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十五夜望月 部编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十五夜望月 部编版

‎《十五夜望月》说课稿 一、说课程纲要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然而我们面临的事实是: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知之甚少,存在明显的“崇洋媚外”现象。有这样原因:一是国家课程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较少,是教育的空白区;二是缺少探究的氛围。传统节日文化,应该引起每一位国人的重视,作为为未来奠基的学校教育,更应该把传统节日引入课堂,通过课堂实现对传统节日的重新认识,让传统节日文化绽放出新的光芒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下面介绍教法和学法,六年级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我准备采用讨论、分析法学习本课,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讨论,让他们自己去分析、感悟,老师可适当启发、补充。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丰富课堂内容,在教学中需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背诵课文,感受诗中写到的传统习俗,理解诗人表达的游子的思亲之情。‎ ‎2.难点:体会诗人委婉的表达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 教学过程我是这样安排的。课前朗诵《十五夜望月》,营造氛围。   ‎ ‎(一)、导入新课 我设计的导语是:中秋节我们有赏月的习俗,欣赏的是大自然中的明月,今天我们也赏月(板书)——鉴赏诗词中的月亮。本导语从上节课的内容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内容,同时能够拉近同学与课堂内容的距离。‎ ‎(二)、交流积累月亮诗词 古往今来,吟咏月亮的诗词浩如烟海。请同学们介绍自己掌握的月亮诗词,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吟诵给大家。‎ ‎《望月怀远》、《春江花月夜》、《山居秋暝》、《出塞》、《静夜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 赤壁怀古》、《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扬州慢》(淮左名都)……     此环节在于温故知新,积累月亮诗词,通过同学们对诗词的吟诵,感悟诗词的魅力,为下面归纳分析月亮的意象特征夯实基础。‎ ‎(三)、月亮意象特征 诗词的魅力来源于情感,情感的表达往往借助意象。经过几千年的积淀,许多意象已蕴含有特定的思想情感,依据多媒体上的诗句归纳月亮的意象特征。通过诗句,很容易归纳出月亮意象的意象特征是思念,可以分为思乡和思人两类。月亮为什么容易勾起人们的思念之情? 可以引导同学们从月亮的形状思考,这些诗句中都是明月、圆月,月圆人不圆,所以盼团圆,分居两地的人不能团圆,但可以共享月光,因此托月亮传达思念之情,可以概括为形触。月光皎洁清冷,让人略生寒意,此时没有了白天的忙碌和喧嚣,内心比较沉静,心灵深处的情感(如思念故乡,思念亲人)就油然而生,简单说就是景生。此环节归纳月亮的意象特征,分析思念的原因,在深刻理解月亮意象特征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拓展阅读 多情的月亮自然界中的月亮有阴晴圆缺,诗词中的月亮也是多情的。‎ 松间明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令明月蒙上淡淡禅意 。‎ 鉴湖皎月:“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引皎月作为人生知己。‎ 秦淮旧月:“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请旧月见证悲凉历史。‎ 江心秋月:“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邀秋月聆听人间仙乐。‎ 沧海皓月:“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托皓月感伤凄凉身世。‎ 小楼凄月:“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用凄月演绎生命绝唱。‎ 柳岸残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借残月渲染离别情怀。‎ 赤壁江月:“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酹江月感悟人生哲理。‎ 西楼满月:“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向满月倾诉闺阁忧怨。‎ 淮扬冷月:“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以冷月烘托劫后荒凉 本环节拓展延伸,通过多媒体上不同诗词中的月亮表达的不同情感自然过渡到感悟月亮情结上面。 ‎ ‎(五)、古人的月亮情结 从诗词可以看出,说古人有很深的月亮情结,特别是一些诗人词客,他们为何对月亮情有独钟呢?引导同学们比较月亮和太阳的自然属性和东西方不同的民族特点。和太阳相比,月亮有一种和谐之美,给人以光明却不耀眼。月亮的清、幽、淡、雅的特点符合中华民族含蓄内敛的性格特点,更符合文人自然闲适、淡泊宁静的审美情趣。月的阴晴圆缺对应人的悲欢离合,月亮有规律的变化能引发人的的生命意识。‎ ‎(六)、今人的月亮情结 数千年来,每当皎洁的明月悬挂于中秋的碧空,不知有多少情感在此时起伏,不知有多少思绪翻涌,无论你在地球上多么偏远的角落,只要你发现有人在此时吟唱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你就能从他那凝重的脸上,看到那烙有中华民族印记的血脉团圆和最原始的思念之情,感受到蕴含着民族情感的宁静与淡淡的感伤。此环节通过引导探究,可以对月亮情结有初步的感悟。 ‎ ‎(七)、小结 悬挂在中国古典诗坛上空的月亮是多情的。她是一种道具、一种背景、一种气氛,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情感媒介、一种审美意趣。她清、幽、淡、雅的品性,暗示、象征等效用,令无数诗人倾倒。于是,月亮意象无处不在地渗入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铸就作品的血脉和灵魂。‎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