双脚一踏就飞上了月宫,西方的太阳神却要驾着马车去上班;同样是一种叫做狐狸的动物,东方的狐狸专门喜欢修炼成仙捉弄常人,西方的狐狸却喜欢和人捉迷藏,聪明机灵集中于一身。多组东西方神话形象的对比后,我们的出这样一个结论:东方文化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注重的却是入与自然的矛盾对立。神话区别折射着文化的差异,而文化的差异却要经过长时间的文化沉淀形成的。试想一下,所有的无论男人还是女人,老人还是小孩,所有相同职位的人都变成一种类型的,那么这个世界上不会再有《圣经的故事》、不会再有那么多的人专著于《西游记》、《封神演义》,正是存在这种差异,才会使我们的世界如此\n精彩。从宏观角度看,东方文化偏向于感性的思想,西方则偏向于理性的推导,这就造成了东方的龙腾云驾雾直冲云霄,西方的龙却需要长个翅膀才能飞上九天,同时,东方强调的是故土,强调的保守思想,所以东方龙又被赋予了特权,没人打败了它。它是正义和权威的象征。而西方强调的是冒险精神,强调的是创新的思想,所以纵使西方龙长着硕大的翅膀,也常会被勇士打败。同理,作为智慧的象征,东方常常是老者,西方却常常是青年。于是月下老人和丘比特也就具有了相同的使命。再如,东方人民由于长时间停留于一个地方,对动物的态度漫漫从和平相处变成了占有和圈养,逐渐又变成为猎杀和食用,而西方人民为了征服自然,就需要利用动物与动物为友,这就是为什么东方的狐狸专门勾引男人而西方的狐狸精却是机灵可爱的象征的原因。当然,东西文化差异的成因决非简单的地理环境因素,我们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去分析,因为神话是祖先留下来的最宝贵的人文财富。万物因“异”而精彩,因“同”而无味,因“新”而独特,同样因。人”而表现不同。若万物因“同”而变成为一潭死水,那么还会出现那么多幻想家和穿越空间阻隔的游客吗?——显然不会,那么就让我们充分了解“异”,理解了它们,我们才能理解我们的祖先,理解曾经的辉煌,从而创造更为灿烂的文明l’(高三理科班朱云峰)\n在滕王阁的人生演绎重修后的滕王阁富丽堂皇。重阳之日,大摆宴席,吸引了四方英豪前来赴宴。好一番热闹!然而当中那位凭栏远眺的白衣青年,似乎与宴会格格不入:在衣冠华丽的高官子弟中,他只是素身白衣的一介书生;在声明远播的济济英才中,他只是一名怀才不遇落魄书生。听一个人介绍说,他叫王勃。王勃望着寥廓壮美的山川秋景,心中无比感慨:宽广辽阔、气势恢宏的神州大地,为何就没有一个让我展现才华的机会呢?俊才星驰,人才济济的大唐王朝,为何就没有一个赏识我的伯乐呢?26岁了,我还是碌碌无为,难道我的一生要这样度过吗,后人根本不会记得世上有王勃啊!远处的孤鹜在黄昏中孤独地叫着,似乎与落霞融为了一体,鄱阳湖泛着金黄的霞光,延伸着与天空相接。回头而望,宴会上一片歌舞升平,清风爽籁,在座宾客觥筹交错,高谈阔论。这一切冲击着王勃,他暗暗地下定决心。在他的内心,冯唐李广的遭遇只能是他自寻安慰的对象,但现在,他不需要安慰,他要证明自己的高度。他要让后人记着王勃。.面带着微笑,王勃挥动着毛笔,行文流畅,一气呵成,文气豪迈冲天,在座文豪阅后无不拍案叫绝,自愧不如。好一篇《滕王阁序》,华丽的滕王阁宴会,壮丽的阁外景致,怀才不遇的愤懑悲凉,不甘堕落的壮志凌云,全都融于《滕王阁序》华丽的词藻中。如果说岳阳楼是范仲淹的,醉翁亭是欧阳修的,赤壁是苏轼的,那么,滕王阁当之无愧是属于王勃的。他的生命光辉,因此而升华到一个令人羡慕的高度!对于一个26岁生命的离开,人们总是遗憾万分,尤其是这个生命的光辉如此璀璨。然而正是一闪而过的光芒才会令人禁不住赞叹它的华丽,正如流星,轻轻地掠过,却长久地亥B在人们的记忆中。王勃傲到了,他让后人记住了自己,无法忘记,就像无法忘记李白、杜甫、莎士比亚一样。这就是完美的人生坐标,短暂而光辉,让人无法忘记。王勃,成功地演绎了它,代表着公园675年的文学高度。(高三文科班顾紫云)\n我学文言文其实,以前并不喜欢文言文。什么“之乎者也”。什么“春秋笔法”,什么“孔孟之道”,什么“黄老道学”,对于我来讲简直是不可理喻。只是,为了应付一次次的测验考试,管它什么《春秋》《左传》《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史记》《汉书》,统统把它“吞”了就是!这便真像郭沫若先生说的那样:。儿时囫囵吞枣地背了很多唐诗,当时并不理解其意。”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在老师的带领下探索古文,我却蓦地发现这些“硬骨头”是那样的有意思!孔子说的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这种启发性的教育底下,我开始对古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首先从诗词开始。以前读那些什么“诗仙”、“诗圣”、“诗佛”的名句。大抵也不过是觉得有点朗朗上口罢了,至于什么推敲、雕琢、用字道劲有力,根本不知所以然。但后来在老师的引导下,却真是“逐渐明之,解之,融于心”。便正如香菱论王右丞的诗那样子:“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诗词以后便是古文了。也便是在这引导与自学为主的教育下,我不但深感古代文言的魅力,更是从中发现了更有意思、更高层次的东西——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国学!于是我便一头扎进那些以前敬而远之的文言文中,探索中国文化的精髓:从三皇五帝开始,看大禹是怎样治水,看少康是怎样夺权,看武丁是怎样提拔傅说,看周文王怎样在狱中将《周易》八卦演化为六十四卦;再读百家争鸣,文化灿若星汉的春秋战国,读孔子的“忠恕孝悌为仁”,读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读老子的“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读周庄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之后便更疯狂了,‘史记》一篇篇的览,‘三国》一回回的翻,《唐诗》一首首的吟,《宋词》一曲曲的唱。当我看到如痴如醉废寝忘食不知今日是何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时候,我竟深深的感叹道——文言的世界,如此的多姿多彩,丰盈美丽!特别是读到王勃的《滕王阁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千古名篇之时,我居然发觉:我已经与文言文成了朋友!文言文语言的简练、深邃、动人,是现代文难以表达的;特别是诗词歌赋,倘若以现代文代之译之,便真是觉得味同嚼蜡,毫无韵味!“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当思维与\n黄河之水融为一体,当想象与九天明月合而为一时,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便真如长缨在手,何愁苍龙之不缚!可是世界始终是现实的,正如朱自清先生那样,“出了门还得回来,安静片刻最终还得回到喧闹中去”,不管有多浓厚的兴趣,高中生始终要面对高考。每天在课堂上享受着老师的讲解、自由跟同学讨论的时光固然快乐,但那些“死记硬背”的基础知识却不由得我不去“活剥生吞”。“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你不可说成“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你不可认为是“抑秦以专汉”。因为这便是考试,这便是规则。于是便有人得意疾呼:“我不会读古文,我不会品诗词,但是我会做选择题!管你什么蓬莱文章建安骨,我把你太白青莲背个滚瓜烂熟便成!”记得哪位名家曾经说过,学问可分为“技”与“道”,“技”任何人只要努力都能熟练,然而。道”却只有真正的学者才能悟得;对于那些把课文倒背如流却不知所云的人,我只是觉得有种“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的感觉,他们不了解国学。但纵使这样,只要人家也完成了《考试大纲》的要求,比你背得快做得准,你也便不过是满腹经纶的书生罢了!我也曾无奈过,也曾思考过:应试教育与启发性教育,到底孰对孰错?不过现在的我总算想通了,其实两者都没错,只是我缺少了一个结合点,把两者联成一体的结合点。近来读余秋雨先生的文章,觉得里面一段话很有意思:“做了官以为自己真的很懂得这一套了,洋洋自得地炫耀,其实我又何尝懂呢?直到一下子面临死亡才知道,我是在炫耀无知。”(《苏东坡突围》)好读书、有兴趣固然是好事,然雨书本与考试不能偏废。书本的课文是用来打基础的,背书与考试必定有助于了解文言文的规律:而广泛的涉猎,又有助于更好的了解课文,培养更好的文言文语感。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其实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哦!所以到了现在,我一方面乐此不疲的享受着老师循循善诱的讲解,一方面步步为营的把握基础,这,也许便是学习语文、学习国学的最佳方式吧!’文言文的世界,如此深邃,如此美丽。我竟无言,继续徜徉在曲径通幽处。(高三理科班朱立人)\n致谢这篇论文终于撰写完毕,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张继定教授。首先是张老师的严谨治学风格对我影响很深,让我懂得认真二字的可贵;其次,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张老师给予了我最多的帮助与最大的支持,总是不厌其烦地为我指导,事无巨细,令我感动;还有,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张老师总能为我伸出援助之手,让我倍感温暖;最让我感激的是,张老师自己病体初愈,却仍在为学生的事操心费神⋯⋯张老师学高德馨,为人为学皆是我人生路上的楷模,我一定会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不断实践张老师的教导,用行动酬谢师恩。感谢三年来为我们授课的王尚文、蔡伟、潘涌、李海林、李伟健、傅建明等老师,他们的广博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勤奋执着的钻研精神使我受益匪浅。同时我要感激那些给予我无私帮助和关怀的老师、同学和亲人。感念我的先生和双亲给予了我生活上的关爱与学业的勉励。还有众多我不熟识的专家和教师,我论文中的许多观点引自于他们的论著,在此一并表示我深深的谢意。李玉华2007年12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