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9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高中化学阶段质量检测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苏教版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CuCl2 B.酒精C.稀硫酸D.Fe2.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如图形象地表示: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互为同位素B.①②③为同种原子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3.用6.02×1023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6g臭氧中含有6.02×1022个氧原子B.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6.02×1022个水分子C.2.24L氨气分子中含6.02×1023个电子D.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6.02×1022个电子4.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摆放在实验桌上,如图。在做“硫酸的性质”的实验时,某同学取用BaCl2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5.下列选项中最后的物质是要制取的物质,其中不可能得到的是( )A.CaCO3CaOCa(OH)2NaOH溶液B.CuCuOCuSO4溶液Cu(OH)2沉淀C.KMnO4O2SO3H2SO4溶液D.BaCO3BaCl2溶液BaSO4沉淀6.对电解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B.凡在水中能生成离子因而能导电的物质nC.氧化钠溶于水能电离生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尽管氧化钠是化合物,其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并非氧化钠本身电离,因而氧化钠是非电解质D.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本身能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因而是能导电的化合物7.下列根据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A.无色溶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结论:溶液显酸性B.无色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溶液是钠盐溶液C.无色溶液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溶液中含Ca(OH)2D.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溶液中含NH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A.28g氮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B.4g金属钙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C.1molO2分子的质量等于1mol氧原子的质量D.24g石墨和24g金刚石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相等9.如图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所含原子数相等 B.气体密度相等C.气体质量相等D.摩尔质量相等10.[双选]核内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相同的两种微粒,它们可以是( )A.同种元素的两种离子B.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C.不同种元素的离子D.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11.使用胆矾(CuSO4·5H2O)配制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正确的操作是( )A.将胆矾加热除去结晶水后,称取16g溶解在1L水里B.称取胆矾25g,溶解在1L水里C.将25g胆矾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LD.将16g胆矾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L12.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1,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1,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ρ=(17V+22400)/(22.4+22.4V)B.w=17c/(1000ρ)C.w=17V/(17V+22400)D.c=1000Vρ/(17V+22400)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3.(14分)(1)如图为一“铁链”图案,小明在图案上分别写了H2、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n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两种物质都不是电解质( )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 )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两种物质都是盐(2)从H、O、S、Na四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①碱性氧化物________;②酸性氧化物__________;③含氧酸______________;④碱________________;⑤酸式盐______________。14.(12分)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Fe3+、SO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称取粗盐滤液精盐(1)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④步中,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先用盐酸调pH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14分)(1)S2-中的质子数是________,中子数是__________,核外电子数是____________,质量数是________。(2)Fe、Fe2+、Fe3+是________元素的三种粒子,它们的________数相同,它们所带的_______数不相同。(3)由1HO与2HO所代表的物质中,共有________种元素,____________种原子,互为同位素的原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为a和b,它们的离子Xm+和Yn-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a、b、m、n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16.(12分)实验室用碳酸钠晶体配制1.00mol·L-1的Na2CO3溶液100mL,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需称量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的质量为________g。(2)容量瓶上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字样及____________。(3)某同学将称量好的碳酸钠晶体用适量的蒸馏水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直接倒进所选的且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中,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也移至容量瓶中,然后加水至离刻度线2cm处,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然后将溶液转移到指定洁净干燥的试剂瓶中。请指出上述操作的2处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配制上述溶液,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原因是________。A.称量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的时间太长,而且暴露在空气中B.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容量瓶事先用蒸馏水洗涤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D.洗涤液移至容量瓶中时,洒出一部分阶段质量检测(一)1.选A 酒精属于非电解质,稀H2SO4n属于混合物,Fe属于单质,后两种都不属于化合物,不可能属于电解质。2.选A 可以看出三种微粒核内质子数均为一个,都是中性原子,不同的是核内中子数,它们分别是1H、2H、3H,三者互为同位素。3.选A A项,n(O3)==mol,n(O)=0.1mol,故含有6.02×1022个氧原子;B项,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C项,没有说明在标准状况下,NH3的物质的量不能确定;D项,2.4gMg变为Mg2+,失去2×6.02×1022个电子。4.选C BaCl2属于盐类,与NaCl属于同一物质类别,因而BaCl2溶液应靠NaCl溶液摆放。5.选C C项中S+O2点燃,SO2。6.选D A中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如熔融金属单质也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B同A,如Cl2溶于水能电离出H+、Cl-、ClO-,但不是电解质;C中熔融Na2O可电离出Na+和O2-,故Na2O是电解质。7.选A A正确;B.Na+焰色反应呈黄色,但它不一定是盐溶液,如NaOH溶液,错误;C.结论错误,可能是可溶性的钙盐、钡盐或Ba(OH)2等,错误;D.结论应为溶液中含有NH,错误。8.选D A选项,28g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2mol氮原子。B选项,4g金属钙为=0.1mol,1molCa变成Ca2+失去2mol电子,故4g金属钙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C选项,1molO2分子的质量是32g,1mol氧原子的质量是16g。9.选A 同温同压时,体积相等的两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因为都是双原子分子,故所含原子数相等,由于N2和O2的比例不固定,故两瓶气体的质量、密度和摩尔质量不一定相等。10.选C、D 质子数不同则不是同种元素,而核外电子数相同则只能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或不同种元素的离子。11.选C A、B两项中水为1L时再溶解别的物质,形成溶液的体积就不是1L了,尽管溶质为0.1mol,但其浓度不是0.1mol·L-1;D项中16g胆矾含CuSO4少于0.1mol,浓度也不是0.1mol·L-1。12.选A 选项A中溶液的体积错误,故A项关系不成立。13.解析:(1)依据相邻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特点,判断其分类依据。(2)Na与O形成的氧化物中Na2O为碱性氧化物,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答案:(1)A C B D(2)①Na2O ②SO2、SO3③H2SO4、H2SO3 ④NaOH⑤NaHSO4、NaHS、NaHSO314.解析:(1)把杂质彻底除去,用于沉淀的试剂一般稍过量。这就有一个检验试剂是否过量的问题。如果BaCl2过量,则溶液中就有Ba2+,此时加入H2SO4会产生沉淀,利用此原理可以检验BaCl2是否过量。(2)粗盐溶解后加过量BaCl2,把SO除去同时引入Ba2+,加入NaOH溶液后把Mg2+、Fe3+除去的同时引入OH-,因此,第④步加入Na2CO3后,CO不仅与原溶液中的Ca2+反应,而且除去过量的Ba2+。(3)要特别注意,此时生成的BaSO4、Mg(OH)2、Fe(OH)3、CaCO3、BaCO3等沉淀要通过过滤与滤液分离,否则其中的Mg(OH)2、Fe(OH)3、CaCO3、BaCO3n在第⑥步加适量盐酸时将重新溶解。答案:(1)取第②步后的上层溶液1~2滴于点滴板上,再滴入1~2滴H2SO4溶液,若溶液变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2)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 (3)在此酸度条件下会有部分沉淀溶解,从而影响制得精盐的纯度15.解析:(1)R中四个角标表示的意义各不相同,A表示R元素原子的质量数;Z表示R元素原子的质子数;n表示Rn±所带电荷的数目,也就是R原子变成Rn±时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数目;m表示Rm分子中所含R原子的数目。(2)Fe、Fe2+、Fe3+是铁元素的三种粒子,其中Fe2+和Fe3+是Fe原子分别失去2个和3个电子后形成的,三种微粒所含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3)1HO和2HO中共含有氢氧两种元素,1H、2H、16O和17O四种原子,其中1H和2H互为同位素,16O和17O互为同位素。(4)Xm+是由X原子失去m个电子形成的,Yn-是由Y原子得到n个电子形成的,若Xm+和Yn-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有a-m=b+n。答案:(1)16 18 18 34(2)铁 质子 电荷(3)2 4 1H与2H、16O与17O(4)a-m=b+n16.解析:所需晶体质量为m=c×V×M=1.00mol·L-1×0.100L×286g·mol-1=28.6g。Na2CO3溶液中溶质为Na2CO3,而所称量的是碳酸钠晶体,需用仪器为托盘天平,由于Na2CO3·10H2ONa2CO3+10H2O所以在空气中称量时间太长,会损失一定质量的结晶水,所称量的固体中Na2CO3质量偏大,从而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依据规范操作,该同学存在的错误为:在转移液体时未用玻璃棒引流;在定容后,又未将容量瓶内液体摇匀。答案:(1)28.6 (2)100mL 20℃ 刻度线(3)①将液体直接倒入容量瓶中,而未用玻璃棒引流 ②定容后未将容量瓶倒转摇匀(4)D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