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1 杨氏之子》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1 杨氏之子》教案

第八单元 ‎21 杨氏之子 设计说明 对于学生来说, 这篇课文是个里程碑——标志着从这里开始, 他们开始与文 言文亲密接触。 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 一般会觉得文言文很难读、 很难懂, 如 果引导不慎, 就会让学生厌恶文言文了。 针对学生这种实际情况, 我打算按照学 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引导学生多读, 在读中理解、 感悟,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 体验, 尽量让学生产生这样的认识: 学习文言文真有趣! 为他们以后的文言文学 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预设目标 ‎1、 结合注释理解词句, 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读通课文。‎ ‎2、 创设情境, 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对话, 以及对“未闻”“应声答曰” 两词的 辨析来体会杨氏之子应对语言的巧妙和他的机智、聪慧。‎ ‎3、 学会“……氏”“未闻……” 的迁移运用。‎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 重视朗读训练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 学习文言 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读, 最好的方法也是读, 重点在读, 难点也在读, 在朗读上必 须有时和量的保证。 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 更应该多读少讲, 使学生在读 中感知,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从而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 读懂句子。‎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课时安排: 1 课时 预设过程 ‎(一) 自我介绍, 理解课题 ‎1 、 自我介绍 师: 今天老师第一次来到咱们班上课。 谁想认识我?‎ 7‎ 师: 吾乃尚氏之女。‎ 你们都了解到了什么? (尚氏就是姓尚的人家, 之就是的。 尚氏之女就是姓 尚人家的女儿)‎ ‎2、 鼓励学生自我介绍 师: 谁也来这样自我介绍一下?‎ ‎3、 引入课题, 解题。‎ 今天这节课, 我们要认识一个人, 此人为——(杨氏之子)。 读课题。‎ ‎(板书课题)‎ ‎(二) 初读课文, 读通读顺 ‎1 、 这篇课文是一篇古文, 昨天我们回去预习了课文, 能不能说说初读古文 的感受?‎ ‎2、 师范读: 诵读诗文是一种很风雅的事。 我想来读一读。 你们认真听一听,‎ 我读的和你昨天回去读的有什么不一样?‎ ‎(梁国/ 杨氏子/ 九岁, 甚聪惠。 孔君平/ 诣/ 其父, 父/ 不在, 乃/ 呼儿 出。 为/ 设果, 果/ 有杨梅。 孔/ 指以示儿/ 曰:“此/ 是君家果。” 儿/ 应声答 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 师: 从老师的读中, 你知道了读古文要注意什么?‎ 小结: 对! 不仅要读对, 而且要做好适当的停顿。 你们愿意读吗?‎ ‎4、 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 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5、 检查读, 随机指导朗读 ‎(1) 5 人分句读 ‎(相机指导: 诣、 应的读音)‎ ‎(2)渗透学法: 最后两句挺难读的, 再去读一读, 用“/” 做好正确的停顿。‎ 过渡: 咱们已经把这篇课文读对了! 如果能读懂它, 那就更棒了!‎ ‎(三) 精读讲解, 反复朗读, 明白大意 ‎1 、 再次自由读 师: 同学们, 再去读一读课文, 和同桌来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不懂的地方可 7‎ 以做个记号。‎ ‎2、 全班交流自己的理解, 渗透学法 ‎(1) 预设 1: 指导理解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看注释 师: “梁国杨氏子九岁, 甚聪惠。” 这句话讲的是?‎ 师: 你说的“很(非常)” 是原文中哪个字的意思? 。‎ 相机板书: 看注释 ‎(2) 预设 2: 指导理解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联系上下文理解。‎ 全班朗读: 孔君平诣其父, 父不在, 乃呼儿出。‎ 师: 谁来说说这句的意思。(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 他的父亲不在家, 就 把儿子叫出来。)‎ 过渡: 孔君平是他父亲的好朋友。 常常到他家玩。 当爸爸的不在, 就叫他的 儿子出来玩了。看看,他儿子是怎么做的?‎ 引读: 为设果, 果有杨梅。‎ 师: 谁为谁设果?‎ ‎(引导学生理解, 因为上一句讲了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 所以应该是杨家 小儿为孔君平设果。)‎ 相机板书: 联系上下文 ‎(3) 预设 3: 指导理解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利用工具书 过渡: 这杨家小儿这么懂礼貌。 孔君平就忍不住逗他了——‎ 引读——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 禽”。‎ 师: 通过刚才探讨的两种方法, 再利用工具书(板书: 再利用工具书) 自己 发出声音,说说最后两句话的意思。‎ 相机引导学生比较“家禽” 的现在意思和古文中的意思。‎ ‎3、 小结: 看! 用上了这几种方法, (指板书) 咱们读懂了课文。‎ ‎(四) 品读句子, 体会杨氏之子应答的巧妙之处 ‎1、 你认为杨家小儿的回答妙在哪? 再去读一读这两句, 把自己的体会写在 旁边。‎ 7‎ 出示句子:‎ ‎2、 交流, 研究“妙”‎ 师: 他的回答妙在哪?‎ 预设 1: 姓氏上做文章 ‎(1) 根据回答, (适时板书) 杨梅, 孔雀 ‎(2) 小结: 孔君平说杨梅, 杨氏之子马上由他的姓联想到孔雀。 以姓氏巧 妙做答,杨家小儿的回答真妙呀!)‎ 预设 2: 说话委婉 ‎(1) 师生对答 ‎(教师扮演杨氏之子, 学生扮演孔君平,读时, 教师故意落掉“未闻” 两字。)‎ ‎(2) 鼓励质疑, 读懂“话外音”。‎ 师: 你们有什么意见吗?‎ 生: ……‎ 师: 他的言下之意是?‎ ‎(我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 也就是说——杨梅不是我家的果子)‎ ‎(3) 小结: 原来是这样的意思, 看! 不仅否定了孔君平的观点, 更委婉地 回答了他的话。妙!现在我要当当真正的杨氏之子。‎ ‎3、 指导朗读,‎ ‎(1) 同桌自由练习对读 随机指导“应声答曰”(体味杨氏之子的马上应答)‎ 随机指导读出孔君平“逗” 的语气。‎ ‎(2) 师生对读、 男女生对读。‎ ‎5、 揭示中心词“聪惠”‎ 师: 多精彩的对话啊! 孔君平听了杨家小儿的回答, 会怎么说?‎ 师: 可以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 生: 聪惠 师: 请大家看惠的解释是?‎ 生: 智慧 7‎ 板书: 聪慧 ‎6、 拓展提高 ‎(1) 如果此时, 来的是这么几个人? 杨家儿子还会怎么回答?‎ 出示:‎ 此是君家果。‎ 未闻( ) 是夫子家( )。‎ 李先生梅先生石先生柳先生 杨先生 ‎(2) 请同桌选择 1——2 个话题, 对一对。‎ ‎(3) 交流 小结: 杨家小儿甚是聪慧, 咱们班的孩子亦聪慧也! 思维之敏捷, 语言之巧 妙,另郭氏之女佩服佩服呀!‎ ‎(五) 熟读成诵、 推荐读物 ‎1、 再读课文 ‎2、 熟读背诵 师: 学古文没有捷径, 唯有多读多背诵, 方能学以致用。‎ ‎(1) 同桌互背诵 ‎(2) 指名背诵 ‎(3) 齐背诵 ‎3、 推荐读物 师: 短短 40 分钟, 让我们走近了聪慧、 懂礼的杨家小儿, 领略了他的风采。‎ 其实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点《世说新语》, 课后, 同学们可以找到这本 书,读一读,相信你们肯定会有所收获!‎ ‎(六) 布置作业 ‎1、 将本课生字表中的生字认真地写上 3 个, 找你的同桌相互评一评。‎ ‎2、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杨氏之子 杨梅--------------杨氏子 7‎ 聪慧 孔雀--------------孔君平 教学反思 主题拓展阅读,进行方法迁移。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 拓展《世说新语》 中 另几个聪慧之语, 引导学生利用学习本篇课文的经验学习新的文言文, 培养了学 生的阅读技巧和能力。‎ 7‎ 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