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六中六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六中六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六中六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一、填空(每题2分,共24分)‎ ‎ ‎ ‎1. ‎0.7÷5=7‎:________‎=‎()‎‎100‎=‎________‎%‎. ‎ ‎ ‎ ‎2. ‎5A=‎4B(A、B不等于‎0)‎.A:B=________:________. ‎ ‎ ‎ ‎3. 如果ba‎=‎‎1‎‎2‎,那么a和b成________比例关系。 ‎ ‎ ‎ ‎4. 底面直径和高都是‎6‎分米的圆柱的体积是________. ‎ ‎ ‎ ‎5.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米,体积是‎157‎立方米,它的高是________米。 ‎ ‎ ‎ ‎6. 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体积相等。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底面积的‎1‎‎4‎.那么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________. ‎ ‎ ‎ ‎7. 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7‎‎9‎,另一个外项是________. ‎ ‎ ‎ ‎8. 一块长方形的地,长‎75‎米,宽‎30‎米,用‎1‎‎1000‎的比例尺把它画在图纸上,长画________厘米,宽画________厘米。 ‎ ‎ ‎ ‎9. ‎4‎‎5‎‎:8‎的比值是________,如果再写一个比与它组成的比例,这个比例可以是________. ‎ ‎ ‎ ‎10. 已知A、B、C三种量的关系是A÷B=C,如果A一定,那么B和C成________比例关系,如果C一定,A和B成________比例关系。 ‎ ‎ ‎ ‎11. 一种盐水,按盐和水‎1:1000‎配制而成。现要配制这种盐水‎8008‎克,需要盐________千克。 ‎ ‎ ‎ ‎12. 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是‎30‎厘米,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 ‎ 二、判断(5分)‎ ‎ ‎ ‎ 人的体重和身高不成比例。________.(判断对错) ‎ ‎ ‎ ‎ 比例尺一定,两地的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成正比例。________(判断正误) ‎ ‎ ‎ ‎ 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________.(判断对错) ‎ ‎ ‎ ‎ 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成正比例。________.(判断对错) ‎ ‎ ‎ ‎ 如图 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1:40‎.________(判断对错). ‎ 三、选择题(10分)‎ ‎ ‎ ‎ 现有三个数‎9‎、‎3‎、‎1‎‎2‎,从下面选( )就可以组成比例。 ‎ A.‎1‎‎4‎ B.‎1‎‎6‎ C.‎4‎ D.‎‎2‎ ‎ ‎ ‎ 生产零件的个数一定,生产每个零件的时间与生产这批零件的总时间( )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 ‎ ‎ 男生占全班人数的‎60%‎,这个班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 ‎ A.‎5:3‎ B.‎2:5‎ C.‎‎2:3‎ ‎ ‎ ‎ 根据‎3A=5B可以写成( ) ‎ A.‎3:A=5:B B.A:B=5:3‎ C.‎A:B=3:5‎ ‎ ‎ ‎ 如果图上距离‎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5‎毫米,那么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 A.‎1:20‎ B.‎1:2‎ C.‎‎20:1‎ 四、计算(共28分)‎ ‎ ‎ ‎ ‎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直接写出得数 ‎‎(‎2‎‎3‎+‎1‎‎2‎)×12=‎ ‎26×‎3‎‎13‎=‎ ‎1‎‎3‎‎+‎1‎‎2‎=‎ ‎5‎‎8‎‎÷‎2‎‎3‎=‎ ‎5−1.4−2.6=‎ ‎5‎‎4‎‎×8+8×‎1‎‎4‎=‎ ‎1‎‎2‎‎−‎1‎‎5‎=‎ ‎ ‎ ‎ 脱式计算: ‎3×8.7+8.7×3.7‎    ‎(‎1‎‎3‎−‎1‎‎6‎+‎1‎‎4‎)×12‎       ‎7‎‎4‎‎×‎5‎‎8‎+‎1‎‎4‎÷‎‎8‎‎5‎. ‎ ‎ ‎ ‎ 解比例 ‎2‎‎8‎‎=‎‎9‎x ‎40‎:χ‎=2.5:15‎            ‎3‎‎4‎‎:‎1‎‎5‎=20‎:χ ‎ 五、应用题:(33分,1-2每题4分,3-7每题5分)‎ ‎ ‎ ‎ 一条水渠长‎2.7‎千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30000‎的图纸上,应画多少厘米? ‎ ‎ ‎ ‎ 一堆煤,计划每天烧‎0.5‎吨,可以烧‎40‎天,如果每天烧‎0.4‎吨,可以烧多少天?(用比例解) ‎ ‎ ‎ ‎ 工地上有一堆圆锥形沙堆,高‎1.5‎米,底面直径是‎6‎米,如果每立方米沙约重‎1.7‎吨。这堆沙约重多少吨?(精确到‎0.1‎吨) ‎ ‎ ‎ ‎ 小明读一本书,每天读‎12‎页,‎8‎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多读‎4‎页,几天可以读完? ‎ ‎ ‎ ‎ 把一根半径‎3‎厘米,长‎12‎厘米的圆柱形钢材铸成与它等底的圆锥体,圆锥的高是多少厘米? ‎ ‎ ‎ ‎ 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为‎12‎分米,底面直径是高的‎3‎‎4‎,做这个水桶,至少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用进一法保留整数) ‎ ‎ ‎ ‎ 用边长‎15‎厘米的方砖给教室铺地,需要‎2000‎块;如果改用边长‎25‎厘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砖? ‎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六中六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一、填空(每题2分,共24分)‎ ‎1.‎ ‎【答案】‎ ‎50‎‎,‎‎14‎ ‎【考点】‎ 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及其转化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0.7÷5‎,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0.7÷5=0.7:5‎,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10‎就是‎7:50‎;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7:50=‎‎7‎‎50‎,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都乘‎2‎就‎14‎‎100‎;把‎14‎‎100‎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4%‎.‎ ‎【解答】‎ 解:‎0.7÷5=7:50=‎14‎‎100‎=14%‎. 故答案为:‎50‎,‎14‎,‎14‎.‎ ‎2.‎ ‎【答案】‎ ‎4‎‎,‎‎5‎ ‎【考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解析】‎ 根据比例的性质,把所给的等式‎5A=‎4B改写成比例的形式,如果把A当作比例的一个外项,则和它相乘的数‎5‎就当作比例的另一个外项;那么B和‎4‎就得当作比例的两个内项;据此写出比例即可。‎ ‎【解答】‎ 因为‎5A=‎4B, 所以A:B=‎4‎:(5)‎ ‎3.‎ ‎【答案】‎ 正 ‎【考点】‎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解析】‎ 判断a和b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解答】‎ 因为果ba‎=‎‎1‎‎2‎, 所以a:b=‎2‎(一定), 符合正比例的意义,所以a和b成正比例,‎ ‎4.‎ ‎【答案】‎ ‎169.56‎立方分米 ‎【考点】‎ 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 ‎【解析】‎ 底面直径是‎6‎分米,则圆柱的底面半径是‎6÷2‎=‎3‎分米,圆柱的体积=πr‎2‎h,由此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解答】‎ ‎6÷2‎‎=‎3‎(分米), ‎3.14×‎3‎‎2‎×6‎, =‎3.14×9×6‎, =‎169.56‎(立方分米), 答:它的体积是‎169.56‎立方分米。 故答案为:‎169.56‎立方分米。‎ ‎5.‎ ‎【答案】‎ ‎2‎ ‎【考点】‎ 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 ‎【解析】‎ 因为圆柱体的体积是v=sh,求高是多少,即h=v÷s,也就是用圆柱体的体积除以底面积即可。‎ ‎【解答】‎ 答:它的高是‎2‎米。 故答案为:(2)‎ ‎6.‎ ‎【答案】‎ ‎4‎‎3‎ ‎【考点】‎ 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 圆锥的体积 ‎【解析】‎ 可以设圆柱底面积为‎1‎,则圆锥底面积就为‎4‎,因为它们的体积相等,表示出圆柱的高为v,圆锥的高为‎3‎‎4‎v,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 解:设圆柱底面积为‎1‎,则圆锥底面积就为‎4‎, 圆柱的高为:v÷1=v, 圆锥的高为:v×3÷4=‎3‎‎4‎v, 那么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v÷‎3‎‎4‎v=‎‎4‎‎3‎; 故答案为:‎4‎‎3‎.‎ ‎7.‎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答案】‎ ‎9‎‎7‎ ‎【考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解析】‎ 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根据比例的性质可知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也互为倒数,又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是‎1‎,所以用‎1‎除以其中一个外项‎7‎‎9‎,即得另一个外项的数值。‎ ‎【解答】‎ 故答案为:‎9‎‎7‎.‎ ‎8.‎ ‎【答案】‎ ‎7.5‎‎,‎‎3‎ ‎【考点】‎ 应用比例尺画图 ‎【解析】‎ 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实际长度和比例尺已知,依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得长和宽的图上距离。‎ ‎【解答】‎ 答:长应画‎7.5‎厘米,宽画‎3‎厘米。 故答案为:‎7.5‎、(3)‎ ‎9.‎ ‎【答案】‎ ‎1‎‎10‎‎,‎4‎‎5‎‎:8=‎1‎‎10‎:1‎,‎ ‎【考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求比值和化简比 ‎【解析】‎ ‎(1)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可; (2)根据比例的意义知道,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由此根据(1)求出的比值再写一个与此比值相等的比即可。‎ ‎【解答】‎ ‎(1)‎4‎‎5‎‎:8‎, ‎=‎4‎‎5‎÷8‎, ‎=‎4‎‎5‎×‎‎1‎‎8‎, ‎=‎‎1‎‎10‎; (2)因为,‎1‎‎10‎‎:1=‎‎1‎‎10‎, 所以,比例为:‎4‎‎5‎‎:8=‎1‎‎10‎:1‎,‎ ‎10.‎ ‎【答案】‎ 反,正 ‎【考点】‎ 正、反比例 ‎【解析】‎ 依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即若两个量的商一定,则这两个量成正比例,若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则这两个量成反比例,从而可以进行解答。‎ ‎【解答】‎ ‎(2)因为AB‎=C(一定),所以A和B成正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反、正。‎ ‎11.‎ ‎【答案】‎ ‎0.008‎ ‎【考点】‎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解析】‎ 盐和水‎1:1000‎配制而成。盐就占了盐水的‎1‎‎1+1000‎,要配制这种盐水‎8008‎克,需要盐多少,就是求‎8008‎的‎1‎‎1+1000‎是多少。据此解答。‎ ‎【解答】‎ 解:‎8008×‎1‎‎1+1000‎=8‎(克)‎=0.008‎(千克). 答:需要盐‎0.008‎千克。 故答案为:‎0.008‎.‎ ‎12.‎ ‎【答案】‎ ‎1200‎ ‎【考点】‎ 应用比例尺画图 ‎【解析】‎ 已知比例尺、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列式求得实际距离。‎ ‎【解答】‎ ‎30÷‎1‎‎4000000‎=120000000‎‎(厘米), ‎120000000‎厘米=‎1200‎千米, 答: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200‎千米。 故答案为:‎‎12(00)‎ 二、判断(5分)‎ ‎【答案】‎ 正确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考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解析】‎ 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一定的量,然后看那两个变量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从而判定成什么比例关系。在成比例的数量关系中,都有一个一定的量,两个变化的量,如果不符合这个条件,那么也不成比例关系。‎ ‎【解答】‎ 解:人的体重和身高虽然是两种相关联的变化的量,但人高矮胖瘦各有不同,所以体重和身高的比值和乘积都不会是一定的,不符合任何比例的意义,所以人的体重和身高不成任何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正确。‎ ‎【答案】‎ ‎√‎ ‎【考点】‎ 辨识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 ‎【解析】‎ 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解答】‎ 解: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一定), 所以比例尺一定,两地的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 ‎【答案】‎ 错误 ‎【考点】‎ 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 圆锥的体积 ‎【解析】‎ 我们知道,一个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原题没有注明“等底等高”或其它的条件,只说“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是错误的。‎ ‎【解答】‎ 解:由于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中都有底面积和高两个未知的量, 原题没有对这两个量加以“等底等高”或其它条件的限制, 所以不能说“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故答案为:错误。‎ ‎【答案】‎ ‎√‎ ‎【考点】‎ 正、反比例 圆、圆环的周长 ‎【解析】‎ 可以根据圆的周长的公式,进行变化,变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看等于不等于常数,就能判定成不成正比例关系了。‎ ‎【解答】‎ 圆的周长的公式为C=πd, Cd‎=π,因为π是一个固定的数,也就是一个常数, 根据判断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可以判定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成正比例关系;‎ ‎【答案】‎ 错误 ‎【考点】‎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比例尺的应用)‎ 求比值和化简比 ‎【解析】‎ 在求比例尺时,应将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化成相同单位,求得比例尺后再判断对错。‎ ‎【解答】‎ 解:‎40‎千米‎=4000000‎厘米, 则此比例尺为‎1:4000000‎. 故答案为:错误。‎ 三、选择题(10分)‎ ‎【答案】‎ B ‎【考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解析】‎ 用三个数‎9‎、‎3‎、‎1‎‎2‎中的两个数先组成一个比,求得它的比值,再根据比例的意义,进一步用第三个数除以比值即得第四个数。‎ ‎【解答】‎ ‎9:3‎‎=‎9÷3‎=‎3‎, ‎1‎‎2‎‎÷3=‎1‎‎2‎×‎1‎‎3‎=‎‎1‎‎6‎;‎ ‎【答案】‎ A ‎【考点】‎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解析】‎ 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一定的量(生产零件的个数),然后看那两个变量(生产每个零件的时间与生产这批零件的总时间)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从而判定成什么比例关系。‎ ‎【解答】‎ 解:生产这批零件的总时间:生产每个零件的时间‎=‎生产零件的个数(一定), 可以看出,生产这批零件的总时间与生产每个零件的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生产这批零件的总时间随生产每个零件的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生产零件的个数是一定的,也就是生产这批零件的总时间与生产每个零件的时间相对应数的比值一定,所以生产这批零件的总时间与生产每个零件的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故选:A.‎ ‎【答案】‎ C ‎【考点】‎ 比的意义 ‎【解析】‎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60%=‎‎3‎‎5‎‎,所以男生占全班人数的‎60%‎,就是男生与全班人数的比是‎3:5‎,即男生是‎3‎份,全班人数是‎5‎份,则女生是:‎5−3=2‎份,据此即可求这个班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 ‎【解答】‎ 解:‎60%=‎‎3‎‎5‎,女生是:‎5−3=2‎份,这个班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是‎2:3‎; 故选:C.‎ ‎【答案】‎ B ‎【考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解析】‎ 逆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即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作答。‎ ‎【解答】‎ 解:因为‎3A=5B, 所以A:B=5:3‎; 故选:B.‎ ‎【答案】‎ C ‎【考点】‎ 比例尺 ‎【解析】‎ 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把‎1.5‎毫米化成厘米,然后根据比例尺的公式求出比例尺。‎ ‎【解答】‎ 解:‎3‎厘米:‎1.5‎毫米‎=3‎厘米:‎0.15‎厘米‎=20:1‎; 故选:C.‎ 四、计算(共28分)‎ ‎【答案】‎ 解:‎(‎2‎‎3‎+‎1‎‎2‎)×12=14‎,‎ ‎26×‎3‎‎13‎=6‎‎,‎ ‎1‎‎3‎‎+‎1‎‎2‎=‎‎5‎‎6‎‎,‎ ‎5‎‎8‎‎÷‎2‎‎3‎=‎‎15‎‎16‎‎,‎ ‎5−1.4−2.6=1‎‎,‎ ‎5‎‎4‎‎×8+8×‎1‎‎4‎=12‎‎,‎ ‎1‎‎2‎‎−‎1‎‎5‎=‎‎3‎‎10‎‎.‎ ‎【考点】‎ 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分数乘法 分数除法 ‎【解析】‎ ‎(‎2‎‎3‎+‎1‎‎2‎)×12‎‎,‎5‎‎4‎‎×8+8×‎‎1‎‎4‎,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5−1.4−2.6‎根据减法的性质简算; 其它题目根据运算法则直接求解。‎ ‎【解答】‎ 解:‎(‎2‎‎3‎+‎1‎‎2‎)×12=14‎,‎ ‎26×‎3‎‎13‎=6‎‎,‎ ‎1‎‎3‎‎+‎1‎‎2‎=‎‎5‎‎6‎‎,‎ ‎5‎‎8‎‎÷‎2‎‎3‎=‎‎15‎‎16‎‎,‎ ‎5−1.4−2.6=1‎‎,‎ ‎5‎‎4‎‎×8+8×‎1‎‎4‎=12‎‎,‎ ‎1‎‎2‎‎−‎1‎‎5‎=‎‎3‎‎10‎‎.‎ ‎【答案】‎ 解:‎(1)3×8.7+8.7×3.7‎, ‎=26.1+32.19‎, ‎=58.29‎; ‎(2)(‎1‎‎3‎−‎1‎‎6‎+‎1‎‎4‎)×12‎, ‎=‎1‎‎3‎×12−‎1‎‎6‎×12+‎1‎‎4‎×12‎, ‎=4−2+3‎, ‎=5‎; ‎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3)‎7‎‎4‎×‎5‎‎8‎+‎1‎‎4‎÷‎‎8‎‎5‎‎, ‎=(‎7‎‎4‎+‎1‎‎4‎)×‎‎5‎‎8‎, ‎=‎8‎‎4‎×‎‎5‎‎8‎, ‎=1‎‎1‎‎4‎.‎ ‎【考点】‎ 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 ‎(1)‎按照先同时计算乘法,再算加法顺序解答; ‎(2)(3)‎运用乘法分配律解答。‎ ‎【解答】‎ 解:‎(1)3×8.7+8.7×3.7‎, ‎=26.1+32.19‎, ‎=58.29‎; ‎(2)(‎1‎‎3‎−‎1‎‎6‎+‎1‎‎4‎)×12‎, ‎=‎1‎‎3‎×12−‎1‎‎6‎×12+‎1‎‎4‎×12‎, ‎=4−2+3‎, ‎=5‎; ‎(3)‎7‎‎4‎×‎5‎‎8‎+‎1‎‎4‎÷‎‎8‎‎5‎, ‎=(‎7‎‎4‎+‎1‎‎4‎)×‎‎5‎‎8‎, ‎=‎8‎‎4‎×‎‎5‎‎8‎, ‎=1‎‎1‎‎4‎.‎ ‎【答案】‎ 解:‎(1)‎2‎‎8‎=‎‎9‎x,        ‎2x=8×9‎,     ‎2x÷2=72÷2‎,         x=36‎; ‎(2)40:x=2.5:15‎,      ‎2.5x=40×15‎,  ‎2.5x÷2.5=600÷2.5‎,         x=240‎;       ‎(3)‎3‎‎4‎:‎1‎‎5‎=20:x,       ‎3‎‎4‎x=‎1‎‎5‎×20‎,     ‎3‎‎4‎x÷‎3‎‎4‎=4÷‎‎3‎‎4‎,         x=5‎‎1‎‎3‎.‎ ‎【考点】‎ 解比例 ‎【解析】‎ ‎(1)‎先根据比例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化简方程,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求解; ‎(2)‎先根据比例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化简方程,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5‎求解; ‎(3)‎先根据比例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化简方程,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4‎求解。‎ ‎【解答】‎ 解:‎(1)‎2‎‎8‎=‎‎9‎x,        ‎2x=8×9‎,     ‎2x÷2=72÷2‎,         x=36‎; ‎(2)40:x=2.5:15‎,      ‎2.5x=40×15‎,  ‎2.5x÷2.5=600÷2.5‎,         x=240‎;       ‎(3)‎3‎‎4‎:‎1‎‎5‎=20:x,       ‎3‎‎4‎x=‎1‎‎5‎×20‎,     ‎3‎‎4‎x÷‎3‎‎4‎=4÷‎‎3‎‎4‎,         x=5‎‎1‎‎3‎.‎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五、应用题:(33分,1-2每题4分,3-7每题5分)‎ ‎【答案】‎ 解:‎2.7‎千米‎=270000‎厘米, ‎270000×‎1‎‎30000‎=9‎(厘米); 答:应画‎9‎厘米。‎ ‎【考点】‎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比例尺的应用)‎ ‎【解析】‎ 要求水渠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根据“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解答】‎ 解:‎2.7‎千米‎=270000‎厘米, ‎270000×‎1‎‎30000‎=9‎(厘米); 答:应画‎9‎厘米。‎ ‎【答案】‎ 解:设可以烧x天, ‎0.4x=0.5×40‎,   x=‎‎0.5×40‎‎0.4‎,   x=50‎; 答:可以烧‎50‎天。‎ ‎【考点】‎ 比例的应用 ‎【解析】‎ 根据题意知道一堆煤的总重量一定,每天烧煤的吨数与烧煤的天数成反比例,由此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解答】‎ 解:设可以烧x天, ‎0.4x=0.5×40‎,   x=‎‎0.5×40‎‎0.4‎,   x=50‎; 答:可以烧‎50‎天。‎ ‎【答案】‎ 解:‎1‎‎3‎‎×3.14×(6÷2‎)‎‎2‎×1.5‎, ‎=3.14×9×0.5‎, ‎=14.13‎(立方米), 沙堆的重量: ‎14.13×1.7=24.021≈24‎(吨); 答:这堆沙子约重‎24‎吨。‎ ‎【考点】‎ 关于圆锥的应用题 ‎【解析】‎ 要求这堆沙子的重量,先求得沙堆的体积,沙堆的形状是圆锥形的,利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求得体积,进一步再求沙堆的重量,问题得解。‎ ‎【解答】‎ 解:‎1‎‎3‎‎×3.14×(6÷2‎)‎‎2‎×1.5‎, ‎=3.14×9×0.5‎, ‎=14.13‎(立方米), 沙堆的重量: ‎14.13×1.7=24.021≈24‎(吨); 答:这堆沙子约重‎24‎吨。‎ ‎【答案】‎ 解:‎12×8÷(8+4)‎ ‎=96÷12‎, ‎=8‎(天). 答:‎8‎天可以读完。‎ ‎【考点】‎ 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解析】‎ 每天读‎12‎页,‎8‎天可以读完,根据乘法的意义,这本书共有‎12×8‎页,如果每天多读‎4‎页,即每天要读‎8+4‎岩页,根据除法的意义,需要‎12×8÷(18+4)‎天读完。‎ ‎【解答】‎ 解:‎12×8÷(8+4)‎ ‎=96÷12‎, ‎=8‎(天). 答:‎8‎天可以读完。‎ ‎【答案】‎ 解:‎3.14×‎3‎‎2‎×12‎, ‎=3.14×9×12‎, ‎=339.12‎(立方厘米), ‎339.12×3÷(3.14×‎3‎‎2‎)‎, ‎=1017.36÷(3.14×9)‎, ‎=1017.36÷28.26‎, ‎=36‎(厘米), 答:圆锥的高是‎36‎厘米。‎ ‎【考点】‎ 圆锥的体积 ‎【解析】‎ 浇铸前后的体积不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高‎=‎圆锥的体积‎×3÷‎底面积,代入数据即可解得。‎ ‎【解答】‎ 解:‎3.14×‎3‎‎2‎×12‎, ‎=3.14×9×12‎, ‎=339.12‎(立方厘米), ‎339.12×3÷(3.14×‎3‎‎2‎)‎, ‎=1017.36÷(3.14×9)‎, ‎=1017.36÷28.26‎, ‎=36‎(厘米), 答:圆锥的高是‎36‎厘米。‎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答案】‎ 解:‎12×‎3‎‎4‎=9‎(分米); ‎9÷2=4.5‎(分米); ‎3.14×9×12+3.14×‎‎4.5‎‎2‎, ‎=339.12+3.14×20.25‎, ‎=339.12+63.585‎, ‎=402.705‎, ‎≈403‎(平方分米); 答:至少用铁皮‎403‎平方分米。‎ ‎【考点】‎ 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 ‎【解析】‎ 首先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求出它的底面直径,再利用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计算解答;因为无盖,所以只求侧面积加一个底面积。‎ ‎【解答】‎ 解:‎12×‎3‎‎4‎=9‎(分米); ‎9÷2=4.5‎(分米); ‎3.14×9×12+3.14×‎‎4.5‎‎2‎, ‎=339.12+3.14×20.25‎, ‎=339.12+63.585‎, ‎=402.705‎, ‎≈403‎(平方分米); 答:至少用铁皮‎403‎平方分米。‎ ‎【答案】‎ 设需要x块方砖。 ‎15×15×2000‎=‎25×25×x ‎225×2000‎=‎625x x=‎720‎; 答:需要‎720‎块方砖 ‎【考点】‎ 比例的应用 ‎【解析】‎ 根据题意知道,教室的面积一定,方砖的面积和方砖的块数成反比例,由此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 设需要x块方砖。 ‎15×15×2000‎=‎25×25×x ‎225×2000‎=‎625x x=‎720‎; 答:需要‎720‎块方砖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