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小学数学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二套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小学数学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二套

1 小学数学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 1、 数学是研究( 数量关系 )和( 空间形式 )的科学。 2、 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运 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3、 教学活动是( 师生参与 )、( 交往互动 )、( 共同发展 )的过程。 4、 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让学生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会 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5、 学习统计,需要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体验和学会(统计方法),并 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分析)。 6、在各个学段中,《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统 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 7、《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8、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机械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9、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 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10、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着眼于学生整体( 素质 )的提高,促进学生 全面、( 持续 )、(和谐 )发展。 11、乘法是求( 若干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 )的简便运算。 12、六角形的内角和是( 720 )度。 13、在相距 120 米的两楼之间种树,每隔 6 米种一棵,共栽( 19 )树。 14、环绕公园的湖边栽着柳树和杨树。每相隔两棵柳树之间有 2 棵杨树,一共 有 180 棵杨树。柳树一共有( 90 )棵。 15、把一根木头锯成 7 段,每锯开一次要 4 分钟,一共需要( 24 )分钟。 2 16、302 路公共汽车从车站每隔 5 分钟发出一辆班车。从早上 6 时发出第一辆 班车算起,到早上 6 时 32 分为止,302 路公共汽车应该发出( 7 )辆班车。 17、旅游团有 25 位旅客入住酒店,有双人房和三人房两种客房,双人房 160 元/间,三人房 210 元/间。你觉得安排( 2 )间双人房和( 7 )间三人房最 省钱。 18、一工厂车间 8 月份比 7 月份多生产 500 吨原料,8 月份比 7 月份增产了 , 7 月份生产了( 4500 )吨原料。 19、小芳和冬冬原来共有 60 张邮票,冬冬给了小芳 5 张邮票后,两人的邮票 同样多。小芳原来有( 25 )张邮票,冬冬原来有( 35 )邮票。 20、把 46 块水果糖和 38 块巧克力分别平均分给一个组的同学,结果水果糖剩 1 块,巧克力剩 3 块。这个组最多有( 5 )位同学。 二、选择题。 1、20 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口算正确率和速度要求是( C )。 A.100% 10-15 题/分 B.98% 10-12 题/分 C.95% 8-10 题/分 D.90% 8-10 题/分 2、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 )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3、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 B) A.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B.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4、“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 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 (C ) A.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9 1 3 B.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C.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 D.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5、推理一般包括哪两种推理。( D ) A.合情、猜测 B.归纳、类比 C.顺推、逆推 D.合情、演绎 6、用字母表示数是数与代数领域中关于( A )的学习。 A.式与方程 B 数的运算 C 数的认识 D 探索规律 7、为什么 0 不能做除数?(C) A.因为一个数除以 0,商是无穷大 B.因为 0/0 是不定式 C.因为 0 做除数,商无法确定 D.因为任何数乘 0 都得 0 8、让学生估计 1 页书有多少个字,一本故事书有多少个字等,是培养学生的 (B)。 A.符号感 B.数感 C.统计观念 D.空间观念 9、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是属于( C )的内容。 A.数与代数的数的运算 B. 数与代数的式与方程 C.图形与几何的测量 D. 图形与几何的图形的认识 10、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是属于图形与几何学习领域中关于 ( B )的学习内容。 A、图形的认识 B、图形的测量 C、图形的运动 D、图形的位置 11、通过应用和反思,加深对所有知识的和方法的理解,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 联系属于(B)的范畴。 A、数与代数 B、综合与实践 C、几何与图形 D、统计与概率 12、摸牌和下棋是属于( B、 )学习领域的学校内容。 A、统计和概率 B、实践与综合应用 C、空间和图形 D、数与代数 三、判断题。 4 1、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究、交 流、解决问题。( √ ) 2、情感、态度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实现是一种“渗透”、“融合”的关系。( √ ) 3、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要求每个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数学问 题。 ( × ) 4、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课程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 间的交流启发,乃至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 ( √ ) 5、探究学习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 中进行学习,它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 (√) 6、“情感与态度目标”是可以预设的。( × ) 7、掷两枚硬币,它们全部正面朝上的机会是 1/2。( × ) 8、必须是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 9、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包括收集、整理、叙述、分析这几个环节。( × ) 10、分数、小数和百分数都是有理数的常用表示方法。(√) 11、随着火车的平移运动,坐在火车里的人也在做平移运动。(√) 12、“一个数的个位是 0”是“这个数能被 2 整除”的必要条件。(×) 四、简答题。 1、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关于“统计与概率”的学习内容。根据你的经验和理 解,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的教学重点有什么不同?并请你根据这一知识点,设 计一道题目,考查第二学段的学生。 答:第一学段的重点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 据处理方法,并运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感受数据蕴含的信息。 第二学段的重点是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 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认识各种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 适当的统计图,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统计量的实际意义。 5 2、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关于“图形与位置”的学习内容。根据你的经验和理 解,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教学重点有什么不同?并请你根据这一知识点,设 计一道题目,考查学生。 答:第一学段的重点是学生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 置。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知道 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绘所在的方向。 第二学段的重点是了解比例尺,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 算。并能根据相对参照点的方向和举例确定其位置。会绘制与描述简单的路线 图,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 3、解释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中的“数 感”和“符号意识”。 答:数感主要是只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 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 或表达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 用符号可以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 用时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4、练习设计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1) 练习课也要创设情景,激发兴趣;(2)练习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 规律;(3)多一些问题解决,少一些机械操作;(4)用足用好每一道练习题; (5)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索和交流时间。 6 小学数学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模拟试卷(二) 填空。 1、按规律填空。8、15、10、13、12、11、(14)、(9)。 1、4、16、64、(256)、(1024)。 2、两数相除,商为 1800,如果被除数缩小 50 倍,除数扩大 20 倍,那么商就是(1.8)。 3、小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 780 末尾的“0”漏写了,结果得到商是 80,正确的商应该是 (8) 4、10 个队进行循环赛,需要比赛(45)场。如果进行淘汰赛,最后决赛出冠军,共要比 赛(9)场。 5、有一个两位数,若将它减去 3,则所得的结果是 4 的倍数;若将它减去 4,则所得的结 果 是 5 的倍数;若将它减去 5,则所得的结果是 6 的倍数。这个两位数是 59 。 6、已知最大的负整数是 y ,4 的相反数是 x ,最小的正整数是 z ,则代数式 3 x ―[―2 y ―1 + (4 x - y + z )]的值为 1 。 7、车站里等候买车票的人整齐地排成一列队伍,小明也在其中。他数了数人数,排在他 前 面的人数是总人数的 6 5 ,排在他后面的人数是总人数的 7 1 。小明排在第 36 名。 8、一次生日宴会共有三种饮料。宴会后统计,三种饮料共有 52 瓶,平均每 2 个人饮用一 瓶 A 饮料,每 3 个人饮用一瓶 B 饮料,每 4 个人饮用一瓶 C 饮料。参加宴会的有 48 人。 9、五位选手进行象棋比赛,每两个人之间都要赛一盘。规定胜一盘得 2 分,平一盘各得 1 分,输一盘不得分。已知比赛后,其中四位选手共得 17 分,则第五位选手得了 3 分。 10、有一类自然数,从第三个数字开始,每个数字都恰好是它前面两个数字之和,如 246、 1347 等等,这类数中最大的自然数是 10112358 。 11、一个数列有如下规则:当数 n 是奇数时,下一个数是( n +1);当数 n 是偶数时,下 一 7 个数是 2 n 。如果这列数的第一个数是奇数,第四个数是 13,则这列数的第一个数是 51 。 12、骰子是麻将游戏中的必要工具,一颗骰子就是一个小正方体,它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 1、2、3、4、5、6 点。任意掷一颗骰子,朝上的面出现 1、2、3、4、5、6 点的可能性 是 相等的。请问:任意掷 2 颗骰子,它们朝上的面点数之和是 8 的可能性是 5/36 。 (填 几分之几) 13、有两批人要坐到排成一排的 72 个座位上,第一批人坐下后,恰好使得第二批入座的 人 必定在与第一批入座的人的相邻的座位上。第一批入座的人至少有 24 人。 14、云峰小学六年级一共有 99 名学生,分成每 3 人一组参加植树劳动。在这 33 个小组中, 只有一名男生的有 5 个小组,有两名或三名女生的一共有 17 个小组,有三名男生和有 三名女生的小组同样多。六年级一共有男生 49 人。 15、这里的“平移”,是指只沿着方格的格线(即上下或左右) 运动,将图中的任意一条线段平移 1 格称为“1 步”。现通 过平移,使右图中的 3 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一个三角形,最 少需要平移 7 ? 步。 16、一个长方形表面涂色,然后分割成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如果只有 7 个六面都 未 涂色的小正方体,那么分割后的小正方体一共有 81 个。 17、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与实践 、 自主探 索 与 合作交流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8、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者 、 引导者 与 合作者 。 19、《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 数与代数 、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等四个学习领域。 20、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____基础_ 性____普及_ 性和___发展___性使数 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__有价值___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___必要__的数学;不 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__不同____的发展。 8 21、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__积极地__ 、____主动的____ 、___富有挑战性的__ 。 22、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___认知发展水平__ 和__已有的经验_ 的基础上。 二、判断题。 1、“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对 ) 2、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 ) 3、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 ) 4、数学课程的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要包括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 (对 ) 5、“实践与综合应用”部分的内容在第一学段以实践活动为主题。( ) 6、提倡算法多样化,就是要求学生掌握所有的算法。( 错 ) 7、“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是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 错 ) 8、第一学段的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出现,以定性描述为主。( 对 ) 9、“能估算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是数感的表现形式之一。( 对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用 x 表示一个大于 1 的自然数, x 2 一定是( D )。 A、奇数 B、偶数 C、质数 D、合数 2、A 看 B 的方向是北偏东 30°那么 B 看 A 的方向是( B )。 A、南偏东 60° B、南偏西 60° C、南偏东 30° D、南偏西 30° 3、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 再单独出现( A )的教学。? A、概念 B、计算 C、应用题 4、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 A ?)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 历程。A、自我评价 B、相互评价 C、多样评价 5、“用数学”的含义是( B )。 A、用数学学习 B、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C、了解生活数学 6、下面三个图是由一些完全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那么搭成这个几何体 所 用的小立方块的个数是( D )。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A、5 B、6 C、7 D、8 9 四、解决问题。 1、一块面积为 135 平方分米的圆形铝板(如图),剪出 7 个同样大小的圆铝板,余下的 边 角料总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6 分) 30 平方分米 2、甲、乙、丙三人同时从 A 地向 B 地跑,当甲跑到 B 地时,乙离 B 地还有 30 米,丙离 B 地 还有 40 米;当乙跑到 B 地时,丙离 B 地还有 16 米。A、B 两地相距多少米?(6 分) 80 米 3、用 6 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轴对称图形,要求每个小正方形至少有一边与另一个小 正 方形的边完全重合,请你画出所有不同的拼法。(10 分)7 种? 五、1、案例描述:这样的合作有效果吗? 场景 1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一课时,在学生根据情境列出 16-7 这样一个算式之后,马上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应该怎样计算 16-7。 场景 2 某校四年级六班有 56 名同学,老师在教学实践活动课“秋游计划”一课时,在让学生 合作制订购买秋游所需物品及所需钱数之后,又设计了一个活动——乘车与买门票。“一 辆大客车可坐 50 人,每辆 300 元;一辆中型客车可坐 30 人,每辆 200 元。个人票每人 10 元,团体票每人 8 元(10 人为一组)。”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这些数据,讨论交流应该 怎样租车、怎样购买门票比较合理(在第二次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在继续计算买哪些吃 的更好,有的在互相玩计算器)。 场景 3 一位教师在教学二年级数学课“克和千克”一课时,让小组合作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在小组汇报时,有一个学生说:“我称的是竖笛,它的重量是 8 克。”老师问道:“是 8 克吗?” 坐在旁边的学生提醒了一下:“它的重量是 85 克。”这名学生终于说出了合理的答案。 思考题:场景 1 的合作缺少了什么?场景 2 在第二次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在继续计 算买哪些吃的更好,有的在互相玩计算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场景 3 中为什么会出现第一 次说是 8 克而第二次说是 85 克的情况呢? 10 2、案例分析: 教学设计一:在教学生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讲授如下:连接 AC,因为三角形 ABC 与三角形 CDA 的三边分别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 ABC 的面积等于 1/2 底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 ABCD 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命题得到证明。然后,教师列举很 多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求出它们的面积,结果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下课 前,教师又布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 教学设计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即如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 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并获得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请问:两则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 的影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