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1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 小升初语文拓展素材-古诗词解读:听邻家吹笙 部编版
听邻家吹笙 《听邻家吹笙》 [唐]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译文: 吹笙的声音如隔着彩霞从天而来,不知墙外究竟是哪一家。 重重大门紧锁无处寻觅,但心中猜想其中必有千树的桃花。 作者介绍: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郎士元。 郎士元生于何时,不知;死于何年,不知。历史记载,他在唐天宝十五年,即公元756年,考中进士,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都很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的说法。 著有《郎士元集》 2卷。《唐诗百名家全集》所收名为《郎刺史诗集》 1卷。《全唐诗》编存其诗 1卷。《全唐诗补编》补诗五首。 要想了解郎士元的事迹,可以读《新唐书·艺文志》、《唐才子传》。 创作背景: 王驾进士及第之后,官至礼部员外郎,后来放弃了当官,选择了归隐田园。这首诗就是在他弃官归隐之后做的。看来他很享受这种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 赏析: 现在,我们就来欣赏《听邻家吹笙》这首诗吧。 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簧管参差如凤翼,声音清亮,宛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传说仙人王子乔就喜欢吹笙作凤凰鸣。 《听邻家吹笙》当然是指邻居家有人在吹笙了,只闻笙的声音,却不见人。诗人是怎么描写他所听到的音乐的呢? 钱钟书先生曾经写了一篇文章,详细分析了一种修辞手法,这种手法常用于描写音乐的篇章,这种手法就是“通感”。在郎士元这首小诗里,就运用“通感”这种描写手法,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都运用起来,描写音乐。否则,音乐无影无形,你怎么描写才能让大家觉得这音乐真是美不胜收呢? 《听邻家吹笙》,在“通感”的运用上,颇具特色。我们来看看。 首句“凤吹声如隔彩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隔着彩霞的是什么?是蓝天。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邻人吹笙的声音仿佛天籁之音,仿佛是从天上降落到凡间的神曲。 杜甫在《赠花卿》那首诗里曾写,“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白居易在《琵琶行》里对音乐的描写也非常引人入胜,“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也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郎士元的这句诗,描写得更加华丽。凤凰发出的声音,隔着彩霞传来。想想这幅画面,是不是非常的绚烂?那是种什么音乐呀,看了这句诗,想象那情景,就让人心里痒痒的,很想找到吹笙人,坐在他面前好好看一看,听一听。 于是,诗人的大脑开始启动了。 第二句,“不知墙外是谁家”。墙外,就是隔壁。这音乐是从隔壁传来的。它不是仙乐,就是实实在在的邻居家里演奏的。那么,隔壁住着一户什么样的人家呢?这人家里有什么人呢?竟然能够吹奏出如此美妙撩人的音乐。音乐勾起了诗人的好奇心。通过这好奇心的描写,又进一步吸引着我们想要跟着诗人的脚步去听一听,去了解个究竟。于是,我们来到了第三句诗。 第三句,“重门深锁无寻处”。诗人出了门,去寻找吹笙人。但是,令人失望的是,他看见邻居家是一大户人家,重门,高墙。那门锁着,把听者无情地隔在了门外。我们也只能跟着诗人站在门外听了。这可真是不巧。 一墙之隔竟无法逾越,不禁令人于咫尺之地产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强烈的憧憬,由此激发了一个更为绚丽的幻想。 第四句,“疑有碧桃千树花”。以花为意象描写音乐,有李贺《南园十三首》中的诗句“芙蓉泣露香兰笑”,这句诗是从如泣如笑的乐声着想;有李白的“江城五月落梅花”,是从《梅花落》曲名着想。 郎士元的这句诗与它们都不同,是从奏乐的环境着想。与前“隔彩霞”呼应,这里的“碧桃”是天上碧桃,是王母桃花。灼灼其华,竟至千树之多,是十分繁缛绚丽的景象。它意味着那奇妙的、非人世间的音乐,只适于在如此奇妙、非人世间的灵境里存在。它同时又象征着那笙声的明媚、热烈、欢快,仿佛是这笙吹奏的音乐吹开了千树桃花,吹出了那如幻如真的飘渺意境。 读到这里,我深深地佩服诗人。他可真有办法。既然没法描写吹笙人,只能描写那音乐;既然没法描写音乐的虚无飘渺,只好从其他各种角度来烘托了。 这种侧面描写,功夫到家的话,有时候比正面描写还要引人入胜。郎士元做到了。 诵读: 好了,同学们,解析就到这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诗吧!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