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5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9)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学习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能借助注释和画面理解词的意思。 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感情。 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想象画面,感受词的意境。 难点:抓住关键词与作者心灵对话。 学习准备:搜集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相关资料。 一、课前谈话,引出课题。 孩子们,一转眼,已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夏季了。(出示课件:夏夜图)如果让你们用一个词,一句话来勾勒这夏夜之美,你会如何表达呢?(学生交流) 夏夜之美,耐人寻味。在著名作家朱自清的笔下,夏夜是“清幽淡雅、宁静悠远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而在大诗人王籍的眼里,却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好一幅空旷而幽静的图画呀! 那么在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笔下,夏夜又有着怎样的 8 景象呢?这节课老师就带领着大家一起走进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名作:(齐读课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这两行中第一行是词牌名,它有什么作用,我们学完后再研究,第二行才是词的题目,我们再读。从题目中你读到了什么?悟得很好,把悟到的感觉送到题目中,再读一次。 辛弃疾夜行在黄沙道中,他的所见所闻是什么呢? 二、读文本,解词意,悟词情: (一)读正确 1、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29课,自读这首词,读两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字正腔圆。 2、检查自读情况。 预设: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个句子,谁再来读?) 抓“见”:你怎么知道读“现”?(对,关注注释是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这个“见”,在咱们以前的学习中,也和它打过交道。 屏幕出示: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出现的是 )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出现的是书中的 ) 在这首词中, “见”也是指出现,因此我们要这么读:旧时茅店社林边,(生读:路转溪桥忽见) 小结:正确的诵读古诗词的每个字,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样的学习真好。 8 (二)读出节奏 1、词与古诗一样,也有特定的韵律和节奏,请同学们再次用朗朗的读书声去感受吧,看看该怎样读好它的节奏。 2、抽两三个同学读。 3、不同的人对词的理解不同,处理节奏也各不一样。让我们以词中的这句来读一读吧。 出示课件: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这一句词,你是怎样读的呢?(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处理,点评:4/2的,你强调了“天外”、“山前”,可以;3/3的,三个字连读,这样处理也不错;3/1/2你把“星”“雨”单独提炼出来,有创意。)短短的十二个字就读出了这么多种节奏。这正是由你们不同的理解决定的,但不管怎么读,只要你把(课件点红)这“七八”、这“两三”反复咀嚼,你就会有所发现,有所感觉,孩子,自己读一读,品一品吧!(生自读)你感觉到了什么?(是呀,星光稀少,山雨稀疏不就跃然纸上了吗?) 你们看,读好节奏,也能传达出我们对诗词的理解。 4、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词的诵读,感受它独特的旋律中营造出的情境,传递出的韵律与美感。 静静地听一遍。 让我们小声地跟读一遍。 让我们再试着用自己的节奏放声朗读,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好!(可以摇头晃脑地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8 (三)读出画面 1、同学们,人们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你们愿和老师一起去感受这首词中的画面吗?请大家听老师读,用心聆听,看看当你闭上眼用心聆听时,你的眼前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2、看到你们陶醉的模样,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欣赏到了一幅幅动人的图画。不动笔墨不读书,孩子们,请拿起笔,抓住文本中的一句话,一个点,一处景象展开想象吧,把你独特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3、学生尽情说画面。(从“说”的方法和“说”的内容以及画面与词文的链接上去指导点拨:比喻,拟人,对比,动态的画面等,相机板书:明月、惊鹊、清风、鸣蝉) 每个人心中的画不一样,但这些画无疑都是美的,因为这首词是美的,让我们把这些美美的画面送进词中,再次吟诵吧! (四)读出意境 1、过渡:在我们的想象中,明月、惊鹊、清风、鸣蝉、稻田、蛙声不再是空洞的词语,它们变得那么鲜活。孩子们,那你从中品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夜呢?(板书:夜,打括号) 预设: 美丽的夜: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这夜美在何处呢?(夜色中,月光朦胧,凉风习习,树枝轻轻地摇曳着,鹊儿扑棱着双翅从枝头飞起,偶尔传来一声啼鸣,划破长空,)是呀,这一切,都笼罩在流水般的月华下,朦朦胧胧,似见非见,的确美,读出来吧! 8 热闹的夜:为什么?鸟惊,蝉鸣,蛙噪,人语,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让夜行的黄沙道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好不热闹,读好这种感觉吧。 宁静的夜 你认为是静寂的夜,可词中分明写道了蝉噪、蛙鸣,鹊飞,人言,又怎能说静呢?记得金波写过这么一句诗:远远近近的虫鸣,衬托出夏夜的宁静。想想它们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蝉鸣正是夜静,蛙叫正是夜宁,)这不正是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所有的山村特有的音响,更烘托出夏夜的宁静幽远呀! 放开说(丰收的夜,芳香的夜,欢腾的夜) 小结:我们从一次次诵读中品出了这是一个美丽的夜,这是一个宁静的夜,这是一个丰收的夜,这是一个芳香的夜,清朗的夜,幽远的夜,梦幻的夜,朦胧的夜…… 让我们再次把品到的感受送入文本,美美的吟诵吧! (五)读出情理 1、刚才的品读,让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这夜的不平凡。同学们,在学习古诗词时,我们不仅和文本对话,更重要的是和文本的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 2、让我们伴随辛弃疾的脚步,走上黄沙道的夜行路上(板书:行),此时此刻你就是辛弃疾,你就在这黄沙道上行走着,看到明月,听到鸟啼,闻到稻花飘香,此时,我想问问你,置身于黄沙道中,你的心情怎样?最让你喜悦的是什么? 8 对呀,所以你才情不自禁地吟出了这样一句词:(课件出示) 读出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今天,我想给你改一字,把“一片”改为“一阵”,你同意吗?为什么?“这一片”让我们听到了你为农民丰收而欢悦。把你的感受用读表达出来吧!(指导:这蛙声还不够悠远。我也听到了这此起彼伏的蛙鸣。师范读) 这时你的耳畔,听到谁,在说这丰收的年月,又是怎么说的呢? 小结:鹊啼、蝉鸣、蛙声交织在一起,不就组成了一支夏夜的交响乐吗?它们都在述说着丰收的喜悦呀,辛弃疾,对于你来说,难道这不是一次欢乐的行吗? 把你们的欢乐送进朗读中去吧,读上阕。 3、沉浸在谈论丰收的喜悦之中,你,辛弃疾继续前行在黄沙道中穿过稻田,越过山前,转过溪桥,此时,月色暗淡,疏星寥落,山雨将至,此刻,是什么出现在你的眼前?(板书:见) 对,所以你用了这样一行词表达了你的惊喜,(出示课件,生读)这一行词中的哪个字又最能表达你的惊喜?(忽:忽如其来的惊喜、转:惊喜溢于言表、见:意外地惊喜) (点课件) 好一个路转溪桥,好一个忽现,在叶圣陶的笔下,山路忽然一转, (生: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在你,辛弃疾的笔下,路转溪桥,你望见的是:(生,旧时茅店社林边)辛弃疾,你为什么如此惊喜?(点拨: 8 也许是夜行的路漫长,人已疲惫的渴望;也许山雨将至,急走避雨的期盼!这旧时相识的不期而遇怎么能不让人惊喜呢?) 小结:一杯热茶,一句叮咛,一声问候,一次甜美,让辛弃疾收获到了太多太多。这可真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转”、“忽”、“见”,如此精炼的表达却浓缩了那么多的情意。这就是我们古典文学的魅力呀! 让我们再次把其间的情意好好品读吧!(生齐读;师引读:前一次读重音,后一次读轻音,营造余音缭绕的氛围) 写这首词时,辛弃疾已在江西上饶隐居生活了十八年,乡村朴实的民风,闲适的田园已完全溶入了词人的内心。 三、熟读成诵 1、一切景语皆情语,读到这里,作者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宁静的夜,清朗的夜,幽远的夜”,还让我们感受到了行路中的愉悦,行路中的惊喜,行路中的怡然自得。尽管辛弃疾一生曲折,屡遭挫折,历尽坎坷,然而,在夜行路上,他怡然自得的人生态度,却留给了我们太多的启迪与思考,让我们捧起书来,再次吟诵吧。 2、多美呀,让我们看着图画把这首词背诵出来吧。(背诵) 四、小结质疑: 今天我们学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古典文学的另一种体裁:词。(板书:词)下节课我们还要学习另一首诗(板书:诗),这就是我们的29课:诗词两首。诗和词,词和诗到底有什么异同,请同学们课后多找一些诗词进行比较,研究,下节课我们学完下一首诗再进行汇报,交流。 8 板书: 西 江 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惊鹊 说 诗 夜 行 清风、鸣蝉 见 词 8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