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七律 长征》教案 (10)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七律 长征》教案 (10)

课 题 ‎ 七律 长征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并会写“逶、迤、磅、礴、丸、岷”。能正确读写“逶迤、磅礴、泥丸、岷山”等词语。‎ ‎2、启发学生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难点 体会诗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基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二次备课 课 时 目 标 ‎1. 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初步理解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能 力 训 练 点 请同学们默读诗歌,找出全诗的中心句。‎ 教 学 设 计 一、导入新课,了解长征 ‎ 1、出示毛泽东图片,问:认识这个人吗?他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毛泽东。你想了解他吗?从今天开始,我们就随着第八组课文的学习,走进毛泽东,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先来学习第25课《长征》‎ ‎ 2、板书课题,齐读。释题,再读。征是什么意思?(很长的路)那长征是什么意思?一起来读读。(长——征)出示路线图,体会长征的路途遥远和艰难。再读课题。‎ ‎3、问:关于长征,你有多少了解?(三言两语介绍,能说多少说多少)‎ 长征是什么? 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读(《长征》);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笔下,长征是“前所未闻的故事”,读(《长征》);在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读(《长征》)。在亲历者和领导者——毛泽东笔下长征又该是怎样的呢?‎ 二、检查预习,感知长征 ‎1、初读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文136页,自己读读诗歌,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2、学习生字。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先看看本课的生字。(课件出示)谁来读读?读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读读。对这些词,你有多少了解呢?(指名说,能说多少说多少)同学预习得真仔细,不会的没关系,我们待会还要讲到。‎ ‎3、学读七律。谁来给大家读读这首诗?真好,读正确流利了。还有谁再来展示一下。(出示课件,介绍七律)这是一首七言诗。所谓的七言诗就是七言八句。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字,一共有八句话。就是七律。七律诗中间四句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还有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这首诗一共有八句话,每两句子为一联,分别被称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划分的节奏再自己读一读。谁来读读?(2名)请同学们跟着录音一起读读?‎ ‎4、了解时代背景。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我们先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有谁知道?从哪知道?指名读课后资料袋。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 三、学习全诗,深入长征 请同学们默读诗歌,找出全诗的中心句。‎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等闲(板书),等闲是什么意思?(平常)‎ 关于等闲,老师这有两个诗句,我们一起来读读(课件出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 谦 只为人民谋解放,粉身碎骨若等闲。——许光达)于谦把烈火焚烧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许光达把粉身碎骨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那诗中的红军把什么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呢?(万水千山、远征难)‎ 好,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诗歌,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红军是如何看待困难的?‎ ‎2、五岭逶迤腾巨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说说你的看法,怎么看出红军把困难当成平平常常的事?适时解释诗意)‎ 观察这两个句子,看看有什么共同点?(夸张、比喻)‎ 这岭是什么样的岭?(逶迤,连绵千里、连绵不断等)‎ 这山又是什么样的山?(磅礴,高大雄伟、险峻陡峭等)‎ 处处是悬崖峭壁,除了山还是山,红军可能在上面遇到些什么困难呢?‎ 真是千难万险啊!可红军都把它当成平平常常的事,那在红军眼中这岭是怎样的岭?这山是怎样的山?‎ 明明是巨大的困难,他们却说(只等闲),明明是悬崖峭壁,他们却说(五岭逶迤腾巨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透过诗句,你看到了一群怎样的红军呢?带着感情读出来。真令人佩服,我们一起来读读诗句。‎ 达 标 测 评 基础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二次备课 课 时 目 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全诗内容,体会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能 力 训 练 点 教 学 设 计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面对山,红军不怕,面对水,红军也是毫不畏惧。来,谁来读读说说感受。(围绕学生的感受,适时点拨诗意。)这句诗里有一对反义词,是什么?这一暖一寒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先说说暖,谁来?我们用一段资料来帮助理解。(课件出示:1935年5‎ 月,红军主力在毛主席率领下,浩浩荡荡向云南进发。快到金沙江畔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远远望去,乌黑乌黑的一长列大山横在眼前,金沙江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滚滚江水溅起层层浪花,撞击着两岸的云崖,发出轰轰的巨响。正是:金沙江水浪滔滔,两岸峭壁插云霄,巨浪翻滚几丈高,穿行水上一叶漂。敌人为了阻挠红军北上,又封锁各处渡口,而且抢去了江面所有的渡船。)面对汹涌的江水和狡猾的敌人,红军该怎样渡过金沙江呢?(课件出示:但是红军战士按照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扰乱敌人的视线,同时又顺利地俘获了敌人侦察用的两只船。结果,我军不费一枪一弹,捉到俘虏六十多个,夺取了金沙江的主要渡口。很快,红军所有大队人马,全部胜利渡过金沙江。)回顾这段战斗历史,你有什么感受?读读这句。我们胜利了,读。我们不费一枪一弹胜利了,读。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面对险要重重的金沙江,我们胜利了。一起读:金沙水拍云崖暖。‎ 再说这寒,你是怎么理解的?桥长,水高又急,站在上面是什么感觉呢?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面对着严峻的考验,我们的战士犹如神兵天将,硬是“飞夺”了泸定桥,让我们再现这段历史画面吧!(播放影像)‎ 同学们,这是一场怎样的战斗?你看到了一支怎样的红军队伍呢?读读句子(3)‎ ‎“暖”,写出了巧渡金沙江的愉快;“寒”,写出了强渡大渡河的惊心动魄,又进一步突出了“难”。我们来读读这句诗,女生轻松愉快地读上句,男生读下句,读出惊险,心惊之感。一起再来读一遍。‎ 红军山不怕,水也不怕,真是“万水千山只等闲”。‎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如此的险山恶水红军都渡过了,岷山就不在话下了。读读相关的诗句,说说你的感受。(结合学生的感受,适时点拨诗意。)你对岷山有何了解呢?(课件出示图片)越过岷山,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就胜利会师了。‎ 透过“尽开颜”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场面?读读这两句诗。‎ 我们透过视频来总结一下这惊心动魄的长征历程。‎ 困难像雪球一样砸来,但红军战士依然以平常心来对待,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正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仅仅56个字就写出了红军不怕艰难的乐观无畏精神,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这首诗会背了吗!  ‎ 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一起背——(全班背全文)‎ ‎2、毛泽东说: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长征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那就是长征精神,你认为长征精神是什么?(大无畏的精神、英雄主义、乐观主义、藐视困难……) ‎ ‎3、话说“新长征” ‎ 在现今生活中是否还需要“长征精神”呢?作为一名学生,如何在学习中发扬长征精神呢?‎ ‎4、总结:伟大事件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锻造伟大人格,长征精神值得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继承并发扬。建国以来,涌现出许多赞颂长征的作品,老师推荐大家去看看一部叫《长征》的电视剧,我这有该剧的主题曲,先让大家一睹为快,它的歌词就是《七律长征》,一起来欣赏。‎ 达 标 测 评 ‎1、借助板书,背诵。‎ ‎2、名人眼中的长征是什么 板 书 设 计 ‎ 七律 长征 ‎ 腾越五岭图 ‎ 疾跨乌蒙图 ‎ 巧渡金沙江 ‎ 飞夺泸定桥 ‎ 喜踏岷山雪 大无畏、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教 学 后 记 请从“HABIT启智课堂”学习习惯的五个元素(激发求知、确立目标、勇于表现、充分互动、发展思维)谈谈教学的得、失以及改进措施。(可重点谈一个方面)‎ 注:所填内容均用五号宋体。排列整齐,正反打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