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说课稿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青山处处埋忠骨》说课稿

‎10《青山处处埋忠骨》说课稿 一、说教材 ‎ ‎(一)教材分析 ‎《青山处处埋忠骨》讲述了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主席在极度痛苦时依旧选择尊重朝鲜人民意愿,将毛岸英的遗体留在了朝鲜的事情,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这篇课文中有细致起伏的心理描写,通过这些心理活动,理解人物的内心想法不难,但是要深度理解毛主席超人的胸怀,还需要对课文有更多的了解。这篇课文紧扣单元主题,文中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都能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对学生学习表达方式有启发作用。‎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彭、拟”等9个生字,会写“泽、彭”等15个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3.了解一代伟人毛主席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4.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难点:‎ 体会毛主席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无私的胸怀。‎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默读法 本课语言平易好懂,要求全文默读,但对文中一些能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句段,我要求学生小声读,齐读,加深印象,在读中领会人物情感,体会这种刻画方式。因此我采用听范读、跟读、分段读等方式,要求学生品读。‎ ‎2.发现讲解点拨教学法 本课的语言情感沉重,对重点字句段需要引导把握,对文段中表达出的抉择的艰难和丧子的心伤要有深刻的认识,需要拓宽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毛主席的超人胸怀,我采取讲解点拨教学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句段蕴含的情感,点拨学生领会毛主席常人的情感和超人的胸怀。‎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毛主席简介、毛岸英资料,课文生字等内容,辅助教学,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让课堂更生动。‎ 三、说学法。‎ 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包括预习生字,大概了解课文内容,查找课文中人物的相关资料。课内主要是默读课文,学习生字和课文内容,结合课后习题,进行适当练习,从而掌握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课时是二课时,要结合课前的预习和课后习题,紧扣教材,结合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流程,以达成教学目标。‎ ‎(一)布置预习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划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说说从中领会到了什么。‎ ‎3.收集课文中人物的相关资料。‎ ‎(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见识了老一辈的革命家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新中国创立非常艰辛,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革命家,他们也有超人的坚强,但同时,他们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伟人毛主席,感受他的胸怀。(齐读课题)青山处处埋忠骨,在青山的掩映下,那里曾有一场战争。(课件展示抗美援朝相关资料)那里就是抗美援朝的战场,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而牺牲了几十万中华儿女。其中也有毛主席深爱的长子——毛岸英。‎ 二、学习生字词 ‎1.学生初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请学生说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重点交流的几个字:泽,拟,炼,眷。‎ 三、初读感知 ‎1.分组把课文读通顺、流畅,教师随机正音。‎ ‎2.说说课文两个部分内容:‎ 一: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主席极度悲痛的心情。‎ 二:毛主席艰难抉择,最后选择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毛岸英的遗体留在朝鲜。‎ ‎3.默读课文,将自己深受感动的部分画下来多读几遍,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文中。(引导学生关注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内心世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学生回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内容。进入主题,学习第一部分。‎ 二、精读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感知毛主席内心情感。‎ ‎(1)行为:“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内心剧痛 ‎(2)回忆:一位父亲得知儿子牺牲后,能这样无声无息地回忆,无声地隐藏自己的悲痛,着实令人震撼。毛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在父亲身边的时间并不多,而毛主席此时是近六十岁的老人,痛失爱子,悲痛欲绝。‎ ‎(3)有感情朗读,读出悲痛之情 ‎2.学习第二部分,感受抉择的无私。‎ ‎(1)面对选择的矛盾心理。(父子间自然的亲情,朝鲜人民的请求)‎ ‎(2)做出选择的原因。(“朝鲜战场上……遗容吗?”)‎ 展示资料,许多志愿军牺牲在朝鲜土地上,换位思考毛主席作为一名伟大的领袖的想法:还有很多父母不能和在战场上牺牲的儿女相见,我又怎能特殊呢?这个艰难、痛楚的决定,是一位国家领袖从大局考虑问题的理智,是伟大的宽阔胸怀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见证。‎ ‎(3)慈父之情,宽阔胸怀。‎ ‎“主席黯然的目光……放在上面”毛主席在做最后的决定时,流露出的眷恋。“毛主席已经出去了……何须马革裹尸还”作为父亲的极度悲痛,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想象画面,理解平凡与伟大)‎ ‎3.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拓展交流 ‎1.小练笔:用上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写一写毛主席回复记录稿时的情景。‎ ‎2.办一张关于毛主席的小报,设立“普通的伟人”板块。‎ 四、课文小结 ‎ 毛主席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新中国,他的五位亲人都为了中国革命相继献出生命。现在又失去了他最爱的孩子,这是多么的悲痛啊!他不说话,不吃饭,黯然神伤,默默回忆,默默流泪,最后却选择将儿子的尸骨留在远在千里外的异国他乡。他的爱似山厚重,革命胸怀却宽广得无法比拟。‎ 五、板书设计 ‎ 青山处处埋忠骨 ‎ ‎ 丧子之痛 (不说 不吃 吸烟 皱眉) 普通父亲 ‎ 超人抉择 (艰难、忍痛决定安葬在朝鲜) 伟人心胸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