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高考文言文复习设计及翻译训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文言文—高考文言文复习设计及翻译训练

高考文言文复习设计及翻译训练作者:佚名出处:不明第一部分 前言一、高考考查文言文的意义现代社会的交际,听说读写都不用文言,(除台湾写应用文还有些地方用到文言)可以说绝大多数人对文言是“听不到,说不出,读不懂,写不了”,那么高考为什么还要考文言文呢?其实高考考纲的制定是由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决定的。大纲对中学生掌握文言文知识方面有明确规定,认为“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引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熊江平语)其依据在于:1、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2、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水平,提高语文修养。⑴、从汉字的发展方面看,辨析现代汉语的语素要有古汉语的修养。⑵、从篇章方面看,多读优秀的文言作品,它那严谨的布局、简洁的行文对提高现代文写作水平有帮助。⑶、从文学鉴赏方面看,要了解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心态,非有中国古典文学修养不可。二、高考文言文的考查内容在进行高考文言文条块复习前,教师务必要抽出一堂课时间整体讲解文言高考要求以及历年高考相关情况,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复习积极性,又能知己知彼,做到有的放矢总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根据2002年版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一>、浅易的标准:1、词汇:以文言常用词、次常用词为主。2、语法结构: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3、体裁:叙事为主、写景、抒情、说明及一般的说理文次之,并非专门性较强的学术著作。4、内容:同古文化背景知识联系松散,少用典故。5、风格: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比如去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部分完全遵照(考试说明)的精神,选取了《三国志·魏书·胡质传》裴松之注引孙盛的《晋阳秋》一书中关于胡威的一段文字。(1)开头处加上了“胡质之子”四个字,使之符合传记文的一般格式,(2)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选文没有生僻难解的词语,没有文言虚词的特殊用法,也基本没有难解的名物典章制度方面的专门术语。除此之外,(3)从选文整体风格上看,《三国志》属于正史,这篇阅读材料属于较为典范的文言文的作品。因而可以认为,对于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来说,有关胡威的这一段文字确为浅显形式的文言文。刘国正先生曾举出了四部书作为浅易文言文的代表,它们分别是:《孟子》、《史记》的传记部分、《梦溪笔谈》、《聊斋志异》。<二>、分要求:1.理解(这在语文能力层级上属于B级,考查理解能力)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n2.分析综合C①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文言试题中体现对分析综合的题目一般两道,分值6分,应该下大功夫,在全面阅读的基础上加深理解。不过在这块内容上授课难度大,尤其是年青教师往往具有可操作性的东西少。3.鉴赏评价E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三、关于高考文言文试题的选材1、近年来高考文言阅读材料多从经典史籍中(可能是为了突出典范性)选取。字数在四五百左右。(1999年574字,2000年400字左右)已成稳定模式。2001年海淀区模拟卷最短的只有294字。上海卷只180字左右。1993年选自《新唐书-姚崇传》,主人公姚崇;1994年选自《唐语林-识鉴》,一说为《宋书-孝义传》主人公何子平;1995年选自《隋书-列女传》,主人公郑善果母;1996年选自《宋史-郭永传》,主人公郭永;1997年选自唐人刘肃的《大唐新语》,主人公权善才;1998年选自《宋史-忠义一-李若水传》,主人公李若水;1999年选自《北齐书-苏琼传》,主人公苏琼;2000年选自《三国志-魏书-胡质传》裴松之注引孙盛的《晋阳秋》一书;合写胡质、胡威父子清慎廉明因而享有卓著声誉的。2001年选自《史记》,“田单列传”。2002年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以上选文的共同点--均为浅易的文言文内容上:材料所涉及的人与事或相夫教子、事亲至孝,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或古代贤臣良吏,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刚直抗上、执法如山等既符合于传统的道德规范,又不失现实教育意义。但就是这些材料,却也潜伏着很大的变革危机。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步骤由于考试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具有不准借助任何要具工书,只能独立解题的特殊性,不少考生心理上比较紧张,常常是读完一篇就去选,事实上这是极不正确的,一般来说,文言试题解题阅读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整体阅读要求1、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2、能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懂六七成即可。第二步:细读题目要求1、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所在,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要充分利用所给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根据是非准偏,选出正确项。2、利用好最后那道题(还有实词解释题)因为此题相当难,但命题往往说有一项不符题意,那么就是说其他三项都是正确的,就是有一项错误也往往是个小问题。那么通过看最后一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一遍,往往事半功倍,全文内容马上会成竹在胸。第三步:重读全文。\n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这一步大致相当于精读研读的水平;同时也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因此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特别提示:有些学生在读文言段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语句上纠缠,非要字字句句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结果反而难以明其大意,学生当中这种情况存在非常普遍。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高考所选文言语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第一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所以一定要让他们保持良好心态,调动各种手段,借助各种力量,善于前后推导,一步步走完解读过程。在解决个别难点和正确把握文意、准确翻译文句时。要善于借助字形分析和邻里相推,来正确判定实词词义,观照语言环境掌握虚词用法。要有排除干扰的意识,例如古今异义的干扰,防止望文生义,以今释古。高考文言段不会脱离课本知识另起炉灶,所以要善于知识迁移,联系已有知识尤其是常用词的常用义项和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来推出新知。另外,从以往高考来看,不少考生在做文言题时丢分往往丢在不注意审题上,例如问的是“全都直接表现某某人热爱国家、不畏强敌的言行的一组是哪项”,有些考生往往忽略“直接”或“言行”这样的重要词语,造成所答非所问。或者是平时训练多了,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当出现“间接表现了”或“反衬出”之类要求时,又不能进行正确答题了。因此,在做文言练习时,教师要多加注意,切实完成文言应试阅读步骤注意审好题,使学生能多积累一些考试经验。应该说文言解题的三步阅读法是经过许多学子高考实战检验而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有效的应试方法,复习当中必须让学生加以掌握和运用。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切记!!第一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文言常见实词的范围此条款要注意两点:1、在文中的含义,这是所给的条件;2、常见的实词,这是考查的范围。(一)什么是文言常用实词?一般地说,凡是中学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的古今词义不同的字均可算是文言常用实词。北京师院出版的《中学文言常用词词典》是主编饶杰腾对80年版中学语文课本全部文言文课文(总字数为28348个)所用词汇(3394个)进行研究;参考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常用词部分(1086个),考虑中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常用字为800个左右。蒋传一先生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汉字信息技术,用“逐层切割”和“数频统计”法对88年中学语文课本全部文言诗文共68657个语料进行分析,得出高频和次高频实词489个。高中语文课本所列文言常用实词表共列了360个文言实词(准确数字为248个)。这些应该是中学生起码要掌握的。2002年高考语文科说明确定为120个二、文言常用实词的特点单音性───单音词占绝大多数,双音词主要是联绵词、叠音词、象声词、偏义复词以及外来词,为数不多。多义性——这和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原则上是一样的,但现代汉语用几个不同的词来表达的意义,在古代汉语中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近义性——现代汉语中有不太区分的概念,古代汉语中可能分得很细,形成一系列近义词,如关于“看”的动词有20多个;“马”的名词也有20个以上。活用性——可以按习惯临时改变语法功能,用作其他词类,名词可用作动词、副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又可以活用为名词,又有使动、意动等特殊的动宾处置关系。通假性——用语音相同,相近的字代替本字,这在今天看来类似于写错别字,但在古人是一种习惯。\n复习实词时,重点掌握课本的内容:散布在教材的各个知识短文和附录。当然,现在我们很多学校高三复习手头均有一些参考资料,可能更全面些。三、了解近几年高考文言实词的命题规律1、放在文言文阅读的第一题中考,分值为3分,几乎每年必考。2、题型:①、要求考生直接判断词义的对错;(如高考全国卷)③、判断古今同义或异义的情况。(如仿真卷一)要求考生以比较来辨别词义的差异,求得正确。四、答题技巧1、字形推断法(形训法)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形旁”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有利的条件。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形旁从"钅(金)、木、氵(水)、(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者与兵器有关,从"马、牛、羊、豕、犭、鸟、虫"者与动物有关。从"(言)、辶(走)、刂(心)、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其它还有:禾--五谷、贝--金钱、皿--器具、纟--丝麻、宀--房舍、求--毛皮、隹(zhuī)--鸟雀、冖--笼罩、歹--死亡、月--肉、页--首、自--鼻、目---眼、尸--身体……如《念奴娇》“樯橹灰飞烟灭”中的“橹”:木制的船具。“不刊之论”“自怨自艾”中的“刊”“艾”从形旁上看均应该与“刀”有关;再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字的意义。“造”的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该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它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过”也同理,也可译为“拜访”之义。有许多学生对2001年春季北京卷试题中“袖空牒窃印”中的“牒”字不理解,而实际上“牒”字是形声字,“片”是其形旁,甲骨文中取“木”之右半为“片”,本义就是“木片”,众所周知,古代发明纸张之前人们都把字写在木片或竹片上,所以“片”又被引申为“文件、文书”之义,因此凡是以“片”为形旁的字如“版”“牌”“牍”等都有“文件、文书”的意思。学生如果能有从字形去分析判断的意识,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了。2、语境推断法高考考查的实词90%以上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翻译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理解推断。3、课文迁移法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文中已出现过,可联系课文相应迁移。如:94年高考“扬州辟从事吏”同课文的“连辟公府不就”中的“辟”;97年高考“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同课文的“沛公不胜杯杓”中的“胜”;上海卷中“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同课文“向使六国各爱其地”中的“爱”;“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同课文的“便言多令才”。2001年仿真卷第五篇25题B项中“伐其功”跟课文《屈原列传》中“平伐其功”中的“伐”均是“夸耀”之义。4、成语印证法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举例说明: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务农,从事)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超出)腥操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接近)括号内词语加点字的意义是我们平时熟悉的,借助熟悉的词义,就能推断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义。\n又如:95年试题12题“在官清恪,未尝闻私”中的“恪”是“谨慎而恭敬”意,同成语“恪守不渝”中的“恪”同.“吾亦望汝副其心”中的“副”与成语“名副其实”中的“副”同(符合)16题“或妄嗔怒”中的“妄”与成语“轻举妄动”中的“妄”义同。(胡乱),文句翻译题解题时可用代入成语的方法检验一下。5、对句判断法(语言结构推断法)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B、追亡逐北(亡.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C、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应"用",被任用)D、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E、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族”字义同“灭”字)又如:91年18题“顽鲁者亦当矜怜”中的“顽鲁”义:A、愚笨而鲁莽B、固执而粗鲁C、顽皮而愚蠢D、愚昧而愚蠢孤立地看似乎都讲得通,但由于这句话同下面“贤俊者自可赏爱”构成整句。因此,你只需了解“贤”“俊”是在古文中是“有才能”之义,就很容易能选出D项这一正确的答案。6、语法分析推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如:《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字,它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既不能理解成“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应该理解为“用眼睛示意”《促织》中“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中“高”字上带宾语,用如动词,联系原文,可推断为“抬高”。2000年试题13题“取樵炊灶”中的“樵”前跟动词,因此应是名词,译为“柴薪”除了以上一些常见的方法之外,一些参考书上还列出了“通假推断法”“词语结构推断法”“比较推断法”等。翻译文言实词要特别注意同形异义现象和通假现象。五、特别提示--常见错误文言实词翻译时学生最主要的错误是不能分清古义和今义,以今义附会古义,这也是文言阅读和翻译的大忌。纵观历年高考设题情况,这也是实词解释或句子翻译题迷惑性之所在。命题者也主要是从这方面来设题考查考生的。六、文言实词的相关常识(一)常见的文言实词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1.通假字是古汉语中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中学课本里讲的通假字包括三类:通用字、假借字、古今字。凡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叫做通用。如“反”通“返”,“知”通“智”。凡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可以借代,叫做假借。如“蚤”通“早”,“直”通“值”。古代只有某一个字,后来为了把这古字所表示的几个概念用不同的字形来区别,造出一个或几个今字,让原来的古字专表示另一个或另几个概念,叫做古今字。如:莫——暮,益——谥。(一)通假字\n通假字就是古人在书写中用同音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通假的原则是音同,如不全同,也要近似,声音相差很远,不能构成通假。音同关键是声母相同,借字与本字之间,必须是同一声母(也有时声母相近)。韵母也要求相同或相近。声韵相同或相近,是构成假借的原则,也是我们分析,辨别假借关系的依据。音同而借的是多数,音近而借的次之,对声调的要求并不很严格。通假字,包括通用字和假借字。但我们中学教材把古今字也认为是通假字。通假与假借不同。假借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而成的。由于语言中某些词有音无字,假借一个同音的字来代替它,这就叫“依声托事”。如“求”的原义是皮衣,借作“请求”的“求”(以后又另造“裘”字)。这就是假借。通假也就是通用。某一个词义,本来有字,不过由于最初书写的简便,或书写的疏忽,或别的原因把乙字写成了甲字,这个写错的字又为后人所接受,于是在某种意义上,就借甲字代乙字了。以上两种现象统称为“通假”。通假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音同或音近。(二)异读字文言文中有一些字保留了两个以上的读法,即异读字。1.破音异读:前人叫“读破”“破音”。它是用改变字的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词性和意义的一种方法。如“如耳说卫嗣公,卫嗣公说而太息”。“说”的本意“讲话”本音是shuo,这句话第一个“说”用的是它的引申义“游说”,也就是“劝说、说服”的意思,应该破字音shui;第二个“说”则是它的兼有的意义“悦”,就读yue,是“喜欢高兴”的意思。2.通假异读:通假字和本字起初读音一致,后来由于读音的演变,二字有的读音不同了。现在通假字一律读本字的读音。3.古音异读:有些专有名字,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等。因为专有,有固定性,从而保留了古音。这类字。要按《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规定去读音。凡已明令废读古音统一读今音的,就读今音。凡未废除的还读古音。(三)古今异义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基本词汇古今没有什么变化。有些词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有的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这类词的词义的演变有以下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如“江”古代专指长江,现在泛指一切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2.词义缩小: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后一个意思不用了。3.词义转移。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古义是苛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4.词义弱化:如“很”古代同“凶狠”的“狠”,表示程度很高,现在用上“很”字,表示的程度也不怎么高了。5.词义强化: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的意思。6.感情色彩变化。如“卑鄙”古时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则指品质恶劣,变为贬义词。7.名称说法改变。如“目”改称“眼睛”,“寡”改称为“少”意等。(四)一词多义1.一词多义,即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乃至属于不同词类。一般地说,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如,以笔画最少的“一”字为例,常用义项就有六七个。一人,一桌(《口技》)数目古今一也(《察今》)相同,一样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统一\n用心一也(《劝学》)专一上下天光,一碧万倾(《岳阳楼记》)满,全一至此乎(《史记·滑稽列传》)竟,乃2.怎么掌握一词多义①掌握教材列出的附录,特别是新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②掌握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要尽可能地掌握词的各种义项,就必须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的知识。词义的分化衍生是有基本规律的,后起义往往是以原有义为基础扩展衍生的,与原有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意义联系。词的本义是最初造字时表示的意义,引申义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比喻义是用比喻的方法形成的新的词义,假借义是借用作另外一个同音的词的意义。词的本义:如“从”(二人相随);“北”(二人相背);“公”(背厶为公)厶是私的古字;“沐”(从水,洗发为沐);“休”(人靠木边为休);“仲”(从人从中,处长少之间)。掌握这些本义的最好方法是借助“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造字法,对字形进行分析。引申义:如“兵”,本义是兵器,由兵器引申出士兵,用兵,军事谋划,作战,军队等。比喻义:如“被”,本义是“被子”,可比喻“蒙受、遭受”(项王身亦被十余创)③培养在不同语境中辨析多义词的能力。A.揣摩文意、句意,从上下文来推求词义。如“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绝”字,本义“断丝也”,引申为“继”“停止”“隔绝”“渡过”“极好”。这么多义项,怎么办,根据上下文的意义,就应释为“渡过”。再如“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中的“伪”本义是“为”,人为的制作,加工,相申为“伪善、伪装”,结合上文,应释为本义。B.“对文”解释词义。对文就是“相对为文”,指在平行的相同结构(字数、结构、语法作用相同)中,处于相对应地位的两个词,在词义上相反、相对的情况。如“满招损,谦受益”中“满”与“谦”,“招”与“受”,“损”与“与益”意义相反。再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存”与“亡”,“治”与“乱”,“吉”与“凶”意义也都是相反的。C.根据“变文”解释词义。变文就是“变化为文”,指在文章中为了避免重复或押韵而有意使用不同的词来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思。如“民可以乐成,而不可与虑始”中,“可以”与“可与”意思相同,都是“可以与(跟)……”D.从分析语法结构入手解释词义。有些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不但意义不同,它的词性和语法功能也不同,如能明确它在句中作什么成分,有什么语法功能,它的意义也就明显了。如“王见右广(右路军),将从之乘。屈荡(人名)户之”中“从”后面带了宾语,所以,它只能是动词“跟从、追随”的意思,“户”后面带了宾语,它也只能是动词,可释为“阻止”。一词多义是最复杂的情况,从广义上说,包含了通假字、古今异义、实词活用以及文言异读等知识点,因此,对这部分知识要花力气,不断积累,经常训练。(五)偏义复词第二章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与文言实词相比较,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因此,确切掌握文言虚词的这些特点,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n一、把握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文言代词也归入文言虚词之中。代词:①人称代词——之、其、而(通假)、若、乃②指示代词——之、其、或、然。③疑问代词——安、焉、何。副词:①范围副词——则、犹②时间副词——既、已、且③语气副词——其、何、遂介词:于、以、为、因、乎连词:而、且、以、其、或、乃、则、然、但、为、故、若、虽、因、遂。助词:(1)结构助词:之、者、所、然(2)语气助词:也、矣、焉、耳、哉、乎二、了解文言虚词中的特殊现象(1)兼词: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诸、焉、盍、叵、旃诸: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之于);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之乎)焉:长沮,桀溺耦而耕,也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于之);惧有伏焉(于之)盍:盍请济师于王(何不,为什么不向楚王请求援助)夫子盍行邪?无落我事(何不,你怎么不走开呢?不要耽误我的事)叵:居心叵测(不可);(2)虚词连用:有时是两个词,如“也哉”、“矣夫”“焉尔”“也矣”,有时是三个连用,如“也乎哉”“噫吁嘻”“焉耳矣”。虚词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语气的重点在最末一个上。(3)复音虚词:文言实词存在单音、双音问题,文言虚词也如此,即在文言文中是两个单音节虚词,发展到现在,成了一个双音节虚词,我们把这类虚词称做复音虚词,如:于是、无论、可以、从而、其实、虽然、无以、有以、得无、无乃、何其、何况、否则、然则、已而、足以、可行、是以、所以、因为等等。对复音虚词,不能简单地用现代语意去理解,如“可以一战”,“可以”在这里是“可以凭借(它),就不能释为“能够”。有的复音虚词,也不能简单地采取两者相加的办法推断其意义和用法,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是以”就是因此的意思。再如“所以”,不止一个意义,一种用法,在“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中表示原因,在“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中表手段,因此,对复音虚词要结合下下文,仔细辨别,反复揣摩。第三章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一、考点阐释这条要求中重要的是对于特殊句式与用法的界定。由于有了“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这个限制条件,它的概念就自然显得明晰了。而了解这些特殊句式和用法,也是指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有理解与辨别的能力,而不是要求我们去抽象记忆到底有哪些种特殊句式和用法,以及它们的具体情况如何。句式属于语法的范畴,这里的不同的用法指词类活用,也属于语法范畴。同现代汉语相比,文言文里的语法构造并没有什么太大太多的不同。不过,它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语法规则,自然会与现代汉语有一定的差别。所谓“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正是指这样一些歧义的部分。而根据“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这一总要求,我们又可将这些“不同的句式和用法”限定在古今语法岐义的主要方面。大致说来,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与词类活用等五个方面。\n考查方法主要结合把握文意来进行,单纯性的考查方式近年来很少见,这一点我们应引起注意。二、知识归纳整理比一比:古今句式的不同表述方式。今句式古袁隆平是著名水稻专家。判断句刘备天下枭雄。小李被小王骗了。被动句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你们俩谁大谁小?疑问句孰与君少长?他没有欺骗我。宾语前置古之人不余欺也。你想到哪几去?宾语前置君欲何至?……省略句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讨论:以上例句中,古今句式有何不同?点拨:这仅仅是简单的几例。实际上,文言句式都还有许多其他的类型,每一种类型下面又还有许多小类,请同学们自己去看书复习,多记些典型例句。<1>、判断句<2>被动句<3>、倒装句1、主谓倒装如:甚矣,汝之不惠!2、定语后置A、中心语+定语+者“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B、中心语+之+定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中心语+之+定语+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D、中心语+而+定语+者“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E、用数量词作定大多数放在中心词的后面。例如:“吏二缚一人诣王”3、宾语前置(重点)⑴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经常前置。A.我无尔诈,尔无我虞。B.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⑵、宾语用代词复指。这一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是”或“之”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A.日居月诸,下土是冒。B、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用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上“唯(惟)”,构成“唯(惟)……是……”或“惟……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加明显。如:A、率师以来,唯敌是求。B、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C、父母唯其疾之忧。⑶、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的情况,宾语也应该前置。A、大王来何操?B、沛公安在?C、噫!微斯人,吾谁与归?4、介宾短语后置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C、形似酒樽,饰以山龟鸟兽之形。\n<4>、省略句<5>、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⑴、名词+宾语如:籍吏民,封府库。⑵、副词作状语+名词如:汉水又东。《水经注-江水》⑶、能愿动词+名词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⑷、名词+补语如:今王鼓乐于此。⑸、所+名词如:乃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⑹、名词充当联合式或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之一如: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⑺、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⑻、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它词语作谓语中心语,事物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⑼、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项襄王。3、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将军身披坚执锐;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4、名词作状语如:君为呼入,吾得兄事之;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5、使动用法如:动词使动用法“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形容词使动用法“市中游侠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居为奇货。”名词使动用法“生死而肉骨也”6、意动用法如:形容词意动用法“成以其小,劣之”名词意动用法“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7、数词的活用数词活用为名词: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数词活用为形容词: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数词活用为动词:六王毕,四海一。第四章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一、考点说明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即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无论在(考试说明)还是(教学大纲)中都明确规定,高中生要掌握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2002年高考,沉寂多年的文言文翻译主观题重新出现,分值是5分,这对一向不重视文言文翻译的考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有一点应该明确,我们应把“取法于课内,巩固积累于课外”视为复习备考的最基本原则。我们知道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首先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继之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他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关键要确切地表达原文原意。但实际操作起来情况比较复杂:如果词义古今一一对应的,语序古今一致的,只需直译就行了。关键是另外一种情况,如词语古有今无,成分缺这少那,照直诘洁屈聱牙时,就需运用现代汉语多方面知识,并且体现现代汉语“规范、清晰、连贯”\n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意译。意译不等于臆测大意以遮掩无知。将文言语句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从微观上,能把握句子中实词、虚词用法和意义,即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对常用的26个文言虚词,直至对文言固定句式、文言固定短语、文言修辞格,文言文一些特殊表达现象,都有个准确把握。二是从宏观上讲,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翻译文言句。在完成文言文语句译时要注意按照“留、换、补、删、调、贯”六字法进行。留,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古代简练说法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调,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贯,指文吉句中带修辞瑰坟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语句翻译完成后,再回头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漏译,语句是否通顺。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传统的考查方法之一,它虽然侧重于语言形式的考查,但由于同时也涉及内容,因而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一种带有综合性的考查手段。[复习重点]一、直译与意译相结合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的翻译总是采用直译为主的方式,意译只能是一种次要的方法。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之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同原文保持一致。所谓意译,则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甚至可采用同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高考的特点固然要考查学生对文言文阅读材料在宏观上的掌握,但更要求考生能够从微观上了解并熟悉文言文字词句式等语言知识。因此,历年来试题的设置主要采用直译的方式,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所以,翻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表面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但测试的重点可能还是在于某一实词、虚词或者文言句式,其中又以考查把握多义实词的能力为主,涉及面广,因此说,对文言译句的复习,当是以字、词、句基础知识的复习为基础。二、句子的理解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是翻译文言文语句的第一步,理解文言语句必须遵循古文的一般规律并把握其特殊性。对句意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在全文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全文或文段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如:对“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的翻译,就要注意这是在介绍韩孙伯所处的社会环境,所以翻译成“按襄阳当地的风俗,邻里之间要在各自的分界处种上桑树作为分界的标志”。2.要注意省略句、倒装句、词类活用、通假字、互文见义和偏义复词的理解,对这些现象的理解把握,往往是翻译文言语句的关键。如:“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语出《愚溪诗序》)此句中“居”后省略了宾语“于此”或“于是溪”,“姓”是名词作动词,“给……取姓”的意思。那么此句就可翻译成:姓冉的人家曾经在这条小溪居住,所以就给小溪取此姓,叫做冉溪了。3.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通过前后推导,或选项推敲分析等方法,进行认真理解。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n(语出《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这是孔子教育子路、冉有的话,文中难懂之处是“疾”“舍”“为之辞”几处,既是教训之语,那么“疾”就不可能是“生病”之意,当是“厌恶”之意;“而”有表示并列和表示转折关系两种理解,依据意味推敲,自然当作转折关系理解更好,那么“舍曰欲之”与“为之辞”就在语意上相反了,以此推断“舍”是“停止”之意,“辞”是“托词”“借口”之意。整句意思就可翻译成:品格高尚的人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做什么事却去找借口推脱责任的人。4.利用文言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把握句意。也就是说,在理解文言句子时,要充分利用对应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去把握文句意思。如:“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语出《谏太宗十思疏》)这是一个对偶句,前后两句对应词语的词性担当的句子成分完全相同,甚至有些对应词语的意思根本一样,如“望”“求”,都应该是想、希望之意。所以整句可以翻译成:源流不深却希望水流到很远的地方,根生得不牢固却想要树木长得高而茂盛。5.对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句间关系。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分析主干,“古人……鸟兽”是主语,“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主语中“古人”与“观于……鸟兽”是一种主谓关系。“往往”是副词,“有”是动词,作谓语。“得”就应该是宾语,看来是动词名用,引申理解为“收获”“心得”较为恰当。所以整句就可翻译成:古人对天地、山河、草木、虫鱼、鸟兽的观察,常常有所收获。6.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去把握文言词语在句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如:“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语出《战国策·魏策》)“挠”一词陈述“色”,应为形容词,不能作动词,联想到“不屈不挠”,应理解为“屈服”之意。“长跪”一词古汉语是“直着身子跪拜”,这里也不例外。“谢”有多种意义:感谢、拜谢、谢绝、辞谢、告诫、谢罪等。根据前面对“挠”字的理解,应取“谢罪”“道歉”之意。所以整句应翻译为:秦王露出屈服的神色,直着身子跪拜,向他表示道歉。 三、文言翻译的原则:1.译文忠于原文,要做到“信”。所谓“信”,也就是不能脱离原文语义,与原文语义要保持完全一样。2.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就是要做到“达”。所谓“达”,也就是行文通顺,意思表达清楚明白。3.译文要体现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风格,语言要“雅”。所谓“雅”,就是要注意语言的美化,尽量用最美的语言翻译原文。三.翻译的技法。1.“留”字法。对原文中的人名、官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可以采取保留的办法进行处理,不必翻译。如:“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其中“大中丞”就是表示官职的专有名词,翻译时采取保留的办法处理。整句可以翻译成:在这时,凭大中丞的身份担任吴县巡抚的官员是魏忠贤的亲信。2.“对”字法。对已由单音节词发展成双音节词语的,我们可以采用对译的办法处理。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其中,“求”现在变成了“要求”,“木”现在变成“树木”,“固”是使动用法,变成使……牢固。整句就可以翻译成:我听说想要树木长的高大,就一定要让它的根生得牢实。\n3.“换”字法。对有些文言词语,我们现代汉语已经不用了,而是用别的词语来替换了。如:上例中的“闻”,现在都不单用以表示听说的意思,现在就换用“听说”一词来翻译。4.“增”字法。对文言句子中的省略部分,翻译的时候应该为了使语句通顺,必须增补出来。如:“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未足”之前省略了主语“我们”,“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翻译时应补出:对那些追求儒道却把穿得不好、吃得不好当作耻辱的读书人,我们不值得和他们议论。又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显然省略了“威”之类的词语,要补出来,这样就可译为:“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谁厉害?”5.“删”字法。对于顾问中表示停顿或凑足音节的助词和部分表示陈述语气的助词,翻译的时候可以直接删除,不必译出。如:“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夫”是发语词,不翻译。6.“调”字法。对于文言倒装句,翻译的时候,必须按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顺句。如:“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首先顺句为:凡不能教子女者人,亦非欲陷其罪恶。再翻译之。又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主谓倒装的句子,翻译时需颠倒过来,译为:“你的不聪明,太过分了!”有些特殊的句子,译时需要扩充或凝缩。如:“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这类句子言简而意丰,如果不多用些笔墨,很难把句子表达清楚。我们可以翻译为:“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再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这样的句子,是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四、文言翻译的方法由于高考中采用直译的方式,因此,翻译句子应该着重以直译为主进行训练1.对照翻译: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双音词或多音节词如:“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物亲近2.换成今语:主要是一些古今同形异义词、通假字如:“祖父”“妻子”“受业---授业”“尺寸之地”中的“尺寸”译为“一点点”3.照录不译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地名、国名、年号、朝代、官职、典章制度等。4.删掉不译如:句首发语词、陪衬语素、结构助词、个别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5.补充省略6.调整语序(以上六种方法视具体语境来运用,不可生搬硬套)第五章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所谓“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指的是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提取组合。这实质上仍然是在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新教材就有专门以“整体把握,筛选信息”为教学目的的单元设计。高考文言文考试,在阅读方面越来越接近现代文阅读,我们要调整复习策略,认真研究考纲,有意识的及早从全篇的角度加强文言文全篇阅读能力的训练。一、考查形式1、对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设题或对某一问题从多个不同方面进行叙述。(从文中找出某个观点的依据,或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及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n如:92年第7题题干为“传文评价陈寿说:‘其为时所重如此’(关键在其字的指代,选D项)这样说的依据是”选项列出四项依据,要求考生从中选择一条正确的。这种形式的考查在91年94年也曾出现过,此种考法的不足:考查的角度较单一,信息量不大。2、选择能够说明同一问题的数个句子。(近几年高考题中出现的一种新样式)如:99年“能够表现苏琼处事艺术的一组是”,2000年高考“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其父子清慎如此’的组是”2002年“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的一组是”此种考法综合性强,考查效果好。二、能力训练方法1、平时阅读时,多进行圈点和摘记训练圈点文中关键的词语,摘记文中的主要内容。这样可以将长文读短,把内容简化,利于抽译出文章的要点。3、建立整体的阅读观,既要注意题干、选项的分析,又要注意对材料的理解,二者不可偏废。整体把握是筛选信息的手段和途径。三、解题思路第一步、参透题干指吃透题干中的概括性论断的含义,它能给你一个筛选相关信息的标准。第二步、分析信息逐句分析所给语句,这些语句虽然大都很短,但是均有各自的概括性论断,把它们与题干中的论断做是非比较,以便做出判断,当然这一步须既有理解文言语句字面意思的能力,又要有概括语句深层意义的能力,这一步做好了,就为后面的选择扫清了障碍。第三步、对照确认第四步、确定答案当然,解题思路因人而异,不过,不论解题思路如何,“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必须要在理解每个句子的基础上,立足全文,居高临下来辨析和断定句子所陈述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选取的信息是准确无误的。四、题型示例(举一个大考卷上的作业为例)第六章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阐述为什么合为一条:①高考一般对这两条只设一题考查②均属于分析概括能力范畴,操作起来有很多相同之处。一、考点阐释我们读文章,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积累一些词语句子,更重要的是了解作者传达给我们的内容,这包括文章谈的是什么人物,围绕人物发生了什么事情,从这些事情当中我们又能看出人物的品质、事件的意义、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态度等等,而这些内容也正是高考文言阅读考查的重点难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要求学生全面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谈及的事件或论述的道理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考查的最高层级,是前面所提训练的综合体现,只有准确地把握语句含义,对文章的有关信息进行辨别筛选后,才能对文章的基本内容倾向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归纳概括并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二、两者区别“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要求将文章中事件本身或道理本身的有关内容分析概括出来,这属于客观的东西,考查着眼于归纳、概括能力。“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n:要求在分析归纳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提炼作者的观点态度,这属于侧重作者主观的东西,考查着眼于分析、概括能力上。但在实际考查时,这二者有时很难截然分开,因为提炼作者的观点态度要建立在对文章内容要点、主旨的分析上。因此,将前面复习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是完成“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坚实基础,也可以是顺利完成整篇文言阅读的必要步骤。三、概括步骤:1、宏观掌握全文内容,要求全面、准确、不要遗漏细节。这一步其实是对实词、虚词、句式知识的一次总检阅。2、分析评价所谓分析指对所给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而评价则是分析后你得出的结论。落实这一条要注意三点:⑴抓住文章关键句、中心句,主要是全文中心句、段落起始句、段末总结句、作者评述性文字等,抓住这些句子,那么归纳中心、概括主旨的问题基本上就迎刃而解。⑵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清晰的文章结构层次,包括了解几个人,各说了什么话或做了什么事,这些话或事反映了人物的什么品格等等,能让我们对文章的理解更为全面,避免在归纳中心、概括文意时忽略细微之处。⑶分析选文的题目、尾注等内容。(没用的东西不会写进来,联系诗歌鉴赏)掌握文章出处和作者的情况,然后再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有关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对文章进行分析,可更全面、准确、深刻。当然,这类题是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学生全面把握阅读材料内容与主旨的“压轴题”。要解这类题,除了平日加强训练这个方法之外,我们还必须了解考题的特点,做到“知己知彼”。这类考题常采用多角度分析概括的方式(如2000年高考四句话四个角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阅读材料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它常把人物、事件、观点等综合起来,而错误选项的构拟又常常是在大体正确的内容概括中设置一二处不正确的表述来干扰答题者,因此,找到干扰因素并将其排除是找到正确答案的有效途径。四、干扰项的类型1、张冠李戴,正误参半如:1999年高考最后一题中D项把两件事说成了一件事:前者为灾荒谢绝善意;后者则说苏琼在任徐州行台左丞时的事情。此类干扰项的特点就是迷惑性非常强,选择项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件均在文中有体现,如果不细心的话,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正确的。2、以偏盖全也就是说对内容,中心的概括片面。如1996年最后一题的A、B、D三项都是略写,只起陪衬作用,用来概括文意,均属以偏盖全。这也就要求了考生对文章必须应有一个全面的了解。3、对事件妄加推断,夸大事实此种类型的干扰项就是把本没关联的事件用看似很正常的手段联系在一起,这类错误的设置往往很巧妙,一定要多加留心。如1997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最后一题C项:“狄仁杰在谏劝时,十分讲究语言艺术,他称赞高宗有如尧舜,而尧舜又是以宽厚仁爱为本的君主,这就使高宗十分为难,为此不得不接受仁杰的谏劝。”而事实上有关狄仁杰“十分讲究语言艺术”以及尧舜等“宽厚仁爱为本”\n的内容原文根本没涉及到过。又如2001年北京春季高考文言文最后一题D项劝太宗不要姑息长孙无忌的说法也如此类。正是因为试题干扰项的这种设置,考生在分析概括时要注意:1、应该尊重原文,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文中作者身上随意拔高或贬低作者的观点。2、如果作者的观点态度不够明显或分散在文章各处,应当仔细阅读并进行综合概括,概括时不可夸大事实或片面地对观点态度加以评价。五、题型示例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训练文言文翻译是对考生文言能力的一种综合考查,也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由于这类试题有沟通古今的作用,考生在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既要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因此,它又是检查考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式。前几年高考对文言文翻译采用辨别译文正误的考查方式,从2002年起把文言翻译移入第2卷,要求考生直接把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前一种类型为客观性题型,考查考生对原文理解得是否准确;后一种类型为主观性题型,不仅考查对原文的理解,而且考查表述能力,难度更大些。同学们在翻译文言句子时要能做到信、达、雅,即准确、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翻译的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直译,要求在译文中对原句字字有着落,译文在原文中字字有根据,句式特点,风格力求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译出原文大意。同学们在翻译时应以直译为主,实在难以直译时可辅以意译。做翻译题时,要先认真阅读所给的文字材料,在精读原文原句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子及重点词语,这关键句子及重点词语就是命题人的“题眼”。怎样把握这些关键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呢?同学们应注意以下几点:1.无论哪种句子,都不能脱离全文这个大语境,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如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要求翻译节选的《李将军列传》中“其李将军之谓也”与“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两句,如果脱离全文的大语境,不能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感情倾向,就很难准确译出“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如果把第2句译为“死的时候,……大家都为他哀悼”,尽管大意不错,但未能体现出作者的感情,全句的译文就不准确。2.把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准确理解句意,除了把握全文这个大语境外,还要联系上下句这个小语境。3.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偏正短语、互文、通假字、词类活用、省略句、倒装句等,是把握句义的有利条件,要充分加以利用。4.对不好理解的复杂的句子,最好作句子成分的分析,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关联词语,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等。5.要能灵活地调动储存于大脑中的有效信息,回忆课文中的相似语句,通过比较,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对重要句子句意的准确把握,实质是对句中重点词语的把握,从高考题的设计来看,高考文言句子的翻译点仍设在重点词语的把握上,所以复习中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一定要归类记准。这是翻译文言句子的基础。在具体的句子中一词只能有一义,所以翻译句子时就增加了选择义项这一步骤,选择合适的义项,是文言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口诀:文言语句重直译,斟酌词句明大意,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n课堂讲练1、将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横线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张诩子缮一丽榻,以在卧内,人未有见也,故托病卧榻上,致姻友省问而观之。其姻尤扬子者,新制一袜,亦欲示章;其人故褰(qian)裳交足加膝而坐,问曰:“君何病?”张诩子睹尤杨子状若是,相视而笑曰:“吾病亦若病也。”2、将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横线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冯道、和凝同在中书,一日,和问冯曰:“公靴新买,其直几何?”冯举左足曰:“九百。”和性褊急,顾吏诟责曰:“吾靴何用一千八百?乃敢私之!”言未毕,冯举右足曰:“此亦九百。”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房夫人性妒悍,玄龄惧之,不敢置一妾。①太宗命后召夫人,告以媵妾之流,今有定制,帝将有美女之赐。②夫人执意不回,帝遣斟卮酒以恐之,曰:“若然,是抗旨矣,当饮此鸩。”夫人一举而尽,略无留难。帝曰:“我见尚怕,何况于玄龄?”4、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唐中书令王铎,位望崇显,率由(循规蹈矩)文雅,然非定乱才。出镇渚宫,为都统,以御黄巢。携姬妾赴镇,而妻妒忌。忽报夫人离京在道。铎谓从事曰:“黄巢渐从南来,夫人又自北至,旦夕情味,何以安处?”幕僚谐曰:“不若降巢。”王大笑。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先主〔刘备〕以伊籍使吴。孙权闻其才辩,欲逆折以辞。籍适入拜,权曰∶“劳事无道之君乎?”对曰∶“一拜一起,未足为劳。”将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宋壬戌科,秦桧之子熹,侄昌时、昌龄,一榜登第。时人愤恨,追问今岁知贡举为谁。一士答曰:“是韩信。”人争辩其非。士笑曰:“若非韩信主考,如何乃取三秦?”7、把下面一段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张丞相好草而不工,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其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丞相熟视久之,亦自不识,诟其侄曰:“胡不早问,致我忘之!”8、把下面一段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杨衡初隐庐山,有盗其文而登第者。衡后亦登第,见其人,问曰∶“‘一一鹤声飞上天’在否?”答曰∶“此句知兄最惜,不敢偷。”衡曰∶“犹可恕也!”课外训练(答案附后)1将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横线的文字翻译成白话文。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答:①②2在横线上填写诗句并解释画线词语的意思:老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乐天《新制布表》云:“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或谓子美诗意,宁苦身以利人;乐天诗意,推身利以利人。二者较之,少陵为难。解释:①少陵:②为难:3.将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横线的文字翻译成白话文。\n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也。”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答:①②4.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译②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译5.将画线语句译成现代汉语。儒书言董仲舒读《春秋》,专精一思,志不在他,三年不窥园菜。夫言不窥园菜,实也;言三年,增之也。仲舒虽精,亦时解休;解休之间,犹宜游于门庭之侧,则能至门庭,何嫌不窥园菜?闻用精者察物不见,存道以亡身,不闻不至门庭,坐思三年,不及窥园也。译句:①仲舒虽精,亦时解休②存道以亡身:6.翻译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画横线的句子。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未闻有师。有,辄哗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召收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①译文②译文7.阅读下面-段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魏文侯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其所以亡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刘向《新序·杂事》)译文:8.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歌者不期于利声而贵在中节,论者不期于丽辞而务在事实。善声而不知转,未可为能歌也;善言而不知变,未可谓能说也。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以所不睹不信于人,若蝉之不知雪。坚据古文以应当世,犹辰参之错,胶柱而调瑟,固而难合也。(汉·桓宽《盐铁论·刺相》译文:9.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译文:10.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陈留董祀(si)妻者,同郡蔡邕(yō\nng)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失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汉·范哗《后汉书·董祀妻传》)译文:1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译文:12.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选自《东坡志林》)13.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也。昏与庸,可限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选自《白鹤堂诗文集》)14.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申子(申不害)请仕其从兄官,昭侯不许也。申子有怨色。昭侯曰:“非所谓学于者也。听子之谒,而废子之道乎?又亡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谒乎?①子尝教寡人循功劳,视次第。今有所求,此我将奚听乎?”②申平乃辟舍请罪,曰:“君真其人也!”(选自《战国策》)①译文:②译文:15.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听察案情有误)杀人,自拘当死(把自己拘禁起来判以死罪)。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①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②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选自《史记》)①译文:②译文:16.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贞观七年,太宗幸蒲州,刺史赵元楷课父老服黄纱单衣,迎谒路左,盛饰廨宇,修营楼雉以求媚。①又潜饲羊百余口鱼数千头,将馈贵戚。太宗知,召而数之曰:“联巡省河、洛,经历数州,凡有所须,皆资官物。卿为饲羊养鱼,雕饰院宇,此乃亡隋弊俗,今不可复行!当识臣心,改旧态也。”②以元揩在隋邪佞,故太宗发此言以戒之。元楷惭惧,数日不食而卒。(选自《贞观政要》)①译文:②译文:17.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冯绲(gǔn)辩奸范晔冯绲父焕为幽州刺史,①疾忌奸恶,数极致其罪。怨者乃诈作玺书谴责焕,赐以欧刀。又下辽东都尉庞奋使行刑。奋即收焕,焕欲自杀。绲疑诏文有异,止焕曰:“②大人在州,志欲去恶,实无他故,必是凶人妄诈,规肆奸恶,愿以事白上,甘罪无晚。”\n焕以其言,上书自讼,果诈者所为,追奋抵罪。绲由是知名。①译文:②译文:18.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吊,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①译文:②译文:19.翻译下面文段。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还而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王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参考答案】l.翻译画横线的文字,关键是准确把握“及”“履”“披”等坷语在句中的意义及“一足”在句中活用作动词等。①只有接触到它,才能了解它;只有亲自实践,才知道什么是艰难。②翻阅五岳画图,认为了解了山,还不如砍柴的人迈出去一步了解的多。2.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①少陵:杜甫。(答“杜诗的境界”也对)②为难:更难能可贵。3.①这不是有道德的人的行为。②如果知道这样做不合乎道义,那么就应该迅速停止,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4.①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或译为“却使事情更加糟糕”),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时”翻译为“运气”、“利”译为“顺利”也对)。②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天下”译为“天下人”“知”译为“了解”也对)5.①仲舒虽精,亦时解休:仲舒即使精神专注,有时也要松弛和休息。②存道以亡身:思考义理而达到忘我的程度。6.①译文:承蒙你来信想请我做老师。我修养不深,学业很浅,想想我的学问,没有什么可传授的。②译文:世人果然纷纷认为他怪,聚在一起骂他,指指点点、互使眼色、拉拉扯扯地议论纷纷,此外制造出各种言辞诬加给他。7.屡次作战,人民就要疲困;屡次胜利,君主就容易骄傲。以骄傲的君主,统治疲困的人民,这就是灭亡的原因.8.唱歌的人不期求他的歌声好听,而可贵处在于合乎节拍;议论的人不期求他的言辞华丽,而务必要符合事实,声音动听但不懂得曲调宛转,不能算是会唱歌;言辞优美却不了解形势的变化,不能叫做会议论。9.学习必须身心宁静,才智必须经过学习(获得)。不学习就不能使自己的才学广博起来。没有志向就不能使自己的学习有成就。10.嫁给河东卫仲道。后来丈夫去世又无儿子,便回到娘家。(此题重点考查对学过的“适”“归宁”等词的掌握)\n11.人们恨他像恨仇敌一样。讨厌他像讨厌猫头鹰一样,像这样因为有点学问而损害了自己,(还)不如没有学问。12.近年来孙莘老结识欧阳修,曾经乘机问他怎样才能写好文章。欧阳修回答说:“没有其它办法,只有勤奋读书而且多动笔,自然就会写好;世人的弊病在于写作太少,又懒于读书,写出一篇,就想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文章的缺点不需要别人指出,只要写多了,自己就能发现的。”13.聪明与机敏是可倚赖又不可倚赖的;倚赖自己的聪明和机敏而不去学习,是自取失败的人。胡涂与平庸是能限制人而又不能限制人的;不受自己愚昧和平庸的限制而勤奋地致力于学习,那是自强不息的人啊。14.①你曾经教导我要按照功劳的大小,安排相应的官职等级。现在你要我让你的堂兄做官,这样,我将听从哪一种意见呢?(重点考查对“尝”“循”“次第”的理解和宾语前置句式。)②申不害就退避一段距离,请求(昭侯)治罪,说:“君王真是(我理想中的)有道明君啊。”(重点考查对“辟舍”“其人”的理解。)15.①“……现在错判案件杀死了人,(却)把那罪名归属下边的官吏,没听说这样的道理啊。”(重点考查,对“过听”和通假字“傅”,以及“所”的理解。)②李离说“狱官是有法规的,(狱官)错判了刑,(自己)就该受刑;错杀了人,(自己)就该被杀。”(重点考查对“理”、两个“刑”、两个“死”的理解,以及省略成分的增补。)16.①(赵元楷)又暗地里养了一百多只羊、几千条鱼,准备赠送给皇帝的亲属。(重点考查对“潜”“馈”“贵戚”的理解。)②因为元楷在隋朝就是一个奸邪谄媚的人,所以太宗说这番话来警告他。(重点考查对“以”“邪佞”“故”“戒”的理解。)17.①非常反恨奸邪凶恶的人,对于他们的罪行总是穷追深究,一点也不宽恕。②大人在幽州当刺史,下决心要把恶人坏蛋除尽,确实没有别的问题。这必定是那帮匪徒挺而走险,胡蒙乱诈,暗中使坏,想把大人害死。希望大人把这句事报告皇帝,讲个明白,到那时再来甘心服罪,也不为晚。18.①侍制王质独自抱病在国都城门(为范仲俺)饯行。②范公是天下有才有德的人,只是我怎么敢奢望与他结为朋党。19.石奢,是楚昭王的国相,他为人刚强正直廉洁公正,既不阿谀逢迎,也不胆小避事。一次出行属县,恰逢途中有凶手杀人,他追捕凶犯,竟是自己的父亲。他放走父亲,归来便把自己囚禁起来。他派人告诉昭王说:“杀人凶犯,是为臣的父亲。若以惩治父亲来树立政绩,这是不孝;若废弃法度纵容犯罪,又是不忠;因此我该当死罪。”昭王说:“你追捕凶犯而没抓获,不该论罪伏法,你还是去治理国事吧。”石奢说:“不偏袒自己父亲,不是孝子;不遵守王法,不是忠臣。您赦免我的罪责,是主上的恩惠;服刑而死,则是为臣的职责。”于是石奢不听从楚王的命令,刎颈而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