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第一单元3古诗词三首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第一单元3古诗词三首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素材资料 ‎3《古诗词三首》‎ 一、 说教材:  ‎ ‎《古诗词三首》是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以“走进大自然”为专题展开,《古诗词三首》这篇课文为我们展示了两首诗《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一首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三首诗词都是描写自然景色的。  ‎ 二、 说学情:  ‎ 六年级的同学已经学过不少古诗词,对学习诗词有一定的方法,已经初步学会了正确朗读,把握了朗读节奏;知道利用注释和查字典的方法在弄懂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理解诗句,懂得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等。  ‎ 三、 说教学目标  ‎ 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 ‎1.熟读并背诵古诗词,感知古诗词大意。  ‎ ‎2.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的情感。  ‎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  ‎ 四、说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的情感。  ‎ 五、说教法  ‎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所以教学本首诗,我采用“诵读法”“重点字词剖析法”“情景教学法”“设景想象教学法”来展开教学。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境,体现“快乐读美文,轻松学古诗”的教学理念,并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六、 说学法 ‎ 学生在学习这三首古诗词时,可吸纳借助注释理解诗(词)句的意思,然后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七、 说教学过程  ‎ ‎《宿建德江》教学过程 这首诗诗中有画,具有形象性和可感知性,这两诗具有山水田园一般特点,我设计了“整体通读,把握诗意→分步解读,品悟诗情”这一教学模式作为教学步骤。    1、在 “整体通读,把握诗意”‎ 4‎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素材资料 这一环节中,由朗诵积累的古诗引入,既复习旧知,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再引导学生多次的有要求有层次的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从读正确、读出停顿读出古诗的韵味、到默读勾画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现了读的目的性和层次性。接着让学生初步了解这首诗描写了是夜晚的景色,有那轮赋予文人墨客无数灵感的“明月”,对这首诗有个整体的了解。更交流了作者生平,为后面了解山水田园诗“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和学习“知人论诗”的赏析方法打下基础。‎ ‎2、在“分步解读,品悟诗情”这一环节中,《宿建德江》重在扣住“山水田园诗的《宿建德江》写了哪些景语呢?这些景语又是为了表达怎样的情语呢?”这一问题自读自悟,抓住诗眼“愁”字思考“作者为什么这么愁啊?”从而体会诗人的羁旅之思、仕途失意寄情山水的满腹惆怅。“作者为什么只写了这些景物?”这一问题的设计,再次引导学生体会到山水田园诗“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 ‎3、深刻体会作者人生经历,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从而归纳出“知人论诗”这一赏析古诗的重要方法,也再次感受到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送给学生新的山水田园诗,鼓励学生多读多积累,也多体会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多运用“读、看注释、想象、知人论诗”这些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方法。‎ ‎4、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也紧紧扣住古诗词的学习方法和山水田园诗的特点,把山水田园诗的特点“一切景语皆情语”作为主板书。‎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过程 本堂课共设为五大环节。‎ 第一大环节为激趣质疑,提炼诗眼。通过读诗题,解诗题,而产生质疑:“醉”在这里仅仅是喝醉酒的意思吗?激发起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从而顺利进入初读课文的环节。‎ 初读古诗这一环节主要解决的任务是“苏轼看到了哪些景物让他如此沉醉呢?”带领学生逐词逐句的推敲,并边推敲边朗读,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词句中,为了深化主题,还可以设计一个环节:什么样的云?什么样的雨?什么样的风?将诗人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再读古诗,回归整体。用一个质疑、猜想引领、贯穿教学:大家猜猜,这场雨下了多长时间?你是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这个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以点带面,提纲挈领,让学生从文字的表面进入到文章的内心,领悟苏轼语言的精妙。‎ 重读古诗,紧扣“醉”字,设问:假如苏轼是一名画家,他该会用怎样的色彩来描绘这场西湖的夏雨呢?把诗歌的场景转化为真实的画面,在学生头脑中真实再现,相信这首诗歌会在学生头脑中深深植根。‎ 最后一个环节为总结拓展。以苏轼的另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总结全文,再次齐声背诵全诗,完成教学目标,拓展为阅读,搜集《望湖楼醉书》另四首和西湖有关的诗,让学生积累语言。‎ 五、说板书设计: ‎ 4‎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素材资料 板书设计紧扣“雨”和“醉”二字,突出体现雨之大、之急、之美,点诗眼“醉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唐诗宋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相信你们也积累了不少,老师来考考大家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生:学生会异口同声“愿意”。‎ 师:留连戏蝶时时舞——,几处早莺争暖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水护田将绿绕——(学生回答下半句)‎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的古诗词还真不少,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二)读通词 ‎1、学生自读词。‎ ‎(1)谁来读读题目?从这首词的题目中,你有什么发现?‎ 介绍黄沙岭及作者:黄沙,地名,就是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面,那儿风景优美,农田水利条件好。本文作者,南宋最卓越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曾遭贬职,那儿多年闲居,对那一带非常熟悉。‎ ‎(2)简介诗人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豪放派的代表作家.这首《西江月》选自《稼轩长短句》,是作者罢官回乡时所作。‎ ‎(3)交流讨论:说说词中描写了那些事物?‎ ‎2、学生带着情感再齐读词。‎ ‎(三)读懂词 ‎1、品读上阕 ‎ 出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1)自读自悟,走到辛弃疾的身边去,做他的同行者,调动起你所有的感觉器官,欣赏这美丽的夜景。 ‎ ‎(2)交流: ‎ A:看到的:明月、别枝、惊鹊、鸣蝉、稻子 ‎ B:闻到的:稻花香 体会丰收的景象。 ‎ C:听到的:蝉鸣、鹊啼、蛙声、说丰年 ‎ D:感受到的:夏夜的清幽,静谧。‎ ‎(3)你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一幅画面? ‎ 4‎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素材资料 ‎(4)多媒体煽情:媒体展示夏日夜景。‎ ‎(5)在如此美好的夏夜,词人的心情怎样?(兴奋、愉悦、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 ‎2、品读下阕 ‎ 出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1)学生自主感悟,自主交流。 ‎ ‎(2)学生交流画面,相机指导朗读。 ‎ ‎(3)提出质疑:词人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边,词人为什么找不到了呢? ‎ 引导想象:(1)道路非常的弯曲、林木茂盛;(2)更是因为词人沉浸在“稻花香里说丰人,听取哇声一片”的愉悦心境之中。(3)体会词人可能因为天黑、心急、树茂而没发现,而后来路转溪桥后忽然看见的喜出望外之情。)‎ ‎(四)读透词 ‎1、齐读词 一边读一边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景象,做到词图合一,身临其境。2、感悟作者的情感。‎ ‎3、背诵词。‎ ‎(五)拓展训练 ‎1、选词中的一句话,用画笔画出来。‎ ‎2、积累其他田园诗或辛弃疾的其它词 ‎(六)板书设计 ‎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   景:以动衬静(迷人)热爱大自然 ‎   情:说丰年(喜悦)关心农民生活 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