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2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六年级总复习教案《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
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回顾整理---数的运算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回顾整理所学的计算方法,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2、根据问题情境,能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并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 验有序思考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3、在回顾整理过程中,增强合作意识,初步形成反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能够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从而形成解决 问题的基本策略。 教学难点:明确用计算解决问题策略的思路和适用性,从而在进一步的数学 学习中有效地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 对计算方法的简单回忆。 教师:请同学们回顾小学阶段所学过的计算方法,谁来说说有哪些? 预设学生回答:估算、口算、笔算、计算器算。(教师择机板书) 2.在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 师:我们学了这么多的计算方法,大家运用它的本领有多高呢?我们来试一 试。 (课件:王老师买 190 本《数学小词典》,每本 3.80 元,他带了 800 元 钱。)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 ●800 元钱够吗?●应付多少元?●如果够了,应找回多少元?●如果不够, 应再付多少元? 3. 计算解决问题。 ★ 估算。 师:我们先来解决“800 元钱,够吗?”。思考一下,800 元钱到底够不够? (够了)你们选择了哪种计算方法?(估算) 师:说说你们的估算方法。 预设:把每本 3.80 元看成 4 元,4 乘 190 元等于 760 元。 师: 760 只是估算的一个大约的数,怎么知道一定够了? 预设:把 3.80 元估成 4 元,因为估大了,所以估算结果将比实际结果大, 所以 800 元钱够了。 师:谁能交流不同的估算方法? 预设:把 190 本看成 200 本,3.80 元乘 200 本等于 760 元。 师:理由? 预设:当把 190 本估成 200 本时,得出的估算结果比实际结果大,所以够了。 师:其它的估算方法?(生:……) 师:想一想,用“口算、笔算、计算器算”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能)大 家为什么都选择了估算呢? 学生交流后小结:解决这个问题不需要精确计算,可以选择估算。760 或 800 是大约结果,根据它可以知道 190 乘 3.80 积的范围,这个范围就可以帮我们对 问题快速做出判断。 ★ 精确计算。 师:解决 “应付多少元?”这个问题还能用估算的方法吗?为什么?思考: 应该选择哪种计算方法?理由是什么?把计算过程写在答题卡上。 学生可能有下列两种方法。 ①用运算律口算(200-10)×3.8=200×3.8-10×3.8 =760-38=722(元)。 ②列竖式进行笔算。(此时可交流笔算过程) 师:说明选择笔算的理由? 预设:笔算能得出精确的数据。 师: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你们选择计算方法的根据都是这个问题需要精确计 算。对吗?当然,要精确计算还可以选择哪种计算方法?(用计算器算。) 师:再来看这个问题“八百元钱够不够?”(够。)那应找回多少元呢?要 解决这个问题需不需要精确计算?(需要。)可以选择哪种计算方法?(笔算、 口算、计算器算。) 4. 梳理与建构。 师:刚才我们用计算解决了几个问题,想一想,当你遇到一个现实问题,要 用计算解决的时候,需经历怎样的思考过程?用框架图等方式将你的思考过程按 一定的顺序整理在题卡上。(小组思考并整理、展示交流) 预设:根据问题 选择计算方法 计算 验算 得出结论 师生交流:各个小组说法不一,但思路一致。回忆一下,当我们遇到一个问 题情境,并需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看什么?(问题情 境。)根据问题再来判断什么?(需用哪种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如果不需要精 确计算可以选择?(估算。)如果需要精确计算可以选择?(口算或笔算或计 算器。)看来用计算解决问题时并不是简单地算一算就可以了,而是需要根据问 题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 在交流的过程中,课件配合展示,形成思维导图: 选择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问题情境 需要计算 应付多少元? 需要精确计算 口算 笔算 计算器算 800 元钱,够吗? 不需要精确计算 估算 190×3.8≈760(元) 190×3.8≈800(元) 190×3.8≈760(元) 190×3.8 =(200—10)×3.8 =760—38 =722(元) 190×3.8=722(元) 190 × 3.8 152 57 722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把刚才我们梳理的选择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这种思路和 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下面我们来解决几个问题试一试吧!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下面各题需要什么结果,选择哪种计算方法更合理,为什么? ①会计汇总公司本月的销售总额。 ②李军和父母到超市购买生活用品,外出前筹划所带钱数。 ③一本故事书 280 页,每天看 22 页,15 天能看完吗? 汇报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选择哪种计算方法更合理,为什么选择这种计 算方法。 2.课本 P92 第 9 题。课件出示: 学校食堂计划购买 1500 千克大米,如果平均每天吃 95 千克,这些大米够吃 半个月吗?(一个月按 30 天计算)如果够了,还剩下多少千克?如果不够,还 需要购进多少千克? 温馨提示: (1)要解决“这些大米够吃半个月吗?”的问题,需要估算还是精确计算? (2)要解决“剩下多少千克”或“需要购进多少千克”的问题呢?为什么? (3)要解答“剩下多少千克”或“需要购进多少千克”需要先求什么,再 求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二)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课本 P93 页 13 题: 教师质疑:这两道题目需要精确计算吗?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汇报:预设 1:(1)题可以用估算的方法,因为此题问的是“能榨出 50 千克油吗”,只要解答出“能”或“不能”就可以了。 预设 2:(2)题要用精确计算的方法,因为此题要求 5000 克药片中的药物 成分是多少,需要精确计算出具体的克数,否则过少会影响药物疗效,过多会给 人们带来伤害。 2.课本 93 页第 14 题。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你有什么发现? 温馨提示: (1)用计算器计算(注意别抄错数)上面的 3 道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根据算式的特点写出下面 6 道题的得数。 (3)你能根据发现再举一个例子吗? 小结:对于像本题这样麻烦的题目,我们利用一定的规律进行计算反而比用 计算器计算的又对又快。当然我们要做一个善于观察思考的人,才能发现其中的 规律。 (三)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课件出示:为了节水,上海市政府免费为全市部分家庭更换了抽水马桶,每 次用水量由原来的 13 升减小到现在的 9 升。 温馨提示: (1)想一想,选择什么计算方法取决于什么呢? (2)如果平均每个家庭每天使用 9 次,每个家庭每天节水多少升? (3)每个家庭每天能节省水费 0.0972 元,一年能节省水费多少元? (4)据统计,全市一年大约节省水费 2000 万元。这些钱大约能资助多少个 贫困山区的孩子完成小学阶段的全部课程?每个孩子需要 490 元。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1.梳理归纳。 质疑:当你遇到一个问题情境,并且要用计算解决的时候,需要经历一个怎 么样的思考的过程? 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并整理。老师根据小组汇报情况予以评价点拨。 归纳解决过程如下(适时板书):审题 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 计算 验算 得出结论。 2.提升认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同种类的问题,根据问题的情况我们要选择合理 的计算方法(估算或精确计算),有时需要估算(板书),有时需要笔算(板 书),当数据比较大时我们还可以借用计算器得出结论(板书)。无论用哪种方 法计算都要求同学们要注意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提高自己 的综合能力。 板书设计: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感觉亮点之处有: (1)本课中,从解决 “800 元钱,够吗?”这个问题入手,对用估算解决 问题的方法进行了全面回顾,然后以 “用口算、笔算、用计算器算也能解决这 个问题,大家为什么都选择了估算呢?”这个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反思与比较,进 一步体会用估算解决这个问题的优势,从而使学生对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 更全面深刻的理解,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通过解决“应付多少元”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精确计算的必要,同 时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反思选择精确计算的理由,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用计算解决问 题的经验,为“策略”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在用不同计算方法解决了几个实际问题后,学生对于选择计算方法解 决问题有了充分的体验,在此基础上,对选择计算方法的思考过程进行梳理,提 高学生概括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建构一个完整的用计算解决问题的模型,有利 于帮助学生形成用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 2.使用建议:对于估算要放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解决,才能体现估算的意义和 优势,不要盲目地套用模式。 3.需要破解的问题:学生由于害怕答案估大或估小了影响正确答案,所以学 生在练习的时候能估算的还是习惯性的进行精确计算如何指导学生灵活的选用 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 审题 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 进行计算 验算 得出结论 估算 精确计算 口算 笔算 计算器算 合理的计算方法,值得我下一步探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