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化学模块综合质量检测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高中化学模块综合质量检测新人教版

模块综合质量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16·姜堰质检)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Cl-的结构示意图:B.乙酸的结构式:C2H4O2C.氯化氢分子的电子式:D.质量数为137的钡原子:2.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的金属是(  )A.AgB.CuC.FeD.Al3.下列物质中,只含离子键的是(  )A.N2B.HClC.MgCl2D.KOH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B.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B.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均可发生水解反应6.(2016·长春高一检测)CuZn稀硫酸组成原电池装置,当导线中有0.5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两极的变化是(  )①锌极反应:Zn-2e-===Zn2+,锌片上产生0.25mol的H2②铜极反应:2H++2e-===H2↑,锌片溶解16.25g③电流由铜极经导线流向锌极④溶液中SO移向铜极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③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H2在Cl2中燃烧、H2与Cl2的混合气体光照发生爆炸,都放出热量B.H2在O2中燃烧生成H2O放出能量,H2O分解为H2和O2吸收能量C.氙和氟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发生反应:Xe+2F2===XeF4,该反应过程中Xe和F2都有化学键断裂D.在CaO+H2O===Ca(OH)2的过程中CaO和H2O的总能量高于Ca(OH)2的总能量8.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金属性由强到弱:Na>Mg>AlB.离子半径由大到小:Na+>S2->O2-C.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S2->Cl->F-D.酸性由强到弱:HClO4>HBrO4>HIO49.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X和1molY进行反应:2X(g)+Y(g)Z(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经过60s达到化学平衡,生成0.3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1mol/(L·s)nB.反应经过60s时一定能达到化学平衡C.反应放出的热量可用于提高反应速率D.反应达到平衡时,n(X)∶n(Y)=1∶110.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该有机物最多能与2molNaOH发生反应C.该有机物能发生酯化反应D.该有机物能发生加聚反应11.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2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c点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a点处正反应速率比b点处的大C.d点(t1时刻)和e点(t2时刻)处n(N2)不同D.t2时刻,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B.从海水中提取溴时,需控制海水呈酸性C.饱和溴水中通入空气,溴水的浓度不变D.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CO2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4分)13.(9分)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以30%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这种电池的构造如图所示。该电池在工作时的电极反应如下:O2+2H2O+4e-===4OH- 2H2-4e-+4OH-===4H2O(1)供电时的总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气体X是________。(3)在图上用箭头标出电子的移动方向。14.(16分)以原油为原料生产聚烯烃的几个步骤如图:n(1)步骤①使用的方法是分馏,分馏是利用原油中各组分的________不同进行分离的过程。(2)步骤①所得C4~C10的烃类混合物中所含的物质超过7种。请以C4H10为例说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骤③中,聚烯烃的合成反应与聚乙烯的相同,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生产的聚丙烯可表示为其重复结构单元即它的链节是____________。(4)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可制备乙酸乙酯,其转化关系如图。已知:H2C===CHOH不稳定Ⅰ.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Ⅱ.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Ⅲ.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15.(15分)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基本视角。(1)X的电子式是________。(2)Na2S2O3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钠盐。从理论上分析,下列物质组合中能用于制备Na2S2O3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Na2S+S   b.Z+S   c.Na2SO3+Y(3)硒(34Se)和S位于同一主族。①H2Se的稳定性比H2S的(填“强”或“弱”)________,断开1molH—Se键吸收的能量比断开1molH—S键吸收的能量________(填“多”或“少”)。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写出SeO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11分)某课外小组模拟工业上以浓缩海水为原料提取溴的部分过程,设计以下装置进行实验(所有橡胶制品均已被保护,夹持装置已略去)。(1)装置A中通入Cl2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2)装置A中通入Cl2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改通热空气。通入热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3)反应过程中,装置B中有SO生成,说明Br2有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4)证明反应后的装置B中含有Br-,某同学提出的实验方案是:取出少量装置B中的溶液,先加入新制氯水,再加入KI淀粉溶液。该方案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小组同学向反应后的装置B中再通入氯气,充分反应后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出了溴单质。n17.(13分)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1)实验一:探究温度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原理及方案: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KIO3)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反应生成碘,反应原理是2IO+5SO+2H+===I2+5SO+H2O,生成的碘可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实验序号0.01mol/LKIO3酸性溶液(含淀粉)的体积/mL0.01mol/LNa2SO3溶液的体积/mL水的体积/mL实验温度/℃出现蓝色的时间/s①55V10②554025③5V23525则V1=________mL,V2=________mL。(2)实验二:探究KI和FeCl3混合时生成KCl、I2和FeCl2的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实验步骤:i.向5mL0.1mol/LKI溶液中滴加5~6滴0.1mol/L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分成甲、乙、丙三等份;ii.向甲中滴加CCl4,充分振荡;iii.向乙中滴加试剂X。①将KI和FeC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I-+_______Fe3+_______I2+_______Fe2+②步骤iii中,试剂X是________。③步骤ii和iii中的实验现象说明KI和FeCl3混合时生成KCl、I2和FeCl2的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该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模块综合质量检测1.解析:选A C2H4O2为乙酸的分子式,故B错误;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不存在阴阳离子,故C错误;质量数为137的钡原子,钡原子的质子数为56,该原子正确表示方法为:Ba,故D错误。2.解析:选D 金属银的冶炼采用热分解法,A错误;金属铜的冶炼采用热还原法,B错误;金属铁的冶炼采用热还原法,C错误;Na、Mg、Al等活泼或较活泼金属的化合物与C、CO或H2等不反应,故采用电解法冶炼制备,D正确。3.解析:选C 氮气分子中N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A错误;HCl分子中H原子和Cl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B错误;氯化镁中Mg2+和Cl-之间只存在离子键,C正确;KOH中K+和OH-之间存在离子键、O原子和H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所以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D错误。4.解析:选A 某些阳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不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如Na+。5.解析:选A A.乙酸有酸性,能和Na2CO3溶液反应产生无色气体(CO2),乙酸乙酯没有酸性,加入Na2CO3溶液中分层,上层为油状液体,可以区别。B.戊烷(C5H12n)有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三种同分异构体。C.乙烯分子含有碳碳双键;氯乙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碳碳双键,聚氯乙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碳碳单键;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D.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油脂和蛋白质均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6.解析:选C ①锌极反应为:Zn-2e-===Zn2+,锌片上不生成H2,错误;②铜极为正极,发生反应:2H++2e-===H2↑,锌片溶解0.25mol,质量为16.25g,正确;③电流由原电池的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所以电流由铜极经导线流向锌极,正确;④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负极,所以溶液中SO移向锌极,错误,故C项正确。7.解析:选C 已知H2+Cl22HCl放出热量,即H2和Cl2的总能量高于HCl的总能量,同样,H2+Cl22HCl的能量变化是放出热量,A项正确。根据能量守恒定律,B项正确。总的来说,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既有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又有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但Xe中不存在化学键,则C项错误。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aO+H2O===Ca(OH)2是放热反应,则D项正确。8.解析:选B 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所以金属性:Na>Mg>Al,A正确;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所以半径S2->O2->Na+,B错误;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所以S2->Cl->F-,C正确;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酸性越强,所以酸性:HClO4>HBrO4>HIO4,D正确。9.解析:选C 根据v=Δc÷Δt,v(Z)=0.3mol÷10L÷60s=0.0005mol/(L·s),v(X)=2v(Z)=2×0.0005mol/(L·s)=0.001mol/(L·s),A项不正确。反应进行的条件不一定,不能说明反应一定能达到化学平衡,则B项不正确。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是可利用能源,加热能够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则C项正确。在反应开始时n(X)∶n(Y)=1∶1,而在反应过程中X、Y按n(X)∶n(Y)=2∶1的关系消耗,则反应达到平衡时,n(X)∶n(Y)<1∶1,D项不正确。10.解析:选B 含有碳碳双键的物质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该有机物中只有羧基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1mol该有机物最多消耗1molNaOH;羧基可以和醇发生酯化反应;含有碳碳双键的物质可以发生加聚反应。11.解析:选B c点处并未达到平衡状态,故v正不等于v逆,A错误;由于a点的浓度大,所以,a点处正反应速率比b点处的大,B正确;d点和e点均处于平衡状态,因此N2的物质的量不变,C错误;t2时刻,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D错误。12.解析:选C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A正确;碱性条件下溴单质与碱性溶液反应,B正确;因为溴易挥发,因此向饱和溴水中通入空气,会将溴蒸气吹出,使溴水浓度减小,C错误;实验室制CO2应使用CaCO3与稀盐酸反应,若用浓盐酸会使CO2中含较多的HCl,D正确。13.解析:(1)在氢氧燃料电池中,电池总反应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一致,供电时的总反应为2H2+O2===2H2O。(2)工作时,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由图电极b为正极,a为负极,通入氢气的一极为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所以气体X是H2。(3)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移向正极,所以电子由a移向b。答案:(1)2H2+O2===2H2O (2)H2(3)n14.解析:(1)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出来的方法叫分馏,所以分馏是利用原油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过程。(2)分子式为C4H10的烃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结构:CH3(CH2)2CH3和CH(CH3)3,则C4~C10的烃由于存在同分异构现象,所以所含的烃的种类超过7种。(3)步骤③中,聚烯烃的合成反应与生成聚乙烯的反应类型相同,都是加成聚合反应,简称加聚反应中重复的结构单元为。(4)乙烯通过反应①生成A,A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M,A与M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则A为乙醇、M为乙酸;A通过反应②生成B,B通过反应③生成M,则B为CH3CHO。Ⅰ.反应①为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该反应为加成反应。Ⅱ.根据分析可知,B为乙醛,其结构简式为:CH3CHO。Ⅲ.反应④为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答案:(1)沸点 (2)分子式为C4H10的烃有两种结构:CH3(CH2)2CH3和CH(CH3)3,所以C4~C10的烃因存在同分异构现象,其所含的烃超过7种 (3)加聚反应  (4)Ⅰ.加成反应 Ⅱ.CH3CHO15.解析:(1)X为H2S,S最外层6个电子,能够与2个H原子形成共价键,其电子式为:。(2)Na2S2O3中S为+2价,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反应物中S元素化合价必须分别大于2和小于2,a中S化合价都小于2,c中S的化合价都大于2。(3)①同主族非金属元素从上到下氢化物稳定性减弱,原子半径增大,H—Se键的键能小于H—S键的键能,断开1molH—Se键吸收的能量比断开1molH—S键吸收的能量少;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②二氧化硒是酸性氧化物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eO2+2OH-===SeO+H2O。答案:(1) (2)b (3)①弱 少 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②SeO2+2OH-===SeO+H2O16.解析:(1)装置A中通入Cl2的目的是氧化溴离子;(2)溴单质易挥发,热空气可将生成的溴蒸气吹出;(3)在B装置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HBr,说明Br2有氧化性;(4)氯水中氯气氧化溴离子、碘离子为单质,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色。答案:(1)Cl2+2Br-===2Cl-+Br2 (2)吹出Br2(3)氧化 (4)不合理,因为过量的氯水也可使溶液变蓝17.解析:(1)探究温度和浓度对速率影响时,应考虑在同等条件下研究温度或浓度对速率的影响,即浓度相同时探究温度,温度相同时探究浓度。(2)探究KI和FeCl3混合时生成KCl、I2和FeCl2的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实际就是证明反应后的混合液里既有I2生成,但Fe3+没有完全反应还有剩余。①KI和FeC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I-发生氧化反应生成I2,且每生成1个I2,转移2e-,Fe3+被还原生成Fe2+,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配平离子反应方程式。②Fe3+的检验通常用KSCN溶液。③因反应物中KI明显过量,则能说明反应有一定限度,就需要证明有I2生成,同时有Fe3+存在。n答案:(1)40 10 (2)①2 2 1 2 ②KSCN溶液 ③ii中可观察到溶液分层,下层呈现紫红色,iii中可观察到溶液变红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