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轴对称图形 北京版 (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轴对称图形 北京版 (2)

姓名 时间 课题 轴对称 课型 新授课 第 1 课时 教材 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北京 2011 课标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的 内容。小学阶段学习“轴对称”共安排了三次,第一次侧重于整体感受现 象,帮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第二次侧重于通过画图等方式,体会 轴对称的特点;本次主要是对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要求学生能在方格纸 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及补全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在观察、操 作活动中,帮助学生描述或画出图形,促使学生在探索和理解中认识图形 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 目标 一、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性,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二、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在方格中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 半。 三、感受图形的对称美,体会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 掌握轴对称图形的 特征。 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 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法 观察、比较 思考、交流 教具 课件、卡纸、剪刀 学具 纸胶水、剪刀 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出示卡纸(强调:老师能让长方形的卡纸变成一只蝴 蝶) 1、让学生产生质疑?老师再次提高难度,要在一分钟内把 卡纸变成蝴蝶。 2、用折剪的蝴蝶引出今天的课题----轴对称图形。(渗透 环境保护法) 3、揭示并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4、使用班班通的绘图功能,让学生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 图形。 设计意图 运用老师快速折剪蝴蝶来引出课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 趣。运用亲切的语言,拉动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用绘图 功能,让学生回忆起二年级学习的内容。 听 说一说 观察 思考 回答 学 过 程 探究新知 (一)课件出示例题 1 1、仔细观察图,数一数、折一折、量一量,看看你还 有什么发现?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生 1:如果沿着方格中的虚线折叠,两边的图形可以完 全重合。 生 2:图形中的点 A 与点 A′到虚线(对称轴)的距离是 相等的。 小结:轴对称图形不仅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半,而 且图形中的任何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这 就是轴对称的性质。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 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仔细观察,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 性质。 (二)课件出示教学例 2——补全轴对称图形。 1、小组交流、讨论根据已知的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的 一半,补全轴对称图形,你想怎样画? (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2)组织学生汇报:先找对称点,再把各对称点按原图 的形状连接起来。 (3)让学生动手画,教师用班班通示范过程。 (4)教师归纳并总结:先定点,再画出对称点,最后连 点成形。 2、梳理并板书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一“找”,关键点 二“定”,对称点 三“连”,依次连线 设计意图 通过例 1 的教学,学生已经对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有了 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例 2 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 索,形成知识体系。 二、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做一做第二题 观察 感知、比较 说一说 归纳 回答 交流、讨论 思考 说一说 思考 举例 听、感知 填表 板演、说一 说 听一听 听一听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师生集体共同订正 课件出示练习二十第二题 1、让学生独立练习,组内交流检查。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题,增强学生对补全轴对称图形的理解,也使学生 更深入地理解轴对称给我们带来的美感。 三、欣赏 5、 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美。(渗透环境保护法) 观察 练习 分析、订正 交流、讨论 思考 分析、回答 课堂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师生共同把今 天的内容总结出来。 设计意图 采取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轴对称的积极性和兴趣,拓 展和发散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想象力,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欲望和追 求。 作业 布置 教材 85 页“第六题” 设计意图 学生独立完成习题,加深对本级课知识的理解巩固,培养学生对知识迁移 能力和思维升华。 板书 设计 轴对称 轴对称图形中,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对称点之间的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 画法: 找——关键点 定——对称点 连——依次连线 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能直观地体现了本节课知识的再现。 本节课的亮点: 1、用折剪蝴蝶创设情境导入,学生的学习气氛较浓,能很快走进课堂,为后面的 新知学习创设了一个非常好的课堂氛围。蝴蝶是人们都比较熟悉并喜欢的昆虫,但由 于环境遭到破坏,蝴蝶正在离我们而去,因此,希望同学们要爱护环境,不要伤害昆 虫和小动物。2、学习完今天的内容后,一起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美,感受轴对称给我们 带来的美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欲望和追求。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