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二)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二)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二)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5分,共60分)234511.右下图为恒温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毛细血管壁、2—红细胞、3—血浆、4—细胞内液、5—组织液,请据图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3中的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需要经过6层生物膜②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2,氧气浓度最高的是4③正常情况下图中的2不能穿过1进入5④3液成分与5液成分相比,含蛋白质较多A.上述说法都不正确B.只有一种说法正确C.有2种说法正确D.3种说法正确2.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3.人在剧烈运动后,骨骼肌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血浆的pH不会明显下降,其原因是A.乳酸在血浆中很快被分解,生成CO2和H2O,并通过呼吸排出CO2B.血液中的碳酸氢钠能与乳酸反应,导致pH基本稳定C.血浆中的碳酸可以中和乳酸的酸性,使pH基本保持稳定D.乳酸的酸性较弱,进入血液后对血液pH的影响不大n4.下图表示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图示说明神经系统可以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B.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①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递D.如果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增加5.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出现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6.右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若在A点处给以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的情况是A.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B.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发生一次偏转7.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8.做膝跳反射实验前先告知受试者有思想准备,结果实验现象不明显,其原因是nA.反射弧发生变化B.传出神经受阻C.感受器受到抑制D.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节作用9.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该图为膝跳反射示意图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10.右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B.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的电位分布是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C.刺激D处,产生的兴奋传到E处引起的反应不属于反射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11.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①大脑②小脑③脑干三个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A.③②①B.②①③C.③①②D.①②③12.运动性失语症和听觉性失语症所表现的部分症状分别为A.不能运动;没有听觉B.听不懂别人谈话;看不懂文字C.听不懂别人谈话;看不懂文字 D.不会讲话;听不懂别人谈话13.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液中①葡萄糖大幅度下降②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③胰岛素含量减少n④胰岛素含量增加⑤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⑥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④⑥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15.切除幼年狗的垂体后,短期内该狗血液中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最可能是16.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环境刺激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加B.寒冷环境刺激可使皮肤血管收缩,机体散热减少C.炎热环境刺激可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增加,机体散热增加D.极端寒冷环境中,人体不能只靠神经和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恒定17.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①调节速度快②调节速度慢③作用的范围广泛④作用的部位准确⑤作用的时间短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18.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如下,其中正确步骤是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③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④摄水量增加⑤减少尿的排出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C.①→②→④或①→③→⑤   D.②→①→④或②→①→③→⑤n19.下图是健康成年人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时间0-t1,产热量大约等于散热量,体温维持在37℃左右B.时间t1-t2,散热量增加会引起体表温度下降,导致下丘脑某些部位兴奋C.时间t2-t3,散热量减少是机体体温调节的结果,此时汗腺分泌减少D.时间t3以后,产热量仍等于散热量,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也与t1之前相同20.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21.给病人输氧时,必须同时输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以刺激病人的正常呼吸,这种调节方式属于A.神经调节B.激素调节C.体液调节D.气体调节22.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寒冷时出现寒颤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23.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到细胞的病毒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24.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nB.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中不会发生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C.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D.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25.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的功能。其中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干扰素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重要成分B.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正确的治疗措施是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C.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防卫过度所致D.溶菌酶和浆细胞分泌的抗体、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是免疫活性物质26.如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抗原刺激机体后,不会同时刺激T细胞和B细胞增殖、分化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D.若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引发的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27.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效应T细胞能识别抗原并能产生抗体B.浆细胞能识别抗原并能产生抗体C.记忆细胞在免疫的全过程中都能发挥作用D.T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而成28.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体液大量损失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29.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n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30.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b、c、d分别是T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B细胞B.造血干细胞存在于骨髓,自身不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C.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成c或dD.细胞a、b、c、d都能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31.下列三种生物学现象:①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休克;②当细菌进入人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繁殖;③小猪听到主人“噜噜”叫声就奔向主人。产生的机理依次属于A.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反射B.反射、细胞免疫、激素调节C.体液调节、过敏反应、反射D.反射、自身免疫、体液调节32.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A.尖端、尖端、尖端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D.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33.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单侧光是生长素产生的必要条件B.只有胚芽鞘尖端的细胞才能产生生长素C.在衰老的组织中生长素的分布较少D.顶端优势现象体现了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34.用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尖端的不同部位(如下图)一段时间后,弯向光源生长的是A.①③⑤⑦    B.①④⑥C.③⑤⑦D.②⑤⑦35.关于植物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nB.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促进其生根C.单侧光照射燕麦胚芽鞘可使其生长素分布发生变化D.同一植株根和芽生长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相同36.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相同B.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C.生长素和赤霉素的生理作用完全不同D.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37.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是①培育无籽番茄②培育无籽西瓜③果树整枝修剪④带芽的枝条扦插⑤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⑥棉花摘心A.①③B.②④C.⑤⑥D.②⑤38.下图示意几组研究生长素的实验,对实验结果表述正确的是A.①、②琼脂块中都有IAA,①﹤②B.③、④琼脂块中都有IAA,③≈④C.⑤、⑥琼脂块中都有IAA,⑤≈⑥D.本实验研究目的主要是研究生长素的生理作用39.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A.2,4—DB.吲哚乙酸C.吲哚丁酸D.乙烯40.在黑暗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分裂素能A.延缓叶片变黄B.促进叶片衰老nC.在成熟的叶肉细胞中合成D.转化成叶绿素二、非选择题(共40分)41.(13分)下图表示反射弧及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在[]中填序号,在上填名称)(1)在A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2)B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中兴奋部位是。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3)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的原因是在A图的[]结构中,即信号在C图中的传递不能由乙传到甲,其原因是。在此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C图中的乙是下一个神经元的。(4)已知甲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乙兴奋,当完成一次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该药物的即时效应是。42.(8分)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问题。实验一:选取同品种、同日龄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注射胰岛素、生长激素、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及生理盐水30天,结果如下图(图1)。图2图1n(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对大鼠生长的影响。(2)手术应切除______________。每次注射各激素的量应按照单位体重注射量乘以体重来计算。(3)图1表明胰岛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共同作用的效应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实验二:选取健康大鼠,持续电刺激支配其胰岛的副交感神经,测定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浓度,结果如下图(图2)。(4)开始刺激后,血糖浓度将___,原因是胰岛素浓度升高和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促进了组织细胞加速对葡萄糖的________________,抑制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转化为葡萄糖。43.(9分)下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2表示免疫过程,X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n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1表示抵御病原体攻击的第_____道防线,图1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___、____(填字母)。(2)艾滋病病毒攻击图1中的细胞________(填字母)。此细胞在体液免疫中除把抗原呈递给c细胞外,还产生________(填专用名词),它作用于细胞(填名称),促使其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_____细胞(填字母)。因此艾滋病患者的体液免疫的能力基本丧失。n(3)图2中的_______细胞不但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且此类细胞还能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______的细胞。44.(10分)研究人员测定了香梨果实从形成到成熟及采收后某些植物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其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在香梨果实发育初期(花后15d左右)达到高峰,且在果实迅速膨大期间(花后60d左右)含量比值加大的两种植物激素是________,在此过程中________(填植物激素名称)的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说明果实正常发育是____________的结果。(2)香梨果实采收后30d才进入完全成熟阶段,在此过程中乙烯含量的变化说明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采收后______的骤减是果实成熟的必要条件,脱落酸的积累可能触发了果实的衰老过程,________的含量再次升高,可能促使衰老阶段乙烯的大量合成。在果实成熟的后期脱落酸和生长素调节至较低水平将是延缓香梨果实衰老的关键。n高二生物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5CCBDA6~10BADBC11~15DDBAB16~20CDCDB21~25CBACA26~30ADBCC31~35ABCAD36~40BDBAA二、非选择题:41.(13分)(1)感受器(2)b局部电流(3)⑥突触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分)细胞体膜或树突膜(2分)(4)使结构乙所在的神经元持续兴奋(2分)42.(每空1分共8分)(1)胰岛素和生长激素 (2)垂体和胰腺(3)促进大鼠生长(体重增加)(及加强生长激素的促生长作用) 大于(4)降低 摄取、利用和储存 肝糖原分解 非糖物质43.(每空1分共9分)(1)三fY  (2)a淋巴因子B淋巴细胞k (3)效应T癌变44.(10分)(1)赤霉素和脱落酸(缺一不可)(2分)生长素(2分)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作用(2分) (2)促进果实成熟(2分) (3)赤霉素 生长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