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作文:事理作文 感情悟理(解析版)部编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作文:事理作文 感情悟理(解析版)部编版

事理作文 感情悟理 课前预习 小故事大道理 碎罐 ‎ 过去,有一个人提着一个非常精美的罐子赶路,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啪”的一声,罐子摔在路边一块大石头上,顿时成了碎片。路人见了,唏嘘不已,都为这么精美的罐子成了碎片而惋惜。可是那个摔破罐子的人,却像没这么回事一样,头也不扭一下,看都不看那罐子一眼,照旧赶他的路。‎ ‎ 这时过路的人都很吃惊,为什么此人如此洒脱,多么精美的罐子啊,摔碎了多么可惜呀!甚至有人还怀疑此人的神经是否正常。‎ ‎ 事后,有人问这个人为什么要这样?‎ ‎ 这人说:“已经摔碎了的罐子,何必再去留恋呢?”‎ 大道理:洒脱是一种摆脱了失去和痛苦的超级享受。失去了就是失去了,何必还要空留恋呢?如果留恋有用,还要继续努力干什么?‎ 竞选演说 ‎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竞选时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 ‎ 一次,他正在发表竞选演说,突然,一个破坏分子高声叫道:“垃圾!狗屎!”‎ ‎ 很显然,这个人的意思是说:“胡说八道!”或是:“少说空话!”‎ ‎ 但是,克林顿却报以容忍的笑,并不理会他的本意,只是安抚地说:“这位先生,我马上就要谈到你提出的脏乱问题了!”‎ 大道理:聪明的人善于将不利化为有利。‎ 三个最优秀的老师 ‎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 新学期开始时,罗森塔尔博士让校长把三位教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100名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执教。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三位老师都高兴地表示一定尽力。‎ ‎ 校长又叮嘱他们,对待这些孩子,要像平常一样,不要让孩子或孩子的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老师们都答应了。‎ ‎ 一年之后,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果然排在整个学区的前列。‎ ‎ 这时,校长告诉了老师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刻意选出来的最优秀的学生,只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最普通的学生。‎ ‎ 老师们没想到会是这样,都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确实高。‎ ‎ 这时校长又告诉他们另一个真相,那就是,他们也不是被特意挑选出的全校最优秀的教师,也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普通老师罢了。‎ 大道理:世上本没有什么天才,所谓的天才就是靠自己的努力,发掘出自身内在的潜力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些非天才们只不过是让自己的潜力继续隐藏罢了。‎ 父子骑驴 ‎ 父子俩牵着驴进城,半路上有人笑他们:真笨,有驴子不骑!‎ ‎ 父亲便叫儿子骑上驴,走了不久,又有人说:真是不孝的儿子,竟然让自己的父亲走着!‎ ‎ 父亲赶快叫儿子下来,自己骑到驴背上,又有人说:真是狠心的父亲,不怕把孩子累死!‎ ‎ 父亲连忙叫儿子也骑上驴背。谁知又有人说:两个人骑在驴背上,不怕把那瘦驴压死?‎ ‎ 父子俩赶快溜下驴背,把驴子四只脚绑起来,用棍子扛着。经过一座桥时,驴子因为不舒服,挣扎了下来,结果掉到河里淹死了!‎ 大道理:一个人要有主见,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才不会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不要活在别人的舆论中,要靠自己的脚走路,自己的脑袋思考。‎ 鲨鱼的大小 ‎ 有一次和朋友去海洋馆。‎ ‎ 有个旅客问管理员说:“这只鲨鱼会长多大?”‎ ‎ 管理员指着水族箱说:“要看你的水族箱多大。”‎ ‎ 旅客又问:“会跟水族箱一样大吗?”‎ ‎ 管理员仔细地说:“如果在水族箱,鲨鱼只能局限在几公尺的大小,如果在海洋,就会大到一口吞下一只狮子。”‎ 大道理: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想。环境能限制人的思想,人也可以限制自己的思想。不要给自己加框,无法改变环境时,就从改变自己开始。‎ 知识精讲 ‎  ‎ 正确、新颖、奇巧的立意是一篇好文章的灵魂。‎ ‎   所谓“立意”,是作者确定的文章主题。一篇文章价值的高低,取决于文章能否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生活品读、感悟的深度。立意高远的文章,发人深省,动人心魄;思想平庸的文章,空洞无物,平淡乏味。‎ ‎   所以,确定一个好“立意”是每个作者写作时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 如何确定一个好“立意”呢?‎ ‎ 1、立意须“正”。‎ ‎ 无论是认识社会、品味情感,还是剖析自己的心性,均要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基石,形成正确的有思想深度的主题。如此行文,才能有浩然正气,激浊扬清,才会有至诚至信,至善至美。唯其如此,无论你是想褒扬称颂,还是要揭露批判,都会得到读者的理解和认同。反之,你以颓废消极或偏激逆反的心态行文,即使选材新颖,角度奇巧,雄辩滔滔,也只能令读者反感。‎ ‎ 有一个故事:一个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在课本上画小丑。老师发现了,因他平日颇恃文才,责成他为此画题诗一首。无奈,他只好照办。一会儿,他交卷了:“挤眉弄眼装笑脸,情思乡愁梦魂牵,他人戏讥全不顾,但求欢乐一瞬间。”老师看后说:“描摹神似,只是颓唐了些。我也和一首,你评评。”说罢,提笔写道:“心中有爱展笑颜,欲将挚情一线牵,己身哀愁全不顾,但留欢乐在人间。”学生心悦诚服。‎ ‎ 由此可见,同样的内容,立意的立足点不同,其思想境界则迥异,其表达效果自然两样。如果我们用积极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生,以健康文明的心态感悟生活,求真求善求美,则思想必纯,立意必正,文章的感染力、震撼力自然蕴蓄其中了。‎ ‎  2、立意求“新”。‎ ‎   能俗中见雅,平中显奇,推陈出新,联想丰富,方可飙升文章的价值。但如果误以为“新”是怪异甚至于荒诞,那就踏入立意的误区。选择的材料来源于生活,自然不会出格离奇。能从别人不留意的角度入手,见人所未见,想人所未想,或揭示别人熟视而无睹之哲理,才可谓之为“新”。‎ ‎   有一篇习作:某学生上学时遇红灯,同学喊他走小路,他突然发现走小路便捷省时多了,由此他联想到自己学习中常钻牛角尖,学法不灵活,悟到学习应善于动脑,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道理。该文立意角度新颖,联想巧妙,平中见奇,令人赞赏。‎ ‎   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或讲些空话套话,是习作立意常见的弊病。对于生活中各类事情,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把它与具体情境加以结合,就能从中提炼出新颖的立意,文章的价值将因此得到提升。 ‎ ‎  3、立意尚“巧”。‎ ‎   立意要自然贴切地表述出来,就要追求“巧”。空说道理令人乏味,繁述琐事又让人看不上眼。要将凡人小事构建成承输挚情哲理的载体,就需将两者“巧加衔接”或“巧为切入”,可唱个“反弹琵琶”,可来个“故事新编”,或演个“讽刺小品”,也可导个“荒唐闹剧”,甚至可以将数理化中的公式定理“组合处理”,使立意角度小,出语奇,情感真,内涵深,自然真切,浑然天成。‎ ‎ 一考生在以“诚信”为话题的高考作文中,以“赤兔之死”为题,巧引三国故事,假借关羽座骑赤兔马之言,对吕布关羽分别评说,表达出自己对“诚信”的深刻理解,主旨鲜明而表述巧妙,令人拍案叫绝。‎ ‎  即使是大众化的立意,只要你能选准表述角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将自己的感悟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不留斧凿之痕,亦可以“巧”制胜。‎ 人生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如果你匆匆浏览,最终只会一知半解,一片迷茫。假如你肯驻足片刻,用心动情,仔细品读其中的一个章节、一个语段、甚至仅是短短一行……去体味,去挖掘,去联想,去感悟,那你必定会时有顿悟,迸发出灵感的慧光。‎ 二、精心选材 ‎  有同学认为自己的活动范围狭窄,知识积累太少,生活素材贫乏,因而无物可叙,无事可写。更有人觉得自己生活中没有发生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或值得大书特写的情节,所以只能编造故事应付习作,还美其名曰“虚构”。其实,世间万物,缤纷繁杂,人生百态,尽可入画。只要将真情实感化作明确的立意,世上则无物不可绘,人间则无事不可叙。只要留心观察,细致描摹,即使点滴小事,亦可栩栩如生,动人心魄。‎ ‎   但是,并不是什么内容不加选择就可以任意运用。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内容的吸引力,情感的感染力,立意的表现力。因此,精心选材是写好文章的必要环节。‎ ‎   我们都是平凡人,所经所历皆是平凡事,幻想写什么奇闻逸事来吸引读者是不切实际的,因为这字里行间透出的假,根本无法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更不能激发别人情感的共鸣。连你自己都感动不了的内容,怎能指望感动别人呢?因此,选材应选凡人小事,将其构建成承输挚情的载体,以短小的篇幅,表达出具体可感的立意。‎ 选择生活中极富人情味的事情来写,越小,生活细节越容易表现得细致传神,越真,感情之泉也越可以自然流淌,当然,如果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写一件平常事,使读者感到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那就更能让人眼睛一亮,刮目相看了。‎ 三、整体设计 ‎ 有了好的立意、好的材料,不等于就有了好文章。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途径。要将故事构建成承载立意的载体,就要看怎样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处理,怎样从整体结构上进行谋篇布局。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环节。‎ 文章的整体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快捷切入 ‎ 从中考要求来看,作文篇幅600字左右。如此短小的篇幅,要将一个故事生动形象描述出来,自然不允许文章开头烦琐冗长。有些同学写作时习惯于围绕题目议论导入,形似解题,自以为是快捷入题,其实不然。因为这样的开头实质上只是带了一个帽子,对故事情节的展开并无任何好处。‎ ‎ 入题要快,可从故事情境的设计入手,巧妙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记叙的要素,或设置悬念,或进行适当的气氛渲染,为后面行文作必要的铺垫。入题快的要诀在于选准切入点,要根据立意表达的需要对所叙事件进行再处理,不能把内容先概括表述一下,然后再准备详细叙写,而是要大刀阔斧地把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删去,从最贴近立意集结点处切入,采用描写手段,力求使读者在文章开始就有形象生动、身临其境的感觉。‎ ‎2、合理铺垫 ‎ 故事情节的发展必须为集中表现主题服务。为了使高潮自然而然地引出,合理铺垫是必要的。要注意紧扣中心,选择与主题有关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情节设计,故事节节发展,感情层层推进,使高潮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切忌内容芜杂,散漫无稽。与中心无关的情节叙写得越多,就越伤害主题的表现力。‎ ‎3、突出重心 ‎  ‎ ‎ 确立文章的写作重心是审题立意之后构思的关键点,是材料处理的主要环节。一篇文章的写作重心是故事情节的高潮所在,是全文思想感情集中表达的部分,是这篇文章最能表现立意的内容。因此,这一部分必须详写,必须采用各种手法加以突出。而且,开头的快捷切入,前面的合理铺垫,均要以此为准绳思考安排。‎ ‎ 重心的确定取决于作者对文章的立意把握。有些同学只以写什么事作为构思的主要内容,忽视确定立意对文章的作用,则最有可能陷入记流水帐的境地,详略不明,主次不分,即使最后能点出主题,也无法给人以清晰的印象。因此,当你有了一个明确的立意,选好一个故事材料,就要想一想,这个故事哪一部分是主题集中体现的地方,这一部分就是文章的重心,就是文章的高潮所在,就是必须集中笔墨详写的内容,开头与铺垫也必须据此调整,全文的写作技巧也必须为突出这一部分服务。‎ ‎   例如习作“当我面对▁▁▁▁的目光”,这篇文章的题目就暗示了应通过对目光的细致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文章的重心应在对目光的集中描写上,因此对“目光”的描写详略程度体现了作者对文章写作重心的把握。可是许多同学立意可以,但主要内容集中在叙述一件事的过程上,高潮与“目光”无关,最多事件描述结束时才提到“目光”,重心偏离,严重影响了文章立意的表达效果。‎ ‎ 动笔之前确立准确的写作重心是构思最重要的环节,要引起特别的重视。‎ ‎4、巧妙点题 立意,是作文价值的体现,点题,是立意表现的必要手段,点题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点题忌公式化套用,忌牵强附会,那么如何点题呢?首先,要根据文体、内容、情感等因素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通过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准确表达立意。其次,要将较为抽象的立意与具体形象的情节巧加衔接,使之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四、局部处理 ‎ ‎  依据立意完成整体设计,就能构建起文章的骨架。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内容不会偏题,结构比较合理。但要把文章写得生动具体,形象感人,则还需要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环节的局部处理,考虑气氛如何渲染,情节如何细化,情感如何表达,人物性格如何展现,文章立意如何渗透。作者此时就像一个导演,在把握整个剧情的基础上,安排每个演员何时出场,穿什么衣服,做什么动作,说什么话,有怎样的神态……总之,局部处理是体现写作能力,增强文章美感,提升习作层次的重要环节。‎ ‎  局部处理的方法多种多样。同学们在平时语文课文的学习中,不断学到各种写作方法,而大量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也能大大丰富学生写作技巧。归纳起来看,常用的局部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  1、拓展细节 ‎   顾名思义,拓展细节就是将重要的情节通过具体描写加以分解、细化,使之生动形象,突出立意。‎ ‎   例如“他说”这一情节,我可以增添神态描写:“他笑着说”,还可以增添动作描写:“他揉着肚子笑着说”。如此逐步拓展细节,动态感增强,人物形象愈加鲜明,故事情节因此具有了形象的感染力。‎ ‎   2、描摹心理 ‎   记叙文中,情节的发展过程实质是人物的情感体验过程,是人物的心理展示过程,因此,在情节描述过程中,进行细腻的心理描写,不仅可以表现自己的心路历程,揭示文章立意,而且可以增加描写的厚度,增强情节的感染力,激发读者情感上的共鸣,这对提升作文的质量具有极大的作用。‎ ‎ 但是,描摹心理不能变成大段的心理独白,要与情节发展同步进行,要注意与其他描写方法配合运用,这样才能具有情节构思的立体感。‎ ‎  3、渲染气氛 ‎   通过环境描写渲染气氛,为人物的活动创设恰当的氛围,给人物的性格展示营造一个合理的空间,为故事的结局人物的命运奠定基调,这是写作中常用的写作技巧。自然优美的景物描写,还能增添行文的美感,可以充分展现作者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当然,渲染气氛决不能喧宾夺主,不能为写景而写景,一定要为更好的表现主题服务。‎ ‎  4、合理联想 ‎   情节的展示重在写实,越贴近生活越好。但通过合理的联想或想象增添情节的情趣,使文章跌宕起伏,摇曳多姿,富有流动变化之美,这样的手法,也是局部处理材料的好办法。这种写法常用在形成误会、设计悬念、宣泄情感、领悟哲理、延伸立意等方面,具有极佳的表现效果。‎ ‎  5、侧面烘托 ‎   有些情节内容只用直观的手法是难以表现充分的,还必须运用侧面描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烘托,特别是在场面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等方面,可以借助描写次要人物或旁观者的反应,弥补直接描写无法涉及的内容,使主要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丰满,主题立意得到更广泛、更有深度的表达。‎ ‎ 6、对比映衬 ‎   运用对比手法凸现人物性格,表达思想情感,揭示文章立意,也是习作中常见的写作方法,有些同学对此手法运用比较娴熟。可以对同一种现象表现出不同的人的不同认识,可以在一件事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同一个人的思想感情的截然不同的变化,也可以从对待不同的人的不同态度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等等。对比,能通过鲜明的反差给予读者更为明晰的印象,能使立意在映衬中有更深刻的表现。‎ 不是生活中没有素材,而是需要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不是世界上缺乏情感,而是需要一颗勤于体味的心灵。凡人琐事可写得生动形象,只要你将所学技巧活学活用;闲言絮语可逗得人怡然捧腹,只要你不断盘点生活中的语言宝库……学以致用,厚积薄发,世间百态自然可形神俱备,跃然纸上。‎ 精彩赏析 写好命题记叙文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基本功,对初中生来说,掌握命题作文的写作要诀,就能将话题作文写得得心应手。我们知道,记叙文是作者对生活的一种真实的记录和感受,它是通过记叙和描写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通常要求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法;能否恰当地处理好记叙、描写、议论这几种主要表达方法的关系是记叙文写作成败的关键。‎ ‎  写好命题记叙文的三句口诀是:‎ ‎  把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 ‎   用故事表达一种思想;‎ ‎   将这种思想蕴涵于描写之中。‎ ‎  三句话是一个整体,它从不同角度强调了记叙文写作的要点,较完整地阐释了记叙、描写、议论三者的关系。 ‎ ‎  首先强调“把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这就要求所写的记叙文应是有人物有事件有具体情节的故事。那种见事不见人的文章不是故事;言之无物的没有故事;平铺直叙的也不算故事。显然这一要求,势必将那些没有故事或不是故事的记叙文列在三类文之下。‎ ‎  第二是强调“用故事表达一种思想”,即有一个明确的主旨。不是为编故事而编故事。记叙文既然是作者对生活的记录和感受,那就应该  明确地表达一种思想,这种思想就是文章的主旨,它主宰着故事的剪裁和行文的倾向。文章立意的高低就在于所表达的思想深刻与否。‎ ‎  第三是强调“将思想蕴涵于描写之中”。就是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以及场面和细节的描写组接成故事,来表达一定的思想主旨,而不是满足于线条式的过程交待,满足于贴标签式的议论鉴定。那些只有故事框架,只是概括直白的空洞议论而缺乏具体主动的描写的记叙文决不是好的记叙文,顶多是三类文。‎ ‎  以上三句口诀告诉我们,要写好命题记叙文,就是要用具体生动的故事表达较深刻的思想感受。正如叶老说的“作文,就是拿这些合理与完好的思想、情感来做原料。思想、情感的具体化完成的时候,一篇文学实际也就已经完成了。”‎ 下面以《家乡的变化》和《幸福的脚步声》为题的例文,来说明如何运用这“三句口诀”。‎ 家乡的变化 ‎  我的故乡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家中的奶奶今年八十高龄了,身子骨倒还硬朗,遗憾的是当年没有逃脱裹脚的厄运。因此,奶奶平时总喜欢用一双小布鞋把脚裹得严严实实的。‎ ‎   一次,奶奶洗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鞋脱下来。为此,她叹息道:“哎,人老了,连双鞋也脱不下来。”这时,我猛然想起前不久姑姑曾买过一双小拖鞋寄给奶奶,于是,我对奶奶说:“奶奶,您把姑姑买的拖鞋穿上吧。”‎ ‎  “哈?真个作孽,我年纪一大把了,穿施鞋人家会笑话的。你姑姑呀,也真是有钱无处花!”‎ ‎  “怎么不能穿?是您跟不上形势,穿拖鞋多方便!”‎ ‎   听了我的话,奶奶不作声了。只顾用扇子打着蚊子。我知道她有点动心了,就找来那双拖鞋硬往她脚上套。还真合适呢!奶奶穿着拖鞋走了两圈,嘴角还浮起了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我忙趁热打铁地劝了几句,她却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说:“先放着吧。”从此,只要屋里没有人,奶奶就忸忸怩怩地穿上拖鞋,悄悄地在房间里走动。‎ ‎ 渐渐地,奶奶敢穿着拖鞋在家人面前亮相了。偶尔,趁无人之际还穿着它到屋外兜圈子。后来,奶奶习惯了穿拖鞋。一次,她出去乘凉,居然忘了换鞋。邻居的董老太太看见了,笑着对奶奶说:“老婆子也会赶时髦了,嘻嘻!”‎ ‎ 奶奶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嘴上却说:“这有啥?我孙女说城市里像我这把年纪的,不仅穿拖鞋,还化妆、烫发、穿裙子、跳迪斯科呢?”‎ ‎   此后,奶奶在大庭广众之下竟然“明目张胆”地穿起拖鞋来。前不久,我去姑姑家,临走时,奶奶神秘兮兮地将我拉到一旁说:“婷,让  你姑姑再给我买一双拖鞋,软底的。”‎ ‎   我朝她扮了个鬼脸,开玩笑地说:“哇,奶奶也在赶潮流哦!”‎ ‎   奶奶故意拉下脸来:“别多嘴,你没到过咱村老人俱乐部,黄老太她们还在那跳舞呢!哪天你姑姑把软底鞋子买来了,咱们也去OK、OK!”‎ ‎   我听了,笑得前仰后合。是啊!新时期家乡的经济建设越来越“OK”,家乡人民的精神风貌也跟着OK、OK!‎ ‎【赏析】作者将题目“家乡的变化”演绎成奶奶穿拖鞋的故事,用这个故事表达了改革开放给山村带来巨大变化这样一种思想,而这种思想又是蕴涵于奶奶思想观念转变的具体描写之中。‎ 幸福的脚步声 ‎  夜晚,静静的小路上总会响过一阵“唰唰”的脚步声。只有我知道,那是一种多么幸福的声音,那声音饱含着淳淳的父爱。‎ ‎   初三快要毕业了,我们必须通过体育测试才能考重点中学,而体育,尤其是中长跑,恰恰是我的弱项,我十分着急。父亲知道后,比我还急。有一天,我一到家,父亲就拽住我的胳膊:“咱们晚上去练长跑,我陪你去。”我听了一脸惊诧……‎ ‎ 父亲上高中时,正是“文革”期间,没学多少知识。因此,父亲最大的希望就是我有出息。可现在,父亲每天都要做农活,一天下来疲惫不堪,能行吗?我犹豫着。‎ ‎   后来在父亲的一再坚持和鼓励下,我答应每天晚上练30分钟长跑。‎ ‎   那天,父亲很晚才回来。一到家便瘫在椅子上,合着眼,似乎全身的骨头都散了架。母亲告诉我,父亲今天下午帮人装货,连续干了六小时。我心里一阵难过,走到椅前对父亲说:“爸,你不要陪我练跑步了!”父亲听了,立即艰难地支撑起身子说:“去!不去哪行呢?”说完便到饭桌前扒了几口饭,我们父女俩便融进了夜色中。‎ ‎   脚步声“唰唰”地响着,听着父亲喘着粗气的声音,仿佛看到父亲堆满皱纹的额头渗满了汗珠。看着父亲疲惫的身影,不知不觉中,泪水滑到腮边。听到“唰唰”的脚步声,我明白了:人们都说父爱粗犷,但我以这脚步声中分明体会到一种细腻的甜味。‎ ‎ 噢,父亲!我会永远铭记这幸福的脚步声,愿这脚步声在我心中,伴我走过生命的每一段路程。‎ ‎【赏析】这篇文章做到了将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用故事表达一种思想,将思想蕴涵于描写之中。题目“幸福的脚步声”演绎出父亲陪“我”练长跑的故事;用这个故事表达一种思想即父爱“不仅有粗犷的一面,更有细腻的一面”;再将这种思想蕴涵在文章的具体描写之中,如父亲是如何提出陪练,又是在怎样艰难的情况下带着疲惫的身体陪“我”练长跑的。做到了以动人的故事写出动人的文章。‎ ‎【例文一】‎ 不 哭 的 我 走过17岁爱哭的雨季,我用18岁的青春学会了不哭。‎ 中午,物理课代表捧来了一叠“传单”,一进教室便开始发起来。教室里的人群也“鼠窜”起来……‎ ‎“哈哈——才50分!”一阵刺耳的嘲讽传入我的耳朵里。课代表不屑一顾地抽出那张特别的“传单”,扔给了我,便傲慢地离去了。‎ 纸,仿佛一片凋零的枯叶,忽忽悠悠地飘落下来。我缓缓地蹲下身子,用发颤的手将它拣起,铺在桌上。‎ ‎“50!”两个红色的醒目的阿拉伯数字映入了我的眼里。我猛然一惊,犹如当头一棒。一阵阵的酸楚都在那一瞬间充塞了我的头脑,心亦不禁失落,沉甸甸的,只想哭。‎ 一股无名的力量促使我强抑住心中的惆怅与焦虑,我不哭!因为除了哭,我还有很多的事要做!‎ 雨季的我,曾不止一次地哭过,为成绩的落后, 自己受到的不应有的歧视。本以为,全新的环境,会有全新的朋友。可是整整一年,由于生理上的一点缺陷,我常常只能独自躲在教室的某个角落。同学的歧视,使我身心倍受煎熬;无故的嘲讽,使我心中时时酸涩不堪;而一次次的翘首以待,更使我学会不哭!‎ ‎“哇!”我刚踏上楼梯,便传来一阵尖叫声。前面的一群人时散时聚,故意挡住我的去路。他们忽然紧跑两步,忽而学着我走路的样子。直到我走到最后一级,才边嘲笑边一哄而散。‎ 我羞容满面,而又愤愤不已。但是我不哭,继续挺胸走我的路。因为雨季有过太多类似的经历,我已深知:哭,无济于事!除了哭,我还有很多事情可做!‎ ‎18岁,雨季已一去不复返。如今,我不再流泪。我用坚强承受一切,笑看沧桑。‎ ‎【赏析】短短的700多字,写了两件事情。作者不拘泥于叙事的完整性,而是抓住重点,对这两件事中给自己打击最大的片断进行记叙。在记叙的过程中,又重点写自己的内心感受,这样既表现了一个伤残者顽强的自尊,又批评了某些不尊重他人的不道德行为。‎ ‎【例文二】‎ 美丽人生 岁月无声在我身旁穿梭,一切美好的事物在脑海中定格。快乐时总将她们取出,任美丽绽放。‎ 我喜欢在公园里品味飘逸的花香,欣赏苍郁的树木,总能让人心旷神怡。我继续前行,被一个女孩轻轻叫住了:“姐姐前面有一只漂亮的蝴蝶,请不要打扰它!”女孩的笑靥,在蝴蝶的五彩斑斓中,让我感动。这一刻,我懂得了感悟,感悟身边的美——‎ 夏夜的繁星,高挂在一望无际的天空中。它们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美丽的古希腊神话。宁静的夜里,有着星星陪伴,任何烦恼、孤独便销声匿迹。‎ 星空,真美!‎ 秋日的斜晖,投下了一个个俏丽的影儿,树叶儿便像一枚小舟,在空中翩然飞舞,时而盘旋,时而上下纷飞,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尽情地演绎自己的美丽。‎ 落叶,真美!‎ 冬天的黄昏,也毫无保留地展示出绚丽的光彩。那一抹夕阳,悠悠地坦露出离愁的忧伤。游子们也会在一刻留下美丽的惆怅。“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乍看离愁,也掩饰不住它们永恒的美好。‎ 夕阳,真美!‎ 人生短暂,美丽转瞬而逝。但只要我们用心灵体味,美便俯拾皆是。失落时的一个微笑、孤独时的一声祝福、忧伤时的一份慰藉,都会给人美的享受。‎ 人生美丽,从生命的开端到结束,孕育着无尽的美。心灵,在美丽中晃动;希望,在美丽中萌发;生命,在美丽中充实。让我们倾注所有的激情、所有的心智,去感悟人生、感受美好。‎ 感悟人生,不为别的,只为活在美丽中。‎ 感受美好,不为别的,只为不白活一回。‎ ‎【赏析】这是一篇散文诗式的考场文。切题,中心突出,用语简明有哲理。感悟身边的美,感悟星空的美,感悟落叶的美,感悟夕阳的美,综合成感悟人生的美。人、事、物、景描写得令人陶醉,结尾处,以整句做结:“感悟人生,只为不白活一回。”明智、潇酒,卒章显志,结尾生辉。‎ 本文的结构也值得一提:典型的“总分总”结构,加上独句独段构成的段落排比,使作者感悟的美更为强烈,使文章创设的意境更为鲜明。‎ ‎【例文三】‎ 我们的名字叫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  “最后一排”是我们班的边疆,地广人稀,气候恶劣。所以“好学生”避而远之,“捣蛋鬼们”心向往之,我在还没有弄清楚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人时,就坐在了“最后一排”。‎ ‎  暑假前的一次考试,我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名次是飞流直下三千尺。遥远的岭南啊,顿时成了我的“后花园”,可我却没有苏东坡的豪放洒脱,吟不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妙句。当老师宣布这消息时,顿时有一种“世界末日来临”的感觉,两眼昏花,头晕耳鸣,真的快要支撑不住了。‎ ‎  抬头一举目关心我的全是班中的几个成绩差的“捣蛋鬼”。窗子在我的左手边,凉风习习,吹散了我眼前的雾霭,若隐若现,几个“捣蛋鬼们”对我眉目传情,挤眉弄眼,“本地土著”送来独有的问候。‎ ‎  “嘿,小黑,不要垂头丧气,这里光线不好,空气新鲜;成绩不好,心情不差!”阿蔡用辩证法安慰我。‎ ‎  “是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就是没考好嘛!还有下一次嘛!”老陈的精神胜利法,听听,蛮有道理。‎ ‎  他们表面嬉皮笑脸,课堂上嬉笑怒骂没个人样,可在暗地里也在下功夫呢!阿蔡在被窝里拿着手电筒背单词,老陈在宿舍睡觉时经常发出“我考上了”“我成功了”的声音。看着他们真诚的眼神和自欺也欺人的笑容,我又有了信心。‎ ‎  在一节物理课上,物理老师用他不标准的普通话说出了一道题,可全班没有人会做,碰巧我做过,我举手了,不止举手还拼命摇动着,可老师却说“唉,怎么就没有人回答呢?”我失望了!不!不是老师没有看见,而是老师认为“好学生”都做不出,更何况“坏学生”呢?我久久未放下举着的手……‎ ‎  一个学期过去了,我也离开了“最后一排”,同时离开的还有特铁的阿蔡和老陈,当然,同样数量的人也“中箭落马”。‎ ‎  “要不要劝劝他们?”‎ ‎  “好的,我们不仅仅是过路人,更是经历沧海桑田的同路人。”‎ ‎  我们走到唉声叹气的同学面前:“这里光线不好,空气新鲜;成绩不好,心情不差!”‎ 别了,我的流放地,你让我承受委屈,经历风雨。我想:有永远的“最后一排”,却没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 ‎【赏析】这是一篇个性鲜明的佳作。一、心思细腻,描写传神。作者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向我们诉说着坐在“最后一排”的人真实的生活和思想,他们有强烈的自尊心,有自己的闪光点,他们渴望理解和关注,作者将他的心思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二、思想深刻,启人思考。“有永远的‘最后一排’,却没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如何对待、理解、关心“坐在‘最后一排’的人”,如何让素质教育不再成为形式,如何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值得教师们思考的,这是本文巧妙的选材给读者带来的深层的思考。三、语言灵气,诙谐幽默。“边疆”、“地广人稀,气候恶劣”、“眉目传情,挤眉弄眼”、“本地土著”、“后花园”等词语形象生动,增添了文章的灵动气息。‎ 当场训练 ‎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巴勒斯坦有两片相距不远的海,一片是话水,鱼儿在水里游,鸟儿在海边唱,充满了勃勃生机;另一片是死水,没有游动的鱼儿,没有鸟儿的鸣啭,更没有孩子的欢笑。注入这两片海的约旦河水是一样的,为什么差距如此大?原来活水接纳河水但并不保守,海里每流进一滴水就流出一滴水,接受与付出以同样的速度进行。死海则小气地把河水储存起来,一滴不放。懂得付出的,活着;只知接受的,死了。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请联系生活实际,以“接受与付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所引用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2)立意自定。(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题目自拟(不得直接以话题为题)。(5)不少于550字。(6)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能抄袭。‎ ‎【考题解析】这道题很富有逻辑思辩色彩。关于两海有趣之处是:它们的水均源自一个源头,而流入两个海中。那么,是什么使之如此不同呢?仅仅是:一个接受,然后付出;一个接受后,就会保存拥有。约旦河水流入加黎利海的顶端,然后从其底部流走。大湖用这水,然后将之传给别人继续使用。约旦河水然后流入死海,就永不再外流。死海自私地保留了水,只为它自己。这是死海致死的原因。它得到,但从不给予付出。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一个基本社会规律。也许你的投入无法立刻得到回报,不要气馁,一往既如地付出,回报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因为接受与付出成正比。如果一个人只知道接受与索取,而不知道付出与回报,那么他的人生也同样会变成一潭死水。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谈谈自己的认识。全文内容要能正确反映“接受与付出”的关系,无须拘泥材料中“先接受,再付出”的顺序,能在记叙或议论中渗透自己对生活的体验、感悟、经历和见解。别忘了要选取自己最擅长的文体 ,给自己的文章拟一个诱人的标题。‎ 失误例文 刹那芳华 小时候便听说昙花一现的成语,觉得这花太过可惜,穷尽一生,却只换来流星般短促的美好时刻。直到爷爷也种起昙花,便时时观察它,总在想着,它如此辛苦,究竟是为了什么?想起爷爷种的其它花,即使在含苞时,也骄傲地接受着人们的赞美,何况花开时节,仿佛众星捧月一般,美丽而长久。‎ 然而昙花呢,它接受的是孤独。我很少见爷爷悉心照料过它,仿佛花的生死不足一提。是因为它的渺小和不令人惊艳吗?我想是的。然而在它花开的那一晚,我却被生命所蕴含的无限能量震惊了。依然是它所默默接受的夜晚,然而光芒却是如此耀眼,仿佛集合了所有星辰的光泽,整个夜空都在为它喝彩!‎ 第二天,它的花瓣坠落一地,然而每一片,仿佛都能听到它满足的微笑声,为了刹那芳华,它付出了自己的一生,无怨无悔。‎ 昙花的接受与付出让我肃然对生命敬畏。‎ 看看这篇文章有什么不妥之处?‎ ‎【升格指导】这篇文章的文笔还是比较优美的。但是字数不足,没有挖掘出生命的内涵并提炼出人生的哲理是本文明显的缺陷。修改本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可用哲理性的语言,为全文定下一个感情基调,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其次,由于文章的内容比较单薄,可在叙述完昙花的生命经历之后,围绕“接受与付出”这个主题,补充一个典型事例,来论述观点,从而提炼出富有思辨性的人生意蕴。‎ 结尾部分要及时点题,语言要力求凝炼生动。“文从改中出”,文章出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或文不对题,观点不明;或结构混乱;或内容不充实;或句子不通顺……只有经过反复修改,你的文章才能成为作文中的精品。‎ 升格佳作 刹那芳华 ‎   在无数个漫长而幽深的夜晚,它独自接受着黑暗的孤寂和清冷,然而它的内心却仿若冰山下的火种,充满着自信和希冀,因为相信有朝一日,满空的星辰都会为它歌唱。‎ 小时候便听说昙花一现的成语,觉得这花太过可惜,穷尽一生,却只换来流星般短促的美好时刻。直到爷爷也种起昙花,便时时观察它,总在想着,它如此辛苦,究竟是为了什么?想起爷爷种的其它花,即使在含苞时,也骄傲地接受着人们的赞美,何况花开时节,仿佛众星捧月一般,美丽而长久。‎ 然而昙花呢,它接受的是孤独。我很少见爷爷悉心照料过它,仿佛花的生死不足一提。是因为它的渺小和不令人惊艳吗?我想是的。然而在它花开的那一晚,我却被生命所蕴含的无限能量震惊了。依然是它所默默接受的夜晚,然而光芒却是如此耀眼,仿佛集合了所有星辰的光泽,整个夜空都在为它喝彩!‎ 第二天,它的花瓣坠落一地,然而每一片,仿佛都能听到它满足的微笑声,为了刹那芳华,它付出了自己的一生,无怨无悔。‎ 昙花的接受与付出让我肃然对生命敬畏。它对生命的坚韧让我想起一个人——鲍耶·雅诺什,非欧几里得学的创始人,他的一生也如昙花一样在孤独与嘲讽中度过,他的学说不被世人所认可,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却一刻也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终于,在他死后,他的学说被世人所认可,全世界都记住了他的名字。‎ 生命中,有许多人接受着孤独和寂寞,然而他们内心坚定,对未来充满自信,为了理想宁愿付出自己的一生。‎ 接受与付出如同生命送给我们的礼物,让我们勇敢地接受苦难的洗礼,等待为理想付出自己最美好的时刻,即使只是一刹那的芳华。‎ 读一读,改过之后有什么不同?‎ ‎【赏析】修改后的文章与原文相比,内容明显充实了许多。并且从中提炼出了富有思辨性的人生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接受与付出是生命送给我们的礼物,我们唯有勇敢地接受苦难的洗礼,人生之树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本文语言精练,例证翔实,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课后作业 一、有人说生活是歌,有人说生活如麻,有人说生活是幸福的,有人说生活中的痛苦永远多于欢乐。你怎样看待生活?请从你的生活中摘取出有意义的一段,以“我发现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我们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我们也许会因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珍惜时光、发愤进取……生活中很多的点滴都可能会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   请以“生活给我的启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二、漫漫人生旅途,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唱着一支“告别”的歌:告别亲人,踏上远去的列车;告别故土,去经历一次陌生的旅行;告别纯真的童年,跨入多愁善感的花季雨季;告别虚伪的面具,做回真实的自己……告别可以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可以是一段独特的心路历程,也可以是一座成长的丰碑……  ‎ ‎  题目:告别______        ‎ 请先将文题补充完整,然后以此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 三、我们学习过的许多课文都表达着、表现着作者对“美好”的“感受”。春的温馨,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纯洁,白杨的力争上游,紫藤的万花灿烂,鹤群的团队精神,斑羚的飞渡壮举;三峡的奇丽,石潭的清幽,西湖的朝烟夕岗,满井的山光水色;鲁迅心中的藤野,冰心笔下的纸船,莱蒙托夫的孤帆,玛丽、居里的信念,张晓风的敬畏生命,毕淑敏的提醒幸福,白求恩的高尚纯粹,邓稼先的忠诚奉献……这一切都融入了我们成长的历程。‎ 现在,也让我们来表达对“美好”的“感受”吧。请以“感受美好”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选内容,自拟文题,写一篇六七百字的作文。‎ 四、有人说“有两种东西,一旦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一是青春,二是健康”。其实,失去后才知道可贵的又何止于此?请以“失去后才知道可贵”‎ 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戏剧外)。‎ 五、 “妈,我的书包呢?”快开学了,我想把书包洗一下,却发现书包不翼而飞了。“已经帮你洗掉了,包里的东西在桌子上。”我奔到桌子旁:书、笔记本、文具都在,信呢?——书包里有一封信,是小学同学写的,虽说没有什么秘密,但里面的玩笑话被妈妈看到可要惹麻烦了。信呢?难道?“妈!”我大叫一声。……‎ 读了上述这段生活情景,你能获得哪些联想和启示?试以“信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认识。文体不限,文题自拟(用“信任”为题无妨)。不少于600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