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乘法分配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第三单元 乘法分配律

‎3 乘法分配律 u 教学内容 教材第27、28页,学习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它进行简算。‎ u 教学提示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能够灵活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初步简算的能力,在具体问题中能灵活选择方法。‎ u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经历对具体问题的“思考——试探——观察——发现——理解概括规律”的全过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与归纳的能力,以及灵活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初步简算的能力与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主动与同伴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难点 抽象概括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它进行简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自主学习任务单;情境图。‎ 学生准备: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 u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出示:‎ ‎《乘法分配律》课前小研究 ‎1.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下题。(列综合算式)‎ 小明一分钟口算10道题,小红一分钟口算8道题,5分 钟两人一共口算几道题?‎ 方法一: 方法二:‎ 比较一下上面两个算式的结果怎么样?请你再写几组这样 的算式算一算,比一比。‎ ‎2.我的例子:‎ ‎3.我的发现 ‎4.用字母表示:‎ ‎5.我的问题:‎ 请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对课本的预习情况。‎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并且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并抽象为用字母表示,从而总结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支持学生自主学习课本。‎ 谈话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数学中的一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节约时间。‎ 利用动画故事导入:熊大和熊二保卫森林,熊大12天保护稀有树木48棵,熊二保护稀有树木52棵。熊大和熊二一共保护稀有树木多少棵?‎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情境:‎ 花坛里鲜花盛开,种植芍药的花池长‎15米,宽‎8米,芍药种了9行,每行种了12棵;种植牡丹的花池长‎10米,宽‎8米,牡丹种了9行,每行8棵。‎ 根据信息,大家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小组交流课前小研究。‎ ‎(1)组长做好分好工有序交流。‎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学生补充、质疑,释疑)。‎ 在小组汇报过程中,着重的引导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认知过程。‎ ‎2.自我认知 ‎(1)可以从实例中(小研究的例子)来解释。‎ ‎(2)引导学生从算式的意义去理解。‎ ‎ 18×5表示18个5,10×5表示10个5, 8×5表示8个5。10个5加上8个5当然是18个5。‎ ‎(3)加深印象 a代表爸爸,b代表妈妈,c代表我,×代表爱。‎ 即: (a + b)×c = a × c + b × c ‎ 爸爸和妈妈爱我,也就是爸爸爱我,妈妈也爱我。‎ 或 C×(a + b) = c× a +c × b ‎ 我爱爸爸和妈妈,也就是我爱爸爸,我也爱妈妈。‎ ‎3. 问题预设:‎ ‎ (1)(a-b)c=ac-bc是否成立?‎ ‎ (2)(a+b)÷c=a÷c﹢b÷c是否成立?‎ ‎4.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破疑并小结出乘法分配律。‎ 设计意图:教学中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材情境问题讲解:‎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有选择性记录。‎ 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 要求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可以分别求出芍药和牡丹的棵数,再求它们一共有多少棵。‎ ‎ 12×9+8×9‎ ‎=108+72‎ ‎=180(棵)‎ 还可以先求出每行有多少棵花,再求9行有多少棵。‎ ‎ (12+8)×9‎ ‎=20×9‎ ‎=180(棵)‎ 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一共是多少平方米?‎ 可以分别求出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再求它们一共的种植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15×8+10×8‎ ‎=120+80‎ ‎=200(平方米)‎ 我们还可以先算种植芍药和牡丹的花池的长度和,再计算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15+10)×8‎ ‎=25×8‎ ‎=200(平方米)‎ ‎(三)巩固新知:‎ 火眼金睛辩对错 ‎(1)(12+13 )×4=12×4+13×4 ( )‎ ‎(2)(12+25) ×4=12 ×4+25 ( )‎ ‎(3)13×(4+8)=13 ×4+13 ×8( )‎ ‎(4)78×101=78 ×100+78 ( )‎ ‎(四)达标反馈 ‎1.用简便方法计算。‎ ‎(80+4)×25 34×72+34×28 ‎ ‎138×51-138 32×37+68×37‎ ‎2.解决问题 学校买来65盒彩色粉笔和125盒白粉笔,每盒40枝,一共有多少枝粉笔?(用两种方法解答)‎ 设计意图:检测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答案:(80+4)×25 34×72+34×28 ‎ ‎=80×25+4×25 =(72+28)×34‎ ‎=2000+100 =100×34‎ ‎=2100 =3400‎ ‎138×51-138 32×37+68×37‎ ‎=138×(51-1) =37×(32+68)‎ ‎=138×50 =37×100‎ ‎=6900 =3700‎ ‎65×40+125×40‎ ‎=2600+5000‎ ‎=7600(枝)‎ ‎(65+125)×40‎ ‎ =190×40‎ ‎ =7600(枝)‎ 答:一共有7600枝粉笔.‎ ‎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体现了一种“反思”思想,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深化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讲出还不懂的问题,可以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改进学习方法找到依据。‎ ‎(七)布置作业 你会用简便方法计算吗?‎ ‎103 × 32 99 × 32 (40+8)×25‎ ‎ 125×(8+80) 36×(100+50)‎ ‎325×113-325×13 28×18-8×28‎ 答案: ‎ ‎103×32‎ ‎=32×(100+3)‎ ‎=32×100+32×3‎ ‎=3296‎ ‎99×32 36×(100+50)‎ ‎=32×(100-1) =36×100+36×50‎ ‎=32×100-32 =3600+1800‎ ‎=3168 =5400‎ ‎(40+8)×25 125×(8+80) ‎ ‎=40×25+8×25 =125×8+125×80 ‎ ‎=1000+200 =1000+10000 ‎ ‎=1200 =11000 325×113-325×13 28×18-8×28‎ ‎=325×(113-13) =28×(18-8)‎ ‎=325×100 =28×10‎ ‎=32500 =280‎ 板书设计:‎ ‎ 乘法法分配律 ‎ a代表爸爸,b代表妈妈,c代表我,×代表爱。‎ 即: (a + b)×c = a × c + b × c ‎ 爸爸和妈妈爱我,也就是爸爸爱我,妈妈也爱我。‎ 或 C×(a + b) = c× a +c × b ‎ 我爱爸爸和妈妈,也就是我爱爸爸,我也爱妈妈。‎ 教学资源包:‎ 教学资源:‎ 一、 情境导入 ‎ 新学期开学,我校四年级班24人每人要买5个作业本,2个练习本,一共要买多少个本子?‎ ‎ 二、 探索新知 ‎ ‎1. 学生独立解决情境中的问题,试一试你有几种解法。 (教师巡视,指名板书两种解法) ‎ ‎24×5+24×2 24×(5+2) ‎ ‎=120+48 =24×7 ‎ ‎=168(个) =168(个) ‎ ‎2.汇报交流,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意义,得出等式: ‎ ‎24×5+24×2 ○= 24×(5+2) 24×(5+2) ○= 24×5+24×2 ‎ ‎3.合作探究特点,归纳乘法分配律 ‎ ‎1.等号左右两边的式子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2.从等式的左边到等式的右边是怎样变化的?3.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等式吗?4.用字母表达式来表示这一规律。 5.试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这一规律。 学生合作探究后,小组内汇报交流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归纳出乘法分配律 资料链接:‎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 一、带符号搬家法(根据: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率) ‎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 符号搬家”。 ‎ ‎(a+b+c=a+c+b,a+b-c=a-c+b,a-b+c=a+c-b,a-b-c=a-c-b;a×b×c=a×c×b, ‎ a÷b÷c=a÷c÷b,a×b÷c=a÷c×b,a÷b×c=a×c÷b) ‎ 二、结合律法 ‎ ‎ (一)加括号法 ‎ ‎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即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 a+b+c=a+(b+c), a+b-c=a +(b-c), a-b+c=a-(b-c), a-b-c= a-( b +c);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即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 a×b×c=a×(b×c), a×b÷c=a×(b÷c), a÷b÷c=a÷(b×c), a÷b×c=a÷(b÷c) (二)去括号法 ‎ ‎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加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加现在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将减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 ‎ ‎(注:去掉括号是添加括号的逆运算) ‎ a+(b+c)= a+b+c a +(b-c)= a+b-c a- (b-c)= a-b+c a-( b +c)= a-b-c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乘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将除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 (注:去掉括号是添加括号的逆运算) ‎ a×(b×c) = a×b×c, a×(b÷c) = a×b÷c, a÷(b×c) = a÷b÷c , a÷(b÷c) = a÷b×c ‎ 三、乘法分配律法 ‎ ‎ 1.分配法 ‎ ‎ 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 ‎ ‎ 24×(1211-83-61-31) ‎ ‎ 2.提取公因式 ‎ ‎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 ‎ 0.92×1.41+0.92×8.59 516×137-53×137‎ ‎ 3.注意构造,让算式满足乘法分配律的条件。 ‎ ‎ 257×103-257×2-257‎ ‎ 2.6×9.9 ‎ 四、借来还去法 ‎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哦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 ‎ ‎9999+999+99+9 4821-998‎ 教学资料包 ‎(一) 教学精彩片段 记忆公式,游戏活动 ‎ ‎1.读课本乘法分配律概念,抓住关键字词理解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 ‎2.用简短的关键词表达乘法分配律 ‎ ‎3握手游戏 ‎ 指名班级中三名学生,一人扮演主人,两个扮演客人,客人到时你家作客,主人应与每一位客人握手。 a × ( b + c ) = a×b + a×c 主人 客人 客人 ‎ ‎ 4归类游戏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支持学生自主学习课本。‎ 影幕演示: ‎ ‎1.学校购买校服。每件上衣35元,每条裤子25元。买这样3 套校服,一共要多少元? ‎ ‎【 ①学生读题,弄清题意。②上台演示,合作讨论,研究策略。 ③展示思维过程,探究解题规律。】 ‎ ‎2.分析比较:仔细观察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 ‎3.结论:两个算式的结果如何?用什么符号连接?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发现其中有什么规律? ㈡ 探究概括规律: ‎ ‎1. 再一步观察、分析、比较去发现规律。〖多媒体操作引导〗 a.观察这些等式,等号左边算式有什么特点?〖多媒体演示〗 b.继续观察,等号右边的算式又是怎样计算的?先算什么? 后算什么? ‎ c.这两个积又是怎么得到的? ‎ 结论: 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概括起来,说一说? ‎ (六) 数学资源 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355+260+140+245 102×99 2×125 645-180-245  125×32 25×46 101×56 99×26 382×101-382 4×60×50×8 35×8+35×6-4×35 1022-478-422 987-(287+135) 478-256-144 ‎ ‎672-36+64 36+64-36+64 ‎ ‎500-257-34-143 ‎ 答案:1000、10098、250、220、4000、1150、5656、2574、38200、96000、350、122、565、78、700、128、66‎ ‎(四)资料链接 简便运算小故事 这天,小明在家里写着数学作业。写着写着,一道计算题拦住了小明。‎ 题中有四个算式,分别是:101×55 、 (8+8)×125 、 4×25×8 、 1000÷4÷25。 小明看了题之后,想起了以前所学过的一些简便运算的知识。他回想了以前的知识,挑出了几条定律:“我以前学过的定律有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除法的性质和减法的性质这几种,需要用的有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除法的性质这三种定律。”‎ 小明想好以后,就开始做题了。第一个先用乘法分配律,第二个也用乘法分配律,第三个用乘法结合律,第四个用除法的性质。‎ ‎101×55 8+8)×125 4×25×8 ‎ ‎=(100+1)×55 =8×125+8×125 =(4×25)×8‎ ‎=100×55+1×55 =1000+1000 =100×8‎ ‎=5500+55 =2000 =800‎ ‎=5555‎ ‎1000÷4÷25‎ ‎=1000÷(4×25)‎ ‎=1000÷100‎ ‎=10‎ 终于,小明把题做完了。同学们,你们还会用这些定律吗?‎ 常见的绿化苗木品种 Aa 桉树 ‎ Bb 八角金盘 八仙花 八月桂 白蜡 白皮松 白玉兰 百日红 板栗 北海道黄杨 北美枫香 碧桃 扁桃 ‎ Cc 草花 草坪 草绳 草种 侧柏 茶花 茶梅 常春藤 池杉 臭椿 垂柳 垂丝海棠 垂叶榕 春鹃 刺槐 葱兰 柽柳 ‎ Dc 大丽花 大王椰 大香樟 大叶冬青 大叶黄杨 大叶女贞 大叶樟 丹桂 灯台树 邓恩桉 丁香 冬青 杜鹃 杜英 杜仲 ‎ Ee 峨嵋含笑 鹅掌楸 二月兰 ‎ Ff 发财树 法国冬青 法国梧桐 法青 法桐 枫香 枫杨 ‎ 凤凰木 佛甲草 扶芳藤 复叶槭 弗吉尼亚栎 u 单元测试卷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题 一、判断题。‎ ‎1.27+33+67=27+100 ( )  ‎ ‎2.125×16=125×8×2 ( )‎ ‎3.134-75+25=134-(75+25) ( )‎ ‎4.先乘前两个数,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再乘第一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律。( )‎ ‎5.1250÷(25×5)=1250÷25×5 ( )‎ ‎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 1.56+72+28=56+(72+28)运用了(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 C、乘法结合律 D、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 2.25×(8+4)=( )‎ A、25×8×25×4 B、25×8+25×4 ‎ C、25×4×8 D、25×8+4‎ ‎ 3.3×8×4×5=(3×4)×(8×5)运用了 ( )‎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 4.101×125= ( ) ‎ A、100×125+1 B、125×100+125 ‎ C、125×100×1 D、100×125×1×125‎ ‎5.用2,4,6三个数字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三位数。(每个数中,每个数字只出现一次)‎ ‎ A、3 B、‎6 C、9‎ ‎ 三、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 2000-368-132 1814-378-422 ‎ ‎89×99+89 25×(20+4) ‎ ‎88×225+225×12 698-291-9 ‎ ‎ ‎ 四、解决问题。‎ ‎1.雄城商场1—4季度分别售出冰箱269台、67台、331台和233台。雄城商场全年共售出冰箱多少台?‎ ‎ ‎ ‎2.第三小组六个队员的身高分别是128厘米、136厘米、140厘米、132厘米、124厘米、127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 ‎ ‎ ‎ ‎3.一台磨面机每小时磨面800千克,照这样计算,6台磨面机5小时能磨面粉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 ‎4.一堆煤共800吨,用5辆卡车,16次可以运完,平均每辆卡车每次运几吨?‎ ‎5.一辆汽车6小时行了300千米,一列火车6小时行了600千米,火车比汽车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6.向阳小学气象小组一周中,测得每天的最高气温分别为:31、31、34、32、33、30、33度.这一周最高平均气温是多少度?‎ 答案:‎ ‎√√×√×‎ BBDBB ‎1500 1014 8900 600 22500 398 ‎ ‎269+67+331+233‎ ‎=(269+331)+(67+233)‎ ‎=600+300‎ ‎=900(台)‎ ‎(128+136+140+132+124+127)÷6≈131(厘米)‎ ‎800×5×6=24000( 千克)‎ ‎800×(5×6)=24000(千克)‎ ‎800÷5÷16=10(吨)‎ ‎(31+31+34+32+33+30+33)÷7=32(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