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9 发布 |
- 37.5 KB |
- 9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异同考辨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异同考辨II\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异同考辨AbstractChinesenewcurriculumstandards,tofurtherimprovetheirlanguageliteracy,studentswithastronguseoflanguageabilityandacertainbeauty.OnthePEPofJiangsuhighschoolseniorChineselanguageteachingmaterialsandtheclassicalChinesebooksandaudioundertheNotesformandmeaningfromthewordnotes,grammarnotes,thetermused,thewrongtypesofhorizontalinjectioncomprehensivecomparativestudiesmetthelanguagerequirementsofthenewcurriculumthatthespiritofqualityeducation.Reflectsthelanguageeducationtoolandtheunityofhumanity,theunityofpracticeandresearch,fundamentalandhumanunityofeducation.Languageteachingisacarrierofthecontentoflanguageeducation,languageteachingistoachievegoals,toplaythematerialbasisoflanguageeducationfunction;isalsoengagedintheeducationofteachers,studentslearntheimportantbasis.ClassicalChineselanguageteachinginsecondaryschoolteachingisanimportantpart:theonehand,theacceptanceoftraditionalmoralityofthetrainingandnurturingthespiritofhumanjustice;theotherhand,studiedclassicalliteraturetolayagoodfoundationtoenablestudentstomasterthebasictoolsforreadingthelanguageofclassicalworks.Therefore,thesecondarylanguagetextbooksofclassicalreliabilityisveryimportantthecorrectnotes.ClassicalChineseLanguageTeachingtoreachhighnotestheimportanceofscientificandaccuraterequirementsistwoversionsofHighSchoolAComparativeStudyofClassicalChineseLanguageTeachingNotethestartingpointandpurpose.InChina,exegesisoftheknowledge(includingthebasicprinciplesofexegesis,basicskillsandbasicmethods),isofCourseNotesforDynastyclassicaltheoreticalbasisforresearchandpractice.UnderthetwoversionsofclassicalbookstocomparenotesandDynasty.ConstructionofclassicalChinesetext,thebooknotesthedifferenceunderthedescriptionofthephenomenonofclassification,thedifferencecausesthephenomenondescribed,twoversionsofannotatedandcomparedtotheactivitiesofDiscriminationcommentsClassicalaccuratesystem.Chinesetextbookforhighschoolwritersforthepreparationofnewcurriculumstandardsreflectthescientificaccuracyoftheclassicalreferenceforthecomment.PEPisused,thelanguageofJiangsuhighschoolteachersandteachingmaterialsinusePEP,thelanguageofJiangsuhighschoolteacherstoprovideteachingmaterialsforreference.FortheuseofthesetwoversionsofhighschoolstudentstolearnandtoprepareacomprehensivereviewoftheNational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forreference.NationalCollegeforentranceexaminationofthepropositiontoprovidethepreparationofthepaperthescopeofclassicalknowledgeofthecontentsofthereferencepoint.ThisisthemainpartofPEP,theNotesofJiangsuDynastyClassicalChineseLanguageTeachinghighschoolstudies,dividedintofivesections,fromtheanglesofthefiveare:First,III\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异同考辨words,words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BetweentheNotes;Second,grammarexplanations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Betweenthethirdisinterchangeablecharacters,variantforms,ancientandmodernCharactersin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BetweenthefouraretwoversionsofteachingmaterialsBriefNoteserror,fiveoftheexistinghighschoollanguagetextbookModernStylerecommendations.Inthestudy,methodsusedtoinvestigatelaw,literatureresearch,lessonslearnedmethod,descriptivestudy,andanalogicalreasoningmethod.Throughtheexperienceofteachingpractice,thereisofJiangsusummarizedPEPandtheclassicalnote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oftopics.Surveymethodusedtocollecttwoversionsofallthedifferentteachingclassicalnotes.ComparativeanalysisoftheuseofexegeticalknowledgeofJiangsuPEPandnotes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Literatureanalysis,accesstothedictionariesandclassics,exploreissuesandexploretheexactmeaning.Usedescriptiveresearchmethod,theresultswillbedescribedDynastyresearchpaper.Thisarticleconcluded:PEP,highschoolChinesetextbooksofJiangsuClassicalNotesembodythescientificandinstrumentalfeatures.However,therearesomebadpoints,thereisClassicalNotes:Notesblind"innovativeideas";termuseoferror;commentisnotaccurateenough;versionsandotherissues.Therefore,thepaperproposestheclassicaltextbookforseniorhighschoolproposedbytheauthorannotation:thewordon(thetextitself,meaningthere),NgeeAnn(meaningabletospeakthrough),Menon(contextfluent),thingson(thefactsareclear).Meanwhile,thepoetryofthenotestofindmeaning,environment,love;commentsshouldnotblindly"innovativeideas."Thesearethecurrenthighschooltextbooks,NotesofClassicalChineseproposal.Keywords:PEPHighSchoolChineseTeachingMaterial,SuJiaobanHighSchoolChineseTeachingMaterial,ClassicalNotes,Similarities,TextualIV\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异同考辨目录1绪论.....................................................................11.1课题的背景...........................................................11.1.1文言文教学的作用和要求.........................................11.1.2文言文注释客观性准确性.........................................21.1.3浙江省高中语文教材的使用沿革...................................31.2研究目标.............................................................71.2.1供教材编者参考.................................................71.2.2供教材使用者参考...............................................81.3研究的现状...........................................................81.3.1对人教版注释的研究.............................................81.3.2对苏教版注释的研究.............................................91.3.3对两种版本的文言文注释的比较研究..............................102字、词注释异同..........................................................112.1读音注释异同........................................................112.1.1汉字音义关系..................................................112.1.2两种版本教材文言文读音注释异同考辨............................112.2字形注释异同........................................................132.2.1汉字形、义关系................................................132.3字词注释异同........................................................162.3.1词义注释异同..................................................162.3.2两种版本教材文言文字词注释异同考辨............................163语法注释异同............................................................423.1文言文语法..........................................................423.2两种版本教材文言文语法注释异同考辨..................................424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注释异同...........................................494.1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494.1.1通假字........................................................494.1.2异体字........................................................504.1.3古今字........................................................514.2两种版本教材文言文注释“三字”注释异同考辨..........................525两种教材注释存在的问题..................................................635.1注释盲目“求新求变”................................................635.2术语使用错误........................................................635.2.1误断通假字....................................................635.2.2误断异体字....................................................645.3注释不够准确........................................................655.3.1释词未联系句子................................................655.3.2释词未联系语境................................................655.3.3释词不解语法..................................................665.3.4释词不明修辞..................................................665.3.5释词不符史实..................................................66V\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异同考辨5.3.6当注未注......................................................675.3.7不必注而注....................................................685.3.8画蛇添足......................................................685.3.9张冠李戴......................................................685.3.10望文生义.....................................................685.3.11将文意注释当语义注释.........................................695.4版本问题............................................................695.4.1文集不同......................................................695.4.2内容不同......................................................705.4.3字形不同......................................................715.4.4注音不同......................................................725.4.5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不同版本注释异同....................726对现行高中语文教科书文言文注释的建议.....................................746.1字安................................................................746.1.1准确注音......................................................746.1.2准确标明术语..................................................746.1.3准确释词......................................................756.2词安................................................................766.2.1训释文言文先注语义注释........................................766.2.2当今注含糊不清时要依从古注....................................766.2.3正确注明文言现象..............................................776.3义安................................................................786.3.1释词也要析句..................................................786.3.2释词要贴合语境................................................786.3.3释词要符合语法................................................796.3.4释词要考虑修辞................................................796.4事安................................................................796.4.1释词要符合史实................................................796.4.2释词要符合逻辑...............................................806.4.3释词要符合事理................................................806.5诗词的注释要发掘意、境、情..........................................816.6注释不能盲目“求新求变”............................................81参考文献..................................................................82致谢......................................................................84VI\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1绪论考辨的说明:1考辨对象说明:本文将两种版本文言文注释中有严重分歧影响正误的,或者两者均误的列入研究范围,对于意义大致相同,只是表述不同的,就不作为本文研究的内容。2考辨格式说明:考辨的例子格式如“例1蜼文本:《林黛玉进贾府》:“一边是金蜼彝”。从左到右依次是例子排序、注释考辨对象、课文标题、所在文句。“人教版四·83·04:蜼注音为wěi。”从左到右依次是:教材版本、册数、页数、注释序号、注释内容。“苏教版二·145·04:蜼注音为wèi。”格式同上。本文所有考辨均按此格式。3人教版和苏教版《谏太宗十思疏》一文的版本不同,因此此句的内容不同。“文本:《谏太宗十思疏》:‘臣虽下愚。’‘虽在下愚。’”格式对应的是:文章标题、人教版内容、苏教版内容。4为行文简便计,不一一详列辞书的名称和释义、书证;我们参考的辞书有《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辞源》、《辞海》、《王力古汉语字典》、《康熙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特此说明。1.1课题的背景1.1.1文言文教学的作用和要求1.1.1.1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主要有二:一是通过文言文教学,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情操的陶冶和人文精神的熏陶;二是打好学习古典文学的底子,使学生基本掌握阅读古典作品的语言工具。文言作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库.是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一个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主要是靠文化传承来维系的。文言文不仅是中国文化、民族精神的宝库,更是语言的宝库。文言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数量巨大的极富表现力的典故、语汇、辞章。白话基本源自文言,它的基本语汇几乎依附、脱胎于文言,白话的辞章文法也并没有超脱文言。人们在学生时代的“语言敏感期”,从“根源处”学习语言,阅读和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古文,打好文言根基,再运用白话来表达,那么,写出的文字就比较简洁、干净、纯粹、典雅、形象、传神;相反,通过白话来学习运用白话,写出的文字,就难以达到以上境界,而可能拖沓、冗长、繁琐、欧化、罗嗦、抽象。王力先生也曾说过:“我们古文是讲究简洁、干净、利落的”,“可以医治当前的文风”。“一个古老民族的语言文字传承是不可能割断历史的。研究的数据显示:现代汉语语素(单字)义项中有近70%是从古汉语中直接移植过来的,而古汉语常用词汇60%的义项在现代汉语中还保持着生命力。如今,文言课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还稳固地保留着一块自己的阵1\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地,一个接受中等以上教育的学生在熟练掌握、深入理解汉民族母语的过程中还必须阅读一[1]P10定量的文言文。”1.1.1.2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向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文言文教学的总目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以及“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1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对于高中文言文教学提出人文性以及工具性的新要求。1.1.2文言文注释客观性准确性1.1.2.1语文教材的重要性语文课程究竟要干什么,对这个问题,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专指的语文教材”,就是指依据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或审查通过的供学生学习和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母语的文本材料,即我们常说的语文教科书。本文所指的教科书就是指“专指的语文教材”。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内容的载体,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毫无疑问,语文教材是教师从事教育、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依据。对语文教科书进行比较与研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地认识教材的重要性,有利于我们掌握不同教材的特性,更有利于我们语文教材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教科书的说明、提示、导读、练习等客观上起到了明确课程内容、体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作用,从而使语文课程内容有效地转化为语文教材内[2]P30容。”“要实现以人的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等的目标,必须要优化语文教材[3]P19的内容和结构。”语文教科书是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凭借。识字、写字、阅读、作文,这些基本的语文能力,由语文教科书铺设训练台阶,专门负责提供各种联系的材料和方法。朱绍禹先生认为,教材在使用过程中“既有技能目标,又含有价值目标;既追求语文能力的掌握,又追求思想[4]P14感情的丰富”。“而它本身,也正是工具因素与人文因素、技能(外在)目标与价值(内在)目标的综合体。考察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语文教育和语文教材,无不如此,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12\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5]P213都是在训练语文技能的同时,注重打好民族精神的底子。”几乎可以说,“语文教材特别[4]P2是语文教科书是代表人类历史文明的象征之一,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1.1.2.2文言文注释的要求王力先生在《谈谈学习古代汉语》一文中说:“古代汉语的问题,主要是词汇的问题。[6]P446所以我们学习和研究的重点要放在词汇上。”要“一字一句,分晓真切”。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高中的文言文教学,始终将字、词教学确立为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并且从低段到高段,对每单元和每篇古文的字、词训练作了严格的规定,将字、词教学的要求加以具体的量化。语文教材的选、编、注,都要求在教学和学术规范的框架内,严谨从事,都涉及教材本身的质量问题。提高编写质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需要语文教师、专家学者、乃至社会各界,同编写者一道来做。其中,文言文注释,首先要求理解准确;其次要求表述明白。要吸收和利用此前语文学界讨论的成果,并有分析地吸收旧注。要深入文章本身,咀嚼涵咏它的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找出重点和难点,做到准确理解不走样。要站在教师和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体会不易理解或容易致误之所在。从而使我们的注释做到:有语言学的依据,符合文章的事理逻辑,满足使用者教与学的需要。毋庸置疑,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古文注释的正确可靠性非常重要。许嘉璐先生指出“文言几乎伴随着封建社会延续了两三千年,它反映的生活,前后变化很大,有些已经不为今人所熟悉了解。这就给我们的注释工作增加了困难。根据古今习俗的差异,对有关词语做出准确[7]P22的注释,让读者正确地认识古代社会,是古书注释者的责任。”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课文书下注释绝大多数是准确科学的,但是不能否认,还是存在一些问题。1.1.3浙江省高中语文教材的使用沿革1.1.3.1文革以后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的使用沿革文革结束,高考制度恢复,推出1979年版高中语文教材,这套教材先后修订了三次,主要解决的是一个“教材有无”的问题,在其他方面自然有欠斟酌。198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着力编写一套全新的、供重点高中使用的《高中语文实验课本》。从1985年至1997年,这套教材先后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共计200多所学校,800多个教学班,约40000名学生中进行了两轮试教。1997至2000年,江西、山西、天津等两省一市作为试点省市,选用了一套新的大开本的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语文》,这套教材从2000年秋季开始在全国推行,它保留了大量历代传诵的名家名篇,但更新了《高中语文实验课本》的大部分内容。2000年9月入学的高一新生,不再使用已经沿用20年之久的高中语文教材;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来选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语文》教材或《高中语文实验课本》。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二年审查通过五套普通3\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高中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分别是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广东版和山东版。后来又通过了人民版。2006年开始,人教版、苏教版、鲁教版、粤教版、语文报版开始同时全面登上高中语文教学的舞台。同时还有北京版、沪版等高中语文教材。各个省份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用其中的一套教材,高中教育打破全国统一使用同一版本语文教材的局面,向“一个标准多种教材”的格局发展。1.1.3.2浙江省高中语文教材的使用沿革和文章篇目浙江省在2006年之前一直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这套教材是在1987年出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199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年该社出版了高中语文教材实验修订本。浙江省从2006年开始使用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两套教材选录的文言文篇目不尽相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共收录《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节选)》、《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文言文88篇(包括文、诗、词、曲)。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共收录《荀子·劝学(节选)》、《师说》、《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等文言文38篇。苏教版、人教版两种高中语文教材共有的篇目为31篇:《荀子·劝学(节选)》、《师说》、《赤壁赋》、《六国论》、《阿房宫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林黛玉进贾府》、《五人墓碑记》、《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鸿门宴》、《秋水(节选)》、《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蜀道难》、《登高》、《琵琶行》、《锦瑟》、《虞美人》、《雨霖铃》、《声声慢》、《滕王阁序》、《陈情表》、《项脊轩志》、《长亭送别》、《报任安书(节选)》、《渔父》、《逍遥游(节选)》、《兰亭集序》。两种教材选录的这些相同的篇目,教材编者对同一语言对象的注释也不全相同。这给高中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困扰:究竟应该怎样辨别文言文教材的注释;怎样指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附录:人教版、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比较)表1.1人教版、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第一册选文比较人教版苏教版《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劝学》荀子《勾践灭吴》《国语》《师说》韩愈《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赤壁赋》苏轼《触龙说赵太后》《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劝学》荀子《逍遥游》《庄子》4\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过秦论》贾谊《鸿门宴》司马迁《兰亭集序》王羲之《归去来兮辞》陶潜表1.2人教版、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文言文选文比较人教版苏教版《谏太宗十思疏》魏征《六国论》苏洵《滕王阁序》王勃《阿房宫赋》杜牧《师说》韩愈《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阿房宫赋》杜牧《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六国论》苏洵《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游褒禅山记》王安石《伶官传序》欧阳修《石钟山记》苏轼《项脊轩志》归有光《五人墓碑记》张溥《登泰山记》姚鼐《病梅馆记》龚自珍表1.3人教版、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文言文选文比较人教版苏教版《诗经三首》《离骚》屈原《卫风·氓》《指南录后序》文天祥《秦风·无衣》《五人墓碑记》张溥《邶风·静女》《烛之武退秦师》《左传》《离骚》(节选)屈原《谏太宗十思疏》魏征《孔雀东南飞》(并序)《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汉魏晋诗三首》《鸿门宴》司马迁《迢迢牵牛星》《秋水》《庄子》《白马篇》《非攻》《墨子》《归园田居》陶渊明《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琵琶行》白居易近体诗八首5\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山居秋暝》王维《越中览古》李白《登高》杜甫《蜀相》杜甫《石头城》刘禹锡《锦瑟》李商隐《书愤》陆游《临安春雨初霁》陆游《词七首》《虞美人》李煜《雨霖铃》柳永《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鹊桥仙》秦观《一剪梅》李清照《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扬州慢》姜夔《陈情表》李密《祭十二郎文》韩愈《愚溪诗序》柳宗元《赤壁赋》苏轼表1.4人教版、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文言文选文比较人教版苏教版《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季氏将伐颛臾》《论语》《智取生辰纲》施耐庵《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失街亭》罗贯中《蜀道难》李白《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冯梦龙《登高》杜甫《窦娥冤》关汉卿《琵琶行》白居易《长亭送别》王实甫《锦瑟》李商隐《闺塾》汤显祖《虞美人》李煜《哀江南》孔尚任《蝶恋花》晏殊《逍遥游》《庄子》《雨霖铃》柳永《虎丘记》袁宏道《声声慢》李清照《促织》蒲松龄《滕王阁序》王勃《柳毅传》李朝威《秋声赋》欧阳修6\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表1.5人教版、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文言文选文比较人教版苏教版《蜀道难》李白《陈情表》李密《将进酒》李白《项脊轩志》归有光《兵车行》杜甫《长亭送别》王实甫《杜甫律诗五首》《报任安书》司马迁《客至》《渔父》屈原《旅夜书怀》《逍遥游》《庄子》《咏怀古迹》(其三)《兰亭集序》王羲之《阁夜》《登岳阳楼》《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庄暴见孟子》《孟子》《孟子见梁惠王》《孟子》《短文两篇》《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表1.6人教版、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六册文言文选文比较人教版苏教版《诉肺腑》曹雪芹无第六册《宝玉挨打》曹雪芹《香菱学诗》曹雪芹《抄检大观园》曹雪芹《报任安书》司马迁《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司马迁1.2研究目标1.2.1供教材编者参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己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老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7\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语文教科书,作为传递和接受人类精神财富的一种特殊凭借物,它的结构与其他学科的教科书相比,也有明显的不同。其他学科的教科书,一般都以本学科的知识体系为线索,或由远及近(如历史学科),或由浅入深(如数、理、化学科),或由此及彼(如地理学科),按一定逻辑顺序来编排内容。语文学科教科书则不同,知识、能力、技能、方法贯穿其中,蕴涵各方面内容。所以它的结构比较复杂,其编写也是不断探索的过程。语文教科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是语文课程目标的达成的重要凭借,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是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提升语文素养,陶冶人文精神的重要工具。文言文字、词的注释,看起来似乎是微末细事,实际上体现着一部教材的总体质量问题,有时一条不很起眼的注释,却会直接影响到整篇作品的理解。1.2.2供教材使用者参考现行中学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虽其所附注释已经过严谨周密的论证考究,然而在词义、语音、语法、修辞等注释内容层面都有待完善,表现为当注而未注,注错,注而未详,注释术语不系统等种种问题。课下注释是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课文的重要助手,也是学生最常运用的资料,可以说它是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一手资料,如果它设计得不合理,不准确,那必然会给学生带来错误的认识,影响学生的学习。使教师的文言文教学失去正确的依据,使教学工作走入错误的境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懂得借助训诂学方面的知识。训诂学原为我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古代的字义和词义。阅读和讲授古代的文言文,首先遇到的难点在于词汇。不疏通字词,便不能准确地理解原文。既然训诂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的字义和词义,那么它跟阅读和讲授文言文的关系也就可想而知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训诂知识(包括训诂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正是我们阅读和讲授文言文的一个器,而且是一个有力的器、训诂学能够使我们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要想读懂一篇文言文,不能满足于知道其中的字词句应该怎样解释,还要进一步知道为什么这样解释。1.3研究的现状综观近几年国内高中语文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文言文注释的比较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概括成以下几个方面:1.3.1对人教版注释的研究许嘉璐先生在1980年第6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发表了《中学课本8\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文言文注释商榷》一文。文中把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注释一些尚可商榷的问题归纳为四个方面:风习、古训、假借、词例。胡广文在2003年第6期《邯郸师专学报》上发表了《高中语文课文文言文注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的问题归为三类:一,古注与今注;二,语义注释与文意注释;三,古今字与通假字。钱毅在2006年第2期《语言教学研究》上发表《中学文言文译注商榷》一文。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苟子·劝学》一文为例说明文言文注释的问题有两方面的类型:一,解释不当;二,注音不当。黄昊在2006年第4期《中学语文教学》发表了《中学文言文注释商榷》。文中将引起中学文言文注释失误的原因归为五个方面:第一,由于入选课文疏于版本的捃择、考辨而引起词语注释的失误;第二,由于没有充分尊重、合理利用旧注而造成的注释错误;第三,不明古义而强以今义解释之;第四,某些课文的词语,当注而未注;第五,要广阅博取,吸收当今学人研究的优秀成果。这一类文章多是归纳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问题的类型。另一类文章是就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的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陈涛在2004年第9期《语文建设》上发表的文章《高中语文文言文注商榷四则——“期”“须”“抑”“毋”》。专门讨论了“期”、“须”、“抑”、“毋”这四个文言词语在人教版教材中的注解错误。陈玉香在2007年11期《语言教学研究》上发表了《〈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文言文注释指瑕》,对“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的古今字和通假字的辨别”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文中提出教材文言文注释问题勘误类型有两类:一、古今字错判为通假字;二、古今字、通假字与异体字的纠葛,包括:古今字错判为异体字;异体字误为通假字;通假字误为异体字。这类文章也有不少。还有一类文章是就某一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的注释进行研究。李振武在2005年第5期《语文教学通讯》发表了《人教版第二册文言文注释商补》。这篇文章分析了人教版第二册文言文注释存在的问题:一,值得商榷的注释;二,应当补充的注释。方顺贵在2009年第4期《语文教学之友》发表了文章《人教版高语第一册文言文注释商补》。探讨了这一册教材中的三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的课文注释中的可商榷之处。曹振国在2009年第5期《中学语文园地》上发表了《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文言文注解献疑》一文。文章对人教版教材第四册的《赤壁赋》、《柳毅传》两篇文章的注解提出了疑问。1.3.2对苏教版注释的研究对苏教版教材文言文注释的问题研究成果不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章湖君在2009年第10期《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上发表的论文《苏教版文言文注释指瑕》。提出了苏教版教材文言文注释存在的几个问题:一,注释不到位;二,注释不够准确;三,注释针对性不强,未点明文言现象。9\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1.3.3对两种版本的文言文注释的比较研究人教版、苏教版两种版本的文言文注释的比较研究,迄今为止,还没有看到发表的有关的论文。将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注释比较研究作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的研究活动,在国内还没有看到有关的研究成果。10\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2字、词注释异同2.1读音注释异同2.1.1汉字音义关系2.1.1.1汉字的字音普通语言学认为,“语音可能是汉语特有的术语,它是音素、音位到句子音段、轻重音到语调等语音手段的统称。语音以语言系统有声单位的形式出现,具有语言学区别功能。语音都是有声的,声儿是它的实体。从概念上把语音与它的声儿以及它的区别功能分开是必要[8]P68的。语音作为一种声音,有声音具备的各种物理性质:音高、音强、音长、音色。”“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的交际作用是通过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来实现的。这种代表一定[9]P28意义的声音就是语音。”2.1.1.2汉字的音义关系[10]P46“语言中的词是音义的结合体。”《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这段话说明,词的音义的联系不是天然的,有机的,而是偶然的,仅仅因为社会约定才巩固下来。而另一种说法则是“音近义通”。这种观点认为,凡是音近之字,义必相通。最早的“声训”就是这种说法在训诂实践中的反映,“声训是用音近义通的方法来做训,因为训释词与[10]P105被训释词之间有词音的关系,所以被叫做声训。”声训有悠久的历史,远在周秦时代就已开始萌芽,如《周易·说卦》:“乾,健也。坤,顺也。”“乾”、“健”上古同为群母元部;“坤”、“顺”上古同为文部,“坤”,溪母;“顺”,船母,二音相近。刘熙《释名》,对名物的解释几乎全部采用了声训的方法,是一部声训代表作。声训其实就是“关于音义的表述”[11]P16宋朝王圣美创“右文说”,以为凡同声旁的形声字意义都相近。清代黄承吉提出“字义起于右旁之声说”,也称“右音说”,也认为有某声即有某义。这些说法都承认音近义通现象存在。因而,音和义之间是一定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的。普通语言学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用以标记具体的语言单位。语言单[12]P2位是音义结合体,因而文字相应地有了语音和语义”,也承认语言中音义的关系。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考察文言文注释的读音注释异同,就一定要考察被注释字词的意义。2.1.2两种版本教材文言文读音注释异同考辨例1蜼11\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2文本:《林黛玉进贾府》:“一边是金蜼彝。”人教版四·83·04,蜼注音为wěi。苏教版二·145·04:蜼注音为wèi。考辨:人教版注音错误。3今按,“蜼”,本义是“一种长尾猴”。《尔雅·释兽》:“蜼卬鼻而长尾。”《说文解字》:4“如母猴,卬鼻,长尾。从虫隹声。”“蜼”的读音是“wèi”。所以,这个注释应该是:金蜼(wèi)彝。例2长文本:《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人教版二·72·02,长,注音为cháng。苏教版三·94·25,长,注音为zhǎng。考辨:苏教版误。今按,“长”的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说5文》:“长,久遠也。”本义是“两点距离大”。“长”一共有2个读音:(1)读作“cháng”:形容词,与“短”相对。(2)读作“zhǎng”,一解作动词,生长;一解做形容词,人的年纪大辈分职务高。此处的上下文为:“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对句子结构进行分析:本文的首句为三个短句构成的排比句式,此处的“之”,从语法结构上分析解释为“主谓之间的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所以“长”、“远”和“安”都充当句子的谓语部分。这里的“长”、“远”、“安”,即是古代文献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修辞表达方法“对文”。“对”者,指相对称;“文”者,指文字,即文字所表的词或词组(古代字词不分),指在相同或相近的语法结构中,处于相对应位置上的词或词组。从字词的用法上看,词性一般是相同的。此例原句的后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远”和“安”分别解释为“长远”和“安定”,均为形容词。故可知此句中的“长”的用法也应该是形容词,指树木高大,应读作“cháng”。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是:长,(cháng),树木高大。例3坳文本:《逍遥游》:“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人教版二·185·18:坳,注音为āo。苏教版五·93·22:坳,注音为ào。2考辨格式说明:考辨的例子格式“例1蜼文本:《林黛玉进贾府》:“一边是金蜼彝”。,从左到右依次是例子排序、注释考辨对象、课文标题、所在文句。“人教版四·83·04:蜼注音为wěi。”从左到右依次是:教材版本、册数、页数、注释序号、注释内容。“苏教版二·145·04:蜼注音为wèi。”格式同上。本文所有考辨均按此格式。3下文均略称《说文》。4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中华书局,2000:11605王力.古汉语字典[M].中华书局,1999:16012\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考辨:人教版误。今按,“坳”,《说文》:“地不平也”。本义是“低凹”。例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下者飘转沉塘坳。”6关于“坳”的读音,一般辞书作如下注释:7①旧读āo。例如“坳,ao,於交切,平,肴韵,影。低凹的地方。”8②读作ào。9③坳,读作ào。故可知,“āo”是“坳”的旧读音,现在统读“ào”。“在字后注明‘统读’的,表示此[11]P64字不论用于任何词语中只读一音。(轻声变读不受此限)本表不再举出词例。”根据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电部在1985年12月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这个注释应该改为:坳,旧读āo,现在并读ào。2.2字形注释异同2.2.1汉字形、义关系2.2.1.1汉字的字形“形”,是指“汉字的形体,作为客观的存在,它体现为种种形态。比如它的时间形态有甲文、金文、古文、籀文、小篆,楷书;单位形态有、形体、字符、形符、意符;隐显形[11]P14态有笔意、笔势,等等。”“汉字是平面型文字。汉语的一个词往往用一个平面型方块[9]P154[11]p64来表示。”“形体是汉字意义的形式,也是汉语意义的书面形式。”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文言文教学,分析文言文注释要借助训诂学的知识。训诂学是“语言解释语言的学问”,而汉字又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研究文言文注释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就是汉字的形、音、义三者之间的关系。“汉字是表义文字,原始的是“据义绘形”的。这就使得汉字与它所记录的词的意义直接发生了联系。早期汉字是形义统一的,也就是说,汉字的字形可以直接用它的意义来解释。东汉的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序》中提出“厥意可得而说”的问题,是汉字形义统一论的最早的提出。一部《说文解字》是对汉字形义统一论[10]P39系统而全面的证实。”陆宗达、王宁《训诂与训诂学》说,“翻开一部训诂学史,从汉至清再到现代,无非是在形、音、义三个要素上下功夫,在三者的矛盾统一中提出课题和探求[13]P3规律。”周大璞《训诂学要略》说:“研究训诂学,还要把语义同语法以及字形结合起来[14]P2研究,不能孤立地研究语义。”《隋书·经籍志》将“小学”分为训诂、体势和音韵三类。讲的都是汉字形音义关系的6为行文简便计,我们不一一详列辞书的名称和释义、书证;我们参考的辞书有《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辞源》、《辞海》、《王力古汉语字典》、《康熙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特此说明。7辞源[M].商务印书馆,1979:6008王力.古汉语字典[M].中华书局,1999:1609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S].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170-17113\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问题。清人段玉裁在《广雅疏证》序中说:“古人之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学者之考字,因形以得音,因音以得义。”也是在探讨形、音、义三者之间的关系。[11]P14“形训是关于字形与字义关系的表述。”形、义的关系就是“从相对的静止看,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表现与被表现的关系;从绝对的动态看,是反作用与作用的关系。”因此,考察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注释的字形注释异同,就一定要考察被注释字词的意义。2.2.1.2人教版、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字形注释异同的例子表2.1人教版、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字形异同一览表篇目人教版苏教版《赤壁赋》第三册“举匏樽.以相属。”第一册“举匏尊.以相属。”《赤壁赋》第三册“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第一册“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念奴娇•赤第二册“樯橹..灰飞烟灭。”第二册“强虏..灰飞烟灭。”怀古》《阿房宫赋》第二册“几世几年,剽.掠其人。”第二册“几世几年,摽.掠其人。”《烛之武退秦师》第一册“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第三册“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鸿门宴》第一册“秋毫.不敢有所近。”第三册“秋豪.不敢有所近。”《鸿门宴》第一册“拔剑切而啖.之。”第三册“拔剑切而啗.之。”《鸿门宴》第一册“沛公不胜杯杓.。”第三册“沛公不胜桮杓.。”《廉颇蔺相如列第一册“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第三册“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传》赵城。”城。”《廉颇蔺相如列第一册“请奏盆缶.秦王。”第三册“请奏盆缻.秦王。”传》《滕王阁序》第二册“舸舰弥.津。”第四册“舸舰迷.津。”《滕王阁序》第二册“遥襟甫.畅。”第四册“遥襟俯.畅。”《琵琶行》。第三册“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第四册“使快弹数曲,曲罢悯默.。”《琵琶行》。第三册“初为《霓裳》后《六幺..》。”第四册“初为《霓裳》后《绿腰..》。”《琵琶行》。第三册“钿头银.篦击节碎。”第四册“钿头云.篦击节碎。”《虞美人》第三册“雕栏.玉砌应犹在。”第四册“雕阑.玉砌应犹在。”《逍遥游》第四册“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第五册“我决起而飞,抢.榆枋。”《陈情表》第四册“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第五册“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养。”《陈情表》第四册“茕茕孑.立。”第五册“茕茕独.立。”《陈情表》第四册“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第五册“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志。”14\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篇目人教版苏教版《赤壁赋》第三册“举匏樽.以相属”。第一册“举匏尊.以相属”。《赤壁赋》第三册“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第一册“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念奴娇•赤第二册“樯橹..灰飞烟灭”。第二册“强虏..灰飞烟灭”。怀古》《阿房宫赋》第二册“几世几年,剽.掠其人”。第二册“几世几年,摽.掠其人”。《烛之武退秦师》第一册“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第三册“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鸿门宴》第一册“秋毫.不敢有所近”。第三册“秋豪.不敢有所近”。《鸿门宴》第一册“拔剑切而啖.之”。第三册“拔剑切而啗.之”。《鸿门宴》第一册“沛公不胜杯杓.”。第三册“沛公不胜桮杓.”。《廉颇蔺相如列第一册“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第三册“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传》赵城”。城”。《廉颇蔺相如列第一册“请奏盆缶.秦王”。第三册“请奏盆缻.秦王”。传》《滕王阁序》第二册“舸舰弥.津”。第四册“舸舰迷.津”。《滕王阁序》第二册“遥襟甫.畅”。第四册“遥襟俯.畅”。《琵琶行》。第三册“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第四册“使快弹数曲,曲罢悯默.”。《琵琶行》。第三册“初为《霓裳》后《六幺..》”。第四册“初为《霓裳》后《绿腰..》”。《琵琶行》。第三册“钿头银.篦击节碎”。第四册“钿头云.篦击节碎”。《虞美人》第三册“雕栏.玉砌应犹在”。第四册“雕阑.玉砌应犹在”。《逍遥游》第四册“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第五册“我决起而飞,抢.榆枋”。《陈情表》第四册“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第五册“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养”。《陈情表》第四册“茕茕孑.立”。第五册“茕茕独.立”。《陈情表》第四册“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第五册“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志。”上面带点的字是相同篇目,相同文段,相同的注释对象,但是字形不同的例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人教版和苏教版的教材编者对于同一篇文言文选择了不同的版本。15\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2.3字词注释异同2.3.1词义注释异同2.3.1.1字(词)的意义在高中文言文注释中,常常用到的两种注释是语义注释和文意注释。“为了帮助读者弄清这两种性质的注释,中国传统的注释书,非常讲究注释词语的选择。严格地选择程式化的注释用语,使读者一见这些词语,就能辨清注释的性质,指导读注时,只要把这种程式化的[10]P251用语与注释性质对照起来,便可一目了然。”2.3.2两种版本教材文言文字词注释异同考辨例4师道文本:《师说》:“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教版二·80·09:“师道,学习道理”。苏教版一·37·09:“师道,以道为师”。考辨:人教版误。此处的“师”应该是意动用法,指“以……为师”。今按,名词的意动用法在古文中也比较常见。例如《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外黄富人女甚美,庸奴其夫。”柳宗元《封建论》:“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王安石《伤仲永》:“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例句中的“庸奴”、“君”(前一个)、“宾客”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本文中“师”共出现了26次,其中有几个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如第一段中两处:“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的“师”和“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的“师”。以及“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中的“师”(前一个)。其次,从《师说》的思想内容来看,以“道”为师、唯“道”是师是韩愈的观点。“道”是韩愈一生事业和文章的中心。“道”就是孔孟之道。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在《师说》一文中,韩愈先说应该怎样从师。再说明为什么这样做:“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最后指出择师的原则和标准:“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所说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实际上是说在“道”面前人人平等,谁懂得“道”就向谁学习,拜谁为师。也就是以“道”为师,以能者为师。因此,“吾师道也”顺理成章应当解释为“我是以道为师、把道当作老师”。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是:师道,以道为师。例5爨文本:《项脊轩志》:“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16\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人教版二·107·21:“迨诸父异爨,等到伯、叔们分居了。迨,及,等到。诸父,伯父,叔父的统称。异爨,不同用一个灶头,意思是分了家。”苏教版五·48·02:“迨诸父异爨,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迨,等到。异爨,分开烧饭,指分家。爨,烧火做饭。”考辨:人教版误,主要的错误是将“爨”解释为“灶头”。今按,“异”的本义是“奇特,奇异,奇怪”。例如《玉篇》:“异,怪也。”《广韵》:“异,奇也。”《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应该是:分别,分开。例如《新语》:“异是非,明好恶,检奸邪,消佚乱。”《旧唐书·食货志下》:“其兄弟本来异居曾经分析者,不在此限。”《说文》:“爨,齐谓之炊爨。”“爨”的本义是“烧火做饭。”《广雅》:“爨,炊也。”《说文系传》:“取其进火谓之爨,取其气上谓之炊。”《孟子·滕文公上》:“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显然,文中的“爨”,应该是“烧火做饭”,动词。综上所述,这一注释应该改为:“爨”,烧火做饭,动词。异爨,分开烧火做饭,指分家。例6闵文本:《陈情表》:“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人教版三·111·04:“闵,通“悯”,指可忧患的年岁。”苏教版一·45·03:“闵,同“悯”,忧伤。”考辨:苏教版,人教版均误。人教版的错误主要有三个方面:1将“闵”、“悯”错解为通假字。2“闵”的意义不应该按文意注释解释为“指可忧患的年岁”,应该直译。3“闵凶”的意义应该解释一下。苏教版的错误主要有三个方面:1将“闵”、“悯”错解为异体字。2将“闵”解释为“忧伤”也不太确切。3“闵凶”的意义应该解释一下。今按,《说文》:“闵,吊者在门也。从门文声。”可知,“闵”的本义是“吊唁”。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上有以下几项:①忧患,凶丧。例如《左传·宣公十二年》:“寡君少遭闵凶。”②哀怜,怜悯。③忧愁,后来写作“悯”。也就是说作为“忧愁”意义的“闵”后来造了“悯”字。“悯”在“忧愁”这个义项上是“闵”的后起字。例如《孟子》:“阨穷而不悯。”而“闵凶”也作“悯凶”。《古代汉语词典》:“闵凶:忧患,丧亲之忧。李密《陈情表》:‘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也作‘悯凶’。”可知,“闵”字产生较早,“悯”产生较晚。在“忧愁”这个意义上,“闵”是“古字”,“悯”是“今字”。文言文注释的术语使用一定要准确。文言文注释中,一般约定俗成的是,通假字,用“某通某”;异体字,用“某同某”;古今字,用“某后写作某”或者“某、某古今字”。所以,“闵”的正确注释是:“闵,后写作‘悯’,忧患,凶丧。闵凶,丧亲之忧。”17\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例7厄文本:《报任安书》:“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人教版六·93·20:“厄,穷困”。苏教版五·74·13:“厄,遭受困厄”。考辨:两个版本的注释都不太准确。苏教版的错误在于把“厄”当作了动词。人教版的不足之处在于术语使用不准确。今按,《王力古汉语字典》:“厄,《说文解字》作“戹”。隘。《说文解字》:“戹,隘也。”例如孙膑《兵法八阵》:“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厄则多其弩。”后引申为“困”。例如《春秋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襄公曰:‘君子不推人危,不攻人厄。须其出。’”引申为动词,意为“使困”。例如《史记·季布列传》:“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戹哉!'”显然,合于本文的义项应该是“困”,形容词。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厄,同‘戹’,困。《史记·孔子世家》:“子曰:‘……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现代汉语字典》对“穷困”的注释是:“形容词,生活贫穷,经济困难。”这与原文中“厄”的意思不一致。综上所述,这一注释应该改为:厄,困厄,形容词。例8思文本:《报任安书》:“故述往事,思来者。”人教版六·93·30:“思,想到。”苏教版五·75·13:“思来者,使来者思。”考辨:人教版误,“思”不是“想到”的意思。今按,《说文》:“思,容也。从心囟声。”本义是“想念”。例如《诗经·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史记·魏世家》:“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战国策·赵策》:“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引申为“思考”,例如《论语·为政》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上下文是“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这里的意思是“追述往事,让未来的人知道”。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云“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的是也是自己为文的原因,这里的“使来者读之”和“思来者”近似。综上所述,这一注释应该改为:思,使……思。例9致文本:《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人教版四·18·39:“致福,使福到来。”18\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苏教版五·95·16:“致福,求福。”考辨:苏教版误。主要的错误是将文意注释表述成语义注释。语义注释是:“表述或显示文言文词的概括义和句子的句面义的注释。”它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严格对译。今按,《说文》:“致,送诣也。从夊从至。”“致”的本义是“送达”。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给予,送给,献出。例如《左传·文公六年》:“尽具其帑,与其器用财贿,亲帅扞之,送致诸竟。”《论语·子张》:“士见危致命。”②使至,导致。《荀子·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韩非子·五蠹》:“而致尊过耕战之士。”又:“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而人主兼举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几矣。”“致福”的“致”应该是“使……至”。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说:“致:使……至。10致福,等于说求福。”也就是说,“求福”是文意注释。综上所述,这一注释应为:致,使至。致福,等于说求福。例10茫然文本:《赤壁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人教版三·120·10:“茫然,旷远的样子。”苏教版一·84·11:“茫然,浩荡渺远的样子。”考辨:人教版、苏教版的注释均不是十分准确。苏教版的不足之处在于,“浩荡渺远”指出了“水势大”和“遥远”,没有指出“广阔”。两个版本的注释共同错误是:没有指出“茫然”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今按,《王力古代汉语字典》云:“茫(茫然),旷远,模糊不清。”例如唐·李白《蜀道难》:“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宋·苏轼《前赤壁赋》云:“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11而在现代汉语中“茫然”是“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因此,这一注释应该改为:茫然,旷远,模糊不清。古今异义词。例11羽化文本:《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人教版三·120·12:“羽化,传说成仙的人能飞升,像长了翅膀一样。”苏教版一·84·14:“羽化,道教称飞升成仙为“羽化”。”考辨:人教版,苏教版的注释均有不足。人教版的不足在于“像长了翅膀一样”不确切。而苏教版的注释言“飞升成仙为‘羽化’”,搞错了因果关系。今按,“羽”,《说文》:“羽,鸟长毛也。象形。”可知,“羽”的本义为“鸟的毛。”例如《孔子家语·执辔》:“羽虫三百六十,而凤为之长。”《墨子·旗帜》:“剑盾为羽旗,车为龙旗。”后引申为“鸟虫的翅膀。”例如南朝宋·鲍照《咏双燕》:“双燕戏云崖,羽翰始差池。”10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99:3541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5:76419\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化”,《说文》:“匕,变也。”徐灏曰:“匕化古今字。”可知,“化”的本义是变化。例如《易·系辞传》:“知变化之道。”《礼记·乐记》云:“和故百物化焉。”《国语·晋语》:“胜败若化。”“羽化”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和参考书列了以下几种:①道教称成仙为羽化,认为成仙后可以飞升,例如《抱朴子·对俗》:“古之得仙者或身12生羽翼,变化飞行。”②道教称人成仙后身长羽翼,能够飞升。例如白居易《新乐府·海漫漫》诗:“山上多生不死药,服之羽化为天仙。”苏轼《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13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③“古人认为仙人可以飞升变化,因此14把成仙叫做羽化。婉辞,道教徒称人死。”④像长出羽翼一样地变化,指成仙。例如《抱朴15子·对俗》:“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从上述材料可知“羽化”应该来源于“《抱朴子·对俗》:‘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羽化”的“羽”因该是名词用作动词“长出翅膀”;“化”应该是“变化”。《抱朴子》是东晋葛洪撰写的一部道家理论著作。本书记述了神仙、炼丹、符箓以及有关文学理论批评的内容。将玄学与道教神学,方术与金丹、丹鼎与符、儒学与仙学统统纳为一体之中,从而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羽化”因该是“道教认为人成仙以后会长出羽翼,变化飞升。”综上所述,这一注释应该改为:羽化,道教认为人成仙以后会长出羽翼,变化飞升。例12壑文本:《赤壁赋》:“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人教版三·121·04:“壑,谷。”苏教版一·85·04:“壑,渊。”考辨:人教版、苏教版均有不足。人教版主要的错误是将“壑”解释为“谷”,没有进一步解释,令人费解;苏教版的不足之处在于直接用了文意注释。今按,《正韵》:“壑,沟也,坑也,谷也,虚也。”《王力古汉语字典》:“壑,沟。”就是说,“壑”的本义是“沟”。例如《诗·大雅》云:“实墉实壑。”《张衡·西京赋》云:“谿壑错缪而盘纡。”“沟”,《说文》云:“沟,水渎,广四尺,深四尺。”“沟”的本义是“田间水道。”例如《考工记·匠人》云:“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周礼·遂人》云:“十夫有沟,沟上有畛。”龙不可能生活在“田间的水道”,这是基本常识。所以,这里的“壑”,不是“水沟”。“谷”,《说文》:“谷,泉出通川爲谷。从水半见,出于口。”“谷”的本义是“两山之间16的夹道或流水道。”例如《尔雅·释水》:“水注谿曰谷。”《易·井卦》:“井谷射鲋。”《老子·道德经》:“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由此可知,这里的“壑”,因该是“谷”。12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99:1319-132013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古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98:19241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5:1664-166515郭锡良.古代汉语[M].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848-84916王力.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2000:130720\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中学生不太能明白“谷”的本义,所以可以用容易理解的“谷”的同义词作为文意注释来进一步说明。“渊”,《说文》:“渊,回水也。从水,象形。左右,岸也。中象水皃。”例如《管子·度地》:“水出地而不流,命曰渊水。”《庄子·应帝王》:“鲵桓之审为渊,止水之审为渊,流水之审为渊。”也可以指“深潭”。例如《论语》:“如临深渊。”《诗·小雅·鹤鸣》:“鱼潜在渊。”《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渊”和“谷”不尽相同,但是学生可以理解,所以可以作为文意注释进一步解释。综上所述,这一注释应该改为:壑,谷。指深渊。例13愀然文本:《赤壁赋》:“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人教版三·121·04:“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苏教版一·85·06:“愀然,忧愁凄怆的样子。”考辨:苏教版误,主要的错误是直接用了文意注释。今按,《集韵》:“愀,容色变也。”例如《礼记·哀公问》:“愀然作色。”《列子·仲尼篇》:17“愀然有闲。”《庄子·让王篇》:“愀然变容。”《王力古汉语字典》:“愀,容色变。”例如《荀子·修身》:“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史记·司马相如传》:“于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可见“愀”的意义是“容色改变。”因此,这一注释应该依人教版的注释: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例14骤文本:《赤壁赋》:“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人教版三·121·04:“骤得,数得,即多有所得。”苏教版一·85·26:“骤,骤然,突然。”考辨:苏教版误,这里的“骤”不应该解释为“突然”。今按,《说文》:“骤,马疾步也。”可见,“骤”的本义是“马奔驰。”例如《周礼·大司马》:“车骤徒趋。”《诗·小雅·四牡》:“驾彼四骆,载骤骎骎。”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疾,急。例如《左传·成公十八年》:“杞伯于是骤朝于晋。”《老子》:“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②突然。例如宋·苏辙《蜀论》云:“若夫蜀人,辱之而不能竞,犯之而不能报,循循而无言,忍诟而不骤发也。”罗贯中·《三国演义》:“倘魏兵骤至,四面围定,将何策保之?”③屡次。例如《左传·宣公二年》:“于是晋侯侈,赵宣子为政,骤谏而不入。”《吕氏春秋·不苟》:“由余骤谏而不听。”《史记·齐太公世家》:“田成子惮之,骤顾于朝。”要分辨“骤得”究竟是“突然得到”还是“屡次得到”,可观其上下文:“……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17王力.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2000:32321\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显然,这里是作者苏轼内心的想法,无论是称雄一时的枭雄曹操还是自己,在无穷无尽的自然面前都是渺小的,短暂的,就如同“蜉蝣”一般。面对眼前的清风明月,想到人生的短暂,作者觉得痛然。所以,这里“不可乎骤得”的,是时间。而且实际上,“不可乎骤得”句是化用《楚辞·湘夫人》而成。《湘夫人》:“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襟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汉代王逸注:“骤,数。言富贵惟命,天时难值,不可数得。聊且游戏以尽年寿也。”苏轼这里正是借用此典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所以,宋代郎晔《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前赤壁赋》于“知不可乎骤得”句下注径引《楚辞》曰:“《湘夫人》词:‘时不可兮骤得。’”以明苏子之旨。可见,这里欲“骤得”者,时光;“骤得”者,频数得之也。把它理解为“忽然得到”是不[15]P34正确的。”综上所述,这一注释应该依人教版训为:骤得,数得,即多次得到。例15判文本:《六国论》:“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人教版二·90·13:“判,确定,决定。”苏教版二·70·07:“判,决定。”考辨:人教版。苏教版均误。今按,“判”的含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分开。《说文》云:“判,分也。从刀半声。”例如《左传·庄公三年》:“纪于是乎判。”《国语·周语中》:“若七德离判,民乃携贰。”柳宗元《封建论》:“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分于陪臣之邦。”②区别;分辨。例如《庄子·天下》:”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③判决。例如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太尉判状辞甚巽。”《宋书·许昭先传》:“叔父肇之,坐事系狱,七年不判。”在“判”的义项中并没有一项是“决定”。显然,文中的“判”当译为“区别,分辨”,指国力的强弱已经区分辨出来了,因此战争的强劣态势也区分出来了。这句话正是说明了各国“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因此,这个注释应改为:判,区别,分辨。例16向使文本:《六国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人教版二·91·03:“向使,假使。”苏教版二·70·20:“向使,以前假使”。考辨:苏教版误。“向使”解释为“以前假使”,是望文生义。今按,“向使”的含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假使。例如《史记·李斯列传》:“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22\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之实而秦无彊大之名也。”《后汉书·荀彧传》:“向使臣退军官度,绍必鼓行而前。敌人怀利以自百,臣众怯沮以丧气,有必败之形,无一捷之势。”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显然,“向使”没有“以前假使”的义项。编者这样注可能是将“向”+“使”。“向”有“以前”的意思。例如《孟子·告子上》:“向为身死而不受。”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寻向所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向察众人之议。”宋·苏轼《石钟山记》:“向之噌吰。”而“使”也有“假使”的意思。例如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但是,“向使”的意思并不是“向”、“使”两字意义的简单的叠加。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依人教版的注释:向使,假使。例17易文本:《六国论》:“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人教版二·91·06:“易,轻易。”苏教版二·71·02:“易,容易。”考辨:人教版误。将“或未易量”的“易”训为“轻易”是错误的。今按,“量”的含义,和课文有关的,一般辞书列了以下这个义项:估量,揣度。例如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司马光《资治通鉴》:“愿将军量力而处之。”“易”的含义,和课文有关的,一般辞书列了以下几个义项:①轻视。例如《汉书·王嘉传》:“吏民慢易之。”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寄伪儿啼,恐栗,为儿状。贼易之,对饮酒,醉。”②容易,与“难”相对。例如《国语·晋语七》:“贵货而易土。”唐·岑参《秋夜宿仙游寺南》诗:“物幽兴易惬,事胜趣弥浓。”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事有难易。”“易”并没有“轻易”这一义项。显然,文中的“易”应该解释为“容易”;“量”应该解释为“估量”。观其上下文:“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认为:如果韩、魏、楚三国不贿赂秦国,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不派荆轲行刺,赵王不杀良将李牧,六国联合抗秦;那么成功和失败的命运也许不容易估量。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依苏教版注释为:易,容易。量,估量。例18凭文本:《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人教版三·63·19:“凭,靠。”苏教版二·76·12:“凭,有。”考辨:苏教版误。今按,“凭”的含义,和这首词有关的,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23\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①倚,靠。例如明·归有光《项脊轩志》:“或凭几学书。”李煜《浪淘沙》词:“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②依仗,靠着。例如《庄子·则阳》:“不凭其子,灵公夺而里之。”《左传·哀公七年》:“凭恃其众。”“凭”没有一个义项是“有”。“有”应该是文意注释。这里解释为“靠着”比较好。廉颇英勇无比,老当益壮,有一片报国之心。奈何赵王不信赖他,派人来探试,后又为奸人所惑。这样的境况下,要靠谁来启用英才啊?作者辛弃疾以廉颇自况,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是:凭,依靠。例19覆压文本:《阿房宫赋》:“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人教版二·83·05:“覆压,覆盖。”苏教版二·71·14:“覆压,掩盖。”考辨:苏教版误。今按,“覆”,《说文》云:“覂也。一曰盖也。”本义是“翻转,倾覆。”例如《礼记·檀弓》:“见若覆夏屋者矣。”《楚辞·天问》:“覆舟斟寻。”《庄子·德充符》:“虽天地覆坠。”《汉书·贾谊传》:“前车覆,后车诫。”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覆盖,遮蔽。例如《诗·大雅·生民》:“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吕氏春秋·音初》:“帝令燕往视之,鸣若謚隘。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以衾拥覆,久而乃和。”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覆压”的意思,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覆盖压住。例如宋·宋无《咏石得天字》:“覆压风雷窟,枝撑宇宙穿。”②倾覆,倒坍。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下:“前后山既高且近,堂堂廪廪,迫而临之,如欲覆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妖术》云:“有物推窗棂,房壁震摇,其势欲倾。公惧覆压。”文中的“覆压”是“①覆盖压住”。“覆”、“覆盖”都没有“掩盖”的义项。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改为:覆压,覆盖压住。例20溶溶文本:《阿房宫赋》:“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人教版二·83·08:“溶溶,河水缓流的样子。”苏教版二·71·18:“溶溶,水盛的样子。”考辨:人教版误,将文中的“溶溶”训释为“河水缓流的样子”是错误的。今按,《说文》:“溶,水盛也。从水容声。余陇切。”可知,“溶”的本义是“水盛的样子。”例如《楚辞·九叹·远逝》:“波淫淫而周流兮,鸿溶溢而滔荡。”“溶溶”,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24\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①水盛貌。例如《楚辞·逢纷》:“体溶溶而东回。”②引申为宽广貌。《楚辞·九叹·愍命》:“心溶溶其不量兮,情淡淡其若渊。”观其上下文:“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这段话主要说明阿房宫的雄伟气势。这里的二川指的是“渭水”和“樊川”,渭水源出甘肃,流经陕西省;樊川即樊水,灞水的支流,在今陕西省。这是两条大河,所以应该是“水盛貌”更合乎作者的本义。考察《古文观止》与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都做此训。综上所述,这一注释应该依苏教版注为:溶溶,水盛的样子。例21缦回文本:《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人教版二·83·09:“缦回,宽而曲折。”苏教版二·71·19:“缦回,回环曲折。”考辨:人教版误,“缦”没有“宽”的意思。今按,“缦”,《说文》:“缯无文也。从糸曼声。”“缦”的本义是“无花纹的丝织品。”例如《汉律》:“赐衣者缦表白里。”《春秋·繁露》:“庶人衣缦。”《国语·晋语》:“乘缦不举。”由“丝织品”引申出“回环的样子。”例如刘禹锡《畬田行》诗:“何处好畬田,团团缦山腹。”纵观一般辞书“缦”的所有义项:①无花纹的缯帛;②回环的样子;③弦索;④通“慢”,缓慢,散漫;⑤通“蔓”见“蔓蔓”。没有解释为“宽”的。“回”的本义是“回旋,旋转”。《说文》:“回,转也。从囗,中象回转形。”例如《诗·大雅·云汉》:“昭回于天。”《淮南子·本经》:“诡文回波。”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虎鼓瑟兮鸾回车。”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又引申为“曲折”。例如陆机《答张士然》诗:“回渠绕曲陌,通波扶直阡。”显然,“缦回”的“回”就是“曲折”。综上所述,这一注释应该依苏教版训为:缦回,回环曲折的样子。例22融融文本:《阿房宫赋》:“歌台暖响,春光融融。”人教版二·83·18:“融融,和乐。”苏教版二·72·07:“融融,和暖的样子。”考辨:人教版误,这里的“融融”解释为“和乐”是不对的。今按,《说文》:“融,炊气上出也。”本义是“炊气上升”。例如《晋书》云:“融融者皆趣热之士,其得炉冶之门者,惟夹炭之子。”“融融”,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和乐的样子。例如《左传·隐公元年》:“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杜预注:“融融,和乐也。”②和暖的样子。例如南朝宋·鲍照《采桑》诗:“霭霭雾满闺,融融景盈幕。”唐·张25\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籍《春日行》:“春日融融池上暖,竹牙出土兰心短。”③明亮的样子。例如汉·扬雄《太玄进》:“日飞悬阴,万物融融。”唐·元稹《夜合》诗:“绮树满朝阳,融融有露光。”“歌台暖响,春光融融”的下一句是:“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有学者主张这里是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所谓互文,按《辞海》上说是“上下文各有交错省却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并合而完整达意。”例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主人下马客在船”,意思是“主人下了马登上船,客人下了马登上了船”。歌与舞“两物”本应连在一起同时“并举”写出,由于修辞的需要,在上下文里“各举一边”,即上分句举“歌”而省“舞”,下分句举“舞”而省“歌”。句中的“台”与“殿”也是“各举一边”。后文说“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的“一宫”指的是整个阿房宫,“气候”指的是冷暖天气,在一宫之内差异特别大。由此可知,这里的“融融”应该是“②和暖的样子”。综上所述,这一注释应该依苏教版的注释训为:融融,和暖的样子。例23抶文本:《五人墓碑记》:“众不能堪,抶而仆之。”人教版二·110·23:“抶,击。”苏教版三·39·15:“抶,笞打,鞭打。”考辨:人教版误。今按,“抶”的含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一个义项:用鞭(或杖或竹板)打。例如《说文》:“笞击也。”《左传·文公十八年》:“公游于申池,二人浴于池,歜以扑抶职,职怒。”《庄子·则阳》云:“然后抶其背,折其脊。”在辞书中,“抶”并没有“击”的义项。“击”应该是文意注释。这个注释应该依苏教版训为:抶,笞打,鞭打。例24抚文本:《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人教版二·110·24:“抚,担任巡抚。”苏教版三·39·16:“抚,巡抚,这里作动词,意思是抚慰。”考辨:苏教版不太确切,“抚”解释为“抚慰”是错误的。今按,“抚”的含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抚摩。例如《说文》:“抚,安也。”《国语·晋语八》:“抚而泣之。”《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妇抚儿乳,儿含乳啼。”②抚慰,安慰。例如《三国志·诸葛亮传》:“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资治通鉴》:“及设备使抚表众。”《史记·淮阴侯列传》:“镇赵抚其孤。”③官名。明、清时代巡抚的省称。例如《明史·海瑞传》:“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輙表贺。”吴敬梓《儒林外史》云:“就是抚徐穆轩先生,今升少宗伯。”“抚”是“巡抚”的省称,“巡抚”有名词也有动词:①官名。明洪熙元年始设巡抚专职。清为省级地方政府长官,总揽全省军事、吏治、刑狱、民政等,职权甚重。例如《明史·宣宗纪》云:“大理卿胡概、参政叶春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清史·职官志三》:“巡26\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抚,掌宣布德意,抚安齐民,修明政刑,兴革利弊,考覈羣吏,会总督以诏废置。”②指任巡抚之职。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三:“五十九年,毕秋帆先生奉命巡抚山东。”可知,“抚”应该也可以做动词,意思为“担任某地的巡抚”。“《明督抚年表》为研究明代官制的重要工具书,搜罗资料丰富,一一注明了出处,是研究明代督抚的较为完备的资料书。《明纪》云:“天启六年四月,周顺昌缇骑至,诸生文震[16]亨、杨廷枢前谒,巡抚毛一鹭请以民情上闻。””可知,毛一鹭做过巡抚。综上所述,这个注释是:抚:巡抚,动词。以大中丞抚吴者,以大中丞职衔担任苏州巡抚的人。例25傫文本:《五人墓碑记》:“即今之傫然在墓中也。”人教版二·111·01:“傫,聚集的样子。”苏教版三·40·02:“傫,合并在一起的样子。”考辨:人教版、苏教版均误。不足之处是表述不够准确。今按,“傫”的本义是“疲劳”。例如《广雅·释诂二》:“儽,劳也。”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有以下的义项:①堆积的样子。辞书举例即本文。明·张溥《五人墓碑记》云:“按诛五人,……即今傫然在墓者也。”故,“傫然”的含义应该是“堆积的样子”。这个注释应该改为:傫,堆积的样子。例26鲰文本:《鸿门宴》:“鲰生说我曰。”人教版一·86·22:“鲰,浅陋,鄙薄。”苏教版三·104·06:“鲰,杂鱼,小鱼,比喻小人。”考辨:苏教版误。“杂鱼,小鱼”是“鲰”的本义,但不是文中的含义。且云“鲰”“比喻小人”是不恰当的。今按,《说文》:“鲰,白鱼也。从鱼取声。”“鲰”的本义是“白小鱼”。例如《史记·货殖列传》:“鲰千石,鲍千钧。”引申为形容词“浅陋,愚昧”。例如唐·李邕《叶有道碑》:“粤惟博物君子,岂伊小说鲰生乎?”清·余怀《板桥杂记·附录》:“虽属鲰生之好事,足资风月之雅谈。”故,这个注释应该依人教版训为:鲰,浅陋,鄙薄。鲰生,比喻小人。例27翼文本:《鸿门宴》:“常以身翼蔽沛公。”人教版一·87·23:“翼,掩护。”苏教版三·104·13:“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考辨:人教版、苏教版均误。人教版的不足之处在于对重要的文言现象“当注未注”。27\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苏教版的不足在于“翼”的意义和用法解释错误。今按:“翼蔽”应该是同义词连用,这里的“翼”不是解释为名词做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而应该是动词“掩护”。《正字通·羽部》:“翼,卫也。”《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18“用翼遮盖,保护”。例如《诗·大雅·生民》:“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左传·哀公十六年》:“胜如卵,余长而翼之。”《聊斋志异·梦狼》:“丁乃以身翼翁而进。”这些句中的“翼”都是遮护义。“翼”和”蔽”结合在一起,就成了“同义连用”。“同义连用”即“同义连文”,是意义相同、相近的单音词的连用,两字相连为复词、复语,其意义相同,不必分拆来解。古人有时又称“重言”、“复语”,今称“同义连文”。例如《尚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唐代孔颖达训释曰:“遑亦暇也。重言之19者,古人自有复语。”王念孙解《淮南子》“榛巢”,引王引之曰:“榛巢连文,则榛即是巢。20犹窟穴连文,则窟即是穴”。这样将同义词连用的目的,在于加强语势,属于一种修辞方式。例如《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礼记·檀弓》:“礼道则不然,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万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长子郎中令建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离骚》:“览相观于四极兮。”《汉书·王莽传》:“虽未能充裕,略颇稍给。”“翼蔽”连文还有其他的例子。例如《明史·孝义传·曾鼎》:“贼怒,将杀母,鼎号呼以身翼蔽,伤顶肩及足,控母不舍。”此例中的“翼蔽”跟《鸿门宴》中的“翼蔽”一样,都是遮蔽、掩护义。而“翼”释为“像鸟张开翅膀一样”,为形容词,例如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按照上下文语境,“项庄拔剑舞。项伯亦拔剑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以身”如何“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蔽”沛公,不符合事理。故,“翼”解释为“掩护”更合理。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改为:翼,掩护。翼蔽,是“同义连文”,即指掩护、遮蔽。例28经年文本:《雨霖铃》:“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人教版三·62·07:“经年,一年。”苏教版四·67·08:“经年,年复一年。”考辨:人教版苏教版均误。今按,“经年”的意思,和这首词相关的,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一年或者一年复一年。例如明·宗臣《报刘一丈书》:“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②全年。例如明代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经年裹物之用。”观上下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原名三变,字18王力.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M].商务印书馆,2008:45819十三经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22220王念孙.读书杂志[M].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76628\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耆卿。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只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柳永在受了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生活。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就是柳永离开汴京时与情人的依依惜别。因为是凄凉的深秋时候,又因为仕途上没有出路,只能漂泊在江湖之间。“词人想象着分别以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而在这期间即使遇到良辰美景,没有心爱的人在身边相伴,对自己又有什幺意思呢?真可谓道出了心中无限的伤感之情。显然,词人不能确定何时才能相见才如此伤感。如果他能确定归期,又怎会如此悲伤呢?再加上词人当时是去漂泊,仕途不顺,交通又不便利。这种种因素就使得词人更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所[17]以才生出如此多的伤感。“经年”解释为一年又一年最合文义。”因此,这个注释应该改为:经年,一年或者年复一年。这首词中指年复一年。例29渗漉文本:《项脊轩志》:“尘泥渗漉。”人教版二·107·04:“渗漉,从小孔慢慢漏下。”苏教版五·47·14:“渗漉,渗漏,下漏。”考辨:人教版误,不足之处是“无中生有”。今按,“渗”的含义,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下漉也。例如《汉书·司马相如传》:“滋液渗漉。”注:“谓润泽下究。”《汉书·扬雄传》:“泽渗离而下降。”“漉”的含义,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浚也。例如《说文》:“漉,浚也。从水,鹿声。”《礼记·月令》:“毋漉陂池。”王充《论衡》:“林焚池漉。”②水漫漫渗下。例如《战国策·楚策》:“漉汁洒地,白汗交流。”《卦禅文》云:“滋液渗漉。”显然,“渗漉”的意思应该是“水漫漫渗下”,没有“从小孔”的意思。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是:渗漉,慢慢渗下。例30兀坐文本:《项脊轩志》:“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人教版二·107·16:“兀坐,独自端坐着。”苏教版五·47·21:“兀坐,端坐。”考辨:苏教版误。今按,“兀”的本义是《说文》:“高而上平也。从一在人上。”即“高耸突出的样子。”例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兀坐”的含义,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端坐,独自静坐。例如唐·戴叔伦《晖上人独坐亭》诗:“萧条心境外,兀坐独参禅。”宋·苏轼《客住假寐》诗:“谒入不得去,兀坐如枯株。”29\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观其上下文,“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项脊轩里只有作者一个人,环境十分幽静。故这里的“兀坐”应该是“独自,端正地静坐”。这个注释应该是:兀坐,独自端正地静坐。例31已文本:《项脊轩志》:“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人教版二·107·25:“已,已而,然后。”苏教版五·48·06:“已,已而,不久。”考辨:苏教版误。今按,“已”的含义,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不久。例如《汉书·原涉传》:“已为中郎,后免官。”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清·全祖望《梅花岭记》:“已而英、霍山师大起。”②然后。例如《孔丛子·论书》:“尧既得舜,历试诸难,已而纳之于尊显之官,使大録万机之政。”宋·叶适《刘建翁墓志铭》:“治县极宽,不为节限,讼者从容各尽其辞;已而敷畅折衷,隐情遁节,如镜见象,奸民未尝不避影敛迹也。”观其上下文,“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和“始”(开始)相应的“已”,应该是“然后”。故,这个注释应该是:已,已而,然后。例32乳文本:《项脊轩志》:“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人教版二·107·27:“乳,用乳汁喂养。”苏教版五·48·09:“乳,喂养了。”考辨:人教版、苏教版均误。不足之处均在于训释不够准确。今按,“乳”,《说文》:“人及鸟生子曰乳,兽曰産。”本义是“生子,生产。”例如《吕氏春·音初》:“主人方乳。”《汉书·李广苏建传》云:“使牧羝,羝乳乃得归。”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哺乳,喂奶。例如《左传·宣公四年》:“夫人使弃诸梦中,虎乳之。”《汉书·张骞传》:“还,狼乳之。”显然,文中的“乳”是“哺乳,喂奶。”例33过余文本:《项脊轩志》:“大母过余曰。”人教版二·107·32:“过余,到我(这里来),意思是来看我。”苏教版五·48·15:“过余,到我这里。”考辨:人教版、苏教版误。不足之处均在于训释不够准确。今按,“过”,《说文》:“度也。”本义是“走过,经过。”例如《孟子·滕文公上》:“禹30\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吕氏春秋·察今》:“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史记·魏公子列传》:“行过夷门,见侯生。”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过访,探望。例如《战国策·齐策四》:“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史记·魏公子列传》:“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谊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这个注释应该改为:过余,探望我。例34遗迹文本:《项脊轩志》:“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人教版二·108·05:“遗迹,旧日事物。”苏教版五·48·21:“遗迹,旧日遗物。”考辨:人教版、苏教版均误。不足之处均在于训释不够准确。今按,“遗”的本义是“遗失”。例如《说文》:“遗,亡也。”《易·泰》:“不遐遗。”《左伟·成公十六年》:“君惟不遗德刑。”汉·贾谊《过秦论》:“亡矢遗镞。”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遗留。汉·贾谊《过秦论》:“因遗策。”宋·苏轼《石钟山记》:“访其遗踪。”清·全祖望《梅花岭记》:“忠烈遗骸。”“迹”,《说文》云“步处也。”本义是“足迹”。例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播吾,刻疏人迹其上。”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人或事物留下来的痕迹。例如《韩非子·难一》:“故平公之迹不可明也。”故,“遗迹”应该是“遗留下来的事物”。例如汉·王粲《赠文叔良》诗:“先民遗迹,来世之矩。”《三国志·吴志·陆胤传》云:“胤天资聪朗,才通行絜,昔历选曹,遗迹可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洹水》:“今池林絶灭,略无遗迹矣。”宋·苏轼《渚宫》诗:“谁能为我访遗迹,草中应有湘东碑。”这个注释应该改为:遗迹,过去的人和事物留下来的痕迹。例35制文本:《项脊轩志》:“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人教版二·108·15:“制,形式,规制。”苏教版五·48·28:“制,规制,格局。”考辨:人教版误。将“制”解释为“形式”不准确。今按,“制”,《说文》:“裁也。”本义是“裁剪”。例如《淮南子·主术》:“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诗·豳风·东山》:“制彼裳衣。”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式样。例如陶潜《桃花源诗》云:“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观其上下文,“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31\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这里的“制”应该是“建筑物的规模形制”。比较教材的几个注释,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规制”:指建筑物的规模形制。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五:“中山府有夕阳楼,煇出疆日,骑马自楼下过,在城之隅,规制甚小。”②“格局”:艺术或机械的图案或形状,格式,布局。例如《红楼梦》四十八回:“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鲁迅《孔乙己》:“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③“形式”:某物的样子和构造,区别于该物构成的材料。蔡元培《图画》云:“纯以形式。”可知,文中的“制”应该训译为“规制”或“格局”比较合适。“形式”不太合适。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为:制,规制,格局。例36险衅文本:《陈情表》:“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人教版三·111·03:“险衅,艰难祸患,指命运不济。衅,罪过。”苏教版五·45·03:“险衅,凶兆,厄运。衅,征兆。”考辨:人教版、苏教版均不准确。人教版的错误在于“险”的意思没有注出。苏教版的错误有两个方面:一、在于“险”的意思没有注出。二、将“衅”注释为“征兆”是错误的。今按,《说文》:“险,阻,难也。”“险”的本义是“险阻”。例如《礼记·少仪》:“军旅思险。”《列子·汤问》:“毕力平险。”《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险以远。”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险恶。例如《吕氏春秋·适音》:“亡国之音何以哀,其政险矣。”②艰难,困难。例如《荀子·荣辱》:“安利者常乐易,危害者常忧险。”③危险。例如《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至险绝处。”宋·苏轼《教战守》:“涉险而不伤。”明显,“臣以险衅”中的“险”是“②艰难,困难”,引申为“厄运”。“衅”,《说文》:“衅,血祭也。象祭竈也。从爨省,从酉。酉,所以祭也。从分,分亦声。”“衅”的本义是“古代一种祭祀仪式,用牲畜血涂器祭祀。”例如《周礼·小祝》:“大师掌衅祈号祝。”《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不以累臣衅鼓。”《韩非子》:“缚之,杀以衅鼓。”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祸患。例如《后汉书》:“夫功全则誉显,业谢则衅生。”②罪过,罪责。例如《通志》:“衅门子弟不得居宿卫近侍之官。”《后汉书·杨震传》:“览顾知衅重,必有自疑之意。”《后汉书·刘般传》:“遂增锢三世,衅及其子。”③坏的征兆。例如《国语·鲁语上》:“恶有衅,虽贵,罚也。”《三国志》:“近览刘氏倾覆之衅。”观其上下文:“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这里的“险衅”指的应该是“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李密倾诉自己早年失去父母,在中国古代将此看作是自己的罪过。又《文选·李密〈陈情事表〉》:“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张铣注:“险衅,艰难祸罪也。”唐·陈子昂《为人陈情事表》:“臣门衰祚32\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薄,少遭险舋。”综上所述,这一注释应该改为:险衅:艰难和罪过。例37吊文本:《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人教版三·111·19:“吊,安慰。”苏教版五·45·20:“吊,慰问。”考辨:人教版误。今按,“吊”为吊的俗字。本义是:“慰问丧家。”例如《说文》:“吊,问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从人持弓,会敺禽。”《礼记·曲礼》:“知生者吊,古吊辞曰,如何不淑。”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凭吊古人或者感慨往事。例如贾谊《吊屈原赋》:“敬吊先生。”②慰问。例如《左传·襄公十四年》:“有君不吊。”《淮南子·人间训》:“人皆吊之。”21纵观,“吊”的所有义项,没有“安慰”这一项。“安慰”:“使心情安适”,而“慰问”:“(用话或物品)安慰问候。”两个词语的意义不完全一样。综上所述,这一注释应依苏教版训为:吊,慰问。例38夙文本:《陈情表》:“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人教版三·111·20:“夙,早被疾病缠绕。”苏教版五·45·21:“夙,一直。”考辨:人教版、苏教版均不太确切。人教版将“夙婴疾病”的“夙”解释为“早”是错误的。苏教版注为“一直”不很确切。今按,“夙”,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早。例如《说文》:“夙,早敬也。”《诗·召南·小星》:“夙夜在公。”《仪礼·士昏礼》:“夙兴。”②向来。例如《后汉书·刘虞传》:“虞虽为上公,天性节约……远近豪俊,夙僭奢者,莫不改,而归心焉。”唐·杜甫《昔游》诗:“良觌违夙愿,含凄向寥廓。”观其上下文:“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李密在文中陈述了“父丧母嫁、多病零丁、门衰祚薄、夙婴疾病”,故自己不能“废远”。由此可知,“夙婴疾病”的“夙”和“常”呼应。此处应译为“向来被疾病缠绕”,而非“早年被疾病缠绕”。2223“一直”:“表示动作始终不间断或状态始终不变。”而“向来”:“从来,一向。”“向来”表示动作持续从过去到现在。而“一直”没有这个时间的范围。两者不全相同。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改为:夙,向来。例39沐浴文本:《陈情表》:“逮奉圣朝,沐浴清化。”2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5:8-92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5:1601-1602.2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5:1489-1490.33\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人教版三·111·24:“沐浴,这里指蒙受。”苏教版五·46·02:“沐浴,这里指蒙受恩泽。”考辨:人教版,苏教版均误。人教版注释错将语义注释用文意注释的术语来表述。苏教版有两处不足;其一,同人教版;其二,无中生有。今按,《说文》:“沐,濯发也。”“沐”的本义是“洗头”。《说文》:“浴,洒身也。”“浴”的本义是“洗去身上的污垢。”例如《论衡·讥日》:“且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皆去一形之垢,其实等也。”可见,“沐”和“浴”表示洗人体上的不同部分。“沐浴”,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洗发洗身,洗浴。例如《周礼·天官·宫人》:“宫人掌王之六寝之脩,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共王之沐浴。”唐·白居易《沐浴》诗:“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清·戴名世《杨刘二王合传》:“乃沐浴焚香,撰上烈皇帝表。”②蒙受。例如《史记·乐书》:“沐浴膏泽而歌咏勤苦,非大德谁能如斯!”唐·柳宗元《为京兆府请复尊号表》云:“沐浴鸿泽者,敢怀晷刻之安;捧戴皇恩者,不知寝食之适。”③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例如汉·王充《论衡·累害》:“夫小人性患耻者也,含邪而生,怀伪而游,沐浴累害之中,何招召之有!”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五:“使荆公得从濂溪,沐浴于光风霁月之中,以消释其偏蔽。”显然,“逮奉圣朝,沐浴清化”的“沐浴”应该是“②蒙受”。后面的宾语“清化”应该训释为“清明的教化”。(《说文》:“化,教行也。”)。苏教版将“沐浴”解释为“蒙受恩泽”,即变成“蒙受恩泽清明的教化”,是“无中生有”。人教版和苏教版共同的不足就是用“这里指”这样的“术语”。“这里指”表述的是文意注释。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改为:沐浴,蒙受。清化,清明的教化。例40猥文本:《陈情表》:“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人教版三·112·08:“猥,自谦。”苏教版五·46·10:“猥,犹‘鄙’。”考辨:苏教版的注释有不足。苏教版的注释指出了“猥”的用法,但是“犹‘鄙’”,表述不清楚。今按,《说文》:“猥,犬吠声。从犬畏声。”本义是“狗叫声”。究其在此语境中的意义,24应该是“谦词”。例如:诸葛亮《出师表》:“猥自枉屈。”鄙,《说文》:“五酇爲鄙。”本义是“五百户”(周代的人口单位)。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鄙陋。例如《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云:“以为鄙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人贱物亦鄙。”②自谦。例如《史记·廉24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中华书局,2000:699-700.34\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颇蔺相如列传》:“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③轻视。《左传·宣公十四年》:“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和此文中“猥”有关的义项是“②自谦”。学生对于“鄙”的用法也不是很清楚,用它来训“猥”,不是很好。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改为:猥,自谦。例41陨首文本:《陈情表》:“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人教版三·112·10:“陨首,头落地。”苏教版五·46·12:“陨首,杀身。”考辨:人教版、苏教版均有不足。人教版的不足之处在于,“杀身”是文意注释,应该先注出语义注释。苏教版的不足之处在于只给出语义注释,上下文不是很通顺,应该进一步注出文意注释。今按,《说文》:“陨,从高下也。”本义是“从高处,坠落。”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堕落。例如《尔雅》:“陨,坠也。”《玉篇》:“陨,落也,堕也。”《韩非子·内储说上》:“冬十二月陨霜不杀菽。”《诗·卫风·氓》:“其黄而陨。”②死。例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巢陨诸樊。”《韩非子·说疑》:“则陨身灭国矣。”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显然,“陨首”的“陨”应该是指“①堕落”。“首”的意义是“头”(《说文》:“头也”)。“陨首”即“头落地”。在上下文中“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是表示皇恩浩荡,肝脑涂地的意思,也就是指“杀身”。例如明·张居正《答应天巡抚宋阳山论均粮足民书》:“仆以一身当天下之重,不难破家以利国,陨首以求济。”注释编者应该将文意注释也注出,便于学生理解。综上所述,这一注释应该改为:陨,堕。陨首,头落地,就是指杀身。例42笃文本:《陈情表》:“臣欲奉诏奔驰,而刘病日笃。”人教版三·112·11:“笃,病重。”苏教版五·46·18:“笃,沉重。”考辨:人教版误。将“笃”训释为“病重”是无中生有。今按,“笃”的含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马行迟顿。例如《说文》:“笃,马行顿迟也。”《后汉书·先武纪》:“笃癃无家属。”②厚实。例如《诗·唐风·椒聊》云:“硕大且笃。”《书·微子之命》:“予嘉乃德,日笃不忘。”③程度深(多指人事方面)。例如《三国志·诸葛亮传》:“孙权病笃。”显然,“而刘病日笃”应该是“但是祖母刘氏的病一天一天沉重”。“笃”充当“病”的谓语,意思是“沉重”。35\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这一个注释应该依苏教版为:笃,沉重。例43狼狈文本:《陈情表》:“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人教版三·112·19:“狼狈,形容进退两难的情状。”苏教版五·46·21:“狼狈,指困顿窘迫的样子。”考辨:人教版、苏教版均有不足。人教版将“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中的“狼狈”解释为“形容进退两难的情状”,前后语义有重复。苏教版使用“指……”的“术语”,将语义注释当成文意注释。今按,“狼狈”的含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二兽名。狈是传说中一种似狼的野兽。例如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毛篇》:“或言狼狈是两物,狈前足絶短,每行常驾两狼,失狼则不能动,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宋·沈括《梦溪笔谈·艺文二》:“如‘自朱耶之狼狈,致赤子之流离’,不唯赤对朱,耶对子,兼狼狈、流离,乃兽名对鸟名……如此之类,皆为假对。”②喻艰难窘迫。例如《后汉书·任光传》云:“更始二年春,世祖自蓟还,狼狈不知所向。”《三国志·蜀志·马超传》云:“……(超)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绍口吐鲜血不止,叹曰:‘吾自历战数十场,不意今日狼狈至此!’”显然,此句应该是“进退”“狼狈”解释为“境遇艰难窘迫”。若“狼狈”解释为“进退两难”,岂非“进退进退两难”,语义重复了。综上所述,这一注释应该依苏教版的注释训为:狼狈,比喻艰难窘迫的样子。例44矜文本:《陈情表》:“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人教版三·112·26:“矜,自夸。”苏教版五·46·28:“矜,顾惜。”考辨:人教版、苏教版均有不足。人教版的注释是正确的。但是需要说明一下李密的考虑,否则学生很难理解。苏教版将“矜”解释为“顾惜”是错误的。今按,“矜”的含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怜悯,同情。例如《诗·小雅·巷伯》:“矜此劳人。”《书·吕刑》:“哀矜庶戮之不辜。”②注重,崇尚。例如贾谊《陈政事疏》:“故人矜节行。”③自夸。《礼记·表礼》:“不矜而庄。”《韩非子·说疑》:“不敢矜其善。”《战国策·齐策》:“矜功不立。”宋·欧阳修《归田录》:“以此自矜。”要分辨文中的“不矜名节”究竟是“不顾惜名节”还是“不自夸名节”。首先要了解李密写《陈情表》的始末,也就是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李密(224—287),蜀汉西晋间人。晋武帝立太子,征诏为太子洗马。因祖母年老,须亲自奉养,遂上《陈情表》固辞不受。李密早年曾任蜀尚书郎、大将军主簿等职,故曰“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他为了表明自己不是心系旧朝,解除晋武帝司马炎的疑心。故言:“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36\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若将“不矜名节”解释为“顾惜名节”,岂不是说出仕晋朝是“不惜名节”的行为,晋武帝一定不会善罢甘休。李密博览多通,机警辩捷,他这样说显得非常谦逊坦诚。表明自己是愿意出仕的,只是为了自己的祖母。最终,晋武帝答应了他的请求,一直等到李密的祖母去世,李密才出仕。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依人教版训为:矜,自夸。李密这样说是怕晋武帝怀疑自己不出仕是以名节自夸。例45区区文本:《陈情表》:“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人教版三·112·37:“区区,形容自己的私情。”苏教版五·46·38:“区区,形容感情恳切。”考辨:人教版、苏教版均误。今按,“区区”的含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小;少。形容微不足道。例如《战国策·齐策四》:“区区之薛。”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区区之地。”②诚挚的样子。例如《论衡·感虚》:“如不闻其言,虽至诚区区,终无得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感君区区怀。”③自称的谦词。例如《后汉书·窦融传》:“区区所献,唯将军省焉。”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区区向往之至。”显然,“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这里的“区区”在主语的位置上,应该是“③自称的谦词。”因此,这个注释应该改为:区区,自称的谦词。例46鉴文本:《陈情表》:“皇天后土实所共鉴。”人教版三·112·44:“鉴,察。”苏教版五·47·06:“鉴,明察。”考辨:苏教版误,将“鉴”解释为“明察”,是无中生有。人教版也略有不足,最好将单音节词注释为双音节词,利于学生理解。今按,“鉴”的含义,和课文有关的,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鉴察。例如《汉书·武帝纪》:“朕嘉唐虞而乐殷周,据旧以鉴新。”唐·李朝威《柳毅传》:“不能鉴听。”②鉴别。《吕氏春秋·适音》:“谿极则不鉴。”显然,文中的“鉴”应该解释为“鉴察”。又,“明察”意有词“明鉴”。例如《三国志·魏志·杨俊传》:“俊自少及长,以人伦自任。……其明鉴行义多此类也。”《晋书·王恭传》:“赖先帝明鉴,浸润不行。”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依人教版训为:鉴,鉴察。例47理文本:《报任安书》:“其次不辱理色。”人教版六·93·07:“理,肌理。”37\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苏教版五·72·01:“理,道理。”考辨:苏教版误。“理色”的“理”应该是“肌理”。今按,“理”的本义是《说文》:“治玉也。”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道理,义理。例如《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恶积祸盈,理至焦烂。”柳宗元《送薛存义序》:“势不同而理同。”②纹理。例如《淮南子·览冥》:“璧袭无理。”刘禹锡《砥石赋》:“圭形石质,苍色腻理。”这里的“色”应该指“脸色”,所以“理色”应该是“腠理和脸色”。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是:理,肌理。理色,泛指人的脸色。例48鲜文本:《报任安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人教版六·93·20:“鲜,不以寿终。”苏教版五·72·10:“鲜,态度鲜明。”考辨:苏教版误。这里的“鲜”应该是“自杀,自尽”的意思。今按,“鲜”的本义是《说文》:“鱼名。”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鲜明。例如《汉书·广川惠王越传》:“衣服常鲜于我。”②自杀,夭折。《左传·昭公五年》“葬鲜者自西门。”杜预注:“不以寿终为鲜。”俞樾在《群经评议·春秋左传三》中对《昭公五年》的“葬鲜者自西门”的“鲜”注曰:“人死为之鲜。正取鲜落之义。”观其上下文,“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猛虎处深山,百兽震恐,及其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司马迁从《礼记》中引出“刑不上大夫”之语。肯定了士人保持自己节操的重要性。用老虎在深山时与被关进兽笼或落入陷阱后的截然不同的遭遇来比喻士人落入牢笼受制约、受辱之情状,说明必须在受刑之前自杀的道理。因此,文中的“鲜”应该解释为“自杀”。例49负下文本:《报任安书》:“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人教版六·95·12:“负下,处在屈辱的地位。负,居处。下,低下的地位。”苏教版五·76·01:“负下,负罪之下。”考辨:人教版误。“负下”应该解释为“负罪之下。”今按,“负”的本义是《说文》:“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蒙受。例如刘基《赠周宗道》:“负屈无处诉,哀号动穹苍。”《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李善注:“负累之下,未易可居。”“负”没有“居处”的义项。观其上下文,“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下文的“下流”指的是“卑贱的身份与受38\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辱的处境”。这里用的应该是“互文”的手法,意为自己“负罪之下”、“身处卑贱的身份”“不容易处”,“多受讽刺和议论”。因此,这个注释应该是:负:蒙受(罪过)。负下:负罪之下。例50激湍文本:《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人教版一·96·10:“激湍,流势很急的水。”苏教版五·96·05:“激湍,激荡回旋的水流。”考辨:苏教版误。将“激湍”解释为“激荡回旋的水流”,是“无中生有”。今按,“激”的本义是《说文》:“水碍衺疾波也。”就是“水势受阻遏后腾涌或飞溅”。例如《孙子·势》:“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迅疾;猛烈。例如晋·潘岳《西征赋》:“交渠引漕,激湍生风。”“激”没有“回旋”意,苏教版的注释为“无中生有”。“湍”的本义为:“疾濑也。”就是“水势急速”。例如《史记·河渠书》:“水湍悍”。《淮南子·说山》:“稻生于水,而不能生于湍濑之流。”注:“急水也。”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急流的水。例如吴均《与朱元思书》:“急湍甚箭。”因此,这个注释应该为:激湍,流势很急的水。例51俯仰文本:《兰亭集序》:“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教版一·96·19:“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周旋。”苏教版五·96·23:“俯仰,一俯一仰。”考辨:苏教版误。今按,“俯仰”的含义,和课文内容有关的,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周旋。例如《左传·定公十五年》:“左右周旋,进退俯仰。”②一俯一仰。例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俯仰之间,已成陈迹。”观其上下文,“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这里的“俯仰”应该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与”,后面列举了两种不同的“趣舍”和人生态度。这里的“俯仰”和下文的“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俯仰”意思不同。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是: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周旋。例52息文本:《逍遥游》:“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人教版四·185·13:“息,六月的大风。”苏教版五·93·15:“六月息,飞行六个月休息。”39\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考辨:苏教版误。主要的错误是将“息”训释为“休息”。人教版也有不足之处,将文意注释当作了语义注释。今按,《说文》:“以,用也。”“以”的本义是“用”,动词。例如《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拿,用。介词。例如《左传·僖公三十年》:“醒,以矛逐子犯。”《庄子·养生主》:“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②依靠,凭借。介词。例如《论语》:“何以谓之文。”《列子·汤问》:“以残年余力。”显然,合于本文的义项应该是“依靠,凭借”。《说文·心部》:“息,喘也。从心从自,自亦声。”“息”的本义是“喘息”。例如《汉书·扬雄传》:“尚不敢惕息。”《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这里用的应该是“息”的本义,六月的气息,就是指六月的大风。此段文字的下句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按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野马,指春日野外泽中2526的雾气,蒸腾如奔马,所以叫野马。”“野马、尘埃的动荡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根据上下文,对比“野马”和“尘埃”这些小的事物,鲲鹏这样的大事物也要“以六月息”,依靠六月的大风。综上所述,这一注释应该改为:息,气息。这里指六月的大风。例53抢文本:《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人教版四·186·05:“枪,触。”苏教版五·94·09:“抢,集,着落。”考辨:苏教版误,将文意注释当成了语义注释。27今按,“枪”的含义有:触,撞,碰撞。例如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见狱吏则头枪地。”“抢”的含义,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撞,触,碰。例如《战国策·魏策》:“以头抢地。”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抢呼欲绝。”“抢”没有“集,着落”的义项。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为:抢,触,碰。例54磷磷文本:《阿房宫赋》:“钉头磷磷。”人教版二·84·13:“水中石头突立的样子。”25王力.古汉语字典[M].中华书局,1999:380-38126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99:381-38227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中华书局,2000:51240\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苏教版二·73·02:“玉石色彩映耀的样子,这里形容突出的钉头。”考辨:人教版、苏教版均有不足。人教版的错误在于只指出了词语的语义注释,没有指出这个词在文章中的文意注释。苏教版的不足在于,只指出了词语的文意注释没有指出语义注释。今按,“磷磷”的含义,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水石清澈的样子。例如刘桢《赠从弟三首》:”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②《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磷磷烂烂,采色澔汗,丛积乎其中。”唐·罗邺《吴王古宫井》诗之二:“含青薜荔随金甃,碧砌磷磷生緑苔。”③形容物体有棱角。例如清·张岱《陶庵梦忆·禊泉》:“甲寅夏,过斑竹菴,取水啜之,磷磷有圭角,异之。”显然,这里的磷磷应该是“③形容物体有棱角。”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是:磷磷,形容物体有棱角。41\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3语法注释异同3.1文言文语法文言文注释要注意到学生阅读理解的需要。要注明句子的语法。陆宗达先生在论及训诂[18]P178学时曾强调,训诂学“决不仅是单词和词义问题,许多地方要涉及到语法”。字词的语法义跟词汇义不仅密切结合在一起,而且语法义还制约着词汇义,所以,解释词汇义时要注意正确表现语法义。教材采用靠释文表现语法义和直接注出语法义两种方式,较好地处理了两者的关系。但还存在一些欠妥的地方。古代汉语语法的根本特点是它的整体性,并由此而派生出另外的两个特点:变异性和模糊性。古汉语语法有整体性,语法中的多种范畴主要不是通过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现,而主要是通过词语的组合或句子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古汉语中最重要的几个语法范畴,如句型中的叙事与论断、词语中的指称与陈述、名词中的有生和无生、述宾短语中的自动与致动等都是在词语的组合或句子的关系之中表现了出来。由于词类、短语、句子的特点主要是在整体之中确定的,这就出现了变异性的特点。变异性是说,对于某类比较确定的词、短语乃至于句子来说,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会出现某种变异。对于词来说,不同的词及同一个词的不同用法,时常调和在同一个语音、文字形式之中,所以兼类、转称和活用等现象都比较常见。世界上的事物都有精确性和模糊性两个方面,其中精确性是相对的,而模糊性则是绝对的。语言也是如此,既有精确性的一面,也有模糊性的一面;汉语更是模糊性较强的语言。所谓模糊性就是亦此亦彼、非此非彼性。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读懂读通文言文,解决文言文注释中存在的语法问题很重要。3.2两种版本教材文言文语法注释异同考辨例55能水文本:《荀子·劝学》:“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人教版一·76·23:“能水,游水。能,动词。”苏教版一·35·25:“能,善,会。”42\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考辨:两种版本的解释都有问题。人教版有三点差错:1、“能水”不能解释为“游水”。2、只解释了“能”的词性而没有解释词义。3、“水”的词义、词性都未解释。苏教版有两点不足:1、“能”的词义解释不够明确。2、“水”的词义、词性也都未解释。今按,《说文·能部》:“能,熊属;足似鹿,从肉、厶声。能兽坚中,故称贤能,而彊壮称能杰也。”“能”是个象形字,本义是熊,例如《左传·昭公七年》:“梦黄能入于寝门。”“贤能”等意义应当是假借。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才能、能力。例如《诗·小雅·宾之初筵》:“各奏尔能。”②有才能、有能力,例如“能者多劳”;由此又指“有才能的人”,例如《三国志·诸葛亮传》:“贤能为之用。”③有能力做到,能够。例如《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④善于,擅长。例如《管子·五辅》:“善为政者,田畴垦而国邑宝……不能为政者,田畴荒而国邑虚。”⑤通“耐”,经受得住。例如《淮南子·地形训》:“食水者善游能寒。”显然,合于本文的义项应该是“善于”、“擅长”。明确了“能”的意义,也就可以据此肯定“水”是个动词,因为“善于”“擅长”后面是不能跟名词宾语的。“水”作动词,我们也可以在古书里看到一些例子:①发生水灾。例如《左传·昭公二十四年》:“梓慎曰:‘将水。’”②水淹,例如《战国策·魏策》:“秦有郑地,得垣雍,决荧泽,而水大梁,大梁必亡矣。”在本文的意义则是“游水”、“游泳”。词义既明,两种教材的差错也就容易解决了。人教版:1、“能水”是“擅长游水”,而不是“游水”;2、“能”的“能够”义也是动词,所以仅注明动词是不够的;而且学生恰恰往往把这个“能”误解为也是动词的“能够”,因此只注明词性,可能反而会误导学生。3、“水”作动词,现代汉语没有这样的用法,所以应该注明;当然如果解释了词义,词性可以不注。苏教版:1、用单音词“善”来解释,一是不合现代汉语习惯,教材应该尽量用今语释古语,这是训诂学的一条规则;二是单音节的“善”可以作多种理解,比如“和善”、“优良”、“友善”、“漂亮”等,学生看了注释仍旧会有疑问,用双音节词解释就没有问题。至于解释为“会”,是不准确的;“会”只是“仅仅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而“能”、“善于”则是“精通”,两者差别还是很大的。2、与人教版同。综上所述,这一注释应该改为:能水,擅长游泳。能,善于、擅长;水,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游水、游泳。例56白文本:《赤壁赋》:“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人教版三·121·08:“既白:已经显出白色了。指天亮了。”苏教版一·85·02:“白,天已经亮了。”考辨:人教版误。今按,《说文》:“白,西方色也。阴用事,物色白。”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白:(义项一),43\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白色。《荀子·荣辱》:“目辨白黑美恶。”(又):(天)亮。李贺《致酒行》:“雄鸡一唱天下白。”可知,“白”有“(天)亮”的意思。王宁先生在《谈语文注释与文艺注释》一文中指出“文意注释不是通过词的对当和句的直译而实现的,而且,它不能离开具体的文章而挪用到别的地方。”所以“这种注释有些在[19]P22语义注释之后出现,以为补充。”“为了帮助读者弄清这两种性质的注释,中国传统的注释书,非常讲究注释词语的选择。严格地选择程式化的注释用语,使读者一见这些词语,就能辨清注释的性质,指导读注时,只要把这种程式化的用语与注释性质对照起来,便可一[19]P22目了然。这种严格选择标准用语以提示注释性质的方法,中国古代叫做‘用例’。”而[19]P23“‘指’……读者遇到这些用语,即可以指导这是属于文意注释”。人教版注释的编者这样的注释会让学生觉得文中的“白”是“显出白色”,名词活用做动词。“天亮了”是文意解释。但是,既然“白”有“(天)亮”的义项。就应该先交代语义注释。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改为:白,天亮了。例57句读之不知文本:《师说》:“句读之不知,解,或师焉,或否焉。”人教版二·80·25:“句读之不知,句读的不明。”苏教版一·37·25:“句读之不知,不明句读。”考辨:人教版误,主要的错误是:“句读之不知”的语法结构理解错误。苏教版的注释基本准确,但是没有指明语法现象。今按,“句读之不知”下句是“惑之不解”。“句读之不知”和“惑之不解”是相同的结构,均是“宾语”+“之”+“不”+“动词”的格式。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指出:“代词‘之’字和‘是’字有同样的作用(因为‘之’字本来是一个指示代词),名词宾语[20]P361靠着代词‘之’字的复指,也可以提到动词的前面。”例如《左传·僖公十五年》:“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这里的“之”和“是”对举,它们的语法作用是一样的。敖镜浩的《论“之”的语法性质》一文中提到“‘之’用在名词和动词之间,改动动宾常序,将宾语移前,按主谓关系构成名词性动宾短语。‘之’起连接、隔音作用,它是这类结构必不可[21]P157少的组织成分。”例如《左传·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左传·昭公二十二年》:“人有言曰:‘唯乱门之无过。’”“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真正的语义顺序应该是“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否焉”。若按照人教版的解释,将“句读之不知”解释为常式句,那么“之”就是“偏正关系”或者表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标志”。如果,“之”解释为“偏正关系”的助词,解释为“句读的不明白”,将“不明白”作为叙述的主体,和下文的“或师焉,或不焉”从叙述的角度来说,主语不统一了。如果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标志”,那么句子的主语是“句读”,句子应该是被动句即“句读不被明白”,解释起来很不合理。44\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所以,这一注释应该改为:句读之不知,不明句读。宾语前置。例58下愚28文本:《谏太宗十思疏》:“臣虽下愚。”“虽在下愚。”人教版二·72·06:“臣虽下愚”:“下愚,最愚昧无知的人。”苏教版三·95·01:“虽在下愚”:“下愚,最愚昧无知。”考辨:人教版注释误。今按,人教版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谏太宗十思疏》的选文版本不同。人教版为“臣虽下愚”,“下愚”训为“最愚昧无知”。“下愚”的含义,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极愚蠢的人。例如《论语·阳货》:“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后汉书·李固传》:“固狂夫下愚,不达大体。”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先王之法,所以待人者尽矣,自非下愚不移之才,未有不能赴者也。”②谦词,用于自称。例如三国·吴·华覈《奉敕草对》:“猥命草对,润被下愚。”《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下愚当时也曾与他往来过数次,再不想此人竟有如是之决絶。”观其上下文,“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望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下愚”和“明哲”相对,“明哲”是指“明智的人”。显然,文中的“下愚”应该是“①极愚蠢的人”。因此,这个注释应该改为:下愚,极愚蠢的人。例59西文本:《烛之武退秦师》:“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人教版一·56·30:“肆其西封,往西扩大边界。”苏教版三·94·09:“肆其西封,扩展它西面的疆界。”考辨:人教版误。主要的错误是把“西”解释为“肆”的状语。今按,《说文》:“肆,极陈也。”“肆”的本义是“摆设,陈列。”《诗·大雅·行苇》:“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恣纵,放肆。例如《汉书·吴王濞传》:“不得安肆矣。”《庄子·缮性》:“故不为轩冕肆志。”《左传·昭公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②扩展,扩充。例如《左传·僖公三十年》:“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封”的本义是“疆界;田界”,是名词。例如《周礼·春官·保章氏》:“所封封域。”这里的“封”应该是字的本义。这里的“西”,很明显是作为“封”的定语。若依人教版的教材所解释“往西扩大边界”,原文应为“西肆其封”,将“西”置于动词之前。例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中的“西”、“南”、“外”、“内”解释为“向西”、“向南”、“在外”、“在内”,均是方位28人教版和苏教版《谏太宗十思疏》一文的版本不同,因此此句的内容不同。“文本:《谏太宗十思疏》:‘臣虽下愚。’‘虽在下愚。’”格式对应的是:文章标题、人教版内容、苏教版内容。45\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名词用作状语。综上所述,“肆其西封”中的“西”解释为“西面的”,比较合理。王力先生在《高中语[22]P6文第一册文言文注释指误》一文中,观点也是如此。例60北向文本:《项脊轩志》:“又北向,不能得日。”苏教版五·47·15:“北向,向北,指坐南朝北。”人教版二·107·07:“北向,窗户朝北。”考辨:人教版误。“又北向”中的“向”应该解释为“朝着”,是动词。方位名词“北”作为“向”的宾语,前置了。今按,《说文》:“‘向’,北出牖也。从宀从口。《诗》曰:‘塞向墐户。’”徐锴曰:“牖所以通人气,故从口。”“向”的本义是“朝北开的窗户。”后泛指“窗户”。例如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紫草》:“闭户塞向,密泥,勿使风入漏气。”引申为指“朝着,面对”。例如《左传·定公十年》注:“见剑向己。”《庄子·秋水篇》:“望洋向若而叹。”《木兰诗》:“磨刀霍霍向猪羊。”《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苏洵《六国论》:“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作者云“又北向,不能得日”是为了说明项脊轩坐南朝北,昏暗,采光条件不好。由下文提到的“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可推知,项脊轩原来似乎没有窗户,只有朝北的门。否则,不能理解“以当南日”。因为要挡住南面的太阳,让太阳光反射,照到屋子里,新开辟的窗户,一定是在北面。如果窗户本来就在北面,为何还要“前辟四窗”。根据上下文语境,“北向”应指“朝北”。钱伯诚在《古文观止新编》中对“北向”也做宾语前置解释:“(屋子)又是朝北的。”[23]P1059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改为:北向,朝北。例61垣墙周庭文本:《项脊轩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人教版二·107·10:“垣墙周庭,院子周围砌上墙,垣墙,名词用作动词,砌上垣墙。垣,矮墙,也泛指墙。”苏教版五·47·18:“垣墙周庭,用矮墙把庭院四周围上。围,围绕。”考辨:人教版误。今按,“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应解释为“用矮墙围绕院子,用来挡住南面的太阳。”《说文》“周,密也。”它的本义是“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古代汉语常用字典》指出:“周”的义项为“环绕”。例如《左传·成公二年》:“逐之,三周华不注。”“周庭”,即“环绕庭院”,为动宾短语。“垣墙”,为名词,意为“矮墙”。《说文》:“垣,墙也。从土亘声。”“垣”“墙”为同义词连用,即“对文”。名词置于动词短语之前修饰动作的手段和方式,是一种词类活用,在46\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文言文中很常见。例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其中的“席”、“包”、“囊”均是名词做状语,修饰后面的动词短语“卷天下”、“举宇内”、“括四海”,分别解释为“像卷席子”、“像包包裹”和“像装口袋”。故,《项脊轩志》中的“垣墙”应该译为“用矮墙”。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改为:垣墙周庭,用矮墙围绕庭院。例62而母立于兹文本:《项脊轩志》:“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人教版二·107·31:“而母立于兹,你的母亲(曾经)站在这里。”苏教版五·47·18:“而母立于兹,某处,曾是你母亲站立的地方。而,你。”考辨:人教版的注释基本准确。苏教版误,主要的差错有两处:1将句子解释成了判断句。2“兹”的意义训释错误。今按,王力先生在《谈谈学习古代汉语》一文中说:“古代汉语的问题,主要是词汇的问题。所以我们学习和研究的重点要放在词汇上。”王宁先生在《谈语义注释与文意注释》一文中指出:“注释者的任务,在于寻找读者能够理解的、与被注释的词句准确对当的现代[19]P22汉语词与句作训释词语。”也就是说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注释要求用“语义注释”。而且“句子的语义注释,则不但要求构成句子的每个词都有准确的对译,而且还要求得句法[19]P23上的相应。”这个句子的翻译,主要涉及“所”、“而”、“兹”几个字。“所”、“而”以及“兹”的意义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所:处所。例如,《诗·商颂·殷武》:“有截其所。”《荀子·王霸》:“不可不为择所而后错之。”《吕氏春秋·谨听》:“僻远悠闲之所。”而: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例如,《诗·大雅·桑柔》:“予岂不知而作。”《左传·昭公二十年》:“余知而无罪也。”兹:“指示代词。此,这里。”例如:《论语》云:“文王既没,文在不兹乎?”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为:这个地方,你的母亲(曾经)站在这里。例63水击文本:《逍遥游》:“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人教版四·185·11:“水击,在水面上振翅拍水。”苏教版五·93·12:“水击,指鹏鸟的翅膀拍击水面。”考辨:人教版的注释基本准确。苏教版的注释误,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错误:1将“水击”理解为“击水”。2“指……”是文意注释的术语。今按,“水击”应该是“状语”+“动词”的结构。如果意义是“指鹏鸟的翅膀拍击水面”原文应为“击水”。若下文“抟扶摇”就是“动词”+“宾语”,解释为“趁着上升的巨大旋风”。《古代汉语》:“水击三千里:指大鹏起飞时翅膀在水面上扇动,击起的水浪达三千[24]P618里之远。水:名词用作状语。表‘击’的动作是在水面上的。”47\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所以,这个注释应该为“在水面上振翅拍水。”48\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4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注释异同4.1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4.1.1通假字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中,通假字是很常见的。通假这种语言现象,首先引起重视并加以研究解释的,是一些先秦典籍的作者。如《诗经·柏舟》“之死矢靡它”。毛传:“矢,誓也。”《诗经·芄兰》“能不我甲”。毛传:“甲,押也。”“毛传”中的“某,某也”,大部分是用声训方法来解释字义,其中一部分即以正字破通假字。清人王引之在《经传释文·叙》中云:“毛公诗传,多易通借之字而训以本字,以开改读之先。”东汉训诂学家郑玄觉察到本字和借字之间在语音上的联系,因而大量运用“改读”的方法来训释通假字。例如《礼记·儒行》:“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诗经·东山》:“烝在栗薪。”郑玄笺:“古者声栗裂同也。”郑玄在运用破字改读训释通假字的同时,还提出了“假借字”这一概念:“其始书之也,仓卒亡其字,或以音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清代是我国训诂学的鼎盛时期。清代训诂学家对通假字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界定了两种不同的假借。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叙》云:“大抵假借之始,始于[25]P13本无其字,及其后也,既有其字矣,而多为假借。”“许书言之,本无难易二字,而以难鸟晰易之字为之,此所谓无字依声者也。至于经传子史,不用本字,而好用假借字,此或[25]P132古古积传,或转写变易,有不可知。”清代学者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说:“许氏《说文》论六书假借曰: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盖无本字而后假借他字,此谓造作文字之始也。至于经典古字,声近而通则有不限于无字之假借者,往往本字见存,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是以汉世经师作注,有“读为”之例,有当作之条,皆由声同、声近者以意逆之而得其本字,所谓好学深思心知其意也。”王引之《经义述闻序》云:“训诂之旨,存乎声音。故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之解,则诘蘧为病矣。”“古汉语书面语中,借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的现象,就是通假现象,[26]P88其中这个借用的音同、音近字叫通假字,而这个被代替的字一般习惯上称之为本字。”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书中专讲了“古音通假”:“所谓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27]P541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假借字的产生,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本有其字,而人们在书写的时候,写了一个同音字,……第二种是本无其字,从一开始就借用一个同音字来表示……还有一种情况,为一个字的引申义造的后起区别字和这个字之间的49\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27]P542关系,根本没有假借关系,而被人们误认为假借。”朱振家主编的《古代汉语》,在“汉字的通假”部分,讲解“什么是汉字通假”时,这样说:“汉字通假是指古代汉语中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也就是说,通假[28]P423字是本字音同音近的替代字;是通假作它字时的意义。”“通假现象中本字和通假字以音同、音近为中介而建立联系,但它们的意义在原则上是[26]P91对立的,本字和通假字各有自己的意义系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首先考察句子意义,判断句子中是否有通假字;其次,在确定存在有通假字后,就以语音为线索,推求出意[26]P99义贴切的本字;最后,搜求证据来论证本字的可靠。”由于对“通假字”的定义看法不一,因而现行的一些古汉语教材及古文注本都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连何为本字何为借字这样的问题都众说不一,注解用语也不统一。其中用得最多的术语是“某通某”。例如郭锡良等的《古代汉语》中以“某通某”解释的字就有213字(不包括重复注解的字)。在高中语文教材中,通假字的数量也很多。但是人教版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对于通假字的说法都不统一。4.1.2异体字[29]P139高中教材中有许多异体字。异体字是“所谓音义悉同形体变易”的字。沈兼士云:“许书重文包括形体变易、同音通借、义通换用三种性质,非仅如往者所谓音义悉同形体变[29]P140易是为重文。五十年代的异体字整理开始。从丁西林提出异体字的定义就是:“音同义同而形不同的[30]P66字。”1955年公布的《拟废除的400个异体字表草案》前有简要的说明文字,其中说道:“一般出版物或手写文字中,有不少音同义同而写法不同的字(异体字),例如‘嘆歎’‘群[31]P8羣’‘韭韮’‘凉涼’‘磚甎塼’等。”1963年钟吉宇就明确地提出了表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他在《谈谈第一批异体字表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说:“按照异体字的性质来说,应该只限于同一个字的异写,如第一页的冰和氷,瓶和缾,第二页的泪和淚,琅和瑯之类。现在的异体字表所包括的字,并不都属于这一类,还包含有一两个常用义相同或古人在其一义上假借使用而实质不同的单字;也包含形声相似而被误混的单字;也还有一些被人误用的错别字,这样就使本来很简单的异体字问[32]P10题,变成复杂化了。”王力《古代汉语》对“异体字”的定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的意义完全相同,[33]P155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对这个概念的定义是:“严格[34]P205地说,只有用法完全相同的字,也就是一字的异体,才能称为异体字。”蒋绍愚在《古汉语词汇纲要》中给异体字下的定义是:“异体字是人们为语言中同一个词造的几个形体不[35]P191同的字,这些字意义完全相同,可以互相替换。”吕叔湘把异体字定义为:“异体字是[36]P26一个字的不同写法。两个或几个字形,必须音义完全相同,才能算是一个字的异体。”50\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注释异体字以“同”作术语,其释义恰当。异体字为音义相同而形体不同的汉字,以[37]P87“同”注释能显示其用法完全相同的特点,有利于识别与使用。”4.1.3古今字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中也有古今字。古今字,是指“汉语发展史上,那些产生的时间有先后、意义有广狭(有包容性,即古字的意义广,今字只是其中的一项或几项)、读音不[38]P81尽相同、字形有某些联系的一组字(词)。”它是在汉字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先秦典籍中已有大量古今字存在。“古今字”这一概念的产生,以及对古今字的研究,也是从训诂兴盛的汉代开始的。最早涉及古今字的是《尔雅》。例如《尔雅·释言》:“敖,傲也。”《释诂》:“憩,息也。”《释诂》:“逎,乃也。”这里虽未指明某字为古今字,但在以音义相同的字进行互释时,实际上就是以“今字”释古字。其后,许慎《说文解字》在解释字义时,凡有音同或音近的字互释时,也往往涉及古今字。如:“像,象也”,“自,鼻也”,“西,或从木妻”等等。明确提出了“古今字”这一概念的,是东汉经学家郑玄。例如《礼记·曲礼下》:“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郑玄注:“《觐礼》曰:‘伯文实来,余一人嘉之。’余、予古今字。”《说文》:“予,推予也。”“余,语之舒也。”清代的戴震在《答江慎修先生论小学书》中说:“古字多假借,后人始增偏旁。”这里初步涉及到了古今字的产生问题,戴震的学生段玉裁首先给古今字下了定义。他在《〈曲礼〉,君天下曰天子至余、予古今字》一文中指出:“凡郑言古今字者,非如《说文解字》谓古文籀、篆之别,谓古今所用字不同。如古人作‘衡’,后代作‘横’;古人作‘乡’,后代作‘向’是也。”段玉裁之后,王筠提出了“分别文”的主张。他在《说文释例》中说:“字有不须偏[39]P327旁而义已足者,则其偏旁为后人递加也。其加偏旁而义遂异者,是为分别文。”王筠用“分别文”来解释古今字,比段玉裁进了一步。他不仅注重字形的古今变化,还注意字义的古今联系与区别。徐灏在段氏、王氏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造字相承”的说法。他举例说:29“氐为根氐本字,相承增木为柢。”他从“造字法”上来论述古今字,是对王筠“分别文”的补充。这一补充,进一步揭示了古今字的本质特征,确是颇有见地。王力认为:“古今字的实质是汉字的孳乳分化,是造字问题。古时汉字数量少,一字多义现象较普遍,后世为了区别,以古字为基础另造一个或几个新字来分担古字的某一或某一些表义功能,如“辟”字本义为“法”,引申指“君”,又假借表示“躲开”、“邪僻”、“宠幸”、“譬喻”等义,后世造“避”、“僻”、“嬖”、“譬”,分别表示“躲开”、“邪僻”、“宠幸”、“譬[40]P10喻”等语义,“辟”字和它们分别构成古今字。”古今字的术语是“某,后写作某”、“某、某古今字。”“今作某”、“某的古字”、“某为古字,某为今字”等。29徐灏.说文解字注笺[M].1915:10-1251\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304.2两种版本教材文言文注释“三字”注释异同考辨例64暴文本:《劝学》:“虽有槁暴。”人教版一·76·08:“晒干。”苏教版一·35·08:“同‘曝’,晒干。”考辨:人教版、苏教版均误。人教版的错误在于该注未注。苏教版的错误在于“暴”和“曝”不是异体字。今按,《说文》:“暴也:从日从出从廾从米。”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日出而竦手举米晒之,合四字会意。”例如《汉书•王吉传》:“夏则为大署之所暴炙。”《正韵》:“步木切,音仆。日干也。俗作曝。”《小尔雅》:“暴,晒也。”“曝”:《集韵》步木切,音仆。俗暴字。《颜氏家训》:“暴晒字与暴疾字相似,唯下少异,后人辄加旁日耳。”明代袁宏道《满井游记》:“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晋代陶渊明《自31祭文》:“冬曝其日。”《荀子译注》:“暴(pù瀑):古‘曝’字,晒。”可知,“暴”和“曝”应该是一对古今字。“今字产生后,古字仍然担负着原有的假借义和由词义引申而得的意义。今字的出现是为了使古字的本义在书写形式上专一化。比如“奉”[26]P76和“捧”,“暴”和“曝”。”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做:暴,后写作“曝”,晒干。例65輮文本:《劝学》:“本直中绳,輮以为轮。”人教版一·76·06:“使……弯曲。”苏教版一·35·06:“同‘糅’,以火烘木,使之弯曲。”考辨:人教版、苏教版均误:人教版的不足之处在于“当注未注”;苏教版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今按,“輮”,《釋名》:“辋,关西曰輮,言曲輮也。”《说文》:“车辋也”。本义是“车轮的外框。”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也作“揉”、“煣”。使直木弯曲或伸直。例如《易·说卦》:“坎为水……为矫輮。”《管子·四称》:“式政既輮,刑罚则烈”。王力曰:“揉木为轮,故车辋称輮。”《说文》无“糅”字,《说文》“糅”作“粈”。“糅”的本义为“杂饭”。例如汉·枚乘《七发》:“滋味杂陈,肴糅错该。”全部考察“糅”的义项,没有一项和“弯曲为轮”有关联的。而“揉”和“糅”是通假字。例如《世说新语·文学》:“不相揉杂。”“揉”的本义是“使木弯曲伸直”。例如《易·系辞下》:“揉木为耒。”《考工记·轮人》:“揉辐必齐。”所以,苏教版的注释者应该是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错将“糅”当作“揉”。30“三字”指通假字、古今字和异体字。31张觉.荀子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352\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煣”的本义《说文》:“屈申木也。从火、柔,柔亦聲。”是指“用火烘木使之弯曲。”《易·系辞》:“煣木为耒。”考察上下文的语境:“本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文中提到“虽有槁暴”,意思是“即使又晒干了”,可知“輮”也和“暴”一样是“加热”的。所以,这里的“輮”应该是“用火烤木,使之弯曲”。故可知,“輮”为“煣”的异体字。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改为:輮,同“煣”,以火烤木,使之弯曲。例66属文本:《赤壁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人教版三·120·04:“属,通‘嘱’,这里指劝人喝酒。”苏教版一·84·05:“属:致意,引申为劝酒。”考辨:人教版、苏教版均误。人教版,在“属客”这个意义,将“属”和“嘱”判断为通假字是不对的;苏教版,认为“属”是“致意”不太确切。今按,《说文》:“属,連也。从尾蜀聲。之欲切。”“属”的本义是“连接”。例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亡国破家相随属。”《水经注·江水》:“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属意,专注。例如《左传·定公十四年》:“师属之目。”《国语·晋语五》:“则恐国人之属耳目于我也。”《汉书·盖宽饶传》:“坐者皆属目卑下之。”②托付,嘱咐。例如《战国策·齐策四》:“属孟尝君。”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属予作文以记之。”《明史》:“属巡盐御史。”②这个义项后来写作“嘱”,也就是在“托付,嘱咐”这个义项上,“嘱”是“属”的今字。观上下文:“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眼前的风景如此怡人,又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苏轼心意旷然,举起手中的酒杯,注目友人,请他也举起杯子,饮尽杯中的美酒。这里的“属”应该是义项①“属意,专注”。而苏教版训为“致意”也属于文意注释,应该先注出语义注释。而将“嘱”解释为“托付,委托”是不合理的。试想,如何“委托”朋友喝酒?所以人教版注“属”、“嘱”通假字是错误的。综上所述,这一注释应该改为:属,属望,指以目致意。引申为劝酒。例67繆文本:《赤壁赋》:“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人教版三·121·10:“缭,盘旋。”苏教版一·85·12:“同‘缭’,连结,盘旋。”考辨:人教版,苏教版均误。人教版的错误有两处:一、“缪”没有“缭”的义项;二、“盘旋”也不太确切。苏教版的错误也有两处:一、训释“繆同“缭”,错认它们是一对异53\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体字;二、“连接、盘旋”不太确切。今按,《说文》:“繆,枲之十絜也。一曰綢繆。从糸翏聲。武彪切。”段玉裁注:“枲即麻也,十絜犹十束也。”“繆”的读音一为“moú”,本义是“麻十束”。“缪”一共有以下四个读音:①moú;②jiū③miù④mù。“缪”没有与“liáo”相近的读音。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读音(jiū),交错,绞。例如《汉书·外戚传下》:“即自缪死。”《后汉书·舆服志上》:“金薄缪龙,为舆倚较。”②通“缭”,缠绕。例如《汉书·司马相如列传》:“缪绕玉绥。”元·孙季昌《点绛唇集·赤壁赋曲》:“四顾山光接水光,天一方,山川相繆郁苍苍。”显然,文中的“繆”应该是义项②,“繆”和“缭”音义都不同,应该是一对通假字,而不是异体字。综上所述,这一注释应该改为:繆,通“缭”,缠绕。例68皦皦文本:《五人墓碑记》:“独五人之皦皦。”人教版二·110·15:“光明显耀的样子。”苏教版三·39·09:“同‘皎皎’,明亮的样子。”考辨:人教版、苏教版均误。人教版的不足之处在于直接用了文意注释。苏教版的不足在于“皦”和“皎”应该是同源字,不是通假字。今按,“皦皦”的含义,和课文有关的,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明亮洁白。例如汉·刘桢《赠徐干》诗:“仰视白日光,皦皦高且悬。”晋·郭泰机《答傅咸》诗:“皦皦白素丝,织为寒女衣。”《魏书·术艺传·张渊》:“三台皦皦以双列,皇座冏冏以垂晖。”明·文征明《道出淮泗》诗:“皦皦青天云,悠然自遐举。”②清白;光明磊落。例如《隶释·汉太尉杨震碑》:“謇謇其直,皦皦其清。”唐·杜甫《咏怀》:“皦皦幽旷心,拳拳异平素。”宋·胡錡《代来牟谢表》:“鬖鬖黄发,老风雪之彫残;皦皦素心,抱冰霜之洁白。”观其上下文,“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故文中的“皦皦”应该是相对于众人的“湮灭”的“亦盛矣哉”。显然,应该是“明亮洁白”。参考《王力古汉语字典》,“‘皦’、‘皎’是同源字,《说文》云:‘皦,玉石之白也。’《说32文》云:‘皎,月之白也。’”两字均有“白”义。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改为:皦皦,明亮的样子。例69内文本:《鸿门宴》:“距关,毋内诸侯。”32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中华书局,2000:165354\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人教版一·86·24:“通‘纳’。”苏教版三·104·08:“同‘纳’。”考辨:人教版、苏教版均误。人教版的不足之处在于“内”和“纳”不是通假字。苏教版的不足之处在于“内”和“纳”不是异体字。今按,《说文》:“内,入也,从口,自外而入也。”段注:“今人谓所入之处为内,乃以其引申之义为本义也……又多假纳为之矣。”桂馥义证:“凡自外入为内,所入之处亦为内。今人分去、入声,而入声之内以纳为之。”可见“内”的本义是纳入、进入。使人才贤士进入家门,就可引申为收容、接纳之意;与“外”相对又有“内部”的意义。由于“内”承担的义项很多,而且表示接收、接纳的意义不是太明确,于是后人在“内”左边加上一个“系”部,用以承担“内”的接收、接纳之义,使它的表义功能更加明确,并且也区别了其他的义项。《说文》:“纳,丝湿纳纳也。”段注:“纳纳,湿意。”例如刘向《九叹》:“衣纳纳而掩露。”“纳”本是形容词,表示湿濡的样子。因而课文用的是“内”的本义,“纳”才是后来被借用过来替代“接纳”之意的。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经历了假借的阶段,但由于“纳”的本义在后来已逐渐消失,完全地、固定地承担起“接纳”这个意思,而“内”则被用于指“所入之处”。所以,这两个字应作为古今字看待。各类字典的注释也都把它们作为古今字处理。《王力古汉语字典》注:“指‘入’的意义,金文中作‘内’,先秦文献中有‘纳’,但以‘内’为常”,后代作‘纳’,不作‘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注:“内,收容,接纳。后来写作‘纳’。”《汉语大字典》释为:“内,纳,交入,后作‘纳’。”张世禄《古代汉语教程》说:“古今字中有一种特别的情况应特别注意:就是分司古字一个意义的今字并不是专造新设的,而是用一个原已存在的字作今字,比如“内”和“纳”。”[26]P80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改为:内,接纳,后写作“纳”。例70蚤文本:《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人教版一·87·12:“通‘早’。”苏教版三·104·18:“同‘早’。”考辨:苏教版误。“蚤”和“早”不是异体字。今按,“蚤”的本义是啮人跳蚤。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通“早”。指月初或早晨。例如《淮南子·天文》:“日至于曾泉,是谓蚤食。”《礼记·礼器》:“君子曰:祭祀不祈,不麾蚤。”《诗·豳风·七月》:“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孟子》:“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因此,这个注释应该是:蚤,通“早”。例71质文本:《廉颇蔺相如列传》:“肉坦伏斧质。”55\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人教版六·97·09:“砧。”苏教版三·98·17:“同‘锧’。”考辨:人教版、苏教版均错。人教版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说清楚。苏教版的不足之处是将“质”“锧”误断为异体字。今按,“质”的本义是抵押,以……作人质,《说文》:“以物相贅。”例如《战国策·赵策》:“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砧板。《汉书·张周赵任申屠传》:“解衣伏质。”《汉书·王訢传》:“訢已解衣伏质。”“锧”的本义是铁砧。例如《玉篇》云:“锧,铁锧砧。”33《王力古汉语字典》:“按,《说文》无‘锧’字,……‘锧’当是‘质’的区别字。”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改为:质,砧板。例72奉文本:《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愿奉璧往使。”人教版六·97·03:“通‘捧’。”苏教版三·99·06:“捧着。”考辨:人教版、苏教版误。人教版的不足在于错断“奉”和“捧”为通假字。苏教版的不足在于没有将重要的文言文知识点说清楚。今按,“奉”,《说文》:“承也。从手从廾。”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承也。手部曰承、奉也。受也。”例如《史記·藺相如传》:“奉璧西入秦。”“奉”的本义是“双手恭恭敬敬地捧着。”例如《礼记·檀弓下》:“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头鼠窜。”《史记·项羽本纪》:“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战国策·燕策》云:“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捧”,《广韵》:“捧,两手承也。”本义是“两手承托。”《穆天子传》:“捧馈而哭。”注:“捧,两手持也。”《后汉书·朱浮传》:“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清·梁启超《谭嗣同传》:“君与康先生捧诏恸哭。”34又《集韻》:“承也。與奉同。”《王力古汉语字典》:“捧,古多作‘奉’”。可知,“奉”是“捧”的古字。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是:奉,后写作“捧”。捧着。例73案文本:《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人教版一·98·07:“通‘按’。”苏教版三·99·29:“同‘按’。”考辨:人教版误,“案”和“按”不是通假字。今按,“案”,《说文》:“几屬。”本义是“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例如《史记·田33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中华书局,2000:155534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中华书局,2000:37156\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叔列传》:“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后汉书·梁鸿传》:“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考察。例如《战国策·赵策二》:“臣窃以天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吕氏春秋·仲秋》:“是月也,乃命宰祝,巡行牺牲:视全具;案刍豢。”王充《论衡·问孔》:“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按”,《说文》:“下也。从手安声。”本义是“用手向下压或摁。”例如《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史记·项羽本记》:“项王按剑而跽曰。”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考察。例如《前汉·贾谊传》:“验之往古,按之当今之务。”《明史·海瑞传》:“囊胡公按部,令所过无供张。”显然,“案”和“按”在“考察”这个意义上是完全同义,读音相近。又“案牍”同“按牍”,“案覆”同“按覆”,“案问”同“按问”,“案行”同“按行”,“案验”同“按验”。可知,“案”和“按”是一对异体字。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改为:案,同“按”。考察。例74宾文本:《廉颇蔺相如列传》:“设九宾于廷。”人教版六·98·12:“指九种地位不同的礼宾人员。”苏教版三·100·01:“同‘傧’。”考辨:人教版、苏教版均误。人教版的不足之处在于当注未注。苏教版的不足在于将“宾”和“傧”的关系没有说对。今按,“宾”,《说文》:“所敬也。”本义是地位尊贵、受人尊敬的客人,贵客。例如《礼记·乡饮酒义》:“宾者,接人以义者也。”《周礼·司仪》:“诸侯、诸伯、诸子、诸男之相为宾也。诸公之臣相为国客,是散文宾客通称,对称则宾尊而客卑,宾大而客小。”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引导,迎接宾客。例如《书·舜典》:“宾于四门,四门穆穆。”《书·尧典》:“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周礼·大行之》:“协其礼,宾而见之。”3536“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傧。”又,“宾的意义是宾客,傧的意义是引导宾客。”可知,“宾”和“傧”是古今字,而非异体字。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改为:宾,后写作“傧”,引导宾客(的人)。例75蓐文本:《陈情表》:“常在床蓐。”人教版三·111·21:“同‘褥’,草褥子,草席。”苏教版五·45·22:“草席,草垫子。”考辨:苏教版均误。苏教版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说清楚。35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中华书局,2000:133036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中华书局,2000:133057\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今按,“蓐”,《说文》:“陳艸復生也。”本义是“陈草复生。”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草席,草垫。《尔雅》:“蓐谓之兹。”《左传·宣公十二年》:“左追蓐。”《后汉书·廉范传》:“范乃令军中蓐食。”“褥”的本义是“坐卧的垫具。”例如《释名》:“褥,辱也,人所坐亵辱也。”《三苍》:“褥,荐也。”明·刘基《苦斋记》:“寝必重褥。”“蓐”与“褥”读音相同,意义相同,是一对异体字。““褥”是“蓐”的俗字,在‘寝37蓐’的意思上,“蓐、褥”实同一词。”故可知,“蓐”和“褥”是异体字。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改为:蓐,同“褥”。草褥子,草席。例76诎文本:《报任安书》:“其次诎体受辱。”人教版三·93·08:“诎体:卑躬屈膝。”苏教版五·72·02:“诎,同‘屈’。”考辨:人教版误。不足之处在于当注未注。今按,《说文》:“诎,诘诎也。一曰屈襞。……诎或从屈。”“诎”的本义是“言语钝拙。”例如《广韵》:“诎,辞塞。”《说文通训定声》:“诎,字从言,当与吃同意。”《墨子·公输》:“公输盘诎。”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弯曲。例如《荀子·劝学》云:“诎五指而顿之。”《荀子·富国》:“诎要桡腘。”明·魏学洢《核舟记》云:“诎右臂支船。”《说文》:“屈”的本义是“弯曲”。例如《正字通》:“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易·系辞》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清·方苞《狱中杂记》:“屈膝叩首。”可知,“屈”和“诎”是音同,义同的一组词。“说文‘诎’又作‘誳’,与‘屈’同音,38在弯曲、屈服、冤屈等意义上,三字通用,实同一词。后代多用‘屈’。”故可知,“诎”和“屈”是一对异体字。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改为:诎,同“屈”,弯曲。例77剔文本:《报任安书》:“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人教版六·93·12:“通‘剃’。”苏教版五·72·05:“剔毛发:把头发剃光。”考辨:苏教版误,不足之处是当注未注。今按,“剔”,《说文》:“解骨也。从刀易聲。”本义是“分解骨肉,把肉刮下。”例如《通俗文》:“去骨曰剔。”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剃。例如《庄子·马蹄》:“烧之、剔之、刻之、雒之。”《释文》:“剔,……字林云:剃也。”37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中华书局,2000:123038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中华书局,2000:126958\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剃”,《说文》:“鬀,剃发也。大人曰髡,小儿曰鬀,尽及身毛曰鬄。”本义是“用刀刮去头发。”“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中的“剔”就是这个意思。晋·潘岳·《射雉赋》:“邪眺旁剔。”李善注:“剔与剃古字通。”“剔”与“剃”造字的出发点不同,为同音关系的通假字。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改为:剔,通“剃”,剃光(毛发)。例78趣文本:《兰亭集序》。“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人教版一·96·26:“同‘趋’,往,取。”苏教版五·96·24:“同‘取’。”考辨:人教版误。“趣”字和“趋”字是有交叉义项的字,不是异体字。苏教版亦误,“趣”和“取”应该是通假字,不是异体字。今按,“趣”的本义是《说文》:“疾也。从走取聲。”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趋向,超某一方向奔去。例如《诗·大雅·棫朴》:“左右趣之。”《列子·汤问》:“汝先观吾趣。”②通“取”。例如《古今韵会举要·遇韵》:“趣,通作取。”《庄子·天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成玄英疏:“趣,取也。滑,乱也。顺心则取,违情则舍。”《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源流趣舍。”旧校:“趣,五臣本作取。”韩非子《五蠹》:“法趣上下,四相反也,而年所定。”《荀子·修身》:“趣舍无定,谓之无常。”《魏书·李谐传》:“览成败於前迹,料趣捨於人情。”宋·叶适《奉议郎郑公墓志铭》:“百有餘年以来,士虽以其深者自命,而世之好恶趣舍犹不能尽合也。”观其上下文,“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舍万殊”与“静躁不同”可以相对应,更符合古人写作习惯。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改为:趣,通“取”。例79冥文本:《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人教版四·185·02:“通‘溟’。”苏教版五·93·02:“指海色深黑,一作‘溟’。”考辨:人教版、苏教版均误。人教版的错误在于将“冥”和“溟”错认为是通假字。苏教版的错误在于,表现“冥”和“溟”之间的关系的术语不准确。今按,“冥”,《说文》:“幽也。”例如《太玄·玄文》:“冥者,明之藏也。”枚乘《七发》:“冥火薄天,兵车雷运。”《汉书·五行志》:“其庙独冥。”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深远,幽深。例如孙绰《游天台山赋》:“临万丈之绝冥。”注:“幽深也。”杜牧《阿房宫赋》:“高低冥迷,不知西东。”②海。例如《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溟”,《说文》:“小雨溟溟也。从水冥聲。”本义是“小雨濛濛”。例如杨雄《太玄·少》:59\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密雨溟沐。”注:“雨之细者称溟沐。”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海。例如孙绰《游天台山赋》:“或倒景于重溟。”注:“谓海也。”王勃《滕王阁序》:“地势极而南溟深。”因此,“溟”和“冥”不但读音完全相同,而且意义也丝毫不差,应视相互通用的异体字。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是:冥,同“溟”。海。例80垂文本:《逍遥游》。“其翼若垂天之云。”人教版四·185·06:“垂天之云:天边垂下的云。”苏教版五·93·05:“垂天:天边。垂,同‘陲’,边际。”考辨:人教版误。今按,“垂”,本义是“边疆”。《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寡人无良边垂之臣。”《战国策·秦策四》:“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曹植《白马篇》:“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垂挂。《诗·卫风·芄兰》:“垂带悸兮。”《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陲”,的本义是“边境”。例如《左传·成公十三年》:“虔刘我边陲。”《史记·律书》:“连兵于边陲。”《说文》:“垂,遠邊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云:“书传皆以陲为之。”《庄子》书中注明:“垂天之云:崔云:垂犹边也,其大如天一面云也。”由此可知,“垂”和“陲”是一组异体字。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改为:垂,同“陲”。边际。例81知文本:《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人教版四·187:无注。苏教版五·95·02:“同‘智’。”考辨:人教版、苏教版误。人教版的不足在于当注不注。苏教版的不足在于将“知”与“智”的关系弄错了。今按,“知”,《说文》:“知:词也。从口从矢。”本义是“知道。”例如《庄子·外物》:“心徹为知。”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智慧,才智。例如《论语·里仁》:“择不处仁,焉得知?”《列子·汤问》:“汝多知乎?”“智”的本义是聪明,智慧。例如《韩非子·说难》:“甚智其子。”《墨子·公输》:“不可谓智。”《三国志·诸葛亮传》:“智术浅短。”“知”与“智”读音相同,在“智慧”这个义项上意义相同。清代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矢60\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部》:“知,智慧即知识之引伸,故古只作知。”由此可知,“智”为“知”的后起字,二者实[41]P2262为古今字。”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改为:知,后写作“智”,智慧。例82而文本:《逍遥游》。“而征一国者。”人教版四·186·39:“通‘耐’,能。”苏教版五·95·02:“而。”考辨:人教版、苏教版均误。今按,“而”,《说文》:“頰毛也。”本义是颊毛。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通“能”。才能。例如《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管子·枢言》:“戒之戒之,微而异之。”《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耐”的本义是“古时一种剃掉胡须两年的刑罚。”例如《汉书·高帝纪》:“耏以上请之。”应劭注:“轻罪不至于耏,完其耏鬓。故曰耏。”《后汉书·高帝纪》:“耐罪亡命。”《睡虎地秦墓竹简》:“从事有亡,卒岁得,可论?耐。”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①才能。例如。《礼记·乐记》:“故人不耐无乐,乐不耐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无乱。”郑玄注:“耐,古书能字也。”《论衡·无形》:“试令人损益苞瓜之汁,令其形如故,耐为之乎?”故可知,“而”是“能”的通假字;“耐”是“能”的古字。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改为:而,通“能”,能力。例83犹文本:《逍遥游》。“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人教版四·186·41:“宋荣子尚且嗤笑这四种人。”苏教版五·95·02:“喜笑的样子。犹,同“繇”,喜。”考辨:人教版。苏教版均误。今按,《说文》:“犹,玃属。从犬酋声”。“犹”的本义是“一种猿类动物。”例如《尔雅》:“犹如麂,善登木。”与课文这个句子有关的意义,一般辞书列了以下义项:尚且。(副词)例如《左传·隐公元年》:“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繇”的本义是“随从”。例如《史记·弟子传》:“鲁颜无繇。”辞书中和课文内容有关的义项是在《康熙字典》:“又与犹同。《尔雅·释诂》繇,喜也。《注》礼记曰: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卽繇也,古今字耳。”但是既然,在“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斯舞”中有“犹”,就说明“犹”字本身有“喜”的义项。就不必多此一举地注“同‘繇’,喜”。61\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犹然”在辞书中的意思是“微笑自得之貌”。观其上下文,庄子在文中比较了几类人:“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宋荣子,列子,他们对于外物的追求一个比一个少,趋于顺其自然。但是,即使如此,还是有所凭借,借以说明万物都需要有所凭借,不可能绝对“逍遥自由”。宋荣子“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宋荣子犹然笑之”表现出他的“出尘脱俗”,“犹然”应该是“微笑自得之貌”,而非“尚且(嗤笑这四个人)”。综上所述,这个注释应该改为:犹,喜。犹然,微笑自得之貌。62\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5两种教材注释存在的问题5.1注释盲目“求新求变”苏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是真正意义上的“新”教材,可能正是为了突出新教材的“新”,这套教材的编写便出现了与以往的教材、特别是与人教版教材刻意求“异"的现象。比如,39以《赤壁赋》为例,苏教版有62个注解,没有一个跟人教版教材相应注解的表述是一样。例如,“击空明兮溯流光”中的“流光”,人教版的注解是“江面浮动的月光”;苏教版的注解是“在水波中流动的月光”。比较而言,人教版的注释更好些,苏教版的注释主要是为了“求异”,其实改动并不必要。由于盲目“求新求变”,苏教版教材文言文注释出现错误。例如,《逍遥游》一文中的“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一句的“息”。人教版注释为“六月的大风”,而苏教版注释为“飞行六个月休息”。显而易见的,这里的“息”应该解释为“大风”。5.2术语使用错误术语是一门学科的专门用语,它有特定的含义及用法。术语的精确严密与否反映着该学科的成熟和科学程度。因此,无论哪一门学科的研究者都重视研究和使用自己学科的术语。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注释有许多地方要应用到训诂学的术语。训诂学是注释古书的学问,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特有的术语。这一套术语是训诂学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人们了解前人注释古书的方法方式,进而读懂古书、掌握古汉语规律的工具之一。人们历来重视研究训诂学的术语。前人注释古书通常是以文言文注释文言文,今天我们是以现代汉语注释文言文,并且要反映近代古汉语的研究成果,那么传统的注释术语已大多不适应了。通假宇、异体字和古今字的存在是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一大障碍,对这三者的注释也就显得犹为重要。在文言文注释中,一般将通假字注为“某通某”;将异体字注为“某同某”;将古今字注为“某,后写作某”。但是教材中还是存在通假字、异体字与古今字的注释术语混同不清的情况,让人莫衷一是,这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古汉语很不利。5.2.1误断通假字5.2.1.1将没有关系的字误断为通假字人教版、苏教版的教材中存在将不是通假字的字词注作通假字的现象。例如苏教版第一册《荀子·劝学》一文,对于“本直中绳,輮以为轮”一句中“輮”的解释为“同‘糅’,39本文将两种版本文言文注释中有严重分歧影响正误的,或者两者均误的列入研究范围,对于意义大致相同,只是表述不同的,就不作为本文研究的内容。63\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以火烘木,使之弯曲。”但是,其实“輮”和“糅”并不是通假字。《说文》无“糅”字,《说文》“糅”作“粈”。“糅”的本义为“杂饭”。例如汉·枚乘《七发》:“滋味杂陈,肴糅错该。”全部考察“糅”的义项,没有一项和“弯曲为轮”有关联的。而“揉”和“糅”是通假字。例如《世说新语·文学》云:“不相揉杂。”所以,苏教版教材注释将并不是通假字的两个字错断为通假字。5.2.1.2将古今字误断为通假字例如人教版第一册《鸿门宴》一文,“距关,毋内诸侯”一句中“内”的注释为“通‘纳’”。其实,“内”和“纳”不是通假字。课文用的是“内”的本义,“纳”才是后来被借用过来替代“接纳”之意的。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经历了假借的阶段,但由于“纳”的本义在后来已逐渐消失,完全地、固定地承担起“接纳”这个意思,而“内”则被用于指“所入之处”。所以,这两个字应作为古今字看待。人教版第三册《赤壁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一句中“属”的注释为“属,通‘嘱’,这里指劝人喝酒。”其实,“属”和“嘱”不是通假字,而是古今字。人教版教材第六册《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臣愿奉璧往使”一句中“奉”的注释为“通‘捧’”。《集韻》:“承也。與奉同。”《王力古汉语字典》:“捧,古多作‘奉’”。可知“奉”和“捧”不是通假字,而是古今字。5.2.1.3将异体字误断为通假字例如苏教版第三册《鸿门宴》一文,“距关,毋内诸侯”一句中“内”的注释为“同‘纳’”。其实,“内”和“纳”不是通假字。而是古今字。例如人教版第一册《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一句中“案”的注释为“通“按””。其实,“案”和“按”不是通假字,而是异体字。例如人教版第四册《逍遥游》一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一句中“冥”的注释为“通“溟”。”其实,“冥”和“溟”不是通假字,而是异体字。5.2.2误断异体字5.2.2.1将同源字误断为异体字例如苏教版第三册《五人墓碑记》,“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一句中“皦皦”的注释为“同‘皎皎’,明亮的样子。”《王力古汉语字典》:“‘皦’、‘皎’是同源字,《说文》云:‘皦,40玉石之白也’。《说文》云:‘皎,月之白也。’”两字均有“白”义。其实,“皦”和“皎”应该是同源字,不是通假字。5.2.2.2将通假字误断为异体字例如苏教版第三册《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一句中“蚤”的注释为“同‘早’。”其实,“蚤”和“早”不是异体字,而是通假字。40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中华书局,2000:165364\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5.2.2.3将区别字误断为异体字例如苏教版第三册《鸿门宴》,“肉坦伏斧质”一句中“质”的注释为“同‘锧’。”其实,“质”和“锧”不是异体字,而是区别字。5.2.2.4将没有关系的字误断为异体字例如人教版第一册《兰亭集序》,“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一句中“趣”的注释为“同‘趋’,往,取”。其实,“趣”字和“趋”字是有交叉义项的字,不是异体字。而“趣”和“取”是异体字。5.2.2.5将古今字误断为异体字例如人教版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句中“供”的注释为“共同供”。其实,“共”和“供”不是异体字,而是古今字。5.3注释不够准确5.3.1释词未联系句子联系句法结构的分析来解释,意义通达,结构完整,对词语在具体语句中的意义的用法才能作出准确合理的判定。在给文言作注时应当把释词和析句有机结合,把具体词语放在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语句中比较分析,辨别该词在语句中所处的位置及其与别的词语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使其文从字顺。但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注释有时解释词语并不联系句子。例如苏教版第五册《项脊轩志》,“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一句中“某所,而母立于兹”的注释为“某处,曾是你母亲站立的地方。而,你。”这个注释是不准确的。因为“某所,而母立于兹”直译的方法应该是“这个地方,你的母亲(曾经)站在这里”。苏教版的注释,虽然“而”的意思解释得没有问题,但是句式和原文不一致。5.3.2释词未联系语境作为古代书面语言单位的字(词)往往有多个意义,但到了一定的上下文里,因为受语言环境的制约,该词就只有独一无二的意义,王力先生说:“我们只应该让上下文来确定一个多义词的词义,不应该让上下文来临时决定词义。前者叫因文定义,后者叫望文生义。”[42]P1违背了这个原则,我们注释的意义就会不准确,或者不妥帖。诠释实词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考察,诠释虚词又何尝不是如此。王引之曾在《经传释词》中指出:“不以语词为实义,则依文作解,较然易明,何至辗转迁就,而卒非立言之意乎?”合乎“立言之意”的“依文作解”就是“因文定义”。他注意到了古人“甚重词气”,阮元作序说他能够“贯通经训,兼及词气”,就是说把一个虚词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解释。高中文言文注释也是如此。65\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例如人教版第二册《六国论》,“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一句中的“易”注释为“轻易”。观其上下文,这里的“易”应该是“容易”,而非“轻易”。5.3.3释词不解语法不解语法就是注释者不理解古代汉语的语法,用后代的语法去解释古代的语法而导致理解错误。例如人教版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对于“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一句中“西”的解释为“往西扩大边界。”这个注释是不准确的。因为“又欲肆其西封”中“西”在名词“封”之前,充当它的定语。人教版的注释将它翻译为“往西”,是“名词用作状语”,修饰前面被“其”隔开的动词“肆”,是不符合语法的。因此,这条注释是有问题的。5.3.4释词不明修辞文言文经常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果不明白文章的表现手法,注释就不妥当。例如苏教版第三册《鸿门宴》一文,对于“常以身翼蔽沛公”一句中的“翼”注释为“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这恐怕并非作者原意,也不合古人行文之法。其实“翼”也是“蔽”,古人习惯把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的字连在一起使用,它们表达的是一个复合的整体意义,不能分别解释为两种不同的含义,这就是“同义连文”。因此这里的“翼蔽”就是“掩护遮蔽”的意思。将两个字拆开来解释是不准确的。5.3.5释词不符史实为教材中的文言文作注释,要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否则,会影响注释的准确性。例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人教版第三册的注释为:“(现在)靠谁去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这是作者以廉颇自况,抒发感慨,说自己虽然老了,还不忘为国效力,恢复中原,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敌,早没有起用他的意思了。”这个说法有悖史实。首先,注释中说“朝廷一味屈膝媚敌”,与事实不符。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时候,正值南宋小朝廷积极准备北伐用兵。当时的形势是蒙古族在北方兴起,严重地威胁着金的统治,蒙古族屡次侵金,金屡遭失败,而金的内政又十分紊乱。在金人统治下的华北地区,老百姓不堪女真统治者的去力掠,一部分渡淮南逃,一部分举行起义。南宋小朝廷趁此机会对金用兵。虽然这次南伐出师不利,以失败告终,但注释不能有违历史,把当时的抗金说成是“朝廷一味媚敌”。其次,注释中说南宋小朝廷“早没有起用他的意见了”,这也是不符合史实的。辛弃疾在写这首词的时候,正是他南归后不被重用、闲居约二十年又被重新起用的时候。写这首词的前一年,他就被“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写这首词的当年,南宋朝廷又加他“宝漠阁待制,提举佑冲观,奉朝清”,并派他到当时北伐重镇京口去做知府,皇帝还赐予“金66\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带”。据此,怎么可以说“朝廷早没有起用他的意思了”呢?5.3.6当注未注5.3.6.1用法特殊的字词的意义和用法未注例如苏教版第一册《荀子·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一句中的“一”注释为“专一”。但是对于“用心”没有注释。其实,文中的“用心”是古今异义词:现代汉语中“用心”是一个双音词,指“专一、注意力集中”;而本文是两个单音词的连用。“用”即“因为、由于”,“心”即“心思、思想”。全句的意思是:这是因为(由于)思想专一的缘故。如果不解释,学生很有可能将“用心”理解为等同于现代汉语的意思。所以,这是应该在注释中标明的。5.3.6.2“三字”术语未注人教版、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中存在“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应该标注的但是没有标注的情况。在两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没有出现“某,后写作某”的术语。也就是在这两个版本的注释中没有关于古今字的术语。但是,其实教材中还是有古今字的。例如人教版第四册《逍遥游》一文,“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一句中“知”应该是“智”的古字。教材对此没有注释,而恰是应该在注释中标明的。另外,通假字、异体字也有一些漏注的。例如苏教版第五册《报任安书》,“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一句中“剔”的注释为“剔毛发:把头发剃光。”其实,“剔”应该是“剃”的通假字。人教版第四册《逍遥游》,“其翼若垂天之云”一句中“垂”的注释为“垂天之云:天边垂下的云。”其实,“垂”应该是“陲”的异体字。苏教版第三册《陈情表》,“常在床蓐”一句中“蓐”的注释为“草席,草垫子。”“蓐”应该是“褥”的异体字。5.3.6.2没有指明文言现象1990年版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篇目数量是52篇,字数是36850字。2001年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的篇目数量是52篇,字数是3204l字。字数减少了4000字。要在此基础上实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大纲》(下文称《考纲》)的要求。就需要在现有的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注释中注明文言现象,使学生阅读的时侯可以参照,加强对于文章的整体理解,也作为对于删减的部分的有效补充。文言现象主要指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以及词类活用等现,应该说这是文言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例如苏教版第五册《项脊轩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一句中“垣墙周庭”的注释为“用矮墙把庭院四周围上。围,围绕。”显然,这里的“垣墙”存在着“名词活用作状语”的用法,解释为“用矮墙”。但教材没有注。又例如,苏教版第一册《荀子·劝学》,“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一句中“能”的解释为“能:善,会。”但是,对于“水”的意义却没有解释。其实这里的“水”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用法比较特殊。学生不太容易理解。这是应该在注释中标明的。《考纲》中有对文言现象的考查。不管从教还是从学的角67\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度来看。教材注释有必要标注文言现象。5.3.7不必注而注两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中存在一些比较常见的、古今意思没有差异的词语。这些词语不需要注释,学生也可以理解它的意义和用法。但是教材中却进行了注释。例如苏教版第三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对于“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一句中“既”的解释为“既,已经。”其实,“既”的意思是和现代汉语没有什么差异的。学生都理解,因而不需加注。5.3.8画蛇添足两种版本的文言文注释存在这样的现象:词义解释含有被释词本身不具有的意义。例如人教版第三册《陈情表》,“臣欲奉诏奔驰,而刘病日笃”一句中“笃”的注释为“病重”。其实,“笃”的意思是“程度深”。教材编者注为“病重”,是受其上下文的影响(“刘病日笃”)。将“笃”解释为“病重”显然是错误的。例如人教版第二册《项脊轩志》,“尘泥渗漉”一句中“渗漉”的注释为“从小孔慢慢漏下”。但是,“渗漉”的意思应该是“水漫漫渗下”,没有“从小孔”的意思。这个意思应该是教材的注释者按自己的想法强加的。苏教版第三册《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一句中“激湍”的注释为“激荡回旋的水流”。但是,“激湍”的意思应该是“流势很急的水”,没有“回旋”的意思。苏教版第五册《陈情表》,“沐浴清化”一句中“沐浴”的注释为“这里指蒙受恩泽。”。其实,“沐浴”的意思是“蒙受”,后跟宾语“清化”。教材编者注为“蒙受恩泽”,使得句子的意思成为“蒙受恩泽清明的教化”。这样的注释,我们就称之为“画蛇添足”。5.3.9张冠李戴两个版本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注释存在注释不够准确的现象。将注释的对象的意思搞错,联系到其他的形近或者音近的字词上。例如苏教版第一册《荀子·劝学》,“本直中绳,輮以为轮”一句中“輮”的注释为“同‘糅’,以火烘木,使之弯曲。”但是,其实“輮”和“糅”并不是通假字。苏教版教材注释将“揉”的通假字当成了“輮”的通假字。人教版第四册《逍遥游》,“而征一国者”一句中“而”的解释为“通“耐”,能。”其实,“耐”和“能”是古今字。教材的注释者将“‘而’通‘能’”误注为“‘而’通‘耐’”。5.3.10望文生义望文生义的产生源于不懂原文意思,只就字面本义勉强作解释。这种弊病可称为穿凿附会,危害较大。王力先生曾经强调指出:“举例要举最早出现这个意义的书中的例子,也就68\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是说要举始见书的例子……因为了解一个字的意义从什么时候开始具有的,就不至于用后起[43]P112的意义去解释比较早的书籍,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不符合古人的原意。”例如苏教版第二册《六国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一句中,“向使”一词的注释为“以前假使”。辞书中,“向使”并没有“以前假使”的意义。编者这样注可能是将“向”+“使”。5.3.11将文意注释当语义注释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注释,具有两方面的特点:第一、它是随文释义,也就是说,它的任务是对文章中的词句在使用时显现的具体意义加以表述;第二、它是历时语言注释,也就是说,它要寻求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之间的对当关系。这两个特点决定了,不论作注还是[10]P248读注,首先都要区分语义注释和文意注释。”语义注释是:“表述或显示文言文词的概括义和句子的句面义的注释。因此,它往往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严格对译。注释者的任务,在于寻找读者能理解的、与被训释的词句准确对当的现代汉语词与句作训释词语。在引导中学生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时,启发学生读[10]P249这部分训释是至关重要的。”文意注释是:“陈述词句在文章中的内在含义的,它反映了作者在客观语义中所包含的主观经验内容。这些内容常需要透过字面意义、在特定的语境中发掘才能得到。因此,文意注释不是通过词的对当和句的直译而实现的,而且,它不能离开具体的文章而挪到别的地[10]P249方。”在人教版和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注释中也存在将文意注释当成语义注释直译的情况。例如苏教版第五册《陈情表》,“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一句中“陨首”的解释为“杀身”。但是,“陨首”的语义注释意思应该是“头落地”,“杀身”是“陨首”的文意注释。教材注释将“陨首”直接翻译为“杀身”。是将文意注释当成了语义注释了。这样容易误导学生。5.4版本问题5.4.1文集不同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和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不尽相同。即使是相同的选文,版本也不尽相同。如果选择的版本不是特别准确,也会导致文言文课下注释的不足。表5.1人教版、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版本比较一览表文章篇目人教版版本苏教版版本69\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师说》《昌黎先生集》《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赤壁赋》《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一(《四部丛刊》《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本)《六国论》《嘉祐集·权书》《嘉祐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出版)《念奴娇•赤壁怀古》《东坡乐府》《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出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嘉轩长短句》《稼轩词编年笺注》(中华书局1962年怀古》版)《五人墓碑记》《七录斋集》清黄宗羲编《明文海》(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谏太宗十思疏》《魏郑公文集》《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僖公三十年》《春秋左传注》《蜀道难》《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李太白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琵琶行》《白氏长庆集》《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出版)《锦瑟》《唐诗三百首》无注《虞美人》《南唐二主词》《全唐五代词》《雨霖铃》《乐章集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版)《全宋词》《长亭送别》《西厢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全元戏曲·西厢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由于文集不同,使得相同篇目的文言文课文的课下注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5.4.2内容不同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和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的相同篇目不同文集的文言文的内容都不同。以《谏太宗十思疏》为例:表5.2人教版、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谏太宗十思疏》版本比较人教版苏教版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源而欲流长也。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70\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文武并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役哉!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也哉?5.4.3字形不同因为依据的文集不同,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所收录的文言文篇目中的字词,字形也不同。下面表格中的带点字就是这样的情况。表5.3人教版、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字形异同一览表篇目人教版苏教版《赤壁赋》第三册“举匏樽.以相属。”第一册“举匏尊.以相属。”《赤壁赋》第三册“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第一册“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念奴娇•赤第二册“樯橹..灰飞烟灭。”第二册“强虏..灰飞烟灭。”怀古》《阿房宫赋》第二册“几世几年,剽.掠其人。”第二册“几世几年,摽.掠其人。”《烛之武退秦师》第一册“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第三册“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鸿门宴》第一册“秋毫.不敢有所近。”第三册“秋豪.不敢有所近。”《鸿门宴》第一册“拔剑切而啖.之。”第三册“拔剑切而啗.之。”《鸿门宴》第一册“沛公不胜杯杓.。”第三册“沛公不胜桮杓.。”《廉颇蔺相如列第一册“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第三册“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传》赵城。”城。”《廉颇蔺相如列第一册“请奏盆缶.秦王。”第三册“请奏盆缻.秦王。”传》《滕王阁序》第二册“舸舰弥.津。”第四册“舸舰迷.津。”《滕王阁序》第二册“遥襟甫.畅。”第四册“遥襟俯.畅。”《琵琶行》。第三册“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第四册“使快弹数曲,曲罢悯默.。”《琵琶行》。第三册“初为《霓裳》后《六幺..》。”第四册“初为《霓裳》后《绿腰..》。”《琵琶行》。第三册“钿头银.篦击节碎。”第四册“钿头云.篦击节碎。”71\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虞美人》第三册“雕栏.玉砌应犹在。”第四册“雕阑.玉砌应犹在。”《逍遥游》第四册“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第五册“我决起而飞,抢.榆枋。”《陈情表》第四册“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第五册“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养。”《陈情表》第四册“茕茕孑.立。”第五册“茕茕独.立。”《陈情表》第四册“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第五册“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志。”5.4.4注音不同不同版本的课文,书下字词的注音也不同。例如:表5.4人教版、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注音异同一览表文章注音字词人教版苏教版《林黛玉进贾府》金蜼彝.wěiwèi《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chángzhǎng《逍遥游》覆杯水于坳.堂之上āoào5.4.5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不同版本注释异同综上所述,不同版本的文集各有优劣。例如《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一句中“长”字的注音。此例原句的后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远”和“安”分别解释为“长远”和“安定”,均为形容词。故可知此句中的“长”的用法也应该是形容词,指树木高大,应读作“cháng”。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人教版从《东坡乐府》作“樯橹灰飞烟灭”,而苏教版从《全宋词》作“强虏灰飞烟灭”。《东坡乐府》是上海古籍出版社以元代南阜草堂刻本作底本,校以《宋六十名家词》等书完成的。《全宋词》是始自明末毛晋《宋六十名家词》,唐圭璋在综合诸家辑刻的基础上,广泛搜采编辑而成的。从时间来讲,《东坡乐府》要更早些,也更接近作者苏轼生活的年代。故今冒昧揣之,应该是《东坡乐府》更准确些。苏轼的《赤壁赋》,孔凡礼点校的中华书局1986年版的《苏轼文集》是比较好的选本,其中《赤壁赋》一文的相关文字是“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文后有一条注释,很有参考价值:“食”原作“适”……《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谓“尝见东坡手写本”,“食”即原作“食”。又谓:“顷年苏季真刻东坡文集,尝见,问‘食’字之义。答之曰:‘如食邑之食,犹言享也。’”又,清李承渊《古文辞类纂》校勘记谓刘海峰先生“引明人娄子柔曰:佛经有‘风为耳之所72\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食,色为目之所食’语,东坡盖用佛典云。”这条注释有几点值得注意:第一,苏轼手书《赤壁赋》中,即为“吾与子之所共食”;第二,“食”作“享”解;第三,苏轼用“食”,是出自佛经中的“风为耳之所食,色为目之所食”,《赤壁赋》中的“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也源于此。“食”的本义是“粮食,饭食”。引申为“吃”,进而引申为“享受,受用”。例如《易·讼》有“食旧德”句。《宋史·范成大传》有“叠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立水则,上中下灌溉有序,民食其利”句。“适”的本义是“往,至”。《说文》:“适,之也。”《尔雅》:“适,往也。”邢昺疏:“谓造于彼也。”郝懿行疏:“适者,之也;之者,适也。亦互相训其义,又皆为往也。”“适”,虽有“符合、适合”义,进而引申为“快乐、舒畅”,但要讲成“享有,享受”,未免牵强。73\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6对现行高中语文教科书文言文注释的建议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典籍文献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在经典中,凝聚着深厚悠久的中华文化,凝聚着整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和价值体系。只有读懂了经典,才能读懂中国的历史,感受到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精神血脉。高中语文教材收录了许多传统经典的文章。面对经典,我们要采取一种还原的态度。通过对古人语言系统、思想系统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把握,来客观地还原他们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进行古今的沟通与理性的损益。对此,王宁先生提出了“四安”方法——“字安”、“词安”、“义安”、“事安”,我们要通过对汉字形义系统、汉语词义系统、语境系统、典籍的思想体系、历史背景的综合把握来还原典籍。“四安”原则也是高中语文教科书文言文注释的要求。6.1字安6.1.1准确注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的交际作用是通过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来实现的。”[9]P28“语言中的词是音义的结合体。”词的音义的联系不是天然的,有机的,而是偶然的,仅仅因为社会约定才巩固下来。“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用以标记具体的语言单[12]P7位。语言单位是音义结合体,因而文字相应地有了语音和语义”。因此考察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注释的读音注释异同,就一定要考察被注释字词的意义。掌握正确的汉字的读音,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因声求义,是通过对汉字声音线索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训诂方法。它主要是用来推求语源、解释联绵词和解决文字上的通假问题。例如人教版第三册《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一句中“长”字的注音为“cháng”。这个注音是正确的。因为此句后两句为“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相同位置上的“远”和“安”分别解释为“长远”和“安定”,均为形容词。如苏教版第三册这个字的注释,注音为“zhǎng”,是将“长”理解为动词,就是不合理的了。因此,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注音也是要仔细的斟酌的,以免误导学生。6.1.2准确标明术语文言文注释对术语的准确说明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通常理解,“某通某”是专门用来注释通假字的。对人教版、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注释进行全面考查,发现用“某,通某”注释的并非全都是通假字,有些解释的是异体字,古今字,甚至还有一些其它的语言现象。同时,高中语文教材中还有“某,同某”的注释,一般认为是注释异体字的,但考察的结果也并非全是这样,甚至还有同一字在不同的文章中的注释也不尽相同的情况。而且,人教版、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古今字,但是注释里没74\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有提到古今字的,应该用“某,后写作某”来说明古今字。语文教材中还有同源字,应该用“某,某义”的术语进行直译的。文言文注释是用来指导学生准确的理解文言词义的。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产生许多困惑和误解,而此种误解对学生真正读懂古文是没有好处的。6.1.3准确释词6.1.3.1释词要准确6.1.3.1.1语义注释和文意注释要区分开来王宁先生认为:“为了帮助读者弄清这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注释,中国传统的注释书,非常讲究注释词语的选择。也就是说,严格地选择程式化的注释用语,使读者一见这些用语,就能辨清注释的性质,指导读注时,只要把这种程式话用语与注释性质对照起来,便可以一目了然。这种严格选择标准用语以提示注释性质的方法,中国古代叫做‘用例’。”比如标明文意注释的用例:“(一)‘指’、‘这里指’”;(二)‘意思是’、‘这里是……的意思’;(三)[10]P250‘言外之意是’、‘比喻……’”读者遇到这些词语,即可知道这是属于文意注释。6.1.3.1.2意义要准确汉字有许多近义词,意义相近又不完全相同。在注释文言文的时侯,很多的注释者会采用双音节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去训释和它同义的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这样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就是这个用来训释的词语和被训释的词语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不是完全相同。也就是注释是否准确。例如人教版第三册《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一句中“吊”的注释为“安慰”,这个解释是不准确的。“安慰”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使心情安适”。而“形影相吊”的“吊”应该是“安慰问候”的意思,也就是现代汉语的“慰问”一词。6.1.3.1.3词性要分明在文言文的注释中,对某些词的用法应该注明,否则会给学习者带来词语的含混和模糊,会影响对于词语意思的理解和句子意义的理解。如“其”字的用法,它兼有代词、助词、副词等词性,区分起来有一定难度,为此,教科书在书下注释中对某些用法做了解说,这对学生很有利。例如第一册《荀子·劝学》一文,对于“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一句中“能水”的注释为“能水:游水。能,动词”。这个解释是不准确的。文中“水”是解释为“游水”,动词。“能”是“能够的意思”。人教版的注解有可能会让学生觉得“能”解释为“游”。这就是没有明确指出“水”的词性的带来的问题。6.1.3.2释词要完整文言文注释如果不完整会影响对文意的理解。例如《陈情表》中的“狼狈”却注为“形容进退两难的情状”,显然不完整,因为《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传说狈是一种兽,前腿特别短,走路时要趴在狼身上,没有狼,它就不能行动,所以用‘狼狈’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狼狈”一词因为有“狼狈为奸”这个成语,完全可以不注,既然注,就应该注完整,因为这类词语的意思如果脱离其语源就无法准确理解。人教版第四册《长亭送别》“谁75\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染霜林醉”注为:“形容经霜的叶子像喝醉了酒一样红。”欠完整准确,因为这个注释没有与“谁染”二字对应的意思。6.1.3.3已经出现过的注释再次出现不注某一知识点首次出现后加注,再出现时不加注,这是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和思维习惯的,但教材在这方面做得并不严谨。人教版《陈情表》中的“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已经注释为“(皇帝恩遇优厚)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的。陨首,头落地,指杀身”,下文出现的“生当陨首”本已无需作注,教材却又重新作注。再如人教版第三册《祭十二郎文》中连续出现的“几何”“其几何离”完全可以合二为一。人教版第四册《窦娥冤》中注释“科”时已经附带注了“与传奇中的介相同”,紧随其后的《闺塾》中又注“闪介:做躲避的动作”,前后重复了。6.2词安6.2.1训释文言文先注语义注释语义注释是:“表述或显示文言文词的概括义和句子的句面义的注释。因此,它往往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严格对译。注释者的任务,在于寻找读者能理解的、与被训释的词句准确对当的现代汉语词与句作训释词语。在引导中学生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时,启发学生读[10]P249这部分训释是至关重要的。”叶圣陶先生就曾经讲过:“我以为作注之事,略同于上堂教课……语文课令学生讲习若干文篇,无非‘举一隅’耳,意盖期学生‘能以三隅反’,阅读其他文章与书籍也,非诵习[44]P52此语文课本即毕事也。欲臻此境,教师之导引启发,学生之揣摩练习,皆至关重要。”所以注释应该先注语义注释再注文意注释。一般语义注释是直译;常见的文意注释的“术[10]P252语”是“‘指’,‘这里指’,‘意思是’,‘言外之意是’,‘比喻’”。所以,在注释文言文教材的时侯,应该先注明字词的语义注释,然后在注明文意注释。一般语义注释是直译;而文意注释的“术语”是“‘指’,‘这里指’,‘意思是’,‘言外之意[10]P252是’,‘比喻’”。6.2.2当今注含糊不清时要依从古注语文教师使用文言文注释,要分清楚古注和今注。“我们学习古文,尤其是学习先秦的文言文,离不开注解。古言语的注解,可以分为今[24]P761人注和古人注两类。从时间上说,清人和清人以前的注释都属于古人注,简称古注。”古注是阅读古言语的阶梯和桥梁。我们今天读不懂文言文,障碍大致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文字方面的障碍,其中包括古今词义的变化,文言文中特殊的语法现象,在流传、抄刻过程中的讹误,等等;二是知识性的障碍,由于文言文记载的事情离我们已很遥远,我们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典章制度、礼仪习俗等各方面缺乏了解。76\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古人作注,大抵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对字词句进行训释,以排除语言文字的障碍,二是对古文中所涉及的诸如政治、经济、军事、礼制、名物、习俗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解说,以排除知识方面的障碍。古人的注释为我们阅读架设了阶梯和桥梁,通过读古人注,我们既可以通晓文意,又可以从多方面了解古代社会生活,扩大知识面。其次,古注,接近实际,较为可靠。古人注书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他们当时离经典文献成书年代不远,他们生活的社会和前代社会在制度上一脉相承,因此他们对古书所记载的各方面情况有感性认识,比较熟悉。再加上这些注家大多是皓首穷经的著名学者、训诂专家,因而他们作注一般说来切合实际,可信可靠。例如人教版第四册《逍遥游》一文中对“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垂”字的解释是“垂天之云:天边垂下的云。”《庄子》书中注明:“垂天之云:崔云:垂犹边也,其大如天一面云也。”从古注可知,“垂”应该是“边”。再次,古注是今注的源头,是今人注的重要依据。翻开今人注本,可以发现今人注的一些说法,并非出自独创,而是来自古注。他们作注时,或把古注径直抄来,或用现代流语把古人之说复述一下。这样做,当然是可以的。古注是源,今人注是流,读了古注,我们就能知源而识流,同时可以对今人注的优劣得[10]P86失做出评判。“注释要考证古人的文化与古人的观念”读古人注,可以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可以更有依据。6.2.3正确注明文言现象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是文言文语言知识的三个重要方面,忽视了哪一方都会影响到文言文的学习。陆宗达先生在论及训诂学时曾强调,训诂学“决不仅是单词和词义问[18]P178题,许多地方要涉及到语法”。字词的语法义跟词汇义不仅密切结合在一起,而且语法义还制约着词汇义。1990年版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篇目数量是52篇,字数是36850字。2001年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的篇目数量是52篇,字数是3204l字。字数减少了4000字。要在此基础上实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的要求以及《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大纲》:“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要求。就需要在现有的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注释中注明文言现象,使学生阅读的时侯可以参照,加强对于文章的整体理解。也作为对于删减的部分的有效补充。具体做法为:针对课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一些特殊句式(判断句、变式句、被动句、省略句等)以及字词的特殊用法(使动用法、被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等);词类活77\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用(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等)书下注释应该明确其句式特点和用法。例如苏教版教材第五册《逍遥游》一文,对于“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中“水击”的解释为“指鹏鸟的翅膀拍击水面”。这个注释是不准确的。因为文中的“水”是充当“击”的状语,解释为“在水面上”。注释中应该明确“水”的意义是“在水面上”,用法是“名词作状语”。6.3义安6.3.1释词也要析句王宁先生在《谈语义注释与文意注释》一文中指出:“注释者的任务,在于寻找读者能[19]P3够理解的、与被注释的词句准确对当的现代汉语词与句作训释词语。”也就是说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注释要求用“语义注释”。而且“句子的语义注释,则不但要求构成句子[19]P4的每个词都有准确的对译,而且还要求得句法上的相应。”在给文言文作注时应当把释词和析句有机结合,把具体词语放在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语句中比较分析,辨别该词在语句中所处的位置及其与别的词语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使其文从字顺。例如苏教版第五册《项脊轩志》一文,对于“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一句中“某所,而母立于兹”的解释为“某处,曾是你母亲站立的地方。而,你。”这个注释是不准确的。因为“某所,而母立于兹”直译的方法应该是“这个地方,你的母亲(曾经)站在这里”。苏教版的注释,虽然“而”的意思解释得没有问题,但是句式和原文不一致。6.3.2释词要贴合语境语境包括语言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指语言本身的字、词、句、段及篇章所构成的环境,外部环境则指文章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及语言交际双方的具体情景。语境的客观存在使它对语言有一定的指向意义,同时特定的语境也可以改变生成语言本身以外的意义。因此要准确把握文章的旨意必须关注语言的环境。离开语境去阅读文章,无异于缘木求鱼。“落实‘言’,就是充分体现文言文的工具性。现在的文言文教学状况,常常是脱离语境梳理词法句式,以及虚词的多种用法,鼓励机械地死记硬背,既枯燥无味,又没有效率。因此,学习文言文应着重抓对文言词汇、对文意的理解,这些都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语境既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内涵相关,也与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方法相关,在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语境[45]P24中来揣摩语句含义,这样的理解是经久难忘的。”例如苏教版第三册《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对“臣闻求木之长者”的“长”字的注音是“zhǎng”此处的上下文为“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原句的后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远”和“安”分别解释为“长远”78\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和“安定”,均为形容词。故可知此句中的“长”的用法也应该是形容词,指树木高大,应读作“cháng”。6.3.3释词要符合语法陆宗达先生在论及训诂学时曾强调,训诂学“决不仅是单词和词义问题,许多地方要涉[18]P178及到语法”。字词的语法义跟词汇义不仅密切结合在一起,而且语法义还制约着词汇义,所以,解释词汇义时要注意正确表现语法义。教材采用靠释文表现语法义和直接注出语法义两种方式,较好地处理了两者的关系。但还存在一些欠妥的地方。古代汉语语法的根本特点是它的整体性,并由此而派生出另外的两个特点:变异性和模糊性。世界上的事物都有精确性和模糊性两个方面,其中精确性是相对的,而模糊性则是绝对的。语言也是如此,既有精确性的一面,也有模糊性的一面;汉语更是模糊性较强的语言。所谓模糊性就是亦此亦彼、非此非彼性。“判断是否正确表现了词性,根据是看释义是否正[46]P145确表现出条目的造句职能。”文言文注释字词句也要符合语法。例如人教版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一句中“西”的解释为“往西扩大边界。”这个注释是不准确的。因为“又欲肆其西封”中“西”在名词“封”之前,充当它的定语。人教版的注释将它翻译为“往西”,是“名词用作状语”,修饰前面被“其”隔开的动词“肆”,是不符合语法的。因此,人教版的这条注释是不符合语法的。6.3.4释词要考虑修辞文言文的翻译也要考虑到文章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例如苏教版教材第三册《鸿门宴》一文,对于“常以身翼蔽沛公”一句中的“翼”注释为“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这恐怕并非作者原意,也不合古人行文之法。其实“翼”也是“蔽”,古人习惯把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的字连在一起使用,它们表达的是一个复合的整体意义,不能分别解释为两种不同的含义,这就是王念孙父子所说的“凡连语之字,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同义连用”即“同义连文”,是意义相同、相近的单音词的连用,两字相连为复词、复语,其意义相同,不必分拆来解。因此这里的“翼蔽”就是“掩护遮蔽”的意思。6.4事安6.4.1释词要符合史实例如人教版第三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对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的注释为“(现在)靠谁去来问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这是作者以廉颇自况,抒发感慨,说自己虽然老了,还不忘为国效力,恢复中原,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敌,79\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早没有起用他的意思了。”这个说法有悖于史实。首先,注释中说“朝廷一味屈膝媚敌”,与事实不符。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时候,正值南宋小朝廷积极准备北伐用兵。当时的形势是蒙古族在北方兴起,严重地威胁着金的统治,蒙古族屡次侵金,金屡遭失败,而金的内政又十分紊乱。在金人统治下的华北地区,老百姓不堪女真统治者的去力掠,一部分渡淮南逃,一部分举行起义。南宋小朝廷趁此机会对金用兵。从1203年起,便开始聚财募卒,打造战船,增置襄阳骑军和澉浦水军,解除“伪学党禁”,并起用了一些平时主张抗金的人物。就在辛弃疾写这首词的后一年(即开禧二年,1206年),南宋小朝廷下诏伐金。虽然这次南伐出师不利,以失败告终,但注释不能有违历史,把当时的抗金说成是“朝廷一味媚敌”。其次,注释中说南宋小朝廷“早没有起用他的意见了”,这也是不符合史实的。辛弃疾在写这首词的时候,正是他南归后不被重用、闲居约二十年又被重新起用的时候。写这首词的前一年(即嘉泰三年,1204年),他就被“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写这首词的当年(即开禧元年,1205年),南宋朝廷又加他“宝漠阁待制,提举佑冲观,奉朝清”,并派他到当时北伐重镇京口(今江苏镇江)去做知府,皇帝还赐予“金带”。在他写这首词的后一年,南宋朝廷将他“差知绍兴府,两浙东路安抚使”、“进宝文阁待制”,“又进龙图阁待制,知江陵府”。再一年,又“试兵部侍郎”,“进枢密都承旨”。即使到辛弃疾去世后,朝廷还“特赠四品”。据此,怎么可以说“朝廷早没有起用他的意思了”呢?6.4.2释词要符合逻辑逻辑是在形象思维和直觉顿悟思维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进一步的抽象,所谓抽象是认识客观世界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过程,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教材中的文言文注释有不符合逻辑的现象。例如苏教版第五册《陈情表》,“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一句中的“矜”注释为“顾惜”。这个说法不符合逻辑。若解释为“顾惜名节”,岂不是说明出仕晋朝是“不惜名节”的行为,晋武帝一定不会善罢甘休。李密博览多通,机警辩捷,他不会犯这样的错误。所以,这则注释有问题。6.4.3释词要符合事理对文言文的翻译要考虑到事情的规律,不能随意为之。例如人教版第二册《项脊轩志》一文,对于“又北向,不能得日”一句中“北向”一词的解释为“窗户朝北”。这个说法不符合事理。作者云“又北向,不能得日”是为了说明项脊轩坐南朝北,昏暗,采光条件不好。由下文提到的“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可推知,项脊轩原来似乎没有窗户,只有朝北的门。否则,不能理解“以当南日”,因为要挡住南面的太阳,让太阳光反射,照到屋子里,新开辟的窗户,一定是在北面。如果窗户本来就在北面,为何还要“前辟四窗”。故,将“北向”解释为“窗户朝北”不合理。80\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6.5诗词的注释要发掘意、境、情《文心雕龙·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作注的人就是“披文以入情”的人,注释的任务就是要“沿波讨源”,使文意之幽者变的明显,引导读者明白作者的心。注释是作者与读者的桥梁,认真而深入地处理好辞与情的关系,是注释的关键。高中文言文注释也是如此。一旦引导错了,便会影响青少年文学素养的培养。例如人教版第三册柳永的《雨霖铃》一词对“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的“经年”的解释是“经年”。“词人想象着分别以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而在这期间即使遇到良辰美景,没有心爱的人在身边相伴,对自己又有什么意思呢?真可谓道出了心中无限的伤感之情。显然,词人不能确定何时才能相见才如此伤感。如果他能确定归期,又怎会如此悲伤呢?再加上词人当时是去漂泊,仕途不顺,交通又不便利。这种种因素就使得词人更不知何年何月才[17]P125能相见。所以才生出如此多的伤感。“经年”解释为一年又一年最合文义。”“注诗词,总要从客观词义和句法入手,发掘词、句的内在含义,寻找这种特殊体裁的[10]P255表达规律,从而显其主旨、发其意境。”所以,读注不可不慎,作注更不可不慎。6.6注释不能盲目“求新求变”苏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是真正意义上的“新”教材,可能正是为了突出新教材的“新”,这套教材的编写便出现了与以往的教材、特别是与人教版教材刻意求“异"的现象。比如,以《赤壁赋》为例,苏教版教材对该文有62个注解,几乎没有一个跟人教版教材相应注解的表述是一样。例如,“击空明兮溯流光”中的“流光”,人教版的注解是“江面浮动的月光”;苏教版的注解是“在水波中流动的月光”。虽然没有什么错误,但显而易见,人教版的注释更好些。例如《逍遥游》这篇课文中的“我决起而飞,抢榆枋”从字形到字义的解释,两个版本的教材有很大的不同:人教版教材为“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枪”解释为“触”;苏教版教材为“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抢”解释为“集,着落”。其实,“抢”没有“集,着落”的义项。应该是人教版教材的注释更合理科学。例如,《逍遥游》一文中的“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一句的“息”字。人教版注释为“六月的大风”,而苏教版注释为“飞行六个月休息”。显而易见的,这里的“息”应该解释为“大风”。中学教材注释的标准是科学准确。其他版本的教材合理的注释还是应该借鉴,没有必要为了“求异”,而刻意新撰所有的注释。一方面,教材注释的编写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新撰的注释如果不准确科学,会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许多的问题。81\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参考文献[1]徐忠宪.新语文学习[J].中学教师,2007(1):10-13[2]张永祥.从语文教科书助学内容的功能看其设计的改进路向[J].教学与管理,2007(2):30-34[3]洪宗礼.构建面向21世纪中国语文教材创新体系的尝试[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1):19-22[4]朱绍禹.中学语文教材概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5-16[5]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13-214[6]王力.王力文集[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446-447[7]许嘉璐.中学课本文言文注释商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0(6):22-25[8]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68-69[9]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28-29[10]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46-47[11]叶斌.形训论[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16-17[12]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3[13]陆宗达,王宁.训诂与训诂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3-4[14]周大璞.训诂学要略[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2-3[15]张生汉.释“骤得”[J].语文建设,2004(12):34-35[16]杨丽平.《五人墓碑记》一处注释之商榷——“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之注释辩[EB/OL].http://bbs.pep.com.cn/thread-302036-1-1.html,2007-07-03/2010–03–25[17]李荣军.“经年”是“一年”吗?[J].现代语文,2006(1):125-126[18]洪成玉.古汉语词义分析天津[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178-179[19]王宁.谈语文注释与文艺注释[J].中学语文教学,1990(7):22-25[20]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361-363[21]郭锡良.古代汉语语法论集[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157-158[22]王力.高中语文第一册文言文注释指误[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5(12):6-8[23]钱伯诚.古文观止新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059-1060[24]郭锡良.古代汉语[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618-619[2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3[26]张世禄.古代汉语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88[27]王力.古代汉语(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9:541[28]朱振家.古代汉语(修订版)[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0:42382\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29]沈兼士.汉字义读法之一例[A].沈兼士.沈兼士学术论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6:139-140[30]郑林曦.精简汉字字数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66-67[31]拟废除的400个异体字表草案[S].中国语文,1955(01):8[32]钟吉宇.谈谈第一批异体字表的几个问题[J].文字改革,1963(4):10-12[33]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62:l55[34]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05[35]蒋绍愚.古代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l91[36]吕叔湘.语文常谈[M].北京:三联书店,1980:26[37]赵伯义.评现行高中语文课本对古书用字的注释[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6):87-89[38]许仰民.怎一个"同"字了得——评人教社中语室编著的高中《语文》所注的“同”[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81[39]王筠.说文释例[M].武汉: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327[40]徐灏.说文解字注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0-12[41]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8:2262[42]王力.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A].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1:1-3[43]王力.词书与语言[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112-113[44]顾之川.试论中学语文教材注释的原则[J].课程·教材·教法,1996(3):52-53[45]马芳.文言文教学中的两个注重[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7(5):24-25[46]孙良明.词义与释义[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14583\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致谢新的一年了,爆竹声已是回忆。看着自己艰苦努力以后写出的文字,心情复杂。总是挑灯夜战,夜阑人静的时侯,觉得腿脚越来越冷,但是思维却越来越清晰。终于明白导师总是喜欢在深夜工作的原因。也许正是因为夜的寂静和寒冷,人才可以更加清晰地握到的自己思维的脉搏。这个冬天,过的非常充实。常常是在家煮一碗面,将面放在电脑边,一边写,一边吃。觉得面特别香。常常是在公车上,突然想到了一些论文的思路,内心的欣喜和愉悦,不能形容。所以,虽然知道,我的文字还很生涩,但是,我真的觉得在写论文的过程中自己学到了许多。写论文的过程虽然辛苦但是非常有成就感,希望能一直这样研究下去。课题确定之后,因现成资料不多,为寻找有关材料费尽周折。自己也没有做过有关的考辨的工作,为不知道怎样下笔而绞尽脑汁,刚开始的时侯对着电脑,不知道从哪里动笔。所幸有良师和益友之悉心指导和随时鞭策,让我得以少走弯路。我要衷心感谢的是我的导师杭州师范大学叶斌教授,我的论文选题可谓经历了九曲黄河十八弯的周转,从选题的模糊、笼统,到逐渐明晰了然,从构思、到最终定稿,是叶教授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本人从事中学教育工作平时总是忙于日常事务,全拜导师指引。在我眼里教授是个学识渊博的勤奋坚韧的研究学者,不舍昼夜日夜勤耕。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指出方向,指导考辨,耐心而宽容地将学生引进训诂学研究的领域。几次研究审阅初稿,提出批评意见,指导我修改调整,使我的论文才得以面世。一路走来,学生不才,枉费您的厚爱和用心栽培,成果平平,但是您给予我的勇气和信心令我没齿难忘!您让我知道什么是学术研究的精神,什么是对于学生的谆谆教诲,我衷心感谢您!感谢杭州师范大学的在论文预答辩过程中给我提出宝贵中肯意见的马爱莲副教授和陆忠发教授。谢谢您对我的论文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您工作认真、治学严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百忙之中,您仔细批阅我的论文,仔细地提出意见,指出我论文中的问题,让我茅塞顿开,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您的那种认真负责,钻研学术,关心后学,直言不讳的治学品质尤其值得我学习。谢谢您!我一定会好好努力!我还要由衷地感谢我就读教育硕士期间的班主任叶老师,您总是很细心地关照、提醒,炎炎夏日里,您总是出现在教室里,询问我们的学习,为我们提供帮助。班主任事务繁琐细杂,我深有体会,能这样任劳任怨不辞辛劳,已不仅仅是工作,我觉得是一种优秀的习惯和高贵的品质!另外在我学习期间,我的杭师大的同学们给了我许多的温暖和帮助。我们讨论问题,研究论文,交流感受。虽然相聚的时间不多,但是你们温暖善良的笑容我将永远不会忘记。还有我的同事朋友也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和支持,很多同仁不时地给我以鼓励,他们那一句句关切的话语都是我生命中宝贵的记忆,值得我永远去珍藏。祝愿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一生幸福,永远安康!子曰:“岁月无居,时节若流。”我的书房,仲秋的时侯可以闻到满室金桂的芬芳,现在窗外的白玉兰已经绽放出纯洁的芳姿。春日姗姗而来,希望每一个关心帮助过我的人好人一84\n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考辨生平安!希望生命也如这春日的暖阳般明亮温暖,生机盎然。06级教育硕士王丰敏2010年3月8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