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0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课外阅读》专项复习课件
专项复习之五 课外阅读 解题技巧 一、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 二、仔细研读语段,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三、巧妙借助“原话”,确定解题空间。 四、选择适当方法,答题力求言之有理。 一、阅读短文《边城(节选) 》 完成练习 。 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 (xīng xìng) 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 家的,莫不倒 (dào dǎo) 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 (huá huà) 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 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分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 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 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蓬蓬镗镗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一船快慢不得不靠鼓声,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牛皋水擒杨幺时也是水战擂鼓。凡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皆显出这一船合作的光荣。好 (hǎo hào) 事的军人,且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 1.用“”画去文中多音字不恰当的读音。 2.把双重否定句“一船快慢不得不靠鼓声”改写成肯定句。 一船快慢必须靠鼓声。 (xīng xìng) (dào dǎo)(huá huà) (hǎo hào) 3.“ 鼓声如雷鸣”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 了 . 4. 龙船和一般的船只比有什么不同? 5. 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 ? 其中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 比喻 赛龙舟的鼓声声势浩大 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 端午节的活动,详细了赛龙舟,略学了穿新衣、饮雄黄酒、雄黄酒写王字等习俗。 (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鲁迅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 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 渐 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 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1. 词语“方正”的意思有 A. 成正方形,不偏不歪 B. 正直。 在本文中的意思是( ),用它的另外一个意思写一句话。 B 他的字写得很方正。 2.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质朴——( ) 详细——( ) 人声鼎沸——( ) 3.“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这是一个双重 否定句,把它改写成肯定句意思不变。 华丽 粗略 鸦雀无声 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一定知道。 4.找出文中描写老师外貌和语言的句子。 5.文中作者回忆了在三味书屋的几件趣事,用简练的语言概 括一下。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向老师请教怪哉;和同窗在园子玩耍;和同窗一起读书。 三、读文言文«不鞭书生»,完成后面的习题。 不鞭书生 王安期作东郡太守,世乱,令曰:夜不得私行。吏系① 得一夜行人。 王问:“何处来?” 云 :“从师家授业还,不觉日晚。” 吏 曰:“ 鞭 乎?”王曰:“ 鞭挞书生以立威名,恐非致②治之本! ” 释 之,并令吏护送其归家。 【注释】①系:抓。 ②致:达到。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乱: (2)云: (3)鞭: (4)释: 混乱 说 鞭打 释放 2. 下面红色的“之”与“释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久而久 之 B. 求 之 不得 C. 君子何 之 D. 井底 之 蛙 3. 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 读了这则故事,你认为王安期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的做法 说 明了什么道理? B 以鞭打书生来树立威信,恐怕不是达到社会太平的根本办法! 王安期是一个不一概而论,处事灵活的人,处理问题要灵活,要根据实际情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