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1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新课标六上回顾拓展二表格WORD
人教实验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二》教案 课 题 回顾·拓展二 二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交流通过阅读课外书和向长辈调查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方面有哪些收获。 2.熟读兵背诵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和唐代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养成积累的习惯。 3.读趣味语文,领悟标点符号的妙用。 过程与方法: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阅读、调查结果,进行表达方法的小结。 日积月累:多种形式读,熟读成诵,粗知大意。 趣味语文:学生独立阅读感悟为主,联系实际,谈谈这个趣味故事对我们的启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激发学生学习、积累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交流平台,交流收集到的民俗资料和学到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日积月累”中古诗。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点拨,组织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读、背。 学法:充分准备,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交流,反复读、背,交流自己的理解。 教学准备 1、重新阅读本组几篇课文。 2、查阅、收集民风民俗资料,了解“日积月累”中两首古诗的作者和诗句的含义 3、关于标点符号故事的资料。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交流对学过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方面有哪些收获。 教学重点 回顾、总结、梳理读写知识和学生的体会感悟。 教学难点 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在写作方面有哪些收获。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点拨。 学法:反复读、背,交流。 教学准备 重新阅读本组几篇课文。 教学设计: 学习交流平台 一、小结引入。 本组课文让我们了解到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到民族独特的习俗和文化,体会到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并且在我们的习作中也试着运用了。本组课文学完了,你你有总结过每一篇文章的表达方法吗? 二、体会表达方法。 (1 二次备课 )回想这个单元的课文,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写出具体运用这种表达方法的文章的例子。 表达方法 例 文 详略得当 运用拟人、比喻、反问 先概括介绍,再具体描述 (2)除了课文以外,你在课外书上还体会到了怎样的表发达方法? 表达方法 例 文 三、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资料。 (1)学生在小组中介绍自己课外收集的资料,交流不同地区的节日风俗和不同民族多姿多彩的风俗习惯。在交流时,还可借助一些图文资料,加深印象,领悟其文化内涵。听的同学要提出意见。 (2)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听的同学从资料的意义、叙述的表达方法等方面进行评议。 板书设计: 回顾·拓展二 详略得当 运用拟人、比喻、反问 先概括介绍,再具体描述 教后小结 2010~2011学年度 2011~2012学年度 优 点 教师:李颖 教师: 不 足 改进措施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古诗,养成积累的习惯。 2.读懂趣味故事《邯郸学步》,理解标点符号的妙用。 教学重点 熟读并背诵古诗,养成积累的习惯。 教学难点 理解“日积月累”中的古诗和趣味语文。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并交流。 教学准备 1、查阅、收集资料,了解“日积月累”中古诗的作者。 2、阅读趣味语文。 教学设计: 一、学习日积月累 1、教师简介古诗作者:宋代的王安石和唐代的皮日休。 2、学生初读古诗,与同学互读,纠正读错的音,互相说说古诗的意思i,遇到困难教师适当点拨。 3、教师点拨。《元日》《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两首诗各写了什么节日?描写了哪些节日风俗? 4、指导学生熟读成诵。 5、你还背过哪些古诗?给大家背背。 二、学习趣味语文 1、默读“趣味语文”两遍。想一想,再说说自己的理解,有趣之处在哪里,然后说说体会到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与标点符号有关的趣闻?讲给大家听听。教师补充故事: 有一次足球比赛,是上海队和广东队对垒。比赛结果一出来,有一位记者连夜赶写了一篇新闻报道,并且用了一个醒目的标题“上海队打败广东队得了冠军”。结果,有的读者说是上海队赢了,有的读者说是广东队胜了。你知道他们分别时怎么断句的吗?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回顾·拓展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教后小结 2010~2011学年度 2011~2012学年度 优 点 教师:李颖 教师: 不 足 改进措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