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0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阅读:把握记叙文文章中心 部编版
记叙文:把握记叙文文章中心 何为中心? 中心=作者的写作意图 1、表达情感 2、塑造人物形象 3、阐明道理 4、普及知识 我们为什么要把握中心 “擒贼先擒王” “得中心者得天下” 文章的灵魂 做题的钥匙 写作的基石 中心题长什么样子? 1、文章①~④段在荷的生长的过程中,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综观全文,面对“消失的故乡”,作者表达了 、 的情感。 3、通读全文,你认为“悬崖上的枣树”带给作者怎样的感悟? 4、文中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中心思想到哪儿找? “五看一品” 看标题+看首尾+看过渡+看反复+看描议抒 +品人事 P.S. “描议抒”即描写、议论和抒情 “人事”即结合事件,品析人物形象或情感道理 中心表述形式: 通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人物形象 (性格、精神、品质),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石崖上的枣树 刘成章 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 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 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 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 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 像一片彩色瀑布。 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 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 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 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 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 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 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膂力过人,他曾运 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 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 似的,摇了三摇。 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 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 还是贵气。 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由于仰角太大,我 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 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 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 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 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 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爬在枣 子上的几只大蚂蚁,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 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 中央。 我又想起了一首陕北现代民歌: 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说话话难。一个在山上哟一个在沟,拉不上话 话哟咱招一招手。瞭见了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这些不朽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 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 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 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 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 人久久回味。 (《光明日报》2015 年 04 月 10 日,有删改) 4.通读全文,你认为“石崖上的枣树”带给作者怎样的感悟?(4 分) 标题:交代写作对象枣树;环境为石崖间。情感、道理、人物形象:无 首段:介绍石崖、枣树的样子。情感、道理、人物形象:无 尾段:人物形象:无;情感、道理:有。 表示情感关键词:企慕、久久回味。 揭示道理关键句:“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 总是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 情景。” 从比喻中找到本体:美好的事物 目送 龙应台 ①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 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 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②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 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 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③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 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一百个婴儿同时啼哭,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 华安背着 一个彩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 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④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⑤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 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⑥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 前挪。终于轮到他了,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⑦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⑧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 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马路对 面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 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 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⑨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 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 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⑩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11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 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 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 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12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 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13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 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我的裙子也沾上了 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 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14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15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 么近,距离炉门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的头发,深深、深深 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16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 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 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作者以目送为线索叙写了自己生命中哪两份难以割舍的目送?分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 情?(4 分) 概括: ① 送儿子上小学②目送儿子过海关③目送儿子上公交车 ④目送父亲送我去大学后离开⑤目送父亲进入病房 ⑥目送父亲去世后进火化炉 情感: 过渡:第⑩段——落寞 反复:第⑨段、第⑯段——无奈、悲凉 人事:儿子与自己渐行渐远;父亲离开人世——痛苦 2.“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是本文的题记,请你结合文章第⑨段和⑯段的内容告 诉我们作者意在告诉我们什么?(6 分) 开头:生命中的有些成长是我们必须独立面对的 结尾、反复: 任何亲人只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片段; 面对生活中种种失去的落寞与痛楚是我们生命的必然; 我们应珍惜属于我们的每一份情缘。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