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质数与合数 北京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质数与合数 北京版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本节课《质数与合数》,是一节概念课,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情况:学生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掌握,但是对于本质不易理解。‎ 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动手操作,结合数形图,通过猜测、验证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 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探索方法,通过同伴之间的交流,理解概念。 ‎ 技术准备:教师制作PPT课件。‎ ‎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经历质数与合数概念的探索过程,了解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培养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2、通过操作、观察、合作、交流的过程,感悟数形结合、分类、集合等数学思想。‎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探索过程中,体会因数的个数是影响方案的因素。‎ ‎ ‎ ‎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一、创设情境 二、探索研究 三、拓展练习 四、总结收获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都看过阅兵式吧,那是最壮观、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士兵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形成长方形或正方形,这样的队形我们叫它方阵。方阵在我们身边很常见,说说你见过的方阵。‎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校训:文明 勤奋 健美 笃行 - 7 - 房山区长阳中心小学 ‎ 刚才我们提到了排方阵,现在你们就是总指挥,能设计方阵吗?请你按要求用小正方形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或正方形。画完之后,组内交流,咱们比一比哪一组设计的画法最多,并将设计好的方案记录在表格里。‎ 二、探索研究 ‎1、独立设计方案 学生分成8组研究并记录研究方案。(每组数量分别是2、4、5、7、9、10、16、24)‎ 总个数 几种画法 每行几个 几行 ‎4‎ ‎2‎ ‎5‎ ‎1‎ ‎7‎ ‎1‎ ‎9‎ ‎2‎ ‎10‎ ‎2‎ ‎2‎ ‎1‎ ‎16‎ ‎3‎ ‎24‎ ‎4‎ ‎2、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巡视,解答学生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注意学生对方案多少产生的疑惑。‎ ‎3、交流并引发冲突 ‎(1)学生分组汇报研究成果,教师帮助记录。‎ 组数 总个数 几种画法 每行几个 几行 ‎1‎ ‎4‎ ‎2‎ ‎2‎ ‎5‎ ‎1‎ ‎3‎ ‎7‎ ‎1‎ ‎4‎ ‎9‎ ‎2‎ ‎5‎ ‎10‎ ‎2‎ ‎6‎ ‎2‎ ‎1‎ 校训:文明 勤奋 健美 笃行 - 7 - 房山区长阳中心小学 ‎ ‎7‎ ‎16‎ ‎3‎ ‎8‎ ‎24‎ ‎4‎ 师:画完后,你发现所画长方形每行几个与行数与小正方形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生:小正方形的个数正好是每行的个数乘行数。‎ 评价:第八组设计的方案最多,你们是当之无愧的冠军!‎ 学生感受不公平。‎ ‎(2)你们觉得不公平,对小正方形的数量产生质疑,你觉得是什么影响你的方案的多少了?(预设:数的大小、奇数偶数、因数的个数)‎ 师:方案的多少到底与谁有关呢?结合你的画法想一想。‎ ‎4、再次尝试 ‎(1)自选个数。(出示:26、39、41、36)‎ ‎(2)各组自主选择并进行研究。‎ ‎(3)交流:通过研究,对于究竟是什么才能影响摆法的多少,你有什么新想法?‎ ‎(4)引导学生关注数与因数之间的关系:41最大,但是方案并不多,所以大小不是决定性因素;奇数、偶数也不是决定性因素;36的因数最多,设计的方案最多,41的因数最少,方案也最少,所以因数的个数决定方案的多少。‎ ‎5、比较归纳 ‎(1)观察分类 既然因数的个数是方案多少的决定性因素,就让我们观察曾经研究过的数的因数,(罗列数的因数)‎ 只有一种方案的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你能根据因数的个数给这些数分类么?‎ 预设1:2个因数的分为一类,3个因数的分为一类,4个因数的分为一类,这样相当于没分类。‎ 预设2:2个因数的分为一类,三个因数的分为一类,3个以上因数的分为一类。(3个因数和3个以上因数有共同的特点,除了1和他本身都还有别的因数,可以归为一类。)‎ 预设3:只有1和它本身2个因数的分为一类,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分为一类。‎ ‎(2)归纳质数的概念 ‎“5、7”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也叫素数)。‎ ‎“5”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5就是质数。你能举例说出一个质数么?‎ 校训:文明 勤奋 健美 笃行 - 7 - 房山区长阳中心小学 ‎ 我们在摆长方形或正方形时,是质数的只有一种摆法。‎ ‎(3)归纳合数的概念 ‎ “4、9、12、24” 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你举例说出一个合数。‎ 我们在摆长方形或正方形时,是合数的不止一种摆法。‎ ‎(4)判断:下面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 8、13、35、514、1‎ ‎(5)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自然数(0除外)按照因数的个数可以分为几类?‎ 质数 1 合数 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分为奇数和偶数。‎ 分类标准不同,所分的类别也不同。‎ 三、练习:在数的大家庭里,我们又认识了质数、合数。在1——20各数中,你能给它们对号入座吗?‎ ‎ 1、填空 出示1——20数字 奇数:‎ 偶数:‎ 质数:‎ 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 ‎ 最小的合数是:‎ ‎10以内所有的质数和是:‎ ‎20以内3个连续自然数都是合数的是:‎ 校训:文明 勤奋 健美 笃行 - 7 - 房山区长阳中心小学 ‎ ‎2、判断 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自然数除了奇数就是偶数。‎ 师:看来在这一单元的知识中,数字“2”很调皮,总爱给我们捣乱,你们可得细心啊。‎ ‎3、破译密码:做个小游戏,破译密码。‎ ‎ 看到这组数字,你感觉像什么?‎ 预设:一种感觉,11位 ‎4、知识窗:哥德巴赫与陈氏定理 数字当中还有个有趣的现象:‎ ‎8=3+5‎ 一个偶数可以写成两个奇质数的和,你试着写写。‎ ‎10=( )+( ) ‎ ‎12=( )+( )‎ ‎16=( )+( )‎ ‎……‎ 像这样的还有很多,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知识窗:哥德巴赫猜想 两百年前,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发现:任何一个大于或等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的和。他对许多偶数进行了检验,都是正确的。因为尚未完全证明,只能称为猜想。‎ 两百多年来,众多数学家试图证明这一猜想,都没成功。“1+2”是1973年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理论证明的一个最新成就,曾轰动世界数学界,被称为”陈氏定理“。‎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质数与合数,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获得知识的?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想说点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板书设计:‎ 校训:文明 勤奋 健美 笃行 - 7 - 房山区长阳中心小学 ‎ 质数 1 合数 ‎ 质数与合数 发现 猜测 尝试 归纳 ‎ ‎ 自然数(0除外)按因数的个数分类:‎ 按能否被2整除分类:‎ 奇数 偶数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自评 互评 教师评价。‎ ‎1.教师体态语的评价与语言评价相结合: 力求评价语言丰富、有导向性。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通过鼓励的眼神、赞许的点头等动作向学生传达信任和激励,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 ‎ ‎2.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从课堂活动、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及学习效果等方面对本组学习状况进行互评和反思,让学生发现身边的榜样,相互评价,相互学习。‎ ‎3.集体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各小组之间相互评价、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校训:文明 勤奋 健美 笃行 - 7 - 房山区长阳中心小学 ‎ ‎1、经历概念的探索过程。学生结合自己画图、分析数据,逐渐体会到质数、合数的特点。活动过后,回顾我们是怎样学习的,让孩子们将经历上升为经验。‎ ‎2、渗透数学思想于知识的获得过程中。本节课学生除了认识质数、合数外,还能收获些什么?我想每节课都不失时机地自然地渗透数学思想。操作与思考融为一体,帮助学生清晰地构建质数与合数的概念,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给数据分类,帮助学生感受分类要有标准,渗透分类思想;用集合圈的形式表示,暗示集合思想。‎ ‎3、设计练习时紧扣质数与合数,又不失与前面知识的联系,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沟通。‎ ‎4、让数学课留下文化的足迹。本单元的主题图简单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和“陈氏定理”,我就将简介与练习结合起来,巧妙地融入数学文化。虽然学生还弄不明白“哥德巴赫猜想”和“陈氏定理”是什么,但是以后的学习中他们一定还会听到与之有关的信息,有兴趣的学生一定会回去查阅相关资料,我努力让每节数学课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学习起点。‎ 校训:文明 勤奋 健美 笃行 - 7 - 房山区长阳中心小学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